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3182-2007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国家标准(GB)】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 GB/T13182-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13182-2007
标准名称: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0-17 -
实施日期:
2008-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17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3182-199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本标准代替GB/T 13182-1991《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本标准在原标准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原标准贯彻、实施的经验,并结合十几年来核辐射探测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发展而编写的。本标准规定了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测量X和γ射线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应用(例如CT 用)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由于GB/T 13182-1991《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已修订为GB/T 13181-2002《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舍弃了有关碘化钠(铊)闪烁体产品标准的内容,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且测量闪烁体也需要配置光电倍增管,所以闪烁体与闪烁探测器密切相关,并有很多相同的技术要求,例如:——能量分辨率、探测效率、本底水平(计数)等通用性能特性;——对工作温度、贮存温度、恒定湿热、包装运输、振动和冲击等环境的适应性。另外,它们在产品分类、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等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本标准将闪烁探测器和闪烁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综合表述它们的内容,名称改为《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为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分别表述闪烁体和闪烁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中性能特性的测量方法主要引自GB/T 13181-2002《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和GB 7270-1987《光电倍增管测试方法》;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则引自GB/T 10263-2006《辐射探测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本标准对原标准的其他修改还有:——范围部分增加“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应用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体探测器;”——对型号命名以及所采用的代号和符号以“示例”形式提供;——简化“晶体缺陷”的要求,修改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调整、规范了能量分辨率及其分级,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的准确度,以实现与国际接轨;——提出了试验总则,特别是提出对试验设备和放射源的要求,规定了试验用的几种放射源;——规范了检验项目一览表;——增加随行文件的内容。 GB/T 13182-2007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GB/T13182-200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182—2007
代替GB/T13182—1991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
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Thallium-activated sodium iodide scintillator andscintillation detectors of sodium iodide (thallium)2007-07-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08-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以及符号
产品分类
闪烁体技术要求
闪烁体试验方法
闪烁探测器技术要求
闪烁探测器试验方法
9检验规则·
10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目
附录A(资料性附录)碘化钠()闪烁体的晶体规格和外形尺寸:附录B(规范性附录)
碘化钠()闪烁体标准样品
附录C(规范性附录)碘化钠(铊)闪烁体的主要环境条件图1
圆柱和薄片闪烁体的代号
井型和侧井型闪烁体的代号
长方形闪烁体的代号
闪烁探测器的型号
闪烁体或闪烁探测器试验设备方框图闪烁体的型号和外形
闪烁体的能量分辨率
试验的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表31
表4闪烁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
闪烁体检验项目一览表
闪烁探测器检验项目一览表
GB/T13182—2007
本标准代替GB/T13182—1991《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以下简称原标准)。GB/T13182—2007
本标推在原标准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原标准贯彻、实施的经验,并结合十几年来核辐射探测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发展而编写。
由于GB13181-1991《碘化钠()闪烁体》已修订为GB/T13181一2002《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舍弃了有关碘化钠(铊)闪烁体(以下可简称闪烁体)产品标准的内容,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以下可简称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且测量闪烁体也需要配置光电倍增管,所以闪烁体与闪烁探测器密切相关,并有很多相同的技术要求,例如:一能量分辨率、探测效率、本底水平(计数)等通用性能特性;对工作温度、贮存温度、恒定湿热、包装运输、振动和冲击等环境的适应性。另外,它们在产品分类、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等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本标准将闪烁探测器和闪烁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综合表述它们的内容,名称改为《碘化钠(轮)闪烁炼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为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分别表述闪烁体和闪烁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中性能特性的测量方法主要引自GB/T13181--2002《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和GB7270-1987《光电倍增管测试方法》;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及其试验方法则引自GB/T10263-2006《辐射探测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对原标准的其他修改还有:一范围部分增加“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应用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一一对型号命名以及所采用的代号和符号以“示例”形式提供;一简化“晶体缺陷”的要求,修改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一调整、规范了能量分辨率及其分级,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的准确度,以实现与国际接轨;一一提出了试验总则,特别是提出对试验设备和放射源的要求,规定了试验用的几种放射源;规范了检验项目一览表;
增加随行文件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核仪器厂、清华大学。本标准起草人:熊正隆、马朝贵、李元景、肖晨。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
1范围
碘化钠()闪烁体和
碘化钠(铠)闪烁探测器
GB/T 13182—2007
本标准规定了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测量X和射线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应用(例如CT用)的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960.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仪器仪表GB/T7270—1987光电倍增管测试方法(neqIEC60306:1969)GB/T10257--2001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GB/T10263--2006核辐射探测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GB/T131812002闪烁体性能测量方法EJ/T1059核仪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EJ/T1061核辐射探测器型号命名方法3术语和定义以及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496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闪烁物质scintillatingmaterial在致电离辐射作用下,能以闪烁方式发出光辐射的物质。3.1.2
闪烁体scintillator
由一定数量的闪烁物质以某种适当形式组成的、对致电离辐射灵敏的元件。闪烁体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注:在本标准中,闪烁体系指由铊激活的碘化钠闪烁物质组成的碘化钠(铊)闪烁体。3.1.3
[闪烁体的]入射窗entrancewindow(of scintillator)闪烁体中使被测的辐射容易透过的部分。3.1.4
[闪烁体的]光学窗
optical window(of scintillator)闪烁体中能让光辐射透出的部分。1
GB/T13182--2007
光反射层opticalreflector
为改善闪烁体的光收集,在晶体周围所加的一层反光材料。3.1.6
脱层delamination
由胶粘剂、被粘物(例如光导)或它们的界面破坏引起的层间分离现象。3.1.7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tube;multiplierphototube主要由光阴极和电子倍增器组成的,能把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真空器件。3.1.8
闪烁探测器scintillationdetector闪烁体直接地或通过光导与光敏器件相耦合而组成的核辐射探测器。注:本标准中,闪烁探测器系指碘化钠(铊)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组成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3.1.9
[闪烁探测器的]光导lightguide(ofascintillationdetector)置于闪烁体和光敏器件之间,使闪烁光无明显损失地传递的一种光学器件。3.1.10
4optical couple material
光耦合材料
为使闪烁体所发的光有效地传输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在闪烁体光学窗与光电倍增管窗(闪烁体光学窗与光导及光导与光电倍增管窗)间所加的物质。3.1.11
全吸收峰totalabsorptionpeak
在X或辐射测量中,相当于光子能量在探测物质中全部被吸收时的能谱响应曲线的峰。注:全吸收峰与光电峰的不同之处在于全吸收峰考虑了由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引起的全部吸收。3.1.12
[闪烁体的]光输出lightoutput(of scintillator)闪烁体发射光子的总数与被该闪烁体吸收的入射辐射能量之比。注:被测闪烁体的光输出与闪烁体标准样品的光输出的比值,称为相对光输出;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被测闪烁体的脉冲幅度与闪烁体标准样品的脉冲幅度之比。3.1.13
[闪烁体的]能量转换效率energyconversionefficiency(of scintillator)闪烁体发射光子的总能量与被该闪烁体吸收的入射辐射能量之比。注:被测闪烁体的能量转换效率与闪烁体标准样品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比值,称为相对能量转换效率。3.1.14
[闪烁体的]发射光谱emissionspectrum(of scintillator)闪烁体发射的光子数随光子的能量或波长而变化的分布曲线。3.1.15
闪烁衰减时间scintillationdecaytime闪烁体受单次激发后,光子发射率下降到其初始值的1/e所需的时间。3.1.16
能量分辨率energyresolution
对于某一给定的能量,能分辨的两个粒子能量之间的最小相对差值的量度。注1:在--般应用中,能量分辨率用谱仪测得的单能粒子能量分布曲线的峰的半高宽与峰位所对应的能量之比计2
算,当能量用脉冲幅度表示时,其比值为脉冲幅度分辨率。注2:闪烁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扣除光电倍增管的能量分辨率是闪烁体的固有能量分辨率。3.1.17
探测效率
detection effieiency
GB/T 131822007
在一定的探测条件下,探测器测得的粒子数与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由辐射源发射出的该种粒子数之比。
3.2符号
3.2.1概述
闪烁体和(或)闪烁探测器应有特征代号、表示结构材料和尺寸的符号,这些代号和符号可采用3.2.2~3.2.4的符号。
3.2.2特征代号
A:不带定位边;
B:带定位边;
C:铍人射窗(厚度小于0.5mm);D:薄铝人射窗(厚度小于0.3mm);M:螺纹定位边;
E:外形尺寸上下一致;
G:适用于高温环境。
3.2.3结构材料的符号
Al铝入射窗或封装盒,可省略;K:K9(中)玻璃光学窗,可省略;Q:石英光学窗;
S:不锈钢入射窗或封装盒。
3.2.4尺寸符号
Φ:晶体直径;
H:晶体高度;
中:晶体井直径;
h:晶体井深度;
D。:封装盒盒体直径;
D1:封装盒盒盖直径;
D2:定位边直径;
L:闪烁体最大高度;
d:闪烁体井直径;
1:闪烁体井深度。
4产品分类
4.1闪炼体
4.1.1型号和外形
闪烁体的型号命名宜符合EJ/T1061的规定,见图1~图3。外形按封装盒的外形特征划分,见表1。
GB/T13182-—2007
ST1101
ST1102
ST1103
ST1104
ST1105
ST1106
ST1107
ST1108
ST1109
ST1110
ST1111
ST1113
特征代号
特征代号
表1闪烁体的型号和外形
晶体形状
圆柱带井
直径大于200mm的圆柱
大薄片
侧井或侧孔的圆柱
圆柱带井
长方形
晶体形状
热锻,圆柱
注:加括号的特征代号通常可省略。4.1.2规格和尺寸参数
闪烁体的规格按晶体形状及其尺寸划分:圆柱和薄片闪烁体按晶体的直径和高度划分;a)
人射窗
光学窗
制造商自定
光学窗
制造商自定
封装盒
制造商自定
制造商自定
封装盒
并型和侧并型闪烁体除按晶体的直径和高度划分外,应附加晶体井的直径和深度,对有侧向b)
孔的闪烁体则给出孔的直径,并注明“侧孔”;长方形闪烁体按晶体的长、宽和高尺寸划分;c)
d)特殊形状闪烁体按晶体的特征尺寸划分。各型号闪烁体的晶体规格和外形尺寸的例子参见附录A。4.1.3产品代号
4.1.3.1圆柱和薄片闪烁体
圆柱和薄片闪烁体的产品代号由型号和规格、尺寸组成,示例见图1。4
4.1.3.2井型和侧井型闪烁体
晶体高度
晶体直径
特征代号
顺序号
碘化钠()闪烁体
图1圆柱和薄片闪烁体的代号
并型和侧并型闪烁体的产品代号由型号和规格、尺寸组成,示例见图2。ST11
4.1.3.3长方形闪烁体
晶体井深度
晶体井直径
晶体高度
晶体直径
特征代号
顺序号
碘化钠(铊)闪烁体
图2井型和侧井型闪烁体的代号
长方形闪烁体的产品代号由型号和规格、尺寸组成,示例见图3。ST11
4.2闪烁探测器
晶体高度
晶体宽度
晶体长度
特征代号
顺序号bzxz.net
碘化钠(铊)闪烁体
图3长方形闪烁体的代号
GB/T13182—2007
闪烁探测器的型号命名宜符合EJ/T1061的规定,其产品代号的组成及其含意与闪烁体类似,示例见图4。
闪烁探测器按闪烁体形状分为圆柱、薄片、井型、侧井、侧孔和长方形等类型(见4.1.2)。SG11
顺序号
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图4闪烁探测器的型号
GB/T13182—2007
5闪烁体技术要求
5.1概述
闪烁体与闪炼探测器有很多相同的技术要求,例如:能量分辨率、探测效率、本底水平(计数)等通用性能特性;对工作温度、贮存温度、恒定湿热、包装运输、振动和层级等环境的适应性。但是闪烁体和闪烁探测器也有各自不同的技术要求,例如,闪烁体有:a)结构和外观,包括晶体及其光学结构和材料;b)光输出、相对能量转换效率、发射光谱和闪烁衰减时间。5.2外观和结构
5.2.1晶体
5.2.1.1尺寸和规格
按晶体尺寸公差分为三级,即0.1级(士0.1mm)、0.3级(士0.3mm)和1.0级(土1.0mm)。闪烁体的晶体规格和外形尺寸(包括公差)与其型号有关,参见附录A。5.2.1.2缺陷
闪烁体晶体不应有明显的缺陷,包括气泡和杂质、裂纹、晶体内的雾层以及表面潮解点等;具体要求由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2.2光学结构和材料
5.2.2.1玻璃片
闪烁体光学窗的玻璃片应无裂缝、无脏物,其表面应无明显划痕。5.2.2.2光反射层
闪烁体的光反射层应无带色的沾污物;装填应无松动现象,喷涂应无剥层现象。5.2.2.3光耦合材料
闪烁体的光耦合材料应清洁,无明显的沾污物。晶体与晶体之间或玻璃片与晶体之间的光耦合材料应无明显脱层。5.2.2.4封装盒和粘胶
闪烁体的封装盒应清洁、无尘土,封装盒的粘胶厚度不应使盒体超过闪烁体规定的外形尺寸。光学窗粘胶不应超过玻璃平面。5.3通用性能特性
5.3.1能量分辨率
闪烁体的能量分辨率用脉冲幅度分辨率来表示,按分辨率的高低分为I~IV共四级,其中I级最高,依次类推,IV级最低,见表2。表2闪烁体的能量分辨率
检验源
尺寸(直径和高度H)/mm
≤75(3in),H≤75(3in)
75<≤125,75
E≤50
能量分辨率E/%
7.0
E≥60
5.3.2探测效率
闪烁体的探测效率由具体型号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3.3本底水平(计数)
闪烁体的本底水平(计数)由具体型号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4特有性能特性
5.4.1相对光输出
闪烁体的相对光输出不低于0.60。闪烁体标准样品的选择见附录B。5.4.2相对能量转换效率
闪烁体的相对能量转换效率由具体型号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4.3发射光谱
闪烁体的发射光波长由具体型号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4.4闪烁衰减时间
闪烁体的闪烁衰减时间由具体型号的产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规定。5.5环境适应性
5.5.1工作温度
GB/T13182-2007
闪烁体在额定低温到额定高温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时,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闪烁体使用的额定低温和额定高温与型号有关,见表C.1。5.5.2贮存温度
闪烁体按10.2的要求包装在一20℃到十55℃的温度环境条件下贮存后,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
5.5.3恒定湿热
闪烁体在承受相对湿度为95%(温度40℃,时间48h,见表C.1)的恒定湿热环境条件后,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5.5.4包装运输
闪烁体按10.2的要求包装在三级公路上运输后,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
5.5.5振动
闪烁体在承受表C.1规定的相应严酷等级的振动后,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
5.5.6冲击
闪烁体在承受表C.1规定的相应严酷等级的冲击后,应保持结构和外观的完整性,并满足5.3和5.4的要求。
6闪烁体试验方法
6.1试验总则
6.1.1概述
对闪烁体的性能测量和环境试验一般通过匹配相应的光电倍增管(单管光阴极的直径不应小于闪烁体光学窗的直径)并连接核能谱仪系统(见6.1.3)实现,而对闪烁探测器的测量和试验则可直接与核能谱测量系统相连接,所以对二者的测量和试验方法相同,但所得到的是闪烁探测器的试验结果;而对被测闪烁体,只能获得与闪烁体标准样品比较的相对结果,或在扣除光电倍增管等的影响后得到试验结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478.1-2008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 齿侧配合) 第1部分:总论
- GB/T16561-2023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 GB50489-200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 GB17057-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
- GB50194-201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 GB12029.3-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H值的测定(电位法)
- GB12029.5-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纯度的测定
- GB/T24734.4-2009 技术产品文件 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 第4部分:设计模型要求
- GB/T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6751-19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 GB/T3452.3-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 沟槽尺寸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4504-1998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