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警用防刺服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2 17:44:09
  • GA68-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A 68-2008

  • 标准名称:

    警用防刺服

  •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2-01
  • 实施日期:

    2008-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0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防护设备>>13.340.99其他防护设备
  • 中标分类号:

    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4警用装备与器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12/字数:14千字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孙非、于长波、王梅、庄年增、任常青、鲁品琦
  • 起草单位: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公安部装备财务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相关标签:

    警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A 68-2003《防刺服》。本标准规定了警用防刺服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警用防刺服。本标准与GA 68-2003相比主要增加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试验方法、试验刀具和背衬材料。在标准修改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美国NIJ0115.00防刺服标准的相关技术条件。 GA 68-2008 警用防刺服 GA68-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34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68-2008
代替GA68-2003
警用防刺服
Stab resistance body armor for police2008-02-01发布
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08-04-01实施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A68—2003《防刺服》。GA68-2008
本标准与GA68一2003相比主要增加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试验方法、试验刀具和背衬材料。在标准修改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美国NIJ0115.00防刺服标准的相关技术条件。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提出。本标准由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508研究所北京科亚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天锋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非、于长波、王梅、庄年增、任常青、鲁品琦。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A68—1994、GA68—2003。
1范围
警用防刺服
GA68-2008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防刺服(以下简称防刺服)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警用防刺服。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stabresistanceofpersonalbodyarmor防刺服
能有效地防护匕首等常见锐器从各种刺人角度对人体的攻击,减少人体防护部位受到刺伤威胁的一种服装。
防刺层armorpanel
能阻挡匕首等常见锐器的攻击,并对人体起主要防护作用的各种类型结构的总成。2.3
防刺服外套
armorcarrier
它是防刺服的组成部分,用于固定防刺层的载体,穿着在人体的防护部位上。外套不具有防刺功能。
刺入角angleof incidence
刀具刺入行经路线与刺入点切面法线之间的夹角,见图1。刺入方向
试验刀具、
刺入角
剌入点
背村材料
注:被衬材料水平放置时,刺人角为0°。刺入点切平面法线
防刺服
刺入点切平面
图1刺入角示意图
背衬材料backingmaterial
在进行防刺试验时,衬垫在防刺服试样下面的材料。1
GA68--2008
测试刀具testknife
在防刺服试验中所使用的标准试验锐器。2.7
落体dropmass
装有测试刀具的装置。依靠自身重量自由坠落,以一定的动能冲刺防刺服。2.8
刺着点impactpoint
试验刀具的刀尖人刺在防刺服上的位置。2.9
穿透penefration
防刺服被试验刀具或防刺服本身的碎片刺穿,称为穿透。2.10
有效冲刺fairstrike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冲刺:
a)刺着点离防刺服边缘大于等于50mm;b)刺着点离背衬材料边缘大于等于50mm;c)刺着点之间距离大于等于50mm。2.11
测速区velocitymeasurementzone位于刺着点上部,测量落体速度的区域。测速区的长度不小于50mm。当落体穿过测速区的下边缘时,刀尖的位置应在刺着点以上0mm~25mm的范围之内。2.12
撞击能量strike
当落体上的刀具尖端接触防刺服的位置瞬时(计算)得到的落体的动能。3分类和命名
3.1分类
防刺服按防刺层的材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分别用“J”、“F”“H”表示。3.2命名
防刺服的命名由产品名称代号、材质代号、企业自定义代号和产品型号代码组成。000-0-0000
产品型号代码,用两位数字表示企业代号,用两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材质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防刺服(用防刺服的汉语拼音首个字母FCF”表示)示例:XX公司生产的企业代号为AB,产品型号为01的金属材料的防刺服产品,表示为:FCF-J-AB01。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防刺服外套、防刺层等材料应对人体无自然伤害。4.1.2防刺服外套与防刺层应能分离,易于拆洗。4.1.3防刺服上应有清晰永久性的产品标志,位置应在后背内侧领口下方10cm居中处,其内容应2
包括: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
型号;
执行标准号;
生产日期;
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g)警示说明“防刺服不能防弹”,字体应比其他字体大一倍半。4.2外观要求
4.2.1防刺服应无裂痕、皱褶、破损、开线、漏针、线头等缺陷。4.2.2外套颜色为警用蓝色。
4.3防护面积
4.3.1防刺层总面积应大于等于0.3m2。4.3.2防刺层应覆盖人体主要内脏器官(包括前、后及侧面的防护)。4.4穿着灵活性
GA68—2008
防刺服应穿着灵活、易于穿脱,穿着后不应使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跳、、跑、俯仰、转体等动作受到明显限制。
4.5密封性能
防刺服的防刺层应有黑色并且密封不透水、不透光的保护套。4.6防刺性能
用测试刀具(见附录A)加配重组成落体达2.4kg,以24J土0.5J撞击能量,按0°45°刺人角有效冲刺防刺服,应不允许穿透防刺服。4.7气候环境适应性
防刺服在环境温度一20℃~十55℃条件下应符合4.6的要求。5试验方法
5.1一般要求检验
目测检验防刺服,应符合4.1的要求。5.2外观检验
目测检验防刺服外观,应符合4.2的要求。5.3防护面积检验
用精度为1mm的量具,测量防刺服的防刺层面积,应符合4.3的要求。5.4穿着灵活性试验
防刺服由三人分别试穿,应符合4.4的要求。5.5密封性能
将防刺服的防刺层沿下边剪开,取出防刺材料,在自然北光条件下,目测保护套,往保护套中注满自来水,悬吊(见图2)30min后检查,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8个悬挂点
图2保护套悬挂示意图
GA68—2008
6防刺性能测试
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及试验步骤按附录A规定进行,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5.7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5.7.1低温试验
将防刺服放人温度为一20℃士2℃恒温箱内保持4h,然后按5.6进行防刺性能测试,试验应在10min内完成,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5.7.2高温试验
将防刺服放入温度为十55℃土2℃恒温箱内保持4h,然后按5.6进行防刺性能测试,试验应在10min内完成,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设计定型或生产定型时;b)
材料、结构、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产品首次生产、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c
累计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检验时;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e)
型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1的规定。6.2.2
6.3出厂检验
6.3.1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6.3.2
出厂检验的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见表1。表1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
一般要求
外观要求
防护面积
穿着灵活性
密封性能
防刺性能
气候环境适应性
技术要求
注:●为必检项目,O为抽检项目,一为不检项目。6.4组批和抽样
6.4.1组批规则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以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类结构和同一种生产工艺制造的防刺服为一检验批。6.4.2抽样规则
型式检验的送检样品为4件。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时,产品一般要求和外观要求应予全检,同一检验批次的防刺服应进行防护面积、密b)
封性能和常温下防刺性能抽检。4
抽检规则:
GA68—2008
批量不足100件时,抽检数为4件;批量在100~999件时,抽检数为6件;批量大于1000件时,抽检数为8件。
5判定规则
a)全部样品的各项性能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防刺性能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b)
其他单项性能指标不合格,则允许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复检不合c
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包装、运输及贮存
7.1包装
7.1.1外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生产厂通讯地址、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号、产品数量、产品重量及“防潮”和“防湿”标志。7.1.2每件防刺服产品均有专用包装袋,应附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7.2运输
在运输时应严密遮盖,避免淋雨受潮,避免与腐蚀性物品混装运送。7.3贮存
7.3.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库内,距地面250mm以上,不得与腐蚀性物品一起贮存。2产品长期库存时应予平放。
GA68—2008
A.1测试设备和背村材料
A.1.1测试设备
由落锤试验机及测速仪组成。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防刺服的防刺性能试验方法
A.1.1.1落锤试验装置要求:保证测试刀具垂直坠落。A.1.1.2测速仪应在速度区内能精确测量落体速度,测速仪的测速精度应该小于等于士0.05m/s。A.1.2测试刀具
测试刀具,见图A.1。刀具材质9Cr18Mo,硬度50HRC~55HRC。每把刀的刀身应有唯一编号。其余
930°±30
打磨方向
A.1.3落体
(38)
8~15'±30
15-±30
A-A旋转
测试刀具图
装有测试刀具的装置,刀体外露长度为83mm士2mm,加配重整体质量为2.4kg,由落锤试验机释放,依靠自身重量自由坠落,以一定动能使试验刀尖刺人防刺服。A.1.4背村
A.1.4.1背衬材料尺寸为400mm×400mm×67mm,由上面4层6mm厚的氯丁橡胶海绵,中间1层30mm厚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33kg/m2),下面2层6.5mm厚天然橡胶组成,见图A.2。4层氨丁橡胶海绵
1层聚乙烯泡沫
2层天然橡胶
图A.2背衬材料示意图
A.1.4.2背衬材料支架
由刚性支架撑托背衬材料,且能使背衬材料从0°调整至45°。6
A.2试验步骤
A.2.1试验准备
A.2.1.1试验按不同气候环境分别进行预处理,应符合4.6、4.7的要求。A.2.1.2所有电子设备应预热至稳定状态。GA68-2008
A.2.1.3背衬材料的校准用1000g的钢球从1500mm士15mm的高度垂直下落2次,落点分别在不同位置,2次钢球回弹的高度应在350mm~550mm范围内。每次试验前后应进行背衬材料校准并做标记,试验时刺着点应避开校准点。A.2.1.4每把测试刀具只能使用一次。A.2.1.5把防刺服试件平放在背衬材料上面,用50mm宽两端有尼龙搭扣的松紧带将防刺服固定在背衬材料上面(固定带不应干扰刺着点),见图A,3。刺着点
图A.3刺着点示意图
A.2.1.6在防刺服表面标注上刺人点的标记,前片和后片各刺入5点。A.2.2防刺性能试验
A.2.2.1按防刺服的前片和后片的标记各有效刺人5点,其中3点刺人角为0°2点刺人角为45°。对于防刺层为搭接、粘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防刺服,45°角的2刺点应逆向(若有)刺在接缝处,其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
A.2.2.22刺点之间或刺点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并能达到4.6的要求则视为合格,如未达到4.6的要求则视为无效,可再选适当位置补刺一次。如符合4.6的要求判为合格,反之则判为不合格。Www.bzxZ.net
GA6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
行业标准
警用防刺服
GA6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08年3月第-版
字数14千字
2008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18552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8002—8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