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2:00:53
  • GB50418-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50418-2007

  • 标准名称: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5-21
  • 实施日期:

    2007-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00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73.010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原材料工业及通信、广播工程>>P70矿山、煤炭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 页数:

    26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7-12-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50418-200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418-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统书号:1580058:946
价:8.00元www.bzxz.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418-200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
Codefor designof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of thermal disasterin coal mines2007-05-21.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化工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府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prevention and eliminntionofthermaldisasterin coalminesGB50418-2007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
GB50418-2007
中指保家建设协会未编
中国计对出股社出版
(提址:北京津南城区术郴地北里甲号国宏大座路)微报码:100038电话:6300613363006381)新华书店北家发行联发行
推界加设印刷印车
850×1168毫米13215白张手字
2007年9月第一版2007年9月第一次印谈10100带
统书号:1580058:945
定价8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645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8-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值,其中,第5.3.13、5.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融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0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标准技专型标准行咨书免费部
本规再是根据建设部建标雨(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三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媒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综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专题论证,认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保矿井下热害防的设计和现场生产实战经验,采用了热害防治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的科研成荣大出体观了利用大益成有能草或冷源的节能,节水理念,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研究、多次修改,最后经审套定.
太期站共分6音个时录,主要内容有·总期、术语、并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矿井先象条件预测、矿井热害防治、电气及控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太规蓝出建设韶免电智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媒旋建设协会负责日营管理工作,由中媒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设计生产实股和科学研究议真总结经验,职累资料·如发现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建议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媒国标工程华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培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42号:邮政编码:430064,传真:027-8720833).以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标准技wobzso3cm实标业资样费下效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世良
刘建平
胡春胜
彩澄伟
周秀隆
王永惠
张建民
李书兴
于新雕
辛德林
杨庆铭
刘兴辉
马自攻
郭宝德
3井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
矿井气象条件预剂
4.工扩井气象条件质微品品资料齐
毛2热害扩并气象条件预满内容和方法5矿井热告防治
5.1—股观定
5.2非机械制冷商
5.3机越制冷降湿.
6电气及控制
附录A等效温度的计算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标准洗天02m专探准齐业货平免受下我5
1.0.1为在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人为本,保障井下安全生产和井下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热害防治设计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并下热害防治设计。10.3煤矿井下热害防治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应推广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和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1.0.4煤矿并下热害防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越语
2.0.1矿片气象条件minemeteorologicalcondition指矿井井下空气的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违等的综合状态。2.0.2等效温度effectivetemperature在风速为零,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使人产生某种热感觉的空气干球温度(气温),来代表使人产生同一熟感觉的不同风违、相对湿度和气温的组合·该气温定义为等效温度2.o.3矿井热害hotmines
指矿井中对影响人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危及安全生产的势、都作业环境。
2.0.4热害扩井thermaldisastermine并下作业地点气象指标超过现行法规、标准规定的矿井2.0.5地热地质参数geothermalgeologicalparamctcrs包括恒遍带配度与深度、地温梯度、原始岩温、岩石(煤)的热导率与比热及体积质风、热水温度与流量及压力等:2.o6最热月平均气象参致mcanmeteorologicalparametersin thehottestmonth
地面量热月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的平均值2,e.7同旅通风amedirectionventilation煤、研石运输方向与风流方向相间,2..8矿井制冷降量minecoolingbyrefrigeration采用各种制冷方法,使开下作业地点的气象条件达到规定的标准,
2.0.9矿井制冷降温系统minecoolingsystem以矿井制冷降温为目的,由制冷机、矿井空气冷却器等设备租2
管道及阳件,仪器仪表等构成的系统,2.0.10有井制冷降方式minecoolingmodes矿井制冷降温系统布置和组合的方式。Z.0.11载冷剂高低压稠合装置couplingdeviceforhighandlowpressureofchilled medium
利用高压低温鼓冷剂来冷却低压策冷剂或将高压低温载冷剂降压后送人矿井空气冷却器的装置准免洗系0生光标准有让货免受下我3并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
3.0.1并下采摆工作面和机电设备隔室的气温,均应符合现行《媒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3.0.2井下作业地点环境气象条件直用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进行惊合评价,也可采用等效温度指标对矿井气象条件进行评价,等效温度的计算方祛见本规范附录A。4矿井气象条件预测
4.1矿井气象条件预测基础资料
4.新建矿井气象条件预测应具备下列基础资料、并应对其进行分析:
1:并回助探地质报告提供的地热地质参致及地温等深线图煤层底板地温等值线图、地谢钻孔资料和其他有关地温资料:2矿区或邻近矿区最在10a以上的地而历年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3邻近生产或在建矿非的实际地热地质资料和作业环境气蒙然料:
4矿井的开拓、开果、通风设计及设备安装等资料4.1.2改理、扩建和慈深矿井气象条件随测的基础资料可使用实测统计资料。
4.2热害矿井气象条件预内容和方法4.2.1热害井气象等件预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采煤工作而的下口和上口的载热月平均气象参数2进工作面迎买的最热月平均气象参数:3主要机电设备确室的最热月平均气象参数及机电设备中设备运行台数最多时的月平均气象参数+采拥干作雨租出要机电设备阴室气温超限的月份:5热害分析、论证或评价所需的热源分析结果及其他参数4.2.2热害矿气象条件预测时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设计矿井应预别移交生产达到设计产量时期及热最严重时期,
各类洋行业微料竞舞载
你详技
2改建、扩建、延深矿井和生产矿井应预测热害防治工程建成使用时期和热害最严重时期。4.2.3确定矿井气象条件预测方法应遵循下列原则:1数学模型应包括井下主要热源、湿源与风流的热、湿交换2在风流汇合处应考虐汇入风流的影响并计算混合风流参数:
3新建矿并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的要求外尚应采用经验证的预测方法进行矿井气象条件预测:4生产矿井、改建、扩建和延深矿井设计时,可采用邻近矿井或现有矿并经验证的预测方法,.6
科提费+站
5矿并热害防治
5.1一般规定
5.1.1矿井热害防治设计应本着防、治结合的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5.1.2矿井建井期间的热害防洽设计宜采取分期、分区治理原则,可充分利用生产期的永久设施。5.1.3、矿井热害防治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2.2条的规定,并应按预测时期统筹考虑。
5.1.4进行矿井热害防治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矿井通风降温的可行范围,并应通过技术经比较确定防治措施。5.15矿井热害防治设计方案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开拓开采系统、道布置、矿井通风系统、制冷降温范围、采深、冷负荷、矿井桶水量及水质和水温、回风风量和温度、采掘机械化程度、热源及条件类似矿井的经验等进行技术经济论证。5.1.6热害矿井应设置热害防治的管理机构,并应按岗位增加热害防治人员编制。
5.2非机械制冷降温
5.2.1非机械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措施:
1利用天然冷源:
2增加供风量或提高作业人员集中处的局部风速:3采用下行通风或同流通风等有利于降温的通风方式;4回避井下热源,隔绝或减少热源向进风流散热:5疏放或封堵热水:
6对采空区热源的封堵、抽排:
7采用个体防护。
5.2.2矿井热害防治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冷源或已有冷源5.2.3采用增加风量降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矿井各降温地点降温所需风量和矿井总风量的殖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2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美规定。5.2.4热害矿井宜果用分区通风方式。5.2.5气象参数超限的机电设备确室宜实行独立通风,其回风风流宜引人回风巷。
5.2.6当条件适宜时,宜采用有利于采煤工作面降温的通风方式,并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5.2.7在选择采煤方法及工艺时,应有利于热害防冶5.2.8采煤工作面的长度和日产量等参数,应经过风流热力计算校核:
5.2.9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黄泥灌浆、混凝土支护、水力采煤等作业用水,宜采用天然冷水。
5.2.10采掘工作面宜采用低温水进行煤壁注水或防尘酒水。5.2.11矿并有热水通出时,主要进风井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避开热水涌出等局部高温区和含水层、透水性强的岩层及断层裂障带:
2进风井巷布置在有热水涌出、渗出的地带或含水裂蒙带时·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封水、截水、导水、防水隔热等治理措施:
3应对开发利用热水进行评价。
5.2.12热水管或热水沟·宜布置在回风卷中。热水管或热水沟布置在进风井巷中时,应采取隔热措施。5.2.13矿井热害防治·应考虑减少进风风流的煤、研石冷却过程中的散热量及氧化散热量和机电设备散热量进人,采煤工作面的.8.
机电设备,宜放在回风顺中
5.2.14在热害严重的区段,短时作业人员可采用冷却服等个体防护措施。
5.2.15主要机电设备确室·应采取尽量减少围岩和机电设备等热源散热量进人例室进风风流并可采取增加风量、局部通风排热、加大局部风连或采用水冷电机等措施。5.3机械制冷降温
5.3.1机械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降温方式:
1压缩空气制冷系统:
2并下移动式空调等局部降温系统:3地面集中空调降温系统:
4井下集中或分区集中空调降温系统:5地面与井下联合空调降温系统:6制冰降温系统,
5.3.2矿井采用机械制冷降温时,应计算气象套数超限的采掘工作面及机电设备码室所需要的冷负荷,计算制冷降温系统的年运行时间,并应分析运行期间各月份制冷降温系统的冷负荷变化情况。5.3.3采掘工作面及机电设备确室的冷负荷的计算应考虑围岩的散热、机电设备的散热、采空区的散热、氧化热、人体散热等其他热源、湿源与风流的热、湿交换等因索,可按下式计算:Q>EG(-)
式中Q采拥工作面和机电设备确室的冷负荷(kW):G一采掘工作面和机电设备室的风量(kg/s):一一处理前采掘工作面和机电设备室的进风风流焙值(kJ/kg):
处理后采掘工作面和机电设备确室要求的进风风流烩值(kJ/kg)
5.3.4矿井制冷量可用于冷却矿开进风风流或采区进风风流或作业地点进风风流·也可用于冷却采插作业用水。具体组合方式和制冷量的分配,应结合具体矿开生产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3.5制冷站冷负荷应根据制冷站位置在地面或井下的不同情况分别由下列有关各项累加计算后,再乘以11~1.2的附加系数确定1采、插工作面及机电设备调室的冷负荷2
载冷剂传输管道的冷量损失量:载冷剂传物水系对载冷剂的加热量:3
载冷剂高低压精合装置的冷量损失量(采用该设备时):作业用水的冷量损失量(采用该方索时)5
6其他输冷或换冷环节的冷量损失量。5.3.6制冷降温系统得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井底车场码室投计规范】GB50416的有关规定5.3.7地面或井下的制冷站,地面制冰站的位置,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类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井下的制冷站的设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井底车场明室设计规范GB50416的有关规定,排放冷就热的喷淋耐室位置,宜靠近制冷站钥室,并下喷淋明室的空气流速宜为2.5~7.5m/s,水气比宜为0.5~2.5.喷嘴及喷淋室的布置应使该喷淋需室的通风阻力不大于150Pa.
5.3.8选择制冷机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关规定,制冷设备的技术安全要求应符合国家相美要求
5.3.9有可以利用的热源或其他能源时,地面制冷站应采用汉化锂收式冷水机组
5.3.10地面制冷站采用制冰机组时,输冰系统应有防冲击和防堵措施,
5.3.11果用冷水机组时制冷机组蒸发器出水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地面集中制冷降温方式时,不应高于3C:0
无2采用井下中制冷降温方式时,不放商于5℃:3采用地面与井下联合制冷降温方式,制冷机位于地面时,出水温度不应高于3C,制冷机位于井下时·出水温度不应高于5℃,5.3.12载冷剂宜选用冰、清水或盐水,选用盐水作载冷剂时、配制的盐水浓度应使盐水的疑固点低于蒸发盗度载冷剂传输系统应采用防腐蚀搭施。
5.3.13制冷剂的选择,应符合防火、不爆炸、无毒、环保等要求。5.3.14载冷剂高低压稠合装置、应符合安全、高效、节能、维护管理方使的要求,
5.3.15载冷剂循环系统应考虑5%的补给量。5.3.16载冷剂传编管的管径,应根据载冷剂流量确定,并应进行筑速校核,问时,还应考虑普网的水力平衡,载冷剂惠建宜采用1.9~2.5m/s.
5.3.17载冷剂传输管道及附件和胜冰池应隔热·隔热材料和结构应特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CB50215和采股通风与室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5.3,18,载冷剂传输水象筑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闭式水系统应根据我冷剂的循环道量乘以1.1~1.2的附加系数确定:
2开式水系统应结合其特点根据计算确定5.3.19载冷传输水录扬程不成小于下列各项数值之和:1载冷剂传输管道及阳件的力乘以L.2的附加系效所得的值:
2空气冷却器的阻力或喷淋式空气冷却器的喷赚压力:3燕发器或压力交换系统或载冷剂高低压辆合装置出水口与作业地点量高点的高程差引起的静压力:4蒸发器或压力交换系统或载冷剂高低压糕合装置的阻力5.3.20井下空气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3GB50215的有关规定,
标佳悦生网M.zsc0.m标准行业年科气要#5.3.21空气冷却整的位置应有利于作业地点的除量,并应放置在不易受损坏,且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地方。5.3.22采用表冷式空气冷却器时,风流与载冷剂应逆向流动,空气冷却器内的迎面风速宜果用5~7m/s空气冷却器进、出口风流温差宜为6~12℃载冷剂进,出口温差宜为7~15,5.3.23冷凝热排除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类工业矿井设计规费GB50215的有关规定。
5.3.24冷却水错环系统应考虑5%10%的补给水量。5.3.25冷却水泵的扬程应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稳定,且不应小于下列各项数值之和
1冷却水输送皆道及附件的力乘以1.2的附加系数所得的值:
2冷摄器的阻力乘以12的附加系数所得的值3冷却塔或喷淋润室中水的提开高度引起的静压力:4冷却塔喷淋雨室的喷唤压力,
5.3.26矿并制冷系统中的供冷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管网成进行水力平街计算:水系统设计座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理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和采收通风手空气讯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
5.3.27载冷剂选用冰或清水作载冷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冰或清水水质应满足以下数值:P值6.5~8.5:能弹度≤50mg/L:全硬度150mg/L(以cac0计力:铁离子<03mg/落浮物$10mg/L
2载冷剂使用前,应进行化验,
5.328,矿井降温系统中的冷规水系统的水重和水处理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部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关规定。
5.3.29矿并降温系统中的管道可采用壁挂、果空或地沟形式敷设,载冷剂传输管道不宜布置在回风营中*8
6电气及控制
6.0.1矿井制冷站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炎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有美规定,
6.0.2矿井制冷站的电力负荷,应根据实际装机容量和远录规划容量,技需用系数法或三项式法计算。6..3井下制冷站电动机及其供配电控制设备选型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0.4矿井制冷系统宜采用程序集中控制方式。控制室宜靠近制冷设备间单独布置
6.0.5矿井机做制冷降温系统和井下作业环境应设置检测温度流量、压力等参微的仪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制冷装置中的主要参数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膜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应设置微试作业地点风流的干,球温度和风速的检费仪表
3检测空气干,湿辣温度和风速的传感器应安装在风流换定、具有代表性的位置
6.0.6制冷站或刷泳站的控制宝和载冷剂高低压耦合装置码室应设矿井生产调度直通电话。
6.0.7热害矿井应在进风井口、井底车场、主要大卷、采掘工作面及机电屏室等开下件业的主要地点设置气象参数观测站:有条件的矿井,气象参数观酬应并入矿并安全监测系统,并应配备相应的气象检测、监测设备。
标江接网2C.eC-各火标江行业先料竞后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