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4 09:50:32
  • GB/T11024-198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024-1989

  • 标准名称: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实施日期:

    2002-06-01
  • 作废日期:

    2002-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34.28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电工>>输变电设备>>K42电力电容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8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1024-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GB/T11024-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
Endurance test of 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GB 11024-8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推IEC871-2(1987)《额定电压66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部分;耐久性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压
本标准规定了高电压并联容器耐久性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丁并联连接十频率50Iz或60Hz、额定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电力系统中用来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
2引用标准
GB3983.2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ZBK48001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测量3术语
除GB3983.2中给出的术语定义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术语定义。3.1可比元件
可比元件是--类特制的元件。这类无件在耐久性试验所要检验的性能方面与实际电容器中的元件足可比的[详见附录B(补充件)。3.2可比试品
可比试品是一类特制的电容器。这类电容器在耐久性试验所要检验的性能方面与实际电容器是可比的详见附录B(补充件))。
3.3诚品
进行耐久性试验的电容器单元,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实际电容器,也可以足可比试品。4概述
耐久性试验是为了确定电介质能耐受的反复过电压场强而进行的试验。谢久性试验中所施加的试验电压频率应为50Hz或60Hz。对易受较高过电瓜作用的电穿器(见GB3983.2中5.2.8条的注4和其渐录A的A5.1条),进行耐久性试验时的电压应按其极间试验电压增加的比例增加。作耐久性试验的试品应是经GB3983.2中17.2条规定的出厂试验考核合格的实际电容器或可比试品,数量为2~3台(一次抽样)。耐久性试验由制造厂进行,购买方有要求时,制造」应提供该试验结果。转产的产品应重新进行耐久性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1批准1990-01-01实施
:5试验程序
耐久性试验应按下面给出的程序进行。5.1耐受电压试验
GB 11024—89
试品的线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下列两种试验电压之·,历时1(0s:a.,工频交流电压:,=2.15U.
b、声流电压:U,=1.37h
洋:如有要求,可在耐受电压前所,在室温(5~35)下测盛电容、介质摄耗角正划值、扇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和熄次电压等电气参数,电穿和损耗角正切值测最按接G33983.2的6.4条和6.7条规的测录方法进行;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测量按ZBK48001规是的测量方法进行,担测试电压加至2.3U。为止(下同)5.2试品的预处理
在室温下,对试品施加不低于1.1U.的电压,经历16~24h。5.3初始参数测量
将试品置于具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恒温箱中,箱内加热到试品的允许最高运行温度(偏差土2℃)试品在不通电状态下至少保持12h。
然后对试品施加1.0U。电压,历时5min内测量电容和损耗角正切值。注:{T)谢量的再现性:摄耗角正切值不大于5×105,电容(对C,的相对值)不大于.2%。如有要求,可测量局部效电的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5.4过电压试验
将试品置于具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恒温箱中,箱内冷却到试品温度类别(见G133983.2的4.1条)的下限温度,试品在不通电状态下至少保持12h。然后,将试品放置在环境温度25工10℃的相对静止空气f。
试品从恒温箱中取出后5min内施加1.1U.电正,并在加压后5min内,使电压连续升至2.25U的过电压,持续15个周波,此后使电压连续降至1.1U.的电压,在1.11/.的电压下保持1.5~2min后,施加另外“次相同的过电压。
试品每天应受到总数130~~170次过电压周期,每次过电压持续15个周波。每天的试验结策后,立即将试品放于恒温箱中至少保持12h。在此期问,试品不通电,箱内温度恒定在试品温度类别的下温度。
其后,每天如此进行试验,直到试品受到总数达1700次过电压周期(25500个过电压周波)为止。注:电压波形和偏差的详纸要求见附录A(补充件)。试验应在连续的几天内进行,允许两天以内的间断,但在整个间断期内试品应处在下限温度下,并且不通电。诊如有要求,可在每天施加试验电匹之前,在温度类别下限温度下测电容和摄耗角正切值,以及在过电压试验过程中监测局部效电。
5.5过负荷运行
在术标准5.4条的过电压试验结束后1h内,将试品放置在环境温度25土10℃的相对静止空气中,对试品施加1.4t/,的过电压至少保待500h,在试验期间内,电压中断允许不超过10次,但每次中断不得超过8h。注:(D应注意,过负荷运行本身不单独的试验,而是作为检查摄伤的方法,这种损伤在过电压试验期可能已经产生、但没有造成永久性的和潜在的破坏性故障。()如果外壳温度超过45℃,则可使用强追空气循环或液体槽进行冷却②外充湖度用作试品两大面上测得值的平动值来确庭,测量点位于大面上复益元件区域的中心:5.6最终参数测重
在完成本标准5.5条过负荷运行后两天内,重复5.3条的测量。注:如有要求,可在过负荷运行结束时和1述测量结束之后.将试品在室温下放置48h,然后测量电容、拐耗角正切值及局部放电的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5.7验墩准则
GB 11024—89
如果试品达到了下面的准则,则认为该试品通过了耐久性试验两台试品进行试验时,均不得发生击穿;三台试品进行试验时,充许有一台击穿。按本标准5.3条和5.6条测得的电容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熔断之量6耐久性试验的有效性
6.1电容器设计变更
试品经耐久性试验合格后,对满足下述要求的电容器设计也认为是有效的:a.元件设计符合附录B(补充件)要求;b.在附录B(补充件)规定限度内的可比元件的串/并联组合,其额定电场强度不高于试品的额定电场强度;
c元件设计符合附录B(补充件)的要求。仅采用较薄介质,用于较低额定电压,其额定电场强度不高于试品的额定电场强度:Www.bzxZ.net
d.元件组装的方式相同:
e、元件间的绝缘相同或较厚;
注:元件间的绝缘包括:元件外包的绝缘层,两元件之间的绝缘衬垫。t,与试品元件相比,元件的端部绝缘为100%~150%,g。制造工艺相同;
h.具有较薄对壳绝缘,但其他设计相同,用于较低绝缘等级的电容器;1.电容器的外壳尺寸与试品相比较在下列尺寸限度内:外壳的宽度:50%~120%
外壳的高度:25%~105%;
外壳的长度:50%~200%。
外壳和绝缘包封件之间的空隙及对壳绝缘均不应增加。注:附录C(参考件)中给出了外壳尺寸的详细说明。6.2运行条件变更
试品经耐久性试验合格后,对满足本标准6.1条要求,且符合下面的其他运行条件的电容器设计也是有效的:
9.温度类别的下限温度高于试品的电容器:b,具有相同元件,但使用在较低额定电压下,其上的场强不高于试品的电容器:C、在50Hz下进行的耐久性试验,也适用于60Hz的,反之亦然,GB 11024—89
附录A
过电压的波形
(补充件)
A1试验电压应为50Hz或60Hz的实际止上弦波电压,并应在不断开(1.05~1.15)l,稳态电压的情况下施如过电压
图A1中给出了恒定电压和过电压幅值极限。:,20
(097-022)2
(08*7~02*21z
图A1过电压周期的时间和幅值极限注:除了:外,时间均用试验顺率的周波数表示。T,是相邻两过电压周期之间的间隔1.5~2nin。附录B
可比元件设计和可比试品设计的要求(补充件)
B1可比元件设计
96*0 ×
2 (91 6-1
当采用可比试品进行谢久性试验时,试品中的元件和实际电容器中的元件相比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才认为它足与实际电容器的元件具有可比性的可比元件。B1.1液体介质相同;固体介质的标称总厚度和层数相同。B1.2固体介质的组合相同,例如全膜或全纸或膜-纸-膜等。B1-3固体和液体介质满足同一技术指标。B1.4铝箔厚度在土20杀范围内,而且技术指标相同。B1.5与实际电容器元件的结构相同,如铝箔凸出或不凸出,铝箱折边或不折边。B1.6元件连接方式相同,如斥接、焊接等。B1.7元件长度(有效铝箱宽度)允许小于或等于100%,元件(有效铝箱)展开长度允许在50%~300%范围内变动[E见附录C(参考件))]。B2可比试品设计
GB 11024—89
只要试品满足了下列要求,则认为该产品的设计与实际电容器是可比的,并可作为可比试品进行耐久性试验。
B2.1元件满足B1章要求。
B2.2与实际电容器相比,元件组合相同,有相同或较薄的元件间绝缘,且压紧系数相间。B2.3可比试品内至少应有四个元件,其容量不小于30kvar,而且应被此相邻地效置;元件可以是中联和并联连接,但串联数应和实际电容器相同。当实际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12kV以上时,允许适当减串联数。
B2.4可比元件的装配状态(立放或平放)应和实际电容器相同。B2.5对壳绝缘等于或薄于实际电容器。B2.6实际电容器内如有放电电阻和内部熔丝,可比试品内也应装有相同的这些零件。B2.7元件外部的连接件可以加大,以便适应(如由丁一些元件并联造成的)电流增加。B2.8使用的外壳尺寸允许偏差见本标准6.1条,外壳材料与实际电容器的材料相同,但漆色可以不同。
为了与试验电压和试验电流相适应,可调整套管设计和套管的数量。B2.9干燥和浸渍工艺与正常生产工艺相同。B2.10在其他方面,可比试品也采用与实际电容器相同的制造T艺。附录C
元件和电容器外壳尺寸的定义
(参考件)
C1 压病的元件
在厚度方向压扁元件见图C1。
(压扇的)克
元件或(有效的)铝箱展开长度由展开的元件获得。C2电容器外壳
电容器外壳见图C2。
GB11024-89
高度是从装有套管的一面到相对的另一面来确定一般压扁元件的宽度方向对应于外壳的宽度方向,元件的长度方向可以对应于外壳的高度方向或外壳的长度方向,这联决于设计。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归口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京,金安济、江正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