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606-2008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农业行业标准(NY)】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3 01:24:11
- NY/T1606-2008
- 现行
标准号:
NY/T 1606-2008
标准名称: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20.88 KB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606-—2008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eed potato2008-05-16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1606—2008
本标滞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 G、附录 H是规范性附录木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所并归口。本标滩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齐研究所、仙西省农业种子总站、东北农业大学、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福建省种子总站、潮北种子管理站。本标摊主要起草人:廖琴、邹金、夏平、金黎平、下亚平、陈伊里、尹江、退斌、刘喜才、谭宗儿、柳俊、刘宏、马异泉、郑旋、吴和明。
1范围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种薯生产。NY/T 1606—200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雅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331-2003马伶落种尊产她检疫规程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葬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育种家种子hreeder secd
利用少组织培养或无性系选方法获得的无马龄薯真菌:细菌病害及花叶型、卷叶型病毒和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基础种薯。
原种basicseed
在良好的陋离防病出条件下用育种家种子繁殖一至两代,生产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3.3
大田用种certified seed
在良好的隔离防病虫条件下用原种繁殖一至两代,生产的符合大凸用种质显标准的种募。4种薯生产
4.1育种家种子生产
4.1.1茎尖脱毒育种家种于生产
4.1.1.1材料选择
4.1.1.1.1田间选择
在上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于现菌期至开花期,选择牛长势、无病症表现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做好标记;生育后期至收获期再结合块茎表现及产量情况进行复选。4. 1. 1. 1. 2类病毒检测
对人选材料,用征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E)进行检测,筛选无药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材料作为挚尖脱毒基础材料,根据GB18133-2000进行检测。4.1.1.2荤尖组织培养
按附录A操作。
4.1.1.3脱毒试管苗然殖
NY/T 1606—2008
按附录操作。
4.1.1.4病毒检测
对获得的第一批组培苗,采用指示植物鉴定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等方法,接株系进行病毒检测,并采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F)逆行纺链块茎类病毒复检,筛选山无PVX、PVY,PVS、PLRV和PSTVd的基础苗根据GB18133—2000进行检测。4.1.1.5基础苗扩繁
重复4.1.1,3步骤,直至满足所需数量。每年进行定期检测,并及时更换基础苗。4.1.1.6试管薯生产
布离体无菌条件下,利用改良的MS培养基生产气生小块鉴(见附录C)。4.1.1.7育种家种子生产
在温室、网室等保护条件下用脱泰萨或试管薯生产的小种薯(有基质生产见附录):4.1.1.8育种家种子检验
生期间按育种家种子总量1.5沉取样最,取植株叶片进行病毒、类病壶检验4.1.2无性系选育种家种子生产
4.1.2.1单株选择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在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快,于开花期选择生长势强、无退化表现、并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健康植株,一般预选500株~1000株,作好标记,生育后期到收获前复查1次~2次,随时汰病株及衰植株。收获时泌选,将高产,无病并其有品种典型块茎特征的单株单收单藏。4.1.2.2类病毒和病毒检测
对人逃材料,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进行检测。筛选光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和无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的材料,作为无性系选种薯生产的核心材料,根据(3B18133--2000进行检测。4.1.2.3系固选择
4.1.2.3.1株行圈
得个中选单株种植成株系,生育期问进行多次观察或结合指示植物、抗血清法监定,严格溯法感病和低产株系,选留优良高产株系。4.1.2.3.2株系面
将选留的株系进行鉴定比较。严格淘汰病劣株系,人选高产、生长整齐致、无退化症状的株系,混合后用作育种家种了。
4.2原种及大田用种生产
4.2.1种尊源
4.2.1.1原种种薯来源
用蒸尖脱和无性系选方法牛*的育种家种子4.2.1.2大田用种种薯来源
投种薯生产程序.来源于原种种碧凸生产的符合质量标谁的种,4.2.2种薯生产
4.2.2.1种薯田设置
种薯因成其备良好的防虫,防病隔离条件。在无隔离条件下,原种生产田应距离马铃薯、其他茄科及十字花科作物、桃树园5000m,大用用种生*用应距离上述作物和桃树园500m以上。不同级别的马铃蒋、其他茹科及字花科作物禁止在向一地块或相邻地块种植。种薯出应实行8年以上无茄科作物的轮作制。2
种薯压应选择肥力较好,土松软、灌排水良好的地块:NY/T1606-2008
4.2.2.2种薯处理与精选
选择无畸形、机械损伤、病薯及杂的健让、适龄种薯,播前在适温、散射光条件下催壮劳。若切块播种,切刀必须消毒;并注意使伤口愈合,防止切块腐烂,必要时进行药剂处理;根GB7331-2003划刀消毒操作程序进行。
4.2.2.3播种
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索适时播种,以确保出苗快,苗齐、苗全,苗北。4.2.2.3.1种薯大小
育种家种子利原种采用整薯播种,大回用种提倡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每块不低于25么4.2.2.3.2种植密度
依品种、土壤肥力、种植方式而定种薯田应比一般牛产用适当增加密度。4.2.2.3.3基肥
种薯田应以有机肥作基肥,配施相应的化肥,适当多施磷、钾肥,禁止施用茄科植物残株涵制的肥料。
4.2.2.4田间管理
种喜生产过程中,使用专用机械,工其进行施药、中耕、谢草,收获等一系列田间作业,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出间接商级向低级种薯的顺序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严格消毒,避免病害的人为传播。4.2.2.4.1灌水培土和追肥
适时灌水,保持出问:L壤持水量65%~75%节期到现蕾期中耕培土2次,促进块茎形成、膨大,避免畸形薯、究心薯的产生。
视苗情适当追肥:少量多次,防止植株长。4.2.2.4.2去杂去劣
在生育期间,进行2次3次拨除劣株,杂株和可疑株(包括地下部分)。4.2.2.4.3病虫害防治
4.2.2.4.3.1晚疫病
原种用一股从出苗后3周~4周即开始喷杀菌剂,每周1次,直至收获;大田用种牛产田生育期应喷5次~6次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和系统性杀菌剂交替使用。4.2.2.4. 3.2蚜虫
利用黄血诱蚜器进蚜出测报,当出现有翅蚜时,施用茶出剂,每周喷1次。4.2.2.4.3.3其他
根据各地情况,注意综合防治其他病虫害..4.2.2.5田间观察记载鉴定
按附录E、附录F、附录G进行。
4.2.2.6种著收获与贮藏管理
4.2.2.6.1种薯收获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说和块茎成熟度,确定合适的收获口期,收狱前一周左右灭秧,以减少块茎感病,加速幼嫩薯皮木栓化。收获及运输时应防止机械混杂和机械损伤,注意防暴晒、防雨和防冻。4.2.2.6.2种薯贮藏
种尊收获后要进行预贮,严格淘汰病、烂、伤、杂及畸形薯,进行大小分级贮藏易所和容器要彻底消毒、防虫、防鼠,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种薯要分别贮藏,容器内、外放标签。种碧堆放高度低了库高的2/3。
NY/T1606—2008
种馨设专人保管,贮藏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凝度,长期贮戴温度2℃~4℃、相对湿度85%~-90%。
5种薯检验
种警质检验部门根据附录H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取得相应种薯级别合格证方可作为种磐使用。
5.1纯度检验
生育前期鉴定植株的株型、复叶大小、花色,萃色等典型性状,块茎形成后结介块形状、皮肉色、芽眼深浅。并进行室内检验。
5.2病害检验
田间道过日测,对病毒病和真菌、细菌病害进行调查记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搏出口外销毁(包括母薯和新生块茎)。原种用生育期问检验3次~5次,同时,取叶片和段样品进行室内鉴定;大用用种生产日牛育期问检验2次~3次。最后一次日间调查病害的百分率应在允许范围内,超标者相应降级或不作种使用.
6种薯检疫
种薯生产单位要搞好和薯自检,并由检疫部门机据G7331-2003进行复检: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种薯,不得作为种薯使用。
A.1器材与试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著萃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NY/T 1606—2008
A.1.1.器材
高压火菌锅、超净工作台、紫外灯、酒精灯、长镊子、剪刀,培养室、培养架、口光灯、试管、棒状温度计、器血,光照培养箱、解剖镜、解剖针、解剖刀、烧杯、量简、空调、酸度计。A.1.2试剂
75头酒精、甲漆、高锰酸钾、升汞、漂白粉饱含辫液、激动素、吲哚乙酸、pH试纸、MS培养基(见表A. 1).
化合物
NH,NO(硝酸铵)
KNO:(酸钾)
KH.PO(磷酸二氢钾)
MgS0·7H(K硫酸镁)
CaCh·2HO氛化钙)
表A.1MS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FesO.(硫酸亚铁)
NαTA(Z二胺四Z酸二钠)
KI(碾化铆)
NMoO-2IO(钻酸钠)
CoC+HO氯化钻)
Cus0·5.O硫酸假)
Mns0·4I20硫酸销)
Zns0.70硫酸锌)
HB硼酸)
维生素B
维生紫
L片氢致
注:在配制溶液A时最后加氧化钙。操作程序
0, 005
馏水量
配制!L培养基需母液笔
直接如人
直接加入
A.2.1取按4.1.1方法选择发葬的快举放置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源处理,温度33℃~37℃,处理时5
NY/T 1606 2008
间为3周~周。
A.2.2取经处理块举的顶芽、侧芽切下1cm2cm长若干段放衣烧杯望,盖好纱布,用白来水冲洗1l,然后移到超净上作台上,浸泡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min~10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A.2.3将制备好的茎尖组织培养基(MS一[哚乙酸1mg/L十激动素0.05mg/L)的培养液分装于试管里,每管10ml,试管用纱布棉球或封口膜封口,在7.84×10°Pa~9.8×10°Pa高压灭菌锅消毒20 min,冷却后效到超净工作台上待用。A.2.4搬作前,操作室、操作工兵等用高锰酸钾和H醛溶液熏蒸:然后用紫外灯照射20min~40txin,工作人员着清洁工作服,于用肥皂洗净准用75%乙醇擦拭消藓:A.2.5将芽暨于40倍双筒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去掉幼叶,直至露山半圆形光滑生长点,用解剖刀从0.1mm~0.3mm处切下(带1个叶原基),每支试管里接种一个生长点,试管封!I包上纸帽,并在管上注明品种、处理和接种H期。
A.2.6把接种好的试管放在温度25℃充右,光照强度为20001x~30001×的培养架上培养。3d~40d可君到明显伸长的茎和小叶:这时可转人普通MS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经1个~5个月可发育成4个~5个叶片的小植株。
A.1器材与试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著萃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NY/T 1606—2008
A.1.1.器材
高压火菌锅、超净工作台、紫外灯、酒精灯、长镊子、剪刀,培养室、培养架、口光灯、试管、棒状温度计、器血,光照培养箱、解剖镜、解剖针、解剖刀、烧杯、量简、空调、酸度计。A.1.2试剂
75头酒精、甲漆、高锰酸钾、升汞、漂白粉饱含辫液、激动素、吲哚乙酸、pH试纸、MS培养基(见表A. 1).
化合物
NH,NO(硝酸铵)
KNO:(酸钾)
KH.PO(磷酸二氢钾)
MgS0·7H(K硫酸镁)
CaCh·2HO氛化钙)
表A.1MS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FesO.(硫酸亚铁)
NαTA(Z二胺四Z酸二钠)
KI(碾化铆)
NMoO-2IO(钻酸钠)
CoC+HO氯化钻)
Cus0·5.O硫酸假)
Mns0·4I20硫酸销)
Zns0.70硫酸锌)
HB硼酸)
维生素B
维生紫
L片氢致
注:在配制溶液A时最后加氧化钙。操作程序
0, 005
馏水量
配制!L培养基需母液笔
直接如人
直接加入
A.2.1取按4.1.1方法选择发葬的快举放置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源处理,温度33℃~37℃,处理时5
NY/T1606.-2008
C.1器材与试剂
同附录B:
C.2材料
检测合格的脱毒基础苗(苦干)C.3操作程序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马铃募试管薯生产
C.3.1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留剪么项小叶和基部(有4个~6个节或叶片),置下MS液休培养基三角瓶中,每瓶4个~5个莹段,在温度22℃左右,光照强度20001x~~30001x条件下培养壮苗C.3.2当3周~4周后,整段上叶腋处长出小苗其4片~6片叶附,在无菌条件下,换上诱导结薯培养基,如MS液体BA5mL/L+CCC500g/L-0.5%活性炭-8%照糖。置F18℃~20℃光照(20001x~30001x)8h,16h黑暗条件下或24h黑暗条件下,诱导结磐,两周后,植株.上附续形成小块鉴5周~6周后可收获。
n.1设备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防虫温室、网室育种家种子小生产紡虫温案、防虫网室、育苗盘,基质(如蛭石、草炭土等)、遮荫网D.2材料
检测合格的脱毒基础苗(若平管)。D.3操作程序
NY/T1606-2008
D.3.1将蛭石或草炭土严格消藓后分装于脊苗盘中。D.3.2脱基础苗接种2周~3周(当曲高5cm~10cm时)后,从试管中取山脱毒基础苗移裁于育苗盘内,密度3cm×5cm,在温内20℃左右条件下培育壮苗。D.3.3小苗成活后,长至6片~8片叶时可连续剪项及腋求托插,最多可剪3次。D.3.4盘内扩繁苗高5cm~10cm时,定植了防虫网室,生产育种家种子小薯,或直接在温室单育苗盘内生产育种家种了小薯
D.3.5加水肥管理,定期喷药防蚜,用杀菌剂防治晚疫病及其他病害,及时拔除病、杂株。D.3.6种家种子小薯生产的各环节必须专人管理,工作人员的手、衣、育苗盘、基质(包据网室内的)等均要严格消毒。
NY/T1606—2008
E.1物候期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种菁生产调查记载标准
E.1.1出常期:全用苗数达75%的日期E.1.2现雷期:全田现蕾植株达75%的日期。E.1.3开花期:全出植株开花达75%的日期。F.1.4成熟期:全出有75%以上株茎叫变黄枯菱的口期:E.2植物学特征
E.2.1鉴色:分绿、绿带紫、紫带绿、紫、褐色,E.2.2分枝情况:调查土垫中下部,多:个分枝以上,中:2~4个:少:2个及2个分枝以下。E.2.3株高:开花期调查,由地表至主茎花序生长点的长度,求10株平均值。E.2.4株型:直立,与地而约成90\布:扩散,与地而约成45\角以.上;匍甸,与地面约成15°角以下。E.2.5叶色:调查叶面及叶背熟色,分浓绿,绿、浅绿。E.2.6花色:调否初开的花朵,分乳白、白、黄、浅紫、浅蓝紫、浅粉紫、紫蓝、蓝紫、红紫、紫红等。E.2.7
块茎形状:分扁圆、圆、长圆、短椭圆、长椭圆、长筒形、卵形。E.2.8块茎皮色:取新收获的块蒸H测,分白、黄、粉红、红、浅紫、紫、相炭,E.2.9薯肉色:取新收的块茎切月测,分白、黄口、黄、紫和紫黄或白相嵌。E.2.10芽眼色:无色(与表皮同色).有色(比皮色深或浅):红、粉和紫色。E.2.11芽眼深度:深:0.3cm~0.5cm左右,中;0.1cm~0.3(m左右;浅:眼离与警皮相平。E.2.12辨眼多少:多:一个块鉴有12芽眼以上;中:-个块有7个~12个芽眼;少:个块茎有7个眼以下。
E.2.13表皮光滑度:分光,网纹.麻。E.2.14结尊集中性:收获时日间目测记载分集中、分散。E.2.15生长势:根据植株生长的健壮程度在花期调,分疆、中、弱三级,E.2.16块些整齐度:收获时H测记载。分整齐:大小一致的块占85%以上,中:大小一致的块墓占50%~85%不整齐:大小一致的块鉴占50%以下。E.2.17病虫害(日测参照附录F.附录G)。用测法调查发病帐数,计算发病率。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606-—2008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eed potato2008-05-16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1606—2008
本标滞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 G、附录 H是规范性附录木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所并归口。本标滩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齐研究所、仙西省农业种子总站、东北农业大学、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福建省种子总站、潮北种子管理站。本标摊主要起草人:廖琴、邹金、夏平、金黎平、下亚平、陈伊里、尹江、退斌、刘喜才、谭宗儿、柳俊、刘宏、马异泉、郑旋、吴和明。
1范围
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种薯生产。NY/T 1606—200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雅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331-2003马伶落种尊产她检疫规程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葬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育种家种子hreeder secd
利用少组织培养或无性系选方法获得的无马龄薯真菌:细菌病害及花叶型、卷叶型病毒和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基础种薯。
原种basicseed
在良好的陋离防病出条件下用育种家种子繁殖一至两代,生产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3.3
大田用种certified seed
在良好的隔离防病虫条件下用原种繁殖一至两代,生产的符合大凸用种质显标准的种募。4种薯生产
4.1育种家种子生产
4.1.1茎尖脱毒育种家种于生产
4.1.1.1材料选择
4.1.1.1.1田间选择
在上壤肥力中等的地块,于现菌期至开花期,选择牛长势、无病症表现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做好标记;生育后期至收获期再结合块茎表现及产量情况进行复选。4. 1. 1. 1. 2类病毒检测
对人选材料,用征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E)进行检测,筛选无药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材料作为挚尖脱毒基础材料,根据GB18133-2000进行检测。4.1.1.2荤尖组织培养
按附录A操作。
4.1.1.3脱毒试管苗然殖
NY/T 1606—2008
按附录操作。
4.1.1.4病毒检测
对获得的第一批组培苗,采用指示植物鉴定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等方法,接株系进行病毒检测,并采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F)逆行纺链块茎类病毒复检,筛选山无PVX、PVY,PVS、PLRV和PSTVd的基础苗根据GB18133—2000进行检测。4.1.1.5基础苗扩繁
重复4.1.1,3步骤,直至满足所需数量。每年进行定期检测,并及时更换基础苗。4.1.1.6试管薯生产
布离体无菌条件下,利用改良的MS培养基生产气生小块鉴(见附录C)。4.1.1.7育种家种子生产
在温室、网室等保护条件下用脱泰萨或试管薯生产的小种薯(有基质生产见附录):4.1.1.8育种家种子检验
生期间按育种家种子总量1.5沉取样最,取植株叶片进行病毒、类病壶检验4.1.2无性系选育种家种子生产
4.1.2.1单株选择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在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快,于开花期选择生长势强、无退化表现、并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健康植株,一般预选500株~1000株,作好标记,生育后期到收获前复查1次~2次,随时汰病株及衰植株。收获时泌选,将高产,无病并其有品种典型块茎特征的单株单收单藏。4.1.2.2类病毒和病毒检测
对人逃材料,用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进行检测。筛选光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和无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的材料,作为无性系选种薯生产的核心材料,根据(3B18133--2000进行检测。4.1.2.3系固选择
4.1.2.3.1株行圈
得个中选单株种植成株系,生育期问进行多次观察或结合指示植物、抗血清法监定,严格溯法感病和低产株系,选留优良高产株系。4.1.2.3.2株系面
将选留的株系进行鉴定比较。严格淘汰病劣株系,人选高产、生长整齐致、无退化症状的株系,混合后用作育种家种了。
4.2原种及大田用种生产
4.2.1种尊源
4.2.1.1原种种薯来源
用蒸尖脱和无性系选方法牛*的育种家种子4.2.1.2大田用种种薯来源
投种薯生产程序.来源于原种种碧凸生产的符合质量标谁的种,4.2.2种薯生产
4.2.2.1种薯田设置
种薯因成其备良好的防虫,防病隔离条件。在无隔离条件下,原种生产田应距离马铃薯、其他茄科及十字花科作物、桃树园5000m,大用用种生*用应距离上述作物和桃树园500m以上。不同级别的马铃蒋、其他茹科及字花科作物禁止在向一地块或相邻地块种植。种薯出应实行8年以上无茄科作物的轮作制。2
种薯压应选择肥力较好,土松软、灌排水良好的地块:NY/T1606-2008
4.2.2.2种薯处理与精选
选择无畸形、机械损伤、病薯及杂的健让、适龄种薯,播前在适温、散射光条件下催壮劳。若切块播种,切刀必须消毒;并注意使伤口愈合,防止切块腐烂,必要时进行药剂处理;根GB7331-2003划刀消毒操作程序进行。
4.2.2.3播种
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索适时播种,以确保出苗快,苗齐、苗全,苗北。4.2.2.3.1种薯大小
育种家种子利原种采用整薯播种,大回用种提倡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每块不低于25么4.2.2.3.2种植密度
依品种、土壤肥力、种植方式而定种薯田应比一般牛产用适当增加密度。4.2.2.3.3基肥
种薯田应以有机肥作基肥,配施相应的化肥,适当多施磷、钾肥,禁止施用茄科植物残株涵制的肥料。
4.2.2.4田间管理
种喜生产过程中,使用专用机械,工其进行施药、中耕、谢草,收获等一系列田间作业,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出间接商级向低级种薯的顺序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严格消毒,避免病害的人为传播。4.2.2.4.1灌水培土和追肥
适时灌水,保持出问:L壤持水量65%~75%节期到现蕾期中耕培土2次,促进块茎形成、膨大,避免畸形薯、究心薯的产生。
视苗情适当追肥:少量多次,防止植株长。4.2.2.4.2去杂去劣
在生育期间,进行2次3次拨除劣株,杂株和可疑株(包括地下部分)。4.2.2.4.3病虫害防治
4.2.2.4.3.1晚疫病
原种用一股从出苗后3周~4周即开始喷杀菌剂,每周1次,直至收获;大田用种牛产田生育期应喷5次~6次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和系统性杀菌剂交替使用。4.2.2.4. 3.2蚜虫
利用黄血诱蚜器进蚜出测报,当出现有翅蚜时,施用茶出剂,每周喷1次。4.2.2.4.3.3其他
根据各地情况,注意综合防治其他病虫害..4.2.2.5田间观察记载鉴定
按附录E、附录F、附录G进行。
4.2.2.6种著收获与贮藏管理
4.2.2.6.1种薯收获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说和块茎成熟度,确定合适的收获口期,收狱前一周左右灭秧,以减少块茎感病,加速幼嫩薯皮木栓化。收获及运输时应防止机械混杂和机械损伤,注意防暴晒、防雨和防冻。4.2.2.6.2种薯贮藏
种尊收获后要进行预贮,严格淘汰病、烂、伤、杂及畸形薯,进行大小分级贮藏易所和容器要彻底消毒、防虫、防鼠,不同品种、不同级别种薯要分别贮藏,容器内、外放标签。种碧堆放高度低了库高的2/3。
NY/T1606—2008
种馨设专人保管,贮藏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凝度,长期贮戴温度2℃~4℃、相对湿度85%~-90%。
5种薯检验
种警质检验部门根据附录H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取得相应种薯级别合格证方可作为种磐使用。
5.1纯度检验
生育前期鉴定植株的株型、复叶大小、花色,萃色等典型性状,块茎形成后结介块形状、皮肉色、芽眼深浅。并进行室内检验。
5.2病害检验
田间道过日测,对病毒病和真菌、细菌病害进行调查记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搏出口外销毁(包括母薯和新生块茎)。原种用生育期问检验3次~5次,同时,取叶片和段样品进行室内鉴定;大用用种生产日牛育期问检验2次~3次。最后一次日间调查病害的百分率应在允许范围内,超标者相应降级或不作种使用.
6种薯检疫
种薯生产单位要搞好和薯自检,并由检疫部门机据G7331-2003进行复检: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种薯,不得作为种薯使用。
A.1器材与试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著萃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NY/T 1606—2008
A.1.1.器材
高压火菌锅、超净工作台、紫外灯、酒精灯、长镊子、剪刀,培养室、培养架、口光灯、试管、棒状温度计、器血,光照培养箱、解剖镜、解剖针、解剖刀、烧杯、量简、空调、酸度计。A.1.2试剂
75头酒精、甲漆、高锰酸钾、升汞、漂白粉饱含辫液、激动素、吲哚乙酸、pH试纸、MS培养基(见表A. 1).
化合物
NH,NO(硝酸铵)
KNO:(酸钾)
KH.PO(磷酸二氢钾)
MgS0·7H(K硫酸镁)
CaCh·2HO氛化钙)
表A.1MS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FesO.(硫酸亚铁)
NαTA(Z二胺四Z酸二钠)
KI(碾化铆)
NMoO-2IO(钻酸钠)
CoC+HO氯化钻)
Cus0·5.O硫酸假)
Mns0·4I20硫酸销)
Zns0.70硫酸锌)
HB硼酸)
维生素B
维生紫
L片氢致
注:在配制溶液A时最后加氧化钙。操作程序
0, 005
馏水量
配制!L培养基需母液笔
直接如人
直接加入
A.2.1取按4.1.1方法选择发葬的快举放置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源处理,温度33℃~37℃,处理时5
NY/T 1606 2008
间为3周~周。
A.2.2取经处理块举的顶芽、侧芽切下1cm2cm长若干段放衣烧杯望,盖好纱布,用白来水冲洗1l,然后移到超净上作台上,浸泡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min~10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A.2.3将制备好的茎尖组织培养基(MS一[哚乙酸1mg/L十激动素0.05mg/L)的培养液分装于试管里,每管10ml,试管用纱布棉球或封口膜封口,在7.84×10°Pa~9.8×10°Pa高压灭菌锅消毒20 min,冷却后效到超净工作台上待用。A.2.4搬作前,操作室、操作工兵等用高锰酸钾和H醛溶液熏蒸:然后用紫外灯照射20min~40txin,工作人员着清洁工作服,于用肥皂洗净准用75%乙醇擦拭消藓:A.2.5将芽暨于40倍双筒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去掉幼叶,直至露山半圆形光滑生长点,用解剖刀从0.1mm~0.3mm处切下(带1个叶原基),每支试管里接种一个生长点,试管封!I包上纸帽,并在管上注明品种、处理和接种H期。
A.2.6把接种好的试管放在温度25℃充右,光照强度为20001x~30001×的培养架上培养。3d~40d可君到明显伸长的茎和小叶:这时可转人普通MS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经1个~5个月可发育成4个~5个叶片的小植株。
A.1器材与试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著萃尖组织培养脱毒方法
NY/T 1606—2008
A.1.1.器材
高压火菌锅、超净工作台、紫外灯、酒精灯、长镊子、剪刀,培养室、培养架、口光灯、试管、棒状温度计、器血,光照培养箱、解剖镜、解剖针、解剖刀、烧杯、量简、空调、酸度计。A.1.2试剂
75头酒精、甲漆、高锰酸钾、升汞、漂白粉饱含辫液、激动素、吲哚乙酸、pH试纸、MS培养基(见表A. 1).
化合物
NH,NO(硝酸铵)
KNO:(酸钾)
KH.PO(磷酸二氢钾)
MgS0·7H(K硫酸镁)
CaCh·2HO氛化钙)
表A.1MS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FesO.(硫酸亚铁)
NαTA(Z二胺四Z酸二钠)
KI(碾化铆)
NMoO-2IO(钻酸钠)
CoC+HO氯化钻)
Cus0·5.O硫酸假)
Mns0·4I20硫酸销)
Zns0.70硫酸锌)
HB硼酸)
维生素B
维生紫
L片氢致
注:在配制溶液A时最后加氧化钙。操作程序
0, 005
馏水量
配制!L培养基需母液笔
直接如人
直接加入
A.2.1取按4.1.1方法选择发葬的快举放置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源处理,温度33℃~37℃,处理时5
NY/T1606.-2008
C.1器材与试剂
同附录B:
C.2材料
检测合格的脱毒基础苗(苦干)C.3操作程序
附录℃
(规范性附录)
马铃募试管薯生产
C.3.1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留剪么项小叶和基部(有4个~6个节或叶片),置下MS液休培养基三角瓶中,每瓶4个~5个莹段,在温度22℃左右,光照强度20001x~~30001x条件下培养壮苗C.3.2当3周~4周后,整段上叶腋处长出小苗其4片~6片叶附,在无菌条件下,换上诱导结薯培养基,如MS液体BA5mL/L+CCC500g/L-0.5%活性炭-8%照糖。置F18℃~20℃光照(20001x~30001x)8h,16h黑暗条件下或24h黑暗条件下,诱导结磐,两周后,植株.上附续形成小块鉴5周~6周后可收获。
n.1设备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防虫温室、网室育种家种子小生产紡虫温案、防虫网室、育苗盘,基质(如蛭石、草炭土等)、遮荫网D.2材料
检测合格的脱毒基础苗(若平管)。D.3操作程序
NY/T1606-2008
D.3.1将蛭石或草炭土严格消藓后分装于脊苗盘中。D.3.2脱基础苗接种2周~3周(当曲高5cm~10cm时)后,从试管中取山脱毒基础苗移裁于育苗盘内,密度3cm×5cm,在温内20℃左右条件下培育壮苗。D.3.3小苗成活后,长至6片~8片叶时可连续剪项及腋求托插,最多可剪3次。D.3.4盘内扩繁苗高5cm~10cm时,定植了防虫网室,生产育种家种子小薯,或直接在温室单育苗盘内生产育种家种了小薯
D.3.5加水肥管理,定期喷药防蚜,用杀菌剂防治晚疫病及其他病害,及时拔除病、杂株。D.3.6种家种子小薯生产的各环节必须专人管理,工作人员的手、衣、育苗盘、基质(包据网室内的)等均要严格消毒。
NY/T1606—2008
E.1物候期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种菁生产调查记载标准
E.1.1出常期:全用苗数达75%的日期E.1.2现雷期:全田现蕾植株达75%的日期。E.1.3开花期:全出植株开花达75%的日期。F.1.4成熟期:全出有75%以上株茎叫变黄枯菱的口期:E.2植物学特征
E.2.1鉴色:分绿、绿带紫、紫带绿、紫、褐色,E.2.2分枝情况:调查土垫中下部,多:个分枝以上,中:2~4个:少:2个及2个分枝以下。E.2.3株高:开花期调查,由地表至主茎花序生长点的长度,求10株平均值。E.2.4株型:直立,与地而约成90\布:扩散,与地而约成45\角以.上;匍甸,与地面约成15°角以下。E.2.5叶色:调查叶面及叶背熟色,分浓绿,绿、浅绿。E.2.6花色:调否初开的花朵,分乳白、白、黄、浅紫、浅蓝紫、浅粉紫、紫蓝、蓝紫、红紫、紫红等。E.2.7
块茎形状:分扁圆、圆、长圆、短椭圆、长椭圆、长筒形、卵形。E.2.8块茎皮色:取新收获的块蒸H测,分白、黄、粉红、红、浅紫、紫、相炭,E.2.9薯肉色:取新收的块茎切月测,分白、黄口、黄、紫和紫黄或白相嵌。E.2.10芽眼色:无色(与表皮同色).有色(比皮色深或浅):红、粉和紫色。E.2.11芽眼深度:深:0.3cm~0.5cm左右,中;0.1cm~0.3(m左右;浅:眼离与警皮相平。E.2.12辨眼多少:多:一个块鉴有12芽眼以上;中:-个块有7个~12个芽眼;少:个块茎有7个眼以下。
E.2.13表皮光滑度:分光,网纹.麻。E.2.14结尊集中性:收获时日间目测记载分集中、分散。E.2.15生长势:根据植株生长的健壮程度在花期调,分疆、中、弱三级,E.2.16块些整齐度:收获时H测记载。分整齐:大小一致的块占85%以上,中:大小一致的块墓占50%~85%不整齐:大小一致的块鉴占50%以下。E.2.17病虫害(日测参照附录F.附录G)。用测法调查发病帐数,计算发病率。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