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320-2003 安徽省牛奶场环境卫生标准

【地方标准】 安徽省牛奶场环境卫生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09:24:45
- DB34/T320-2003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320-2003
标准名称:
安徽省牛奶场环境卫生标准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方标准wwW.bzxz.Net
DB34/T320—2003
安徽省奶牛场环境卫生标准
2003-04-09发布
2003-04-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奶牛场用地的环境选择
牛场、牛舍的卫生
6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
原料奶盛装、贮藏与运输卫生
牛场、牛舍环境控制
http://foodm
DB34/T3202003
DB34/T3202003
在品种、饲料和饲养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规模化畜禽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牛奶生产环境卫生问题更为突出。环境卫生是指一方面保证牛场环境卫生防止奶牛生产、奶牛健康及牛奶受到污染,另一方面防止奶牛场的粪尿、污水、有害气体等侵扰环境,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造成疫病扩散和导致环境恶化,特别是粪尿、污水还成为传染病、传播。为了做到人和自然协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模化奶牛场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切实制定出一个既完善又便于设施的环境卫生标准。为此,针对本省奶业生产现况,结合安徽省科技厅“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乳制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引进”项目内容要求,对我省主要奶牛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考察了外省先进奶牛企业的做法,特制订本标准,旨在实现奶牛场的“清洁生产”。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局提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生、王志耕、李赛明、王光I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安徽省奶牛场环境卫生标准
DB34/T320—2003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和牛舍环境卫生标准及奶牛用地环境选择,奶牛、牛舍卫生监督,监测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新建的奶牛场,农户家庭建造的牛舍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也适用于已建成的牛场、牛舍的卫生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095
GB5749
GB7959
GB8978
GB16548
3术语和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畜禽病害肉户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本标准环境卫生内容是指:奶牛场用地的环境,牛场、牛舍的卫生,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原料奶盛装、贮藏与运输卫生。奶牛场用地的环境选择
4.1奶牛场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4.2新建奶牛场应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场区距交通干线不少于1000m,距一般道路不少于200m,距居民区不少于1000m,距其它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场不少于2000m。4.3场区要求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排水通畅,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设群常年主导方向的下风向处。
4.4场址必须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5749,电力供应可靠,有足够的粪便堆积场地,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便的环境条件。4.5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奶牛生产地。5牛场、牛舍的卫生
5.1奶牛场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内设地面消毒池,增设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池(长×宽×深=3.8m×3m×0.1m),池内使用2%~4%氢氧化钠、0.2%~0.5%过氧乙酸等或具等效的药物消毒,药物定期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5.2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散明亮,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5.3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更衣室内应按人数配备衣柜,厕所内应有冲水装置,洗手设施和洗手用的清洗剂。5.4牛舍、牛体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污染乳汁。5.5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注意绿化,提倡文明生产。DB34/T3202003
5.6场区内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设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5.7运动场要保持平整,不积水,粪便要及时清除。5.8场区内应设有牛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应符合GB7959的规定,排放出场的污水必须符合GB8978的有关规定。
6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
6.1场内饲养、挤奶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饲养场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6.2牛场工作人员上下班要更换工作服和鞋。工作服和鞋不得穿出场外,工作服要保持清洁,要讲究个人卫生。
6.3牛场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直接接触牛群和牛乳生产的管理人员,发现有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调离。
6.4挤奶前清洁牛体,用温水或消毒液清洗乳房和乳头,并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挤奶后用消毒液浸浴乳头。
6.5挤奶开始前三把奶应丢弃(挤在指定的容器中)。6.6挤奶机使用时应保持性能良好,输奶管和贮奶缸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顺序为清热水→热碱水→清水)。
6.7异常乳以及注射抗菌素后5d内的乳不得混入正常乳中。7原料奶盛装、购藏与运输卫生
7.1原料奶应设单间存放,与牛舍隔离,并且有防尘、防蝇、防鼠的设施。7.2手工挤奶必须由过滤器和多层纱布进行过滤才能装入容器烂藏:机器挤奶直接装入有冷藏设施的容器,2h内应冷却到4℃以下。
7.3原料奶必须使用密闭的、清洁的、经消毒的奶槽车或桶装运。应符合GB12693中的有关规定,7.4原料奶从挤出至加工前防止污染,质量应符合GB6914的规定。8牛场、牛舍环境控制
8.1大气与饮水
8.1.1奶牛场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需符合GB5749的规定,足够生产和生活之用。8.1.2奶牛生产环境空气质量必须符合GB3095的规定。8.2温、湿度及通风
牛场、牛舍环境必须符合GB16568的规定。牛舍内温度应控制在0℃-28℃,相对湿度为65%-75%采光系数1:10,通风夏季0.2m/s-0.5m/s,冬季0.1m/s-0.2m/s,氨气26uL/L,噪音不超过60db。8.3防疫
8.3.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8.3.2视地区常发病情况加强检疫,对结核病、布病每年春秋进行两次检疫,六月、十月完成复检检出阳性反应的牛在两天内送隔离场或屠宰场。8.3.3各地区应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接种适当的疫苗,以增强牛只的特殊抵抗力。我省应对下列疾病进行预防接种:口蹄疫、布病、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炭疽病。8.3.4寄生虫检查:每年应定期进行内外寄生虫的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病牛应及时治疗。8.3.5开展灭鼠、灭蚊、灭蝇工作,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养殖场内。8.4消毒
DB34/T3202003
8.4.1奶牛场内应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牛体表消毒、饮水消毒的全场大消毒等不同消毒方式。
8.4.2使用的消毒药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8.4.3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人员应严格消毒。http://foodmate.ne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方标准wwW.bzxz.Net
DB34/T320—2003
安徽省奶牛场环境卫生标准
2003-04-09发布
2003-04-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网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奶牛场用地的环境选择
牛场、牛舍的卫生
6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
原料奶盛装、贮藏与运输卫生
牛场、牛舍环境控制
http://foodm
DB34/T3202003
DB34/T3202003
在品种、饲料和饲养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规模化畜禽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牛奶生产环境卫生问题更为突出。环境卫生是指一方面保证牛场环境卫生防止奶牛生产、奶牛健康及牛奶受到污染,另一方面防止奶牛场的粪尿、污水、有害气体等侵扰环境,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造成疫病扩散和导致环境恶化,特别是粪尿、污水还成为传染病、传播。为了做到人和自然协调,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模化奶牛场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切实制定出一个既完善又便于设施的环境卫生标准。为此,针对本省奶业生产现况,结合安徽省科技厅“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乳制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引进”项目内容要求,对我省主要奶牛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考察了外省先进奶牛企业的做法,特制订本标准,旨在实现奶牛场的“清洁生产”。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局提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生、王志耕、李赛明、王光I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安徽省奶牛场环境卫生标准
DB34/T320—2003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场和牛舍环境卫生标准及奶牛用地环境选择,奶牛、牛舍卫生监督,监测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集约化、规模化新建的奶牛场,农户家庭建造的牛舍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也适用于已建成的牛场、牛舍的卫生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095
GB5749
GB7959
GB8978
GB16548
3术语和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畜禽病害肉户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本标准环境卫生内容是指:奶牛场用地的环境,牛场、牛舍的卫生,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原料奶盛装、贮藏与运输卫生。奶牛场用地的环境选择
4.1奶牛场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疫要求。4.2新建奶牛场应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场区距交通干线不少于1000m,距一般道路不少于200m,距居民区不少于1000m,距其它畜牧场、兽医机构、畜禽屠宰场不少于2000m。4.3场区要求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排水通畅,并且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设群常年主导方向的下风向处。
4.4场址必须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5749,电力供应可靠,有足够的粪便堆积场地,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便的环境条件。4.5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奶牛生产地。5牛场、牛舍的卫生
5.1奶牛场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内设地面消毒池,增设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池(长×宽×深=3.8m×3m×0.1m),池内使用2%~4%氢氧化钠、0.2%~0.5%过氧乙酸等或具等效的药物消毒,药物定期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5.2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散明亮,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5.3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更衣室内应按人数配备衣柜,厕所内应有冲水装置,洗手设施和洗手用的清洗剂。5.4牛舍、牛体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污染乳汁。5.5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注意绿化,提倡文明生产。DB34/T3202003
5.6场区内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设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5.7运动场要保持平整,不积水,粪便要及时清除。5.8场区内应设有牛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应符合GB7959的规定,排放出场的污水必须符合GB8978的有关规定。
6工作人员及其操作过程的卫生
6.1场内饲养、挤奶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饲养场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6.2牛场工作人员上下班要更换工作服和鞋。工作服和鞋不得穿出场外,工作服要保持清洁,要讲究个人卫生。
6.3牛场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直接接触牛群和牛乳生产的管理人员,发现有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调离。
6.4挤奶前清洁牛体,用温水或消毒液清洗乳房和乳头,并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挤奶后用消毒液浸浴乳头。
6.5挤奶开始前三把奶应丢弃(挤在指定的容器中)。6.6挤奶机使用时应保持性能良好,输奶管和贮奶缸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顺序为清热水→热碱水→清水)。
6.7异常乳以及注射抗菌素后5d内的乳不得混入正常乳中。7原料奶盛装、购藏与运输卫生
7.1原料奶应设单间存放,与牛舍隔离,并且有防尘、防蝇、防鼠的设施。7.2手工挤奶必须由过滤器和多层纱布进行过滤才能装入容器烂藏:机器挤奶直接装入有冷藏设施的容器,2h内应冷却到4℃以下。
7.3原料奶必须使用密闭的、清洁的、经消毒的奶槽车或桶装运。应符合GB12693中的有关规定,7.4原料奶从挤出至加工前防止污染,质量应符合GB6914的规定。8牛场、牛舍环境控制
8.1大气与饮水
8.1.1奶牛场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水源,水质需符合GB5749的规定,足够生产和生活之用。8.1.2奶牛生产环境空气质量必须符合GB3095的规定。8.2温、湿度及通风
牛场、牛舍环境必须符合GB16568的规定。牛舍内温度应控制在0℃-28℃,相对湿度为65%-75%采光系数1:10,通风夏季0.2m/s-0.5m/s,冬季0.1m/s-0.2m/s,氨气26uL/L,噪音不超过60db。8.3防疫
8.3.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8.3.2视地区常发病情况加强检疫,对结核病、布病每年春秋进行两次检疫,六月、十月完成复检检出阳性反应的牛在两天内送隔离场或屠宰场。8.3.3各地区应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接种适当的疫苗,以增强牛只的特殊抵抗力。我省应对下列疾病进行预防接种:口蹄疫、布病、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炭疽病。8.3.4寄生虫检查:每年应定期进行内外寄生虫的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病牛应及时治疗。8.3.5开展灭鼠、灭蚊、灭蝇工作,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养殖场内。8.4消毒
DB34/T3202003
8.4.1奶牛场内应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牛体表消毒、饮水消毒的全场大消毒等不同消毒方式。
8.4.2使用的消毒药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8.4.3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人员应严格消毒。http://foodmate.ne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23/T208.6-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6部分: 简易式脱粒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