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T 220.1-201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 第1部分:核电厂

【国家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 第1部分:核电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4 06:09:27
- GBZ/T220.1-2014
- 现行
标准号:
GBZ/T 220.1-2014
标准名称: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 第1部分:核电厂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Z/T 220.1-201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 第1部分:核电厂 GBZ/T220.1-2014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0.1—2014
建设项自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1部分:核电厂
Specifications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ssessmcnt for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Part 1.Nuclear power plant2014-05-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10-01实施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革。GBZ/T 220.1—2014免费标准bzxz.net
GBZ/T22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按部分发布,分为以下三部分:第1部分:核电厂:
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
一第3部分:辐照加工装置、中高能加速器。本部分为GBZ/T2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长松、杨芬芳、张奇,朱卫国、张展、邓君、杨小勇、陈东辉、陈群、梁婧、练德幸、林志凯。
1范围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1部分:核电厂
GBZ/T 220.1—2014
GFBZ/T220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与评价内穿。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包括轻水堆核电厂、重水堆核电厂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建设项月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别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收单)适用于本部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9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T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2/T196
G1Z/T19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232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radiationsourceterm
辐射源项
关于给定辅射源的放射性物质释放或可能释放的描述,如放射性物质形态、组成等。3.2
管理目标值
management target limit
核电厂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避照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规定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人员受照的剂量(率)控制值,
试运行trial operation
核电!建成后符合安全口的所进行的首次装料、物理启动、零功率运行功率运行直至符合验收条件之前的运行活动。
radioactiveworkshop
放射性厂房
包含有放射性工艺系统或放射性材料,容易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构筑物。1
GBZ/T220.1—2014
4一般要求
4.1建设项月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4.2评价报告的编制人员应经过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4.3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职业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或国家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文件;h)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其他有关资料
4.4逃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a)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b)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建立情况:c)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人剂量监测情况;d)其他有关资料。
4.5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前,应编制相应的评价方案和质量保证程序。
4.6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中。5放射防护预评价内容和要求
5.1概述
5.1.1任务来源与评价目的
说明评价任务的来源与评价月的。5.1.2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设备与设施以及人员范围。5.T.3评价内容
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辐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放射防护管理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5.1.4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参考的其他资料。5.1.5评价目标
叙述放射工作应遵循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对辐射危害因素控制的管理日标值.相关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5.1.6评价流程
以流程图的形式列出主要的评价流程。2
5.1.7质量控制措施
列出评价过程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5.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应与核电厂立项文件所用名称一致。5.2.1.2项目性质
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5.2.1.3建设地点
核电厂拟建地点应按行政区划说明地理位置并附项日所在区域位置图。5.2.1.4建设规模
包堆型、装机容量、换料周期、设计运行年限等。5.2.1.5
自然环境情况
GBZ/T220.1—2014
叙述建设项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条作(主要包括风玫瑰图,气温等),气候特征以及是否位于白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厂址所在区域的环境辐射水平,在条件允许时应测定厂址所在区域的土壤和水源中的典型效射性核素的含量。5.2.1.6社会环境条件
指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白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敏感区(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使馆、人口密集居住区):建设项目厂址不同半径范围人口分布情况以及预期人口变动或增长情况等。5.2.1.7生产制度
叙述全年拟生产作业天数及每天工作小时数。5.2.1.8岗位设置及定员
叙述拟设置生产作业岗位名称及生产作业人数·辅助岗位及人数,管理岗位及人数等。5.2.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而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5.2.2工程分析
5.2.2.1生产材料
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以及中间产品的名称及用量。3
GBZ/T 220. 1—2014
5.2.2.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从建翁卫生学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如项口涉及改进项,应对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改进项进行描述和分析。5.2.2.3设备布局
列出与职业病防护关系密切的主要设备,并简要说明布局。5.2.2.4工艺流程
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全面,清晰的描述,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
5.2.2.5建筑卫生学
对主要延筑物的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士要建筑物(单)的内部布局等进行描述5.2.3类比调查
类比核电厂的选择
闸明类比核电厂与拟建顶目的可比性,包括项口规模、机组类型、自然环境情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防扩精施,管现制度等方面的可比性。5.2.3.2类比核电厂调查内穿
类比核电厂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管埋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月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顾案、辅助卫生用室、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5.2.3.3类比核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集类比核电厂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必要时对类比核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
5.3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5.3.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5.3.1.1正常工况下的辐射源项
分析正常下说下核电广的辐射源项,列出主要辐射源项种类、放射性核素的名称和状态等内容:预计辐射源项强度,包括堆芯放射性裂变产物积存量、一回路冷却剂主要核索活度谱、二回路水和蒸汽中情性气体,碘.艳和氛的最大放射性比活度以及放射性废液、废气年设计释放量等;按系统列出可能存在的放射性危害闲索;结合类比核电厂辐射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拟建项H的辐射源项,5.3.1.2事故工况下的辐射源项
叙述核电厂设计基准故,列出最人可信事故源项(包括放射性核素的名称.状态和强度)。5.3.2辐射防护措施评价
5.3.2.1辐射防护原则
叙述核电厂拟采取的辐射防护原购,并迹行相应评价。5.3,2.2辐射工作场所分区
GBZ/T220.1—2014
根据GB18871的规定,分别描述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分区(控制区利监督区),控制区可按不同辐射水平划分为若十子区,并对了区划分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核电厂福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剂量率参考制值参见附录A。
5.3.2.3辐射防护设施及措施
对放射性广房和设备的布局、有关厂房及放射性物质贮运辐射防护设计、屏蔽设施,通风设施、卫生出人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识以及辐射防护大纲等分别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
5.3.3辐射监测评价
5.3.3.1工作场所辐射监测
逆核电厂拟采取的工作场所辐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场所、监测频度等,并参照GBZ232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5.3.3.2个人剂量监测
叙述核电厂拟采取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机构、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频度等,并参照CBZ128和CBZ129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5.4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及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参照G137./T196相关规定近行,5.5职业病危害综合评价
5.5.1正常工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对核电厂正常工说下的预期集体剂量,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内照射剂量和外照射剂量,年平均有效剂量利个人年最大有效剂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危害内素情况结合类比核电厂上述岗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调查结果,分析和评价辐射危害。5.5.2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分析事故工况下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照射情况,包括可能的受照岗位、受照剂量及危害程度等内容。
5.5.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照CBZ/T196相关规定进行。
5.6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分析与评价结合拟建立的场内应急计划,分析和评价拟建核电厂核利辐射事故、化学中母等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可行性.场内应急准备与向应中未明矿的内穿,应给出建议,分析和评价包括不限于下述内容:)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等内容:b)应急设施租捐施,土要包括应意场所、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事故通风设施、救援装备、防护装备以及警示标识等;5
GBZ/T220.1—2014
)医学救护相关内容,
5.7职业卫生管理分析与评价
结合核电厂存在或产生的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核电厂拟建立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挡施的可行性,对于建设单位管理计划中未明确的内容,应给出建议,分析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职业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情况,h)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档案管理(包括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利个人剂量监测档案):e)
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f
承包商管理:
h)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5.8结论和建议
5.8.1结论
结论应包以下内容:
a)拟采取的平面布置是否满足职业(放射)卫生学的要求,b)可能存在的主要辐射源项及其他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拟采取的放射防护和安全措施在正常运行时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情况;
d)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措施足否可行;拟建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及应急措施是否可行;e
综合分析给出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f)
5.8.2建议
对平面布局、放射防护措施、管埋制度、应急措施等不完善之处提出建议。6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内容和要求6.1概述
同5.1。
6.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6.2.1项目概况
对核电厂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一同时执行情况、与预评价报告中不同的地方以及须评价报告建议的落实情记等进行叙述。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日和技术引进、技术造项目还应明确有关原工程情况。
6.2.2项目试运行情况
叙述核电厂试运行情况,包括试运行时问、试运行期间发生的故障及处理结果等。6
6.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叙述核电厂总体布局和十要设备布局情况,并对其介理性进行评价,6.4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6.4.1职业病危害因素核实
GBZ/T 220.1—2014
叙述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应描述辐射源项的种类、特点及其米源,并分析主要工作场所存在的辐射源项及人员接触情况。结合核电!的相关系统及工作岗位对辐射源项进行分析,给出各系统主要辐射源项种类、放射性核素的名称、状态和浓(强)度等。6.4.2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6.4.2.1自主监测
叙述并分析核电厂工作场所辐射监测的实施情况,包括辐射监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和监测资质等)、辐射监测内容(监测项日、种类、地点、监测方式、监测方法以及监测周期等)以及自主监测统果,叙述并分析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情况.包括个人剂量监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沈(监测机构,监测种类、监测设备及监测周期等)和试运行期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6. 4. 2.2验证检测
叙述验证检测的基本情况(检测机构、检测资质利检测人员等,检测设备名称、型号、E要性能参数、有效期等:检测方法)。
叙述和分析验证检测范围和内容[检测区域和位置设置的合理性;检测内容(外照射、表面污染、放别性气溶胶等);验证检测结果]。6.4.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验证检测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验证检测与评价参照GBZ159、CBZ/T160和CGBZ/T197的相关要求进行。
6.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6.5.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6.5.1.1调查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挖制区的分区,并对分区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辐射分区可以表格或图的形式给出。
6.5.1.2调查核厂放射性厂房利设备、屏蔽设施、通风设施、警示标识、卫生出人口(卫生出入口平面布局图及人流路线:卫生出人口相关管现规定:卫生出人口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输射防护大纲等内穿,并对其有效性和合埋性进行分析和评价。6.5.1.3调查核电厂试运行期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面罩、呼吸防护器具、洗眼幕以及必备的劳保用品等)配备及使用情况,并对配备和使用情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6.5.2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参照GBZ/T1S7的相关要求进行,GBZ/T220.1—2014
6.6职业病危害综合评价
6.6.1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辐射危害评价根据建设单位自主监测和评价机构验证检测结果及其他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因接触辐射而可能受到的影响。6.6.2异常和事故情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根据核电厂试运行期问的资料和其他调查资料,分析事故工说下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情况及其健康影响。
6.6.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照GBZ/T197相关规定进行。
6.7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调查与评价叙述核电厂场内应急计划的主要内容,分析和评价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应急准备、应急防护行动和应急设施,医疗教护体系,应急撤离道路以及应急演练情况等方面内容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谁的符合情况。
6.8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
调查和评价下述职业生管理内容:a)职业卫生(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h)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索定期检测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e
f)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个人剂量监测制度建及执行情况:h)职业病危害事故(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设施配置及演纺情况;i)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义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职业病危害中报制度建立及实施情说;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k)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设置情况
m)职业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制度、健康检查结果(1岗前体检和在岗体检)以及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6.9
结论和建议
6.9.1结论
评价结论应包括以下内穿:
a)平面布局是否满足职业(放射)卫生学的要求:6)上作场所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闲素,其水平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心)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否可行;d)放射防护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等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8
预评价报件中建议的落实情况:()
综合分析给出建设项月的职业病危专类别;g
建设颈日是否达到峻工验收的要求。建设
GBZ/T 220.1—2014
针对试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防扩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措施、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补充建议。9
GB7./T 220.1—20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控制值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E控制值参见表A。1.表A.1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控制值区域名称
控制区(绿区)
控制区(黄区)
挖制区(橙区)
控制区(红区)
控制值
0.002 5≤E0. 01
常规工作区.每周工作少于40h
问断工作区和限定工作区
高缅射区,限制进入
极高辐射区,通常禁止进人
注:关于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可在电厂运行后加以控制),通常为带规工作区的非固定表面污染应小于4Bg/cm:问断工作区应小740Bc/cn,限定工作区应小于400Bg/cm2。t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0.1—2014
建设项自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1部分:核电厂
Specifications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ssessmcnt for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Part 1.Nuclear power plant2014-05-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10-01实施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革。GBZ/T 220.1—2014免费标准bzxz.net
GBZ/T220%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按部分发布,分为以下三部分:第1部分:核电厂:
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
一第3部分:辐照加工装置、中高能加速器。本部分为GBZ/T2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长松、杨芬芳、张奇,朱卫国、张展、邓君、杨小勇、陈东辉、陈群、梁婧、练德幸、林志凯。
1范围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1部分:核电厂
GBZ/T 220.1—2014
GFBZ/T220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一般要求与评价内穿。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包括轻水堆核电厂、重水堆核电厂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建设项月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别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收单)适用于本部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9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T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2/T196
G1Z/T19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232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radiationsourceterm
辐射源项
关于给定辅射源的放射性物质释放或可能释放的描述,如放射性物质形态、组成等。3.2
管理目标值
management target limit
核电厂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避照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规定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人员受照的剂量(率)控制值,
试运行trial operation
核电!建成后符合安全口的所进行的首次装料、物理启动、零功率运行功率运行直至符合验收条件之前的运行活动。
radioactiveworkshop
放射性厂房
包含有放射性工艺系统或放射性材料,容易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构筑物。1
GBZ/T220.1—2014
4一般要求
4.1建设项月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4.2评价报告的编制人员应经过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4.3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承担评价任务的职业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a)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或国家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文件;h)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其他有关资料
4.4逃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向评价机构提供以下资料:a)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b)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建立情况:c)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人剂量监测情况;d)其他有关资料。
4.5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前,应编制相应的评价方案和质量保证程序。
4.6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中。5放射防护预评价内容和要求
5.1概述
5.1.1任务来源与评价目的
说明评价任务的来源与评价月的。5.1.2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设备与设施以及人员范围。5.T.3评价内容
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辐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放射防护管理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5.1.4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参考的其他资料。5.1.5评价目标
叙述放射工作应遵循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对辐射危害因素控制的管理日标值.相关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5.1.6评价流程
以流程图的形式列出主要的评价流程。2
5.1.7质量控制措施
列出评价过程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5.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应与核电厂立项文件所用名称一致。5.2.1.2项目性质
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5.2.1.3建设地点
核电厂拟建地点应按行政区划说明地理位置并附项日所在区域位置图。5.2.1.4建设规模
包堆型、装机容量、换料周期、设计运行年限等。5.2.1.5
自然环境情况
GBZ/T220.1—2014
叙述建设项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条作(主要包括风玫瑰图,气温等),气候特征以及是否位于白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厂址所在区域的环境辐射水平,在条件允许时应测定厂址所在区域的土壤和水源中的典型效射性核素的含量。5.2.1.6社会环境条件
指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白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敏感区(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使馆、人口密集居住区):建设项目厂址不同半径范围人口分布情况以及预期人口变动或增长情况等。5.2.1.7生产制度
叙述全年拟生产作业天数及每天工作小时数。5.2.1.8岗位设置及定员
叙述拟设置生产作业岗位名称及生产作业人数·辅助岗位及人数,管理岗位及人数等。5.2.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而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5.2.2工程分析
5.2.2.1生产材料
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以及中间产品的名称及用量。3
GBZ/T 220. 1—2014
5.2.2.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从建翁卫生学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如项口涉及改进项,应对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改进项进行描述和分析。5.2.2.3设备布局
列出与职业病防护关系密切的主要设备,并简要说明布局。5.2.2.4工艺流程
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全面,清晰的描述,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
5.2.2.5建筑卫生学
对主要延筑物的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士要建筑物(单)的内部布局等进行描述5.2.3类比调查
类比核电厂的选择
闸明类比核电厂与拟建顶目的可比性,包括项口规模、机组类型、自然环境情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防扩精施,管现制度等方面的可比性。5.2.3.2类比核电厂调查内穿
类比核电厂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管埋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月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顾案、辅助卫生用室、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情况。5.2.3.3类比核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集类比核电厂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必要时对类比核电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
5.3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5.3.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5.3.1.1正常工况下的辐射源项
分析正常下说下核电广的辐射源项,列出主要辐射源项种类、放射性核素的名称和状态等内容:预计辐射源项强度,包括堆芯放射性裂变产物积存量、一回路冷却剂主要核索活度谱、二回路水和蒸汽中情性气体,碘.艳和氛的最大放射性比活度以及放射性废液、废气年设计释放量等;按系统列出可能存在的放射性危害闲索;结合类比核电厂辐射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拟建项H的辐射源项,5.3.1.2事故工况下的辐射源项
叙述核电厂设计基准故,列出最人可信事故源项(包括放射性核素的名称.状态和强度)。5.3.2辐射防护措施评价
5.3.2.1辐射防护原则
叙述核电厂拟采取的辐射防护原购,并迹行相应评价。5.3,2.2辐射工作场所分区
GBZ/T220.1—2014
根据GB18871的规定,分别描述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分区(控制区利监督区),控制区可按不同辐射水平划分为若十子区,并对了区划分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核电厂福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剂量率参考制值参见附录A。
5.3.2.3辐射防护设施及措施
对放射性广房和设备的布局、有关厂房及放射性物质贮运辐射防护设计、屏蔽设施,通风设施、卫生出人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识以及辐射防护大纲等分别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
5.3.3辐射监测评价
5.3.3.1工作场所辐射监测
逆核电厂拟采取的工作场所辐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场所、监测频度等,并参照GBZ232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5.3.3.2个人剂量监测
叙述核电厂拟采取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机构、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频度等,并参照CBZ128和CBZ129相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5.4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及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参照G137./T196相关规定近行,5.5职业病危害综合评价
5.5.1正常工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对核电厂正常工说下的预期集体剂量,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内照射剂量和外照射剂量,年平均有效剂量利个人年最大有效剂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人员接触放射性危害内素情况结合类比核电厂上述岗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调查结果,分析和评价辐射危害。5.5.2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分析事故工况下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照射情况,包括可能的受照岗位、受照剂量及危害程度等内容。
5.5.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照CBZ/T196相关规定进行。
5.6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分析与评价结合拟建立的场内应急计划,分析和评价拟建核电厂核利辐射事故、化学中母等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可行性.场内应急准备与向应中未明矿的内穿,应给出建议,分析和评价包括不限于下述内容:)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等内容:b)应急设施租捐施,土要包括应意场所、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事故通风设施、救援装备、防护装备以及警示标识等;5
GBZ/T220.1—2014
)医学救护相关内容,
5.7职业卫生管理分析与评价
结合核电厂存在或产生的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核电厂拟建立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挡施的可行性,对于建设单位管理计划中未明确的内容,应给出建议,分析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内容:
a)职业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情况,h)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档案管理(包括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利个人剂量监测档案):e)
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f
承包商管理:
h)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5.8结论和建议
5.8.1结论
结论应包以下内容:
a)拟采取的平面布置是否满足职业(放射)卫生学的要求,b)可能存在的主要辐射源项及其他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拟采取的放射防护和安全措施在正常运行时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情况;
d)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措施足否可行;拟建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及应急措施是否可行;e
综合分析给出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f)
5.8.2建议
对平面布局、放射防护措施、管埋制度、应急措施等不完善之处提出建议。6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内容和要求6.1概述
同5.1。
6.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6.2.1项目概况
对核电厂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一同时执行情况、与预评价报告中不同的地方以及须评价报告建议的落实情记等进行叙述。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日和技术引进、技术造项目还应明确有关原工程情况。
6.2.2项目试运行情况
叙述核电厂试运行情况,包括试运行时问、试运行期间发生的故障及处理结果等。6
6.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叙述核电厂总体布局和十要设备布局情况,并对其介理性进行评价,6.4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6.4.1职业病危害因素核实
GBZ/T 220.1—2014
叙述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对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应描述辐射源项的种类、特点及其米源,并分析主要工作场所存在的辐射源项及人员接触情况。结合核电!的相关系统及工作岗位对辐射源项进行分析,给出各系统主要辐射源项种类、放射性核素的名称、状态和浓(强)度等。6.4.2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6.4.2.1自主监测
叙述并分析核电厂工作场所辐射监测的实施情况,包括辐射监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和监测资质等)、辐射监测内容(监测项日、种类、地点、监测方式、监测方法以及监测周期等)以及自主监测统果,叙述并分析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情况.包括个人剂量监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沈(监测机构,监测种类、监测设备及监测周期等)和试运行期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6. 4. 2.2验证检测
叙述验证检测的基本情况(检测机构、检测资质利检测人员等,检测设备名称、型号、E要性能参数、有效期等:检测方法)。
叙述和分析验证检测范围和内容[检测区域和位置设置的合理性;检测内容(外照射、表面污染、放别性气溶胶等);验证检测结果]。6.4.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验证检测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验证检测与评价参照GBZ159、CBZ/T160和CGBZ/T197的相关要求进行。
6.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6.5.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6.5.1.1调查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挖制区的分区,并对分区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辐射分区可以表格或图的形式给出。
6.5.1.2调查核厂放射性厂房利设备、屏蔽设施、通风设施、警示标识、卫生出人口(卫生出入口平面布局图及人流路线:卫生出人口相关管现规定:卫生出人口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输射防护大纲等内穿,并对其有效性和合埋性进行分析和评价。6.5.1.3调查核电厂试运行期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面罩、呼吸防护器具、洗眼幕以及必备的劳保用品等)配备及使用情况,并对配备和使用情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6.5.2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调查与评价,参照GBZ/T1S7的相关要求进行,GBZ/T220.1—2014
6.6职业病危害综合评价
6.6.1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辐射危害评价根据建设单位自主监测和评价机构验证检测结果及其他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因接触辐射而可能受到的影响。6.6.2异常和事故情况下的辐射危害评价根据核电厂试运行期问的资料和其他调查资料,分析事故工说下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情况及其健康影响。
6.6.3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
参照GBZ/T197相关规定进行。
6.7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调查与评价叙述核电厂场内应急计划的主要内容,分析和评价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应急准备、应急防护行动和应急设施,医疗教护体系,应急撤离道路以及应急演练情况等方面内容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谁的符合情况。
6.8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
调查和评价下述职业生管理内容:a)职业卫生(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h)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索定期检测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e
f)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个人剂量监测制度建及执行情况:h)职业病危害事故(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设施配置及演纺情况;i)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义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职业病危害中报制度建立及实施情说;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k)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设置情况
m)职业健康监护(健康监护制度、健康检查结果(1岗前体检和在岗体检)以及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情况。6.9
结论和建议
6.9.1结论
评价结论应包括以下内穿:
a)平面布局是否满足职业(放射)卫生学的要求:6)上作场所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闲素,其水平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心)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是否可行;d)放射防护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等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8
预评价报件中建议的落实情况:()
综合分析给出建设项月的职业病危专类别;g
建设颈日是否达到峻工验收的要求。建设
GBZ/T 220.1—2014
针对试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防扩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措施、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补充建议。9
GB7./T 220.1—20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控制值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E控制值参见表A。1.表A.1核电厂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分区参考剂量率控制值区域名称
控制区(绿区)
控制区(黄区)
挖制区(橙区)
控制区(红区)
控制值
0.002 5≤E0. 01
常规工作区.每周工作少于40h
问断工作区和限定工作区
高缅射区,限制进入
极高辐射区,通常禁止进人
注:关于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可在电厂运行后加以控制),通常为带规工作区的非固定表面污染应小于4Bg/cm:问断工作区应小740Bc/cn,限定工作区应小于400Bg/cm2。t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