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 91103-1999 低温箱通用试验方法

【YY医药标准】 低温箱通用试验方法
- YY91103-1999
- 现行
标准号:
YY 91103-1999
标准名称:
低温箱通用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6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 91103-1999.General test me thods for low-temperaturechamber.
YY 91103适用于以氟利昂为工质,压缩式半封闭:全封闭单、双级及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立、卧式-40~-85C低温箱性能试验方法。
1试验条件
1.1试验室环境温度为15土 1 C、32土1C、40土1 C.测温点位置是以距地面高为1 m.距低温箱前面中心点0.25m处为基点,该点与距地面0.05m处温差应不超过2c。而距地面0.05m处与距地面2 m处或距箱顶0.3m处(以最大值为准)温差不超过3 c.
1.2相对湿度在45% ~ 75%范围内,绝热测量应在70% ~ 75%。处。
1.8被测低温 箱应避开风速大于0.25m/s的气流,测量点位置距地面1.5m,距低温箱后侧0.25m
1.4低温箱放置处不得有冷热源辐射。
1.5电源必须符 合箱上铭牌的规定。在连续运转时电压波动值应不大于土1 %,频率波动值应不大于土2%。
1.6 箱内附件应放在正常位置。
1.7低温 箱测试前应在任何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调整试车运转,时间不大于24h.
1.8测试前 和改变环境温度后,低温箱要打开全部箱门,在测试要求的环境温度下平衡,时间不少于8h。
2测量仪表
2.1温度测量仪表的读数应精确到土0.3C内,其温度仪表的感温元件应放在一个直径和高度均为15.2mm铜质圆筒中心,圆简重25g。测量仪表的最小分格不得超过规定精确度的二倍。
2.2相对湿度测量仪表,采用刻度值不超过0.5C,干湿球温度计或同精度以上的其它仪表。
2.3电工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在例行试验时不低于0. 5级,验收试验不低于1. 5级,电度表的最小刻度应为0.01kW.h.
2.4检测的器具和低温 箱的导热装置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3mm.向外引伸的检测导线不得损坏箱门密封。当箱内附件使测量点偏离规定位置时,偏离距离应不大于25mm。
3试验方法.
8.1外观
以目力观察。3.2低温箱容积的测定
8.2.1低温箱总容积应按下式计算,算式含义见表

部分标准内容:
低温箱通用试验方法
General test methods for
low-temperature chamber
YY 91103-99
本标准适用于以氟利昂为工质,压缩式半封闭;全封闭单、双级及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立、卧式-40~-85℃低温箱性能试验方法。1试验条件
1.1试验室环境温度为15±1℃、32±1℃、40±1℃。测温点位置是以距地面高为1m、距低温箱前面中心点0.25m处为基点,该点与距地面0.05m处温差应不超过2C。而距地面0.05m处与距地面2m处或距箱顶0.3m处(以最大值为准)温差不超过3℃。1.2·相对湿度在45%~75%范围内,绝热测量应在70%~75%。1.3被测低温箱应避开风速大于0.25m/s的气流,测量点位置距地面1.5m,距低温箱后侧0.25m处。
1.4低温箱放置处不得有冷热源辐射。1.5电源必须符合箱上铭牌的规定。在连续运转时电压波动值应不大于±1%,频率波动值应不大于±2%。
1.6箱内附件应放在正常位置。
1.7低温箱测试前应在任何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进行调整试车运转,时间不大于24h。1.8测试前和改变环境温度后,低温箱要打开全部箱门,在测试要求的环境温度下平衡,时间不少于h。
2测量仪表
2.1温度测量仪表的读数应精确到±0.3℃内,其温度仪表的感温元件应放在一个直径和高度均为15.2mm铜质圆筒中心,圆筒重25g。测量仪表的最小分格不得超过规定精确度的二倍。2.2相对湿度测量仪表,采用刻度值不超过0.5℃,干湿球温度计或同精度以上的其它仪表。2.3电工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在例行试验时不低于0.5级,验收试验不低于1.5级,电度表的最小刻度应为0.01kW·h。
2.4检测的器具和低温箱的导热装置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3mm。向外引伸的检测导线不得损坏箱门密封。当箱内附件使测量点偏离规定位置时,偏离距离应不大于25mm。3试验方法
3.1外观
以目力观察。
3.2低温箱容积的测定
3.2.1低温箱总容积应按下式计算,算式含义见表V=B.L.h
国家医药管理局1987-01-06发布1987-07-01实施
ZBC44007-86
立式低温箱
内壳后壁与内门壁平均水平距离内壳两侧平均水平距离
内壳顶与底面平均垂直距离
卧式低温箱
内壳前后壁之间平均水平距离
内壳两侧平均水平距离
箱内门壁与底面平均垂直距离
注:如果低温箱采用冷风强制循环,应减去由于风扇、风道、蒸发器或其它附件而不能存的空间容积。3.2.2容积的测定:低温箱有效容积是在上述3.2.1款总容积中减去那些被认为不能贮存的空间容积(具体形状参照产品图纸)。从总容积中减去的容积应包括以下几项:位于箱内门以内的所有固定部件的容积;a.
为使制冷系统获得良好的性能而保留的一定自由空间容积;所有厚度大于13mm的活动部件的容积(例如:搁架、搁板、隔板等);如获得满意的热学及机械学性能使用的活动部件(例如:篮筐、搁架等)而造成的不能利用的空间容积。
3.3结构
3.3.1箱门封闭性试验:用一张厚0.08mm、宽50mm,长度适当的试验纸。a.
滑落。
立式低温箱:将试验纸放在门封条上任一点,然后把箱门关闭压住纸张,试验纸张不应自由卧式低温箱:将箱门关闭,试验纸张垂直门封任意位置不应插入。b.
3.3.2搁架强度试验应符合ZBC47002—85《医用冷冻设备的安全要求》中27条的要求。3.3.3箱内中点温度测量与指示仪表温度差试验:在低温箱正常运转的任一时刻,测量箱内温度和指示仪表的温度。
3.3.4其它结构要求用目力观察。3.4性能
3.4.1冷却性能试验:测量位置按下图所示。在环境温度15℃、32℃、40℃条件下,将箱门打开,待箱内外温度平衡后,关上箱门,低温箱开始工作,测定低温箱达到稳定后的箱内温度。卧式低温箱温度测量位置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注:H-
高度,L-
长度,B-
ZBC44007-86
立式低温箱温度测量位置
一宽度。
②立式低温箱温度测量位置图中箱门在左侧。B
③卧式低温箱的长度和立式低温箱的高度小于1m时,箱内温度应由T,、T2、T,三个测量位置进行测量。3.4.2降温速度:当环境温度32℃时,待箱内外温度平衡后,关上箱门,低温箱连续工作。测定低温箱开始工作至箱内中点达到额定温度所需时间。3.4.3箱内温度波动性:测定箱内温度均匀性的同时测量中点的开车温度,并计算出中点开车温度与停车温度之差。
3.4.4箱内温度均匀性:当环境温度32℃时,低温箱达到稳定运行后,测定各测量点的停车温度,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8.4.5绝热性能:在环境温度32℃条件下,箱内温度稳定在额定温度允差±2℃后(至少连续正常工作4h),在箱体外侧表面较易凝露处选择三点,测量其温度。3.4.6耗电量:低温箱在环境温度32℃条件下,箱内温度稳定在额定温度允差±2℃后,在停开车次数相等的条件下,测试时间不少于24h,测其耗电量。7
ZBC44007-86
3.4.7输人功率:低温箱在环境温度32℃条件下,连续运行,箱内温度达到大致稳定后(箱内温度下降每小时小于1℃),测定总输人功率。3.4.8升降电压启动:当环境温度32℃时,低温箱正常运转3h,停车3min后,将单相电源电压分别升至240V和降到180V,三相电源电压降至342V和升至418V,低温箱连续启动(双级压缩和复叠式系统的压缩机应全部启动)三次,每次间隔3min,然后运转10min视启动和运行情况。起动时每通电一次,允许每台压缩机过电流保护装置跳两次。3.4.9超温报警试验:调节温度控制器或箱内加热负荷载,使箱温高出额定温度10℃,观察报警装置的灵敏性。
3.4.10电源故障报警试验:人为将电源断开,视报警装置的准确性。3.4.11
接地电阻试验:应按ZBC47002一85中3.6条的规定进行。漏电流试验:应按ZBC47002一85中17.4条的规定进行。3.4.12
绝缘电阻试验:应按ZBC47002一85中18.2条的规定进行。3.4.13
电机绕组温度试验:当环境温度40℃时,压缩机连续运行4h,停机后在15s内,采用电阻3.4.14
法测定单级压缩机,多级压缩的高压级、复叠式制冷系统高温级电机的主绕组温度,其值按下式计算。t2=
式中:t3-
试验结束时,主绕阻温度,℃;试验结束时主绕组的电阻,2;
在t温度时主绕组的电阻,2
(t,+235)-235
测定主绕组冷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t
注:以上是计算铜线绕组温度,若其它金属应采用相应常数代替上式中的235。3.4.15
行噪声。
整机耐压试验:应按ZB℃47002一85中19.2条的规定进行。噪声试验:在距箱体正面1m与地面垂直距离1m处,用声级计“A”级计权网络测其运3.4.17运输试验:应符合WS2-283—82《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由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盖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业标准
低温箱通用技术条件
低温箱通用试验方法
ZBC4400644007—8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外三里河)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开本880×12301/16
1987年9月第一版
印张3/4字数16000
1987年9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800
书号:15169·2-6729
定价0.39元
标目75-42
66-s016~ 0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1431-2016 外科植入物医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 YY0308-1998 专业丰富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 YY/T1021-2005 拔牙钳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