-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 10461-2019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TB铁路运输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 TB10461-2019
- 现行
标准号:
TB 10461-2019
标准名称: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9.5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 10461-2019.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ynamic Acceptance for Mixed Passenger and Freight Railways Construction.
1总则
1.0.1为统一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现行铁路竣工验收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1.0.2 TB 10461适用于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
1.0.3动态验收必须制定 验收过程相关运输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安全标准和设备操作规程,涉及既有线的还应执行既有线相关运输管理规定。
1. 0.4 E动态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铁路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静态验收static acceptance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检查确认的过程。
2.0.2联调联试testing and commissioning
通过采用测试列车及相关检测设备,对各系统的功能、性能、状态和系统间匹配关系进行综合检测、验证、调整和优化,使整体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2.0.3动态检测dynamic inspection
通过采用测试列车及相关检测设备,根据设计和相关技术标准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动态性能和系统状态进行检测。
2.0.4运行试验trial run test
按试验或实际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演练,验证是否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部分标准内容: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
S/N:1580242.532
1580241253207
建天滑方单价
时黑事高务
统书号:1580242-532
价:18.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461—2019
J26952019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echnicalRegulationsforDynamicAcceptanceforMixedPassenger andFreightRailways Construction受控
编号3-18
2019-04-18
国家铁路局
2019-08-01
最新标准规范,请微信大注公众号四复:规范,即可下!
微信扫一维码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echnicalRegulationsforDynamicAcceptancefor Mixed Passenger and Freight Railways ConstructionTB10461-2019
J2695—2019
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
编号3-11号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年北京
量新标准现载,请微信关准公众号算
规范,即可下载!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TB104612019
深导店
J26952019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西街8号)特文管团
出版社网址:http://tdpress.eom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广印
开本:850mm×1168mm1/32印张:2.875字数:69千2019年7月第1版2019年7月第1次印前书号:15113:5768
定价:1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铁道版图书,如有印制质量间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发行部电话:路(021)73174,市(010)51873174自家动出电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19年第1批)
国铁科法【2019】19号
现公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19)等8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详见附表1),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等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详见附表2)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附表1新发布标准目录
标准名称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铁路工程爆破动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标准编号
TB10012—2019
TB10077—2019
TB10120—2019
TB10218—2019
TB103132019
TB10402—2019
TB10426—2019
TB104612019
附表2废止标准目录
标准名称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标准编号
TB10012—2007
TB10077-2001
TB10120—2002
TB10218—2008
TB10402—2007
TB10426-2004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政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国家铁路局
2019年4月18日
最新标准烧范,请教信关注公欢号回复
现范,即可下载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
真业配实利品贴的装盗准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规范了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内容、技术标准和方法对铁路工程各专业提出检测指标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为提高验收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在总结吸纳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本次对《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峻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进行了全面修订。本规范共分16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轨道,路基,桥染,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综合接地,噪声、振动与电磁环境,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运行试验,报告编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第1章总则修改了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由原“时速200km及以下新建客货共线标准轨距铁路的王程峻工验收动态检测”修改为“新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
2.第2章术语增加了“动态验收”“运行试验”等术语,3.第3章基本规定合并了“检测及评价程序章和“基本规定”章,并增加了运行试验相关内容。4.第4章轨道增加了轨道结构、道岔数据处理方法要求及连续式测力轮对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货物列车动力学响应相关指标要求。
5.第5章路基增加了路基地段道床厚度基床表层厚度及基3
床含水状况的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明确了路基动荷载、路基动变形、路基振动加速度参数评价指标。6.第6章桥梁进一步明确了桥梁相关参数评价指标,增加了货物列车相应指标、桥梁动态检测方法要求。7.第7章隧道增加了隧道气动效应和列车空气动力学的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
8.第8章电力牵引供电增加了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自动过分相三节。
1)牵引供电节增加了供变电系统运行、功能检验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以及接触网短路工况下的系统功能测试内容2)远动系统节增加了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3)自动过分相节增加了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的要求。9.第9章通信增加了调度通信功能,列车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系统功能及性能、调度命令信息无线传送系统功能及性能传输通道保护功能、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及性能等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明确了在进行GSM-R系统场强覆盖、GSM-R服务质量测试前需进行GSM-R电磁环境测试。10.第10章信号增加了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功能联锁(CBI)系统相关接口功能,调度集中(CTC)系统相关功能,轨旁信号设备状态等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11.第11章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增加了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客票系统的功能、性能等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12.第12章综合接地增加了列车通过时的钢轨电位、轨旁设施电位、钢轨电流、PW线或架空回流线电流、贯通地线电流、牵引变电所(或自耦变压器所、分区所)地网回流和贯通地线接地电阻,接触网人工短路时的钢轨电位、钢轨电流和贯通地线电流等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
13.第13章噪声、振动与电磁环境增加了列车运行时的通过暴露声级或通过时段内等效声级测试,补充完善了声屏障工程的A声级插入损失或频带声压级插入损失测试,增加了列车运行条件下对外部的电磁辐射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14.第14章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增加了风、雨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和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
15.第15章运行试验增加了列车运行图参数、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按图行车等检测方法和相应指标要求。在执行本规范过程电,希望各单位结合程实践,认直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牛道安、胡所亭、白、鑫、侯福国、左自辉、刘春雨晏兆晋、许聪、陈东生、杨飞、王林栋、姜成、夏炎、涂英辉王立军、程远水、杨宜谦、刘鹏辉、程爱君、何德华、张维继元、赵伯胜、杨志鹏、蒋志勇、禹志阳、部新军、刘德超、汪、洋、武明生、吴敬朴李红梅、杨文、杨礼、许占华、袁碧懋、王、昊、张、晨、李晏良、邵琳杨晓。
主要审查人:钱振地、徐鹤寿、王哲浩、马仪、吴细水、张翠兵金伯泉、李凯、付建斌、杨宏图、路晓彤、孙忠国、朱飞雄、姚建伟宣宜、言、陈立军、赵武元、吕关仁、李、珂、丁五一、吴连海、崔俊杰、张良涛、徐昱、林木、刘杰、翟旺勋、刘长波。5
最新标准规范,请微信关注公众号回复:规范,即可下载!
微信扫二维码关注!
2术语
3基本规定
—般规定
轨道几何状态
车辆动力学响应
轨道结构
电力牵引供电
牵引供电
接触网
远动系统
自动过分相
客运服务信息系统
综合接地
噪声、振动与电磁环境
13.3电磁环境
14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14.1风、雨、雪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14.2地震预警监测系统
15运行试验
16报告编制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条文说明50
1总木则
1.0.1为统一新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现行铁路峻工验收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1.0.3动态验收必须制定验收过程相关运输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安全标准和设备操作规程,涉及既有线的还应执行既有线相关运输管理规定。
1.0.4动态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铁路鼓工验收管理规定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内
2术尝语
2.0.1静态验收staticacceptance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检查确认的过程。2.0.2联调联试testingand commissioning通过采用测试列车及相关检测设备,对各系统的功能,性能状态和系统间匹配关系进行综合检测、验证、调整和优化,使整体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2.0.3动态检测dynamicinspection通过采用测试列车及相关检测设备,根据设计和相关技术标准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动态性能和系统状态进行检测。
2.0.4运行试验trial runtest
按试验或实际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演练,验证是否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2.0.5动态验收dynamieacceptance通过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对列车运行状态下工程质量检查和确认,并通过运行试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检验的过程。2.0.6货物检测列车freightwagoninspectiontrain按照要求对列车进行配重和编组并安装专业检测系统的货物列车。
2.0.7检测列车inspectiontrain由机车牵引的轨道检查车、接触网检测车、电务检测车等专业·2.
检测车组成的列车。
2.0.8综合检测列车comprehensiveinspectiontrain安装多专业检测系统的动车组。2.0.9测试列车testtrain
联补同,自分用
用于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的检测列车,综合检测列车货物检测列车,以及根据测试需求采用的其他列车的统称直面
理工金教动车
3基本规定
3.0.1动态验收前,建设单位应要求或组织有关单位提供下列技术资料:
1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资料,环境等单项评估报告等。
2工程承包合同技术条款及相关技术文件。3各专业应完成相关系统或设备的检测、检验、试验、评估报告。
4相关专业工程工图纸,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信息等系统的设备技术文件。
5相关专业基础数据文件,包括列控基础数据、列控工程数据表、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数据等。6静态验收报告(含静态测试报告)及审查意见、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情况及复测报告。
7动态验收所需的其他资料。
3.0.2动态验收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1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项目包括轨道(含轨道几何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轨道结构、道岔)、路基、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含牵引供电、接触网、远动系统、自动过分相)通信【含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SM-R)、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厂、信号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综合接地、噪声、振动与电磁环境、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含风、雨、雪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地震预警监测系统)。2运行试验项目包括运行图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按图行车。
3具体测试内容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运输需求合理增减。.4.
3.0.3动态检测结合联调联试进行,以联调联试和动态检测的最终结果作为动态验收评价的依据。3.0.4轨道几何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接触网、自动过分相、通信信号、客运服务信息系统检测项目以及运行试验应对全线工程进行检测评价,轨道结构、道岔、路基、桥梁、隧道、奉引供电、远动系统、综合接地、噪声、振动、电磁环境、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检测项目可抽样检测评价。3.0.5检测单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和要求,与建设单位运营接管单位共同编制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大纲。
1大纲内容应包括测试范围、测试内容、测试方法、评判标准、测试列车、测点布置时间计划组织机构和分工等:同时还应结合枢纽地区,与既有铁路的接口等运营需求,考虑本线相关线路和相衔接线路的跨线运行和不同列控等级、不同列控车载设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检测。bzxZ.net
2机车车辆走行线联络线和站线等相关工程的动态检测要求应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在大纲中确定。3.0.6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和运行试验工作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场联调联试准备和综合检测列车上线条件确认。1
2逐级提速联调联试,包括货物检测列车逐级提速测试、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测试、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测试等。3信号系统联调联试。
4远动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测试,可与逐级提速联调联试、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并行开展。
5系统复测,针对各系统联调联试发现的间题和缺陷,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复测。
6全线拉通。
7运行试验。
3.0.7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采用的测试列车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0.8动态检测、运行试验所用方法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所用仪器、仪表应状态良好,并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检测数据应全面、准确,评价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3.0.9逐级提速联调联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1逐级提速测试时,测试速度应由低向高逐级提速进行。2若某一速度级的安全指标超限,必须在采取整改措施,安全指标达标后方可进行更高速度级的检测。3当设备条件允许,最高测试速度应达到线路允许速度的110%
4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时,采用综合检测列车以高于上线条件确认时的检测列车最高测试速度开始逐级提速,速度级差可为10km/h或20km/h,每个速度级2~4个往返5货物检测列车逐级提速时,货物检测列车测试起步速度根据具体线路设计及运营要求制定,宜以80km/h开始逐级提速,速度级差为10km/h,每个速度级2~4个往返。6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时,速度等级为180km/h、200km/h,每个速度级24个往返。
3.0.10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过程中主要按铁路现行的相关标准和管理规定进行行车安全控制。3.0.11动态验收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复验确认。3.0.12动态验收应按工程设计速度或铁路相关规定进行评价。3.0.13动态检测和运行试验工作完成后应编写相应的报告。6
4轨道
41一般规定
4.1.1轨道动态检测应结合轨道几何状态、车辆动力学响应、轨道结构及道岔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4.2轨道几何状态
4.2.1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内容应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扭曲)轨距变化率、车体垂向加速度、车体横向加速度等。4.2.2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应同时采用局部峰值和区段均值进行评价,其动态验收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局部峰值按每公里线路进行评价,检测结果不应超过局部峰值动态验收管理值。验收管理值见表4.2.2-一1。表4.2.2—1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动态几何不平顺局部峰值验收管理值线路设计速度等级
高低(mm)
轨向(mm)
1:5m42m
轨距(mm)
轨距变化率(基长3m)(%)
水平(mm)
三角坑(基长3m)(mm)
p120kmy/h
120km/h
160km/h<
≤200km/h
线路设计速度等级
车体重向加速度(m/)
车体横向加速度(m)
续表4.2.2-1
e≤120km/h
注:1轨距不包含结构加宽值。
2水平不包含曲线按规定设置的超高值。3三角坑包含缓和曲线超高职坡造成的差值120km/h
160km/hcm
200km/h
2区段均值评价指标为轨道质量指数(TOI),每200m为一个TQI计算单元,TOI验收管理值及评价方法应符合《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TB/T3355的有关规定。4.2.3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宜等速进行检测评价。4.2.4轨道儿何状态动态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应符合《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TB/T3355的有关规定。4.3车辆动力学响应
4.3.1车辆动力学响应检测内容应包括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转向架构架横向加速度,车体横向和垂向加速度,车体平稳性指标等。4.3.2车辆动力学响应动态检测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动车组动力学响应应符合表4.3.2—1的规定:货物列车车辆动力学响应应符合表4.3.2—2的规定。表4.3.2-1动车组动力学响应稳定性评判标准项目
脱轨系数Q/P
轮重减载率△P/P
轮轴横向力H(kN)
Q/P≤0.80
间断式测力轮对
连续式测力轮对
H≤10+P/3
AP/P≤0.80
AP/PE0.65
轮轨垂向力P(kN)
构架横向加速度(m/s)
续表4.3.21
P170kN
深用0.5Hz-10H2感波处理,峰值连续振动6次以上大于等于8m为不合格
表4.3.2—2货物列车车辆动力学响应稳定性评判标准项目
脱软系数Q/P
轮重减载率AP/P
轮轴横向力H(KN)
谢架横向加速度(m/2)
Q/P≤1.20
AP/P≤0.65
H≤0.85x(15+P/2)
采用0.5Hz-10Hz滤波处理,峰值连续振动6次以上大于等于8ms为不合格
注:Q为轮轨横向力(kN)P为轮轨垂向力(kN):P为平均静轮重(kN):P。为静轴重(kN):AP为轮轨垂向力相对平均静轮重减载量(kN);H为轮轴横向力(KN)。2动车组平稳性指标应达到表4.3.2--3中良好”及以上标准:货物列车车辆平稳性指标应达到表4.3.2-4中”合格”及以上标准。表4.3.2-3动车组动力学响应平稳性指标(W)评判标准优
2.5
3.5
式中W——平稳性指标:
4一车体横向或垂向振动加速度(m/s):—车体横向或垂向振动频率(Hz);FG
频率修正系数,见表4.3.2—5。表4.3.2-5频率修正系数
垂向振动
0.5Hz-5.9Hz
5.9Hz-20Hz
>20 Hz
F()=0.325/2
F()=400/f2
横向振动
0.5Hz-5.4Hz
5.4Hz~26Hz
>26 Hz
FCO=0.8F3
FOO-=650/f3
4.3.3车辆动力学响应指标检测、处理和计算方法应符合(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CB5599,并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测试列车实际配备情况可选择间断式、连续式测力轮对检测方法。
2对于间断式测力轮对,采样题率不应低于F=3.6D110m
,对应
的滤波额率不低于=3.6Dm
,其中为最高测试速度,单位为km/hD为轮径,单位为m。
3对于连续式测力轮对,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应进行低通滤波后再做滑动平均。4平稳性指标计算频率范围为0.5Hz~40Hz4.4轨道结构
4.4.1.轨道结构检测内容应包括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软系数Q/P、轮重减载率AP/P及轮轴横向力、钢轨轨头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轨枕垂向位移、轨枕横向位移、钢轨振动加速度、轨枕摄动加速度、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4.4.2轨道结构动力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2的要求。10.
测试项目
脱轨系数
表4.4.2轨道结构动力性能评判标准动车组
无非轨道
有砖轨道
轮重减载率
轮轴横向力(kN)
轮轨垂向力(KN)
钢软横向位移(mm)
轨枕横向位移(mm)
钢轨垂向位移(mm)
轨枕垂向位移(mm)
钢轨报动加速度(m/)
轨枕报动加速度(m/)
道床板摄动加速度(m/%)
注:Po为静轴重(kN)。
H≤10+Po13
货物列车
无雄轨道
有轨道
H≤0.85×(15+Po/2)
4.4.3轨道结构检测点选取原则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正线长度0~100km时,选取1~2处:正线长度100km~200km时,选取2~4处:正线长度200km以上时,每增加100km增加1处。
2宜选择不同轨道结构型式的典型地段及其过渡段:当线路长度超过200km或线路轨道结构型式单一时选取不同的线下基础及相应的过渡段。
3选取特殊轨道结构型式及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轨道结构。
所选测点宜满足最高测试速度达到线路允许速度的4
110%。
4.4.4轨道结构动态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照《轮轨横向力和垂向力地面测试方法》TB/T2489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