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0496-2006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国家标准(GB)】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17:36:33
- GB/T20496-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20496-2006
标准名称: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9-19 -
实施日期:
2007-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85.4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国(境)外进口葡萄苗木进境检疫放行后种植期间的疫情监测。 GB/T 20496-2006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GB/T20496-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496-—2006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Guidelines for guarantine surveillanceonimportedgrapeseedlings
2006-09-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3-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 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GB/T20496—2006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河北省植保总站、山西省植保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样、朱水芳、柯汉英、李俊林、张增福、李先誉。1范围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GB/T20496—2006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国(境)外进口葡萄苗木进境检疫放行后种植期间的疫情监测。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葡萄苗木grapeseedlings
可供繁殖用的葡萄苗(含试管苗)、接穗、插条、叶片、芽体等。2.2
疫情监测pestsurveillance
通过调查、检测或其他程序确定有害生物发生或不存在的官方过程。3监测的有害生物
3.1昆虫类
3.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3.1.2
3.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3.1.4柳扁蛾PhassusercrescensButler3.1.5柑橘粉Planococcuscitri(Rissd)3.1.6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an3.1.7
梨圆盾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itifoliae(Fitch)3.2线虫类
3.2.1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spp.3.2.2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spp.3.2.3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spp.3.2.4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spp.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 spp.
3.2.6柑桔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Cobb3.2.7剑线虫属Xiphinemaspp.
3.3真菌类
3.3.1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viticola(Reddick)Shear3.3.2
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an)SqauldingetSchrenk黑腐病菌Guignardiabidwellii(Ell)Viala etRavaz3.3.3
咖啡美洲叶斑病菌Mycenacitricolor Sacc.3.3.5
箱等病菌Plasmoporaviticola(Bark.etCurt.)Berl.etdeToniGB/T20496—2006
3.3.6黑痘病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3.3.7白粉病菌Uncinulanecato(Achw.)Burr.3.4细菌类
3.4.1葡萄根瘤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3.4.2葡萄癌肿病菌Agrobacteriumvitis3.4.3葡葡黑木病菌Grapevineboisnoirphytoplasma3.4.4葡萄金黄化植原体Grapvineflavesccncedoreephytoplasma3.4.5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ampelinus(Panagopoulos)Willemsetal.3.5病毒类
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virus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fleckvirus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us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3.5.4
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3.5.5
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2.3Grapevineleafrollassociatedvirusl.2.3葡萄栓皮综合症Rugoseuoodcompler3.5.7
3.6杂草类
分枝列当OrobancheramosaL.
3.7检疫审批单中提出的其他有害生物监测的有害生物以检疫审批单上提出的要求为准,执行本标准时应相应调整。4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参见附录A。5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参见附录B。6修剪工具管理
葡萄种苗的修剪工具要专管专用,每次使用前应消毒。7疫情监测程序
7.1育苗期监测
7.1.1前期检查
7.1.1.1口岸调离运输监管
经口岸检疫放行后,货主不得擅自拆包或改变指定种植地点。到达隔离或种植地点后检疫机构查验有关单证。
7.1.1.2开包验单
必须有植物检疫人员在场,检疫人员核对进口葡萄种苗的品种、数量,检查包装物、铺垫材料有无有害生物,作好检查记录。
7.1.1.3抽样
500株以下(含500株),全部检查;500株以上开包后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按大五点取样,抽样检2
查数量不少于500株。
7.1.1.4检查
GB/T20496—2006
重点查看芽眼、茎蔓表皮,主要检查是否带土壤、虫瘦、菌婆、杂草及病害症状。必要时作室内检查并填写初检登记表(见表1)。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进口葡萄苗木初检登记表
检查日期:
收货日期:
储藏条件:
包装编号
处理意见
7.1.1.5处理
7.1.1.5.1入种植
未发现
开包抽样情况
未发现病虫害或发现一般病虫害经处理后拆包入盆或人圃种植。室内检验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经处理合格的(处理方法参见附录C),放在花盆或隔离苗面进行试种。生长期间进一步观察。处理不合格的,按检疫机构的要求处理。7.1.1.5.2销毁
确诊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且无法进行有效处理的,销毁全部种苗。包装材料应全部销毁,不得移作他用或随意丢弃。
7.1.1.5.3PRA分析
发现本规程所列有害生物以外的我国未见报导的新有害生物,立即开展风险分析,没有条件进行风险分析的应立即向上级检疫机构报告。有害生物风险大的种苗按应监测的有害生物对待,有处理方法的处理后种植,没有处理方法的销毁。风险小的病虫按一般病虫害对待。GB/T20496—2006
7.1.2盆栽土、苗床和幼苗处理
植物检疫机构监督引种单位进行苗床和幼苗处理。7.1.2.1盆栽土或苗床处理:每立方米用40%毒死蜱乳油0.3g加15g~20g五氯硝基苯或加70%甲基托布津混勾。
7.1.2.2幼苗处理:每15d喷施800倍~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7.1.3育苗期间检疫检验
7.1.3.1检疫检验时间
进行三次检查,分别在催根期(须根生长至2片叶)、出苗期(植株生长出4片~5片叶)和成苗期(出面前10天)进行。
7.1.3.2检疫检验
7.1.3.2.1调查方法:500株以下的,逐株检查;500株以上的,棋盘式10点取样法,每点不少于10株,取样最少数量不少于500株。随带手持放大镜,仔细察看有无监测的有害生物发生,并每点拔1株仔细观察根部有无蚜虫、介壳虫卵和病斑。可疑标本送室内检验。7.1.3.2.2育苗后期管理:少量盆栽苗继续留在盆中接受生长期间的检疫;对于大量需移栽苗木,未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符合出圃条件的,集中种植在检疫部门指定的地方,周围500m内不得种植果树、蔬菜类作物。发现本规程所列有害生物,按检疫机构意见销毁或药剂处理。发现我国未见报导的新有害生物,按7.1.1.5.3处理。
7.2生长期间检疫检验
7.2.1检疫检验时间
分两年进行。第一年三次,分别为苗期、花期和后期;第二年五次,分别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果粒生长期和采收后期。
7.2.2检疫检验方法
盆栽苗逐株检查;田间苗在田间踏查的基础上,采取抽样调查法(同育苗期)。检查有无褐腐、叶片:皱缩、扭曲,有无果、黑果,必要时作室内检验,并填写检疫检验登记表(见表2)。表2检疫检验记录表
检查场地编号
检查情况
处理意见:
7.2.3有害生物处理
检疫员:
检疫日期
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检疫机构根据情况,立即采取全部或部分处理或销毁,并对葡萄园进行封锁和处理。发现病害葡萄种植地的处理可参见附录D。7.3出具疫情监测报告
经两年监测出具监测报告,详见表3。引种单位:
审批单位:
植物名称:
种苗来源国(地区):
种植地点:
应检有害生物名单:
(中文名和学名)
疫情监测结果:
表3引进种苗入境后疫情监测报告联系人:
审批单编号:
品种名称:
引进数量:
种植面积:
1..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及危害程度:2、发现可疑有害生物及危害程度:处理意见:
1.符合国家检疫要求,人境后检疫合格。2.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经处理(处理方法附后),应继续检疫年,不宜再次引进。
3.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全部种苗作销毁处理。4.其他处理意见:
GB/T20496—2006
联系电话:
审批数量:
种植日期:
检疫实施单位(植物检疫专用章)专职检疫员(签字)
年月日
注:本报告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引种单位,作为再次引进同一种苗的依据之一第二联由检疫实施单位留存,第三联交检疫审批单位。
GB/T20496—2006
A.1昆虫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A.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是热带美洲地区重要的水果害虫之一。严重危害番石榴、芒果、柑橘、葡萄和李属水果。雌虫在果皮下产卵,在果皮上留下产卵痕,除此而外,在危害早期很难发现其他为害状。幼虫在果实内蛀食,形成很多孔道,并最终导致果实腐烂。A,1.2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危害苹果、杏、葡萄、鳄梨、腰果、无花果、番石榴、番荔枝、葡萄柚、枇杷、芒果、李、辣椒、番茄等重要经济果蔬作物,成虫将卵产于果皮下,幼虫在果实内取食危害,引起果实脱落,品质降低以至腐烂。A.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危害多种阔叶树,如桑、白蜡械、胡桃、苹果、葡萄、李、楼桃、柿、榆和柳树等200多种植物。危害时取食叶肉,吐丝做网巢,有的网巢长达1m以上。幼虫群集网中为害,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造成长势衰弱,抗逆性低下,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A.1.4柑橘粉Planococcuscitri(Rissd)为害柑橘、柚、橙、柠檬、芒果、菠萝、葡萄、香蕉、龙眼等多种植物的嫩稍嫩枝、果实、叶和根。被害果瘦小,表面有絮状污染物。果蒂被害时,可引起落果。该虫向体外排泄含糖液体,可招致蚁类上树,植物表面霉菌大量繁殖,使果表和叶面乌黑,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果实品质。A.1.5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an为多食性害虫,已发现近300种寄主植物,其中包括葡萄、苹果、草莓、树莓、樱桃、梨、桃、玫瑰、杜鹃、蜀葵、锦葵等重要经济作物。幼虫在地下为害,取食根部,切断根系使其枯死,严重时引起植物大面积死亡。成虫善飞翔,危害植物叶片,取食叶肉及叶表皮,仅剩叶脉,取食花影响授粉,危害果实,使果表受损或将果实咬洞、穿孔。成虫对水果气味及黄颜色趋性强。A.1.6梨圆盾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可为害30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为苹果、梨,其次为葡萄、楼桃、海棠、杏、桃、山楂等。严重为害果树的枝条,重者枯死;果实受害后,出现红晕,形成小红圈,品质降低。A.1.7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vitifoliae(Fitch)仅为害葡萄属(Vitis)植物(葡萄及野生葡萄)。成若虫刺吸叶、根的汁液,分叶瘘型和根瘤型两型。欧洲系统葡萄上只有根瘤型,美洲系统上两型都有。叶瘦型:被害叶向叶背凸起成囊状,虫在瘦内吸食、繁殖,重者叶畸形萎缩,生育不良,甚至枯死。根瘤型:粗根被害形成瘦瘤,后瘦瘤变褐腐烂,皮层开裂,须根被害形成菱角形根瘤。
A.2线虫类
A.2.1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为害植物根部导致根系受损伤、发育受阻,有时近根尖处肿胀形成虫瘘。虫口密度大时,地上部生长衰弱。若有此类线虫传播的病毒存在时,线虫取食传毒,病毒在植物上的特异症状发展、逐步表现出来。
A.2.2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GB/T20496—2006
可危害多种水果,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及其他地下器官导致其形成肿瘤,常称其为根结,根结初期一般为黄白色、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表面粗糙。在根结上还可以长出不定须根,须根受侵染后又形成根结,如此反复侵染,便形成乱发状须根团,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矮小、黄化等衰退症状。根结线虫偶尔也可以侵染地上部的茎和叶形成瘦瘤。A.2.3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为害植物根部尤其是新根,导致根系变黑、缩短残缺,地上部褪绿、矮化。若有此类线虫传播的病毒存在时,线虫取食传毒,病毒在植物上的特异症状发展、逐步表现出来。A.2.4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根部和其他地下部器官,偶尔侵染地上部如茎、果等,受侵染部位的组织变为黑褐色,呈水浸状,表面有伤痕,根部粗短、腐烂,地上部则表现为生长矮化、调萎或死亡。
A.2.5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症状同拟毛刺线虫。A.2.6剑线虫属Xiphinema spp.
可危害多种水果,症状同长针线虫。A.3真菌类
A.3.1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viticola(Reddick)Shear新梢、果粒、老蔓表现症状。新梢基部产生黑褐色、不整形稍隆起病斑。如果老蔓有越冬旧病斑,新梢抽出后不久突然枯萎。果粒感病后,表面变灰色,后期上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果粒逐渐于缩成僵果。老蔓产生暗褐条斑,病菌能侵入韧皮部和木质部,到秋季病蔓表皮纵裂成丝状,切开病蔓,可见内部已腐朽变色。在主蔓上有老病斑时,除表现上述症状外,全株生长衰弱,节间缩短,叶片细小褪色以至萎焉或卷缩。上述发病部位到后期均着生黑色小粒点,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A.3.2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an)SqauldingetSchrenk可发生在果粒、穗轴、叶片、卷须和新梢等部位,但主要为害果粒。幼果表面呈现黑色、圆形、蝇粪状病斑,由于幼果较酸,果肉坚硬,病斑仅限于表皮,且不扩大,不发展,也不形成分生孢子。果粒典型症状从着色期开始,此时果粒柔软多汁,病斑扩大较快。病斑初呈淡褐色,圆形,有的扩大到半个果粒面,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排出排红色粘质孢子块,病果粒逐渐干枯最后成僵果。叶脉、叶柄等部位出现长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表面隐约可见红色分生孢子块,但不如在果粒明显。叶上病斑数量一般发生不多,对树叶无明显影响,也不至引起落叶。穗轴、果梗产生1cm~2cm的长椭圆形深褐色病斑,但葡萄成熟时,也有长条穗轴表现症状,使整穗果粒干缩,潮湿时病部表面长绯红色病原菌。卷须感病常枯死,表面长排红色病原菌。A.3.3黑腐病菌Guignardiabidwelli(Ell)VialaetRavaz主要为害果穗,也可侵害叶片、叶柄和新生枝蔓。果实发病,先在果面上发生紫黑色圆形病斑,直径5mm10mm,逐渐扩大后,病斑略凹陷,中部灰色,边缘褐色。随着病斑继续扩大,果粒逐渐软腐,失水后干缩,变成黑色有棱角的僵果。上面着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空气潮湿时涌出孢子角。病僵果常常挂在枝蔓上。叶片发病,叶脉间先呈现针尖状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直径2mm~3mm,以后逐渐扩大,中央灰白色,外部褐色,边缘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粒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器,沿病斑排成环状。新生蔓及叶柄发病,产生圆形、深褐色病斑,微凹陷,其上散生小黑点。7
GB/T20496—2006
A.3.4咖啡美洲叶斑病菌Mycenacitricolor(BerketCutt)Sacc.寄主范围涉及50余科500余种植物。病菌可侵染叶片、幼枝和幼果。病叶上病斑一般为圆形、椭圆形,黑褐色,中心点为橘黄色,有时穿孔,病斑直径6mm~13mm。幼果受侵也产生圆形病斑。产芽体阶段在病斑上表面长出毛发状菌丝体(1mm4mm长),天气潮湿时,病斑下表面也可长出菌丝体。病害侵染严重时,可造成全部叶片脱落。A3.5霜霉病菌Plasmoporaviticola(Berk.etCurt.)BerletdeToni主要为害葡萄的叶片,也能侵害嫩梢、花和幼果等柔嫩部分。叶片发病,最初为细小的不定形淡黄色水溃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在叶片正面出现黄色或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常数个病斑合并成多角形大斑。病斑背面产生白色的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而早期脱落;嫩梢、叶柄、果梗等发病,初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以后变为黄褐色至褐色,形状不规则,天气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层。天气干旱时,病斑组织干缩下陷,生长停滞,甚至扭曲或枯死;花及幼果受害,病斑初为浅绿色,后呈深褐色,病粒变硬,也可产生霜状霉层,不久即皱缩脱落。较大的果粒感病时,呈现红褐色斑,后僵化裂开,着色后不再感病。A.3.6黑痘病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绿色部分,如果穗、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及卷须等,叶片发病,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mm~4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干枯破裂,形成穿孔。叶脉上病斑呈菱形,并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叶脉受害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甚至枯死。穗轴及小穗轴受害,则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受害可使果粒于枯脱落或僵化。绿色穗粒染病呈现褐色圆斑,以后中部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红色或紫色,似“鸟眼”状,病斑直径可达3mm~8mm,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穗粒变小,味酸质硬,丧失经济价值。穗粒后期染病,常开裂畸形。成熟穗粒染病,只在果皮表面出现斑,影响品质。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受害时,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形成溃疡病。病梢生长停滞以至萎缩干枯,叶柄出现病斑较晚。葡萄苗期嫩梢染病严重时枯死。A,3.7白粉病菌Uncinulanecato(Achw.)Burr.*主要为害叶片、新生枝蔓、穗轴及果实等绿色组织。嫩叶发病,先在叶表产生灰白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其上覆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较重时,整个叶片盖满白粉,叶片凹凸不平,有时能产生小黑点,是病菌的闭囊壳。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甚至脱落。
穗轴和新生枝蔓发病,表面覆盖灰白色粉状物,其下为羽状纹向四周蔓延形成褐色斑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斑,严重时,穗轴、果梗变脆,枝蔓不能成熟。果实受害,果面覆盖一层白粉,擦去白粉后,果实表面为褐色芒状花纹或褐至紫褐色不定形斑。严重受害的果粒,变成黑色,被一层白粉。天气潮湿时,受害的较大果粒,易发生纵裂,腐烂。有的病果粒,因部分表皮细胞死亡后停止生长,而成为畸形果。幼果受害,覆盖白粉的果粒易枯萎脱落。A.4细菌类
A,4.1萄金黄化植原体GrapvineflavesccncedoreePhytoplasma典型症状出现在夏季,在最敏感的品种上,叶片黄化,由于植株木质化不好,枝条下垂,嫩枝节间缩短、坏死,有时出现纵向排列的黑色疱斑,叶片变硬、变脆、叠加排列呈伞状,白葡萄品种叶片变成金黄色,而黑葡萄品种叶片变成红色,在初秋,叶片上沿叶脉有时出现奶油黄色至褐色的斑点开花前发病,花序干枯,或引起果实干癌、果硬、味苦,失去经济价值。葡萄卷叶、栓皮病、扇叶的黄化株系都和葡萄金黄化植原体引起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卷叶和栓皮病叶片卷曲并黄化,而葡萄金黄病除有黄化卷叶外,还沿叶脉出现奶油黄色斑点或角斑,叶片变硬和变8
GB/T20496—-2006
脆,并且枝条木质化程度低,有黑色色斑,扇叶黄化株系引起叶片叶脉黄斑,但不卷叶或引起叶变脆,另外其他病害都不引起金黄化植原体特有的癌果。A.4.2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ampelinus(Panagopoulos)Willemsetal仅为害葡萄。侵染芽、短枝、幼嫩枝梢、叶柄、花、果粒、主茎和叶片。主要的症状为溃疡斑。早春,病枝的芽抽不出来,或者生长矮化,甚至枯死。由于病茎形成层增生,往往表现轻度肿胀,同时皮层出现裂缝,逐渐变深变长,发展为溃疡斑。幼嫩枝梢基部节间处形成浅黄色斑点,向上不断扩展、颜色转深、开裂、最后形成溃疡斑。春末,许多木质化的枝条,也会形成裂缝,最后形成溃疡斑。夏天,如半边叶柄发病表现溃疡后,可导致半边叶片坏死,症状十分明显。溃疡斑也会在第1或第2的花柄或果柄上出现,偶而发生叶斑或叶缘坏死。不一定出现菌脓。A.5病毒类
A.5.1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virus寄主范围很广,达174属200多种植物。植物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叶片斑驳和点斑、矮化以及畸形(包括耳突)。症状在不同寄主上表现不同,而且随株系、栽培品种、季节以及年份不同而变化。此外在许多植物上还表现为潜伏感染而不显症。A.5.2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ius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00多种植物。其中葡萄染病后植株生长缓慢、矮化,叶片产生褪绿环或水浸状斑,也产生斑驳、畸形并具不规则锯齿形或宽叶柄叶缘,病株易受冻害,第二年结果减少。树干纹孔状,有沟,韧皮部异常增厚并呈海绵状。A.5.3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105属170余种单、双子叶植物。病毒本身株系很多,在葡萄上的症状因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品种具有较大差异。在北美洲地区,总的来说冷的地区发病重。一般在病毒感染第一年的葡上,症状不明显或只有少数枝条叶上具环斑症状,并且这些叶部症状并不是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具有。这便使得第一年发病的植株很难发现到。第二年症状要明显得多,而畸形主要表现为叶片比健康叶小(三分之一大小,侵染后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叶片上也可出现环斑症状,但不是主要诊断依据),枝条变小,节间缩短,在寒冷地区病芽冬天死亡增多导致新出芽数量明显减少。果穗减少而且果实发育不均勾,产量明显降低,第三年在寒冷地区发病植株只在葡萄基部才能长出新的枝条,并且很少能结果。在湿度高的地方,可能叶部和地上部分症状不太明显,但果穗只有正常植株三分之一,果实发育不均勾,是最典型的症状。有些株系引起叶片黄化或黄脉症。GB/T20496—2006
B.1昆虫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B.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成虫:体长约12mm,黄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中胸背板黄褐色,具3条白黄色纵纹,沟中部有一褐色小斑,横缝至小盾片鲜黄色。后胸背板和后小盾片2侧黑色。中胸后背片2侧和后小盾片均具褐色斑纹。胸黄褐色至黑色;毛被黄褐色。腹侧纤细。翅色带橘黄色或褐色。前缘带与S带通常在R4+5脉上相接:倒V带与S带分离,但翅的斑纹偶有变异(如有的前缘带与S带不连。墨西哥类型V带与S带相连)。足全部黄褐色,前足腿节有1列褐色腹繁,中足腹节具1根黑色端刺。腹部黄褐色。雌腹末产卵器鞘长1.65mm~2.1mm,粗,端部渐细。锉器上有4排~5排钩状物。产卵器长1.0mm~1.95mm,粗,基部加宽,其梢部长0.25mm~0.27mm,有齿部分之前缢缩。齿钝圆,着生于产卵器末端一半左右处。产卵器基部黄褐色,端部暗棕黄色。雄腹末抱握器长约0.35mm,基部中等粗大,端部明显扁平,较窄,钝。齿位于偏基的中间部位。幼虫:老熟幼虫口脊7条~11条。前气门指状突9个13个。腹节无背刺。B.1.2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成虫:头部黄褐色,中颜板具1对梨形黑色颜面斑。中胸背板大部红褐色,中间自前缘伸至横缝的1对狭纵条,肩胛与横缝之间的2个斑点以及缝后中央的1个倒喇叭形斑纹均为黑色。缝后具1对黄色侧纵条,肩脾、背侧胛均呈黄色。小盾片除基部1黑色狭横带外,余全黄色。足大部分黄至红褐色,后胫节黑褐色至黑色。翅前缘带暗褐色,狭而长,自翅基直达翅尖。臀条暗褐色,较宽,伸达后缘。腹部第1背板暗褐色,第2背板基本黄褐色,第3至第5背板的色斑多有变化:深色型大部分为污褐色,淡色型的中间黄褐色区域阔而长,中央的1条暗褐色纵纹细而不明显。第5背板具腺斑1对。雌虫第3背板具栉毛。雌虫产卵管基节红褐色,约1.3mm,其末端尖锐,具亚端刚毛4对。卵:长0.8mm~1.0mm,乳白色至乳黄色,梭形。幼虫:3龄幼虫体长8mm~11mm,口脊9条~12条。前气门指状突9个~12个。气门毛端部分枝,背、腹丛12根~17根,每侧丛5根~9根。B.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成虫:赤褐色,圆筒形,体长6mm15mm,宽2.1mm~3.0mm。头部黑色,真细粒状突起。触角10节,锤状部3节,其长度超过触角全长一半,端节椭圆形。前胸背板前缘弧状凹入,前缘角有1个较大的齿状突起,与之相连的还有5个~6个锯齿状突起,前半部密布粒状突起。鞘翅两侧自基缘向后几乎平行延伸,至翅后四分之一处急剧收缩。雄虫的鞘翅斜面两侧有两对钩状突起,上面1对较大,尖钩状,向上弯曲,下面1对较小,位于鞘翅边缘,无尖钩,稍隆起。雌虫鞘翅斜面仅有稍微隆起的瘤粒,无尖钩。
幼虫:成熟幼虫体肥胖,长8.5mm~15mm,宽3.5mm~4mm,乳白色。体长12节,体壁皱褶。头部大部分被前胸背板覆盖,背面中央有1白色中线,前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体向腹节弯曲,胸部特别粗,具1条白色而稍向下陷的中线,中线后端较大。胸部侧面中间有1浅黄色的骨化片,长1.5mm~1.8mm,斜向,其下方有1黄褐色的椭圆形气门。蛹:体长7mm~15mm。前蛹期体乳白色,可见触角轮廊,锤状部3节,复眼暗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凹入,两侧密布乳白色锯齿状突起,且密布浅褐色柔毛。中胸背具1瘤突,后胸背板中央有1纵向凹入,后缘具1束浅褐色毛。腹部各节后缘中部有1列浅褐色毛,第6节毛呈倒“V\形。后期体转浅黄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496-—2006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Guidelines for guarantine surveillanceonimportedgrapeseedlings
2006-09-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3-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 D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GB/T20496—2006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河北省植保总站、山西省植保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样、朱水芳、柯汉英、李俊林、张增福、李先誉。1范围
进口葡萄苗木疫情监测规程
GB/T20496—2006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国(境)外进口葡萄苗木进境检疫放行后种植期间的疫情监测。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葡萄苗木grapeseedlings
可供繁殖用的葡萄苗(含试管苗)、接穗、插条、叶片、芽体等。2.2
疫情监测pestsurveillance
通过调查、检测或其他程序确定有害生物发生或不存在的官方过程。3监测的有害生物
3.1昆虫类
3.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3.1.2
3.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3.1.4柳扁蛾PhassusercrescensButler3.1.5柑橘粉Planococcuscitri(Rissd)3.1.6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an3.1.7
梨圆盾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itifoliae(Fitch)3.2线虫类
3.2.1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spp.3.2.2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spp.3.2.3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spp.3.2.4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spp.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 spp.
3.2.6柑桔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Cobb3.2.7剑线虫属Xiphinemaspp.
3.3真菌类
3.3.1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viticola(Reddick)Shear3.3.2
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an)SqauldingetSchrenk黑腐病菌Guignardiabidwellii(Ell)Viala etRavaz3.3.3
咖啡美洲叶斑病菌Mycenacitricolor Sacc.3.3.5
箱等病菌Plasmoporaviticola(Bark.etCurt.)Berl.etdeToniGB/T20496—2006
3.3.6黑痘病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3.3.7白粉病菌Uncinulanecato(Achw.)Burr.3.4细菌类
3.4.1葡萄根瘤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3.4.2葡萄癌肿病菌Agrobacteriumvitis3.4.3葡葡黑木病菌Grapevineboisnoirphytoplasma3.4.4葡萄金黄化植原体Grapvineflavesccncedoreephytoplasma3.4.5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ampelinus(Panagopoulos)Willemsetal.3.5病毒类
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virus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fleckvirus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us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3.5.4
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3.5.5
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2.3Grapevineleafrollassociatedvirusl.2.3葡萄栓皮综合症Rugoseuoodcompler3.5.7
3.6杂草类
分枝列当OrobancheramosaL.
3.7检疫审批单中提出的其他有害生物监测的有害生物以检疫审批单上提出的要求为准,执行本标准时应相应调整。4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参见附录A。5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参见附录B。6修剪工具管理
葡萄种苗的修剪工具要专管专用,每次使用前应消毒。7疫情监测程序
7.1育苗期监测
7.1.1前期检查
7.1.1.1口岸调离运输监管
经口岸检疫放行后,货主不得擅自拆包或改变指定种植地点。到达隔离或种植地点后检疫机构查验有关单证。
7.1.1.2开包验单
必须有植物检疫人员在场,检疫人员核对进口葡萄种苗的品种、数量,检查包装物、铺垫材料有无有害生物,作好检查记录。
7.1.1.3抽样
500株以下(含500株),全部检查;500株以上开包后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按大五点取样,抽样检2
查数量不少于500株。
7.1.1.4检查
GB/T20496—2006
重点查看芽眼、茎蔓表皮,主要检查是否带土壤、虫瘦、菌婆、杂草及病害症状。必要时作室内检查并填写初检登记表(见表1)。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进口葡萄苗木初检登记表
检查日期:
收货日期:
储藏条件:
包装编号
处理意见
7.1.1.5处理
7.1.1.5.1入种植
未发现
开包抽样情况
未发现病虫害或发现一般病虫害经处理后拆包入盆或人圃种植。室内检验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经处理合格的(处理方法参见附录C),放在花盆或隔离苗面进行试种。生长期间进一步观察。处理不合格的,按检疫机构的要求处理。7.1.1.5.2销毁
确诊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且无法进行有效处理的,销毁全部种苗。包装材料应全部销毁,不得移作他用或随意丢弃。
7.1.1.5.3PRA分析
发现本规程所列有害生物以外的我国未见报导的新有害生物,立即开展风险分析,没有条件进行风险分析的应立即向上级检疫机构报告。有害生物风险大的种苗按应监测的有害生物对待,有处理方法的处理后种植,没有处理方法的销毁。风险小的病虫按一般病虫害对待。GB/T20496—2006
7.1.2盆栽土、苗床和幼苗处理
植物检疫机构监督引种单位进行苗床和幼苗处理。7.1.2.1盆栽土或苗床处理:每立方米用40%毒死蜱乳油0.3g加15g~20g五氯硝基苯或加70%甲基托布津混勾。
7.1.2.2幼苗处理:每15d喷施800倍~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7.1.3育苗期间检疫检验
7.1.3.1检疫检验时间
进行三次检查,分别在催根期(须根生长至2片叶)、出苗期(植株生长出4片~5片叶)和成苗期(出面前10天)进行。
7.1.3.2检疫检验
7.1.3.2.1调查方法:500株以下的,逐株检查;500株以上的,棋盘式10点取样法,每点不少于10株,取样最少数量不少于500株。随带手持放大镜,仔细察看有无监测的有害生物发生,并每点拔1株仔细观察根部有无蚜虫、介壳虫卵和病斑。可疑标本送室内检验。7.1.3.2.2育苗后期管理:少量盆栽苗继续留在盆中接受生长期间的检疫;对于大量需移栽苗木,未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符合出圃条件的,集中种植在检疫部门指定的地方,周围500m内不得种植果树、蔬菜类作物。发现本规程所列有害生物,按检疫机构意见销毁或药剂处理。发现我国未见报导的新有害生物,按7.1.1.5.3处理。
7.2生长期间检疫检验
7.2.1检疫检验时间
分两年进行。第一年三次,分别为苗期、花期和后期;第二年五次,分别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果粒生长期和采收后期。
7.2.2检疫检验方法
盆栽苗逐株检查;田间苗在田间踏查的基础上,采取抽样调查法(同育苗期)。检查有无褐腐、叶片:皱缩、扭曲,有无果、黑果,必要时作室内检验,并填写检疫检验登记表(见表2)。表2检疫检验记录表
检查场地编号
检查情况
处理意见:
7.2.3有害生物处理
检疫员:
检疫日期
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检疫机构根据情况,立即采取全部或部分处理或销毁,并对葡萄园进行封锁和处理。发现病害葡萄种植地的处理可参见附录D。7.3出具疫情监测报告
经两年监测出具监测报告,详见表3。引种单位:
审批单位:
植物名称:
种苗来源国(地区):
种植地点:
应检有害生物名单:
(中文名和学名)
疫情监测结果:
表3引进种苗入境后疫情监测报告联系人:
审批单编号:
品种名称:
引进数量:
种植面积:
1..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及危害程度:2、发现可疑有害生物及危害程度:处理意见:
1.符合国家检疫要求,人境后检疫合格。2.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经处理(处理方法附后),应继续检疫年,不宜再次引进。
3.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全部种苗作销毁处理。4.其他处理意见:
GB/T20496—2006
联系电话:
审批数量:
种植日期:
检疫实施单位(植物检疫专用章)专职检疫员(签字)
年月日
注:本报告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引种单位,作为再次引进同一种苗的依据之一第二联由检疫实施单位留存,第三联交检疫审批单位。
GB/T20496—2006
A.1昆虫类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A.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是热带美洲地区重要的水果害虫之一。严重危害番石榴、芒果、柑橘、葡萄和李属水果。雌虫在果皮下产卵,在果皮上留下产卵痕,除此而外,在危害早期很难发现其他为害状。幼虫在果实内蛀食,形成很多孔道,并最终导致果实腐烂。A,1.2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危害苹果、杏、葡萄、鳄梨、腰果、无花果、番石榴、番荔枝、葡萄柚、枇杷、芒果、李、辣椒、番茄等重要经济果蔬作物,成虫将卵产于果皮下,幼虫在果实内取食危害,引起果实脱落,品质降低以至腐烂。A.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危害多种阔叶树,如桑、白蜡械、胡桃、苹果、葡萄、李、楼桃、柿、榆和柳树等200多种植物。危害时取食叶肉,吐丝做网巢,有的网巢长达1m以上。幼虫群集网中为害,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造成长势衰弱,抗逆性低下,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A.1.4柑橘粉Planococcuscitri(Rissd)为害柑橘、柚、橙、柠檬、芒果、菠萝、葡萄、香蕉、龙眼等多种植物的嫩稍嫩枝、果实、叶和根。被害果瘦小,表面有絮状污染物。果蒂被害时,可引起落果。该虫向体外排泄含糖液体,可招致蚁类上树,植物表面霉菌大量繁殖,使果表和叶面乌黑,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果实品质。A.1.5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an为多食性害虫,已发现近300种寄主植物,其中包括葡萄、苹果、草莓、树莓、樱桃、梨、桃、玫瑰、杜鹃、蜀葵、锦葵等重要经济作物。幼虫在地下为害,取食根部,切断根系使其枯死,严重时引起植物大面积死亡。成虫善飞翔,危害植物叶片,取食叶肉及叶表皮,仅剩叶脉,取食花影响授粉,危害果实,使果表受损或将果实咬洞、穿孔。成虫对水果气味及黄颜色趋性强。A.1.6梨圆盾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可为害30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为苹果、梨,其次为葡萄、楼桃、海棠、杏、桃、山楂等。严重为害果树的枝条,重者枯死;果实受害后,出现红晕,形成小红圈,品质降低。A.1.7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vitifoliae(Fitch)仅为害葡萄属(Vitis)植物(葡萄及野生葡萄)。成若虫刺吸叶、根的汁液,分叶瘘型和根瘤型两型。欧洲系统葡萄上只有根瘤型,美洲系统上两型都有。叶瘦型:被害叶向叶背凸起成囊状,虫在瘦内吸食、繁殖,重者叶畸形萎缩,生育不良,甚至枯死。根瘤型:粗根被害形成瘦瘤,后瘦瘤变褐腐烂,皮层开裂,须根被害形成菱角形根瘤。
A.2线虫类
A.2.1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为害植物根部导致根系受损伤、发育受阻,有时近根尖处肿胀形成虫瘘。虫口密度大时,地上部生长衰弱。若有此类线虫传播的病毒存在时,线虫取食传毒,病毒在植物上的特异症状发展、逐步表现出来。
A.2.2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GB/T20496—2006
可危害多种水果,主要为害植株根部及其他地下器官导致其形成肿瘤,常称其为根结,根结初期一般为黄白色、表面光滑,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表面粗糙。在根结上还可以长出不定须根,须根受侵染后又形成根结,如此反复侵染,便形成乱发状须根团,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矮小、黄化等衰退症状。根结线虫偶尔也可以侵染地上部的茎和叶形成瘦瘤。A.2.3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为害植物根部尤其是新根,导致根系变黑、缩短残缺,地上部褪绿、矮化。若有此类线虫传播的病毒存在时,线虫取食传毒,病毒在植物上的特异症状发展、逐步表现出来。A.2.4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根部和其他地下部器官,偶尔侵染地上部如茎、果等,受侵染部位的组织变为黑褐色,呈水浸状,表面有伤痕,根部粗短、腐烂,地上部则表现为生长矮化、调萎或死亡。
A.2.5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spp.可危害多种水果,症状同拟毛刺线虫。A.2.6剑线虫属Xiphinema spp.
可危害多种水果,症状同长针线虫。A.3真菌类
A.3.1蔓枯病菌Cryptosporellaviticola(Reddick)Shear新梢、果粒、老蔓表现症状。新梢基部产生黑褐色、不整形稍隆起病斑。如果老蔓有越冬旧病斑,新梢抽出后不久突然枯萎。果粒感病后,表面变灰色,后期上面密生黑色小粒点,果粒逐渐于缩成僵果。老蔓产生暗褐条斑,病菌能侵入韧皮部和木质部,到秋季病蔓表皮纵裂成丝状,切开病蔓,可见内部已腐朽变色。在主蔓上有老病斑时,除表现上述症状外,全株生长衰弱,节间缩短,叶片细小褪色以至萎焉或卷缩。上述发病部位到后期均着生黑色小粒点,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A.3.2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an)SqauldingetSchrenk可发生在果粒、穗轴、叶片、卷须和新梢等部位,但主要为害果粒。幼果表面呈现黑色、圆形、蝇粪状病斑,由于幼果较酸,果肉坚硬,病斑仅限于表皮,且不扩大,不发展,也不形成分生孢子。果粒典型症状从着色期开始,此时果粒柔软多汁,病斑扩大较快。病斑初呈淡褐色,圆形,有的扩大到半个果粒面,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排出排红色粘质孢子块,病果粒逐渐干枯最后成僵果。叶脉、叶柄等部位出现长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表面隐约可见红色分生孢子块,但不如在果粒明显。叶上病斑数量一般发生不多,对树叶无明显影响,也不至引起落叶。穗轴、果梗产生1cm~2cm的长椭圆形深褐色病斑,但葡萄成熟时,也有长条穗轴表现症状,使整穗果粒干缩,潮湿时病部表面长绯红色病原菌。卷须感病常枯死,表面长排红色病原菌。A.3.3黑腐病菌Guignardiabidwelli(Ell)VialaetRavaz主要为害果穗,也可侵害叶片、叶柄和新生枝蔓。果实发病,先在果面上发生紫黑色圆形病斑,直径5mm10mm,逐渐扩大后,病斑略凹陷,中部灰色,边缘褐色。随着病斑继续扩大,果粒逐渐软腐,失水后干缩,变成黑色有棱角的僵果。上面着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空气潮湿时涌出孢子角。病僵果常常挂在枝蔓上。叶片发病,叶脉间先呈现针尖状红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直径2mm~3mm,以后逐渐扩大,中央灰白色,外部褐色,边缘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粒状小点,即分生孢子器,沿病斑排成环状。新生蔓及叶柄发病,产生圆形、深褐色病斑,微凹陷,其上散生小黑点。7
GB/T20496—2006
A.3.4咖啡美洲叶斑病菌Mycenacitricolor(BerketCutt)Sacc.寄主范围涉及50余科500余种植物。病菌可侵染叶片、幼枝和幼果。病叶上病斑一般为圆形、椭圆形,黑褐色,中心点为橘黄色,有时穿孔,病斑直径6mm~13mm。幼果受侵也产生圆形病斑。产芽体阶段在病斑上表面长出毛发状菌丝体(1mm4mm长),天气潮湿时,病斑下表面也可长出菌丝体。病害侵染严重时,可造成全部叶片脱落。A3.5霜霉病菌Plasmoporaviticola(Berk.etCurt.)BerletdeToni主要为害葡萄的叶片,也能侵害嫩梢、花和幼果等柔嫩部分。叶片发病,最初为细小的不定形淡黄色水溃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在叶片正面出现黄色或褐色的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常数个病斑合并成多角形大斑。病斑背面产生白色的霜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焦枯卷缩而早期脱落;嫩梢、叶柄、果梗等发病,初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以后变为黄褐色至褐色,形状不规则,天气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层。天气干旱时,病斑组织干缩下陷,生长停滞,甚至扭曲或枯死;花及幼果受害,病斑初为浅绿色,后呈深褐色,病粒变硬,也可产生霜状霉层,不久即皱缩脱落。较大的果粒感病时,呈现红褐色斑,后僵化裂开,着色后不再感病。A.3.6黑痘病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主要侵染植株的幼嫩绿色部分,如果穗、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及卷须等,叶片发病,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mm~4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后期病斑干枯破裂,形成穿孔。叶脉上病斑呈菱形,并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叶脉受害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甚至枯死。穗轴及小穗轴受害,则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受害可使果粒于枯脱落或僵化。绿色穗粒染病呈现褐色圆斑,以后中部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红色或紫色,似“鸟眼”状,病斑直径可达3mm~8mm,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穗粒变小,味酸质硬,丧失经济价值。穗粒后期染病,常开裂畸形。成熟穗粒染病,只在果皮表面出现斑,影响品质。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受害时,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形成溃疡病。病梢生长停滞以至萎缩干枯,叶柄出现病斑较晚。葡萄苗期嫩梢染病严重时枯死。A,3.7白粉病菌Uncinulanecato(Achw.)Burr.*主要为害叶片、新生枝蔓、穗轴及果实等绿色组织。嫩叶发病,先在叶表产生灰白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其上覆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较重时,整个叶片盖满白粉,叶片凹凸不平,有时能产生小黑点,是病菌的闭囊壳。严重时,病叶卷缩、枯萎,甚至脱落。
穗轴和新生枝蔓发病,表面覆盖灰白色粉状物,其下为羽状纹向四周蔓延形成褐色斑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斑,严重时,穗轴、果梗变脆,枝蔓不能成熟。果实受害,果面覆盖一层白粉,擦去白粉后,果实表面为褐色芒状花纹或褐至紫褐色不定形斑。严重受害的果粒,变成黑色,被一层白粉。天气潮湿时,受害的较大果粒,易发生纵裂,腐烂。有的病果粒,因部分表皮细胞死亡后停止生长,而成为畸形果。幼果受害,覆盖白粉的果粒易枯萎脱落。A.4细菌类
A,4.1萄金黄化植原体GrapvineflavesccncedoreePhytoplasma典型症状出现在夏季,在最敏感的品种上,叶片黄化,由于植株木质化不好,枝条下垂,嫩枝节间缩短、坏死,有时出现纵向排列的黑色疱斑,叶片变硬、变脆、叠加排列呈伞状,白葡萄品种叶片变成金黄色,而黑葡萄品种叶片变成红色,在初秋,叶片上沿叶脉有时出现奶油黄色至褐色的斑点开花前发病,花序干枯,或引起果实干癌、果硬、味苦,失去经济价值。葡萄卷叶、栓皮病、扇叶的黄化株系都和葡萄金黄化植原体引起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卷叶和栓皮病叶片卷曲并黄化,而葡萄金黄病除有黄化卷叶外,还沿叶脉出现奶油黄色斑点或角斑,叶片变硬和变8
GB/T20496—-2006
脆,并且枝条木质化程度低,有黑色色斑,扇叶黄化株系引起叶片叶脉黄斑,但不卷叶或引起叶变脆,另外其他病害都不引起金黄化植原体特有的癌果。A.4.2葡萄细菌性疫病菌Xylophilusampelinus(Panagopoulos)Willemsetal仅为害葡萄。侵染芽、短枝、幼嫩枝梢、叶柄、花、果粒、主茎和叶片。主要的症状为溃疡斑。早春,病枝的芽抽不出来,或者生长矮化,甚至枯死。由于病茎形成层增生,往往表现轻度肿胀,同时皮层出现裂缝,逐渐变深变长,发展为溃疡斑。幼嫩枝梢基部节间处形成浅黄色斑点,向上不断扩展、颜色转深、开裂、最后形成溃疡斑。春末,许多木质化的枝条,也会形成裂缝,最后形成溃疡斑。夏天,如半边叶柄发病表现溃疡后,可导致半边叶片坏死,症状十分明显。溃疡斑也会在第1或第2的花柄或果柄上出现,偶而发生叶斑或叶缘坏死。不一定出现菌脓。A.5病毒类
A.5.1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virus寄主范围很广,达174属200多种植物。植物受害后主要表现为叶片斑驳和点斑、矮化以及畸形(包括耳突)。症状在不同寄主上表现不同,而且随株系、栽培品种、季节以及年份不同而变化。此外在许多植物上还表现为潜伏感染而不显症。A.5.2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ringspotvirius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00多种植物。其中葡萄染病后植株生长缓慢、矮化,叶片产生褪绿环或水浸状斑,也产生斑驳、畸形并具不规则锯齿形或宽叶柄叶缘,病株易受冻害,第二年结果减少。树干纹孔状,有沟,韧皮部异常增厚并呈海绵状。A.5.3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105属170余种单、双子叶植物。病毒本身株系很多,在葡萄上的症状因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品种具有较大差异。在北美洲地区,总的来说冷的地区发病重。一般在病毒感染第一年的葡上,症状不明显或只有少数枝条叶上具环斑症状,并且这些叶部症状并不是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具有。这便使得第一年发病的植株很难发现到。第二年症状要明显得多,而畸形主要表现为叶片比健康叶小(三分之一大小,侵染后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叶片上也可出现环斑症状,但不是主要诊断依据),枝条变小,节间缩短,在寒冷地区病芽冬天死亡增多导致新出芽数量明显减少。果穗减少而且果实发育不均勾,产量明显降低,第三年在寒冷地区发病植株只在葡萄基部才能长出新的枝条,并且很少能结果。在湿度高的地方,可能叶部和地上部分症状不太明显,但果穗只有正常植株三分之一,果实发育不均勾,是最典型的症状。有些株系引起叶片黄化或黄脉症。GB/T20496—2006
B.1昆虫类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部分监测的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B.1.1南美按实蝇Anastrephafraterculus(Wiedemann)成虫:体长约12mm,黄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中胸背板黄褐色,具3条白黄色纵纹,沟中部有一褐色小斑,横缝至小盾片鲜黄色。后胸背板和后小盾片2侧黑色。中胸后背片2侧和后小盾片均具褐色斑纹。胸黄褐色至黑色;毛被黄褐色。腹侧纤细。翅色带橘黄色或褐色。前缘带与S带通常在R4+5脉上相接:倒V带与S带分离,但翅的斑纹偶有变异(如有的前缘带与S带不连。墨西哥类型V带与S带相连)。足全部黄褐色,前足腿节有1列褐色腹繁,中足腹节具1根黑色端刺。腹部黄褐色。雌腹末产卵器鞘长1.65mm~2.1mm,粗,端部渐细。锉器上有4排~5排钩状物。产卵器长1.0mm~1.95mm,粗,基部加宽,其梢部长0.25mm~0.27mm,有齿部分之前缢缩。齿钝圆,着生于产卵器末端一半左右处。产卵器基部黄褐色,端部暗棕黄色。雄腹末抱握器长约0.35mm,基部中等粗大,端部明显扁平,较窄,钝。齿位于偏基的中间部位。幼虫:老熟幼虫口脊7条~11条。前气门指状突9个13个。腹节无背刺。B.1.2昆士兰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tryoni(Froggatt)成虫:头部黄褐色,中颜板具1对梨形黑色颜面斑。中胸背板大部红褐色,中间自前缘伸至横缝的1对狭纵条,肩胛与横缝之间的2个斑点以及缝后中央的1个倒喇叭形斑纹均为黑色。缝后具1对黄色侧纵条,肩脾、背侧胛均呈黄色。小盾片除基部1黑色狭横带外,余全黄色。足大部分黄至红褐色,后胫节黑褐色至黑色。翅前缘带暗褐色,狭而长,自翅基直达翅尖。臀条暗褐色,较宽,伸达后缘。腹部第1背板暗褐色,第2背板基本黄褐色,第3至第5背板的色斑多有变化:深色型大部分为污褐色,淡色型的中间黄褐色区域阔而长,中央的1条暗褐色纵纹细而不明显。第5背板具腺斑1对。雌虫第3背板具栉毛。雌虫产卵管基节红褐色,约1.3mm,其末端尖锐,具亚端刚毛4对。卵:长0.8mm~1.0mm,乳白色至乳黄色,梭形。幼虫:3龄幼虫体长8mm~11mm,口脊9条~12条。前气门指状突9个~12个。气门毛端部分枝,背、腹丛12根~17根,每侧丛5根~9根。B.1.3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成虫:赤褐色,圆筒形,体长6mm15mm,宽2.1mm~3.0mm。头部黑色,真细粒状突起。触角10节,锤状部3节,其长度超过触角全长一半,端节椭圆形。前胸背板前缘弧状凹入,前缘角有1个较大的齿状突起,与之相连的还有5个~6个锯齿状突起,前半部密布粒状突起。鞘翅两侧自基缘向后几乎平行延伸,至翅后四分之一处急剧收缩。雄虫的鞘翅斜面两侧有两对钩状突起,上面1对较大,尖钩状,向上弯曲,下面1对较小,位于鞘翅边缘,无尖钩,稍隆起。雌虫鞘翅斜面仅有稍微隆起的瘤粒,无尖钩。
幼虫:成熟幼虫体肥胖,长8.5mm~15mm,宽3.5mm~4mm,乳白色。体长12节,体壁皱褶。头部大部分被前胸背板覆盖,背面中央有1白色中线,前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体向腹节弯曲,胸部特别粗,具1条白色而稍向下陷的中线,中线后端较大。胸部侧面中间有1浅黄色的骨化片,长1.5mm~1.8mm,斜向,其下方有1黄褐色的椭圆形气门。蛹:体长7mm~15mm。前蛹期体乳白色,可见触角轮廊,锤状部3节,复眼暗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凹入,两侧密布乳白色锯齿状突起,且密布浅褐色柔毛。中胸背具1瘤突,后胸背板中央有1纵向凹入,后缘具1束浅褐色毛。腹部各节后缘中部有1列浅褐色毛,第6节毛呈倒“V\形。后期体转浅黄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15361-199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技术条件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