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 558-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4 23:29:54
- HJ558-2010
- 现行
标准号:
HJ 558-2010
标准名称: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3.8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铅冶炼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硫化铜精矿为主要原料的铜的火法冶炼企业(不包括以废杂铜为主要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也不包括湿法冶炼铜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HJ 558-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HJ558-201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58-—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2010-02-01发布
环境保护
2010-05-01实施
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第10号
HJ558-—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一2010):二、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559—2010);三、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羊革)(HJ560一2010)。以上标准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特此公告。
2010年2月1日
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规范性技术要求....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标准的实施
HJ558-2010
....iv
HJ558—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铜冶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铜冶炼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
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HJ558-—2010
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硫化铜精矿为主要原料的铜的火法冶炼企业(不包括以废杂铜为主要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也不包括湿法冶炼铜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914一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
危险废物存污染控制标准
GB21248—20074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534—2002
工业硫酸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T56一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57一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YS/T70-2001粗铜
YS/T441.1一2001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4年第16号)《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40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2熔炼smeltingprocedure
指将含铜精矿,配入适当数量的熔剂、返尘、燃料,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氧气与精矿内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烟气、铜筑(冰铜)及炉渣的过程。3.3吹炼blowingprocedure
指通过向铜镜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其中的铁、硫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贵金属富集到粗铜中的冶金过程。1
HJ558—2010
3.4火法精炼pyro-refiningprocedure指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熔体中鼓入空气,使铜熔体的杂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然后用碳氢还原剂将熔解在铜中的氧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的冶金过程。
3.5闪速熔炼flashsmelting
指将粒径很小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干燥硫化铜精矿和富氧空气,喷入高温反应空间,使悬浮在氧化空气中的铜精矿颗粒在高温下迅速完成冶金反应,产生铜镜、炉渣和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的冶金过程。3.6熔池熔炼bathsmelting
指将细小硫化铜精矿加入熔体的同时,向熔体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进行熔炼的冶金过程。3.7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pollutants generation indicators(before end-of-pipe treatment)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本标准主要是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或浓度,主要为铜冶炼过程中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的产生量。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入口的废气量和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或浓度,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铜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4.2指标要求
铜治炼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表1铜治炼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主体冶炼工艺
熔炼工序
吹炼工序
精炼工序
2.制酸工艺
最终弃渣含铜/%
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
粗铜含硫/%
炉龄/d
精炼周期/h
大修炉龄/a
反射炉
回转炉
燃油/%
燃煤/%
精炼周期/h
3.生产规模(单系统)/万t
燃油/%
采用富氧闪速熔炼或富氧熔池熔炼工艺≤0.6
≥240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
吸),转化率≥99.8%
≥150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
吸),转化率≥99.6%
采用不违背《铜冶炼行业
准入条件》的冶炼工艺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吸)
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的工艺,转化率≥99.5%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废气的收集与处理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单位产品工粗铜(折标准煤)/(kg/t)艺能耗
阳极铜(折标准煤)/(kg/t)
单位产品综粗铜(折标准煤)!(kg/t)合能耗
铜回收率
4.硫的回收
阳极铜(折标准煤)/(kg/t)铜冶炼总回收率/%
粗铜冶炼回收率/%
硫的总捕集率/%
硫的回收率/%
5.耐火材料单耗/(kg/t粗铜)
6.单位产品新水耗量/(t/t)
三、产品指标
1.粗铜中杂质含量
硫酸中的汞、砷含量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2/t)
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
的产生量/(gt)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m3/t)
HJ558-
3—2010
炉体密闭化,具有防止废气逸出措施。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设有废气收集装置,并配套净化设施采用封闭式或防扬散贮存,贮存仓库配通风设施;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全封闭式输送廊道或采用其他全封闭式输送装置输送≤330
≤380
≤340
≤390
≥>97
达到YS/T70—2001
一级品要求
达到GB/T534优等
品要求
≤3500
≤700
≤15000
单位产品二氧化硫(SO,)产生量(制酸后)/(kg/t)
单位产品烟尘产生量/
闪速熔炼
(kg/t)
单位产品工业粉尘产
生量/(kg/t)
单位产品铅产生量/
熔池熔炼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单位产品砷产生量/(g/t)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率/%
3.熔炼弃渣
4.炉渣
废弃耐火材料
7.生产作业面废水
8.生产区初期雨水
≤200
≤410
≤460
≤430
≤480
≤500
≤550
≤530
≤580
达到YS/T70—2001二级品要求
达到GB/T534一等品要求
≤4000
≤900
≤20000
≤280
≤190
≤1100
全部综合利用。可作为建筑材料或采矿巷道回填等用≤20
≤5500
≤1100
≤22000
≤320
未达到弃渣要求的炉渣,在各冶炼厂返回熔炼炉,或送选矿厂选铜精矿进行专门处理,回收铜、镁等
回收治理
处理后回用
处理后回用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HJ558—2010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六、环境管理要求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2.组织机构
3.环境审核
原料用量及质量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设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健全、完善并纳入日常管理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
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了
清洁生产审核,审核方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审核方案全部实施并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验收;按照GB/T24001建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规定严格的检验、计量控制措施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4.生产过程环生产工艺用水、电、气管理境管理
环保设施管理
污染源监测系统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6.相关方环境管理
5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采样和监测方法
所有环节安装计量仪表进行计量,并制定严格定量考核制度
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
案全部实施并经省级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验
收;对运营过程中环境
因素进行控制,有严格
的操作规程,建立相关
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
核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
对主要环节安装计量仪表
进行计量,并制定定量考
核制度
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自动检测数据应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环保部检测数据网络连接,实时上报一般固体废物按照GB18599的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对危险废物(主要指酸泥、阳极泥及废水处理沉淀渣)严格按照GB18597的相关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还应制定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必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提出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见表2。废气和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后进行累计,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监测项目
污染源类型
化学需氧量
废水污染源
废气污染源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表2污染物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测点位置
处理站入口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8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
注:采用计算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应为每次实测浓度的废水流量的加权平均值。HJ 558—2010
监测频次,测试条件及要求
正常生产工况下,每季度采样
次,每次至少采集三组以上样品每季度采样一次,每次连续,每天在正常运行下分别检测
5.2统计核算
企业的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新鲜水及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污染物产生指标以监测的年日均值进行核算。单位产品新水耗量数据可按日均值统计。5.3计算方法
5.3.1最终弃渣含铜
一定计量时间内(一般为一年),熔炼工序产生的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按式(1)或式(2)计算:Msx100%
式中:Z-一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以下同),熔炼工序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Ms一同一计量时间内,全部弃渣带走的金属铜总量,t;Zo一同一计量时间内,所排放的总渣量,t。Z
式中:Z—在--定计量时间内,熔炼工序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Z一一同一计量时间内,第k次测定的含铜率,%;m—同一计量时间内,所测定的总次数。5.3.2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铜精矿熔炼过程中,熔炼炉出炉烟气中二氧化硫(SO,)含量,按式(3)计算:ysx×100%
式中:S熔炼炉出口二氧化硫(SO)的含量,%:Vs—熔炼炉出口二氧化硫(SO,)的体积(标态),m2;Vc——熔炼炉出口气体的体积(标态),m。5.3.3粗铜含硫
粗铜中硫百分比,按式(4)计算:式中:So
-粗铜中的含硫率,%;
Ms×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清洁生产标准
铜冶炼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2010-02-01发布
环境保护
2010-05-01实施
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第10号
HJ558-—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一2010):二、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559—2010);三、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羊革)(HJ560一2010)。以上标准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特此公告。
2010年2月1日
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规范性技术要求....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标准的实施
HJ558-2010
....iv
HJ558—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铜冶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铜冶炼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2月1日批准。本标准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适用范围
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HJ558-—2010
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硫化铜精矿为主要原料的铜的火法冶炼企业(不包括以废杂铜为主要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也不包括湿法冶炼铜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914一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
危险废物存污染控制标准
GB21248—20074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534—2002
工业硫酸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T56一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57一200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YS/T70-2001粗铜
YS/T441.1一2001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铜选矿冶炼部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4年第16号)《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40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2熔炼smeltingprocedure
指将含铜精矿,配入适当数量的熔剂、返尘、燃料,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氧气与精矿内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烟气、铜筑(冰铜)及炉渣的过程。3.3吹炼blowingprocedure
指通过向铜镜中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将其中的铁、硫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贵金属富集到粗铜中的冶金过程。1
HJ558—2010
3.4火法精炼pyro-refiningprocedure指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熔体中鼓入空气,使铜熔体的杂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然后用碳氢还原剂将熔解在铜中的氧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的冶金过程。
3.5闪速熔炼flashsmelting
指将粒径很小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干燥硫化铜精矿和富氧空气,喷入高温反应空间,使悬浮在氧化空气中的铜精矿颗粒在高温下迅速完成冶金反应,产生铜镜、炉渣和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的冶金过程。3.6熔池熔炼bathsmelting
指将细小硫化铜精矿加入熔体的同时,向熔体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进行熔炼的冶金过程。3.7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pollutants generation indicators(before end-of-pipe treatment)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本标准主要是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水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或浓度,主要为铜冶炼过程中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的产生量。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入口的废气量和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或浓度,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铜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4.2指标要求
铜治炼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表1铜治炼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主体冶炼工艺
熔炼工序
吹炼工序
精炼工序
2.制酸工艺
最终弃渣含铜/%
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
粗铜含硫/%
炉龄/d
精炼周期/h
大修炉龄/a
反射炉
回转炉
燃油/%
燃煤/%
精炼周期/h
3.生产规模(单系统)/万t
燃油/%
采用富氧闪速熔炼或富氧熔池熔炼工艺≤0.6
≥240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
吸),转化率≥99.8%
≥150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
吸),转化率≥99.6%
采用不违背《铜冶炼行业
准入条件》的冶炼工艺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吸)
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的工艺,转化率≥99.5%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废气的收集与处理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单位产品工粗铜(折标准煤)/(kg/t)艺能耗
阳极铜(折标准煤)/(kg/t)
单位产品综粗铜(折标准煤)!(kg/t)合能耗
铜回收率
4.硫的回收
阳极铜(折标准煤)/(kg/t)铜冶炼总回收率/%
粗铜冶炼回收率/%
硫的总捕集率/%
硫的回收率/%
5.耐火材料单耗/(kg/t粗铜)
6.单位产品新水耗量/(t/t)
三、产品指标
1.粗铜中杂质含量
硫酸中的汞、砷含量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2/t)
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
的产生量/(gt)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m3/t)
HJ558-
3—2010
炉体密闭化,具有防止废气逸出措施。在易产生废气无组织排放的位置设有废气收集装置,并配套净化设施采用封闭式或防扬散贮存,贮存仓库配通风设施;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全封闭式输送廊道或采用其他全封闭式输送装置输送≤330
≤380
≤340
≤390
≥>97
达到YS/T70—2001
一级品要求
达到GB/T534优等
品要求
≤3500
≤700
≤15000
单位产品二氧化硫(SO,)产生量(制酸后)/(kg/t)
单位产品烟尘产生量/
闪速熔炼
(kg/t)
单位产品工业粉尘产
生量/(kg/t)
单位产品铅产生量/
熔池熔炼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闪速熔炼
熔池熔炼
单位产品砷产生量/(g/t)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率/%
3.熔炼弃渣
4.炉渣
废弃耐火材料
7.生产作业面废水
8.生产区初期雨水
≤200
≤410
≤460
≤430
≤480
≤500
≤550
≤530
≤580
达到YS/T70—2001二级品要求
达到GB/T534一等品要求
≤4000
≤900
≤20000
≤280
≤190
≤1100
全部综合利用。可作为建筑材料或采矿巷道回填等用≤20
≤5500
≤1100
≤22000
≤320
未达到弃渣要求的炉渣,在各冶炼厂返回熔炼炉,或送选矿厂选铜精矿进行专门处理,回收铜、镁等
回收治理
处理后回用
处理后回用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HJ558—2010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六、环境管理要求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2.组织机构
3.环境审核
原料用量及质量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设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健全、完善并纳入日常管理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
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了
清洁生产审核,审核方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审核方案全部实施并经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验收;按照GB/T24001建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规定严格的检验、计量控制措施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
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4.生产过程环生产工艺用水、电、气管理境管理
环保设施管理
污染源监测系统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6.相关方环境管理
5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采样和监测方法
所有环节安装计量仪表进行计量,并制定严格定量考核制度
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
案全部实施并经省级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验
收;对运营过程中环境
因素进行控制,有严格
的操作规程,建立相关
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
核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
对主要环节安装计量仪表
进行计量,并制定定量考
核制度
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自动检测数据应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环保部检测数据网络连接,实时上报一般固体废物按照GB18599的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对危险废物(主要指酸泥、阳极泥及废水处理沉淀渣)严格按照GB18597的相关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管理,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还应制定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必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提出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见表2。废气和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后进行累计,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监测项目
污染源类型
化学需氧量
废水污染源
废气污染源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表2污染物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测点位置
处理站入口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熔炼车间
吹炼车间
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8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方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
注:采用计算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应为每次实测浓度的废水流量的加权平均值。HJ 558—2010
监测频次,测试条件及要求
正常生产工况下,每季度采样
次,每次至少采集三组以上样品每季度采样一次,每次连续,每天在正常运行下分别检测
5.2统计核算
企业的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新鲜水及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污染物产生指标以监测的年日均值进行核算。单位产品新水耗量数据可按日均值统计。5.3计算方法
5.3.1最终弃渣含铜
一定计量时间内(一般为一年),熔炼工序产生的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按式(1)或式(2)计算:Msx100%
式中:Z-一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以下同),熔炼工序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Ms一同一计量时间内,全部弃渣带走的金属铜总量,t;Zo一同一计量时间内,所排放的总渣量,t。Z
式中:Z—在--定计量时间内,熔炼工序最终弃渣平均含铜率,%;Z一一同一计量时间内,第k次测定的含铜率,%;m—同一计量时间内,所测定的总次数。5.3.2烟气二氧化硫(SO,)含量铜精矿熔炼过程中,熔炼炉出炉烟气中二氧化硫(SO,)含量,按式(3)计算:ysx×100%
式中:S熔炼炉出口二氧化硫(SO)的含量,%:Vs—熔炼炉出口二氧化硫(SO,)的体积(标态),m2;Vc——熔炼炉出口气体的体积(标态),m。5.3.3粗铜含硫
粗铜中硫百分比,按式(4)计算:式中:So
-粗铜中的含硫率,%;
Ms×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 HJ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
- HJ573-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盒
- HJ572-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T32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 HJ/T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731-2014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73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
- HJ1127-2020 应急监测中环境样品 γ 核素测量技术规范
- HJ1126-2020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