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
- CJ/T 3008.5-199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2 04:03:13
- CJ/T3008.5-1993
- 现行
标准号:
CJ/T 3008.5-1993
标准名称: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标准类别: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3-05-03 -
实施日期:
199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7.6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制订参照了国际标准(ISO)4360:1984《堰槽明渠水流测量—三角形剖面堰》、(ISO)772:1988《明渠水流测量——词汇和符号》和(ISO)4373:1979《明渠水流测量——水位测量设备》。本标准规定了使用三角形剖面堰测量明渠排水流量的术语、结构、流量公式、制作、安装、水头测量、综合误差分析和维护等。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较大流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明渠流量测量。供水明渠的流量测量可参照使用。 CJ/T 3008.5-199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CJ/T3008.5-1993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
三角形剖面堰
Standard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easurement-Triangular-profile weir
CJ/T 3008.5—1993
本标准制订参照了国际标准(ISO)4360:1984《堰槽明渠水流测量--—三角形剖面堰》、(ISO)772:1988《明渠水流测量
词汇和符号》和(ISO)4373:1979《明渠水流测量一-水位测量设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三角形剖面堰测量明渠排水流量的术语、结构、流量公式、制作、安装、水头测量、综合误差分析和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较大流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明渠流量测量。本标准的测量精度为 2% ~5% 。供水明渠的流量测量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J 95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3术语
3. 1 基准板 datum plate
具有精确基面的金属板,用以测量水位。3.2 亚临界流 sub-critical flow弗汝德数小于1的水流。在这种水流中,水面的扰动会影响上游流态。3.3 堰顶 crest
测流堰顶部的线或面。
3.4本标准采用的其他术语和符号应符合GBJ95的规定。4三角形面堰的形状
4.1三角形剖面堰的形状见图1。堰体上游面和下游面都是斜面。两个斜面的交线形成一条水平的直线,即三角形面堰的堰顶。上游面的坡度:12,下游面的坡度:1:5。4.2在应用中,堰体的两个斜面可以适当截短,但应满足下列条件。1≥ hnax
la≥2hmax
式中:hmax
堰顶水头的最大值,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05-03批准1993-10-01实施
5 流量计算
CJ/T 3008.5—1993
静水井
b一堰宽.m,P-堰高,m;l—上游斜面的水平距离,m;la—下游斜面的水平距离,m,h—上游堰顶水头,m,ha—下游堰顶水头,m。图1三角形剖面堰
5.1、三角形剖面堰的流量公式
Q = (2/3)3/2C.Cxg1/2bh3/2
一流量,m2/s,
式中:Q—
C.——流量系数;
流速系数;
g-重力加速度,m /s。
5.1.1C。值按公式2)计算:
Ce = 1.163
当h≥0. 1 m时,C。= 1. 163:
5.1.2C值由图2查得。
图中:A=b(P+h)
5.2应用限制条件
ha≤0.75 h;
b≥0.3 m,
P≥0.06m;
b/h≥2.0;
h/P≤3.5;
0.00033/2
当堰的坡面相当于金属加工光洁度翌时,h≥0.03m;当堰的坡面是压光的水泥砂浆抹面时,h≥0.06m。(1)
(3)
6技术条件
6.1材料
CJ/T 3008. 5--1993
A≥02
1量(yrco bh/A≤0.2
号号)tCa bhlA
图 2C、值曲线图
三角形剖面堰的行近渠道、下游渠道和静水井等,用混凝土建造,外抹水泥砂浆并压光;也可用耐腐蚀、耐水流冲刷、不变形的材料预制而成。连通管应采用铸铁管或塑料管等耐腐蚀管道。6.2制作精度
6.2.1三角形面堰的表面应平整光滑。6.2.2制作精度规定见表1。
表1制作精度
堰顶宽度b
堰顶水平线
斜面不平度
堰高P
6.3行近渠道
6.3.1长度
精度要求
≤士0.2%b,最大误差不超过士5mm坡度误差≤±0.1%
≤±1mm/m
坡度误差≤±0.1%
≤±2mm
行近渠道为顺直平坦的矩形明渠,其长度至少为堰宽的10倍。6.3.2流态
行近渠道中水流的流态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若流态不能满足此规定时,可采用导流板整流。6.4下游渠道
6.4.1下游渠道内无杂物,水流排泄通畅。6.4.2下游水面的变化不影响堰上水流,三角形剖面堰应处于非淹没状态。6.5静水井
6.5.1位置
CJ/T 3008.5—1993
静水井设在行近渠道的一侧,距离堰顶为2hmax处。6.5.2连通管
6.5.2.1渠道和静水井之间用连通管相连通。管长尽量缩短,管子坡向渠道。6.5.2.2连通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管底距渠底50mm。6.5.3井筒
6.5.3.1静水井可为圆形或方形,竖直设置,高度应不低于渠项。6.5.3.2井简内壁与水位计浮子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并底位于连通管进口管底300mm。6.5.3.3在井简的顶面上设一金属基准板,其一边应与井简内壁齐平。6.6安装
6.6.1三角形剖面堰砌筑或安装在行近渠道的末端,堰顶线与渠壁垂直。6.6.2行近渠道、静水井和堰体均不得漏水。6.6.3下游渠道紧接堰体处,应作加固处理。6.6.4在最大流量通过时,堰体和渠道不受损坏。7水头测量
7.1测量仪器
7.1.1测量瞬时的堰上水头时,使用刻度至毫米的水尺测量。7.1.2连续地测量堰上水头的变化过程时,使用浮子式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或其他有同等精度的水位计。
7.1.2.1水位计精度
水位计的水位刻度应划分至毫米。水位计的滞后行程不大于3mm。7.1.2.2计时精度
记时装置连续工作30d以上,记时累积平均误差应不大于士30s/d。连续工作24h的记时钟,误差应不大于±30s/d。
7.1.2.3电子记录仪精度
电子记录仪的误差应不大于满刻度读数的士0.5%。7.1.3直接与污水接触的测量仪器部件,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7.1.4安装在现场的仪器,应有防潮、防腐、防冻等措施。7.2测量位置
在行近渠道上,距堰顶2hmax处测量堰上水头。若渠道中的水面波动不大,测量时不影响水流,可在渠道上直接测量,否则应在静水井中测量。7.3确定水头零点
7.3.1测流前应确定水头零点。水头零点即过堰水头为零时,水头测量位置处水尺的读数,或静水井基准板与堰顶的垂直距离。此值用水准仪测量求得。7.3.2不能用下降或上升堰前水面至堰顶处的读数,当作水头零点。7.4水头测量精度
7.4.1水头测量的误差应为水头变幅的士1%,但不得大于±10mm。7.4.2水头零点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士3mm。8流量测量的综合误差分析
8.1误差计算公式
XQ =± (X + X →+ (1.5Xh)\1/2434
式中:XQ
流量计算值的误差,%;
-Ca和C、的误差,%
6的误差,%;
h的误差,%。
CJ/T 3008.5—1993
流量系数的综合误差X不大于土3%。8.1.1
8.1.2X值按公式(5)计算:
X=± 100 ×
堰宽测量误差,mm。
式中:—
8.1.3X值按公式(6)计算:
1001e + 2e +.... +(2S)71/2
X, =±
式中;1,26h
影响水头测量值的各种误差,mm;2S—n次水头测量读数平均值的误差,mm。8.1.3.1S值按公式(7)计算:
式中:Sh-
h—n次水头测量值的标准差,mm,一水头测量次数。
式中:hi—-每次水头读数,mm,
h—n次水头读数平均值,mm。
9维护
9.1行近渠道、连管和静水井应保持洁,底部无障碍物。9.2下游渠道应无阻塞,应不发生雍水,保证三角形剖面堰的上水流处于自由出流状态。9.3堰体应保持牢固可靠,不受损坏。9.4凡有漏水部位,应及时修补。9.5每年应核查一次堰体各部位的尺寸,是否与原尺寸相符。9.6每年应校验一次水位计的精度。9.7每年应校测一次水头零点。
(5)
(8)
CJ/T3008.5—1993
附录A
行近渠道的流态
(补充件)
A1行近渠道的水流应为均勾稳定的亚临界流,其流速分布接近于图A1。平均
图A1行近渠道中的正常流速分布A2
保持亚临界流的条件
式中-
一行近渠道中的平均流速,m/s;A行近渠道中的水流断面面积,m。附录B
三角形面埋流量测量综合误差举例(参考件)
B1基本尺寸
在规则的矩形明渠上设三角形剖面堰,过堰水流为非淹没流。在堰上作单次流量测量。P=0.01 m
B2误差分析
B2.1本例给定的误差
流量系数的误差,取X。=士3%。B2.2使用者估算的测量误差
水头综合误差
零点设置误差
εn=±4mm
Eho=±2mm
·(A1)
堰宽测量误差
B2.3计算Xb和X
Eb=±0. 01 m
根据公式(5),Xb是:
根据公式(6),Xh是:
B2.4计算流量测量误差Xa
根据公式(4),Xa是:
CJ/T 3008. 5-—1993
X,=± 100 ×
=± 100 ×
一± 1. 0%
X. =± 1001e + 2e +(2St)71e
1000.0042 + 0.002271/2
二± 1. 79%
Xe ± (X?+ X +(1. 5X)21/2
=±[3. 02 +1. 02+(1.5×1. 79)21/2=± 3. 56%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丽芬、李俊、王岚、王春顺、肖鲁。本标准委托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解释。43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三角形剖面堰
Standard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discharge measurement-Triangular-profile weir
CJ/T 3008.5—1993
本标准制订参照了国际标准(ISO)4360:1984《堰槽明渠水流测量--—三角形剖面堰》、(ISO)772:1988《明渠水流测量
词汇和符号》和(ISO)4373:1979《明渠水流测量一-水位测量设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三角形剖面堰测量明渠排水流量的术语、结构、流量公式、制作、安装、水头测量、综合误差分析和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较大流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明渠流量测量。本标准的测量精度为 2% ~5% 。供水明渠的流量测量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J 95水文测验术语和符号标准3术语
3. 1 基准板 datum plate
具有精确基面的金属板,用以测量水位。3.2 亚临界流 sub-critical flow弗汝德数小于1的水流。在这种水流中,水面的扰动会影响上游流态。3.3 堰顶 crest
测流堰顶部的线或面。
3.4本标准采用的其他术语和符号应符合GBJ95的规定。4三角形面堰的形状
4.1三角形剖面堰的形状见图1。堰体上游面和下游面都是斜面。两个斜面的交线形成一条水平的直线,即三角形面堰的堰顶。上游面的坡度:12,下游面的坡度:1:5。4.2在应用中,堰体的两个斜面可以适当截短,但应满足下列条件。1≥ hnax
la≥2hmax
式中:hmax
堰顶水头的最大值,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05-03批准1993-10-01实施
5 流量计算
CJ/T 3008.5—1993
静水井
b一堰宽.m,P-堰高,m;l—上游斜面的水平距离,m;la—下游斜面的水平距离,m,h—上游堰顶水头,m,ha—下游堰顶水头,m。图1三角形剖面堰
5.1、三角形剖面堰的流量公式
Q = (2/3)3/2C.Cxg1/2bh3/2
一流量,m2/s,
式中:Q—
C.——流量系数;
流速系数;
g-重力加速度,m /s。
5.1.1C。值按公式2)计算:
Ce = 1.163
当h≥0. 1 m时,C。= 1. 163:
5.1.2C值由图2查得。
图中:A=b(P+h)
5.2应用限制条件
ha≤0.75 h;
b≥0.3 m,
P≥0.06m;
b/h≥2.0;
h/P≤3.5;
0.00033/2
当堰的坡面相当于金属加工光洁度翌时,h≥0.03m;当堰的坡面是压光的水泥砂浆抹面时,h≥0.06m。(1)
(3)
6技术条件
6.1材料
CJ/T 3008. 5--1993
A≥02
1量(yrco bh/A≤0.2
号号)tCa bhlA
图 2C、值曲线图
三角形剖面堰的行近渠道、下游渠道和静水井等,用混凝土建造,外抹水泥砂浆并压光;也可用耐腐蚀、耐水流冲刷、不变形的材料预制而成。连通管应采用铸铁管或塑料管等耐腐蚀管道。6.2制作精度
6.2.1三角形面堰的表面应平整光滑。6.2.2制作精度规定见表1。
表1制作精度
堰顶宽度b
堰顶水平线
斜面不平度
堰高P
6.3行近渠道
6.3.1长度
精度要求
≤士0.2%b,最大误差不超过士5mm坡度误差≤±0.1%
≤±1mm/m
坡度误差≤±0.1%
≤±2mm
行近渠道为顺直平坦的矩形明渠,其长度至少为堰宽的10倍。6.3.2流态
行近渠道中水流的流态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若流态不能满足此规定时,可采用导流板整流。6.4下游渠道
6.4.1下游渠道内无杂物,水流排泄通畅。6.4.2下游水面的变化不影响堰上水流,三角形剖面堰应处于非淹没状态。6.5静水井
6.5.1位置
CJ/T 3008.5—1993
静水井设在行近渠道的一侧,距离堰顶为2hmax处。6.5.2连通管
6.5.2.1渠道和静水井之间用连通管相连通。管长尽量缩短,管子坡向渠道。6.5.2.2连通管直径应不小于50mm。管底距渠底50mm。6.5.3井筒
6.5.3.1静水井可为圆形或方形,竖直设置,高度应不低于渠项。6.5.3.2井简内壁与水位计浮子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并底位于连通管进口管底300mm。6.5.3.3在井简的顶面上设一金属基准板,其一边应与井简内壁齐平。6.6安装
6.6.1三角形剖面堰砌筑或安装在行近渠道的末端,堰顶线与渠壁垂直。6.6.2行近渠道、静水井和堰体均不得漏水。6.6.3下游渠道紧接堰体处,应作加固处理。6.6.4在最大流量通过时,堰体和渠道不受损坏。7水头测量
7.1测量仪器
7.1.1测量瞬时的堰上水头时,使用刻度至毫米的水尺测量。7.1.2连续地测量堰上水头的变化过程时,使用浮子式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或其他有同等精度的水位计。
7.1.2.1水位计精度
水位计的水位刻度应划分至毫米。水位计的滞后行程不大于3mm。7.1.2.2计时精度
记时装置连续工作30d以上,记时累积平均误差应不大于士30s/d。连续工作24h的记时钟,误差应不大于±30s/d。
7.1.2.3电子记录仪精度
电子记录仪的误差应不大于满刻度读数的士0.5%。7.1.3直接与污水接触的测量仪器部件,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7.1.4安装在现场的仪器,应有防潮、防腐、防冻等措施。7.2测量位置
在行近渠道上,距堰顶2hmax处测量堰上水头。若渠道中的水面波动不大,测量时不影响水流,可在渠道上直接测量,否则应在静水井中测量。7.3确定水头零点
7.3.1测流前应确定水头零点。水头零点即过堰水头为零时,水头测量位置处水尺的读数,或静水井基准板与堰顶的垂直距离。此值用水准仪测量求得。7.3.2不能用下降或上升堰前水面至堰顶处的读数,当作水头零点。7.4水头测量精度
7.4.1水头测量的误差应为水头变幅的士1%,但不得大于±10mm。7.4.2水头零点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士3mm。8流量测量的综合误差分析
8.1误差计算公式
XQ =± (X + X →+ (1.5Xh)\1/2434
式中:XQ
流量计算值的误差,%;
-Ca和C、的误差,%
6的误差,%;
h的误差,%。
CJ/T 3008.5—1993
流量系数的综合误差X不大于土3%。8.1.1
8.1.2X值按公式(5)计算:
X=± 100 ×
堰宽测量误差,mm。
式中:—
8.1.3X值按公式(6)计算:
1001e + 2e +.... +(2S)71/2
X, =±
式中;1,26h
影响水头测量值的各种误差,mm;2S—n次水头测量读数平均值的误差,mm。8.1.3.1S值按公式(7)计算:
式中:Sh-
h—n次水头测量值的标准差,mm,一水头测量次数。
式中:hi—-每次水头读数,mm,
h—n次水头读数平均值,mm。
9维护
9.1行近渠道、连管和静水井应保持洁,底部无障碍物。9.2下游渠道应无阻塞,应不发生雍水,保证三角形剖面堰的上水流处于自由出流状态。9.3堰体应保持牢固可靠,不受损坏。9.4凡有漏水部位,应及时修补。9.5每年应核查一次堰体各部位的尺寸,是否与原尺寸相符。9.6每年应校验一次水位计的精度。9.7每年应校测一次水头零点。
(5)
(8)
CJ/T3008.5—1993
附录A
行近渠道的流态
(补充件)
A1行近渠道的水流应为均勾稳定的亚临界流,其流速分布接近于图A1。平均
图A1行近渠道中的正常流速分布A2
保持亚临界流的条件
式中-
一行近渠道中的平均流速,m/s;A行近渠道中的水流断面面积,m。附录B
三角形面埋流量测量综合误差举例(参考件)
B1基本尺寸
在规则的矩形明渠上设三角形剖面堰,过堰水流为非淹没流。在堰上作单次流量测量。P=0.01 m
B2误差分析
B2.1本例给定的误差
流量系数的误差,取X。=士3%。B2.2使用者估算的测量误差
水头综合误差
零点设置误差
εn=±4mm
Eho=±2mm
·(A1)
堰宽测量误差
B2.3计算Xb和X
Eb=±0. 01 m
根据公式(5),Xb是:
根据公式(6),Xh是:
B2.4计算流量测量误差Xa
根据公式(4),Xa是:
CJ/T 3008. 5-—1993
X,=± 100 ×
=± 100 ×
一± 1. 0%
X. =± 1001e + 2e +(2St)71e
1000.0042 + 0.002271/2
二± 1. 79%
Xe ± (X?+ X +(1. 5X)21/2
=±[3. 02 +1. 02+(1.5×1. 79)21/2=± 3. 56%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丽芬、李俊、王岚、王春顺、肖鲁。本标准委托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解释。43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标准计划
- CJ/T540-2019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悬挂式中心传动浓缩机
- CJ/T539-2019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CJ/T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 CJJ/T82-19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T203-2016 无堵塞泵
- CJ/T415-2013 城镇供水管网加压泵站无负压供水设备
- CJ/T256-2007 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
- CJ/T435-2013 燃气用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材及管件
- CJ/T456-2014 气体保压式叠压供水设备
- CJ/T379-2011 多功能斜板阀
- CJ/T386-2012 集成灶
- CJ/T427-20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复合管
- CJ/T441-20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CJ/T393-2012 家用燃气器具旋塞阀总成
- CJ/T411-2012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电气系统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