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429-2009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11:08:18
- DL/T5429-2009
- 现行
标准号:
DL/T 5429-2009
标准名称: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7-22 -
实施日期:
200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0.29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100
备案号:J92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429-2009
代替SDJ16119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design for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2009-07-22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力需求预测
电源方案设计
电网方案设计
潮流及调相调压计算
电力系统稳定及短路电流计算
工额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
10:方案经济比较
DL/T54292009
DL/T54292009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对SDJ161-1985《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进行修订。
SDJ161一1985自发布实施以来,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最基本的设计指南。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的进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联网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规程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设计的需要,部分条款需要修改补充。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特修订该规程。本标准在SDJ161一1985的基础上,参照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总结原规程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结合电力系统设计(一次部分),以及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等各阶段的要求,对相关内容加以修订。本次修订与前-版相比主要修改和不同之处是结合电力系统技术进步、规模扩大、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等,对原规程相应条款进行了深化和完善,包括:
一增加电力需求预测章节;
修改了系统备用容量;
增加电网方案设计满足DL755一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
一增加核电站接入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要求:增加发电机功率因数及进相的具体要求等。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J161-1985。I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DL/T5429-2009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国、郭佳、吴敬坤、傅光、谭永才。本标准于1985年9月24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次修订。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号,100761)。范围
DL/T54292009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电力需求预测、电源方案设计、电网方案设计、潮流及调相调压计算、电力系统稳定及短路电流计算、.工频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和方案经济比较等。
本标准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设计(一次部分),以及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DL/T5429200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SD325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原水电部(82)电计字第44号文电力工程经济分析暂行条例2
DL/T5429--2009
3.0.1电力系统设计要遵循电力工业的产业政策、发展方针和备项技术经济政策,应符合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电力系统设计应以电力工业规划、电网规划、电厂输电系统规划为基础,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系统的具体发展方案。
3.0.3电力系统设计应合理布局电源和电网,使发电、输电、变电及无功建设配套协调,并为系统继电保护设计、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通信设计、调度自动化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等创造条件。
3.0.4设计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消除薄弱环节,加强主于电网,简化送端电网,增强抗事故干扰的能力。免费标准bzxz.net
3.0.5电力系统设计应为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和下轮电力系统设计提供依据。3.0.6电力系统设计的具体任务是:1分析并提出电力需求的水平、分布、构成及其特性。2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进步论证系统的合理供电范围和相应的联网方案、电源建设方案及系统调峰方案。3论证电网建设方案,包括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及过渡措施4进行系统电气计算,提出保证电压质量、系统安全稳定的技术措施。
DL/T54292009
5提出发、输、变电工程及无功补偿项目的投产时间、主要设备数量及主要规范,进行投资估算。6提出需进步研究的专题。
上述任务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
3.0.7电力系统设计的设计水平年宜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年份相一致,般取今后5年左右的某一年,远景展望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
DL/T54292009
4:电力需求预测
电力需求预测包括电力需求现状分析、需电量预测、电力4.0.1
负荷预测、负荷特性预测等。
4.0.2:电力需求预测应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电力市场调研,收集与电力需求预测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研究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力需求的内在规律,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需电量、电力负荷和负荷特性。4.0.3..电力需求预测可采用用电单耗法、递增率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专家预测法等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预测,并相互校核。提出2~3个预测水平,经综合分析后,提出推荐意见。4.0.4编制电力负荷曲线并给出其特性指标:.1:日负荷曲线及特性指标::日负荷率、日最小负荷率B等。:2年负荷曲线及特性指标:月不均衡系数C、季不均衡系数P、负荷静态下降系数K、负荷年平均增长率Kz、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ax、年最大负荷利用率。等。DL/T5429--2009
5、电源方案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电源方案设计首先应考虑在最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在宏观能源规划、能源及电力流向和联网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区内电力系统的特点,研究电源建设方案。电源方案设计应对水电、火电、核电、燃气、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组合方案及其规模进行论证。
5.1.2论证火电厂规模和单机容量应考虑系统可调度的容量、电力负荷增长速度、电网结构(包括联络线容量)、降低投资与成本以及厂址条件等因素。
5.1.3电源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应优先推荐建设条件优越、经济指标好的水电站2火电电源的方案设计应调查燃料来源和运输条件,送电方向宜与发电燃料运输方向一致。各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相差不大时,宜优先推荐系统安全稳定水平较高的建设方案。3在符合国家核电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具有核电站址的地区可考虑核电站建设方案。4对中小型机组的改造,用户自备电厂、地方电厂及热电厂等的建设,可根据已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安排。5应鼓励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2电力电量平衡
5.2.1电力电量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需要的装机容量、调峰容量、电源的送电方向,为拟定电源方案、调峰方案、电网方6
案及计算燃料需要量等提供依据。DL/T5429-2009
5.2.2..水电比重较大的系统般应选择平水年、枯水年两种水文年进行平衡。必要时还应校核丰水年和特枯水年的电力电量平衡。电力平衡按枯水年编制,电量平衡按平水年编制。5.2.3:系统的总备用容量可按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15%20%考虑,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1负荷备用为2%~~5%。
2事故备用为8%~10%,但不小于系统台最大的单机容量。
3检修备用应按有关规程要求及系统情况确定,初步计算时取值不应低于5%。
5.2.4系统事故备用容量在电站间可按各类电站所担负的系统工作容量的比例分配,但应考患以下几点:1承担系统事故备用的各类电源,均应具有相应的能量或燃料储备。其中,承担事故备用的水电站,应在水库内预留所承担事故备用容量在基荷连续运行3d~10d的备用容积(水量),若该备用容积小于水库兴利库容的5%时,可不专设事故备用库容:承担事故备用的火电机组则应能长期在经济出力范围内运行。2调节性能好和靠近负荷中心的水电站,可担负较大的事故备用容量。
5.2.5系统检修容量的设置及其大小,应按照各类机组的年计划检修时间,根据系统设计枯水年的电力平衡确定。5.3系统调峰
5.3.1应研究系统调峰方案,使系统调峰容量满足设计年不同季节系统调峰的需要,提出典型日的调峰方式,并对不同的系统调峰方案(新建水电站,扩大现有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新增火电调峰机组,与调峰能力有余的系统联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进行论证,并明确调峰电厂及其担任调峰的能力。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J927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429-2009
代替SDJ16119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design for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2009-07-22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力需求预测
电源方案设计
电网方案设计
潮流及调相调压计算
电力系统稳定及短路电流计算
工额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
10:方案经济比较
DL/T54292009
DL/T54292009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安排,对SDJ161-1985《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进行修订。
SDJ161一1985自发布实施以来,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最基本的设计指南。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的进步、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联网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规程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电力系统设计的需要,部分条款需要修改补充。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特修订该规程。本标准在SDJ161一1985的基础上,参照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总结原规程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结合电力系统设计(一次部分),以及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等各阶段的要求,对相关内容加以修订。本次修订与前-版相比主要修改和不同之处是结合电力系统技术进步、规模扩大、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等,对原规程相应条款进行了深化和完善,包括:
一增加电力需求预测章节;
修改了系统备用容量;
增加电网方案设计满足DL755一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
一增加核电站接入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要求:增加发电机功率因数及进相的具体要求等。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J161-1985。I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DL/T5429-2009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国、郭佳、吴敬坤、傅光、谭永才。本标准于1985年9月24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次修订。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号,100761)。范围
DL/T54292009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电力需求预测、电源方案设计、电网方案设计、潮流及调相调压计算、电力系统稳定及短路电流计算、.工频过电压及潜供电流计算和方案经济比较等。
本标准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设计(一次部分),以及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DL/T5429200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SD325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原水电部(82)电计字第44号文电力工程经济分析暂行条例2
DL/T5429--2009
3.0.1电力系统设计要遵循电力工业的产业政策、发展方针和备项技术经济政策,应符合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电力系统设计应以电力工业规划、电网规划、电厂输电系统规划为基础,从电力系统整体出发,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系统的具体发展方案。
3.0.3电力系统设计应合理布局电源和电网,使发电、输电、变电及无功建设配套协调,并为系统继电保护设计、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通信设计、调度自动化及下一级电压的系统设计等创造条件。
3.0.4设计合理的电网结构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消除薄弱环节,加强主于电网,简化送端电网,增强抗事故干扰的能力。免费标准bzxz.net
3.0.5电力系统设计应为电力系统专题研究,电厂、变电站、换流站接入系统设计,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系统部分和下轮电力系统设计提供依据。3.0.6电力系统设计的具体任务是:1分析并提出电力需求的水平、分布、构成及其特性。2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进步论证系统的合理供电范围和相应的联网方案、电源建设方案及系统调峰方案。3论证电网建设方案,包括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及过渡措施4进行系统电气计算,提出保证电压质量、系统安全稳定的技术措施。
DL/T54292009
5提出发、输、变电工程及无功补偿项目的投产时间、主要设备数量及主要规范,进行投资估算。6提出需进步研究的专题。
上述任务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
3.0.7电力系统设计的设计水平年宜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年份相一致,般取今后5年左右的某一年,远景展望取今后10~15年的某一年。
DL/T54292009
4:电力需求预测
电力需求预测包括电力需求现状分析、需电量预测、电力4.0.1
负荷预测、负荷特性预测等。
4.0.2:电力需求预测应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进行电力市场调研,收集与电力需求预测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研究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力需求的内在规律,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需电量、电力负荷和负荷特性。4.0.3..电力需求预测可采用用电单耗法、递增率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专家预测法等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预测,并相互校核。提出2~3个预测水平,经综合分析后,提出推荐意见。4.0.4编制电力负荷曲线并给出其特性指标:.1:日负荷曲线及特性指标::日负荷率、日最小负荷率B等。:2年负荷曲线及特性指标:月不均衡系数C、季不均衡系数P、负荷静态下降系数K、负荷年平均增长率Kz、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ax、年最大负荷利用率。等。DL/T5429--2009
5、电源方案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电源方案设计首先应考虑在最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在宏观能源规划、能源及电力流向和联网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区内电力系统的特点,研究电源建设方案。电源方案设计应对水电、火电、核电、燃气、抽水蓄能等各类电源组合方案及其规模进行论证。
5.1.2论证火电厂规模和单机容量应考虑系统可调度的容量、电力负荷增长速度、电网结构(包括联络线容量)、降低投资与成本以及厂址条件等因素。
5.1.3电源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应优先推荐建设条件优越、经济指标好的水电站2火电电源的方案设计应调查燃料来源和运输条件,送电方向宜与发电燃料运输方向一致。各方案技术经济指标相差不大时,宜优先推荐系统安全稳定水平较高的建设方案。3在符合国家核电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具有核电站址的地区可考虑核电站建设方案。4对中小型机组的改造,用户自备电厂、地方电厂及热电厂等的建设,可根据已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安排。5应鼓励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2电力电量平衡
5.2.1电力电量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需要的装机容量、调峰容量、电源的送电方向,为拟定电源方案、调峰方案、电网方6
案及计算燃料需要量等提供依据。DL/T5429-2009
5.2.2..水电比重较大的系统般应选择平水年、枯水年两种水文年进行平衡。必要时还应校核丰水年和特枯水年的电力电量平衡。电力平衡按枯水年编制,电量平衡按平水年编制。5.2.3:系统的总备用容量可按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15%20%考虑,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并满足下列要求:1负荷备用为2%~~5%。
2事故备用为8%~10%,但不小于系统台最大的单机容量。
3检修备用应按有关规程要求及系统情况确定,初步计算时取值不应低于5%。
5.2.4系统事故备用容量在电站间可按各类电站所担负的系统工作容量的比例分配,但应考患以下几点:1承担系统事故备用的各类电源,均应具有相应的能量或燃料储备。其中,承担事故备用的水电站,应在水库内预留所承担事故备用容量在基荷连续运行3d~10d的备用容积(水量),若该备用容积小于水库兴利库容的5%时,可不专设事故备用库容:承担事故备用的火电机组则应能长期在经济出力范围内运行。2调节性能好和靠近负荷中心的水电站,可担负较大的事故备用容量。
5.2.5系统检修容量的设置及其大小,应按照各类机组的年计划检修时间,根据系统设计枯水年的电力平衡确定。5.3系统调峰
5.3.1应研究系统调峰方案,使系统调峰容量满足设计年不同季节系统调峰的需要,提出典型日的调峰方式,并对不同的系统调峰方案(新建水电站,扩大现有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新增火电调峰机组,与调峰能力有余的系统联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进行论证,并明确调峰电厂及其担任调峰的能力。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 DL/T5466-2013 火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