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318.2-2003 皖麦38 号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皖麦38 号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09:26:19
- DB34/T318.2-2003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318.2-2003
标准名称:
皖麦38 号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
2003-01-24发布www.bzxz.net
2003-01-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依据该品种特性及多年栽培试验结果,结合大面积生产的实践经验,总结编写出送审稿,于2002年9月9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召开的皖麦38号标准专家论证会上,征求专家意见后,认真修改而成。引用文献
1995年—2001年皖麦38裁培试验总结材料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http//foodmate:net/言
DB34/T318.2-2003
为适应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需要,促进和规范皖麦38号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更好指导皖麦38号商品粮生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涡阳县农科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民张士胜http://foodmate:net/1、范围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皖麦38号裁培中的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皖麦38号高产、优质强筋商品麦的生产。2、要求
2.1生育特性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为弱冬性中熟强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30d左右,播种期:10月上、中旬:分藤期:10月25日~11月10日:拨节期:3月中句:抽穗期:4月20日左右:成熟期:6月1日~2日。2.2栽培目标
产量指标:每公项产量6000kg~7500kg。品质指标:达到GB/T17892-1999强筋小麦标准2.3适宜范图
适宜皖、苏沿淮、淮北及豫东地区作早中茬种植。适宜在砂碣黑土、淤土、两合土等保肥供肥性好的土壤上种植。
2.4适播期
10月上、中旬为适播期。
2.5播种量
10月上旬播种,每公项下种量为75kg~90kg(基本苗为每公项150万~180万):10月中旬播种,每公项下种量90kg~120kg(基本苗每公项180万~240万);稻茬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2.6施肥
2.6.1基肥
在纯地力每公顿小麦产量2250kg以上的地力基础上,每公项施土杂肥15000kg~30000kg(土杂肥要经高温堆肥);每公项施纯N150~165kg,P20.135kg~165kg,K.075kg~112.5kg。微肥的种类与施量按侧土施肥原则而定。N肥的基追比以7:3为宜。2.6.2追肥
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遇雨每公项追施纯N60kg~75kg。如遇干旱早应结合浇水追肥。2.6.3根外追肥
h
DB34/T318.2-2003
5月上旬,每公项用云鹏活性肥或磷酸二氢钾3.75kg,尿素7.5kg,兑水750kg进行根外追肥(喷雾),间隔7d~10d再喷一次。
2.7整地播种
适耕期深耕细耙,均匀施肥,土面平整,上虚下实,并整地作睦。足摘下种,机播匀播;如遇干旱要造摘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2.8合理灌排
在播种时遇旱造摘确保一播全苗的基础上,如越冬期干旱,适当补充水分:拔节前后遇旱结合施拔节肥浇水。中后期如遇涝应及时清沟沥水。2.9 病虫草害防治
以综合防治为主,在使用农药上必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用次数,提高其产品的安全性,收获前30d不得再使用任何农药。2.9.1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d~2d。播种时用甲柳·酮拌种剂、或用辛硫磷加三唑酮加井岗霉素拌种、或使用包衣种子。用药量、加水量及使用方法以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为准(下同)。2.9.2土壤处理
在地下害虫数量达到防治标准的田块,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等农药拌土、或拌炒麦麸撒土表2.9.3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早播田及暖冬年份,年前要及时调查蚜虫和红蜘蛛的虫口密度,防治可用氧乐果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如冬春多雨,及稻茬麦田要及时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可在返青至拔节期用井岗霉素加三唑酮等农药喷施。对于草多的田块,可同时加入巨星、骠马、使它隆、百草敌等除草剂。2.9.4后期病虫防治
对于生长后期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生,可使用三唑酮、多菌灵或纹霉净等杀菌剂:防治蚜虫、吸浆虫可使用氧乐果或吡虫啉等高效低毒内吸剂:为抗御干热风,可喷磷酸二氢钾。也可将以上三类药品混合,于齐穗后至开花前(4月20~25日)一次喷施。2.10收获
在小麦腊熟后期,及时收、脱、晾嗮,并注意防止人为和机械混杂。更不得在沥清地面上晒种,以防高温烫种,影响种子发芽率。在籽粒水分降到13%以下时,入仓贮藏。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变。
金品伙伴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
2003-01-24发布www.bzxz.net
2003-01-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依据该品种特性及多年栽培试验结果,结合大面积生产的实践经验,总结编写出送审稿,于2002年9月9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召开的皖麦38号标准专家论证会上,征求专家意见后,认真修改而成。引用文献
1995年—2001年皖麦38裁培试验总结材料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http//foodmate:net/言
DB34/T318.2-2003
为适应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需要,促进和规范皖麦38号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更好指导皖麦38号商品粮生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涡阳县农科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民张士胜http://foodmate:net/1、范围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皖麦38号裁培中的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皖麦38号高产、优质强筋商品麦的生产。2、要求
2.1生育特性
DB34/T318.2-2003
皖麦38号为弱冬性中熟强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30d左右,播种期:10月上、中旬:分藤期:10月25日~11月10日:拨节期:3月中句:抽穗期:4月20日左右:成熟期:6月1日~2日。2.2栽培目标
产量指标:每公项产量6000kg~7500kg。品质指标:达到GB/T17892-1999强筋小麦标准2.3适宜范图
适宜皖、苏沿淮、淮北及豫东地区作早中茬种植。适宜在砂碣黑土、淤土、两合土等保肥供肥性好的土壤上种植。
2.4适播期
10月上、中旬为适播期。
2.5播种量
10月上旬播种,每公项下种量为75kg~90kg(基本苗为每公项150万~180万):10月中旬播种,每公项下种量90kg~120kg(基本苗每公项180万~240万);稻茬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2.6施肥
2.6.1基肥
在纯地力每公顿小麦产量2250kg以上的地力基础上,每公项施土杂肥15000kg~30000kg(土杂肥要经高温堆肥);每公项施纯N150~165kg,P20.135kg~165kg,K.075kg~112.5kg。微肥的种类与施量按侧土施肥原则而定。N肥的基追比以7:3为宜。2.6.2追肥
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遇雨每公项追施纯N60kg~75kg。如遇干旱早应结合浇水追肥。2.6.3根外追肥
h
DB34/T318.2-2003
5月上旬,每公项用云鹏活性肥或磷酸二氢钾3.75kg,尿素7.5kg,兑水750kg进行根外追肥(喷雾),间隔7d~10d再喷一次。
2.7整地播种
适耕期深耕细耙,均匀施肥,土面平整,上虚下实,并整地作睦。足摘下种,机播匀播;如遇干旱要造摘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2.8合理灌排
在播种时遇旱造摘确保一播全苗的基础上,如越冬期干旱,适当补充水分:拔节前后遇旱结合施拔节肥浇水。中后期如遇涝应及时清沟沥水。2.9 病虫草害防治
以综合防治为主,在使用农药上必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用次数,提高其产品的安全性,收获前30d不得再使用任何农药。2.9.1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d~2d。播种时用甲柳·酮拌种剂、或用辛硫磷加三唑酮加井岗霉素拌种、或使用包衣种子。用药量、加水量及使用方法以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为准(下同)。2.9.2土壤处理
在地下害虫数量达到防治标准的田块,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等农药拌土、或拌炒麦麸撒土表2.9.3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早播田及暖冬年份,年前要及时调查蚜虫和红蜘蛛的虫口密度,防治可用氧乐果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如冬春多雨,及稻茬麦田要及时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可在返青至拔节期用井岗霉素加三唑酮等农药喷施。对于草多的田块,可同时加入巨星、骠马、使它隆、百草敌等除草剂。2.9.4后期病虫防治
对于生长后期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的发生,可使用三唑酮、多菌灵或纹霉净等杀菌剂:防治蚜虫、吸浆虫可使用氧乐果或吡虫啉等高效低毒内吸剂:为抗御干热风,可喷磷酸二氢钾。也可将以上三类药品混合,于齐穗后至开花前(4月20~25日)一次喷施。2.10收获
在小麦腊熟后期,及时收、脱、晾嗮,并注意防止人为和机械混杂。更不得在沥清地面上晒种,以防高温烫种,影响种子发芽率。在籽粒水分降到13%以下时,入仓贮藏。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变。
金品伙伴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DB34/T 318.1-2003 皖麦38号
- 下一篇: DB34/T 319-2003 霍山黄芽茶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35/T819-2008 白芽奇兰茶 苗木培育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