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02:22:24
  • GB7128-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7128-2008

  • 标准名称: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9-18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56.38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ICS 43.040.40;83.140.40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42胶管、胶带、胶布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字数:18千字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计划单号:

    20061895-Q-606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6-12-30
  • 起草人:

    孙克俭、张英稳、陈润明、潘燕勤
  • 起草单位:

    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广州天河胶管制品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汽车 空气 制动 软管 组合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有增强层的弹性体软管及配上适宜的软管接头制造的空气制动软管组合件的最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气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压力1MPa的可能存在拉伸和冲击的车架与轴、牵引车与挂车的软连接及其他没有防护的气压管线中使用的软管组合件。软管适用于温度范围-40℃~ 100℃的环境要求(内部的或外部的)。 GB 7128-2008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GB7128-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040.40;83.14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128—2008
代替GB7128-1986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Automotive air brakehose and hose assemblie2008-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9-01实施
本标准的6.1.2、6.1.3、6.1.4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非等效采用SAEJ1402:2005《(R)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GB7128—2008
本标准根据SAEJ1402:2005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A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条款和SAE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本标准与SAEJ1402:2005的主要差异:一修改了规格6.311.5、12.5SP.12.5为6、12、13SP、13,并增加了规格15;修改第3章部分软管内、外径尺寸(表1);修改了第6章标识条款部分内容,并调到本标准最后第8章标志中:一删除了1.1说明条将部分条款加入本标准前言中;—删除了表1中英制规格。
本标准代替GB7128-一1986《汽车气压制动胶管》。本标准与GB7128一1986的主要区别是:本标准是修改采用SAEJ1402:2005.GB7128—1986是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D2606—1980,结构调整很大,性能参数和项目差别较大;一软管内径规格由原标准的10、13改为5、6、8、10、11、12、13SP、13、15、16公称尺寸(1986版的1.2;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软管结构,对A型、AI型、AIⅡ型进行了定义(本版的第3章);一增加了推荐使用的车辆安装最小弯曲半径(本版的第5章);一删除了软管外观要求,验收规则条款(1986版的2.11和第4章);删除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1986版的5.2、5.3.5.4、5.5和5.6),增加了组合件上标识要求(本版的8.2)。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车集团南京七四二五工厂。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天河胶管制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克俭、张英稳、陈润明、潘燕勤。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128—1986。
1范围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GB71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有增强层的弹性体软管及配上适宜的软管接头制造的空气制动软管组合件的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气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压力1MPa的可能存在拉伸和冲击的车架与轴、牵引车与挂车的软连接及其他没有防护的气压管线中使用的软管组合件。软管适用于温度范围一40℃~+100℃的环境要求(内部的或外部的)。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90一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GB/T556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GB/T5563—2006.ISO1402:1994IDT)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eqVISO9227:1990)GB/T14905橡胶和塑料软管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GB/T14905-1994.eqvISO8033:1991)3软管结构和尺寸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有三种不同的结构。所有规格都列于表1中。A型由弹性体内衬层、纤维增强层和弹性体外覆层组成;AI型由弹性体内衬层、钢丝或纤维增强层和纤维编织外覆层组成AⅡI型由弹性体内衬层、钢丝或纤维增强层和纤维编织或弹性体外覆层组成,该软管的尺寸参见SAEJ517100R5,与其等同。
A、AI和AI型软管的内径和外径
A型内径
AI和AII型内径
A型外径
AI型外径
单位为毫米
AⅡ型外径
注:如果有要求,则10、12和13SP规格的A型软管能装配野外装配型接头,但这些装配型接头与AI和AⅡ型软管使用的不同
GB7128—2008
4接头
4.1永久接头
当软管装配永久接头时,软管组合件的软管部分应符合表1中AAI和AIⅡ型软管的尺寸要求。4.2野外装配型接头
当软管装配野外装配型接头时,软管组合件的软管部分应符合表1中AI和AⅡ型软管各种规格的尺寸要求或应符合表1中A型软管10、12和13SP规格的尺寸要求。野外装配型接头与AI和AⅡ型软管使用的不同。
5最小弯曲半径
表2中列出了推荐使用的车辆安装最小弯曲半径。表2推荐的最小弯曲半径
公称尺寸
最小弯曲半径(弯曲内侧)
单位为毫米
注1:所有承受除验证压力和长度变化试验以外的一或二个性能试验的试样都应在试验和分析完成后销毁。注2;爆破强度和组合件拉伸强度试验是鉴定试验,并不意味着软管组合件能在那些条件下使用。6.1验收性能
6.1.1管接头
管接头应符合本标准的所有部分。在装配到软管上以后,管接头或软管的最小内径不应小于表1所示软管最小内径的66%。所有软管组合件在进行本标准中的任何其他试验之前应通过这一要求。6.1.2验证压力
在软管组合件中充人空气或氮气,压力为2MPa士0.1MPa,并浸人水中30s不应有泄漏。6.1.3最小爆破压力
最小爆破压力试验按GB/T5563进行,当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在承受6MPa水压时,不应有爆破、泄漏或管接头分离现象。
6.1.4组合件拉伸强度
取450mm长的软管组合件(包括接头)进行试验速率为25mm/min土2.5mm/min的纵向拉伸,试验直到软管与接头分离或软管破坏。公称尺寸6mm及以下规格发生破坏时负荷不应小于1100N,公称尺寸6mm以上的则不应小于1450N。6.1.5长度变化
长度变化试验应按GB/T5563(伸长与收缩)进行,初始测量在0.1MPa压力下进行。软管或软管?
组合件长度变化应在1.5MPa下测定,并且变化范围应在十5%~一7%之间。6.1.6粘合性能
粘合试验仅应在初始未老化的试样上进行。6.1.6.1纤维增强软管的粘合性能GB7128—2008
粘合试验应按GB/T14905方法进行,软管内、外层与增强层之间的各层间粘合强度不小于1.4kN/m。
6.1.6.2钢丝增强软管的粘合性能测试带有钢丝增强层的AI型和AI型软管外覆层粘合性能的要求和方法同6.1.6.1。取一段不小于380mm长的软管,按下述要求测试内衬层的粘合性。将表3规定规格的钢球置于软管内腔中。软管的一端连接真空源,另一端塞住。将软管基本处于伸直状态下,施加17kPa绝对真空,保持5min。5min后仍保持真空状态下,将软管沿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弯曲180°至表2中的最小弯曲半径。将软管弯曲回到基本伸直状态后,仍然在真空状态下,用钢球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如钢球不能自由地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则表示内衬层与增强层分离,并判定为不合格。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3测试钢丝增强层粘合性能的钢球规格表3
公称尺寸
钢球规格
鉴定性能
单位为毫米
对于本标准下的初始鉴定,所有验收性能、鉴定性能和弯曲试验要求都应满足。最低取样以及规定的继续试验程序应按表4进行。
表4最低取样及接续试验程序
试样号
a在开始试验或老化之前安装管接头。6.2.1耐温性能
6.2.1.1耐高温性能
接续试验
6,2.1.1.然后6.1.2
6.2.1.2,然后6.1.2
6.2.2.2.然后6.1.4
6.2.2.4.然后6.1.3
6.1.5.然后6.1.2和6.1.3
第7章
将软管或软管组合件的软管部分在模型上弯曲,并在100℃士2℃老化箱内,经72h士2h老化后伸直时,其内外都不应出现龟裂、炭化和碎裂。试验模型的半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纤维编织外覆层软管的外表面由于目视检查不可行,可以免于检查龟裂项目。完成该试验后,软管组合件应按照6.1.2验证压力进行试验。6.2.1.2耐低温性能
将软管和具有表2所示半径的模型置于空气循环箱内于一40℃土2℃下经70h土2h后,在此温3
GB7128—2008
度下将软管在模型上弯曲180°,软管内外都不应出现龟裂。在整个过程中。软管和模型应以非金属表面支撑。弯曲应在3s到5s内完成。纤维编织外覆层软管的外表面由于目视检查不可行,可以免于检查龟裂项目。
6.2.2耐环境性能
6.2.2.1耐油
按GB/T1690一2006进行试验,从内层和外覆层制备的试样在100C2C的ASTMIRM903油中浸渍70h士2h,从中取出后,进行测量,体积膨胀不应超过100%。6.2.2.2耐水
将软管或软管组合件在表2所列最小弯曲半径的模型上弯曲并置于室温蒸馏水中调节168h土2h。在浸渍过程中端部要完全密封。试验完成后,对该软管组合件进行6.1.4的组合件拉伸强度试验。6.2.2.3奥氧
将软管组合件在表2所列最小弯曲半径的模型上弯曲,并置于臭氧试验箱内,在环境温度40℃土2℃于标准大气条件下经70h土2h,箱内的气体由空气和臭氧组成,臭氧的分压为100mPa(每100百万份空气有100份臭氧)。用7倍放大镜观察,软管不应有龟裂。该试验仅适用于弹性体外覆层的软管。6.2.2.4盐雾试验
按GB/T10125进行试验。将软管组合件以与垂直方向成15°~30°角支撑或悬挂使之曝露在盐雾中24h士1h。在此曝露后,接头除在标识压印和折皱变形部位的红锈可以接受外不应有金属锈蚀。白色锈蚀产品可以接受。
在完成该试验后,该软管组合件应按6.1.3爆破强度进行试验。7烧曲试验
7.1试样的制备
7.1.1切割软管之前,沿软管的纵向(随者由于软管盘卷而形成的自然弯曲线)画一条(颜色明显不同于软管外覆层的)线,见图1。
标志线
该线为进行试验而制备试样时标记的,非制造商的标志线图1软管标线
7.1.2切割软管以制备自由软管长度如图2和表5所示的软管组合件试样。自由软管长度是成品软管组合件上管接头之间露在外面的软管长度。7.1.3接头应按制造商的说明装配在软管上。7.2预调节
7.2.1盐雾调节
每一根试样组合件首先进行如下调节,然后按7.2.2进行调节。将软管组合件试样的端部塞住,按GB/T10125盐雾试验方法,曝露于盐雾中24h士1h,在完成盐雾调节后到根据7.2.2开始高温老化试验之前,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68h。7.2.2高温老化
将每一根软管组合件试样平直放置,于100℃土2℃的空气中老化70h士2h。在整个调节期间,4
每根试样的软管内腔都应曝露于老化箱内的空气中。GB7128—2008
用至少2h将软管组合件冷却至室温,但在完成高温老化后到根据7.3和7.4开始曲试验之前,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68h。
7.3试样在试验装置中的安装
在试样预调节之后,按图2和表5规定的方式将其安装在试验装置中。安装程序如下:固定增“A
移动竭“B
标志线
位觉“1”
软管自由
长度±2
位置“2\
位置“1”是位移的极左端
侧视图
位置“2”是位移的极右端
图2挠曲试验装置
表5挠曲试验装置
公称尺寸
12、13SP、13、15、16
位置1
连接到可动
歧管的接头
单位为毫米
位置2
7.3.1挠曲试验机的可动歧管在其行程的中心,使标志线位于顶部中心位置将接头“B\连接到可动歧管(见图2)。
7.3.2在接头“B”安装至可动歧管后,再将接头A”连接至固定歧管,连接时不应施加任何扭曲,但应允许其自然弯曲。
7.4试验程序
7.4.1概述
挠曲试样是通过从行程的中心位置移动接头“B”至距中心每一侧75mm(图2中A尺寸),即位置“1”和位置“2”交替进行的。同时,施加循环空气压力,开60s,关60s。7.4.2挠曲/压力循环试验参数
7.4.2.1总绕曲行程
150mm±1.5mm。
7.4.2.2挠曲行程频率
1.7 Hz±0.1 Hz.
GB7128—2008
7.4.2.3环境温度
26℃±6℃。
7.4.2.4试样内压
1MPa士0.1MPa。空气压力应交替进行,全“开”60s士5s,全“关”60s士5s。7.5挑曲试验终止
由于试样的损坏会导致空气压力损失,可据此测定破坏点(曲挠循环周期数)。空气压力是通过交替全“开60s士5s和全“关”60s士5s施加的。通过一个1.6mm+0.05mm直径的小孔在2min内重新加压至1MPa士0.1MPa时,压力损失可称作为系统破坏。系统在完成100万次曲挠循环周期之前不应破坏。
8标志
8.1软管表面应有下列不易脱落明显标识:a)软管制造商的标识×××X;用词\空气制动”标识软管的特定用途;b)
本标准编号和软管型别;
软管公称内径,以mm表示;
制造日期(年和月)。
示例:MAN
空气制动
GB7128
07-10-8
2007年10月8日
公称内径
标准号
软管名称
厂名或商标
8.2组合件上应有永久地蚀刻、浮雕或压印的下列标识:组合件制造日期(年、月、日),如,07-10-8表示2007年10月8日;a)
b)如有要求时,组装者的名称及附加信息。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SAEJ1402:2005章条编号对照表A.1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SAEJ1402:2005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表A.1本标准章条编号与SAEJ1402:2005章条编号对照本标准章条编号
GB7128—2008
对应的SAEJ1402,2005章条编号7
8.2下的感置段
8.4下的悬置段
GB7128—2008
本标准章条编号
附录A
表A.1(续)
对应的SAEJ1402;2005章条编号.8.4.1
参考文
SAEJ517:2005
Hydraulic Hose.
GB7128—2008
GB7128-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汽车空气制动软管和软管组合件GB7128-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09年1月第一版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5144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