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8 05:41:15
  • CECS128-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CECS 128-2001

  • 标准名称: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实施日期:

    2001-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1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给水、排水工程>>P41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7页
  • 标准价格:

    9.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CECS 128-2001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CECS128-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www.nzo1z3.com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128:2001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2001北京
第1页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CECS128:2001
主编部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01年12月1日
2001北京
第2页
www.h2o123.com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93)建标协字第12号《关于下达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计划的通知》要求,制订本规程。生物接触氧化法又名“淹没式生物滤池法”、“接触曦气法”和“固着式活性污泥法”。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该法已在我国城市污水和食品、酿造、造纸、纺织、煤炭、电力、医药、化工等工业的废水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中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小、不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气耗电耗低、便于维护管理等优点。为使该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更好地推广应用,特制定本规程。
根据国家计委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批推协会标准《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编号为CECS128:2001,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使用单位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CECS/TC8归口管理,由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早西关街25号,邮编:030002,Email:[email protected])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主要起草人:方志文、马志毅、张柏生、田志坚、石虹张绍怡、杨敦勤、张淑芳、李玉娥、冯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1年10月8日
第3页
www.h2o123.com
般规定
生物接触氧化池
4接触沉淀池
附录A
附录B
目藍次
二段式接触氧化系统的构造示意常用炉渣的理化性能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规程用词说明
第4页
www.h2o123.com
1总!
1.0.1为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质量,使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类似的工业废水处理可参照执行。1.0.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和其它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第5页
www.h2o123.com
2一般规定
2.0.1污水进人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前,应经过格栅、沉砂、初沉处理。当进水水质或水波动大时,宣设均化设施。2.0.2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宜采用二段式(见附录A),即第段接触氧化(简称一氧)→第一段接触沉淀(简称一沉)→第二段接触氧化(简称二氧)一→第二段接触沉淀(简称二沉)。2.0.3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中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少于两个(格),且接并联系列设计。
第6页
www.h2o123.com
3生物接触氧化池
3.1一般规定
3.1.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其长宽比宜采用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2。
3.1.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其中,构造层高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2.5~3.5m,稳水层高宜采用0.4~0.5m,超高不宜小于0.5m。3.1.3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导流槽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0.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4m。3.1.4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曦气。3.1.5当采用穿孔管曦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水平误差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土3mm,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3.1.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0~3.0L/(sm)。
3.1.7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3.1.8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应有消除泡沫措施。
3.1.9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3.2填料
3.2.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第7页
www.h2o123.com
比表面积较大、空隙率较高、氧转移性能较好、机械强度较大、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3.2.2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0.5m高度范围内的填料粒径宜采用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20~50mm(常用炉渣填料的理化性能见附录B)。3.2.3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孔径宜采用25~30mm。材料宜为玻璃钢、聚氯乙烯等。
3.2.4不同类型的填料可组合应用。3.3
设计计算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应按下式计算:3.3.1
V= 1000F.
式中V—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容积(m);(3.3.1)
L;——生物接触氧化系统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mg/L);
Q-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流量(m /h);F.-生物接触氧化池BODs填料容积负荷(kg/m3·d)。3.3.2生物接触氧化池BODs填料容积负荷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且采用二段式系统,进入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污水BODs为60~180mg/L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系统的填料容积负荷:
F,=0.2881LO.7246
式中L—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出水BODs(mg/L)。(3.3.2)
3.3.3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或按表3.3.3采用:
t = 1000 F.
第8页
www.h2o123.com
一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h),不得小于0.5h。表3.3.3接触时间与进出水BODs关系表进水 BOD,(mg/L)
出水 BODs(mg/L)
当采用二段式时,污水在第生物接触氧化池内与填料接触的时间宜为总接触时间的55%~60%。3.3.4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气水比宜通过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的运行资料确定。当进水BODs为60~180mg/L,且采用穿孔管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时,二段式系统的总气水比可采用3:1~7:1,其中,一氧池的气水比为2:1~4:1,二氧池的气水比为1:1~3:1。
3.3.5生物接触氧化池曦气强度宜采用10~20m2/m2·h)。3.3.6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产生的污泥量可按去除每公斤BODs产生0.35~0.4kg干污泥计算。
第9页
www.h2o123.com
4接触沉淀池
4.1一般规定
4.1.1接触沉淀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水面以下至滤层表面的清水层高度宜为0.4m,滤层厚度宜为0.5m,缓冲层高度宜为0.3~0.5m,缓冲层以下为污泥浓缩区。4.1.2接触沉淀池水面应设集水槽。集水槽的过堰负荷不宜大于 1.7L/(sm)。
4.1.3接触沉淀池滤层下方应设滤料冲洗空气管,每根管均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措施。
4.1.4接触沉淀池可采用斗式排泥。泥斗斜壁与水平面间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4.1.5接触沉淀池滤层的滤料可采用砾石、炉渣等粒状材料,其粒径宜采用5~10mm。
4.1.6接触沉淀池前部宜设置导流槽,其宽度宜采用0.8m。导流槽与接触沉淀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导流墙下缘至滤料底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9m。
4.1.7接触沉淀池的滤料冲洗排水应经集水槽排出池外,送至污水集水池。冲洗排水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4.1.8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4.2设计计算
4.2.1接触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5~7m2(m2h)。4.2.2污水在每座接触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宜采用20~30 min。第10页
www.h2o123.com
接触沉淀池水面至导流墙下缘间的有效水深宜来用1.8~4.2.3
接触沉淀池污泥浓缩区容积可按24h的污泥量计算。4.2.4
接触沉淀池滤层工作周期宜采用24h。滤料冲洗宜用空气4.2.53
冲洗法,空气冲洗强度可采用24~40m2m2·h),冲洗时间宜为10~15minc
4.2.6接触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宜为96%~98%。第11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