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 21/T 1656-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21 02:55:28
- DB21/T1656-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 21/T 1656-2008
标准名称:
农产品质量安全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656—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8-10-28发布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2008-11-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DB21/T1656—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锦州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沈阳市于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魏玉红、陈永杰、郎芳、刘大平、关佳蕙、丁秀华、万春雷。1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生产要求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和采后技术管理。本标准适用于露地黄秋葵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21/T1656—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蔬松的壤土;生产地块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外;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生产技术要求
4.1品种选择
按果实外形分为圆果种和棱果种: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使用有棱五角种,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永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一般每667m2(亩)产量为1000kg~2000kg。4.2种子质量与用种量
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千粒重55g左右。每667m(亩)育苗栽培用种量为200g左右。
4.3栽培方式
3月末~4月初播种育苗,5月中旬覆盖地膜定植。6月~10月收获;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5d左右,采收期90d左右。
4.4育苗移栽
4.4.1配制营养土
充分腐熟农家肥与非黄秋葵园土按3:7配制成营养土,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200g~300g氮磷钾复合肥,混拌均匀。
4.4.2床土消毒
4.4.2.1福尔马林
用40%福尔马林于播前3周施于苗床土中,用量为40ml/m,兑水量视土壤摘情而定,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d,除去覆盖后2周,待药充分挥发后方可播种。4.4.2.2绿亨1号
用绿亨1号5g与50kg~100kg细土混合,播种时2/3上铺,其余1/3盖在种子上面。4.4.3催芽
DB21/T1656—2008
在播种前晒种2d~3d,每天晒3h~4h。将种浸于55℃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水温但定15min~20min,然后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12h左右,用清水洗净粘液后即可催芽。于25℃~30℃条件下催芽48h,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4.4.4营养钵育苗播种
营养钵规格用高8cm~10cm、直径8cm~10cm的塑料营养钵。装入钵内的营养土要压实,钵口留1cm高的空间。育苗数量要多于需苗量的10%。摆放营养钵的苗床要选在离定植地块较近,地势较高的干燥处。摆苗床宽度1.2m1.4m,长5m~10m,苗床面积15m20m左右。播种时将钵中心扎0.5cm~0.8cm深穴孔,每穴播1粒发芽种子,覆土1.0cm厚。播后出苗前用50%辛硫磷1200~1500倍液喷撤床面,防治虫害。
4.4.5苗期温度与水分管理
发芽期昼温应保持28℃~30℃,夜温不低于15℃;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温13℃以上,地温18℃~20℃。防止水大,偏干管理。4.5定植或直播前准备
4.5.1整地施肥
播种或定植前,将土地深耕20cm~30cm,基肥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亩施3000kg~~4000kg,沟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30kg,草木灰100kg~150kg或硫酸钾15kg。三分之二沟施,三分之一拌勾穴施。整地施基肥后,作垒宽70cm,夏秋用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覆盖于种植行上,盖严盖实。冬春温室可以使用白色地膜。
4.5.2土壤除草剂处理
田间杂草较多,可用拉索或都尔乳剂,每667m2(亩)用药量100ml,加水60kg稀释。可在播利或定植之前,淋湿哇面,再喷药,注意不要松动表士,以免药层失效。4.6直播或秧苗移栽
5月上中旬,气温13℃、土温15℃时用种子直播或秧苗定植。7月份开始采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其它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播种按行距70cm、株距50cm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cm~3cm厚。每667m2(亩)用种量500g。秧苗移栽按株行距定植1500~2000株,4.7间苗与中耕
直播的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未覆盖地膜的,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4.8温度管理
温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期20℃~25℃、开花结果期26℃~28℃、夜温不低于14℃,防止开花时间延退。
4.9水肥管理
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定植后一周左右灌一次缓苗水,以后视土壤摘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要多次少量追肥,在基肥充足情况下,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立秋开始追肥,半月1次,追23次,每次每667m2(亩)施尿素7.5kg,硫酸钾6kg。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4.10培土与整枝
定苗后培土1次,大风雨季要防止植株倒伏培土。及时打掉侧枝及基部老叶。开花结果期间,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生长前期可以采取扭叶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来控制营养生长。4.11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见表1,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每种农药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2
主要防
治对象
猝倒病
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地老虎
表1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
农药名称
72.2%普力克水剂
15%恶霉灵
20%土菌灵
1.5%植病灵乳剂+植物动力2003
20%病毒A粉剂+83增抗剂
72%病毒必克+云大120
83增抗剂
2%宁南霉素水剂
20%盐酸鸣啉晒铜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4%灭蚜粉尘
22%敌敌畏烟剂
80%敌敌畏乳油
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1.5%菌线威
50%辛硫磷乳油
10%地虫克粉粒剂
10%福气多粉粒剂
21%灭杀菀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20%啶虫滕可湿性粉剂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400倍液喷雾
使用方法
450倍液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1000倍+800倍液喷雾
500倍+100倍液喷雾
600倍+800倍液喷雾
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1次
2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wwW.bzxz.Net
2000~3000倍液喷雾
1kg/667m2喷粉
400g/667m熏烟
800~1000倍液喷雾
3000~4000倍液喷雾
3500~7000倍灌根
1500倍液灌根
2kg~2.5kg/667m2穴施
1.5kg~2kg/667m2穴施
6000借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波喷雾
4000倍波喷雾
12000~15000倍波喷雾
1000~1500倍液喷雾
DB21/T1656—2008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隔
期≥d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蟆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以及所有含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未列尽农药,依国家最新公告执行。4.13收获
农药残留检测
生长期施过化学农药的,采收前1d~2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上市。4.13.2采收方法
收获期严格。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花谢后3d~4d可采收嫩果,一般秋葵以嫩果供食,中
嫩果长到10cm~20cm长、约12~25d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退纤维多不能食用。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d~4d采收1次。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
采后技术管理
DB21/T1656—2008
5.1标志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楚、完整、准确。5.2包装
5.2.1容器
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编织袋等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一般规格为45.6cmx35.5cmx25.0cm,成品纸箱耐压强度为400kg/m以上。
5.2.2装箱
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需摆放整齐紧密。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净含量不得超过10kg,误差不超过2%。5.2.3包装检验规则
件称量抽取的样品,每件的质(重)量应一致,不得低于包装外所示的标称质(重)量。根据整齐度计算的结果,确定所取样品的规格,并检查与包装外所示的规格是否一致、5.3运输
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应通风散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5.4购存
贮存应按品种、规格不同分别贮存。冷藏温度为2℃3℃。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流通,温度均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656—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8-10-28发布
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2008-11-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DB21/T1656—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锦州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沈阳市于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魏玉红、陈永杰、郎芳、刘大平、关佳蕙、丁秀华、万春雷。1范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生产要求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和采后技术管理。本标准适用于露地黄秋葵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21/T1656—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蔬松的壤土;生产地块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外;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生产技术要求
4.1品种选择
按果实外形分为圆果种和棱果种:按果实长度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按果实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红秋葵):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使用有棱五角种,如台湾的南洋、五福、永福、翠娇、清福及日本黄秋葵。一般每667m2(亩)产量为1000kg~2000kg。4.2种子质量与用种量
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千粒重55g左右。每667m(亩)育苗栽培用种量为200g左右。
4.3栽培方式
3月末~4月初播种育苗,5月中旬覆盖地膜定植。6月~10月收获;春播从播种到始收75d左右,采收期90d左右。
4.4育苗移栽
4.4.1配制营养土
充分腐熟农家肥与非黄秋葵园土按3:7配制成营养土,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200g~300g氮磷钾复合肥,混拌均匀。
4.4.2床土消毒
4.4.2.1福尔马林
用40%福尔马林于播前3周施于苗床土中,用量为40ml/m,兑水量视土壤摘情而定,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d,除去覆盖后2周,待药充分挥发后方可播种。4.4.2.2绿亨1号
用绿亨1号5g与50kg~100kg细土混合,播种时2/3上铺,其余1/3盖在种子上面。4.4.3催芽
DB21/T1656—2008
在播种前晒种2d~3d,每天晒3h~4h。将种浸于55℃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水温但定15min~20min,然后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12h左右,用清水洗净粘液后即可催芽。于25℃~30℃条件下催芽48h,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4.4.4营养钵育苗播种
营养钵规格用高8cm~10cm、直径8cm~10cm的塑料营养钵。装入钵内的营养土要压实,钵口留1cm高的空间。育苗数量要多于需苗量的10%。摆放营养钵的苗床要选在离定植地块较近,地势较高的干燥处。摆苗床宽度1.2m1.4m,长5m~10m,苗床面积15m20m左右。播种时将钵中心扎0.5cm~0.8cm深穴孔,每穴播1粒发芽种子,覆土1.0cm厚。播后出苗前用50%辛硫磷1200~1500倍液喷撤床面,防治虫害。
4.4.5苗期温度与水分管理
发芽期昼温应保持28℃~30℃,夜温不低于15℃;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温13℃以上,地温18℃~20℃。防止水大,偏干管理。4.5定植或直播前准备
4.5.1整地施肥
播种或定植前,将土地深耕20cm~30cm,基肥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亩施3000kg~~4000kg,沟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30kg,草木灰100kg~150kg或硫酸钾15kg。三分之二沟施,三分之一拌勾穴施。整地施基肥后,作垒宽70cm,夏秋用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覆盖于种植行上,盖严盖实。冬春温室可以使用白色地膜。
4.5.2土壤除草剂处理
田间杂草较多,可用拉索或都尔乳剂,每667m2(亩)用药量100ml,加水60kg稀释。可在播利或定植之前,淋湿哇面,再喷药,注意不要松动表士,以免药层失效。4.6直播或秧苗移栽
5月上中旬,气温13℃、土温15℃时用种子直播或秧苗定植。7月份开始采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与其它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播种按行距70cm、株距50cm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cm~3cm厚。每667m2(亩)用种量500g。秧苗移栽按株行距定植1500~2000株,4.7间苗与中耕
直播的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未覆盖地膜的,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4.8温度管理
温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期20℃~25℃、开花结果期26℃~28℃、夜温不低于14℃,防止开花时间延退。
4.9水肥管理
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定植后一周左右灌一次缓苗水,以后视土壤摘情而灌水,保证土壤湿润。要多次少量追肥,在基肥充足情况下,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立秋开始追肥,半月1次,追23次,每次每667m2(亩)施尿素7.5kg,硫酸钾6kg。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4.10培土与整枝
定苗后培土1次,大风雨季要防止植株倒伏培土。及时打掉侧枝及基部老叶。开花结果期间,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生长前期可以采取扭叶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来控制营养生长。4.11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见表1,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每种农药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2
主要防
治对象
猝倒病
病毒病
根结线虫病
地老虎
表1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
农药名称
72.2%普力克水剂
15%恶霉灵
20%土菌灵
1.5%植病灵乳剂+植物动力2003
20%病毒A粉剂+83增抗剂
72%病毒必克+云大120
83增抗剂
2%宁南霉素水剂
20%盐酸鸣啉晒铜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4%灭蚜粉尘
22%敌敌畏烟剂
80%敌敌畏乳油
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1.5%菌线威
50%辛硫磷乳油
10%地虫克粉粒剂
10%福气多粉粒剂
21%灭杀菀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20%啶虫滕可湿性粉剂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400倍液喷雾
使用方法
450倍液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1000倍+800倍液喷雾
500倍+100倍液喷雾
600倍+800倍液喷雾
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1次
2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wwW.bzxz.Net
2000~3000倍液喷雾
1kg/667m2喷粉
400g/667m熏烟
800~1000倍液喷雾
3000~4000倍液喷雾
3500~7000倍灌根
1500倍液灌根
2kg~2.5kg/667m2穴施
1.5kg~2kg/667m2穴施
6000借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波喷雾
4000倍波喷雾
12000~15000倍波喷雾
1000~1500倍液喷雾
DB21/T1656—2008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隔
期≥d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蟆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以及所有含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未列尽农药,依国家最新公告执行。4.13收获
农药残留检测
生长期施过化学农药的,采收前1d~2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上市。4.13.2采收方法
收获期严格。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花谢后3d~4d可采收嫩果,一般秋葵以嫩果供食,中
嫩果长到10cm~20cm长、约12~25d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退纤维多不能食用。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d~4d采收1次。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
采后技术管理
DB21/T1656—2008
5.1标志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楚、完整、准确。5.2包装
5.2.1容器
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编织袋等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一般规格为45.6cmx35.5cmx25.0cm,成品纸箱耐压强度为400kg/m以上。
5.2.2装箱
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需摆放整齐紧密。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净含量不得超过10kg,误差不超过2%。5.2.3包装检验规则
件称量抽取的样品,每件的质(重)量应一致,不得低于包装外所示的标称质(重)量。根据整齐度计算的结果,确定所取样品的规格,并检查与包装外所示的规格是否一致、5.3运输
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应通风散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5.4购存
贮存应按品种、规格不同分别贮存。冷藏温度为2℃3℃。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流通,温度均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