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 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7:19:17
  • DB21/T1654-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21/T 1654-2008

  • 标准名称:

    农产品质量安全 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21/T 1654-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 DB21/T1654-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辽宁省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8-10-28发布
方标准
DB21/T1654—2008
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
2008-11-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DB21/T1654-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锦州市太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阳市东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张红艳、武建、侯俊、胡志刚、郭春、关佳蕙、万春雷。1范围
DB21/T1654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紫背天葵生产所要求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和采后技术管理。本标准适用于保护地及露地紫背天葵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方;土壤栽培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生产地块距主干公路线100m以外;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生产技术要求
4.1品种选择
选红叶品种和紫茎绿叶品种两类。红叶种的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芽叶片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为绿色。根据叶片大小,又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粘液多,叶背、茎均为紫红色,茎节长:小叶种,叶片较少,粘液少,茎紫红色,节长,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地区栽培。紫茎绿叶种,茎基淡紫色,节短,分枝性能差,叶小椭圆形,先端渐尖,叶色浓绿,有短绒毛,粘液较少,质地差,但耐热耐湿性强。4.2种苗繁殖方式
4.2.1种子繁殖
保护地栽培,春季开花,6~7月可结实。地温12℃以上时播种育苗。约8d~10d萌芽出苗,苗高10cm15cm5~6片真叶时定植。幼苗成株后,作无病毒母株扦插无性繁殖用。栽植一年后感染病毒病,叶片皱缩或出现花叶,需用种子繁殖更新。4.2.2扦插
节部易生不定根,适宜扦插繁殖为主,扦插时期不限,全年均可进行,多以春、秋两季扦插。大面积生产所需种苗,在生长季节采枝直接扦插。苗床可用士壤或细沙1份加1份草炭。苗床宽1.0m每隔I0cm开浅沟一条;选择具有一定成熟度(不能选过嫩或过老)的生长健壮的无花叶病毒的枝条作打穗,剪取带35芽,长8cm10cm枝条,摘去枝条基部1~2片叶,留2~3叶:每隔6cm插入枝条,深度约5cm~6cm压实再浇足水,保温保湿。夏季用遮阳网覆盖。20℃25℃的条件下,经过10d~15d新根新芽形成,撤去遮阳网,并施肥1次,当苗高1Ocm以上即可定植。4.2.3分株繁殖
植株进入休眠后或恢复生长前(在春季萌发前)挖取地下宿根,选健壮植株进行分株,随切随定植。但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生长势弱。4.3整地施肥
DB21/T16542008
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5000kg,过磷酸钙25kg~30kg,尿素30kg~40kg、硫酸钾20kg~30kg。与土壤充分混匀。粑细整平,做成宽1.2m高20cm~25cm的哇。也可采用50cm~70cm作。
4.4:定植
选晴天的下午,睦上采用行距30cm~35cm株距25cm~30cm栽入插条(利用扦插繁殖的)或秧苗(利用种子繁殖的),垄作栽双行每穴1株。浇足水,水渗下后轻轻复土封掩。每667m(亩)栽植6000株左右。也可采用容器或哇作无土栽培。4.5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生根。定植后6d~10d应追施提苗肥,每667m(亩)施用尿素5kg~10kg以促进多分枝。以后每隔15d左右追施1次尿素和复合肥,各5kg/亩。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施用腐熟的人畜粪肥1000kg~1500kg,适当加尿素10kg~15kg。浇水的原则是保持土壤湿润,见干即浇,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4.6除草和整枝
在整个生长期中,中耕除草3~4次,多次采收后,及时打去植株基部的老枝叶,促进新梢萌发,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4.7无土栽培
4.7.1基质种类
在1.0m1.2\宽的栽培槽中,或在栽培容器中,用炉渣、或砂子、或草炭和蛭石2:1混合物、或有机质(这种基质可以不用或少用营养液)、或仅用水等为基质。4.7.2扦插育苗
从健壮植株上剪下长约10cm的嫩梢,将下部2~3片叶子摘掉,然后直接固定在定植槽或容器中,放清水浸至插梢下端1.5cm处,15d~20d插梢生根成活。4.7.3定植
栽植按40株/m,每667m(亩)定植约19200株。4.7.4营养液管理
4.7.4.1营养液配方
硝酸钙[Ca(NQ)24H589g/t、硝酸钾886.9g/t、硝酸铵57.1g/t、硫酸镁(MgSQ.7HO)182.5g/t、硫酸钾53.5g/t、磷酸223ml/t、螯合铁16g/t、硼酸3g/t、硫酸锰2g/t、硫酸锌0.22g/t、硫酸铜0.08g/t、钼酸铵0.5g/t。配方总剂量分两次添加,首次添加1/2剂量,供定植初期用,1周后再添加余下的1/2剂量。
4.7.4.2营养液浓度管理
营养液适应范围很广,在EC值1.53.5范围内都能生长,生理上未见异常。一般管理浓度以EC值2.0~2.5为宜。
4.7.4.3营养液酸度控制
每周定期测定营养液酸碱度一次。适宜pH6.0~6.9,若营养液pH值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应及时用磷酸(硝酸)或氢氧化钠等进行调整。4.7.4.4营养液的液面调节和循环流动管理定植初期营养液的液面要升到定植容器上部1cm~2cm以利植株吸收肥水。待植株根系发达时,液面逐渐降至距定植容器上部4cm6cm处,使部分根系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加定时器,采用间断循环给液法,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循环3次,每次20mn。4.7.4.5营养液更换
DB21/T16542008
次托插后可周年栽培。防正因营养液长时间循环使用而引起有害物质积累过多,养分失衡,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每隔3个月更换1次营养液:抽走1/2的营养液,再补足清水和2/5剂量的原配方营养液。
4.8温光管理
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耐热能力强,也较耐低温,在35℃的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能忍耐3℃~5℃的低温,5℃以上不会受冻,3℃以下易冻死。比较耐阴,但光照条件好时生长健壮。
4.9采收
种植一次可采收2~3年。移栽后25d~30d即可采收,采收标准是嫩梢长10cm15cm有5~6片叶的嫩梢。第一次采收时,在茎基部留2~3节,以后从叶腋长出新梢,采收时留基部1~2片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常每7d~10d采收一次。每667m(亩)每采收一次的产量一般控制在300kg~500kg。年产量4000kg~8000kg。
4.10母株的保存
以扦插无性繁殖为主,故要保护好母株。需保护地越冬,温度必须控制在5℃以上,以避免造成枯根、烂根的现象。
4.11留种
春季3~4月开花,6~7月结籽成熟。当花朵吐出白絮时即可采收,晾干,秋季播种繁殖。4.12主要病虫害防治
4.12.1温室大棚消毒
每667m(亩)棚室用硫磺粉2kg~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棚室一叠夜,经放风无味时再播种或定植。4.12.2铺设特种膜驱避蚜虫
选用银灰地膜或条膜覆盖地面,或银灰色膜剪成10cm15cm宽的膜条绑在设施骨架上。4.12.3设防虫纱网阻虫
在温室、大棚通风口处用30~40筛目尼龙纱网密封,阻止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迁入。4.12.4黄粘板诱杀
在植株的顶部高出植株20cm~50cm吊挂黄板,每667m挂黄粘板(40cmX25cm30块,当黄粘板沾满虫体时要及时更换,或除去虫体时再涂一层10号机油。4.12.5病虫害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见表1。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每种农药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表1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
治对象
病毒病
根腐病
叶斑病、炭疽病、
菌核病
83增抗剂
农药名称
2%宁南霉素水剂
20%盐酸吗啉呱铜
69%安克·锰锌
50%多菌灵
70%代森锰锌
50%大生M45
25%阿米西达悬浮剂
使用方法
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1次
2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5001000倍液喷雾
800倍液灌根或喷雾6d~8d1次
5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
1500~2000倍液喷雾
最多使
安全间隔
用次数
期≥d
DB21/T16542008
主要防
治对象
农药名称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表1(续)
使用方法
2000~3000倍液喷雾
10%吡虫嘛啉(一遍净)可湿性粉剂4%灭蚜粉尘
蚜虫、潜叶蝇
22%敌敌畏烟剂
80%敌敌畏乳油
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50%潜克(灭蝇胺)
斜纹夜蛾
白粉虱
52.25%农地乐
44%速凯乳油
22%敌敌畏烟剂
25%优乐得
25%阿克泰
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13间混套作病虫害的防治
2000~3000倍液喷雾
1kg/667m2喷粉
400g/667m2点燃
800~1000倍液喷雾
3000~4000倍液喷雾
5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借液喷雾
400g/667m2点燃
1000~1500倍液喷雾
5000~7500倍液喷雾
3000借液喷雾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000~3000倍液喷雾
最多使安全间隔
用次数
期≥d
当不做为主作物栽培时,而与其它蔬菜间混套作时,其主栽蔬菜的病虫防治则按照相应的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执行。
4.14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以及所有含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混配制剂。未列尽农药,依国家最新公告执行。4.15农药残留检测
生长期施过化学农药的,采收前1d~2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上市。5采后技术管理
5.1标志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楚、完整、准确。5.2包装
5.2.1容器
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编织袋等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蛙、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一般规格为45.6cmx35.5cmx25.0cm,成品纸箱耐压强度为400kg/m2以上。
5.2.2装箱
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需摆放整齐紧密。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4
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净含量不得超过10kg,误差不超过2%5.2.3包装检验规则
DB21/T16542008
件称量抽取的样品,每件的质(重)量应一致,不得低于包装外所示的标称质(重)量。根据整齐度计算的结果,确定所取样品的规格,并检查与包装外所示的规格是否一致。3运输
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应通风散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5.4:贮存
贮存应按品种、规格不同分别贮存。冷藏温度为3℃~5℃。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流通,温度均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