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8370-2009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国家标准(GB)】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13:56:26
- GB8370-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 8370-2009
标准名称: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4-27 -
实施日期:
2009-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508.76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 8370-1987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苗木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实施产地检疫。 GB 8370-2009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8370-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370—2009
代替GB8370—1987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Quarantine protocols for apple seedlings in producing areas2009-04-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8370-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
字数24千字
2009年7月第一版2009年7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1-37629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http://foodmate.net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370—1987《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本标准与GB8370—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标准结构、部分术语:GB8370—2009
一对苹果苗木产地检疫的程序,及其调查检测和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F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附录E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立峰、杨勤民、张德满、刘慧、朱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8370—1987。
http://1范围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苗木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实施产地检疫。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Equarantineinproducingareas
产地检疫
GB8370—2009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含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田间调查、室内检测、证书签发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选种和疫情处理工作等。2.2
苹果苗木appleseedlings
具有根系和苗干的苹果树苗。
母本树maternalplants
用于提供接穗的苹果母树。
3应检疫的有害生物
3.1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3.2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4申请受理
4.1选址受理
根据苹果苗木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申请,依据常规普查和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出具产地选址合格检疫证明。
4.2产地检疫受理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审核苹果苗木生产单位和个人提出的申请和提供的相关资料,决定是否受理。《产地检疫申报单》见附录A。
5准备与技术指导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制定产地检疫计划,并对苹果苗木繁育基地进行检疫指导(参见附录B)。6调查检测
6.1田间调查
6.1.1调查时间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气候条件和苹果苗木生育期确定调查时间和次数。6.1.2调查方法
母本园要逐株调查。
http
GB8370—2009
苗圃在普查的基础上,采取棋盘式取样,不少于9点,每点不少于50株。6.1.3田间检验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田间现场初步检验。将田间调查取样结果填人《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见附录C)。调查过程中,检疫性有害生物特征参见附录D,危害症状识别参见附录E。对疑似检疫性有害生物或为害症状的植株取样,记载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带回室内检验检测。6.2室内检测
对检疫性有害生物或为害症状,有检测标准的按照标准进行鉴定,没有检测标准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鉴定。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见附录F)。7疫情处理
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除,防除措施参见附录G。8签证
8.1.根据由间调查、室内检测鉴定结果,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或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除害处理合格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附录H),《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1年。
8.2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经检疫除害处理不合格的,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告知产地检疫申请单位或个人。9档案管理
对在产地检疫工作中的原始调查数据、室内检测检验结果等资料要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有条件的拍摄有关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为害症状的照片进行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编号:
植物名称
品种名称
种(苗)来源
生产面积
预计产量
生产地点
生产期限
申请单位
名称(盖章):
地址:
联系人(签名):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产地检疫申请书
表A.1产地检疫申请书
起,至
联系电话:
邮编:
来人领取
要求批件
发送方式
传真:
特快专递邮寄
普通邮寄
http://foodmate.netGB8370—2009
GB8370—2009
B.1苗面地选定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苹果苗木繁育防疫措施
B.1.1苗圃地的选定应在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的指导下,选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B.1.2如果选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零星发生区,应在有自然隔离条件、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块。B.2繁殖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B.2.1砧木种子的来源和处理
砧木种子应立足自给或从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调人。从外地调人的砧木种子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验证或复检。同时,应注意对包装材料进行检疫检验。B.2.2接穗的来源和处理
接穗应从本单位健康母本树上采集或从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调入。从外地引进的良种接穗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验证或复检。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销毁;科研用的少量良种接穗,可采用药剂除害处理,经过处理确认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使用。B.3母本园的建立
B.3.1在建立苗圃前,应建立健康的母本园,以提供健康的接穗。B.3.2母本园应建立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B.3.3母本园内补裁的新母本树应采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良种接穗培育。B.4苗圃、母本园防疫措施
禁止携带未经检疫的砧木种子、砧木、接穗、苗木、果实和包装器材进入苗圃、母本园。B.4.1
2工具要消毒专用。
3加强母本园、苗圃地的管理,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B.4.3bZxz.net
生产/经营者
联系/负责人
调查日期
症状描述:
植物名称(中文名和学名)
发生与防控情况及原因:
抽样方法、部位和抽样比例:
备注:
抽样单位(盖章):
填表人(签名):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表C.1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抽样地点
生育期
生产/经营者
现场负责人
注:本单一式两联,第一联抽样单位存档,第二联交受检单位。+品伙伴网httn:
uwwfoodmate.net
GB8370—2009
编号:
调查代表
株数或面积
GB8370—2009
D.1苹果绵蚜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部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7mm~2.0mm,翅展5.5mm。身体暗褐色,头及胸部黑色。体表覆盖有白色绵状物比无翅胎生的少。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触角6节,第三节特别长,上面有不完全或完全的环状感觉孔24个~28个,第四节长度次之,环状感觉孔3个~4个,第五节长于第六节。翅透明,翅脉及翅患棕色。腹管退化为环状黑色小孔。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mm~2.2mm。身体近椭圆形,体侧有瘤状突起,着生短毛,身体被有白色蜡质绵状物。头部无额瘤。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超过第二节的2倍。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腹部背面有4条纵裂的泌蜡孔,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孔,位手第五第六腹节间。有性雌蚜长约1mm,身体淡黄褐色,触角5节,口器退化,腹部赤褐色,稍有绵毛。有性雄蚜长约0.7mm,黄绿色,触角5节,口器退化,腹部各节中央隆起,有明显沟痕。卵椭圆形,长约0.5mm。初产时为橙黄色,后变为褐色,表面光滑,外覆白粉,较大一端精孔突出。若虫共4龄。身体略呈圆桶形,体色赤褐。喙细长,向后延伸。触角5节。身体被有白色绵状物。D.2苹果鑫蛾
成虫:体长8mm,翅展19mm~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雄蛾色深,雌蛾色浅。复眼深棕褐色。头部具有发达的灰白色鳞片丛;下唇须向上弯曲,第二节最长,末节着生于第二节末端的下方。前翅无前缘褶;各脉彼此分离。R1脉出自中室中部或稍前,R2脉距R3脉比R1脉近。后翅M2脉和M3脉平行;M3脉和Cu1脉共柄。前翅肛上纹大,深褐色,椭圆形,有三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条~5条褐色横纹,这是本种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另外,翅基部淡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在此区内杂有较深的斜行波状纹,翅的中部颜色最浅,也杂有波状纹。雄蛾前翅腹面中室后缘有一黑褐色条斑,雌蛾无。后翅深褐色,基部较淡。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在中间有明显颈部;抱器腹在中部有凹陷,其外侧有一指状尖突,抱器端圆形,具有许多长毛,阳茎短粗,基部稍弯;阳茎针6枚~8枚,分两行排列。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内侧平直,外侧弧形,交配孔宽扁;后阴片圆大;囊导管短粗,在近口处强烈几丁质化,阔大呈半圆;囊突两枚,牛角状。
卵:扁平椭圆形,长1.1mm~1.2mm,宽0.9mm~1.0mm,中部略隆起,表面无明显花纹。出产时为半透明,随后发育成黄色和红色。幼虫:幼虫初龄为黄白色,成熟幼虫体长14mm~18mm体呈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浅,前胸盾淡黄色,井有褐色斑点臀板上有淡褐色斑点。头部黄褐色,单侧眼区深褐色,每侧有六个单眼,第1、6单眼较大,呈椭圆形,第3、4单眼较小;前胸气门最大,椭圆形;其次为第八节气门,其余大致相等,近乎圆形。腹部腹足4对,趾钩单序缺环;未端臀足一对,趾钩单行排列。:体长7mm~10mm,黄褐色,复眼黑色,喙不超过前足腿节。雌虫触角较短,不及中足的末端;而雄虫的触角较长,接近中足的末端。中足基节显露,后足及翅均超过第三腹节而达第四腹节前端,臀棘共10根。
D.3美国白蛾
成虫:翅展23mm~46mm,头被白色长毛,复眼突出,有单眼。喙短而弱,具有小下颚须。雄虫触角双节齿状。前翅R1脉由中室单独发出,R1-R5共柄;M1由中室前角发出,M2、M3由中室后角上方6
ht
GB8370—2009
发出;Cul由中室后角发出;后翅Sc十R1由中室前缘中部发出Rs十M1由中室前角发出M2、M3有一短的共柄,由中室后角向上发出。前足基节及腿端部橘黄色。胫节端翅两个,一个短直,另一个长且弯曲。
卵:聚产,一块卵有数百粒单层排列,直径0.4mm0.5mm,卵面有规则的凹陷刻纹。幼虫:发生在美国南部的为红头型。幼虫的头和背部毛瘤呈橘红色。发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为黑头型,头和背部毛瘤呈黑色。:臀棘8根~17根,棘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间凹陷。D.4苹果黑星病
分生孢子梗与菌丝区别明显或不明显,圆柱状,丛生,短而直立,不分枝,直或略弯,淡褐色至深褐色,或橄榄色,屈膝状或结节状,有时基部膨大,产孢细胞全壁芽生式产孢,环痕式延伸;分生孢子倒梨形或倒棒状,大小为(14μm24μm)×(6μm~8um),初生时无色,渐为淡青褐色、深褐色,孢基平截,顶部钝圆或略尖,表面光滑或具小疣突,0~1个隔膜,偶具2个或2个以上隔膜,分隔处略缢缩。菌落呈不规则形或圆形,平铺状,橄榄色、灰色或黑色,有时被有茸毛。菌丝多数生于寄主角质层下或表皮层中,作放射状生长。子囊座初理于基质内,后外露或近表生,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有孔口,稍突起作乳头状,在孔口周缘长有刚毛。每个子囊壳一般可产生50个~100个子囊,最多242个。子囊无色,圆筒状,大小为(55μm~75μm)×(6μm~12μm),具短柄,胞壁很薄。子囊内一般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由2个大小不等的细胞组成,上面的细胞较小而稍尖,下面的细胞较大而圆,子囊孢子大小为(11μm~15μm)×(5μm~7μm),成熟时为青褐色。D.5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病毒为等轴对称球状体,直径23nm、25nm和27nm,无包膜。有些粒体为准等轴球状到短棒状(轴比为1.01~1.5)有些株系的病毒粒体呈明显棒状(轴比大于2.2).有的棒状粒体长达70nm,棒状粒体的有无及比例因株系而异。病毒在磷钨酸中易解,一定要用1%戊二醛固定。纯化的病毒有三个沉降组分,沉降系数为95S(B),72S(T),90S(M,B和M是侵染必需的)。分子量:5.2×10°~7.3×10%。CsCl浮力密度是1.35gcm~3.260gcm,在280nm吸收光谱比值约1,56。病毒含核酸6%,蛋白质84%,不含脂类。病毒核酸为单链RNA,三个组分,分别为3.66kb,2.50kb,1.88kb;蛋白亚基分子量大约2.5×10*,有196个氮基酸残基。
病毒具有中等免疫原性,用福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病毒制剂,注射家免可获得特异抗血清。PNRSV与苹果花叶病毒(Applemosaicvirus)有一定的血清学关系。而与烟草线条病毒(Tobacco streakvi-rus)、石刁柏2号病毒(Asparagusvirus2)、柑桔粗叶病毒(Citrusleafrugosevirus)、柑桔杂色病毒(Citrusvariegationvirus)、榆树斑驳病毒(Elmmottlevirus)、图拉苹果花叶病毒(Tulareapplemosaicvirus)和李矮缩病毒(Prunedwarfvirus)无血清学关系。体外存活期:0.4d0.75d(6h~18h),随浓度而异,未稀释的汁液几分钟内侵染性大多丧失;稀释限点为10-2~10-3,钝化温度为55℃~62℃,随株系不同而异。7
GB8370—2009
E.1苹果绵蚜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部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田间为害症状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幼虫在苹果背阴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短果枝端的叶丛中、果梗、尊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际等处寄生危害。被害处出现大量体背披有白色绵状物的虫体。刺吸吸取树液,消耗树体营养,使树势衰弱。被害部分的组织因受刺激,渐成病状虫瘦,久则虫瘦破裂,造成深浅大小不等的伤口,更有利于它继续为害及越冬。苹果绵蚜的为害结果,严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因而使树势衰弱,树龄缩短,产量及品质降低。幼树受害后,枝条发育不良,推迟结果。其次,由于瘤状虫瘦的破裂,容易招致其他病虫害的侵袭。果树严重被害时,遇严寒或干阜,可导致树体的死亡。5月~7月上旬和9月中旬~10月为发生盛期,是田间调查的最适时期。E.2苹果熹蛾
苹果毫蛾主要是以幼虫蛙食果实为害,每年在各地发生一至多个世代不等。以苹果为例,每个世代的大部分初孵幼虫均自果实表面蛀入果实内部,初龄幼虫在果实表面以下取食果肉,并向种室方向做不规则的蛙道,三龄幼虫时进人种室,取食果实的种子。果实表面蛙孔随虫龄的增加不断增大,其外部常有大量褐色的虫粪堆积。幼虫发育成熟后向果实表面方向做一较直的蛀道脱果。另外苹果囊蛾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一头苹果囊蛾幼虫可以蛀食2个~4个果实,一般一个果实内仅有一头幼虫,少数情况会出现2头乃至多头。被苹果意蛾蛀食的果实往往容易脱落,因此该虫在为害严重时往往会造成大量落果。每年发生2代~3代,世代重叠5月下旬~8月下旬是各代幼虫发生盛期,此时是田间调查的最适时期。
E,3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的幼虫取食叶肉,吐丝做网幕,有的网幕长达1m以上。幼虫群集网幕中为害。1龄~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只留下叶脉,整个叶片呈透明的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幼虫开始分成若干个小的群体,形成几个网幕,4龄未幼虫食量大增,5龄后进人单个取食的暴食期。整个幼虫期间取食量极大,造成植物长势衰弱,抗逆力低下,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每年发生2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是调查的适宜时期。E.4苹果黑星病
能侵染叶片、果实、花及嫩枝等部位,但主要为害叶片及果实,症状在叶片及果实上也特别明显。此病于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是田间调查的适宜时期。叶片:病斑先从正面发生,也可在背面先发生。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后渐变褐色,最后变为黑色;圆形或放射状,直径3mm~6mm或更大;病斑周围有明显的边缘,老叶上更明显。病斑表面产生茂密的黑褐色至黑绿色绒状需层。叶片受害严重时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有时叶片上病斑很多,且常常数斑融合,致使叶片干枯脱落。有些情况下叶片上病斑向上突起皇泡状。叶柄受害后,病斑皇长条形,突破寄主表皮后露出黑霉,当叶柄上病斑多或环绕叶柄时,可引起落叶。果实:幼果期易感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初为淡黄绿色,后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生绒状等层,随着果实膨大,病部渐凹陷、硬化、龟裂。幼果染病后因发育受8
GB8370—2009
阻而呈畸形。果实成熟期受害,病斑小而密集,黑色或咖啡色,角质层不破裂。果梗受害状和叶柄相似。花序:病菌可侵害花瓣、萼片的尖端使其褪色。花梗被害后呈黑色,造成落花落果。枝条:枝条不常染病,但在条件适宜时,当年新梢可被侵染,侵染点在枝端,病斑很小,枝条长大后病斑消失,在特别感病的品种上,有时造成新梢的泡状肿大。http://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370—2009
代替GB8370—1987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Quarantine protocols for apple seedlings in producing areas2009-04-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8370-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
字数24千字
2009年7月第一版2009年7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1-37629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http://foodmate.net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代替GB8370—1987《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本标准与GB8370—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标准结构、部分术语:GB8370—2009
一对苹果苗木产地检疫的程序,及其调查检测和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F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附录E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立峰、杨勤民、张德满、刘慧、朱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8370—1987。
http://1范围
苹果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苗木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实施产地检疫。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Equarantineinproducingareas
产地检疫
GB8370—2009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含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田间调查、室内检测、证书签发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选种和疫情处理工作等。2.2
苹果苗木appleseedlings
具有根系和苗干的苹果树苗。
母本树maternalplants
用于提供接穗的苹果母树。
3应检疫的有害生物
3.1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3.2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4申请受理
4.1选址受理
根据苹果苗木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申请,依据常规普查和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出具产地选址合格检疫证明。
4.2产地检疫受理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审核苹果苗木生产单位和个人提出的申请和提供的相关资料,决定是否受理。《产地检疫申报单》见附录A。
5准备与技术指导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制定产地检疫计划,并对苹果苗木繁育基地进行检疫指导(参见附录B)。6调查检测
6.1田间调查
6.1.1调查时间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气候条件和苹果苗木生育期确定调查时间和次数。6.1.2调查方法
母本园要逐株调查。
http
GB8370—2009
苗圃在普查的基础上,采取棋盘式取样,不少于9点,每点不少于50株。6.1.3田间检验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田间现场初步检验。将田间调查取样结果填人《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见附录C)。调查过程中,检疫性有害生物特征参见附录D,危害症状识别参见附录E。对疑似检疫性有害生物或为害症状的植株取样,记载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带回室内检验检测。6.2室内检测
对检疫性有害生物或为害症状,有检测标准的按照标准进行鉴定,没有检测标准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鉴定。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见附录F)。7疫情处理
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除,防除措施参见附录G。8签证
8.1.根据由间调查、室内检测鉴定结果,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或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除害处理合格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附录H),《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1年。
8.2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经检疫除害处理不合格的,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告知产地检疫申请单位或个人。9档案管理
对在产地检疫工作中的原始调查数据、室内检测检验结果等资料要建立档案,并妥善保存,有条件的拍摄有关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其为害症状的照片进行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编号:
植物名称
品种名称
种(苗)来源
生产面积
预计产量
生产地点
生产期限
申请单位
名称(盖章):
地址:
联系人(签名):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产地检疫申请书
表A.1产地检疫申请书
起,至
联系电话:
邮编:
来人领取
要求批件
发送方式
传真:
特快专递邮寄
普通邮寄
http://foodmate.netGB8370—2009
GB8370—2009
B.1苗面地选定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苹果苗木繁育防疫措施
B.1.1苗圃地的选定应在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的指导下,选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B.1.2如果选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零星发生区,应在有自然隔离条件、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块。B.2繁殖材料的采集和处理
B.2.1砧木种子的来源和处理
砧木种子应立足自给或从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调人。从外地调人的砧木种子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验证或复检。同时,应注意对包装材料进行检疫检验。B.2.2接穗的来源和处理
接穗应从本单位健康母本树上采集或从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调入。从外地引进的良种接穗应附有植物检疫证书并报请当地农业植物检疫机构验证或复检。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销毁;科研用的少量良种接穗,可采用药剂除害处理,经过处理确认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后方可使用。B.3母本园的建立
B.3.1在建立苗圃前,应建立健康的母本园,以提供健康的接穗。B.3.2母本园应建立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B.3.3母本园内补裁的新母本树应采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良种接穗培育。B.4苗圃、母本园防疫措施
禁止携带未经检疫的砧木种子、砧木、接穗、苗木、果实和包装器材进入苗圃、母本园。B.4.1
2工具要消毒专用。
3加强母本园、苗圃地的管理,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B.4.3bZxz.net
生产/经营者
联系/负责人
调查日期
症状描述:
植物名称(中文名和学名)
发生与防控情况及原因:
抽样方法、部位和抽样比例:
备注:
抽样单位(盖章):
填表人(签名):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表C.1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抽样地点
生育期
生产/经营者
现场负责人
注:本单一式两联,第一联抽样单位存档,第二联交受检单位。+品伙伴网httn:
uwwfoodmate.net
GB8370—2009
编号:
调查代表
株数或面积
GB8370—2009
D.1苹果绵蚜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部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7mm~2.0mm,翅展5.5mm。身体暗褐色,头及胸部黑色。体表覆盖有白色绵状物比无翅胎生的少。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触角6节,第三节特别长,上面有不完全或完全的环状感觉孔24个~28个,第四节长度次之,环状感觉孔3个~4个,第五节长于第六节。翅透明,翅脉及翅患棕色。腹管退化为环状黑色小孔。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mm~2.2mm。身体近椭圆形,体侧有瘤状突起,着生短毛,身体被有白色蜡质绵状物。头部无额瘤。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超过第二节的2倍。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腹部背面有4条纵裂的泌蜡孔,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孔,位手第五第六腹节间。有性雌蚜长约1mm,身体淡黄褐色,触角5节,口器退化,腹部赤褐色,稍有绵毛。有性雄蚜长约0.7mm,黄绿色,触角5节,口器退化,腹部各节中央隆起,有明显沟痕。卵椭圆形,长约0.5mm。初产时为橙黄色,后变为褐色,表面光滑,外覆白粉,较大一端精孔突出。若虫共4龄。身体略呈圆桶形,体色赤褐。喙细长,向后延伸。触角5节。身体被有白色绵状物。D.2苹果鑫蛾
成虫:体长8mm,翅展19mm~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雄蛾色深,雌蛾色浅。复眼深棕褐色。头部具有发达的灰白色鳞片丛;下唇须向上弯曲,第二节最长,末节着生于第二节末端的下方。前翅无前缘褶;各脉彼此分离。R1脉出自中室中部或稍前,R2脉距R3脉比R1脉近。后翅M2脉和M3脉平行;M3脉和Cu1脉共柄。前翅肛上纹大,深褐色,椭圆形,有三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条~5条褐色横纹,这是本种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另外,翅基部淡褐色;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在此区内杂有较深的斜行波状纹,翅的中部颜色最浅,也杂有波状纹。雄蛾前翅腹面中室后缘有一黑褐色条斑,雌蛾无。后翅深褐色,基部较淡。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瓣在中间有明显颈部;抱器腹在中部有凹陷,其外侧有一指状尖突,抱器端圆形,具有许多长毛,阳茎短粗,基部稍弯;阳茎针6枚~8枚,分两行排列。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内侧平直,外侧弧形,交配孔宽扁;后阴片圆大;囊导管短粗,在近口处强烈几丁质化,阔大呈半圆;囊突两枚,牛角状。
卵:扁平椭圆形,长1.1mm~1.2mm,宽0.9mm~1.0mm,中部略隆起,表面无明显花纹。出产时为半透明,随后发育成黄色和红色。幼虫:幼虫初龄为黄白色,成熟幼虫体长14mm~18mm体呈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浅,前胸盾淡黄色,井有褐色斑点臀板上有淡褐色斑点。头部黄褐色,单侧眼区深褐色,每侧有六个单眼,第1、6单眼较大,呈椭圆形,第3、4单眼较小;前胸气门最大,椭圆形;其次为第八节气门,其余大致相等,近乎圆形。腹部腹足4对,趾钩单序缺环;未端臀足一对,趾钩单行排列。:体长7mm~10mm,黄褐色,复眼黑色,喙不超过前足腿节。雌虫触角较短,不及中足的末端;而雄虫的触角较长,接近中足的末端。中足基节显露,后足及翅均超过第三腹节而达第四腹节前端,臀棘共10根。
D.3美国白蛾
成虫:翅展23mm~46mm,头被白色长毛,复眼突出,有单眼。喙短而弱,具有小下颚须。雄虫触角双节齿状。前翅R1脉由中室单独发出,R1-R5共柄;M1由中室前角发出,M2、M3由中室后角上方6
ht
GB8370—2009
发出;Cul由中室后角发出;后翅Sc十R1由中室前缘中部发出Rs十M1由中室前角发出M2、M3有一短的共柄,由中室后角向上发出。前足基节及腿端部橘黄色。胫节端翅两个,一个短直,另一个长且弯曲。
卵:聚产,一块卵有数百粒单层排列,直径0.4mm0.5mm,卵面有规则的凹陷刻纹。幼虫:发生在美国南部的为红头型。幼虫的头和背部毛瘤呈橘红色。发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为黑头型,头和背部毛瘤呈黑色。:臀棘8根~17根,棘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间凹陷。D.4苹果黑星病
分生孢子梗与菌丝区别明显或不明显,圆柱状,丛生,短而直立,不分枝,直或略弯,淡褐色至深褐色,或橄榄色,屈膝状或结节状,有时基部膨大,产孢细胞全壁芽生式产孢,环痕式延伸;分生孢子倒梨形或倒棒状,大小为(14μm24μm)×(6μm~8um),初生时无色,渐为淡青褐色、深褐色,孢基平截,顶部钝圆或略尖,表面光滑或具小疣突,0~1个隔膜,偶具2个或2个以上隔膜,分隔处略缢缩。菌落呈不规则形或圆形,平铺状,橄榄色、灰色或黑色,有时被有茸毛。菌丝多数生于寄主角质层下或表皮层中,作放射状生长。子囊座初理于基质内,后外露或近表生,子囊壳球形或近球形,有孔口,稍突起作乳头状,在孔口周缘长有刚毛。每个子囊壳一般可产生50个~100个子囊,最多242个。子囊无色,圆筒状,大小为(55μm~75μm)×(6μm~12μm),具短柄,胞壁很薄。子囊内一般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由2个大小不等的细胞组成,上面的细胞较小而稍尖,下面的细胞较大而圆,子囊孢子大小为(11μm~15μm)×(5μm~7μm),成熟时为青褐色。D.5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病毒为等轴对称球状体,直径23nm、25nm和27nm,无包膜。有些粒体为准等轴球状到短棒状(轴比为1.01~1.5)有些株系的病毒粒体呈明显棒状(轴比大于2.2).有的棒状粒体长达70nm,棒状粒体的有无及比例因株系而异。病毒在磷钨酸中易解,一定要用1%戊二醛固定。纯化的病毒有三个沉降组分,沉降系数为95S(B),72S(T),90S(M,B和M是侵染必需的)。分子量:5.2×10°~7.3×10%。CsCl浮力密度是1.35gcm~3.260gcm,在280nm吸收光谱比值约1,56。病毒含核酸6%,蛋白质84%,不含脂类。病毒核酸为单链RNA,三个组分,分别为3.66kb,2.50kb,1.88kb;蛋白亚基分子量大约2.5×10*,有196个氮基酸残基。
病毒具有中等免疫原性,用福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病毒制剂,注射家免可获得特异抗血清。PNRSV与苹果花叶病毒(Applemosaicvirus)有一定的血清学关系。而与烟草线条病毒(Tobacco streakvi-rus)、石刁柏2号病毒(Asparagusvirus2)、柑桔粗叶病毒(Citrusleafrugosevirus)、柑桔杂色病毒(Citrusvariegationvirus)、榆树斑驳病毒(Elmmottlevirus)、图拉苹果花叶病毒(Tulareapplemosaicvirus)和李矮缩病毒(Prunedwarfvirus)无血清学关系。体外存活期:0.4d0.75d(6h~18h),随浓度而异,未稀释的汁液几分钟内侵染性大多丧失;稀释限点为10-2~10-3,钝化温度为55℃~62℃,随株系不同而异。7
GB8370—2009
E.1苹果绵蚜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部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田间为害症状苹果绵蚜以无翅胎生成虫及幼虫在苹果背阴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短果枝端的叶丛中、果梗、尊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际等处寄生危害。被害处出现大量体背披有白色绵状物的虫体。刺吸吸取树液,消耗树体营养,使树势衰弱。被害部分的组织因受刺激,渐成病状虫瘦,久则虫瘦破裂,造成深浅大小不等的伤口,更有利于它继续为害及越冬。苹果绵蚜的为害结果,严重影响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因而使树势衰弱,树龄缩短,产量及品质降低。幼树受害后,枝条发育不良,推迟结果。其次,由于瘤状虫瘦的破裂,容易招致其他病虫害的侵袭。果树严重被害时,遇严寒或干阜,可导致树体的死亡。5月~7月上旬和9月中旬~10月为发生盛期,是田间调查的最适时期。E.2苹果熹蛾
苹果毫蛾主要是以幼虫蛙食果实为害,每年在各地发生一至多个世代不等。以苹果为例,每个世代的大部分初孵幼虫均自果实表面蛀入果实内部,初龄幼虫在果实表面以下取食果肉,并向种室方向做不规则的蛙道,三龄幼虫时进人种室,取食果实的种子。果实表面蛙孔随虫龄的增加不断增大,其外部常有大量褐色的虫粪堆积。幼虫发育成熟后向果实表面方向做一较直的蛀道脱果。另外苹果囊蛾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一头苹果囊蛾幼虫可以蛀食2个~4个果实,一般一个果实内仅有一头幼虫,少数情况会出现2头乃至多头。被苹果意蛾蛀食的果实往往容易脱落,因此该虫在为害严重时往往会造成大量落果。每年发生2代~3代,世代重叠5月下旬~8月下旬是各代幼虫发生盛期,此时是田间调查的最适时期。
E,3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的幼虫取食叶肉,吐丝做网幕,有的网幕长达1m以上。幼虫群集网幕中为害。1龄~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只留下叶脉,整个叶片呈透明的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幼虫开始分成若干个小的群体,形成几个网幕,4龄未幼虫食量大增,5龄后进人单个取食的暴食期。整个幼虫期间取食量极大,造成植物长势衰弱,抗逆力低下,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每年发生2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是调查的适宜时期。E.4苹果黑星病
能侵染叶片、果实、花及嫩枝等部位,但主要为害叶片及果实,症状在叶片及果实上也特别明显。此病于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是田间调查的适宜时期。叶片:病斑先从正面发生,也可在背面先发生。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后渐变褐色,最后变为黑色;圆形或放射状,直径3mm~6mm或更大;病斑周围有明显的边缘,老叶上更明显。病斑表面产生茂密的黑褐色至黑绿色绒状需层。叶片受害严重时变小、变厚,呈卷曲或扭曲状。有时叶片上病斑很多,且常常数斑融合,致使叶片干枯脱落。有些情况下叶片上病斑向上突起皇泡状。叶柄受害后,病斑皇长条形,突破寄主表皮后露出黑霉,当叶柄上病斑多或环绕叶柄时,可引起落叶。果实:幼果期易感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初为淡黄绿色,后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生绒状等层,随着果实膨大,病部渐凹陷、硬化、龟裂。幼果染病后因发育受8
GB8370—2009
阻而呈畸形。果实成熟期受害,病斑小而密集,黑色或咖啡色,角质层不破裂。果梗受害状和叶柄相似。花序:病菌可侵害花瓣、萼片的尖端使其褪色。花梗被害后呈黑色,造成落花落果。枝条:枝条不常染病,但在条件适宜时,当年新梢可被侵染,侵染点在枝端,病斑很小,枝条长大后病斑消失,在特别感病的品种上,有时造成新梢的泡状肿大。http://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16739.2-2014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第2部分 汽车综合小修及专项维修业户
- GB50067-2014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T15456-2019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高锰酸盐指数法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13851-2022 内河交通安全标志
- GB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 GB16327-1996 肉干、肉脯卫生标准
- GB/T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38130-2019 铂合金首饰铂含量的测定钇内标ICP光谱法
- GB/T14643.5-199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MPN法
- GB15558.1-2003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 GB/T5564-1994 橡胶、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
- GB/T13869-2017 用电安全导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FZ/T01057.9-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 行业新闻
- 3DOS 空投指南:最新教程+平台链接一键参与
- 柴犬币持续面临抛售压力——代币长期下跌趋势背后的5大原因
- 等待仍在继续:SEC暂停灰度ETF为加密货币敞口带来新不确定性
- 波卡还是Ozak AI?2025年哪个代币具有200倍潜力?
- 以太坊交易量逼近2021年高点——ETH价格会跟上吗?
- 为什么Solana和以太坊即将迎来上涨——加密风投专家解读
- 黑客攻击、政府交易还是升级?86亿美元比特币转账引发猜测
- 比特币关键链上指标飙升98%,通往12万美元之路?
- 比特币90天未平仓合约下降,预示逢低买入机会——详情
- AYNI币技术架构剖析:链上安全与合约审计
- BONK ETF 进展:Tuttle Capital 推动 2× 杠杆 ETF,于 7 月 16 日前启动
- 分析师预测XRP支撑位将触发下一轮大涨
- Bonk 技术面深入解读:黄金交叉、转换楔形与支撑位详解
- 7月尼日利亚势头强劲的三大山寨币
- 狗狗币(DOGE)即将迎来50%价格暴涨,你需要知道这些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