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26 16:19:55
  • SJ/T11335-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T 11335-2006

  • 标准名称: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3-29
  • 实施日期:

    2006-03-29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9.64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33.160.25电视接收机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广播、电视设备>>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工业电子出版社
  • 页数:

    38页
  • 标准价格:

    40.0 元
  • 出版日期:

    2006-03-23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电性能的测量条件、测量项目和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标准清晰度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 SJ/T 11335-2006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SJ/T11335-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60.25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335—2006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satellite 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er2006-03-29发布
2006-03-2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试信号..
MPEG-2活动序列
伪随机序列..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
测试仪器
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测量条件,
仲裁条件
预热。
测量状态
测量项目和方法.
接收性能.
AV输出端特性
YIC分离端子输出特性
分量输出端特性.
R、G、B输出特性..
图像质量系数..
输出的同步信号特性..
图像格式,
射频输出端特性..
TS流输出口特性
电源适应性..
整机消耗功率.
待机消耗功率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视频测试信号波形
供测量用的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方法标准工作组SJ/T11335—2006
SJ/T11335—2006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工作组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参见附录C。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剑、阮卫泓、余智勇、陈科、王海燕、徐永生、汪莉。I
1范围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电性能的测量条件、测量项目和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标准清晰度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SJ/T11335—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659—1983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174—1995PAL-D制式电视广播技术规范卫星数字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eqVITU-RBO.1211:1995)GB/T 17700—-1999
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idtISO/IECGB/T17975.1—2000
13818-1:1996)
GB/T 17975.2—2000
13818-2:1996)
GB/T 17975.3-2003
13818-3:1998)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idtISO/IEC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idtISO/IEC:数字编码彩色电视系统用测试信号(neqITU-RBT.801-1)GB/T18472
SJ/T11324—2006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3术语和定义
SJ/T11324一—20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图像质量系数PictureQuality.RatioPQR
一种利用仪器模拟人眼视觉特性客观测定图像损伤的参数。3.2
radiofrequency
卫星接收的第一中频(950MHz~2150MHz)。4测试信号
4.1MPEG-2活动序列
传送流符合GB/T17975.1—2000、GB/T17975.2—2000、GB/T17975.3—2002的规定:a)
b)单路视频码率6.11Mbps;
图像周期为60s,无缝循环播放,4.2伪随机序列
SJ/T11335—2006
伪随机序列多项式为:G<15)=x15+x14+1。4.3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
数字视频测试信号符合GB/T17975.1—2000、GB/T17975.2—2000、GB/T17975.3-—2002和GB/T18472-2001的规定。
视频测试信号符合GB/T3174-一1995的规定。视频测试信号波形见附录A。
视频测试信号类型如下:
平场信号;
2T脉冲、调制的20T脉冲和条信号;色度副载波调制的阶梯信号;
亮度五阶梯信号;
亮度小斜坡信号;
红场信号;
绿场信号;
蓝场信号;
sinx/x信号;
彩条信号;
亮度多波群信号。
图像格式测试信号
信号格式及参数见表1。
输入信号格式
720×5761
720×576p
1280×720p
1280×720i
1920×1080i
1920×1080i
1920×1080i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
隔行比
扫描行数
幅型比
16 : 9
数字音频测试信号符合GB/T17975.1—2000、GB/T17975.2—2000、GB/T17975.3—2002的规定。a)
立体声20Hz、31.5Hz、63Hz、125Hz、500Hz、1kHz、2kHz、6.3kHz、10kHz、12.5kHz、16kHz、18kHz、20kHz、0dBFs正弦波信号;左通道1kHz、0dBFs正弦波信号,右声道数字无声;右通道1kHz、0dBFs正弦波信号,左声道数字无声;左、右声道数字无声;
立体声1kHz、-60dBFs正弦波信号;立体声20Hz、31.5Hz、63Hz、125Hz、500Hz、1kHz、2kHz、6.3kHz、10kHz、12.5kHz、16kHz、18kHz、20kHz、-12dBs正弦波信号。4.6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视频为100%和0%平场信号,每2s跳变一次;2
音频为0dBFs、1kHz和数字无声信号,每2s跳变一次;音视频同步如图1所示。
2s2s— 2s— 28
图1音视频同步测试信号
4.7图像质量系数测试序列
SJ/T 11335--2006
测试序列包含一定数目的相对静止图像和含运动物体的图像序列,每个序列持续大约5s左右。测试素材应包含对各种评价因素,如图像空间分辨率、亮度、彩色和运动再现等具有比较敏感特点,并能代表电视节目的典型内容:a)花园;
b)足球;
帆船;
乒乓球;
滑雪。
测试仪器
5.1数字信号发生器
含有本标准中测量项目所用的测试信号序列。5.2数字卫星测试发射机
a)模拟信道符合GB/T17700—1999的要求;b)载波频率和幅度可调;bzxz.net
c)I、Q分量的相位不平衡和幅度不平衡可调。5.3误码分析仪
按照广播制式发送伪随机序列,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5.4高斯噪声发生器
噪声功率可调。
5.5视频分析仪
可自动分析视频幅度、频率响应、亮度信噪比、色度信噪比、K系数、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亮色时延差、亮-色增益差、同步行前沿抖动和亮度非线性等视频指标。5.6音频分析仪
可实现音频测量放大器、失真仪等功能,且有1kHz、1/3oct带通滤波器、符合O型容差的A计权滤波器。滤波器的参数及其特性参见附录B。5.7脉冲干扰发生器
可设置脉冲干扰的频率、宽度和幅度。5.8示波器
示波器带宽应覆盖视频频率范围。3
SJ/T 11335—2006
6测量条件和测量状态
6.1测量条件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仲裁条件
温度:18℃~22℃: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3预热
为保证测量的稳定性,被测接收器应在额定测量条件下工作15min以上。6.4测量状态
测试信道的编码和调制符合GB/T17700一1999的要求。a)
单路视频码率:6.11Mb/s;
符号率:30MS/s;
包长:188byte;
内码码率:3/4;
卷积交织深度:I=12;
滚降系数:α=0.35;
射频频率:1550MHz;
被测接收器的输入电平:-40dBm;噪声带宽:信号占用带宽/(1+α);被测接收器音频输出音量调至最大:音频测试负载阻抗:10k2。
测量项目和方法
7.1接收性能
7.1.1载噪比门限
7.1.1.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以分贝(dB)表示。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取决于被测接收器是否具有TS流输出接口。如果被测接收器具有TS流输出接口,则优先采用误码分析测量法。如果被测接收器中无TS输出接口,则采用主观法测量。7.1.1.2测量方法
7.1.1.2.1误码分析测量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按图2连接系统,误码分析仪输出伪随机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工作正常;a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加高斯噪声的功率,直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b)
减小高斯噪声功率,直至60s内的误码率不超过一个3E-6,再将高斯噪声功率减小0.1dB,则认为被测接收器达到门限;
此时的载噪比即载噪比门限。
(C/N)th=C-N
式中:
C——测试发射机载波功率,单位为分贝(dB);4
:(1)
高斯噪声功率,单位为分贝(dB)。误码分析仪
7.1.1.2.2主观测量法
测量步骤如下:
数字卫星
测试发射机
高斯噪声发生器
混合器
误码分析测量法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图2
SJ/T11335—2006
被测卫星数字
电视接收器
按图3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山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a)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加高斯噪声的功率,直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b)
减小高斯噪声的功率,直至监视器上图像在60s内出现的马赛克不超过一个,再将高斯噪声功率减小0.1dB,则认为被测接收器达到门限;此时的载噪比即为载噪比门限。数字信号
发生器
7.1.1.3解调门限
数字卫星测
试发射机
高斯声
发生器
混合器
被测卫星数字
电视接收器
主观法测量载噪比门限测量框图解调门限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E/No=C/N-10lg (mRs/BW)
式中:
Rs符号率;
噪声带宽。
7.1.2传送流误码率
7.1.2.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工作在规定载噪比条件时的误码率。7.1.2.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按图2连接系统,误码分析仪输出伪随机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工作正常;a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加高斯噪声的功率,直至接收器达到规定的载噪比;b)
c)在误码分析仪上读出误码率。7.1.3频率范围
7.1.3.1概述
表明被测接收器能够正常接收的载波频率范围,以兆赫(MHz)表示。7.1.3.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监视器
(2)
SJ/T11335—2006
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a)
逐步减小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同时调整被测接收器的接收频率,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b)
直至被测接收器的接收频率与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相同,但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此时载波频率为频率范围低端频率,记为fi:逐步增加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同时调整被测接收器的接收频率,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c)
直至被测接收器的接收频率与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相同,但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此时载波频率为频率范围高端频率,记为f2;d)频率范围的表示方法:fj~f2。数字信号
发生器
数字卫星测
试发射机
被测卫星数字
电视接收器
监视器
图4频率范围、输入电平范围、频率捕捉范围、符号率范围、1/Q分量解调能力、业务转换建立时间测量框图
7.1.4输入电平范围
7.1.4.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能够正常接收的载波功率范围,以分贝(dBm)表示。7.1.4.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a)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b)减小测试发射机的载波功率至接收器不能止常工作:c)逐步增大测试发射机的载波功率,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载波功率为输入电平范围低端功率,记为L1;
增大测试发射机的载波功率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d)
逐步减小测试发射机的载波功率,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载波功率为输入电平范围高e)
端功率,记为L2;
f)输入电平范围为L~L2。
频率捕捉范围
7.1.5.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对载波频率偏差的适应能力,以赫兹(Hz)表示。7.1.5.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a)
减少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逐步增大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直至监b)
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载波频率为频率捕捉范围的低端频率,记为fi;增大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逐步减小测试发射机的载波频率,直至监c)
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载波频率为频率捕捉范围的高端频率,记为f2;d)频率范围的表示方法:Afi=fi-fo、Af2=f2-fo。7.1.6符号率范围
7.1.6.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符号率范围。7.1.6.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a)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6
SJ/T11335—2006
b)不断减小测试发射机的符号率,同时调整被测接收器的符号率,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直至被测接收器的符号率与测试发射机的符号率相同,但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将此符号率记为低端符号率RS;
c)不断增加测试发射机的符号率,同时调整被测接收器的符号率,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直至被测接收器的符号率与测试发射机的符号率相同,但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将此符号率记为高端符号率RS2:
d)符号率范围为RSt~RS2。
7.1.7I、Q信号解调能力
7.1.7.1I、Q分量幅度差解调能力7.1.7.1.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在I、Q两路信号出现幅度不等时的解调能力,以分贝(dB)表示。7.1.7.1.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a)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将I、Q分量的幅度差从0开始增加,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b)
逐步减小I、Q分量的幅度差,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c)
此时的I、Q分量幅度差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正向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d)
将I、Q分量的幅度差从0开始负向增加,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f)
逐步减小I、Q分量的幅度差,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的I、Q分量幅度差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负向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正、负向幅度不平衡取较差值,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幅度不平衡解调能力。h)
7.1.7.2I、Q分量相位差解调能力7.1.7.2.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在I、Q两路信号出现相位偏差时的解调能力,以度(°)表示。7.1.7.2.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a)‘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将I、Q分量的相位差从0开始增加,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b)
逐步减小I、Q分量的相位差,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的I、Q分量相位偏差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正向相位偏差的解调能力;将I、Q分量的相位差从0开始负向增加,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逐步减小I、Q分量的相位差,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此时的I、Q分量相位偏差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负向相位偏差的解调能力;g
h)正、负向相位偏差取较差值,即为被测接收器的I、Q分量相位差解调能力。7.1.8时基(PCR)抖动适应能力7.1.8.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在所接收的信源出现时基抖动时的适应能力,以纳秒(ns)表示。7.1.8.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儿步进行:
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a)
增加活动序列的时基抖动,至接收器不能正常工作;b)
逐步减小活动序列的时基抖动,直至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c
此时信源的时基抖动即为被测接收器的时基抖动适应能力。d)
SJ/T11335—2006
7.1.9节目转换时间
7.1.9.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从一个节目转到另一节目时,从转换开始至输出正常图像所需的时间,以秒(s)表示。
7.1.9.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按图4连接系统,数字信号发生器输出活动序列,调整被测接收器使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a
转换被测接收器至另一频道,同时开始计时,记录监视器显示正常图像所需时间:b)
重复步骤a)、b)3次,取最差值。7.1.10回波损耗及视频接口的反射损耗7.1.10.1概述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的天线输入端及各视频接口阻抗的匹配程度,以分贝(dB)表示。7.1.10.2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按以下几步进行:
按图5连接系统,用扫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输入信号阻抗752;a
将被测接收器天线输入端与电桥连接,调整扫频信号为射频频率,扫频仪波形如图5b)所示,b)
调整水平指示线L记录波节点A;将被测接收器与电桥断开时扫频仪呈现出L2,波形如图5c)所示。将扫频仪的对数放大器置零,调节对数放大器的增益,使L与Lz重合,扫频基线与扫频幅度之间的增益值A即为回波损耗值;
将被测接收器各视频接口与电桥连接,调整扫频信号为基带频率,扫频仪波形如图5b)所示,d)
调整水平指示线L,记录波节点A;将被测接收器与电桥断开时扫频仪呈现出L2,波形如图5c)所示,将扫频仪的对数放大器置e)
零,调节对数放大器的增益,使L,与L,重合,扫频基线与扫频幅度之间r增益值A即为各视频接口的视频反射损耗值。
扫频仪
扫描基准线
图5a)
图5b)扫频仪波形图
7.1.11抗脉冲干扰能力
7.1.11.1概述
损耗测量框图
被测卫星数字电
视接收器
图5c)扫频仪波形图
本条是测量接收器对不同宽度和幅度的脉冲干扰的适应能力。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取决于被测接收器中是否具有TS输出接口。如果被测接收器具有TS输出接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