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3735-2013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等温储存

【行业标准】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等温储存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2 16:39:46
- SN/T3735-2013
- 现行
标准号:
SN/T 3735-2013
标准名称: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等温储存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3735—2013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等温储存
Test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for dangerous goods-lsothermal storage2013-11-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4-06-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SN/T3735-—2013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7修订版)和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5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手册完全一致,在标文本格式上按GB/T1.1一2009做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艳军、熊中强、韩伟、谭爱喜、杜宇、张颖1范围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品分类试验等温储存试验方法等温储存
SN/T3735—2013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品分类等温储存试验,用于确定反应物质、分解物质在恒温下随时间面变的发热率及确定物质装在用于运输的容器内的自加速分解温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联合国,第17修订版)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联合国,第5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临界环境温度criticalambienttemperature包件中物质不显示自加速分解的最高温度。3.2
自加速分解温度self-acceleratingdecompositiontemperature物质装在用于运输的容器内可能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温度,即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一个更高的5℃倍数。
等温储存isothermal storage
反应或分解物质在恒温条件下储存。4:设备和材料
警告:本试验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试验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性要求。4.1空气绝缘吸热装置(铝块),用控制加热的方法使其保持恒温。4.2低温恒温器,使温度保持在40℃以下。4.3加热控制器控温精度士0.2℃。4.4铂电阻。
4.5样品容器,体积70cm,分别用于盛装试样、情性物质,试验示意图参见A.1。SN/T3735—2013
5试验步骤
警告:本试验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试验场地应满足相关爆炸性物品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其安全防护,为了检测人员的安全,在尝试处理较大数量的试样之前应进行小规模的初步试验。
5.1空白信号与热流计灵敏度校准。5.1.1将等温储存试验装置调定在选定的试验温度。2将加热线圈插人试验容器。在样品容器和参考容器内装人情性物质(如:氯化钠或磨碎的玻璃5.1.2
珠),确保加热线圈完全被物质爱盖。将两个容器放在等温储存试验装置内。确定空白信号(加热线圈不接电源时记录器的输出)5.1.3
5.1.4在预计的试验样品发热率范围内.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电加热功率确定热流计灵敏度。5.2样品检测。
5.2.1将等温储存试验装置调至所需试验温度。2试验容器内装人称量过的试样加上某一代表包装容器材料(如果是金属)的数量,将容器插人试5.2.2
验装置内。试样数量应当足够发热率达到5mW/kg~1500mW/kg5.2.3测量发热率。试验开始12h内结果不应果用,每次试验持续时间取决于试验温度和发热率。试验应在12h温度平衡时间过后继续进行至少24h,除非发热率开始从最大值下降或发热率大于1500mW/kg时,应停止试验。
5.2.4试验结束后称量试样质量变化。5.2.5
结果。
以新试样在间隔5℃温度下重复进行试验,在15mW/kg~1500mW/kg取得7个最大发热率6结果计算
6.1不同功率下仪器灵缴度S按照式(1)计算。Ss
仪器灵敏度,单位为毫瓦每毫伏(mW/mV);电功率,单位为毫瓦(mW):
假信号,单位为毫瓦(mW):
U.—空白信号,单位为毫瓦(mW)。不同试验温度下最大发热功率Q按照式(2)计算。6.2
式中:
最大发热功率,单位为毫瓦每千克(mW/kg):U.试样信号.单位为毫伏(mV);m
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6.3试样单位重量热损失L按照式(3)计算。L=In2xC,/t1z
.........(2)
.(3)
式中:
L单位重量热损失,单位为瓦每千克开[W/Ckg·K)]:C物质比热,单位为焦耳/千克开J/(kg·K)];112——冷却半时,单位为秒(s)。6.4自加速分解温度:
SN/T3735—2013
计算所得单位重量最大发热功率作为试验温度的函数在线性分度图纸上标出并绘制拟合曲线,绘制与发热曲线相切、斜率为L的直线,该直线与横坐标交点为临界环境温度。自加速分解温度是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个更高的5℃倍数。参见图A.2。6.5
5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参见附录B。3
SN/T3735-—2013
说明:
铂电期源度计:
试样容器:
圆柱形支座:
空隙:
试样:
情性物质:
用于控制温度的铂电阻传感器:用于安全控制的铂电阻传感帮:珀尔站元件:
一铝块;
电路:
空隙:
加热金属丝:
放大器:
记录器;
温度控制器;
玻璃棉。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试验附图
等温储存试验示意图
说明:
发热曲线:
斜率等于热损失率并且与发热曲线相切的直线:临界环境温度(热损失线与横坐标的交点):15
自加速分解温度(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一个更高的5℃的借数);温度;
单位重量热流量(产生或损失)图A2
自加速分解温度示意图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SN/T3735—2013
SN/T3735-2013
偶氮甲酰胺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
枢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
毅丁基过氧新戊酸酯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
氯化锌-25-二乙氧基-4-吗啉代重氮萃(90%)氟期酸-2,5-二乙氧基-4-喝哗代重氮苯(97%)氯化锋-2.5-二乙氧基-4-苯磺酰重氨苯(67%)氯化锌-2-CN-氰瑕基苯氨基)-3-甲氧基-4-(N-甲基环级氮基)重氟苯(62%)
氟硼酸-3-甲基-4-(吡咯烷-1-基)重氮苯(95%)纤维质桶。
塑料忙器与外纤维板箱。
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
单位重量热损失
mw/(kg:K)
自加连分解温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等温储存
Test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for dangerous goods-lsothermal storage2013-11-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4-06-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SN/T3735-—2013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7修订版)和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5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手册完全一致,在标文本格式上按GB/T1.1一2009做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艳军、熊中强、韩伟、谭爱喜、杜宇、张颖1范围
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品分类试验等温储存试验方法等温储存
SN/T3735—2013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品分类等温储存试验,用于确定反应物质、分解物质在恒温下随时间面变的发热率及确定物质装在用于运输的容器内的自加速分解温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联合国,第17修订版)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联合国,第5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临界环境温度criticalambienttemperature包件中物质不显示自加速分解的最高温度。3.2
自加速分解温度self-acceleratingdecompositiontemperature物质装在用于运输的容器内可能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温度,即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一个更高的5℃倍数。
等温储存isothermal storage
反应或分解物质在恒温条件下储存。4:设备和材料
警告:本试验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试验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性要求。4.1空气绝缘吸热装置(铝块),用控制加热的方法使其保持恒温。4.2低温恒温器,使温度保持在40℃以下。4.3加热控制器控温精度士0.2℃。4.4铂电阻。
4.5样品容器,体积70cm,分别用于盛装试样、情性物质,试验示意图参见A.1。SN/T3735—2013
5试验步骤
警告:本试验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试验场地应满足相关爆炸性物品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其安全防护,为了检测人员的安全,在尝试处理较大数量的试样之前应进行小规模的初步试验。
5.1空白信号与热流计灵敏度校准。5.1.1将等温储存试验装置调定在选定的试验温度。2将加热线圈插人试验容器。在样品容器和参考容器内装人情性物质(如:氯化钠或磨碎的玻璃5.1.2
珠),确保加热线圈完全被物质爱盖。将两个容器放在等温储存试验装置内。确定空白信号(加热线圈不接电源时记录器的输出)5.1.3
5.1.4在预计的试验样品发热率范围内.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电加热功率确定热流计灵敏度。5.2样品检测。
5.2.1将等温储存试验装置调至所需试验温度。2试验容器内装人称量过的试样加上某一代表包装容器材料(如果是金属)的数量,将容器插人试5.2.2
验装置内。试样数量应当足够发热率达到5mW/kg~1500mW/kg5.2.3测量发热率。试验开始12h内结果不应果用,每次试验持续时间取决于试验温度和发热率。试验应在12h温度平衡时间过后继续进行至少24h,除非发热率开始从最大值下降或发热率大于1500mW/kg时,应停止试验。
5.2.4试验结束后称量试样质量变化。5.2.5
结果。
以新试样在间隔5℃温度下重复进行试验,在15mW/kg~1500mW/kg取得7个最大发热率6结果计算
6.1不同功率下仪器灵缴度S按照式(1)计算。Ss
仪器灵敏度,单位为毫瓦每毫伏(mW/mV);电功率,单位为毫瓦(mW):
假信号,单位为毫瓦(mW):
U.—空白信号,单位为毫瓦(mW)。不同试验温度下最大发热功率Q按照式(2)计算。6.2
式中:
最大发热功率,单位为毫瓦每千克(mW/kg):U.试样信号.单位为毫伏(mV);m
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6.3试样单位重量热损失L按照式(3)计算。L=In2xC,/t1z
.........(2)
.(3)
式中:
L单位重量热损失,单位为瓦每千克开[W/Ckg·K)]:C物质比热,单位为焦耳/千克开J/(kg·K)];112——冷却半时,单位为秒(s)。6.4自加速分解温度:
SN/T3735—2013
计算所得单位重量最大发热功率作为试验温度的函数在线性分度图纸上标出并绘制拟合曲线,绘制与发热曲线相切、斜率为L的直线,该直线与横坐标交点为临界环境温度。自加速分解温度是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个更高的5℃倍数。参见图A.2。6.5
5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参见附录B。3
SN/T3735-—2013
说明:
铂电期源度计:
试样容器:
圆柱形支座:
空隙:
试样:
情性物质:
用于控制温度的铂电阻传感器:用于安全控制的铂电阻传感帮:珀尔站元件:
一铝块;
电路:
空隙:
加热金属丝:
放大器:
记录器;
温度控制器;
玻璃棉。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试验附图
等温储存试验示意图
说明:
发热曲线:
斜率等于热损失率并且与发热曲线相切的直线:临界环境温度(热损失线与横坐标的交点):15
自加速分解温度(临界环境温度化整到下一个更高的5℃的借数);温度;
单位重量热流量(产生或损失)图A2
自加速分解温度示意图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SN/T3735—2013
SN/T3735-2013
偶氮甲酰胺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
枢丁基过氧-2-乙基己酸酯
毅丁基过氧新戊酸酯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
氯化锌-25-二乙氧基-4-吗啉代重氮萃(90%)氟期酸-2,5-二乙氧基-4-喝哗代重氮苯(97%)氯化锋-2.5-二乙氧基-4-苯磺酰重氨苯(67%)氯化锌-2-CN-氰瑕基苯氨基)-3-甲氧基-4-(N-甲基环级氮基)重氟苯(62%)
氟硼酸-3-甲基-4-(吡咯烷-1-基)重氮苯(95%)纤维质桶。
塑料忙器与外纤维板箱。
等温储存试验结果实例
单位重量热损失
mw/(kg:K)
自加连分解温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4455-2016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和低风险产品鉴定指南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