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商检标准】 化学品离体鸡眼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17 11:34:02
  • SN/T 4150-201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N/T 4150-2015

  • 标准名称:

    化学品离体鸡眼试验

  •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N/T 4150-2015.Chemicals-Test method of isolated chicken eye.
1范围
SN/T 4150规定了离体鸡眼试验(ICE)的试验准备、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
SN/T 4150适用于化学品眼腐蚀性或严重眼损伤性的鉴别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609化学品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角膜cornea
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覆盖住瞳孔和虹膜,并能接收光线。
3.2角膜混浊corneal opacity
检测暴露于测试物后角膜的不透明度的一种方法。角膜混浊度的增加说明其受到损伤。
3.3角膜膨胀度corneal swelling
在离体鸡眼实验中,用来衡量暴露于实验物中的角膜扩张范围的客观指标。通过对基线(未受试前)角膜厚度和对在常规间隔内暴露于实验物质之后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计算出该值并用百分比表示,角膜膨胀程度表示角膜损伤度。
3.4离体鸡眼试验isolated chicken eye test; ICE
使用一种器官模型,在体外较短时间内,这种模型能够维持鸡眼活性。在这种试验方法中,通过测定角膜肿胀、角膜混浊度和荧光素滞留度对鸡眼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其中角膜肿胀分析用于定量评价,其他参数定性评价。按照定量评价结果(计算得出的总刺激指数),或者定性评价结果(按照GB/T 21609中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对体外眼腐蚀性和严重眼损伤性进行分类。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所得结果都可以预测体内实验物质潜在的眼腐蚀性和严重眼损伤性。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4150-—2015
化学品
离体鸡眼试验
Chemicals--Test method of isolated chicken eye2015-0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5-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SN/T4150—2015
本标准等同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438《鉴别眼腐蚀和严重眼刺激性物质的离体鸡眼球试验法》2009.9)(英文版)。本标准与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438相比,存在以下差异:对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438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增加了前言部分;
———将附录1内容转移至术语和定义部分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琢、柳明、刘凤娟、冯杰、张彬、王娜、于燕燕。I
1范围
化学品离体鸡眼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离体鸡眼试验(ICE)的试验准备、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眼腐蚀性或严重眼损伤性的鉴别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4150—2015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609化学品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cornea
并能接收光线。
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覆盖住瞳孔和虹膜,3.2
cornealopacity
角膜混浊
检测暴露于测试物后角膜的不透明度的一种方法。角膜混浊度的增加说明其受到损伤,3.3Www.bzxZ.net
cornealswelling
角膜膨胀度
在离体鸡眼实验中,用来衡量暴露于实验物中的角膜扩张范围的客观指标。通过对基线(未受试前)角膜厚度和对在常规间隔内暴露于实验物质之后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计算出该值并用百分比表示,角膜膨胀程度表示角膜损伤度。3.4
离体鸡眼试验isolatedchickeneyetest;ICE使用一种器官模型,在体外较短时间内,这种模型能够维持鸡眼活性。在这种试验方法中,通过测定角膜肿胀、角膜混浊度和荧光素滞留度对鸡眼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其中角膜肿胀分析用于定量评价,其他参数定性评价。按照定量评价结果(计算得出的总刺激指数),或者定性评价结果(按照GB/T21609中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对体外眼腐蚀性和严重眼损伤性进行分类。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所得结果都可以预测体内实验物质潜在的眼腐蚀性和严重眼损伤性。3.5
裂隙灯显微镜slit-lampmicroscope该仪器通过双目镜显微镜对眼进行放大形成立体、垂直的镜像对眼进行直接检查。在ICE实验中,该仪器不仅用于观察鸡眼的结构,而且可用与它相连的厚度测量仪器对角膜厚度进行定量测定。SN/T4150—2015
试验准备
鸡眼球来源和年龄
用于本方法的鸡眼球应是从家禽屠宰场收集的,选择可供人类食用的健康动物的眼球进行实验。本试验方法应使用家禽屠宰场传统加工的童子鸡(约7周大,重1.5kg~2.5kg)进行实验。眼球的收集与实验室运送
通过电击使鸡电休克,切开脖子放血后迅速取下鸡头,鸡头从屠宰场运出时应放在常温的塑料箱中,并用等渗盐水润湿的毛巾增湿,并尽快运送到实验室,尽量减少其变质和被细菌污染。收集鸡头和取鸡眼用于ICE试验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短(通常在2h内),确保不影响试验结果。所有用于实验的鸡眼均应来自同一天采集的同一鸡眼组。4.3用于ICE试验鸡眼的选择标准及数量鸡眼摘出后具有高荧光素滞留度(大于0.5,见表2)的眼球和角膜混浊度评分大于0.5(大于0.5,见表1)的眼球应弃用。每个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应包含至少3只鸡眼。阴性对照组或溶剂对照组(如使用除盐水外的其他溶剂)应包含至少1只眼球。表1角膜混浊度评分
5试验方法
鸡眼的预处理
5.1.1
鸡眼的预处理
观测结果
无混浊
非常轻微的混浊
分散或弥漫性区域,虹膜细节清晰可见可轻易辨别半透明区,虹膜细节略有模糊严重的角膜混浊,其体的虹膜细节不可见,瞳孔大小难以分辨角膜完全混浊,虹膜不可见
表2荧光素滞留度评分
观测结果
无荧光素滞留
很少数的单细胞染色
整个角膜处理区的单细胞染色
病灶或稠密汇合的单细胞染色
大面积汇合的角膜荧光索滞留
将眼脸仔细切除,注意不要损坏角膜。将一滴2%(质量浓度)荧光素钠滴加于角膜表面作用儿秒2
SN/T4150—2015
后迅速评估角膜完整性,然后用等渗盐水冲洗。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荧光素处理过的眼球进行检查,确保角膜未受损(荧光素滞留度和角膜混浊度评分均不大于0.5,评分方法参见6.1)。如果眼未受损,将眼球进一步解剖切离骨,注意不要损坏角膜。用手术钳夹紧瞬膜将眼球从眼眶中取出,用弯曲的钝头剪将眼球的肌肉切断。避免压力(人为挤压)过大而导致角膜损伤。眼球离开眼眶后有部分视神经附着在其上,将眼球放在吸水垫上,切除瞬膜和其他结缔组织,将摘出的眼球固定在眼固定器上,并使角膜处于垂直位置。将固定了眼球的眼固定器转移到表面灌流装置的空腔中。眼固定器及表面灌流装置示意图参见附录A。不锈钢钳在表面灌流装置中的放置位置,应确保眼球能够全部接触到等渗盐水。表面灌流装置空腔中的温度应控制在32℃士1.5℃。5.1.2鸡眼的选择标准
放人表面灌流装置中后,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剥离过程中是否对眼球造成了损伤。还应通过裂隙灯显微镜上的厚度测定装置,在角膜顶端对角膜厚度进行测定。所有出现以下情况的眼球应弃用:—-荧光素滞留度大于0.5;
一角膜混浊度大于0.5;
一其他额外的受损标志。
没有出现以上现象的眼球,但其角膜厚度与所有眼球角膜厚度平均值相差大于10%也应弃用。由于裂隙灯的狭缝宽度设置不同,则其所测定的角膜厚度也不同,故狭缝宽度应设置为0.095mm。5.1.3基线的设定
眼球-旦经检查认定为合格后,应在进行下一步试验前孵育眼球约45min~60min以使其与试验体系相均衡。记录初始参照值作为角膜厚度和混浊度的基线(试验时间等于零)。眼球剥离时测定的荧光素评分并作为该评分终点的基线。立即将眼球(及其固定装置)移出表面灌流装置,水平放置,将试样施加在角膜上。
5.2测试物的预处理及测试
5.2.1液体测试物
液体测试物通常不经稀释直接试验,如果认为有必要可进行稀释,稀释溶剂首选生理盐水。在对照条件下也可以使用其他溶剂,但应说明所选溶剂比生理盐水更合适的原因。将0.03mL液体试样均勾作用于眼角膜表面。
5.2.2固体测试物
应使用研钵和杆或其他研磨工具将固体测试物尽可能磨细。将0.03g测试物粉末均勾的分散在角膜表面。
5.2.3清洗
室温下,测试物在角膜上停留10s后于用等渗盐水(约20mL)冲洗除去。接着将眼球(及其固定装置)重新放回表面灌流装置,并保持原来的垂直放置。5.3对照组
一一每个试验都应包括平行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一在进行ICE实验时,试样为百分之百的纯液体或固体时,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平行阴性对照以检测试验系统的非特异性变化。3
SN/T4150—2015
当试样为稀释过的液体时,采用平行溶剂或载体作为平行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物只能使用已证明的对试验系统无不利影响的溶剂或载体。试验应用一个已知的眼腐蚀性和严重眼损伤性物质作为平行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物应能够在试验时间内引起阳性反应且反应的强度不应过度。液体试样阳性对照一般选用10%乙酸或5%氯烷铵,固体试样的阳性对照一般选用氢氧化钠或咪唑。5.4检测终点
分别对处理前和处理并清洗后30min、75min、120min、180min和240min(士5min))的角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每2次测定期间对所有眼球进行必要的观察。定性定量评价包括:角膜混浊、角膜膨胀度、荧光索滞留度(仅在处理前和试样中异露30m后测定)和形态影响(如上皮细胞的点蚀和松弛)。6
结果报告
数据处理
6.1.1
角膜膨胀度
通过使用裂隙灯显微镜上的厚度计对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并通过式(1)计算出角膜膨胀度,用百分比表示:
t时间的角膜膨胀度
时间为t时的角膜厚度一时间为0时的角膜厚度时间为0时的角膜厚度
X100%.....(1)
计算处理组所有受试眼球在每个观测时间点的角膜肿胀度平均值,其中最高的角膜肿胀度平均值,即为该测试物的最终角膜膨胀度。6.1.2角膜混浊度
按照混浊密集的角膜区域进行角膜混浊度评分,评分分方法见表1,计算处理组所有受试眼球在每个观测时间点的角膜混浊度评分的平均值,其中最高的角膜混浊度评分平均值,即为该测试物的最终角膜混浊度评分
6.1.3荧光素滞留度
按照表2的评分方法,对处理组所有受试眼球在30min时的荧光素滞留度进行评分,计算平均值即为该测试物的最终荧光素滞留度评分6.1.4形态影响
形态影响包括:
角膜上皮细胞的“点蚀”;
上皮“松弛”:
角膜表面“粗糙”;
试样“粘附”在角膜上。
6.2结果评价
6.2.1评价方法
按照最终评分对角膜膨胀度、角膜混浊度、和荧光素滞留度三个检测终点进行ICE分类,根据ICE4
分类组合结合形态影响判定测试物眼腐蚀和严重眼损伤结果,角膜膨胀度ICE分类
6.2.2
按照表3的分类标准对角膜膨胀度进行ICE分类角膜膨胀度ICE分类标准
最终角膜膨胀度\/%
0~5
5<平均角膜肿
12<平均角膜肿胀≤18(
(处理后>75min)
12<平均角膜肿胀≤180
(处理后≤75min)
18<平均角膜肿胀≤26
26<平均角膜肿胀≤32(处理后>7526<平均角膜肿胀≤32(处理后
>32
75min)
表3给出的分类标准是基于使用HaagStreitBP900裂隙灯显微镜的胀度。
6.2.3
角膜混浊度ICE分类
按照表4的分类标准对角膜混浊度进行ICE分类。表4
最终角膜混浊度评分
00.5
0.6~
1.6~2.5
2.6~4.0
6.2.4荧光素滞留度ICE分类
角膜混浊度ICE分类标准
按照表5的分类标准对荧光素滞留度进行ICE分类。表5荧光素滞留度ICE分类标准
处理后30m时最终荧光素滞留度评分0~0.5
0.6~1.5
1.6~2.5
2.6~3.0
SN/T4150—2015
ICE类别
号厚度测定装置测试得到的角膜膨ICE类别
ICE类别
SN/T4150—2015
6.2.5
5测试物眼腐蚀和严重眼损伤ICE判定标准根据三个检测终点的ICE分类组合,按照表6的判定标准对测试物眼腐蚀和严重眼损伤进行ICE判定。
眼腐蚀和严重眼损伤ICE判定标准表6
眼腐蚀和严重眼损伤
6.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三个终点的组合
3×IN;
2xV.1×Ⅲ;
2×,1×I;
2×V1×I
30min时角膜混浊度≥3(至少2只眼球);任何时间点角膜混浊度=4(至少2只眼球);上皮严重松弛(至少1只眼球)
测试物和对照物的化学名称、CAS登记号、理化性质和预处理过程:实验室和实验室负责人的地址和名称;鸡眼球的来源及鉴定;
鸡眼球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如:眼球收集的日期和时间、测试前的时间间隔);测试方法、测试系统的描述及测试条件;使用的裂隙灯显微镜(模式)及附属装置;所使用及眼球的信息,包括对其质量报告;测试步骤;
所采用的评价标准;
单个测试样品的数据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报告;描述观察到的其他现象。
说明:
温水出口;
滑动门;
灌流设备:
光学测量设备:
温水进口;
盐水;
温水;
盐溶液进口;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眼固定器及表面灌流装置示意图ba666e
眼固定器
组件截面图
10-
14-
15-
组件,
眼球固定架;
眼部固定器;
盐溶液出口;
固定螺丝钉;
可调试上臂;
已固定的下臂。
图A.1眼固定器及表面灌流装置示意图SN/T4150—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SN商检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