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00:34:37
  • SJ/T11339-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T 11339-2006

  • 标准名称: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3-29
  • 实施日期:

    2007-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90.2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33.160.25电视接收机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9页
  • 标准价格:

    3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规定了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以下简称PDP显示器)功能和性能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的通用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是产品设计、生产定型、检验的主要依据。对于兼容接收符合GB 3174-1995规定的等离子体电视广播接收机也可参照使用。 SJ/T 11339-2006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 SJ/T11339-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60.25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339—2006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for digital televisionPDP display2006-03-29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TKAONTKAa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正常使用条件
图形符号
技术要求,
外观、结构要求、
功能要求.
显示格式,
接口要求
常温性能要求
遥控发射器性能要求,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安全性要求
可靠性要求,
环境试验要求
开箱检验要求
工艺装配检验要求
产品说明书
测试方法
外观、结构检验方法,
开箱检验方法
功能、接口和显示格式要求的检验常温性能测量
遥控发射器性能的测量,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测量方法。
安全性检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方法
环境试验方法,
工艺装配检验
7检验规则
7.1鉴定检验.
交收检验.
7.3例行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FYTKAONTKACa
SJ/T11339-—2006
SJ/T11339—2006
8.2包装..
8..4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开箱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A.1开箱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B.1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附录C(规范性附录)环境试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C.1环境试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附录D(规范性附录)性能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D.1性能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
(资料性附录)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附录E
商标、型号
显示图像的有效屏幕尺寸
有用峰值亮度
有用平均亮度
对比度
固有分辨力
可视角(L/3)
清晰度(电视线)
色域覆盖率
声音特性
整机消耗功率
(资料性附录)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工作组,附录F
TYTKAONTKACa
SJ/T113392006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范由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工作组起草。本规范起草单位:参见附录F。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全恩、陈科、邵建成、陈继宁、殷惠清、陆铁民、汪莉、章霞、张兰娣、齐琪等。
TYTKAONTKACa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SJ/T11339-2006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以下简称PDP显示器)功能和性能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的通用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是产品设计、生产定型、检验的主要依据。对于兼容接收符合GB3174一1995规定的等离子体电视广播接收机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ISO780:1997)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3174—1995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T5465.2—1996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idtEC417:1994)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eqvEC60065:1998)GB/T9383—1999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eqVCISPR20:1998)
GB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千扰特性允许值和测量方法(eqvIEC/CISPR13:1996)
GB/T14960—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1部分:—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及显示性能的测量(idtIEC60107-1:1997)GB17625.1—1998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eqvIEC61000-3-2:1995)
SJ/T10514—1994
SJ/T10919—1996
电视广播接收机红外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包装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SJ/T11157—1998
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IEC60107-2:1995)SJ/T 11157-—2003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通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修正案1
SJ/T11285—2003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11324-2006
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SJ/T11325-—2006
SJ/T113262006
SJ/T11327—2006
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1部分:射频信号接口TYTKAONIKACA
SJ/T11339—2006
SJ/T11329—2006
SJ/T11330—2006
SJ/T11331--2006
SJ/T11332—2006
SJ/T11333—2006
SJ/T11348-2006
3术语和定义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第4部分:亮度、色度分离视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6部分:RGB模拟基色视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7部分:YPBPR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SJ/T11324—200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4一般要求
4.1正常使用条件
工作温度:5℃35℃:
工作湿度:25%~9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电源:220V=20,50Hz±2%。
4.2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应符合GB/T5465.2—1996的有关规定。在GB/T5465.2—1996中未规定的图形符号,由产品规范自定。5技术要求
5.1外观、结构要求
PDP显示器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凸痕、划伤、裂缝、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等。
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无明显安装缝隙,整机应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指示应正确。5.2功能要求
PDP显示器的基本功能见表1。
5.3显示格式
中文莱单显示
场频变换
支持计算机显示功能
多画面
面面冻结
色温选择
4:3和16:9幅型比变换
无信号自动关机
TYTKAONTKACa
5.3.1显示格式的要求
SJ/T11339—2006
PDP显示器输入图像显示格式应至少符合表2中首选项的一种,但除满足该输入首选项图像格式外,应向下兼容首选项图像格式:有计算机显示功能的应至少支持5.3.3中的一种,并应向下兼容其它显示格式。
5.3.2支持输入图像的显示格式
支持输入图像的显示格式见表2。表2
输入图像格式
720×5761
720×576p*
1280×720p*
1280×720p*
1920X1080i
1920×1080*
1920X1080*
注:不带*为首选项。
隔行比
5.3.3可以支持的计算机显示格式可以支持的计算机显示格式如下:VGA-640X480
SVGA-800X600;
XGA-1024X768;
SXGA-1280X1024:
UXGA-1600X1200。
5.4接口要求
PDP显示器接口要求见表3。
接口类型
RF输入接口
复合视频输入接口
YIC输入接口
Y、P、PR输入接口
R、G、B输入接口
音频输入接口:左声道、右声道复合视频输出接口
D-sub15针(VGA)输入接口
音频输出接口:左声道、右声道数字音、视频输入接口
常温性能要求
PDP显示器的常温性能要求
扫描行数
显示图像参数描述
行频kHz
TYTKAONTKACa
场颜Hz
接口的技术要求
幅型比
按SJ/T11327—2006的要求
按SJ/T11329--2006的要求
按SJ/T11330—2006的要求
按SJ/T11333—2006的要求
按SJ/T11332—2006的要求
按SJ/T11331-—2006的要求
按SJ/T11329—-2006的要求
按SJ/T11332—2006的要求
按SJ/T11331—2006的要求
SJ/T11339—2006
PDP显示器的常温性能要求见表4。序号
重显率
对比度
亮度均勾性
相关色温
色域覆盖率
≤127cm
>127cm
白色色度不均匀性4uv
白平衡误差
清晰度
RF模拟信
号输入
可视角(Lv/3)
亮度均匀性与视角的关系
色度与视角的关系
运动图象拖尾时间
残留影像
像素缺
不发光缺
不熄灭缺
待机消耗功率
整机消耗功率
电源频率适用范围
遥控接收距离
>150:1
性能要求
u'=0.189±0.015
v=0.447±0.015
u=0.198±0.015
v=0.468±0.015
不劣于±0.020
不劣于±0.020
≥350
≥400
≥450
≥160
不劣于±0.020
不劣于±0.020
≥720
在1/9屏高×1/9屏宽
的面积内不能出现2
个不发光点
0(白发光点或绿发光点)
≤2(红、蓝或其它色发光点)bzxZ.net
≤4(在1/9屏高×1/9屏宽的面
积内不能出现2个绿或白发光点)5
由产品规范规定
50±2%
YTKAONTKACa
测量方法
SJ/T11348—2006中的5.10
SJ/T11348—2006中的5.2
SJ/T11348—2006中的5.3
SJ/T11348—2006中的5.4
SJ/T11348—2006中的5.7
SJ/T11348—2006中的5.8
SJ/T11348—2006中的5.9
SJ/T11348—2006中的5.16
SJ/T11348—2006中5.11
SJ/T11348—2006中的5.12
SJ/T11348—2006中5.17
SJ/T 11348-2006中5.18
SJ/T11348—2006中的5.19
SJ/T11348—2006中的5.14
SJ/T11348—2006中的5.13
SJ/T11348—2006中的4.8
SJ/T11348—2006中的4.7
SJ/T11348—2006中的4.5.2
SJ/T10514——1994中的5.2
受控角
抗环境光干扰
在各种环境光大于或等于20001x时遥控距离
抗外界电器干扰
表4(续)
性能要求
不受外界电器使用时的干扰
SJ/T11339—2006
测量方法
SJ/T10514—1994中的5.3
SJ/T10514—1994中的5.14
SJ/T10514—1994中的5.15
PDP显示器接收模拟彩色电视广播信号时的常温性能要求5.5.2
PDP显示器接收符合GB3174--1995规定的彩色电视广播信号时,其常温性能见表4、表5和表6;接收或显示其它彩色电视广播制式的彩色电视信号时的常温性能要求见SJ/T11285一2003。表5
视频输出幅度
噪波限制灵敏
彩色灵敏度
视频信号幅度
同步脉冲幅度
自动增益控制(AGC)静态特性
多射频输入信号最大有用电平
双信号选择性
邻频道于扰比
亮度信号的波
形响应
下邻频道声音载波频率处
上邻频道图像载波频率处
亮度信号的行期间非线性失真
微分增益 (峰-峰)
微分相位(峰-峰)
注:上述各项测量在复合视频输出端进行测量:中频干扰比只在VHF-L波段第1频道考核单位
性能要求
700±10%
300±10%
测量方法
GB/T17309.1—1998
双信号选择性下邻频道声音载波频率为-1.5MHz,上邻频道图像载波频率为+8MHz。5.5.3PDP显示器的声性能
PDP显示器的声性能见表6。
YTKAONTKAa
SJ/T11339—2006
声音通道的噪波限制灵敏度
声音通道的信噪比
左右声道的串音
左右声道的增益差
声频率响应范围
(当声频率响应不均匀性为
16dB时的上、下频率区间)
最小源电动势输出声压级
额定输入时声压总谐波失真
声音通道噪声声级
音频输出功率
(电压总谐波失真为7%时)
5.6遥控发射器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
160~6300
160~8000
dB(A)
由产品规范规定
测量方法
SJ/T11157—1998中的6.3
SJ/T11157—1998中的6.1
SJ/T11348—2006中的6.2.2
SJ/T11348—2006中的6.2.1
SJ/T11157—1998修正案1中的C5SJ/T11157-—1998修正案1中的C3SJ/T11157—1998修正案1中的C6SJ/T11157—1998中的B7
SJ/T11157—1998中的3
PDP显示器所使用的红外遥控发射器的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4960—1994的规定。具有其它型式的遥控器的性能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5.7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PDP显示器的干扰特性限值应符合GB13837—1997的有关要求,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9383-1999的有关要求,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GB17625.1一1998的要求。5.8安全性要求
PDP显示器安全性要求应符合GB8898—2001的规定。5.9可靠性要求
PDP显示器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的下限值应不小于15000h。5.10环境试验要求
PDP显示器的环境试验应符合SJ/T11326—2006的规定。5.11开箱检验要求
PDP显示器开箱检验的内容和不合格判据,应按附录A的规定。5.12工艺装配检验要求
PDP显示器工艺装配检验内容和不合格判据按附录B的规定。5.13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参数应包括的项目见附录E的内容。6
测试方法
6.1外观、结构检验方法
用目测法和手感进行检验。
6.2开箱检验方法
a)在使用条件下,用主观评价的方法逐台进行检验;b)用相应的信号源,检查图像和声性能;抗电强度、绝缘电阻按6.7给出的方法进行检验;d)产品说明书用目测法进行检验。6
FYTKAONTKACa
6.3功能、接口和显示格式要求的检验用目测法和相应的信号源进行检验。6.4
常温性能测量
SJ/T113392006
PDP显示器的常温性能的测量按SJ/T11348-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接收模拟电视广播信号的性能按GB/T17309.1-——1998和SJ/T11157—1998及修正案1的规定进行遥控发射器性能的测量
遥控发射器性能按GB/T14960—1994的规定进行测量。6.6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测量方法
干扰特性限值、抗扰度限值和谐波电流限值分别按GB13837—1997、GB/T9383—1999和GB17625.1-1998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6.7安全性检验方法
按GB8898—2001的规定进行检验。6.8可靠性试验方法
按SJ/T11325—2006的规定进行。6.9环境试验方法
按SJ/T11326—2006的规定进行。6.10工艺装配检验
经过开箱检验合格的样本,打开后盖,用目测法进行检验。检验规则
检验包括:鉴定检验、交收检验、例行检验。7.1鉴定检验
7.1.1检验项目
鉴定检验项目见表7。
样本的抽取和数量
外观和结构
功能要求
显示格式
接口要求
常温性能
遥控发射器性能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安全性
可靠性
环境试验
要求和试验方法章条号
按5.1和6.1
按5.2和6.3
按5.3和6.3
按5.4和6.3
按5.5和6.4
按5.6和6.5
按5.7和6.6
按5.8和6.7
按5.9和6.8
按5.10和6.9
鉴定检验的样本,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各检验项目的样本量,详见表8。TYTKAONTKACa
SJ/T113392006
7.1.3不合格的分类与判据
7.1.3.1不合格的分类
检验项目
外观和结构
常温性能
功能、接口和显示格式
遥控性能检查
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环境试验
可靠性
安全性
样本量
6台(分两组,每组3台)
用常温性能的样机
用常湿性能的样机
6台(分两组,每组3台)
由试验方法决定
PDP显示器以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为安全不合格(用字符Z表示)、A类、B类和C类不合格。
7.1.3.2不合格品的分类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项目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按不合格类型分为安全不合格,A类、B类、C类不合格品。
7.1.3.3不合格的判据
不合格的判据如下:
常温性能和遥控接收性能要求:按附录D的规定;外观和结构要求:按附录A中A4的规定:安全性要求:不符合5.8的均判为安全不合格:电磁兼容特性限值:按5.7中的有关规定;环境试验:按附录C的规定;
可靠性试验:按5.9中的有关规定。7.1.4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7.1.4.1外观结构
检验结果按附录A中A4的规定,不允许出现Z类和A类不合格品,B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3,C类不合格数不大于4,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7.1.4.2常温性能和遥控性能
检验结果符合以下两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第一组3台测试全部通过;
第一组测试出现不合格品,用第二组重复测试后,两组总的A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1,B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3。
7.1.4.3电磁兼容特性限值
样本为3台,试验出现不合格项,即判为不合格。7.1.4.4环境试验
检验结果符合以下两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第一组3台试验全部通过;
第一组试验出现不合格品,用第二组再试验后,两组总的A类不合格的品数不大于1,B类不b
合格品数不大于3,C类不合格品数不大于4。8
FYTKAONTKA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