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
- YS/T 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22:46:50
- YS/T670-2008
- 现行
标准号:
YS/T 670-2008
标准名称: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标准类别: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3-12 -
实施日期:
200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空调器室外与室内机组连接用保温铜管。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是指在铜管的外面套上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套管,主要用于空调制冷器的连接管、配管等,以起到隔热、减少介质能量损失的作用。本标准是根据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实际生产及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的制定。 YS/T 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YS/T670-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Insulation copper tube for connecting in air condition2008-03-12发布
数码防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YS/T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是指在铜管的外面套上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套管,主要用于空调制冷器的连接管、配管等,以起到隔热、减少介质能量损失的作用。本标准是根据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实际生产及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的制定。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浙江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宣为民、朱张泉、魏连运、孔水龙。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1范围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YS/T670--2008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空调器室外与室内机组连接用保温铜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17791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3要求
3.1产品分类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主要分单盘管和双盘管(又称单孔管和双孔管、子母管等),其断面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
外表层
外绝热层
内绝热层
外表层
单盘管
外绝热层
内绝热层
图2双盘管
YS/T670—2008
3.2产品规格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规格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单盘管)的规格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10×16
10×19
12×19
标记示例
英制/in.
英制/in。
1/4×3/8
1/4×1/2
1/4×5/8
3/8×5/8
3/8×3/4
5/8×3/4
保温套管尺寸/mm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双盘管)的规格保温套管尺寸/mm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D免费标准bzxz.net
示例1:铜管外径为6mm、保温铜管直径为24mm的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单盘管)标记为:保温铜管(单)6--24YS/T670-2008长度/mm
3000~50000
长度/mm
3000~50000
示例2:铜管外径分别为6mm和10mm、保温铜管直径分别为24mm和27mm的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双盘管)标记为:
保温铜管(双)6×10—24×27YS/T670-20083.4
化学成分
铜管材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5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3.5.1铜管材
铜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5.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保温套管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英制/in.
保温套管的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mm内径允许偏差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壁厚允许偏差
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3.5.3切斜
英制/in.
表3(续)
YS/T670—2008
保温套管的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mm内径允许偏差
空调器连接件用保温铜管其铜管端部应锯切平整,不应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3.5.4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壁厚允许偏差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长度≤5000mm时,允许偏差为十10mm,>5000mm时,长度允许偏差为十20mm。两端裸露的铜管长度应≤150mm。3.6性能
3.6.1铜管材
铜管材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6.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所使用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30倍发泡),其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聚乙烯泡沫(30倍发泡)的性能指标项
密度(p)
吸水率(B)
25%压缩应力(H)
抗拉强度(Rm)
伸长率(A)
导热系数(a))
压缩永久变形率(C)
加热尺寸变化率(S)
燃烧性
kJ/(m·h·℃)
0.024±0.003
≥200
-5~+5
燃烧时间120s以内,其燃烧长度应≤60mm注:燃烧性试验仅供参考,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是否做该项试验3.7
表面质量
保温套管表面颜色应均匀无污物,具体颜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7.1
保温套管材料应熔接严密,无起泡或发皱现象。3.7.21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无影响客户使用的变形。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
铜管材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4.2尺寸测量方法
管材的外形尺寸测量用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3
YS/T670-—2008
4.3性能检验方法
4.3.1铜管材
铜管材性能检验方法按GB/T17791的相应规定进行。4.3.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的各项性能检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4.4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5检验规则
5.1检查与验收
5.1.1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1.2需方对收到的产品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保温铜管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2000kg。
5.3检验项目
5.3.1逐批检验
每批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进行外形尺寸、铜管材化学成分及性能和表面质量的检验。5.3.2型式检验
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外形尺寸、铜管材化学成分及性能、表面质量和保温套管性能。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2)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产品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3)
4)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5)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5.4取样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取样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取样检验项目
铜管材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
铜管材性能
保温套管性能
保温铜管的表面质量”
取样规定
按照GB/T17791的相应规定进行。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查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查水平ⅡI或供需双方协商
a接收质量限AQL=2.5。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铜管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YS/T670—2008
5.5.2管材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按根判不合格。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5.5.3当管材性能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管材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整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7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规格;
c)重量;
本标准编号;
其他。
YS/T 670—-2008
A.1范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保温套管性能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空调器连接用保温套管的检验要求与检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空调器连接用保温套管的各种性能的检验。A.2试样要求
A.2.1试样:将发泡后经过24h以上的产品裁成试样。A.2.2试样要求:按GB/T2918的规定,所用试样原则上应在试验前置于标准环境下24h以上。A.2.3试样尺寸测定
在不使试样变形的状态下,在其外径、内径、长度上各选择三处以上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除特别规定外,用游标卡尺进行尺寸测定。A.2.4计算结果有效位数的规定
计算结果有效位数为小数点后两位。A.3检验方法
A.3.1密度
A.3.1.1试样及试验方法:取约100mm长的试样,求质量(m)及体积(V),尺寸测量精确至0.1mm,质量精确至0.1g。
A.3.1.2密度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1)进行。式中:
p—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2);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V—一试样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A.3.2吸水率
A.3.2.1试样:用锐利刀片截取100mm长试样3个,测量尺寸精确至0.1mm。.(A.1)
A.3.2.2试验方法:将试样浸没在盛有清水的容器水面下50mm处,并用金属网保持浸渍24h后取出,浸于乙醇(95%)中5s后取出,并放入温度已调至60℃的热风循环式烘箱中烘干5min后立即称量,再将之置于60℃烘箱内24h后取出称量质量。A.3.2.3吸水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2)进行。B= (ml-m2)/V
式中:
B—-吸水率,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2);试样烘干5min后所测量质量,单位为克(g);m
m2——试样烘干24h后所测量质量,单位为克(g);V—一试样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A.3.325%压缩应力
A.3.3.1试样:将保温套管剖开叠放,使其厚度至25mm。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A.2)
YS/T670—2008
A.3.3.2装置定速压缩试验机(如图A.1所示),试验时最小载重不得小于压缩试验机容量的15%,最大载重不得大于压缩试验机容量的85%。A.3.3.3操作:将试样平行置放于试验机平面板中央位置,以10mm/min的速度,压缩至其原先厚度的25%后停止,稳定20 s,测其载重。扣杆
压缩量表
平面板
自动天平
电动机
减速器
图A.1定速压缩试验机装置
A.3.3.425%压缩应力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3)进行。H=P/WL
式中:
H-25%压缩应力,单位为牛顿/平方毫米(N/mm);P压缩25%经20s后载重,单位为牛顿(N);W--—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L
一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平面板(压缩板)
手动把手
·(A.3)
YS/T670--2008
A.3.4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A.3.4.1试样:从产品上切取120mm长度产品作为试样。A.3.4.2装置:拉力试验机,试验时最小载重不得小于试验机容量的15%,最大载重不得大于试验机容量的85%。试样夹具相对移动速度许可偏差为士5%,载重刻度偏差为士1%。A.3.4.3操作:在试样中央平行部分标记间隔40mm的标线,然后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以500mm/min的速度拉伸,测定拉断时最大载重及标线间距离。A.3.4.4抗拉强度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4)进行,伸长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5)进行。R.=F/S
式中:
Rm--—抗拉强度,单位为牛顿/平方毫米(N/mm2);F-拉断时最大载重,单位为牛顿(N);S-试样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A=(L,-L。)/L。×100
式中:
A——伸长率,单位为百分数(%);L。拉伸前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L,一一拉断时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A.3.5导热系数
.(A.4)
(A.5)
从产品上取一定长度产品作为试样。利用圆筒法测定导热系数时,必须如图A.2所示用与试样相同的材料在两端隔热,以便消除两端冷却时所引起的误差。B
A—试样;
铁管;
电热器;
一端部保温厚度(m)。
图A.2圆筒法测定导热系数装置
在试样内外面贴厚度约0.5mm的石棉纸并予以测定,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6)进行。Qn(r2/)
α = 2元(0, -8)(L 2nr)
式中:
一导热系数,单位为千焦/(米·时·摄氏度)[kJ/(m·h·℃)];入
Q——-A×V,单位为千焦/时(kJ/h);-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热器两端电压,单位为伏特(V);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L——试样长度,单位为米(m);r
一试样内半径,单位为米(m);
试样外半径,单位为米(m));
——试样内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2-——试样外面温度(圆周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n-
一常数(如图A.3所示)。
A.3.6压缩永久变形率
图A.3常数n取值范围图
YS/T670—2008
A.3.6.1试样:将保温套管剖开叠放,使其厚度至25mm。A.3.6.2装置:压缩装置由两片表面平滑、有足够厚度,受力时亦不至弯曲的铝板或镀铬钢板及四个以上螺栓及螺帽组成,其构造须能夹持试样压缩至原厚度的25%。A.3.6.3操作:按要求在试样中央部分测定试样厚度后,夹持到试验装置,压缩至原厚度25%后固定,放置22h。再自平面板将试片取下,在标准状态下放置24h后,测定与先前同一位置处的厚度。A.3.6.4压缩永久变形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7)进行。C= (t。-ti)/to×100
式中:
C——压缩永久变形率,单位为百分数(%);to
一试样试验前厚度,单位为毫米(mm);试样试验后厚度,单位为毫米(mm)。A.3.7燃烧性
(A.7)
A.3.7.1试样:从产品上切取150mm长度的试样5个。A.3.7.2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如图A.4所示,由附有鱼尾灯的本生灯,试片安置架(以下简称安置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Insulation copper tube for connecting in air condition2008-03-12发布
数码防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YS/T670—2008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是指在铜管的外面套上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套管,主要用于空调制冷器的连接管、配管等,以起到隔热、减少介质能量损失的作用。本标准是根据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实际生产及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的制定。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浙江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宣为民、朱张泉、魏连运、孔水龙。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1范围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
YS/T670--2008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空调器室外与室内机组连接用保温铜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17791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3要求
3.1产品分类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主要分单盘管和双盘管(又称单孔管和双孔管、子母管等),其断面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
外表层
外绝热层
内绝热层
外表层
单盘管
外绝热层
内绝热层
图2双盘管
YS/T670—2008
3.2产品规格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规格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单盘管)的规格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10×16
10×19
12×19
标记示例
英制/in.
英制/in。
1/4×3/8
1/4×1/2
1/4×5/8
3/8×5/8
3/8×3/4
5/8×3/4
保温套管尺寸/mm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双盘管)的规格保温套管尺寸/mm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D免费标准bzxz.net
示例1:铜管外径为6mm、保温铜管直径为24mm的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单盘管)标记为:保温铜管(单)6--24YS/T670-2008长度/mm
3000~50000
长度/mm
3000~50000
示例2:铜管外径分别为6mm和10mm、保温铜管直径分别为24mm和27mm的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双盘管)标记为:
保温铜管(双)6×10—24×27YS/T670-20083.4
化学成分
铜管材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5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3.5.1铜管材
铜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5.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保温套管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英制/in.
保温套管的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mm内径允许偏差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壁厚允许偏差
铜管公称外径
公制/mm
3.5.3切斜
英制/in.
表3(续)
YS/T670—2008
保温套管的内径与壁厚及其允许偏差/mm内径允许偏差
空调器连接件用保温铜管其铜管端部应锯切平整,不应存在影响使用的缺陷。3.5.4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壁厚允许偏差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长度≤5000mm时,允许偏差为十10mm,>5000mm时,长度允许偏差为十20mm。两端裸露的铜管长度应≤150mm。3.6性能
3.6.1铜管材
铜管材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3.6.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所使用的材料为聚乙烯泡沫(30倍发泡),其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聚乙烯泡沫(30倍发泡)的性能指标项
密度(p)
吸水率(B)
25%压缩应力(H)
抗拉强度(Rm)
伸长率(A)
导热系数(a))
压缩永久变形率(C)
加热尺寸变化率(S)
燃烧性
kJ/(m·h·℃)
0.024±0.003
≥200
-5~+5
燃烧时间120s以内,其燃烧长度应≤60mm注:燃烧性试验仅供参考,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是否做该项试验3.7
表面质量
保温套管表面颜色应均匀无污物,具体颜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7.1
保温套管材料应熔接严密,无起泡或发皱现象。3.7.21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无影响客户使用的变形。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
铜管材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应符合GB/T17791的相应规定。4.2尺寸测量方法
管材的外形尺寸测量用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3
YS/T670-—2008
4.3性能检验方法
4.3.1铜管材
铜管材性能检验方法按GB/T17791的相应规定进行。4.3.2保温套管
保温套管的各项性能检验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4.4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5检验规则
5.1检查与验收
5.1.1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1.2需方对收到的产品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组批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保温铜管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2000kg。
5.3检验项目
5.3.1逐批检验
每批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应进行外形尺寸、铜管材化学成分及性能和表面质量的检验。5.3.2型式检验
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外形尺寸、铜管材化学成分及性能、表面质量和保温套管性能。1)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2)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产品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3)
4)产品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5)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5.4取样
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取样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空调器连接用保温铜管的取样检验项目
铜管材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
铜管材性能
保温套管性能
保温铜管的表面质量”
取样规定
按照GB/T17791的相应规定进行。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查水平Ⅱ或供需双方协商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检查水平ⅡI或供需双方协商
a接收质量限AQL=2.5。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5.5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铜管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YS/T670—2008
5.5.2管材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按根判不合格。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5.5.3当管材性能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管材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整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7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订购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
b)规格;
c)重量;
本标准编号;
其他。
YS/T 670—-2008
A.1范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保温套管性能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空调器连接用保温套管的检验要求与检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空调器连接用保温套管的各种性能的检验。A.2试样要求
A.2.1试样:将发泡后经过24h以上的产品裁成试样。A.2.2试样要求:按GB/T2918的规定,所用试样原则上应在试验前置于标准环境下24h以上。A.2.3试样尺寸测定
在不使试样变形的状态下,在其外径、内径、长度上各选择三处以上进行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除特别规定外,用游标卡尺进行尺寸测定。A.2.4计算结果有效位数的规定
计算结果有效位数为小数点后两位。A.3检验方法
A.3.1密度
A.3.1.1试样及试验方法:取约100mm长的试样,求质量(m)及体积(V),尺寸测量精确至0.1mm,质量精确至0.1g。
A.3.1.2密度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1)进行。式中:
p—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2);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V—一试样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A.3.2吸水率
A.3.2.1试样:用锐利刀片截取100mm长试样3个,测量尺寸精确至0.1mm。.(A.1)
A.3.2.2试验方法:将试样浸没在盛有清水的容器水面下50mm处,并用金属网保持浸渍24h后取出,浸于乙醇(95%)中5s后取出,并放入温度已调至60℃的热风循环式烘箱中烘干5min后立即称量,再将之置于60℃烘箱内24h后取出称量质量。A.3.2.3吸水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2)进行。B= (ml-m2)/V
式中:
B—-吸水率,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2);试样烘干5min后所测量质量,单位为克(g);m
m2——试样烘干24h后所测量质量,单位为克(g);V—一试样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A.3.325%压缩应力
A.3.3.1试样:将保温套管剖开叠放,使其厚度至25mm。6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A.2)
YS/T670—2008
A.3.3.2装置定速压缩试验机(如图A.1所示),试验时最小载重不得小于压缩试验机容量的15%,最大载重不得大于压缩试验机容量的85%。A.3.3.3操作:将试样平行置放于试验机平面板中央位置,以10mm/min的速度,压缩至其原先厚度的25%后停止,稳定20 s,测其载重。扣杆
压缩量表
平面板
自动天平
电动机
减速器
图A.1定速压缩试验机装置
A.3.3.425%压缩应力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3)进行。H=P/WL
式中:
H-25%压缩应力,单位为牛顿/平方毫米(N/mm);P压缩25%经20s后载重,单位为牛顿(N);W--—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L
一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平面板(压缩板)
手动把手
·(A.3)
YS/T670--2008
A.3.4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A.3.4.1试样:从产品上切取120mm长度产品作为试样。A.3.4.2装置:拉力试验机,试验时最小载重不得小于试验机容量的15%,最大载重不得大于试验机容量的85%。试样夹具相对移动速度许可偏差为士5%,载重刻度偏差为士1%。A.3.4.3操作:在试样中央平行部分标记间隔40mm的标线,然后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以500mm/min的速度拉伸,测定拉断时最大载重及标线间距离。A.3.4.4抗拉强度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4)进行,伸长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5)进行。R.=F/S
式中:
Rm--—抗拉强度,单位为牛顿/平方毫米(N/mm2);F-拉断时最大载重,单位为牛顿(N);S-试样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A=(L,-L。)/L。×100
式中:
A——伸长率,单位为百分数(%);L。拉伸前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L,一一拉断时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A.3.5导热系数
.(A.4)
(A.5)
从产品上取一定长度产品作为试样。利用圆筒法测定导热系数时,必须如图A.2所示用与试样相同的材料在两端隔热,以便消除两端冷却时所引起的误差。B
A—试样;
铁管;
电热器;
一端部保温厚度(m)。
图A.2圆筒法测定导热系数装置
在试样内外面贴厚度约0.5mm的石棉纸并予以测定,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6)进行。Qn(r2/)
α = 2元(0, -8)(L 2nr)
式中:
一导热系数,单位为千焦/(米·时·摄氏度)[kJ/(m·h·℃)];入
Q——-A×V,单位为千焦/时(kJ/h);-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热器两端电压,单位为伏特(V);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L——试样长度,单位为米(m);r
一试样内半径,单位为米(m);
试样外半径,单位为米(m));
——试样内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2-——试样外面温度(圆周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n-
一常数(如图A.3所示)。
A.3.6压缩永久变形率
图A.3常数n取值范围图
YS/T670—2008
A.3.6.1试样:将保温套管剖开叠放,使其厚度至25mm。A.3.6.2装置:压缩装置由两片表面平滑、有足够厚度,受力时亦不至弯曲的铝板或镀铬钢板及四个以上螺栓及螺帽组成,其构造须能夹持试样压缩至原厚度的25%。A.3.6.3操作:按要求在试样中央部分测定试样厚度后,夹持到试验装置,压缩至原厚度25%后固定,放置22h。再自平面板将试片取下,在标准状态下放置24h后,测定与先前同一位置处的厚度。A.3.6.4压缩永久变形率的计算方法按照公式(A.7)进行。C= (t。-ti)/to×100
式中:
C——压缩永久变形率,单位为百分数(%);to
一试样试验前厚度,单位为毫米(mm);试样试验后厚度,单位为毫米(mm)。A.3.7燃烧性
(A.7)
A.3.7.1试样:从产品上切取150mm长度的试样5个。A.3.7.2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如图A.4所示,由附有鱼尾灯的本生灯,试片安置架(以下简称安置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JB/T 6701-2008 拖拉机 前照灯
- 下一篇: YS/T 671-2008 丁硫氮
- 热门标准
-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标准计划
- YS/T888-2013 废电线电缆分类
- YS/T62.3-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3部分 预焙阳极
- YS/T360.5-2011 钛铁矿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 YS/T62.4-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四部分 阴极糊
- YS/T62.2-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2部分 侧部炭块
- YS/T712-2009 手机电池壳用铝合金板、带材
- YS/T250-1994 核级碳化硼粉技术条件
- YS/T13-2007 高纯四氯化锗
- YS/T254.2-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 YS/T254.5-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量
- YS/T262-1994 绿柱石精矿
- YS/T254.4-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锂量
- YS/T254.6-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钙量
- YS/T568.7-2006 氧化锆 氧化铪中磷量的测定(锑盐-抗坏血酸钼蓝吸光光度法)
- YS/T575.21-2006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