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行业标准】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8 19:56:46
  • JB/T10238-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10238-2011

  • 标准名称: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B/T 10238-2011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10238-201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1.100.20
备案号:33612-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238—2011
代替JB/T10238-—2001
滚动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Rolling bearingsAutomotivehub bearing units2011-08-15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代号方法
排列顺序。
类型代号,
尺寸代号
后置代号:
基本结构型式
基本尺寸
技术要求.
材料及热处理
表面粗糙度
游隙.
润滑及密封
传感器.
外观质量
轮毂轴承单元的配合安装
检测方法,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验收检验
型式检验、
标志,
防锈包装
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部分轮毂轴承单元公称尺寸++.+
DAC型轮毂轴承单元.
TKAONTKACa
JB/T10238—2011
JB/T10238—2011
A.2DU型轮毂轴承单元
A.3DACF型轮毂轴承单元
DUF型轮毂轴承单元.
A.5DAC2F型轮毂轴承单元
附录B(资料性附录)轮毂轴承单元配合安装的技术条件B.1尺寸公差
B.3拧紧力矩
附录C(规范性附录)台架模拟试验C.1试验范围
试验装置
试验条件..
C.4试验方法...
DAC型
DACF型
DACF型
DUF型
DAC2F型
DAC2F型
DU2F型
外圈旋转
内圈旋转
非驱动轮用(通孔结构)
非驱动轮用(实体轴结构)
驱动轮用.
DAC2F型
轴铆合
DAC2F型带传感器
几何公差标注示意图.
轴向游隙测量示意图..
试验装置示意图
排列顺序
类型代号.
DAC型、DACF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表4DAC型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表5DU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表6DU型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表7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成品公差表8检验项目
配合的轴径公差
配合的孔径公差
TTKAN KACa
本标准代替JB/T10238—2001《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本标准与JB/T10238一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JB/T10238—2011
-增加了外圈带凸缘和内、外圈都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结构,并相应增加了其符号、代号方法、结构型式图和基本尺寸(本版的第4章、第6章、图3~图10、附录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一增加了分类(本版的第5章):修改了部分代号的表示方法(本版的6.3,2001年版的4.2);-增加了外圈带凸缘和内、外圈都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代号示例(本版的6.5);对基本尺寸表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外圈带凸缘和内、外圈都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基本尺寸表,并将此内容放入附录A中(本版的附录A,2001年版的第5章、附录A);修改了材料和热处理要求(2001年版的6.1,本版的9.1);修改了套圈部分公差,增加了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成品公差(本版的9.2.1、9.2.2,2001年版的6.2.1):
增加了轮毂轴承单元内孔花键和螺栓孔的精度要求(本版的9.2.3);增加了振动的要求(本版的9.6);压缩了填脂量(本版的9.7.1,2001年版的6.7.1);增加了对螺栓、传感器的要求(本版的9.8、9.9):-增加了对轮毂轴承单元配合安装的技术条件(本版的第10章、附录B);增加了带凸缘套圈硬度的检测方法(本版的11.1):一修改了轮毂轴承单元漏脂、温升性能试验的转速(本版的11.8,2001年版的7.8);修改了检验规则(本版的第12章,2001年版的第8章);增加了运输和购存的内容(本版的第15章):将原附录B的内容纳入附录C(本版的附录C,2001年版的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兆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本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江轴承有限公司、常州光洋轴承有限公司、浙江省新昌新轴实业有限公司、杭州恒科精工机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黎桂华、张雷、周旭、孔爱祥、吴少伟、郭长建、赵兴新、张松、庞启兴、张千玉、康乃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10238—2001。
TYKAONYKA
1范围
滚动轴承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JB/T10238—2011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轮毂轴承或其单元(以下简称轮毂轴承单元)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代号方法、基本结构型式、基本尺寸、技术要求、配合安装、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防锈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检验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72—1993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T307.2—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ISO1132-2:2001,RollingbearingsTolerances—Part2:Measuringandgaugingprinciplesand methods,MOD)GB/T307.3—2005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GB/T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
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1矩形花键尺寸、公差和检验
GB/T11442001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滚动轴承公差定义(ISO1132-1:2000,Rollingbearings—Tolerances—PartlGB/T41992003
Terms and definitions,MOD)
GB/T5617—2005
GB/T5671—1995
GB/T6930—2002
GB/T7811—2007
钢的感应火或火焰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ISO3754:1976,NEQ)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滚动轴承词汇(ISO5593:1997,IDT)参数符号(ISO15241:2001,IDT)滚动轴承
GB/T8597—2003
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18254—2002
高碳铬轴承钢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B/T246052009
GB/T24610.2—2009
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2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向心球轴承(ISO15242-2:2004,IDT)
GB/T24610.3—2009
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3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调心滚子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ISO15242-3:2004,IDT)JB/T1255—2001
JB/T29742004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HTTKANT KACa
JB/T10238—2011
JB/T66392004
JB/T6641—2007
JB/T70482002
JB/T7051—2006
JB/T7361—2007
JB/T8236—1996
JB/T8571—2008
JB/T10235—2001
JB/T10337—2002
QC/T502—1999
QC/T783—2007
3术语和定义
滚动轴承零件骨架式丁睛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滚动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条件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滚动轴承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整方法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防尘、漏脂、温升性能试验规程滚动轴承圆锥滚子技术条件
滚动轴承零件冲压保持架技术条件汽车感应淬火零件金相检验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GB/T6930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有效硬化层深度
effectivehardeningdepth
从零件表面垂直测量到规定的某种显微组织边界或规定的显微硬度的硬化层距离。3.2
tighteningtorque
拧紧力矩
根据各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通过调整螺母的松紧对轴承内圈施加的力矩。4符号
GB/T4199—2003、GB/T7811—2007中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除另有说明外,图中所示符号及表中所列示值均表示公称尺寸。D:外圈外径或制动器端凸缘安装引导直径:Di:转向节端凸缘安装引导直径:dmpl-dmp2:成套轴承中两个内圈之间的平均内径相互差;F:凸缘外径:
G:带凸缘的内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i: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1:外圈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基准端面到安装平面间的距离或内、外圈都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的距离:
Kea:制动器端安装引导直径对转向节端安装引导直径的径向跳动:Kial、Kia2:成套轴承单个内圈的径向跳动:Kial-Kia2:内圈径向跳动相互差;Ps1:螺栓位置度:
Ps2:螺纹孔(光孔)位置度;
Sml:螺纹孔(光孔)对安装基准面的垂直度:Sm2:螺栓对安装基准面的垂直度;SnlSn2凸缘安装基准面的平面度:Sea:制动器端安装基准面的轴向跳动:4ps、Apls:凸缘安装引导直径偏差;4/s: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的距离偏差。2
HTTKAONT KACa
5分类
5.1轮毂轴承单元按其结构型式特征分为:a)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JB/T10238—2011
b)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内、外圈都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5.2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工作性能分为:a)内圈旋转用轮毂轴承单元:
b)外圈旋转用轮毂轴承单元。
5.3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工作场合分为:a)驱动轮用轮毂轴承单元;
b)非驱动轮用轮毂轴承单元。
5.4轮毂轴承单元按其内圈夹紧机构的形式分为:a)螺母紧固式轮毂轴承单元;
b)轴铆合式轮毂轴承单元;
c)挡环紧固式轮毂轴承单元。
5.5轮毂轴承单元按其是否带有传感器分为:a)有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
b)无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
代号方法
6.1排列顺序
轮毂轴承单元代号由类型代号、表示轮毂轴承单元配合安装特征的尺寸代号和后置代号组成,其排列顺序见表1。
表1排列顺序
类型代号
类型代号
表示轮毂轴承单元配合安装特征的尺寸代号类型代号用大写拉丁字母和数字表示,其代号及含义见表2。表2类型代号
类型代号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外圈带凸缘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义
内、外圈都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内、外圈都带凸缘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毂轴承单元HTTKANKACa
后置代号
JB/T10238—2011
6.3尺寸代号
6.3.1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内径d的毫来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外径D的毫米数,不足100时,在数字前加0,后两位数表示宽度B或C的毫米数。当B丰C时,B和C的毫米数均应标注,但中间用斜线将其分开,如B/C。6.3.2DACF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DACF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八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内径d的毫来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的毫米数,后三位数字表示基准端面到安装平面间距离1的10倍数值。6.3.3DAC2F型、DU2F型轮毂轴承单元DAC2F型、DU2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尺寸代号用八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内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的毫米数,中间三位数字表示带凸缘的外圈螺孔或螺栓中心圆直径G的毫米数,后两位数字表示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距离I的毫米数。G和G不足100时,在数字前加0。
6.4后置代号
后置代号是轮毂轴承单元在结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后添加的补充代号,后置代号的排列顺序及含义按GB/T272—1993、JB/T2974—2004的规定。6.5示例
7基本结构型式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490
基准端面到安装平面间距离的10倍带凸缘的外圈螺孔中心圆直径
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54
两凸缘安装基准面间的距离
带凸缘的外圈螺孔中心圆直径
带凸缘的内圈螺孔中心圆直径
内、外圈都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7.1DAC型、DU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1、图2所示。7.2DACF型、DU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3~图5所示。4
HTTKANKACa
图1DAC型
图3DACF型外圈旋转
图5DUF型
TTKANKACa
图2DU型
JB/T10238—2011
图4DACF型
内圈旋转
JB/T10238—2011
7.3DAC2F型、DU2F型轮毂轴承单元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6~图10所示。图6DAC2F型非驱动轮用(通孔结构)图8DU2F型驱动轮用
图7DAC2F型非驱动轮用(实体轴结构)图9DAC2F型轴铆合
TKANrKAca
8基本尺寸
图10DAC2F型带传感器
部分轮毂轴承单元的基本尺寸按附录A的规定。9技术要求
9.1材料及热处理
JB/T10238—2011
9.1.1套圈应采用符合GB/T18254—2002规定的高碳铬轴承钢制造,其硬度及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255—2001的规定。
9.1.2带凸缘的套圈可采用符合GB/T6991999规定的55、65Mn、70Mn优质碳素结构钢或满足性能要求的其他材料制造,热处理后滚道表面硬度为58HRC~64HRC,有效硬化层深度为1.5mm~2.3mm,其他热处理质量按QC/T502一1999的规定。9.1.3滚动体应采用高碳铬轴承钢制造。钢球的材料、硬度及其他热处理质量应符合GB/T308一2002中5.1、5.2的规定,圆锥滚子的材料及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10235一2001中5.1的规定。9.1.4保持架采用工程塑料保持架或金属保持架。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材料应符合JB/T7048一2002中第4章的规定,金属保持架的材料应符合JB/T10337一—2002中4.1的规定。保持架也可采用满足用户要求或实际使用要求(材料抗拉强度Rm≥235MPa,下屈服强度ReL≥120MPa)的其他材料制造。
9.1.5密封圈采用丁睛橡胶制造,其材料应符合JB/T66392004中3.1、3.2的规定:也可采用与JB/T66392004中3.1.1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制造。9.2公差
9.2.1套圈的公差按表3~表6的规定。9.2.2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成品公差(见图11)按表7的规定。9.2.3轮毂轴承单元内孔花键尺寸公差带应符合GB/T1144—2001中H6的规定,螺栓安装孔(或螺纹孔)的尺寸精度不应低于6H。
9.2.4凸缘的其他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7
JB/T10238—2011
上极限偏差
3DAC型、DACF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表3
VapVampKiaiv Kia2Sa
下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
适用于装密封结构前。
上极限偏差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DAC型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下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
表5DU型、I
DUF型轮毂轴承单元内圈
上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
适用于装密封结构前。
Aps、Apls
下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Kial、Kja2
DU型轮毂轴承单元外圈
单位为微米
VBsKiat-Kin2dmpdmp2
单位为微米
下极限偏差
单位为微米
上极限偏差
带凸缘的轮毂轴承单元成品公差P2
Sea值适用于在“A”基准面上R50mm范围内测量,8
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单位为微米
下极限偏差
与同一轮毂轴承
单元内圈的4g相同
单位为微米
Snt、Sh2
当测量范围大于此范围时,该值可适当放宽。Ke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