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2:03:22
  • GB50524-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50524-2010

  • 标准名称: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0-05-3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2.5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10-12-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50524-2010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524-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rhnical cocie for infrared sinultaneousinterpretation system
GB 50S24 - 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滩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C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您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R 53524-2020
中华人民共私匡二业和佗息化部兰综它尽计刻出版出版
(地址:北京市四城区木辉地北里中11号国宏大区廖层)(端码:102G3号电话:5320248363906387)新华兰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世设印厂
65CX:18毫米/322印张48千#
2G:1:年 3月第=版2C10年9 月第:次即剧数14800册
统—号号:-580277:456
价:12.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63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端号为GB50524—2010,白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5、3.3.1(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山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一日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波制订、修订计划(第二)>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尚编制完成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广泛吸取了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 6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系统工程设计、系统工程施工、系统试运行和系统工程峻丁验收。本规范中以照体宇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资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资日常管理: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希塑各单位积极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中国电子科技惠团公司第兰研究所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七号部政编码:100015).以供今后修订对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国公司第三研究所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奥特维科技开发总公司
主要起草人:刘芳侯移门黄川徐文学顾克明景华张义才陈琪
长滁建华
主要审查人:郭继钩翟广中林杰孙兰
影兴隆
系统工程设计
-般规定
系统性能指标
53.3系统设备
73:4·臣定或同声传译室
移动式同声传译室
16:线路设计
4:系统工程施工
施工推备
系统调试
系统试运行
系统工程竣工验收
一般规定
6.2验改条件与验收织
程被工验收
附录A
附录B
附最C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记录
T程检测记录
工程验收记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丽标准名录
附文说明
(13)
l 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System desigr
Ganeral requirenent
Contents
3.2System performence index
3.3Equipereme
S.4 Iwntas for sinultareous interprctatian 3. 5Mobile booths for simultaneus inicrpretationCirruitry deaign
4 System construction
4. i Preparing for constructinn4,2 Construetion
4.3 Debugging
System test run
6Accepteince of construction3.1 General requireient :
s.2 Aeceptance ennditian aad acceptance oganization6.3Accepance o: constructisn Appendix A Quality control record of construction Appendix B Measure record of constructionAppendix C Acceptance record ol construetiun quality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List of uated standards .....Aa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
(37)
101:为规范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红外线同声传逆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及验收:
1.0.3红外线向声传译系统工翟应密切结合侦用环境,兼使用和维修,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10.4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2,0.1红外线
infrared ray (R)
波长为0.75um~10u0m的电磁波
2.0.2红外线同市传译系统
tonsystem
infrared siultaneous interpreta-利用红外线进行音信号传输,把发言省的原声和译音语言传送给接收单元的声音处理系统。2.0.3红外功率密度
infrared power density(IR power density)红外辐射功率与所辐射区域面积之比,单位为mW/crn。2. 0.4 红外发射主机
infrared trusitter
将音频信号调制到系统规定的裁波上:并发射出去的装置。2.0.5红外辐射单元
i-tirared radiator(IR radiator)将红外发射主机提供的音频调割信号转换成红外信号的装置。2.0.6红外接收单元
infrured teceiver(IR receiver)接收红外信号,并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逆行解调,还原原始音频信号的装置:
2.0.7翻泽单元
simultaneous interprelalion unit为翻译员提供收所和发高控創,以及相应指示的设备。2.0.8同声传译室
booths for sirn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经声学专业设计,供翻译员进行同声传译工作的专用房间。2.0.9调制
modulaion
用一个信号(调制波)去控制一个电振葛(载波)参量的过程2.0.10调频
frequencymoculation(FM)
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导的骤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2.0.11副载波
subcarrier
用第一次调制所得的已调波作谢制波,对第二个载波进行调制,第一次被调制的载被称为副载波。2.0..12“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 phase: shift keying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把要传输的基带信号先进行差分综码,再用载被的4种不同相位来表征输人数字信息的相位调制方式。2013模拟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
interprefation'system
analog infrared similteneous采用模拟调制技术的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2.014·数字红外线向声传译系统digital infrared simuitaneoustiterpretation system
采用数字编码、数字调制(EQPSK调制)技术的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
2.:0:15.音频频率响应
audio frequencyrespanse
音频信号增益与频率的关系,
2.016总谐波失真
total harrnunic distortion
音频信号经过系统时,由于系统的非线性产生一系列谐被而导致的信号失真。
2.0317信号噪声比
signal-to-noise ratio
信号与噪声度的比值。
20:18计权信号噪声比
weighted signal-to-noise ralia根据人耳对于不同频率声育的灵敏度差异,拦电信号修正为与愈近似值后测得的信学噪声比!2.0.19串音衰减
crasstalk attenuation
主串信号功率与主串信号经串音路径到达被自通道输出端功率的比值。
3系统工程设计
3. 1 一般规定
3.1.1红外线向声传译系统可分为模拟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和数字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应根据工程环境和使用需要选择使用。模拟红外线用言传译系统、数字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应符合下列现定:1模拟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使用的调频副裁波额率(中心频率)范围宜为 2MHz~-6MHz,并应符合表 3. 1. 1-1 的规定,相邻道道副载波中心频率的间隔应为200kHz.最大频率编差应为=22.5kHz。表 3. 1. 1-1
通道蹈号CHO
(MH2) :
2. 25 1 2. 45
通道巍号及前裁波频率
通运编号CHICH12·CH13CH14CH:5频帝
4.43 1 4.63
CHI CH?:CHi8
5. 45 1 5.65
CH9CHIG
2数字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使用的调频载波频率(中心题率)范胃直为 2MHz~6MHz,并应符合表 3. 1. 1-2 中的规定,表 3, E. [-2
副鞍波朔号
副载波缩号及副载波题率
2. 383233 13. 905406 3. 066667 4. 323333 5 0030013 5. 066657(H
数字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每个调频副载波可传输四路频率响V
应为125Hz~10kHz-3dB)的单尚道音频信号,或一路颊率响应为125Hz-20Hz(—3dB)的双道音颊信号。3.1.2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宜符合下列规定:温度范围宜为5℃~40℃,
·2相对湿度宜小于戒等于85%。3.1.3对系统设备所处环境内可预见的电磁辐射干扰源应有祖应的抗于扰措施。
3.1.4红外辐射单元连续工作时:其红外辐射功率密度不宜超过l0mw/cm.
3.1.5.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必须具备消防报警联动功能。3.1:6有保密要求时,应对会议室门窗等采联防红外线泄措施…
3.1.7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宜具有防红外接收单元丢实检测功能,
23.1.8向声传泽室应位于会议厅的后部或侧面。3:1.9同声传译室与同声传译室、同南传译室与控刷室之间应有浪好的可视性,翻译员宜能湾楚地观寒到会议厅内所有参会人员,演讲者、主席以及相关的辅耽设施等。不能满足时:在同声传译室设置显示发言者影像的显示屏。3.1.10在同声传泽室内,应为每个工作的翻译员配置独白的收听和发言控制器,并联动相应的指示器:3.111: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与扩声系统的音量控制应相互独立宣布置在同一房间,并函同一个操作员监控。3.2系统性能指标
3.21.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从红外发射主机到红外接收单元输出端口的系统传输特性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5
调方式
刮鞘波频率产围
频率响府
总谐波失真
正管工作快态下
串音衰减
斗权信弓噪声
(红外辐对单元
工作总盖范司内)
表3.2.1系统传输特性指标
携拟红外线同肖传译系
数字红外线同声传洋系统
2MHz~6MHs
标谁结质:125Hz~10kH的充许游25cHx~-kH 的
充许注国(图 3. 2. =-12
1%(250H2--42H2)
a0dB23-Hx--4kH
高品质,1251Iz~20kHz的允许范函( 3. 2. 1-3)
≤(260Hz--8kH2)
75dB(200H8*H)
75dE(A)
注:颁率应、总谐被先真,事音查减,计权信号噪声比的测方法型按延行函家标准声额放大影测量方法GB303的有关规定执行,D66
3. 2. 1-1
率()
800016000
模拟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的传输频率响应的允许范.802
8817389
座3.2.12
图 3.2,1-3
顺率(Hz)
8000:_60的心
标准品虚激宇红外线同声传详系统的传输频牵响应的允诈范廊63
1000-2000
率(Hz)
8006160G0 32000
商品质数宇红外线局声传译系统的传輪频率响应的分许轻司33.2.2翻译单元的特性措标应符合表3.2、2的规定:翻译单元的特性指标
凝避响应
总请放失就正常工作状态下
宰音亲谅
125Hz-22.5klI的充培范前(图3.2.21%(200--$kH2)
#3dB:200Hr--8kTIx3
并权信号噪声比
6cdB(A)
学,频密喉盘、总谐被尖真,章督衰诚,汁权信孕璞产比的江方张应法现行国家标准声质放大器满方达G35001的有关规定执行。wm
1074739
100020004000
减兰(H
医3.2.2翻译羊元频率响应的允许范間3.3系统设备
3.3.1红外发射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多组语音输入通道应满足同卢传译语种数量的需要。具有自动或手动电平控制
宜具有多路红外信号输出接口,宜能产马多种颊率音频测试信号,应具有输人通道接人指示功能,必须具备消防报警联动触发接口。宜具有在会议休息期间向所有通道播放音乐的功能。红外辆射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3.3.2
副载波通道数应满足同声传译语种数显的需要。2应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3在安装红外辐射单元的附近应配置电源插座,红外辐射单元与红外发射主机的电褥直共用一组接地装置。4应具有与红外发射主机同步并关机功能。5应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增益控制范图不宜小于10dB,6可电行连接多台,链路的最后一台红外辑射单元必须进行8
整端处埋。
7红外辐射单元与红外发射主机之Ⅲ、红外辆射单元与红外辐射单元之间应采用带有BNC接头的同轴电缆连接,连接电缆线路衰减不宜大于10dI3,所用同轴电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实芯蒙艺烯绝缘射频电缆》GB/T14864和《市系统设各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的有关规定。
8·红外辐射单元的工作覆盖区域图宜根据会场的建筑图纸确定。所需红外辐射单元的数冠,应据会场红外服务区面积和会议厅堂高度、形状,结构及红外辐射单元设备技术参数确定:会场红外服务区存在凹陷或有较大遮挡时,应在该区域加装红外辐射单元。
9需要在会场红外服务区内安装多个红外辐射单元时,覆盖间一区域的各个红外辐射单元间的信号延时差不宜超过载波周期的1/4。
10宣具有对传输线缆信号延时补偿功能。33:3:红外接收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红外接收单元的重量不应大于200g。2一次充电或电池支持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15h3应具有通道选择器,音量控制器和通道号的显示功能,并置真有相应遗道的语种名称,信号接收强度和内置电池电量的显示斑能。
4!室内使用红外接收单元时,应采取避免尽阳光直射措施;在室外或在太阳光直射的环境下使用红外接收单元时,应选用可认在太阳光置射环境下工作的红外接收单元,3.3.4:翻译员和代表的耳机应符合下列规定:,翻译员应使用由两个贴耳式耳机组成的头戴耳机。“代表的耳机可选择使用头戴耳机、听诊式耳机或耳挂式耳杭等。
头戴耳机应具有隔离环境噪声的作用。3
4耳机电声换能器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应与系统匹配,并应连接可靠。
5耳机应配有8Ccm以上长度的软电缴。耳机的电性能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6
1)头鼓耳机典型频率响应曲线应在图3.3.4-1给出的允许范围内·任一头戴再机的频率响应曲线与其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偏差为土3dB;听诊式和耳挂式耳机典型频率响应曲线应在图3.3.1-2给出的允许范闹内,任一个听诊式或耳违式耳机的频率响应进线与其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偏差为土4dB。频率响应的测量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头戴耳机测量方法GB/T6832的有关规定执行,
2)义戴耳机的两个单耳机之间的题率响应,其偏差不应大于 sa,
3)阻抗盘与红外接收单元匹配。4)最大噪言电乐应大于或等于所用红外接收单元韵最大输出电压,
S)特性电压不应大于1V.
源(Hz)
2004000
头戴耳机典型赖率响应的允许范围图 3. 3. 4-1
颜斑(Hz)
400]8000
图治,3.4-2:听诊载和耳措式耳机典型新率弱应的允许范虽35防丢失检门的检测距离不应小于0.9m,检测速度不应小手2om.
3.36翻译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为每个翻译员配备一个可单独控制听说的控制器及相美的指示器两个翻译员共用一个翻译单元时,每个翻译员的控制器都应有完整的控制功能。指示器应能够立即显示正在使月的功骼
2输灾通道选择器的通道选择动作应平滑,不应产生机械或电噪声,通道间不应短路。
3输以通道预选器应设置一个旋钮开关,在般情况下应接天源声通道,当开美旋转在转译位置上时,输入通道应置了道道选择器上:
4普量控制器应使用对数式电位器。5音调控制器应设置连续可调降低低音电平的控制器,125Hz的电平比1kHz的电平应至少降低12dB。也可设置连续可调提升高音电平的控制器,8kHz的电平比kHz的电平提升不成于12
6应为每个翻译员配备一个头戴耳机或带传声器的头戴耳1
机的连按器插日,翻译单元耳机输山端应有防短路保护。7监听扬声器应设有音盘控制器。当同一同声传详室内的任一个传声器工作时,监听物声器应立即静意。8等个翻译单元的输出避道选择器应有不少于两个输出通道可供选择,并应具有输山通道占用指示功能和互锁功能,语种的符号应紧靠通道选择链:
9应设筐用于翻译员提示会议主持、演讲人和操作员的专用音频通道。
10传声器接通键应具有把接人一个通道的所有翻详员传声器都断开时,原声自动进人该通道的功能。供两位翻译员便用的翻译单元上的传声器控制器可由一个开关控制。11暂停馆应能切断翻译员的传声器信号,而通不接回到原声通道,在切断传声器信号时必须同时关闭传声器状态指示器。12每一个传声器应设置一个“接通”状态指示器。3.4固定式同声传译室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3.4.1向声传译室内装修材料应乘用防静电、无反射、无和难燃的吸卢材料。
3.4.2同声传译室的内部三维尺寸应互不相同,增不宜完全平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个翻译员室的宽段应大于或等于2.50m,三个翻详员室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 3.20m。
2深度应大于或等丁2.40m:
3高度应大于或等于2.30tml。
3.4.3倍频程带宽为125Hz~4000Hz时,同声传译室的混响时间宜为 0,33~~0. 55。
3.4.4同声传译室墙壁的计权隔声最宜大于40m13。3.4.5同击传译室的门应隔声,两声量宜大于38dB。门.上宜留不小于0.20m×0.22m的观察口,起可在门外配指示灯。.12
34.6同声传译室的前面和侧面应设有观察窗。前面观察窗应与同声传译室等宽,观察窗中间不应有垂直支撑物,例面观察窗由前面观窗尚侧墙延伸不应小于1.10m。观察窗的高度应大于120m,观案窗下沿应与翻译员工作台面平齐或低。347同声传译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应在%60%风系统每小时换气不应少于7次。通风系统应选用蝶声产品:室内背景噪声不宜大于35dE(A):348翻疼贯工作台长度应与同声传泽室等觉,宽度不宜小于的66五离度宜为 C.7411士0.01m;腿部放置空间商度不小于6.45m主作台面食铺放减振材料,3.49同声传译室明应配置冷光源的定向灯,灯光应覆盖整个全作面灯真亮度可为高低两档调节:低档亮度应为1001x~200高档亮度不应小于3001×;也可为1001x~3001x连续可调。40谢译员的座持宜符合下列规定:应斐撑稳定:
可调节高度:
3可调节靠背。
4宜带有扶手:
5脚轮不应产生可听见的噪声。
6置采用食好散热的材料。
搭定横术宜独立、可移动。
3.5移动式同声传译室
35.1移动式同声传译室应采用防静电,无味和难燃的材料,内轰面应吸声。
3.2: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空间应满足规定数量的翻译员并坐,进出不互和于抗的要求,并虚符合下列规定:江空间案时宜采用标准尺寸,一个标谁的移动式同声传释室的内部尺叶应符合下列规:. 13 .
1)一个或两个翻译员时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60m三个翻译员时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40m。2)深度应大于或等于 1 60rl。
3)高度应大丁或等于2. 00m。
2因空间限制不能应用标谁尺寸时,一个或两个翻译员使用的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501,深度应人于或等于1.50m,高度应大于或等于1.90m3.5.3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的混响时间应符合本规范第5.4.3条的规定。
3.5.4移动式尚声传译室遣壁计权隔声量宣大于1.8clB(1kHz)3.S.5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的门应朝外开.带铰链,不用推拉门或门帘,开关时应无噪肯,并H门上不应有上锁装置,3.5.6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的前面和侧面应设有观察窗。前面观窗应与同声传译室等宽,中间垂直支撑宽度定小,并不应位于翻译员的视野中间。侧面观察窗由前面观察窗向侧面延仲不应小于0.60m,并超出翻译员工作台宽度0.10m以上:观察窗的高度应大于0.80m,观察窗下沿距翻译员工作台面不应大于0.10m3.5.7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的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不应小于7次。通风系统应选用低噪声产品,室内背景噪声不宜大于40dB(A)。3.5.8翻译员工作台的长度应与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等宽,宽度不宜小于0.50m,高度宜为0.73m士0.01m;服部放置空间高度不宜小于0.4511。工作台面宜铺放搬材料。3.5.9移动式同声传译室照明应符合本规范第3.4.9条的规定。3. 5. 10
翻译员的座椅应符合本规范第3.4.10条的规定3.6线路设计
3.6.1蜜内线缆的效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采用低烟低毒、阻燃线缆。
2(红外发射)控制主机至红外辑射单元之间信号电缆应采14
用金属管槽激设。
3:信号电缆和电为线平行时,其间距应大于或等于0.3m;信景电缆写龟为线交叉效设时,宜相互垂直。4速筑物内信号电缆陪管敷设与防雷引下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3611的规定?
表36信号电缆暗管数设与防雷引下线豪小净距【mm】管线种类
雷乳下“:
孕行净过
36.2室外线缆的数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垂直交受净询
信是电缆在通偿管内敏设时,不宜与通信电缆共用管孔,2线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鼓设在支架上或线想内:当线缆进建筑物时,应进行防水处理。3当传输线缆与其他线路共沟数设时,最小间距应符合表362的规是
表3.6.2电缆与其他线路共沟的最小间距(m)种
223V交流供自线
通信光缆
3.6.3猎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臣应大于1.5m,当采月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府置大于0.8m
3.64激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变由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S倍尚辅电缆的最小弯用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光缆的最小弯曲能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5 倍。3.6.5线缆横数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丁60头,线缆穿管散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4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