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2 07:06:36
- GB/T18700.6-2005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700.6-2005
标准名称:
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02-06 -
实施日期:
2005-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80 MB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书号:
155066.1-24587页数:
16开, 页数:31, 字数:59千字标准价格:
17.0 元出版日期:
2005-12-01计划单号:
20030925-T-52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GB/T 18700.6-2005 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GB/T18700.6-2005

部分标准内容:
ICS 33. 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
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Telecontrol eg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2: Telecontrol protocols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Use of basic standards (lSO lavers 1-4)(IEC 60870-6-2:1995,IDT)
2005-02-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12-01实施
TrKANYKAca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选动实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57技术委员会编制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利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是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制定的。为促进我国远动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采用该标准系列中的有关部分制定国家标准GB/T(GB/Z)18700°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T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设》。该标滩包括以下8部分:GB/T18700.1一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T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503篇:TASE.2服务和协议(IEC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FI-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802篇:TASE.2对象模型(IFC60870-6-802:1997,HDT)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f-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GB/Z18700.4—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1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F传输协议子集(IECTS60870-6-602:2001:IDT)GB/Z18700,5—一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r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IEC60870-6-1:1995,IT)GB/T18700.6200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分:与IS0标准和I1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OSI 1至 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IEC:60870-6-2:1995,1DT)设
GB/Z18700.7-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5-505部分:与ISO标准和ITIJ-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F 2 用户指南(JFC TR 60870-6-505:2002,IDT)GB/T 18700.8一200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1部分:与 IS)标准和ITU-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通过永久接人分组交换数据网连接的端系统中提供基于连接传输服务的功能协议集(IEC 60870-6-601: 1994,IDT)
本部分等同来用 I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 6-2部分:与IS0标准和ITL-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周》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電力系统控制技其通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工。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电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调凌通信中心,福建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水保、姚和平、杨秋恒、陶洪铸、南贵林,李根蔚、邓兆云。GB/T18700.6-2005/1EC60870-6-2:1995引
FC60870远动设备和系统》由穴个部分组成,其中第6部分,即本系列标准,是“与ISO标推和ITLi-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本系列标准的月标是将用于电力系统的功能协议子集标准化。这些功能协议子集为端到端的通信租互连提供了如何规定完整的、连贯的、工作的系统的方法。GB/Z18700.5—2003(1EC60870-6-I:1995,IDT)建立了本系列标准的总体应用环境,确切描述厂它应包含的内容、组戒以及适用范,包括文档结构,范围、要求、基本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以及将要开发标推的格式等,这些是本部分的基本前提。1范围
TYKAON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部分:
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本部分着重考虑与OSI参考模型第1至第4层有关的标推,具体目标如下:一一描述每层所起的作用与实现的功能,一列出有关的ISO基本标推;
一对在本系列标准应用环境量使用的标准给出基本考和建议。本部分描述在端系统(ES)和中介系统(IS)应用中使用的标准。ES包含所有USI七偿参考模型以及应用过程。IS 是子网之间中介通信系统。ES 和 IS在 1EC 60870-1-4 和 GB/Z 18700. 5 中,号虑。对每层执行的功能描述力求完整,但并非详尽无遗,更详细的资料请查阅GB/T9387有关篇章以及 ISO 基本标准的列表。
其次,所列出的ISO标准是与每层有关的基本标准,同样.该列表也并非详尽无遗。最后·其基本考虑和建议是试图表达标准应用中包含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使用这些标准的基本方法。目的是为了规范其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是为了产生定义功能协议子集时所必需的明确、完整,详细的选择。功能协议子集是IEC60870-6~5部分以及以后部分考虑的主题。本部分悬按OSI的层结构米组织的。因为在下三层中协议的选择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此将这3层编人本部分的相应章条中。这些章条是按传输网的类型组织的。每…层包含内容如下·
一概述:简略说明层的功能以及在全部通信过程中的任务。—参考文献。
标推中包含的服务和QoS参数列表。·选择和使用服务的指导和建议。协议
有关标准中包含的协议分类、子集等列表。:选择和使用协议的指导和建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丁本部分。GB/T 9387.11998信息技术并放系统江连基本参考模式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ISO)IEC 7498-1:1994)
GB/T11593一2001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接口(qv1TUT X21:1992)
CB/T14399—1993息处理技术数据通信商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LAPB兼容的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L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idtISO7776:1986)GB/Z14429—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3部分:总则术语(IFC60870-1·3:1997.IT)GB/T15125一1994信息技术数据通情25插针D7E/DCE接口连接器及接触件号分配(ideISO 2110:1989)
GB/T16506.3一1996信息技术系统间的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提供和支持(OSI网络服务的协议组合第3部分:供和支持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idtJS0/1EC8880-3:1990)GB/T169741997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IS0/IEC8208:1995)
GB/T16976一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 8878:1992)GB/T17179.1一i997信息技术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范(idISO/IEC 8473-1:1994)
GB/Z18700.6—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1部分:与1SO标准和1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IEC60870-6-1:19S5,1DT)I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IEV)371章:远动EC60050(721):1991国际电工词汇(IEV)721章:电信技术,传真和数据通信ISO/IEC3309: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顿结构
ISO/IEC4335: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规程要素
IS04908:1989
信息技术数据通信15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IS()/IEC7809: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规程分类
IS0/IEC 8072:1994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万连传输服务定义ISO/IEC8073: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开放系统互连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
ISO/IFC:8348:199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IS02382-9:1984数据处理调汇09部分:数据通信ISO8602:1.987信息处理系统升放系统互连提供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8648:3.988信息理系统开系统互连网络层内部结构IS08802-2:1989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2部分:逻辑连接控制ISO/IEC8880-2: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选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提供和支持(S1网络服务的韧议组合第2部分:提供和支持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ISO/IEC8886: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链路服务义
ISO/IEC10022:7990信息技术开效系统互连物理服务定义ISO/IECTR10172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网络传输协议交互工作规范1TU-TT.5009,1992国际参考字母IFl3-7:V.10:1993标称数据信号最高运行速率为100kbit/s的不平衡双流电路的电气特性ITU-TV.I1:i993数据倍号运行速率最高为10Mbit/s的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ITtJ-个V.21: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的300hit/s速率的双二工调制解调器IIU-1V.22: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推化的1200bit/s速率的双了调制解调器ITU-TV.22bis: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2线租用电话类型电路上,使用标准赖分技术的2400lil/s速率的双工调制解调器TKAONiKAca
GB/T 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JTUJ-TV.23: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的600/1200波特调制解调器ITU-TV.24:1993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设备(DCF)之间的接日电路定义表ITU-V.25:11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的自动呼和/或并行自动应等设备,其中包括在人J和自动建立呼叫时使用团波抑制器停止工作的设备ITU-TV.25bis: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100系列接口电路的自动呼叫和/或白动应答设备
TU-TV.26bi%:1988在蘑通交换电话网中所使用的标准化的2400/1200bi1/s速率的调制解调器
TU1°V.26ter: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2线租用电话类型电路上使用间波抵消技术的标化的2 4u0bit/s多路复用调制解调器ITU-TV.27:1988在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的带人工均衡器的480Ubit/s的调制解澜器
TTU-TV.28:1993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1TU-TV.31:i988使用接点闭合控制的单流接门电路的电特性ITLr-TV.31bis:1988便用光合器控制的单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ITU-TV.32:1993使用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和租用电话型电路.t.,操作数据率达到9600/hit/9的2线系列的双工调制解调器
ITU-TX.4:1988在公其数据网1:数据传输用的国际5号电码表电码信号的一般结构IrE-TX.21bis:1998在公共数据网中与V系列同步调制解调器相接口的DrE的使用ITU-TX.24:1988在公共数据网DTF和X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ITU-TX.25:15993运行在分组模式通过专用电路接人公共数据网的终端所使用的DTE和DCF之间的接口
ITU-TX.26:1988
电特性
ITL-F X.27:1988
气特性
在数据通信领域里通常尚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在数据通信领城里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双流接打电路的电ITU-TX75:1993在公共网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分组交换信号系统ITE-TX.211:1D88对TLT应用,开放系统T.连的物理搬务定义rru 1 X. 212: 1988
B对ITU-T应用,开效系统互连的数据链路服务定义IU:T X.213:1992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服务定义CEPTT/CD 01-12用户数据信号运行速率为2400 bit/:的3种插人式DCF的工程要求规范CFPTT/CD1-14数据传输设备的设备实践规范3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本章定义IEC6C050[371)和(HB/Z14429中未收人的术语3.1
呼叫控制过程call controlprocedure建立和释放呼叫所必需的特定协议集合。3.2
呼啡建立cal establishment
建立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EC60870-1-4)。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3.3
呼叫calling
为广在数据站之间建立连接而传输选择信号的过程。[ISO 2389-9/09.06.08]
呼叫释放 call release
释放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1E60870-1-4)。3.5
电路交换网circuit switched network各种专用(时分或空分)交换设施,以提供基电路交换方法的远程通信服务。它们可能是电路交换数据网或电话交换网(见1EC60870-1-4)。3.6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circalit switeched publicdata network(CSPDN)现电路交换网。
电路交换cireuitswitching
根据需要接通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并允许这些终端独占它们之间的数据电路·直到这种连接被释放为止的过程。
ISO2382-9/09.05.097
code-transparenl data communicalion代码透明数据通信
使用与数据源采用的比特序列结构无关的面间比特协议的数据遭信模式。[15 2382-9/09.05. 05]
连接模式connectiwn-mde (co)
在连接模试中,通信路径建立以后才开始传输数据。3.10
无连接模式connerlionless-mode (CL)在无连接模武中,数据在一个包含足够信息的单个独立实体中被逐步传送到目的地,无需建立呼叫,也无需低何类型的网络确认和返回分组。3. 11
数据传输阶段datatransferphase在一个呼叫中在网络互连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送用户数据的阶段。3.12
数据报datagram
在分组交换中,一个带有足够的路由信息、与其他分组无关的独立分组。批分组从源数据终端设备(DTF)逐步传送到目的数据终端设备时,不依赖数据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以前的交换。[ISO2382-9/09.06.28]
数据报服务datagramservicc
分组交换中的种服务。这种服务发送数据报到数据报地址域中指明的用的地,网络不必参照其他数据报。
[15() 2382-9/09. 05. 15]
注:数据报可以不按照数据报进人网络的次序传递到归的地址,3.14
数字数据电路dtgltal datacireuitTKAONIKAca
GB/T 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数字数据电路由CSDV或串接电路交换数据网(CSDN)提供,数字数据电路可以是交换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FNV 41 107]
注:一些ISDN或以前的ISTN还过一个X.21接口提供电路换服务。这些服务与CSDN提供的服务相网.因此在这种情沉下相应的功能标准是可用的,3.15
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这个术语取白OSI参考模型并且用一个抽象形式表示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实际物理实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实例,在现实世界术语中的端系统,可能是-个简单的独立系统,也可能是作为…个整体的-组互连的主计算机系统,所有的端系统均包含传输晨实体的功能。[FNV 41 107]
封装envelope
以n比特的位组构成的二进制数组合,增加-一些附加位,这些附加位是数揭网络运行所要求的。[IEV721-19·25]
快速选择fast select
虚拟呼叫机制的一个选项,它允许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分组里包含数据。[ISO 2382-9/09.05.16
流控fow contro
在数据通信中·实际传输率的控制。3. 19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eveldatalinkcontralprotoeel(IIDLC)由ISO/IEC3309.ISO/IEC4334和ISO/TEC7809定义的数据链路协议规范。HDLC是为编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设计的。
中介系统 ntermediate system
提供网络中维功能的…个实际系统的抽象。[1SO 8648-3.3-5]
多点连接multipoint connection为了数据传送,在一个以上站之剧建立连接。[1SQ 2382-9/09. 04. 03
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lion(OSI),basic reference modelOS1基本参考模型是一个与具体实现无关的信息交换系统模型。它出7个功能层组成。参考模型作为定义服务和协议的框架,适用于凹经建立的边界内。开放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参考模型的日的是为协调用于系统互连的各项标准的开发提供共同基础,同时使已有的标推置人总的参考模型中。开放系统互连(()SI)术语限定那些在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这些系统由于共同使用合适的标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谁,实现对男一个系统“开放”的月的。实标上,系统是\开放”的并不意味着任何特定系统的实施、互连方法和技术,但涉及对适用标准的共同承认和支持(见GB/T9387.1)。3.23
分组 packet
按特定的格式排列的比特序列,包含控制信息和可能的用户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传输和交换:ISO23829/09.06.26,已修正
分组交换数据网packetswitchdatalelwork(PSDN)基于分组交换方式,提供远程通信服务,具有专用交换功能的多个设施。3.25
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packetswiteh publicdatanetwork(PSPDN)见分组交换数据网。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一组由服务质量参数所播述的连接特性,通常由对等实体商定。3.27
中继系统relaysystem
对构成交互工作单儿设备的抽象。[ISO 8648-3.3·6]
路由选择routing
层内的一·种功能,该功能把某实体标题或服务访问点地址转换成能够达到该实体的一条遵路。[GB/T 9387.1-1989,5.4.1.4]
子网sub-network
现实子网的抽象。
F[SO 8648-3. 3-2]
注:现实子网是设备和物理介质的集合,它形成自治整体,并用-1瓦连现实系统以达到通信的目的(见ISO)8648)。3.30
子网接入协议sub-network aceessprotocol(SNAcP)SNAcP是在子网的网络实体与端系统的网络实体之间运行的协议(一个TTE-LXCE协议)。在端系统中的SNAP实体真接使用了网的务目执行数据传送、连接管理和服务质量选择功能。3.31
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sul-etwork dependentconvergenceprotocol(SNDCP)SNDCP对子网接入协议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向上和向下的调整。因此,既可为与手网光关汇聚协议提供它所采用的服务,又可以真接提供网络服务,3.32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sthr-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ceprotocol (sNICP)SNICP用于在明确定义的下层能力集合.上(即子网的能力)构造网络服务,3.33
传输线路transtnissionline
外接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的数据电路部分,用于连接DCF与数据交换机(DSE)、DCE与个或多个其他的DCE、DSE与另一个DSE。ISO 2382-9/09. 04. 04
TrKAO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透明码/面向比特码
transparent code/bit oriented code在符号组合上无限制的码(见1EC60870-1-4)。3. 35
虚连接virtualconnectlon(VC)
两个网络实体间的逻辑连接。通常分为建立、数据传送和撤消阶段。它按顺序向用户无重复、无丢失地传输分组。
窗口尺寸wiadow size
窗口尺寸描述协议·次可处理未完成服务的数量。它用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见IEC608701-4)。
4缩略语
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ServiceConnectionless-moxle Transport ServiceConnection-rnode Network ServiceCannection-mode Transpart ServiceCireuit switched data network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High I.evel Tiala Link ControlIntc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Local Ares Neiwurk
Multi Link Praredure
Network Connection
Network Protueol Data Unil
Netwurk Service Aecess PointNetwork Service Data Unit
Packet Level Protocol
Pac:krt Switehed Data NerworkPacket Switrherd Publir Data NetworkPublie Switched Telephone NctworkQuality of Service
Single Link Procedure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SulrNetwork Dependent ConvetgenceProtocolSub-NetworkIndependent ConvergenceProtocolSignal Terminating Equipmcnt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ransport Connection
Transport Protucol Data UnitTransport Service Data Unit
无连接模试网络服务
无连接模式传翰服务
连接模式网络服务
连接模式传输服务
电路交换数据网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
局域网
多路链接过程
网络连接
网络协议数据单元
网络服务访问点
网络服务数据单元
分组层协议
分组交换数据网
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
公共电话交换网
服务质量
单链路过程
子网接人协议
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bZxz.net
信号终端设备
电话交换网
传输连接
传输协议数据单儿
传输服务数据单元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5传输层
5. 1传输层介绍
5.1.1概述
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式的第4层(见[SO/IFC.7498-1)。它是OSI参考模型中的高层即面向应用的部分(5,6,7)和低层网络有关部分(1,2,3)之间的边界。传输层十要用途就是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具有规定服务质量的透明,可靠、高效的端到端倍息传输。传输层的目标是提供与使用网络光关的(可靠信息传送)服务。5. 1. 2传糖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功能是:
:一将传输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一一建立或释放端到端的传输连接。端到端流控和顺序控制。
-在单个网络连接上,复接/分接传输连接。一拆分和组合单-一传输连接上使用多个网络连接的功能。一差错检测、恢复和监视服务质量。一一分片和重组、成块和分块:便传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长度适应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例如,由会话层提交报文)长度的功能。个TSDU可以分成几个TPDL者几个TSDL!可以组成一个 TPEU。
一一紧急数据传送:用乎避开正常数据流控,传输特定数据的功能。w-组合和分离:使TPDU长度适应网络服务数据单元(NSDU)长度的功能。根据给定网络NSDU的长度(如:X25分组长度),不同的TPDU可以组合到单个NSDU中。—监视功能。
紧急TSDU传输。
5.2传输服务
5.2.1连接模式/无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连接模式(COTS)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I.TS)两者都包含在国际标准(ISO.ITU-T)中,然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不适用于远动应用需求(比刻,端对端确认服务、QS的协商、流控只在COTS中存在)。
基乎COVS(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远距离远动传输,或者基于CLNS(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局域网传输,这都是基本需求。5.2.2参考标准集
传输服务在1SO/IEC8072中定义。5. 2. 3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列表
:-传输连接(TC)建立(仅用于COTS)。一数据传输。
-——TC释放(仅用于 COTS)。
5,2.4对远动的建议
服务质量(QoS)
应检查定义服务质量(见IS()/IEC8072)的下列参数:一TC建立的时延,
-TC建立失败概率;
一吞叶率,
—传输时延;
一残留差错率,
一传输失败概率,
TC释放时延;
-TC释放失败概率:
一TC保护,
一TC优先级;
TC恢复能力。
TKAON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对OSI,TC优先级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TC的相对重要性: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降低TC的QoS级别,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中断TC以恢复资源。优先级别是有限制的(比如4级:低、中,高、最高)。5.2.5紧急数据传输服务
这个服务的使用应进行检验,紧急数据传送时没有编号和流控。即使有其他“正常\数据传送正在进行,紧急数据也总是首先传送。具有传输协议类选择的网络紧急数据传输服务的适宜性位严格检查。5.2.6传输层的中继能力
在OST参考模型中司能提供的实现中继功能的方法之·是使用传输层。这涉及传输层本身IAN和WAV之间的中继。参考配置参见GB/Z18700.52003的2.1。子网互连通过基于无连接网络服务(如:LAN)的传输连接与基于面向连接网络服务(如:WAN)的传输连接之间的关联和中继实现。在二个传输连接之间发生中继。这个解伙方案无需在WAN上传送互连协议报头(特别是互联地址):中继能力在MAP-TOP用户组的文章中介绍并称作MSDSG(多系统分布式系统网关)。
虽然中继类型没有遵循当前的(3SI模型,仙它是IS)技术报告(ISO/IFCTR10172)的主题。5.3传输协议
5.3.1参考标准集
ISO/1EC 8073;
—1SO 8602.
5.3.2建议使用的传输协议
(分类或子集、选的选择、参考值范)过程元素
在OSI传输协议中(见ISO/IEC8073)定义了23个过程-这些过程在附录A中给出。协设分类
使用不向的过程元案组合,1S()定义了5个传输协议类型,在附录B里描述。类型的选择(0.1、2.3、4)依赖于网络的分类(末检出差错率等),需要明确和IS)的\A“B\、“C”3类型的分类相关性,
传输协议类型的选择通常根据过程元素项的功能协议子集的需要(比如:多路复用、流控等)。在远动应用中、通常建议类型4。类型协商
类型协商的规则意味着没有它,双方就不能进行通信。比如:设备A只提供类型N,面B设备只提供类型MN。为『与B设备通信建立一个传输连接,A设备也须支持B设备的类型M。这意味者,如果我们考虑3种类型:0、2和4,就有3种类型设备,.只支持0类型设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
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Telecontrol eg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2: Telecontrol protocols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Use of basic standards (lSO lavers 1-4)(IEC 60870-6-2:1995,IDT)
2005-02-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12-01实施
TrKANYKAca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选动实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57技术委员会编制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利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是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制定的。为促进我国远动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采用该标准系列中的有关部分制定国家标准GB/T(GB/Z)18700°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T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设》。该标滩包括以下8部分:GB/T18700.1一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T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503篇:TASE.2服务和协议(IEC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FI-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802篇:TASE.2对象模型(IFC60870-6-802:1997,HDT)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f-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GB/Z18700.4—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1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F传输协议子集(IECTS60870-6-602:2001:IDT)GB/Z18700,5—一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r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IEC60870-6-1:1995,IT)GB/T18700.6200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分:与IS0标准和I1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OSI 1至 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IEC:60870-6-2:1995,1DT)设
GB/Z18700.7-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5-505部分:与ISO标准和ITIJ-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F 2 用户指南(JFC TR 60870-6-505:2002,IDT)GB/T 18700.8一200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1部分:与 IS)标准和ITU-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通过永久接人分组交换数据网连接的端系统中提供基于连接传输服务的功能协议集(IEC 60870-6-601: 1994,IDT)
本部分等同来用 IEC 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 6-2部分:与IS0标准和ITL-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周》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電力系统控制技其通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工。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电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调凌通信中心,福建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水保、姚和平、杨秋恒、陶洪铸、南贵林,李根蔚、邓兆云。GB/T18700.6-2005/1EC60870-6-2:1995引
FC60870远动设备和系统》由穴个部分组成,其中第6部分,即本系列标准,是“与ISO标推和ITLi-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本系列标准的月标是将用于电力系统的功能协议子集标准化。这些功能协议子集为端到端的通信租互连提供了如何规定完整的、连贯的、工作的系统的方法。GB/Z18700.5—2003(1EC60870-6-I:1995,IDT)建立了本系列标准的总体应用环境,确切描述厂它应包含的内容、组戒以及适用范,包括文档结构,范围、要求、基本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以及将要开发标推的格式等,这些是本部分的基本前提。1范围
TYKAON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部分:
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
本部分着重考虑与OSI参考模型第1至第4层有关的标推,具体目标如下:一一描述每层所起的作用与实现的功能,一列出有关的ISO基本标推;
一对在本系列标准应用环境量使用的标准给出基本考和建议。本部分描述在端系统(ES)和中介系统(IS)应用中使用的标准。ES包含所有USI七偿参考模型以及应用过程。IS 是子网之间中介通信系统。ES 和 IS在 1EC 60870-1-4 和 GB/Z 18700. 5 中,号虑。对每层执行的功能描述力求完整,但并非详尽无遗,更详细的资料请查阅GB/T9387有关篇章以及 ISO 基本标准的列表。
其次,所列出的ISO标准是与每层有关的基本标准,同样.该列表也并非详尽无遗。最后·其基本考虑和建议是试图表达标准应用中包含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使用这些标准的基本方法。目的是为了规范其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是为了产生定义功能协议子集时所必需的明确、完整,详细的选择。功能协议子集是IEC60870-6~5部分以及以后部分考虑的主题。本部分悬按OSI的层结构米组织的。因为在下三层中协议的选择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此将这3层编人本部分的相应章条中。这些章条是按传输网的类型组织的。每…层包含内容如下·
一概述:简略说明层的功能以及在全部通信过程中的任务。—参考文献。
标推中包含的服务和QoS参数列表。·选择和使用服务的指导和建议。协议
有关标准中包含的协议分类、子集等列表。:选择和使用协议的指导和建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丁本部分。GB/T 9387.11998信息技术并放系统江连基本参考模式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ISO)IEC 7498-1:1994)
GB/T11593一2001公用数据网上同步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间的接口(qv1TUT X21:1992)
CB/T14399—1993息处理技术数据通信商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与X,25LAPB兼容的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LTE数据链路规程的描述(idtISO7776:1986)GB/Z14429—200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3部分:总则术语(IFC60870-1·3:1997.IT)GB/T15125一1994信息技术数据通情25插针D7E/DCE接口连接器及接触件号分配(ideISO 2110:1989)
GB/T16506.3一1996信息技术系统间的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提供和支持(OSI网络服务的协议组合第3部分:供和支持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idtJS0/1EC8880-3:1990)GB/T169741997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IS0/IEC8208:1995)
GB/T16976一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 8878:1992)GB/T17179.1一i997信息技术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范(idISO/IEC 8473-1:1994)
GB/Z18700.6—2003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1部分:与1SO标准和1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标准的应用环境和结构(IEC60870-6-1:19S5,1DT)I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IEV)371章:远动EC60050(721):1991国际电工词汇(IEV)721章:电信技术,传真和数据通信ISO/IEC3309: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顿结构
ISO/IEC4335: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规程要素
IS04908:1989
信息技术数据通信15插针DTE/DCE接口连接器和插针分配IS()/IEC7809: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IC)规程规程分类
IS0/IEC 8072:1994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万连传输服务定义ISO/IEC8073: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开放系统互连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
ISO/IFC:8348:199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IS02382-9:1984数据处理调汇09部分:数据通信ISO8602:1.987信息处理系统升放系统互连提供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8648:3.988信息理系统开系统互连网络层内部结构IS08802-2:1989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2部分:逻辑连接控制ISO/IEC8880-2: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选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提供和支持(S1网络服务的韧议组合第2部分:提供和支持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ISO/IEC8886:19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链路服务义
ISO/IEC10022:7990信息技术开效系统互连物理服务定义ISO/IECTR10172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网络传输协议交互工作规范1TU-TT.5009,1992国际参考字母IFl3-7:V.10:1993标称数据信号最高运行速率为100kbit/s的不平衡双流电路的电气特性ITU-TV.I1:i993数据倍号运行速率最高为10Mbit/s的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ITtJ-个V.21: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的300hit/s速率的双二工调制解调器IIU-1V.22: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推化的1200bit/s速率的双了调制解调器ITU-TV.22bis: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2线租用电话类型电路上,使用标准赖分技术的2400lil/s速率的双工调制解调器TKAONiKAca
GB/T 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JTUJ-TV.23: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的标准化的600/1200波特调制解调器ITU-TV.24:1993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设备(DCF)之间的接日电路定义表ITU-V.25:11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的自动呼和/或并行自动应等设备,其中包括在人J和自动建立呼叫时使用团波抑制器停止工作的设备ITU-TV.25bis: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使用100系列接口电路的自动呼叫和/或白动应答设备
TU-TV.26bi%:1988在蘑通交换电话网中所使用的标准化的2400/1200bi1/s速率的调制解调器
TU1°V.26ter:1988在普通交换电话网和点对点2线租用电话类型电路上使用间波抵消技术的标化的2 4u0bit/s多路复用调制解调器ITU-TV.27:1988在租用电话型电路上使用的标准化的带人工均衡器的480Ubit/s的调制解澜器
TTU-TV.28:1993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1TU-TV.31:i988使用接点闭合控制的单流接门电路的电特性ITLr-TV.31bis:1988便用光合器控制的单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ITU-TV.32:1993使用在普通交换电话网中和租用电话型电路.t.,操作数据率达到9600/hit/9的2线系列的双工调制解调器
ITU-TX.4:1988在公其数据网1:数据传输用的国际5号电码表电码信号的一般结构IrE-TX.21bis:1998在公共数据网中与V系列同步调制解调器相接口的DrE的使用ITU-TX.24:1988在公共数据网DTF和X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ITU-TX.25:15993运行在分组模式通过专用电路接人公共数据网的终端所使用的DTE和DCF之间的接口
ITU-TX.26:1988
电特性
ITL-F X.27:1988
气特性
在数据通信领域里通常尚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不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在数据通信领城里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双流接打电路的电ITU-TX75:1993在公共网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分组交换信号系统ITE-TX.211:1D88对TLT应用,开放系统T.连的物理搬务定义rru 1 X. 212: 1988
B对ITU-T应用,开效系统互连的数据链路服务定义IU:T X.213:1992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服务定义CEPTT/CD 01-12用户数据信号运行速率为2400 bit/:的3种插人式DCF的工程要求规范CFPTT/CD1-14数据传输设备的设备实践规范3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本章定义IEC6C050[371)和(HB/Z14429中未收人的术语3.1
呼叫控制过程call controlprocedure建立和释放呼叫所必需的特定协议集合。3.2
呼啡建立cal establishment
建立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EC60870-1-4)。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3.3
呼叫calling
为广在数据站之间建立连接而传输选择信号的过程。[ISO 2389-9/09.06.08]
呼叫释放 call release
释放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1E60870-1-4)。3.5
电路交换网circuit switched network各种专用(时分或空分)交换设施,以提供基电路交换方法的远程通信服务。它们可能是电路交换数据网或电话交换网(见1EC60870-1-4)。3.6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circalit switeched publicdata network(CSPDN)现电路交换网。
电路交换cireuitswitching
根据需要接通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并允许这些终端独占它们之间的数据电路·直到这种连接被释放为止的过程。
ISO2382-9/09.05.097
code-transparenl data communicalion代码透明数据通信
使用与数据源采用的比特序列结构无关的面间比特协议的数据遭信模式。[15 2382-9/09.05. 05]
连接模式connectiwn-mde (co)
在连接模试中,通信路径建立以后才开始传输数据。3.10
无连接模式connerlionless-mode (CL)在无连接模武中,数据在一个包含足够信息的单个独立实体中被逐步传送到目的地,无需建立呼叫,也无需低何类型的网络确认和返回分组。3. 11
数据传输阶段datatransferphase在一个呼叫中在网络互连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送用户数据的阶段。3.12
数据报datagram
在分组交换中,一个带有足够的路由信息、与其他分组无关的独立分组。批分组从源数据终端设备(DTF)逐步传送到目的数据终端设备时,不依赖数据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以前的交换。[ISO2382-9/09.06.28]
数据报服务datagramservicc
分组交换中的种服务。这种服务发送数据报到数据报地址域中指明的用的地,网络不必参照其他数据报。
[15() 2382-9/09. 05. 15]
注:数据报可以不按照数据报进人网络的次序传递到归的地址,3.14
数字数据电路dtgltal datacireuitTKAONIKAca
GB/T 18700.6—2005/1EC 60870-6-2:1995数字数据电路由CSDV或串接电路交换数据网(CSDN)提供,数字数据电路可以是交换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FNV 41 107]
注:一些ISDN或以前的ISTN还过一个X.21接口提供电路换服务。这些服务与CSDN提供的服务相网.因此在这种情沉下相应的功能标准是可用的,3.15
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这个术语取白OSI参考模型并且用一个抽象形式表示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实际物理实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实例,在现实世界术语中的端系统,可能是-个简单的独立系统,也可能是作为…个整体的-组互连的主计算机系统,所有的端系统均包含传输晨实体的功能。[FNV 41 107]
封装envelope
以n比特的位组构成的二进制数组合,增加-一些附加位,这些附加位是数揭网络运行所要求的。[IEV721-19·25]
快速选择fast select
虚拟呼叫机制的一个选项,它允许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分组里包含数据。[ISO 2382-9/09.05.16
流控fow contro
在数据通信中·实际传输率的控制。3. 19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eveldatalinkcontralprotoeel(IIDLC)由ISO/IEC3309.ISO/IEC4334和ISO/TEC7809定义的数据链路协议规范。HDLC是为编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设计的。
中介系统 ntermediate system
提供网络中维功能的…个实际系统的抽象。[1SO 8648-3.3-5]
多点连接multipoint connection为了数据传送,在一个以上站之剧建立连接。[1SQ 2382-9/09. 04. 03
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lion(OSI),basic reference modelOS1基本参考模型是一个与具体实现无关的信息交换系统模型。它出7个功能层组成。参考模型作为定义服务和协议的框架,适用于凹经建立的边界内。开放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参考模型的日的是为协调用于系统互连的各项标准的开发提供共同基础,同时使已有的标推置人总的参考模型中。开放系统互连(()SI)术语限定那些在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这些系统由于共同使用合适的标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谁,实现对男一个系统“开放”的月的。实标上,系统是\开放”的并不意味着任何特定系统的实施、互连方法和技术,但涉及对适用标准的共同承认和支持(见GB/T9387.1)。3.23
分组 packet
按特定的格式排列的比特序列,包含控制信息和可能的用户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传输和交换:ISO23829/09.06.26,已修正
分组交换数据网packetswitchdatalelwork(PSDN)基于分组交换方式,提供远程通信服务,具有专用交换功能的多个设施。3.25
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packetswiteh publicdatanetwork(PSPDN)见分组交换数据网。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一组由服务质量参数所播述的连接特性,通常由对等实体商定。3.27
中继系统relaysystem
对构成交互工作单儿设备的抽象。[ISO 8648-3.3·6]
路由选择routing
层内的一·种功能,该功能把某实体标题或服务访问点地址转换成能够达到该实体的一条遵路。[GB/T 9387.1-1989,5.4.1.4]
子网sub-network
现实子网的抽象。
F[SO 8648-3. 3-2]
注:现实子网是设备和物理介质的集合,它形成自治整体,并用-1瓦连现实系统以达到通信的目的(见ISO)8648)。3.30
子网接入协议sub-network aceessprotocol(SNAcP)SNAcP是在子网的网络实体与端系统的网络实体之间运行的协议(一个TTE-LXCE协议)。在端系统中的SNAP实体真接使用了网的务目执行数据传送、连接管理和服务质量选择功能。3.31
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sul-etwork dependentconvergenceprotocol(SNDCP)SNDCP对子网接入协议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向上和向下的调整。因此,既可为与手网光关汇聚协议提供它所采用的服务,又可以真接提供网络服务,3.32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sthr-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ceprotocol (sNICP)SNICP用于在明确定义的下层能力集合.上(即子网的能力)构造网络服务,3.33
传输线路transtnissionline
外接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的数据电路部分,用于连接DCF与数据交换机(DSE)、DCE与个或多个其他的DCE、DSE与另一个DSE。ISO 2382-9/09. 04. 04
TrKAO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透明码/面向比特码
transparent code/bit oriented code在符号组合上无限制的码(见1EC60870-1-4)。3. 35
虚连接virtualconnectlon(VC)
两个网络实体间的逻辑连接。通常分为建立、数据传送和撤消阶段。它按顺序向用户无重复、无丢失地传输分组。
窗口尺寸wiadow size
窗口尺寸描述协议·次可处理未完成服务的数量。它用于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见IEC608701-4)。
4缩略语
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ServiceConnectionless-moxle Transport ServiceConnection-rnode Network ServiceCannection-mode Transpart ServiceCireuit switched data network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High I.evel Tiala Link ControlIntc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Local Ares Neiwurk
Multi Link Praredure
Network Connection
Network Protueol Data Unil
Netwurk Service Aecess PointNetwork Service Data Unit
Packet Level Protocol
Pac:krt Switehed Data NerworkPacket Switrherd Publir Data NetworkPublie Switched Telephone NctworkQuality of Service
Single Link Procedure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SulrNetwork Dependent ConvetgenceProtocolSub-NetworkIndependent ConvergenceProtocolSignal Terminating Equipmcnt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ransport Connection
Transport Protucol Data UnitTransport Service Data Unit
无连接模试网络服务
无连接模式传翰服务
连接模式网络服务
连接模式传输服务
电路交换数据网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
局域网
多路链接过程
网络连接
网络协议数据单元
网络服务访问点
网络服务数据单元
分组层协议
分组交换数据网
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
公共电话交换网
服务质量
单链路过程
子网接人协议
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bZxz.net
信号终端设备
电话交换网
传输连接
传输协议数据单儿
传输服务数据单元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19955传输层
5. 1传输层介绍
5.1.1概述
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式的第4层(见[SO/IFC.7498-1)。它是OSI参考模型中的高层即面向应用的部分(5,6,7)和低层网络有关部分(1,2,3)之间的边界。传输层十要用途就是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具有规定服务质量的透明,可靠、高效的端到端倍息传输。传输层的目标是提供与使用网络光关的(可靠信息传送)服务。5. 1. 2传糖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功能是:
:一将传输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一一建立或释放端到端的传输连接。端到端流控和顺序控制。
-在单个网络连接上,复接/分接传输连接。一拆分和组合单-一传输连接上使用多个网络连接的功能。一差错检测、恢复和监视服务质量。一一分片和重组、成块和分块:便传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长度适应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例如,由会话层提交报文)长度的功能。个TSDU可以分成几个TPDL者几个TSDL!可以组成一个 TPEU。
一一紧急数据传送:用乎避开正常数据流控,传输特定数据的功能。w-组合和分离:使TPDU长度适应网络服务数据单元(NSDU)长度的功能。根据给定网络NSDU的长度(如:X25分组长度),不同的TPDU可以组合到单个NSDU中。—监视功能。
紧急TSDU传输。
5.2传输服务
5.2.1连接模式/无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连接模式(COTS)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I.TS)两者都包含在国际标准(ISO.ITU-T)中,然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不适用于远动应用需求(比刻,端对端确认服务、QS的协商、流控只在COTS中存在)。
基乎COVS(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远距离远动传输,或者基于CLNS(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局域网传输,这都是基本需求。5.2.2参考标准集
传输服务在1SO/IEC8072中定义。5. 2. 3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列表
:-传输连接(TC)建立(仅用于COTS)。一数据传输。
-——TC释放(仅用于 COTS)。
5,2.4对远动的建议
服务质量(QoS)
应检查定义服务质量(见IS()/IEC8072)的下列参数:一TC建立的时延,
-TC建立失败概率;
一吞叶率,
—传输时延;
一残留差错率,
一传输失败概率,
TC释放时延;
-TC释放失败概率:
一TC保护,
一TC优先级;
TC恢复能力。
TKAONIKAca
GB/T18700.6--2005/IEC60870-6-2:1995对OSI,TC优先级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TC的相对重要性: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降低TC的QoS级别,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中断TC以恢复资源。优先级别是有限制的(比如4级:低、中,高、最高)。5.2.5紧急数据传输服务
这个服务的使用应进行检验,紧急数据传送时没有编号和流控。即使有其他“正常\数据传送正在进行,紧急数据也总是首先传送。具有传输协议类选择的网络紧急数据传输服务的适宜性位严格检查。5.2.6传输层的中继能力
在OST参考模型中司能提供的实现中继功能的方法之·是使用传输层。这涉及传输层本身IAN和WAV之间的中继。参考配置参见GB/Z18700.52003的2.1。子网互连通过基于无连接网络服务(如:LAN)的传输连接与基于面向连接网络服务(如:WAN)的传输连接之间的关联和中继实现。在二个传输连接之间发生中继。这个解伙方案无需在WAN上传送互连协议报头(特别是互联地址):中继能力在MAP-TOP用户组的文章中介绍并称作MSDSG(多系统分布式系统网关)。
虽然中继类型没有遵循当前的(3SI模型,仙它是IS)技术报告(ISO/IFCTR10172)的主题。5.3传输协议
5.3.1参考标准集
ISO/1EC 8073;
—1SO 8602.
5.3.2建议使用的传输协议
(分类或子集、选的选择、参考值范)过程元素
在OSI传输协议中(见ISO/IEC8073)定义了23个过程-这些过程在附录A中给出。协设分类
使用不向的过程元案组合,1S()定义了5个传输协议类型,在附录B里描述。类型的选择(0.1、2.3、4)依赖于网络的分类(末检出差错率等),需要明确和IS)的\A“B\、“C”3类型的分类相关性,
传输协议类型的选择通常根据过程元素项的功能协议子集的需要(比如:多路复用、流控等)。在远动应用中、通常建议类型4。类型协商
类型协商的规则意味着没有它,双方就不能进行通信。比如:设备A只提供类型N,面B设备只提供类型MN。为『与B设备通信建立一个传输连接,A设备也须支持B设备的类型M。这意味者,如果我们考虑3种类型:0、2和4,就有3种类型设备,.只支持0类型设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