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855.22-1996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通信行业标准(YD)】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2:15:40
- YD/T855.22-1996
- 现行
标准号:
YD/T 855.22-1996
标准名称: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12-04 -
实施日期:
1997-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900MHzT 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的标准。它包括复用和多址接入、信道编码、调制、无线子系统的链路控制和同步。本标准适用于900MHzT DMA数字蜂窝系统,供研制、开发、运营、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引进或生产相关设备时使用。 YD/T 855.22-1996 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YD/T855.22-1996

部分标准内容:
YD/T855·22—1996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GSM建议1992年发布,第一阶段的冻结版本)05系列内容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标准等同。由于将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行业标准应符合我国标准格式的规定,除在最前面增加了前言外,还增加了3章内容:第1章范围,第2章引用标准,第3章缩略语,从第4章起参考GSM一系列规范,它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4章
物理层概述,参考GSM规范05.01\无线路径的物理层概述\(V3.3.2);第5章复用和多址接入,参考GSM规范05.02无线路径的复用和多址接入”V3.6.1);第6章
信道编码,参考GSM规范05.03\信道编码”(V3.5.1);第7章调制,参考GSM规范05.04\调制”(V3.1.2);第8章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参考GSM规范05.08“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3.7.0);第9章无线子系统同步,参考GSM规范05.10\无线子系统同步”(V3.3.0)。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是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梅王志勤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YD/T 855 · 22—1996
本标准规定了90O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的标准。它包括复用和多址接入,信道编码、调制、无线子系统的链路控制和同步。本标准适用于900MHzTDMA数字蜂窝系统,供研制、开发、运营、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引进或生产相关设备时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ETSIGSM建议11.10,3.10.0版本。3缩略语
接入突发脉冲
接入允许信道
基站色码
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识别码
比特号
小区配置
公共控制信道
空位突发脉冲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发射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
顿号码
频率纠正信道
跳频序列号
移动配置
移动配置指数偏移
移动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12-04批准1997-03-01实施
4物理层概述
YD/T 855·22-1996
普通突发脉冲
寻呼信道
随机接入信道
接收机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同步突发脉冲
同步信道
子信道号码
静寂描述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时间提前
业务信道
时分多址
时隙号
训练序列号
发信机
4.1多址接入和时隙结构
接入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方式,每载波有8个基本物理信道。载波间隔为200kHz。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基本的无线资源为一个时隙,长度为576.9μs(15/26ms),调制速率为270.833kb/s(1625/6kb/s)。因此每时隙间隔(包括保护时间)包含156.25bit。4.1.1超高顿、超顿和复顿
超高帧的时间间隔为3h28min53s760ms(即12533.76s)。TDMA帧号从0至2715647。见图1。超高顿由2048个超顿组成,超顿由复懒组成,存在两类复帧:26顿的复帧:包含26TDMA顿,时间间隔为120ms,用于TCH(SACCH/T)和FACCH。,51懒的复帧:包含51TDMA顿,时间间隔约为235ms,用于BCCH,CCCH(AGCH,PCH 和 RACH),SDCCH(SACCH/C)。4.1.2时隙和突发脉冲
一个时隙为576.9us(15/26ms),即包含156.25bit,其物理内容称为一个突发脉冲。有4种不同类型的突发脉冲。
普通突发脉冲(NB):用于携载业务和控制信道(除RACH外)的信息,它包含116个加密比特和8.25bit(30.46μs)的保护时间。频率校正突发脉冲(FB):用于MS的频率同步。它等效于一个没有调制的载波(移频),具有和NB同样的保护时间,它和BCCH一起广播。FB的重复也称为频率纠正信道(FCCH)。同步突发脉冲(SB):用于MS的定时同步。它包含一个很长的训练序列(training sequence),携载信息TDMA顿号(FN)和基站识别码(BSIC)。它连同FB一起广播。SB的重复也称为同步信道(SCH)。接入突发脉冲(AB):用于随机接入,有较长的保护时间(68.25bit即252μs),以便不知道时间提前量的MS在做第一次接入时(或切换后)的突发脉冲传输。它允许MS与基站的最大距离为35km。该突发脉冲用在 RACH中和切换之后。
各突发脉冲见图2(数字单位为bit)。2
YD/T 855 · 22—1996
(SUL29 092 /S1)
耳(编: 19)9210
((· 2)
(sI) AL 92
0 02 02 0 0
ynaL 8vsz
(-92)
普通突发脉冲: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
同步突发脉冲:
接入突发脉冲:
全速率
半速率
4.1.3信道结构
YD/T855·22—1996
加密信息比特
加密信息比特
同步序列
训练序列
固定比特142
同步序列(扩展训
练序列64比特)
加密比特
图2各种突发脉冲
加密信息比特
加密信息比特
TTTTTTITTTTTTATTTTTTTTTTTT-
[TittitItittttitttattIttitItitititttaT、t: TCH的TDMA慎
A、a:SACCH的TDMA慎
一 空闲TDMA帧
图326帧的信道结构
业务信道(TCH),控制信道FACCH和 SACCH/T使用26顿的复顿。信道结构如图3。FACCH 是通过占一半与它有关的TCH突发脉冲信息比特(8个连续的 T或 t 帧)而进行传输的。控制信道(除FACCH和SACCH/T以外)使用51帧的复帧结构。如图4所示,4.2无线收发信的参考结构(以发送为例)见图5。
注:图5中加密比特表示其所在位置,而不表示它们实际加密的信息流。4.3块结构
见表1。
4.4编码和交织
逻辑信道的编码方案见表2。顺序为:外部编码(块编码)
内部编码(卷积编码)
在编码后,不同的信道(除RACH和SCH外)均由464bit的块构成,即456个编码信息比特加8bit的编码首标(首标用于区分TCH和FACCH)。这些块再被交织(与信道有关)。4
YD/T855·22—1996
上*++
0000000000
/Hooast+
HOoO+H
(8/HOOUS
8/HOOS 8
HO+HOOE
信息比特
(发送)
(块)
突发脉
冲建立
(1)信息+奇偶校验比特
(2)编码比特
(3)交织比特
信道类型
全速率语音TCH
半速率语音TCH
数据 TCH(9.6kb/s)
数据 TCH(4.8kb/s)
数据TCH(≤2.4kb/s)
全速FACCH
半速FACCH
SACCH(和 TCH)
SACCH(和 SDCCH)
AGCH (4)
PCH(4)
RACH (4)
YD/T855·22-1996
(卷积)
突发脉
冲复用
(4)加密比特
(5)调制比特
加密逻
辑单元
信息比特
(6)信息比特(接收)
图5 参考结构
净比特率(kbit/s)
待研究
598/765(0. 782)
115/300(0. 383)
299/765(0. 391)
598/765(0.782)
nx598/765(0.782)
p× 598/765(0. 782)
r X26/765(~0. 034)
(接收)
块长(bit)
182+78(1)
待研究
168+16(3)
168+16
(1)对全速率语音,根据比特的重要性将整个块分为两类,I类为182bit,II类为78bit。(2)对数据业务,净比特率为需要向调制解调器传输控制信息的自适应速率。(3)在SACCH上,16bit留给物理层的控制信息,168bit用于高层。(4)
空间接口
块重复间隔(ms)
待研究
3060/13(235)
6120/13(471)
3060/13(235)
3060/13(235)
3060/13(235)
3060/13(235)
(4)CCCH为一个小区的所有用户共用;每重复周期的块的数目(n,P,r)根据不同小区和在BCCH上广播的参数(BS_CC_CHANS,BS_CCCH_SDCCH_COMB,BS_AG_BLKS_RES)可以进行调整表2
信道类型
TCH/FS
1类2)
ⅡI类
TCH/HS
比特数/块(1)
数据+奇偶位+拖尾
182+3+4
78+0+0
卷积码允余度
比特/块
交织深度
信道类型
FACCH/F
FACCH/H
SDCCHs
BCCH、AGCH、PCH
YD/T 855· 22—1996
比特数/块1)
数据十奇偶位十拖尾
4×60+0+4
60+0+16
4×60+0+4
72+0+4
72+0+4
184+40+4
184+40+4
184+40+4
25+10+4
1.拖尾比特为卷积码的拖尾比特2. TCH/FS 的 3个奇偶位可检测出 I类 50bit 的一个差错。4.5调制
卷积码完余度
244/456
244/456
比特/块
GMSK高斯最小移频键控,BT=0.3,调制速率为1625/6kb/s(~270.833kb/s)。4.6发射和接收bzxz.net
MS发,BS收:890~915MHz(上行)BS发,MS收:935~960MHz(下行)载频间隔为200kHz,共124个无线载频,在每端留有200kHz的保护带。续表
交织深度
为了使不同类型的MS有较低的功耗,定义了五类MS。最大的峰值输出功率为20W,最小的峰值输出功率为0.8W。
4.7跳频能力
跳频可由网络运营者在全国或网的一部分上选择使用。主要优点是在一个传输链路上提供频率分集(对慢速移动的MS可增加编码和交织效率),也可通过干扰分集达到对所有通信均衡质量的效果。所有MS均需具有跳频能力。
慢跳频的基本原则是每个MS在据算法导出的一系列频率上发送其突发脉冲序列。跳频在两个时隙之间发生,即一个MS在一个时隙内(577μs)用固定频率发送或接收,然后在下个 TDMA 顿该时隙前须跳频。由于监测其它BS需要时间,允许跳频的时间约为1ms(据接收机具体实施)。接收和发送频率为双工频率。
跳频序列在一个小区内是正交的(即同一小区内的通信不会发生冲突),在具有相同RF载波信道或相同小区配置的小区(称同族小区)之间跳频序列是相互独立的。MS从广播信道分配参数导出跳频序列,即从移动配置(跳频所用的一系列频率)、小区的跳频序列号(在同族小区上允许不同的序列号)和指数偏差(In-dex offset)(用来区别使用同一移动配置小区内不同MS)中导出。作为特例算法也包括不跳频的情形。必须注意,支持BCCH的基本物理信道不能参加跳频。4.8物理层的其它功能
a)功率控制。为了保证达到所要求的质量且有尽可能小的功率发射,可以调整MS的输出电平。共有16个功率电平,2dB的步长。
b)接收机频率和定时同步(定时获取和定时顿调整)。c)切换和质量监测。以保证在物理信道改变期间MS能连续通话。这发生在目前服务信道质量下降时或充许MS在较低的TX功率电平的另一个信道中通信。YD/T855·22-—1996
网络基于MS在SACCH上连续发送的测量结果,选择新的信道d)MS进行第一次小区选择和重选BS以及空闲模式时,守候在BCCH/CCCH上。4.9性能
在典型的城区衰落模式下(即多径延迟不超过5us),全速话音质量门限约为9dB,车载台和基站的最大灵敏度为104dBm,手持台为一102dBm和100dBm。5复用和多址接人
5.1逻辑信道
5.1.1业务信道(TCH)
TCH携载编码语音或用户数据,有两类TCH:全速率业务信道(TCH/F):总速率为22.8kbit/s半速率业务信道(TCH/H):总速率为11.4kbit/sa)话音业务信道
TCH/FS:全速率语音信道
TCH/HS:半速率语音信道
b)数据业务信道
TCH/F9.6:9.6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TCH/F4.8:4.8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TCH/H4.8:4.8kbit/s半速率数据信道TCH/H2.4:≤2.4kbit/s半速率数据信道TCH/F2.4:<2.4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5.1.2控制信道
用于携载信令或同步数据。包括三类控制信道:广播、公共和专用控制信息。a)广播信道:
1)频率校正信道(FCCH):该信道携载用于MS频率纠正的信息。2)同步信道(SCH):携载MS顿同步和BS收发信机(BTS)识别信息。SCH包括两类编码参数:
BSIC(基站识别码):6bit(信道编码前)其中包含3bit的PLMN色码:范围0~73bit的BS色码(BCC):范围0~7
缩减TDMA顿号(RFN):19比特(信道编码前)其中T1(11bt):范围0~2047
范围0~25
T2(5bit):
范围0~4
T3'(3bit):
其中T3(6bit):
范画0~50
T1= FN/(26X51)取整
T2 FN模26
T3' =(T3-1)/10
T3=FN模51
FN为TDMA顿号(0~2715647)
3)广播控制信道(BCCH):该信道广播BTS的一般信息。包括以下参数:
CCCH_CONF(公共控制信道结构):由此参数可导出①BS_CC_CHANS(公共控制信道数);②CCCH是否和SDCCH结合使用(即BS_CCCH_SDCCH_COMB为真或假)。CCCH_CONF BS_CC-CHANS
BS_CCCH_SDCCH-COMB
非(不结合)
YD/T 855· 22--1996
真(结合)
BS_AG_BLKS_RES(每个公共控制信道上留给接入允许消息的块数):3bit(信道编码前):范围0~7BS_PA_MFRMS(将寻呼消息送给同-一寻呼组的MS之间的51个TDMA帧的复帧数):3bit(信道编码前):范围2~9b)公共控制信道(CCCH):
寻呼信道(PCH):用于寻呼MS(下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请求分配SDCCH(上行)接入允许信道(AGCH):用于分配SDCCH或直接分配TCH下行)c)专用控制信道(DCCH):
SACCH/TF:与TCH/F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全速率快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TH:与TCH/H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H:半速率快速随路控制信道。SDCCH/8: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SACCH/C8:与SDCCH/8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DCCH/4:与BCCH/CCCH结合使用的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ACCH/C4:与SDCCH/4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d)小区广播信道(CBCH):
下行,用于携载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信息(SMSCB)。它使用与SDCCH同样的物理信道。5.2物理资源
包括无线频率和时隙。
5.2.1无线频率
小区配置和移动配置;
小区配置(CA):指将无线频率信道(RFCH)的一个子集分配给某个特定的小区。其中有一个无线频率用作BCCH,它携载同步信息称为BCCH载波。移动配置(MA):指小区配置的子集分给某个特定的MS。5.2.2时隙和TDMA懒
1时隙=577us(15/26ms)
1TDMA顿=8时隙=4.62ms
在BTS,上行TDMA顿比下行TDMA顿固定延迟3个时隙。见图 6。在MS,由于信号传播不同,该延迟可以调整,时间提前的调整过程称为自适应愤调整。上行和下行TDMA顿的延迟是为了允许上行和下行使用同样的时隙号,而不要求MS同时发送和接收。这段延迟时间用于自适应调整,收发信机调谐和发送/接收倒换。a)时隙号(TN):
TN = 0,1,,,7
b)TDMA頔号(FN):
FN - 0,1,..-,.-FN_MAX,FN_MAX- 2715647在每个TDMA顿结束时,FN增1。
(BTS--MS)
YD/T 855 · 221996
TDMA顿号
0|12|31
时隙号
213141516
0123456
01234567
(MS--BTS)
5.3物理信道:
由频率域和时间域共同描述。
456|701234
012345670123456
图6BTS处,上/下行TDMA顿延返
5.3.1突发脉冲
突发脉冲是由数据流调制的RF载波的一段时间间隔,它代表一个时隙的物理内容。a)突发脉冲的类型和时间:
1个时隙包含156.25bit,不同比特用比特号(BN)表示。BN=0,1,,156。-一个时隙内突发脉冲的传输时间由比特号决定,先传输低位比特。b)普通突发脉冲(NB):
见表3。
BN(比特号)
87~144
144~147
148~156
拖尾比特
加密比特
训练序列比特
加密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训练序列比特:(BN61BN62,,BN86):定义为调制比特,见表4。定义
(0,0,0)
(eo...e57)
(BN61, ..BN86)
(e58...e115)
(0,0,0)
见5.3.1.g)
表中 TSC 为训练序列码,对广播和控制信道,TSC须等于基站色码BCC。在某些情况下(如DTX操作),仅一半的加密比特包含有用信息。此时剩下比特的状态不再定义。表4
61,62.....
001100101110000100|01001|0111TSC
c)频率校正突发脉冲(FB):
见表5。
BN(比特号)
145147
148~156
YD/T 855 ·22—1996
拖尾比特
固定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注:FB等效于未调制的载波,其载频为标称载波频率+(1625/24)kHz频率偏移。d)同步突发脉冲(SB):
见表6。
BN(比特号)
42~105
106~144
145~147
148~156
扩展训练序列比特:
拖尾比特
加密比特
扩展训练序列比特
加密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0,0,0,0...0)
(0,0,0)
见5.3.1.g)
(e0,el...e38)
(BN42,BN43..BN105)
(e39,e40. ..e77)
(0,0,0)
见5.3.1.g)
(BN42,BN43,***,BN105)=(1,0,1,1,1,0,0,1,0,1,1,0,0,0,1,0,0,0,0,0,0,1,0,0,0,0,0,0,1,1,1,1,0,0,1,0,1,1,0,1,0,1,0,0,0,1,0,1,0,1,1,1,0,1,1,0,0,0,0,1,1,0,1,1,)e)接入突发脉冲(AB):
见表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GSM建议1992年发布,第一阶段的冻结版本)05系列内容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标准等同。由于将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行业标准应符合我国标准格式的规定,除在最前面增加了前言外,还增加了3章内容:第1章范围,第2章引用标准,第3章缩略语,从第4章起参考GSM一系列规范,它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4章
物理层概述,参考GSM规范05.01\无线路径的物理层概述\(V3.3.2);第5章复用和多址接入,参考GSM规范05.02无线路径的复用和多址接入”V3.6.1);第6章
信道编码,参考GSM规范05.03\信道编码”(V3.5.1);第7章调制,参考GSM规范05.04\调制”(V3.1.2);第8章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参考GSM规范05.08“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3.7.0);第9章无线子系统同步,参考GSM规范05.10\无线子系统同步”(V3.3.0)。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是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梅王志勤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规范
YD/T 855 · 22—1996
本标准规定了90O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物理层的标准。它包括复用和多址接入,信道编码、调制、无线子系统的链路控制和同步。本标准适用于900MHzTDMA数字蜂窝系统,供研制、开发、运营、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引进或生产相关设备时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ETSIGSM建议11.10,3.10.0版本。3缩略语
接入突发脉冲
接入允许信道
基站色码
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识别码
比特号
小区配置
公共控制信道
空位突发脉冲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发射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
顿号码
频率纠正信道
跳频序列号
移动配置
移动配置指数偏移
移动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12-04批准1997-03-01实施
4物理层概述
YD/T 855·22-1996
普通突发脉冲
寻呼信道
随机接入信道
接收机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同步突发脉冲
同步信道
子信道号码
静寂描述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时间提前
业务信道
时分多址
时隙号
训练序列号
发信机
4.1多址接入和时隙结构
接入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方式,每载波有8个基本物理信道。载波间隔为200kHz。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基本的无线资源为一个时隙,长度为576.9μs(15/26ms),调制速率为270.833kb/s(1625/6kb/s)。因此每时隙间隔(包括保护时间)包含156.25bit。4.1.1超高顿、超顿和复顿
超高帧的时间间隔为3h28min53s760ms(即12533.76s)。TDMA帧号从0至2715647。见图1。超高顿由2048个超顿组成,超顿由复懒组成,存在两类复帧:26顿的复帧:包含26TDMA顿,时间间隔为120ms,用于TCH(SACCH/T)和FACCH。,51懒的复帧:包含51TDMA顿,时间间隔约为235ms,用于BCCH,CCCH(AGCH,PCH 和 RACH),SDCCH(SACCH/C)。4.1.2时隙和突发脉冲
一个时隙为576.9us(15/26ms),即包含156.25bit,其物理内容称为一个突发脉冲。有4种不同类型的突发脉冲。
普通突发脉冲(NB):用于携载业务和控制信道(除RACH外)的信息,它包含116个加密比特和8.25bit(30.46μs)的保护时间。频率校正突发脉冲(FB):用于MS的频率同步。它等效于一个没有调制的载波(移频),具有和NB同样的保护时间,它和BCCH一起广播。FB的重复也称为频率纠正信道(FCCH)。同步突发脉冲(SB):用于MS的定时同步。它包含一个很长的训练序列(training sequence),携载信息TDMA顿号(FN)和基站识别码(BSIC)。它连同FB一起广播。SB的重复也称为同步信道(SCH)。接入突发脉冲(AB):用于随机接入,有较长的保护时间(68.25bit即252μs),以便不知道时间提前量的MS在做第一次接入时(或切换后)的突发脉冲传输。它允许MS与基站的最大距离为35km。该突发脉冲用在 RACH中和切换之后。
各突发脉冲见图2(数字单位为bit)。2
YD/T 855 · 22—1996
(SUL29 092 /S1)
耳(编: 19)9210
((· 2)
(sI) AL 92
0 02 02 0 0
ynaL 8vsz
(-92)
普通突发脉冲: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
同步突发脉冲:
接入突发脉冲:
全速率
半速率
4.1.3信道结构
YD/T855·22—1996
加密信息比特
加密信息比特
同步序列
训练序列
固定比特142
同步序列(扩展训
练序列64比特)
加密比特
图2各种突发脉冲
加密信息比特
加密信息比特
TTTTTTITTTTTTATTTTTTTTTTTT-
[TittitItittttitttattIttitItitititttaT、t: TCH的TDMA慎
A、a:SACCH的TDMA慎
一 空闲TDMA帧
图326帧的信道结构
业务信道(TCH),控制信道FACCH和 SACCH/T使用26顿的复顿。信道结构如图3。FACCH 是通过占一半与它有关的TCH突发脉冲信息比特(8个连续的 T或 t 帧)而进行传输的。控制信道(除FACCH和SACCH/T以外)使用51帧的复帧结构。如图4所示,4.2无线收发信的参考结构(以发送为例)见图5。
注:图5中加密比特表示其所在位置,而不表示它们实际加密的信息流。4.3块结构
见表1。
4.4编码和交织
逻辑信道的编码方案见表2。顺序为:外部编码(块编码)
内部编码(卷积编码)
在编码后,不同的信道(除RACH和SCH外)均由464bit的块构成,即456个编码信息比特加8bit的编码首标(首标用于区分TCH和FACCH)。这些块再被交织(与信道有关)。4
YD/T855·22—1996
上*++
0000000000
/Hooast+
HOoO+H
(8/HOOUS
8/HOOS 8
HO+HOOE
信息比特
(发送)
(块)
突发脉
冲建立
(1)信息+奇偶校验比特
(2)编码比特
(3)交织比特
信道类型
全速率语音TCH
半速率语音TCH
数据 TCH(9.6kb/s)
数据 TCH(4.8kb/s)
数据TCH(≤2.4kb/s)
全速FACCH
半速FACCH
SACCH(和 TCH)
SACCH(和 SDCCH)
AGCH (4)
PCH(4)
RACH (4)
YD/T855·22-1996
(卷积)
突发脉
冲复用
(4)加密比特
(5)调制比特
加密逻
辑单元
信息比特
(6)信息比特(接收)
图5 参考结构
净比特率(kbit/s)
待研究
598/765(0. 782)
115/300(0. 383)
299/765(0. 391)
598/765(0.782)
nx598/765(0.782)
p× 598/765(0. 782)
r X26/765(~0. 034)
(接收)
块长(bit)
182+78(1)
待研究
168+16(3)
168+16
(1)对全速率语音,根据比特的重要性将整个块分为两类,I类为182bit,II类为78bit。(2)对数据业务,净比特率为需要向调制解调器传输控制信息的自适应速率。(3)在SACCH上,16bit留给物理层的控制信息,168bit用于高层。(4)
空间接口
块重复间隔(ms)
待研究
3060/13(235)
6120/13(471)
3060/13(235)
3060/13(235)
3060/13(235)
3060/13(235)
(4)CCCH为一个小区的所有用户共用;每重复周期的块的数目(n,P,r)根据不同小区和在BCCH上广播的参数(BS_CC_CHANS,BS_CCCH_SDCCH_COMB,BS_AG_BLKS_RES)可以进行调整表2
信道类型
TCH/FS
1类2)
ⅡI类
TCH/HS
比特数/块(1)
数据+奇偶位+拖尾
182+3+4
78+0+0
卷积码允余度
比特/块
交织深度
信道类型
FACCH/F
FACCH/H
SDCCHs
BCCH、AGCH、PCH
YD/T 855· 22—1996
比特数/块1)
数据十奇偶位十拖尾
4×60+0+4
60+0+16
4×60+0+4
72+0+4
72+0+4
184+40+4
184+40+4
184+40+4
25+10+4
1.拖尾比特为卷积码的拖尾比特2. TCH/FS 的 3个奇偶位可检测出 I类 50bit 的一个差错。4.5调制
卷积码完余度
244/456
244/456
比特/块
GMSK高斯最小移频键控,BT=0.3,调制速率为1625/6kb/s(~270.833kb/s)。4.6发射和接收bzxz.net
MS发,BS收:890~915MHz(上行)BS发,MS收:935~960MHz(下行)载频间隔为200kHz,共124个无线载频,在每端留有200kHz的保护带。续表
交织深度
为了使不同类型的MS有较低的功耗,定义了五类MS。最大的峰值输出功率为20W,最小的峰值输出功率为0.8W。
4.7跳频能力
跳频可由网络运营者在全国或网的一部分上选择使用。主要优点是在一个传输链路上提供频率分集(对慢速移动的MS可增加编码和交织效率),也可通过干扰分集达到对所有通信均衡质量的效果。所有MS均需具有跳频能力。
慢跳频的基本原则是每个MS在据算法导出的一系列频率上发送其突发脉冲序列。跳频在两个时隙之间发生,即一个MS在一个时隙内(577μs)用固定频率发送或接收,然后在下个 TDMA 顿该时隙前须跳频。由于监测其它BS需要时间,允许跳频的时间约为1ms(据接收机具体实施)。接收和发送频率为双工频率。
跳频序列在一个小区内是正交的(即同一小区内的通信不会发生冲突),在具有相同RF载波信道或相同小区配置的小区(称同族小区)之间跳频序列是相互独立的。MS从广播信道分配参数导出跳频序列,即从移动配置(跳频所用的一系列频率)、小区的跳频序列号(在同族小区上允许不同的序列号)和指数偏差(In-dex offset)(用来区别使用同一移动配置小区内不同MS)中导出。作为特例算法也包括不跳频的情形。必须注意,支持BCCH的基本物理信道不能参加跳频。4.8物理层的其它功能
a)功率控制。为了保证达到所要求的质量且有尽可能小的功率发射,可以调整MS的输出电平。共有16个功率电平,2dB的步长。
b)接收机频率和定时同步(定时获取和定时顿调整)。c)切换和质量监测。以保证在物理信道改变期间MS能连续通话。这发生在目前服务信道质量下降时或充许MS在较低的TX功率电平的另一个信道中通信。YD/T855·22-—1996
网络基于MS在SACCH上连续发送的测量结果,选择新的信道d)MS进行第一次小区选择和重选BS以及空闲模式时,守候在BCCH/CCCH上。4.9性能
在典型的城区衰落模式下(即多径延迟不超过5us),全速话音质量门限约为9dB,车载台和基站的最大灵敏度为104dBm,手持台为一102dBm和100dBm。5复用和多址接人
5.1逻辑信道
5.1.1业务信道(TCH)
TCH携载编码语音或用户数据,有两类TCH:全速率业务信道(TCH/F):总速率为22.8kbit/s半速率业务信道(TCH/H):总速率为11.4kbit/sa)话音业务信道
TCH/FS:全速率语音信道
TCH/HS:半速率语音信道
b)数据业务信道
TCH/F9.6:9.6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TCH/F4.8:4.8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TCH/H4.8:4.8kbit/s半速率数据信道TCH/H2.4:≤2.4kbit/s半速率数据信道TCH/F2.4:<2.4kbit/s全速率数据信道5.1.2控制信道
用于携载信令或同步数据。包括三类控制信道:广播、公共和专用控制信息。a)广播信道:
1)频率校正信道(FCCH):该信道携载用于MS频率纠正的信息。2)同步信道(SCH):携载MS顿同步和BS收发信机(BTS)识别信息。SCH包括两类编码参数:
BSIC(基站识别码):6bit(信道编码前)其中包含3bit的PLMN色码:范围0~73bit的BS色码(BCC):范围0~7
缩减TDMA顿号(RFN):19比特(信道编码前)其中T1(11bt):范围0~2047
范围0~25
T2(5bit):
范围0~4
T3'(3bit):
其中T3(6bit):
范画0~50
T1= FN/(26X51)取整
T2 FN模26
T3' =(T3-1)/10
T3=FN模51
FN为TDMA顿号(0~2715647)
3)广播控制信道(BCCH):该信道广播BTS的一般信息。包括以下参数:
CCCH_CONF(公共控制信道结构):由此参数可导出①BS_CC_CHANS(公共控制信道数);②CCCH是否和SDCCH结合使用(即BS_CCCH_SDCCH_COMB为真或假)。CCCH_CONF BS_CC-CHANS
BS_CCCH_SDCCH-COMB
非(不结合)
YD/T 855· 22--1996
真(结合)
BS_AG_BLKS_RES(每个公共控制信道上留给接入允许消息的块数):3bit(信道编码前):范围0~7BS_PA_MFRMS(将寻呼消息送给同-一寻呼组的MS之间的51个TDMA帧的复帧数):3bit(信道编码前):范围2~9b)公共控制信道(CCCH):
寻呼信道(PCH):用于寻呼MS(下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请求分配SDCCH(上行)接入允许信道(AGCH):用于分配SDCCH或直接分配TCH下行)c)专用控制信道(DCCH):
SACCH/TF:与TCH/F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F:全速率快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TH:与TCH/H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FACCH/H:半速率快速随路控制信道。SDCCH/8: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SACCH/C8:与SDCCH/8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DCCH/4:与BCCH/CCCH结合使用的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ACCH/C4:与SDCCH/4随路的慢速随路控制信道。d)小区广播信道(CBCH):
下行,用于携载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信息(SMSCB)。它使用与SDCCH同样的物理信道。5.2物理资源
包括无线频率和时隙。
5.2.1无线频率
小区配置和移动配置;
小区配置(CA):指将无线频率信道(RFCH)的一个子集分配给某个特定的小区。其中有一个无线频率用作BCCH,它携载同步信息称为BCCH载波。移动配置(MA):指小区配置的子集分给某个特定的MS。5.2.2时隙和TDMA懒
1时隙=577us(15/26ms)
1TDMA顿=8时隙=4.62ms
在BTS,上行TDMA顿比下行TDMA顿固定延迟3个时隙。见图 6。在MS,由于信号传播不同,该延迟可以调整,时间提前的调整过程称为自适应愤调整。上行和下行TDMA顿的延迟是为了允许上行和下行使用同样的时隙号,而不要求MS同时发送和接收。这段延迟时间用于自适应调整,收发信机调谐和发送/接收倒换。a)时隙号(TN):
TN = 0,1,,,7
b)TDMA頔号(FN):
FN - 0,1,..-,.-FN_MAX,FN_MAX- 2715647在每个TDMA顿结束时,FN增1。
(BTS--MS)
YD/T 855 · 221996
TDMA顿号
0|12|31
时隙号
213141516
0123456
01234567
(MS--BTS)
5.3物理信道:
由频率域和时间域共同描述。
456|701234
012345670123456
图6BTS处,上/下行TDMA顿延返
5.3.1突发脉冲
突发脉冲是由数据流调制的RF载波的一段时间间隔,它代表一个时隙的物理内容。a)突发脉冲的类型和时间:
1个时隙包含156.25bit,不同比特用比特号(BN)表示。BN=0,1,,156。-一个时隙内突发脉冲的传输时间由比特号决定,先传输低位比特。b)普通突发脉冲(NB):
见表3。
BN(比特号)
87~144
144~147
148~156
拖尾比特
加密比特
训练序列比特
加密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训练序列比特:(BN61BN62,,BN86):定义为调制比特,见表4。定义
(0,0,0)
(eo...e57)
(BN61, ..BN86)
(e58...e115)
(0,0,0)
见5.3.1.g)
表中 TSC 为训练序列码,对广播和控制信道,TSC须等于基站色码BCC。在某些情况下(如DTX操作),仅一半的加密比特包含有用信息。此时剩下比特的状态不再定义。表4
61,62.....
001100101110000100|01001|0111TSC
c)频率校正突发脉冲(FB):
见表5。
BN(比特号)
145147
148~156
YD/T 855 ·22—1996
拖尾比特
固定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注:FB等效于未调制的载波,其载频为标称载波频率+(1625/24)kHz频率偏移。d)同步突发脉冲(SB):
见表6。
BN(比特号)
42~105
106~144
145~147
148~156
扩展训练序列比特:
拖尾比特
加密比特
扩展训练序列比特
加密比特
拖尾比特
保护比特
(0,0,0,0...0)
(0,0,0)
见5.3.1.g)
(e0,el...e38)
(BN42,BN43..BN105)
(e39,e40. ..e77)
(0,0,0)
见5.3.1.g)
(BN42,BN43,***,BN105)=(1,0,1,1,1,0,0,1,0,1,1,0,0,0,1,0,0,0,0,0,0,1,0,0,0,0,0,0,1,1,1,1,0,0,1,0,1,1,0,1,0,1,0,0,0,1,0,1,0,1,1,1,0,1,1,0,0,0,0,1,1,0,1,1,)e)接入突发脉冲(AB):
见表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