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08:21:50
  • GB/T392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3921-2008

  • 标准名称: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4-29
  • 实施日期:

    2008-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71.06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1592
  • 页数:

    8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6-01
  • 计划单号:

    20060792-T-608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3-11-07
  • 起草人:

    斯颖、于枫
  • 起草单位:

    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委会(SAC/TC 209/SC 1)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纺织品 牢度 试验 皂洗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T3921.1—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1》、GB/T3921.2—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2》、GB/T3921.3—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3》、GB/T3921.4—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4》、GB/T3921.5—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试验5》。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常规家庭用所有类型的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包括从缓和到剧烈不同洗涤程序的5种试验。本标准仅用于测定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影响,并不反映综合洗烫程序的结果。本标准与GB/T3921.1~3921.5—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将原标准的的5个部分整合为一项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仪器评级的行业标准和醋纤贴衬织物的国际标准;3.增加了机械搅拌装置和加热皂液装置的建议;4.增加了不同试验方法采用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的规定;5.修改了60℃和95℃试验时第二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的选取方法;6.修改了洗涤后对组合试样的清洗方法;7.增加了仪器评定试样变色或贴衬沾色的可选方法。 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1-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21--2008
代替GB/T3921.1~3921.5—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washing with soap or soap and soda(ISO105-C10:2006,MOD)
2008-04-29发布
中华入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1—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字数9千字
印张0.5
2008年6月第一版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592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05-C10:2006《纺织品涤色牢度》。
GB/T3921—2008
色牢度试验C10部分:耐皂液或肥皂和苏打液洗本标准与ISO105-C10:2006的主要差异如下: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相应的国家标准;2.表1中增加了符合GB/T13765的麻标准贴衬织物;3.改进了7.3中洗涤后对组合试样的清洗方法耐洗色牢度:试验1》、GB/T3921.2~本标准代替GB/T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2》、GB/T3921.3—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3》、GB/T3921.4—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4》、GB/T3921.5—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5》。本标准与GB/T3921.1~3921.5-—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将原标准的的5个部分整合为一项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仪器评级的行业标准和醋纤贴衬织物的国际标准;3.增加了机械搅拌装置和加热皂液装置的建议;4.增加了不同试验方法采用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的规定;5.修改了60℃和95℃试验时第二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的选取方法;6.修改了洗涤后对组合试样的清洗方法;7.增加了仪器评定试样变色或贴衬沾色的可选方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委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斯颖、于枫。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921—1983、GB/T3921.1—1997、GB/T3921.2—1997、GB/T3921.3—1997、GB/T3921.4-1997、GB/T3921.5—1997。
1范围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1—2008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常规家庭用所有类型的纺织品耐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包括从缓和到剧烈不同洗涤程序的5种试验。
本标准仪用手测定洗涤对纺织品色年度的影响,并不反映综合洗熨程序的结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期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ISO105-A02:1993,IDT)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251--1995,ISO105-A03:1993,IDT)GB/T61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GB/T6151—1997,ISO105-A01:1994,EQV)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ISO3696:1987.NEQ)GB75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51987,ISO105-F02:1982,NEQ)
GB/T7568.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
GB/T7568.4纺织品
F04:2001,MOD)
GB/T7568.5纺织品
ISO105-F05:2001,MOD)
GB/T7568.6纺织品
2000MOD)
色牢度试验
色牢度试验
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聚丙烯腈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5--2002,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色年牢度试验
GB/T8424.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表面颜色的测定通则(GB/T8424.1--2001,ISO105-J01:1997EQV)
GB/T8424.3纺织品
GB11403
1984,NEQ
纺织品
GB11404纺织品
F10:1988,NEQ)
色差的计算(GB/T8424.3—2001,ISO105-J03:1995,色牢度试验
色年度试验
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11403—1989,ISO105-F03: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11404—1989,ISO/DIS105GB/T1376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FZ/T01023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3—1993ISO105-A04:1989,NEQ)FZ/T01024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4—1993,ISO105-A05:1992,NEQ)ISO105-F0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F07部分:再生醋酸纤维贴村织物规范3原理
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两块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置于皂液或肥皂和无水碳酸钠混合液1
GB/T3921—2008
中,在规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机械搅动,再经清洗和干燥。以原样作为参照样,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变色和贴村织物沾色。4设备
4.1合适的机械洗涤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呈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士50)mL的不锈钢容器,直径为(75士5)mm,高为(125士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士10)mm。轴和容器的转速为(40士2)r/min。水浴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士2℃内。bzxz.net
能获得与4.1规定设备同样结果的其他机械装置也可用于本试验。要意识到沾污的可能性(见7.2的注)。
4.2天平,精确至土0.01g。
4.3机械搅拌器,最小转速16.667s-1(1000r/min),确保容器内物质充分散开,防止沉淀。4.4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6mm。4.5加热皂液的装置,如加热板。5试剂和材料
5.1肥皂,以干重计,所含水分不超过5%,并符合下列要求:游离碱(以NazCO,计)
游离碱(以NaOH计)
总脂肪物
制备肥皂混合脂肪酸冻点
肥皂不应含荧光增白剂。
5.2无水碳酸钠(NazCO)。
≥850g/kg
≤30℃
5.3皂液,条件为A和B的试验,每升水(5.4)中含5g肥皂(5.1),条件为C、D和E的试验,每升水(5.4)中含5g肥皂(5.1)和2g碳酸钠5.2)。建议用搅拌器将肥皂充分地分散解在温度为(25土5)℃的三级水中,搅拌时间(10士1)min。5.4三级水,符合GB/T6682。
5.5贴衬织物(见GB/T6151),按5.5.1或5.5.2选用。5.5.1多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11404,根据试验温度选用: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40℃和50℃的试验,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60℃的试验,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一不含羊毛和醋纤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用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95℃的试验)。5.5.2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符合GB/T7565、GB/T7568.1、GB/T7568.4~7568.6、GB/T11403、GB/T13765.ISO105-F07
第一块与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由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由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表1单纤维贴村织物
第一块
40℃和50℃的试验
第二块
60℃和95℃的试验
第一块
聚酰胺
聚丙烯睛
表1(续)
40℃和50℃的试验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6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需要时用。5.6
第二块
GB/T3921—2008
60℃和95℃的试验
5.7灰色样卡,用于评定变色和沾色,符合GB250和GB251:或光谱测色仪,依据GB/T8424.1FZ/T01023和FZ/T01024评定变色和沾色。试样
6.1若试样为织物,按以下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取100mm×4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物(5.5.1)相接触,a)
沿一短边缝合。
取100mm×4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100mm×40mm单纤维贴衬织物(5.5.2)之间,沿一短边缝合。
6.2可以将纱线编织成织物,按照织物的方式进行试验。当试样为纱线或散纤维时,取纱线或散纤维的质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并按以下方法之一制备组合试样:a)夹于一块100mm×40mm多纤维贴衬织物及一块100mmX40mm染不上色的织物(5.6)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6151)。b)
夹于两块100mm×40mm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6.3用天平(4.2)测定组合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以便于精确浴比。7
操作程序
7.1按照所采用的试验方法来制备皂液(5.3)。7.2将组合试样以及规定数量的不锈钢珠(4.4)放在容器内,依据表2注入预热至试验温度士2℃的需要量的皂液,浴比为50:1,盖上容器,立即依据表2中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操作,并开始计时。表2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编号
温度/℃
钢珠数量
注意宜将含荧光增白剂和不含荧光增白剂的试验所用容器清楚地区分开。碳酸钠
注:其他试验所用洗漆剂和商业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可能会沾污容器(4.1)。如果在后来使用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的试验中,使用这种沾污的容器,可能会影响到试样色牢度的级数。GB/T3921-—2008
7.3对所有试验,洗涤结束后取出组合试样。分别放在三级水(5.4)中清洗两次,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
7.4对所有方法,用手挤去组合试样上过量的水分。如果需要,留一个短边上的缝线,去除其余缝线,展开组合试样。7.5将试样放在两张滤纸之间并挤压除去多余水分,再将其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试样与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
7.6用灰色样卡或仪器,对比原始试样,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见GB250,GB251,GB/T8424.3,FZ/T01023,FZ/T01024。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本标准的编号(GB/T3921—2008);b)试样的详细描述;
使用表2中的试验方法编号;
使用灰卡或仪器评定的试样变色级数;如用单纤维贴衬织物,所用的每种贴村织物的沾色级数;如用多纤维贴衬织物,其型号和每种纤维的沾色级数;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1592
GB/T3921-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