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8 12:47:13
  • CECS203-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CECS 203-2006

  • 标准名称: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7-05
  • 实施日期:

    2006-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6.8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结构>>91.080.40混凝土结构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工程结构>>P25混凝土结构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39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CECS 203-2006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203-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4)建标协学第31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4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在国内也已应用10多年。近几年自密实混凝土在我国发展应用速度加快,应用领域也进一步的拓展,但国内尚未有统一的工程标准,致使在应用中缺乏指导性文件,产生了一些问题,不利于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2004年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列入了编制计划,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是在搜集了国内外有关的标推资料,翻译了国外的有关资料,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多次以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又经征求有关单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根据国家计委计标L1986J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批准协会标推《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号为CECS203:2006,推荐给工程建设、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CECS/TC23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
浙江工业大学
西卡公司
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
瑞科尔建筑材料(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材研究院
日本高知工科大学
上海德固赛化学建材公司
日本舒适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大学
浙江华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高延继
安雪晖
王栋民
杨鸿壮
王章夫
郭景强
马锋玲
单晶阁
师海霞
赵霄龙
杨永起
王邵德
傅沛兴蔡亚宁
江加标齐广华
大内雅博
西正刘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6年7月5日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等级和性能硬化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基本规定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生产与运输
生产与运输设备··
原材料贮存与管理
原材料计量与搅拌
质量管理与控制
般规定
模板选择及施工
现场浇筑
预制构件生产
8质量检验与验收
附录A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检测方法2)
(10)
(14)
(14)
(15)
(20)
(21)
(22)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33)
1总则
1.0.1为使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有所依据,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尤其适用于薄壁、钢筋密集、结构形状复杂、振捣困难的结构以及对施工噪声有特殊要求的工程。1.0.3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应充分考虑结构、原材料、生产、施工和环境等条件的差异。1.0.4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的规定。
2术语
2.o.1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具有高流动度、不离析、均勾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需振擒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2.0.2自密实性能self-compactingability混凝土浇筑时,不加振捣施工也能依靠其自重均匀地填充到模板各处的性能。
2.0.3粉体powder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掺合料和骨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
2.0.4水粉比water to powder ratio单位体积拌合水与单位体积粉体量的体积之比。2.0.5落扩展度slump-flow
用落度筒测量混凝土落度之后,随即测量混凝土拌合物期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其两直径的平均值(mm)。
2.0.6扩展时间slump-flowtimeT5g用落度筒测量混凝土落度时,自落度筒提起开始计时至落扩展度达到500mm的时间(s)。2.0.7V漏斗试验V-funnel test
采用V形漏斗,检验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将混凝土拌合物装满V形漏斗,从开启出料口底盖开始计时,记录拌合物全部流出出料口所经历的时间(s)。2.0.8U型箱试验U-channel test采用规定的U型箱,检测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通过钢筋间.2
隙,并自行填充至箱内各个部位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2.0.9全量检测full-timetest
采用规定的检测仪,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前实时检测全部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3
3材料
3.0.1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尚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相关标准要求。3.0.2根据工程具体需要,自密实混凝土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使用矿物掺合料的自密实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3.0.3自密实混凝土可掺入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复合矿物掺合料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粉煤灰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雅《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中I级或Ⅱ级粉煤灰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表3.0.3-1)。强度等级高于C60的自密实混凝土宜选用I级粉煤灰。C类粉煤灰的体积安定性检验必须合格。表3.0.3-1粉煤灰技术性能指标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需水量比(%)
烧失量(%)
含水量(%)
三氧化硫(%)
游离氧化钙(%)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级别及技术性能指标
2粒化高炉矿渣粉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表3.0.3-2)。
表3.0.3-2粒化高炉矿渣技术性能指标项
密度(g/cm3)
比表面积(m2/kg)≥
括性指数(%)≥
流动度比(%)
含水量(%)
三氧化硫(%)
氟离子含量(%)
烧失量(%)bZxz.net
3沸石粉
级别及技术性能指标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沸石粉应符合表3.0.3-3的要求。指标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表 3.0.3-3
吸铵值(mmol/100g)≥
比表面积(m2/kg)
需水量比(%)
活性指数(%)
4硅灰
沸石粉技术性能指标
级别及技术性能指标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硅灰应符合表3.0.3-4的要求。比表·5·
面积用BET氮吸附法进行测定,并按仪器说明书给定的方法计算出比表面积;二氧化硅含量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中附录A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表 3. 0.3-4
硅灰技术性能指标
比表面积(m2/kg)
二氧化硅含量(%)≥
5复合矿物掺合料
技术性能指标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复合矿物掺合料应符合表3.0.3-5的要求,细度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中的方法进行测定,流动度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方法测定:其他项目的试验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矿物外加剂》GB/T1873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并依据复合矿物掺合料中的主要组分来选择相关试验方法。表3.0.3-5复合矿物掺合料技术性能指标项目
比表面积(m2/kg)≥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活性指数(%)
流动度比(%)
含水量(%)
三氧化硫(%)
烧失量(%)
氯离子(%)
级别及技术性能指标
注:选择性指标,当用户有要求时,供货方应提供相关技术数据。.6
6惰性掺合料
通过试验,自密实混凝七中也可采用性掺合料,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0.3-6的要求。试验按现行国家标推《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表3.0.3-6惰性掺合料技术性能指标项目
三氧化硫
烧失量
氯离子
比表面积
≥350m2/kg
流动度比
含水量
≥90%
3.0.4细骨料宜选用第2级配区的中砂,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宜符合表3.0.4的要求。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推《普通混凝王用砂质量标推及检验方法》JG52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表3.0.4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指标项目
含泥量
泥块含量
3.0.5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单粒径级配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石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宜符合表3.0.5的要求;石子空隙率宜小于40%。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推《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标测方法》JG53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表3.0.5石子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指标项目
含泥量
泥块含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
3.0.6减水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宜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当需要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时,自密实混凝土中可掺入增粘剂。
3.0.7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推《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要求。
3.0.8根据工程需要,自密实混凝土中可加入钢纤维、合成纤维、混杂纤维,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协会标《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中的相关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