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13:57:26
  • GB7413-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7413-2009

  • 标准名称: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04-27
  • 实施日期:

    2009-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332.75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9-10-01
  • 计划单号:

    20061901-Q-469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3-14
  • 起草人:

    项宇、黄超、吴立峰、朱景全、朱莉
  • 起草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甘薯 种苗 产地 检疫 规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种苗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甘薯种苗实施产地检疫。 GB 7413-2009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7413-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413—2009
代替GB7413—1987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propagating tubers and seedlings ofsweet potato inproducing areas2009-04-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0-01实施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代替GB7413-1987《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本标准与GB7413一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标准结构、部分术语:一对甘薯种苗产地检疫的程序,其调查检测和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规定。GB7413—2009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D、附录E、附录G和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宇、黄超、吴立峰、朱景全、朱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7413—1987。
http://1范围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种苗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业植物检疫机构对甘薯种苗实施产地检疫。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Equarantineinproducingareas
产地检疫
GB7413—2009
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含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由间调查、室内检验、签发证书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选种和疫情处理等工作。2.2
检验inspection
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
检测test
对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为鉴定有害生物而进行的除目测以外的官方检查。2.4
检疫性有害生物
quarantinepests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甘薯种苗propagatingtubersand seedlings of sweetpotatoes甘薯的薯块和薯苗。
3应检疫的有害生物
3.1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3.2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4产地检疫受理
植物检疫机构审核甘薯种苗生产单位和个人提出的《产地检疫申请书》(见附录A)和提供的相关材料,决定是否受理。
5准备与技术指导
植物检疫机构制定产地检疫计划,并对甘薯种苗繁育基地进行检疫指导,甘薯种苗生产防疫措施参见附录B。
GB7413—2009
6调查检测
6.1田间调查
6.1.1调查时间
在甘薯育苗期、生长中期和出薯前各检查一次。6.1.2调查方法
在全面目测的基础上,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检查,每块地抽查不少于五点,在苗期和生长期每点调查不少于10株;出薯前每点调查薯块不少于50块。调查面积不少于繁种面积的10%。6.1.3田间检验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症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腐烂茎线虫田间症状鉴定方法参见附录C。将田间调查结果记人《产地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见附录D)。6.2室内检测
6.2.1样本采集
采集表现症状的可疑病株(块),或选取长势弱、黄化、矮小、萎為的植株,采集薯块及其周围的土壤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检测未发现可疑病株(块)的由块抽样采集部分标本进行室内检测。填写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见附录E)。6.2.2检测方法
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测方法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无标准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检测。腐烂茎线虫的检测方法参见附录F。
6.2.3结果判定
将检测结果填入《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见附录G)。必要时要制作标本进行保存。7疫情处理
7.1发现种苗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立即停止育苗。7.2疫情发生地的种苗,进行检疫除害处理,或采取就地烧毁、挖坑深埋等措施。对尚未表现症状的薯块,需进行检疫除害处理,不能进行检疫除害处理的,可集中煮熟后作饲料等处理。7.3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病地和病地周围田块,应改种该有害生物的非寄主作物。8签证
8.1经田间、室内检验检测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植物检疫机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见附录H)。《产地检疫合格证有效期1年。8.2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经检疫除害处理不合格的,不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告知产地检疫申请单位或个人。9档案管理
在产地检疫过程中的原始调查数据、表格、标本等资料档案要妥善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2
编号:
植物名称
品种名称
种(苗)来源
生产面积
预计产量
生产地点
生产期限
申请单位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产地检疫申请书
表A.1产地检疫申请书
起,至
名称(盖章):
地址:
联系人(签名):
要求批件
发送方式
http:/
联系电话:
uwwfoodmate.net
来人领取
特快专递邮寄
普通邮寄
GB7413—2009
邮编:
传真:
GB7413—2009
B.1种苗地的选择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甘薯种苗生产防疫措施
B.1.1种苗地应选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作为无病留种田,严格选种、选苗。
B.1.2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应选在有隔离条件(周围1km范围内不种甘薯,种苗地排灌系统独立或上游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块。B.2
种苗的选择
种苗采自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区。育苗前对种苗进行逐一检查,选择健康种苗。发现可疑病株(块)进行室内鉴定。种苗地防疫措施
禁止携带未经检疫的种苗进人种苗地严禁疫情发生区的猪、牛、羊粪和土杂肥进人种苗地。种苗地的农具要新置专用,专人负责。种苗地发生有害生物需及时进行防治。B.4
种薯入窖管理
种薯单收、单放、单窖贮藏。
种薯人窖前应对窖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检查挑选无病种薯,晾干后入窖。贮藏过程中专人负责管理。
品伙伴网httn://wwwfoodm
C.1秧苗期症状
附录CbZxz.net
(资料性附录)
腐烂茎线虫病的田间症状
GB7413—2009
苗床上出苗少,矮小发黄,苗茎基白色部分出现斑驳,后变为黑色,剖开后茎内有空隙,髓部褐色或紫红色,折断不流或很少流白浆。C.2大田生长期症状
在生长初期症状不明显,中期开始表现秧蔓短,近地面薯拐处表皮龟裂,叶片由下而上发黄,这些症状是由地下薯块受害引起。
C.3薯块上症状
常见的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糠心型,发病的薯块从天小、颜色等方面与正常薯块无明显区别,表皮完好,但薯块内部由于受线虫刺激后,薄壁细胞失水、干缩呈白色海绵状(或粉末状),有大量空隙,称为“糠心型”。后期由于土壤中杂菌随机感染,因此呈现褐白相间的糠心状(严重的表皮呈暗褐色-猪肝色)。这种类型多是由秧苗带线虫直接侵染造成的;另一种是裂皮型,薯块表皮龟裂、失水皱缩。这种类型是由土壤中线虫直接侵染刺吸造成的;第三种类型是混合型,表现为内部糠心,外部裂皮5
httn:
GB7413—2009
微机档案编号:
调查地点
植物名称
调查日期
种植面积
中文名称
抽样面积
抽样株数
发生状况
检疫机构
疫情结论
当事人(签名)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产地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
表D.1产地检疫田间调查记录表
品种名称
植物生育期
核定产量
拉丁名
发生面积
被害株数
虫态分类记数
品伙伴网
记录员(签名)
检疫员(签名)
病害分级记数(最高为
生产/经营者
联系/负责人
调查日期
症状描述: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表E.1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编号:
地址及邮编
联系电话
抽样地点
植物名称(中文名和学名)
发生与防控情况及原因:
抽样方法、部位和抽样比例:
备注:
植物检疫机构(盖章):
填表人(签名):
生育期
生产/经营者
现场负责人
注,本单一式两联,第一联植物检疫机构存档,第二联交受检单位。http://foodmate.net年
GB7413—2009
调查代表
株数或面积
GB7413—2009
F.1来样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腐烂茎线虫室内检验方法
在甘薯育苗期,发现苗床稀疏,苗长势弱、矮黄甚至烂苗,应逐株检查表现症状的苗,将病苗及其要根际土壤采回实验室进行线虫分离鉴定。在大田期间,在甘薯收刨和切薯干时,是调查该病的最佳时期,采集表现症状的薯块,带回实验室进行线虫分离鉴定。F.2样本的保存
将采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及时分离,若不能及时分离,可将样品保存于4℃~10℃的冷藏箱中。F.3样本中线虫的分离
F.3.1贝曼漏斗法:选用直径10cm~14cm的玻璃漏斗,下面接一段乳胶管,在乳胶管上装一个止水夹,在漏斗中装满水,置于漏斗架上,把土壤样品或切碎的植物材料用2层~3层纱布或韧性较好的高级面巾纸包好,轻轻地放在漏斗中,24h~48h后,线虫由于其趋水性和自身的重量下沉至漏斗下的乳胶管中,用小培养血或试管接乳胶管下,松开止水夹,收集线虫悬浮液。F.3.2浅盘漏斗法:把样品放在铺有2层纱布或面巾纸的小筛盘中,然后把小筛盘放人装满水的漏斗中,其他步骤同贝受漏斗法。小筛盘直径比漏斗直径小2cm3cm,深度为2cm,筛眼直径为0.2cm~0.5cm。
F.3.3浅盆法:将样品平放在铺有2层纱布或面巾纸的筛盘中,把筛盆放在装有适量清水的底盆内,水量以刚浸透样品为宜,24h~48h后,移去筛盆,将底盆中的线虫悬浮液通过400目(孔径38μm)的筛子收集线虫。
F.4镜检
将分离所得的线虫悬浮液放在试管中,置于60C~65℃的水浴箱中2min~3min杀死线虫。已杀死的线虫及时用4%甲醛固定,制作成玻片,在显微镜下对线虫标本的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并与腐烂茎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若相符,则确定所鉴定线虫为腐烂茎线虫。F.5形态特征
F.5.1形态
雌虫:虫体线形,热杀死后虫体略向腹面弯,侧线6条。头部低平、略缢缩,口针有明显的基部球,中食道球纺锤形、有瓣,后食道腺短覆盖肠的背面(偶尔缢缩)。单卵巢、前伸,有时可伸达食道区,后阴子宫囊长是肛阴距的40%~98%。尾圆锥形,通常腹弯,端圆。雄虫:体前部形态和尾形似雌虫。交合伞伸到尾部的50%~90%,交合刺长24μm~27μm。F.5.2测量值(据Brzeski,1991)雌虫:L=0.69mm~1.89mma=18~49b=4~12;c=14~20;c=3~5V=77~84;口针长=10μm~13μm。
雄虫:L-0.63mm~1.35mmza=24~50;b=4~11;c=11~21口针长-10μm~12μm。主要测计项目(DeMan公式):
L—虫体长;
品伙伴网h
a-体长/最大体宽;
b-—体长/体前端至食道末端的距离;V—-体前端至阴门的距离×100/体长;c—体长/尾长,
c——尾长/肛门处体宽。
6所需仪器
GB7413—2009
显微镜1台;解剖镜1台;漏斗1个;熨斗架1个;浅盘1个;筛子1组;底盆1个;乳胶管1根;止水夹1个;试管若干;培养血若干;纱布2块;挑针1根。F.7
固定液配制
标准甲醛固定液:福尔马林(40%甲醛)蒸馏水=1:9。双倍甲醛甘油固定液:福尔马林(40%甲醛):蒸馏水=2:8。9
http://foodmate.netGB7413—2009
植物名称
植物生育期
样品来源
送检单位
检测鉴定方法:
检测鉴定结果:
备注:
鉴定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鉴定单位盖章: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
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
编号:
样品数量
送检日期
年月日
注,本单一式三份,检测单位、受检单位和检疫机构各一份10
http://
www
品种名称
取样部位
送检人
联系电话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