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954-2015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 系统
标准号:
YD/T 2954-2015
标准名称: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 系统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2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954-2015.Energy efficiency metrologies and test methods for access equipment VDSL2 system.
1范围
YD/T 2954规定了VDSL2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节能参数、指标要求以及节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YD/T 2954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以太网上联VDSL2局端设备以及VDSL2用户端设备,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519通信产品能耗测试方法通则
GB/T 29235.2-2012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2部分: ADSL局端
YD/T 322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YD/T 1996.1-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 第1部分:总体要求.
YD/T 1996.2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 第2部分:收发器
IEEE 802.11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介接入控制和物理层规范(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功耗 Power Consumption
设备在指定条件下正常工作的电源输入功率。
3.2
节能参数 Energy Efficiency Metrology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54-2015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系统
Energy efficiency metrologies and test methods foraccessequipmentVDSL2system
2015-10-14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VDSL2局端设备
5.1局端设备功耗状态·
5.2节能参数及指标要求
节能参数的测试·
VDSL2用户端设备
6.1用户端功耗状态·
6.2节能参数及指标要求
6.3节能参数的测试-
7节能技术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混插式DSLAM设备能效的综合评定方法..线路驱动节能技术·
YD/T2954-2015
YD/T2954-2015
本标准是《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1部分:ADSL用户端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及测试方法第2部分:ADSL局端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EPON系统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GPON系统一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VDSL2系统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侯聪、程强、刘谦、敖立、王祥、孔田军、袁立权、樊海东。II
1范围
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系统
YD/T2954-2015
本标准规定了VDSL2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的节能参数、指标要求以及节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以太网上联VDSL2局端设备以及VDSL2用户端设备,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519通信产品能耗测试方法通则GB/T29235.2-2012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2部分:ADSL局端YD/T322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D/T1996.1-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1部分:总体要求YD/T1996.2接入网技术要求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2)第2部分:收发器IEEE802.11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介接入控制和物理层规范(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 Systems -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Specific Requirements - Part 11: Wireless LANMediumAccessControl (MAC)andPhysical Layer (PHY)Specifications)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功耗PowerConsumption
设备在指定条件下正常工作的电源输入功率。3.2
节能参数EnergyEfficiencyMetrology设备节能分级的依据,包括功耗、能效及辅助性参数,其中功耗和能效是节能分级的最主要依据。3.3
能效指数EnergyEfficiencyIndex设备的实际功耗与功耗限定值之间的比值,简称为能效。3.4
EnergyEfficiencyClass
能效等级
评价设备节能水平的参数,根据能效指数确定。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YD/T2954-2015
Alternating Current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Direct Current
Discrete Multi-tone
Downstream Power Back-Off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Access Multiplexer
DynamicSpectrumManagement
Far-End Crosstalk
Impulse Noise Protection
Local Area Network
Near-End Crosstalk
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On-Line Reconfiguration
Peak-to-Average Ratio
Power Spectral Density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Service Node Interface
Signal-to-Noise Ratio
Save Our Souls
Seamless Rate Adaptive
User-Network Interface
Upstream PowerBack-Off
Universal Serial Bus
Veryhigh speedDigital SubscriberLine2Virtual Nois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5VDSL2局端设备
局端设备功耗状态
局端设备(即DSLAM)的功耗状态定义为以下三种。交流电
用户驻地设备
直流电
离散多音(调制)
下行方向功率下调
数字用户线
DSL接入复用器
动态频谱管理
远端串扰
脉冲噪声保护
局域网
近端串扰
操作、管理与维护
在线重配置
峰均比
功率谱密度
无线电频率干扰
业务节点接口
信噪比
紧急速率调整
无缝速率适配
用户网络接口
上行方向功率下调
通用串行总线
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虚拟噪声
无线局域网
全功耗状态(简称S1状态),该状态下设备的所有DSL端口处于YD/T1996.2规定的LO状态。-CPE掉电状态(简称S5状态),该状态下局端设备的所有DSL端口处于开启状态,但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处于掉电状态(或未连接用户端设备),此时局端设备能够对用户端设备的建链请求立即做出响应。
-DSL端口关闭状态(简称S6状态),该状态下设备的所有DSL端口处于关闭状态,不能与用2
户端设备进行通信。
5.2节能参数及指标要求
5.2.1DSLAM整机功耗
YD/T2954-2015
DSLAM整机功耗是S1、S5和S6状态下DSLAM整机功耗的加权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PpsSLAM =(BsLAM-s1 × PpSLAM-sI +BpsLAM-ss × PpsLAM-ss)xR+(IR)x PosLAM-S6式中:
PpSLAM——DSLAM整机功耗,单位:W;PpsSLAM-S1——设备处于S1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PpsLAM-ss——设备处于S5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PpsLAM-S6——设备处于S6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R-—DSLAM设备的端口开通率,典型值为60%(1)
βpsLAM-si和psLAM-ss——分别是S1和S5状态下DSL端口功耗的权重值,且βpsLAM-sI+βpsLAM-5=1。本标准中,βDsLAM-s1和BpsLAM-ss的取值为0.8和0.2。S1、S5和S6状态定义见第5.1节。5.2.2DSL端口功耗
DSL端口功耗是DSLAM整机功耗平均到各DSL端口的功耗值。DSL端口功耗是衡量DSLAM设备节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与DSLAM整机功耗的计算关系定义见公式(2)、公式(3)和公式(4):PpSLAM-SI
PDSLAM-PORT-SI
PDSLAM-PORT-SS
PDSLAM-PORT-S6
NDSLAM-PORT
PDSLAM-55bZxz.net
NDSILAM-PORT
PpSLAM-S6
NDSLAM-PORT
式中:
PDSLAM-PORT-SI -
-S1状态下的DSL端口平均功耗,单位:W;PDSLAM-PORT-SS
-S5状态下的DSL端口平均功耗,单位:W;PDSLAM-PORT-S6-
S6状态下的DSL端口平均功耗,单位:W;PDSLAM-SI——设备处于S1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PpSLAM-S5
PpsLAM-S6
N SELW-PORT
一设备处于S5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设备处于S6状态时的DSLAM整机功耗,单位:W;-DSLAM设备整机满配时支持的DSL端口数目。5.2.3功耗限定值
对于采用DC供电方式的DSLAM设备,当DSLAM整机支持的DSL端口数大于或等于10O时,各种状态下的DSL端口功耗限定值应分别不超过表1、表2和表3的要求。3
YD/T2954-2015
VDSL2(17a)1)
VDSL2(17a)
VDSL2(17a)
表1DSLAMS1状态
表2DSLAMS5状态
表3DSLAMS6状态
功耗限定值(W)
功耗限定值(W)
功耗限定值(W)
当DSLAM整机支持的DSL线数小于100个端口时,则DSL端口功耗限定值应在表1、表2和表3的限值基础上加0.3W,但增加的端口功耗限定值总和最多不超过10W。当DSLAM采用百兆以太网上联接口时,每提供一个百兆以太网端口,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应增加1W:当DSLAM采用千兆以太网上联接口时,每提供一个千兆以太网端口,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应增加4.5W:当DSLAM采用万兆以太网上联接口时,每提供一个万兆以太网端口,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应增加9W。
对于采用AC供电方式的DSLAM设备,当DSLAM整机支持的DSL端口数不小于10O时,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应为DC供电方式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基础上增加10%。当DSLAM整机支持的DSL端口数小于100时,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应为DC供电方式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基础上增加20%。5.2.4能效指数
能效指数的计算方法见公式(5)~(9):PpSLAM
EDSLAM-V
PLMT-DSLAM
PuT-DSLAn = [(βDSLAM-SI × PLT-DSLAM-SI + BDSAM-S5 × PuT-DSLAM-S5) × R+(1- R)× Pur-DSLAN-S6 +ZPur-uPLIKx,/J×(I+x)PLMT-DSLAM-SI = PLMT-DSLAM-PORT-SI × NDSLAM-PORTPMT-DSLAM-ss =PMT-DSLAM-POR-ss x NDSLAM-PORPIMT-DSLAM-S6 = PIMT-DSLAM-PORT-SG × NDSLAM-PORT式中:
EDSLAM-V
DSLAM设备能效指数:
PDsL4M—DSLAM整机功耗,计算方法见5.2.1节,单位:W;PMT-DSLAM
一根据公式(6)公式(9)计算的DSLAM整机功耗限定值,单位:W;PLMT-DSLAM-PORT-SI—表1规定的S1状态DSL端口功耗限定值,单位:W;PLMT-DSLAM-PORT-SS
PEMT-DSLAM-PORT-S6 -
PLMT-UPLINK
表2规定的S5状态DSL端口功耗限定值,单位:W;一表3规定的S6状态DSL端口功耗限定值,单位:W:由DSLAM上联接口引入的整机功耗限定值的增加值:1)此处选用的VDSL2收发器的参数集是17a,具体定义见YD/T1996.1-2009第6章。4
NDSLAM-PORT
-DSLAM设备整机满配时支持的DSL端口数目:R——DSLAM设备的端口开通率,典型值为60%;YD/T2954-2015
分别是S1和S5状态下DSL端口功耗的权重值,且有βpsLAM-s1+βpsLAM-ss=1。βosLAM-si 和 βosLAM-ss
本标准中,βpsLAM-sl和βpsLAM-ss的取值为0.8和0.2。对于直流供电设备,x取值为0,对于交流供电设备,x取值为0.1。DSLAM设备应根据表4的规定进行能效分级,最高等级为一级。能效等级越高,代表设备的节能效果越好。
表4DSLAM设备能效分级
能效等级
能效指数(EDsLAM-v)
0.70≤ Ep.SLAM-v<0.85
0.85≤EpsL.M-v≤1.00
对于混插ADSL2+和VDSL2业务板的DSLAM设备,附录A介绍了一种根据板卡混插比例对DSLAM设备能效等级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5.3节能参数的测试
5.3.1测试环境
DSLAM的节能参数应在表5规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表5DSLAM节能参数测试环境要求环境参数
相对湿度
温度准确度
5.3.2供电要求
±5℃
106kPa
DSLAM设备在测试节能参数时采用其标配的供电方式,由供电方式带来的测试误差将包含在设备的能耗和能效计算中。在需要进行能耗和能效比较时,本标准建议采用相同的供电方式DSLAM设备的节能参数应在表6规定的供电电源电压下进行测试。表6DSLAM设备节能参数测试用供电电源要求类型
5.3.3测试系统和参考点
标称值
220V50Hz
测试参考值
220V±2.2V.50Hz±0.5Hz
-53V±1V
机架式局端设备测试参考点如图1所示,局端设备的功耗测试应在DC2处,与测试相关的设备有分离器、用户板、主控板、背板、散热系统等,备用电池、交直流转换器、机柜散热单元等不包含在功耗测试中。盒式的DSLAM设备的功耗测试在DSLAM提供的电源接口处(不论是DC还是AC)。DSLAM设备功耗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YD/T2954-2015
AC或DC
5.3.4仪表要求
核心网
话音网络
分离器
图1机架式局端设备测试参考点
IP性能测试仪
交流/直流功耗
测试参考点
图2局端测试配置
双绞线
功耗测试仪表应符合GB/T28519的规定。功耗测试准确度应不低于土0.5%。5.3.5DSL测试线路参考模型
VDSL2系统应采用表7规定的线路模型进行功耗测试,在局端应设置上下行的传输速率为表7规定速率。
表7测试配置
参数集
环路类型
YD/T322中定义的线
径为0.4mm的市内通
信电缆
环路长度
线路连接方式
使用30芯线缆,应接满一个线
缆中的子单元再接下一个子单
元:同一个电缆的子单元接满,再接下一个电缆
注:其中UPBO、DPBO、VN、SOS、OLR、INP和DSM等功能均关闭5.3.6测试方法
测试步骤如下:
交织时延
上下行噪声
裕度(dB)
目标:6
最小:0
最大:31
速率(Mbit/s)
1)DSLAM机框仅保留电源模块、风扇、背板和主控板,并插入一块上联板(若上联接口不在主控板上),IP性能测试仪与上联板的所有上联接口均保持连接,并处于有数据流量状态,待设备稳定工作5min后测试DSLAM机框功耗Po,单次测试时长1min,测试5次取平均值;2)DSLAM机框插入一块业务板卡,业务板上每个DSL口下都连接一个CPE,按照5.3.5节的要求配置线路以及IP性能测试仪,待设备稳定工作5min后测试DSLAM的功耗Pi,单次测试时长1min,测试5次取平均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
- YD/T1889-2009 手柄电话助听器耦合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 YD/T2327-2011 ADSL 系统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 YD/T3272-2017 LTE 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 YD/T1678-2007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接入网(AN)
- YD/T2513-2013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家庭基站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 YD/T3038-2016 钓鱼攻击举报数据交换协议技术要求
- YD/T1122-2001 寻呼系统空中接口协议(EPOC 寻呼码)
- YDN140-2006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 YD/T550-1992 纵横接线器
- YD/T2378-2011 通信用 240V 直流供电系统
- YD/T2787-2015 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功能要求
- YD/T2294-2011 统一 IMS 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 YD/T2068.3-2010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广播系统(TD-MBMS)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基于 CORBA 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 YD/T1014-1999 STM-64 光线路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78-2008 TD-SCDMA/GSM(GPRS) 双模单待机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