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855.3-1996 900MHz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上

【通信行业标准(YD)】 900MHz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上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2:16:47
- YD/T855.3-1996
- 现行
标准号:
YD/T 855.3-1996
标准名称:
900MHz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上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06-05 -
实施日期:
1996-03-0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900M HzT 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0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TDMA技术的900M 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YD/T 855.3-1996 900MHz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上 YD/T855.3-1996

部分标准内容:
YD/T 855.3-1996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的GSM建议08.01(3.0.1版),08.02(3.3.1版),08.04(3.0.3版),08.06(3.5.2版)和08.08(3.10.1版)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建议等效,编写规则.1与之等同。
GSM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投入商用。这样,通过采用该版本,可直接使用国际上已经成熟的技术,以便保证不同的厂家的设备能很好地互连。本标准虽依据GSM建议第一阶段版本,但结合了中国数字移动网的具体要求作了修改、删除和补充。原版本中的强制项本标准完全采用;对于选择项则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注释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然。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
子系统间接口技术规范
YD/T 855.3--1996
本标准规定了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TDMA技术的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CCITTG.821:1988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部分的国家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CCITTQ.701:1988信令系统(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说明3信令数据链路
CCITT Q. 702:1988
CCITTQ.703:1988信令链路
CCITT Q.704:1988信令网功能和消息CCITTQ.707:1988测试和维护
CCITTQ.711:1988七号信令系统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功能说明CCITTQ.712: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消息的定义和功能CCITTQ.713: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格式和代码CCITTQ.714: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各种过程ETSIGSM04.08(3.13.0版):1992无线接口第三层技术规范3符号和缩略语
A接口
BSSMAP
BSSOMAP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随路控制信道
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控制器
基站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基站子系统管理应用部分
基站子系统操作维护应用部分
基站收发信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6-05批准540
1996-06-05实施
Um接口
4A接口概述
YD/T 855.3-1996
公共控制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
直接传输应用部分
非连续发送
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移动台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消息传递部分
操作和维护
操作维护中心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无线资源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收发信机
业务信道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A接口是BSS和MSC间的接口,A接口支持向GSM用户提供所有业务,同时允许在PLMN内分配无线资源及对这些资源的操作和维护。接口特性包括:
a)物理和电气参数;
b)信道结构;
c)网络操作程序;
d)对操作和维护信息的支持。
A接口分层定义:
第3层:大部分基于无线接口,加上无线资源的控制程序和使用SCCP时处理的识别。第2层:基于No.7信令系统SSNo.7的MTP。第1层:采用数字传输,速率为2048kbit/s,其性能应符合GB7611-87。信号协议参考模型见图1。
至BSS内的其
他处理过程
YD/T855.3—1996
A接口
其他应用部分
至PLMN
分配功能
物理层
注:也可用x,25专用链路来传递0&M信息。DTAF
分配功能
图1A接口倍令协议参考模型
5A接口原则
接口原则是详细的接口标准应遵循的总原则。OMC的O
&M信息
室其他
SCCP和
MTP用
户部分
此接口使用1个或多个2048kbit/s数字传输系统,每个2048kbit/s接口提供31条64kbit/s信道,根据需要可用于业务信道或信令信道。A接口信令是分层定义的。
5.1MSC和BSS间的功能分配
MSC和BSC间的功能分配见表1。
表1MSC和BSS间的功能分配
条国/任务
地面信道管理
信道分配
阻塞指示
无线信道管理
无线信道配置管理
TCH管理
信道分配(选择)
链路监视
信道释放
跳频管理
空闲信道监测
功率控制
BCCH/CCCH管理
消息的安排
DCCH管理
链路监视
信道释放
MSC/VLR/HLR
X(由MSC调用)
X(由MSC调用)
功率控制
条目/任务
DCCH分配
无线资源指示
空闲信道状态报告
信道编解码
码型转换/速率适配
互通功能(数据呼叫)
从MS来的报告
上行链路
内部(小区内)
内部(小区内)
外部,无线原因
外部,业务原因
移动性管理
位置更新
DRX寻呼(安排)
呼叫控制
用户数据保密
用户识别保密
信令单元保密
注:打\×”的栏有对应功能。5.1.1地面信道管理
YD/T855.3--1996
表1(完)
MSC/VIR/HLR
由MSC定义呼叫类型
由MSC定义
通知MSC
通知MSC
MSC提供密钥
MSC提供密钥
a)信道分配:因为有的信道不能支持所有的业务类型(如数据呼叫和半速率话音呼叫),MSC必须选择合适的信道。这些信息包含在数据里。b)信道阻塞指示:远端BSS可以将某条地面信道阻塞,不再使用,并通知MSC,此信息包含在A接513
YD/T855.3—1996
「T传递的信令里,当MSC端的地面信道阻塞时,无需通过接口传递相关信息5.1.2无线信道管理
a)信道配置管理
此业务在BSS和OMC内进行,MSC不掌握无线时隙分配的直接数据。b)无线TCH管理
一无线业务信道分配:BSS将根据MSC提供的信道数据(信道类型信道编码等)选择台适的无线信道(多小区时还要选择合适的小区)。此无线信道将被连接到地面信道上。BBS还监督专用无线资源,茗丢失了与MS的通信,BSS可要求释放此呼叫(由MSC执行)。跳频管理:由BSS执行,BSS将存贮并发射跳频参数。空闲无线信道监测:由BSS进行并将此信息传到MSC。一业务信道功率控制:在BSS与MS间实时进行。A接口不传实时功率控制信息。业务信道释放:专用信道释放基本由MSC控制,但因无线传播的原因,BSS可以要求MSC释放某呼叫。
c)控制信道BCCH和CCCH的管理
所有的BCCH数据都在BSS中。
CCCH随机接入由BSS控制,寻呼信息从MSC通过A接口传过来。所有BCCH和CCCH消息的安排都是由BSS进行的。d)DCCH管理
DCCH链路监视由BSS进行,若丢失了和MS的通信,BSS可要求MSC释放此次呼叫。MSC执行DCCH的释放,一般 DCCH的释放是由MSC控制的。DCCH的功率控制也在MS和BSS间实时进行。当MS通过CCCH随机接入后,BSS马上选择使用DCCH,此DCCH后来可能和地面信道连接起来,必要的信息将从MSC来的指配信息中得到。5.1.3无线资源指示
无线资源监督由BSS进行,并将结果报告给MSC。5.1.4信道编解码
信道编码、解码和交织由BSS完成,其类型从MSC传来的指配信息中获得。5.1.5码型转换/速率适配器
码型转换或者速率适配由BSS完成,选择TRX的相应功能由从MSC收到的信息决定。5.1.6互通功能(数据呼叫)
当-个数据呼叫是呼叫其他网络(除PLMN)时,对此呼叫的处理由MSC完成。5.1.7测量信息
a)MS报告的信息:MS报告的专用无线资源的信息由BSS接收。b)上行测量信息:由BSS产生在A接口传输的上行测量信息。c)业务信息:MSC不传给BSS那些与BSS无关的业务信息。5.1.8切换
小区内内部切换:由BSS在其内部完成。切换完成后通知MSC。小区间内部切换:这里指一个BSS服务多个小区的情况,由BSS完成。切换完成后通知MSC。外部切换:这里指BSC间的切换。BSS发给MSC请求切换的指示。MSC由从BSS收到的信息决定此切换选择哪个目的小区,并决定何时执行切换,MSC也可启动由于业务原因的BSS间切换。5.1.9移动性管理
所有的移动性管理都是透明地在MS和MSC/VI.R/HIL.R间发生,使用DTAP程序,唯一例外的是寻呼,它由BSS执行。
5.1.10呼叫控制
YD/T 855.3-1996
所有的呼叫控制都是由MSC/VLR/HLR进行的。5.1.11保密特性
BSS/MSC支持加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交换。用户数据保密:用户数据的加密和解密都发生在MS和BSS,如解密设备必须有相关的密钥,这由MSC提供。
用户识别保密:在无线路径上用TMSI而不是IMSI。两者之间的翻译在MS和MSC间进行,A接口透明传输这些信息。
信令信息保密和用户数据保密的方式相同。用户鉴权:在MS和MSC/HLR间进行,A接口传递必要的信息。5.2公用和专用控制信道的多路复用无线路径上ACCH,DCCH和CCCH用来控制同呼叫,这些控制信道将被合成到路公共信令信道中。此合成功能在BSS内完成。每种信令的寻址方法,即每种信令是发送到ACCH还是CCCH见第7章和第8章。
所有无线信息的安排都由基站控制,因此BSS到MS间需有流量控制以免传输缓冲器过载。5.3信令信息分类
BSS和MSC间的信令有3种消息标题:a) DTAP 消息-------
b)BSS 管理----BSSMAP 消息---Jc)BSSO&M消息
--BSSAP消息
DTAP和BSSMAP之间的鉴别见第7章。5.4对除话音外的业务和功能的支持为了保证对数据业务的支持,系统必须能执行下面7种功能:a)MS内去活话音编码器;
b)MS内激活速率适配功能;
c)在MS内激活合适的信道编码器;d)在BSS内激活合适的信道编码器;e)BSS内激活速率适配功能;
f)MSC的回波控制旁路或去活;g)激活适当的网络互通功能。
A接口支持完成以上功能所必需的信令。所有有关补充业务的信令用DTAP在A接口上透明传输。5.5操作和维护
A接口对操作和维护信令的支持不在本标准中规定。6'A接口第一层技术规范
A接口物理层采用数字传输,速率是2048kbit/s,其性能应符合GB7611-87。空闲时隙编码应置为01010100。BSS的同步应从MSC发来的信号中提取。注:可将个64kbit/s的时隙预定为专供信令使用。7A接口第二层技术规范
7.1概述
此规范分为两部分,一是MTP;二是SCCP。MTP为信令消息提供可靠的传输。MSC和BSS之间使用的MTP是CCITT建议规定的MTP的545
子集。
YD/T 855.3—1996
SCCP提供了一个识别某种处理,比如某个特定呼叫的参考机制。MSC和BSS间使用的SCCP是全SCCP的子集。SCCP同时可用来加强O&M信息的路由选择能力。7.2 MTP
MTP的功能在CCITTQ.702,Q.703,Q.704及Q.707中描述。但数PLMN的MSC之间的信令对CCITT的建议有-一些例外和修改。凡本条中未提到的,均按CCITT的建议执行。A接口上的MTP采用64kbit/s数字传输。7.2.1第层(Q.702)
Q.702图2
此图应仅被视为参考信息。标准的GSM应用接口点C。Q.702 1.4
不采用模拟信令数据链路。
仅采用64kbit/s的信令速率。
按照CCITT G.821执行。
标准的用法应是从2048kbit/s的数字通路中获得信令链路。Q.702 6
仅使用数字信令数据链路。
7.2.2第2层(Q.703)
—Q.7031.4
仅要求基本纠错协议。
BSS仅用紧急验证周期和状态指示。Q:7036
不适用,仅要求基本纠错协议。Q.7037
在Q703的初期定位程序中,BSS仅用紧急验证。因此在初始定位程序的状态02和03中,BSS不发送状态指示\N”。为了整个程序的完成,BSS有可能收到状态指示\N”,BSS应能识别状态指示\N”Q.7038
BSS应能识别处理器中断指示,并支持Q.703第8章中定义的程序。Q.703 10
仅要求紧急定位程序。
7.2.3第3层(Q.704)
Q.7041.1.2
因为BSS是信令链路端点,即不支持STP功能,所以无需考虑信令转接点网络管理功能。Q.704 1.3
本规范要求信令链路的管理、负荷分担和同一链路组内不同链路之间的倒换/倒回。-Q.7042
A接口没有STP功能,MTP的鉴别和路由功能可极大地简化。此接口是点对点应用,将MTP的路由功能预先置为选择所属的MSC的信号点编码。-Q.7042.2路由标记
YD/T 855.3-1996
通过使用信令链路选择字段(SLS),BSS可在一条以上的信令链路中实行负荷分担-Q.7042.3消息路由功能
没有链路组之间的负荷分担,在MSC与BSS之间只有一个链路组。-Q.704 2.3.5
采用国际网使用的受控传递程序。Q.7042.4消息识别
BSS只接受经分析后其DPC正确的消息。其他消息不与理踩。建议收到DPC不正确的消息后,产生一个错误报告。
在MSC(有STP功能)一端,将从BSS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分析,若其DPC与MSC的SP相同,将消息送到正常MTP消息处理功能,否则忽略此消息,并产生一个差错报告。Q.7043.1.3c)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3.2.6b)&3.2.7b)
不要求由管理系统发起的闭塞/解闭功能。但处理器故障条件的收到/取消有可能导致信令链路的闭塞/解闭。
Q.7043.3.1.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 704 3. 3. 2. 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 3. 3. 3. 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 3.3.4.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3.3.5.2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及由管理系统发起的信令链路解闭。Q.704 3.3.6.2wwW.bzxz.Net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及由管理必须发起的信令链路解闭。Q.704 3. 4. 1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中,当相应链路组出故障时,信令路由即变为不可用。Q. 704 3. 4. 2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相应链路组恢复后,信令路由即变为可用。Q. 704 3. 4. 3
不适用。
Q. 704 3. 5. 1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信令路由不可用时程序应是在Q.70410.2.1中规定的信令链路不可用的程序。
Q.704 3.5.2
在点对点互通方式时,信令路由可用的程序应是在Q.70410.2.2中规定的信令路由组可用的程序。
Q. 704 3. 5. 3
不适用。
Q.704 3.6.2
使用国际网使用的受控传递程序。5-17
Q.704 3.6.5.2
不需要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程序。Q.704 4. 1.2
信令路由不适用。
-Q.704 4.2
YD/T 855.3—1996
在MSC与BSS之间,正常的路由情形应是有一或多条信令链路可用,它们构成信令链路组并支持各信令链路之间负载分担,倒回及倒换程序。Q. 704 4. 3. 3
没有可替换的链路组。
Q. 704 4. 4. 3
不适用。
不适用。
-Q.704 4. 6
不适用。
Q.704 4.7
不适用。
Q.7045倒换
不需要链路组之间的倒换。
Q.7046倒回
不需要链路组之间的倒回。
不使用强制路由重选,在MSC与BSS之间只有一条路由。-Q.704 8
不适用。在MSC 与BSS间只有一条路由。Q.70410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信令路由组仅包含个直联信令路由。Q.70411信令链路管理
仅使用基本链路管理程序。
Q.70411.2.4链路组激活
在11.2.4.1中定义的一般链路组激活方式不适用,BSS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链路组紧急重新启动。
-Q.70412.2禁止传递
禁止传递功能不适用。BSS收到TFP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3允许传递
允许传递功能不适用。当BSS收到TFA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4信令路由组测试
信令路由组测试程序不适用。
Q.70412.5受限传递
受限传递功能不适用。BSS收到TFR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6,12.7,12.8受控传递
受控传递不适用。BSS收到,TFC 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9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
YD/T 855.3--1996
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功能不适用。BSS收到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3.2.1
所有的消息都使用SCCP传递,因此业务指示语为:比特DCBA
Q. 704 13. 2. 2
子业务项按下面方法设置,指出是本地网络。比特PC
-Q.704 13.3
SCCP的相关信息在Q.713中定义。-Q.704 14
仅使用所需要消息的格式和编码。7.2.4测试与维护(Q.707)
BSS不产生信令链路测试消息(SLTM),但无论任何时间当BSS收到SLTM消息,应能按Q.7072.2节中规定的方式应答。
7.3MTP与高层的通信
MTP通过使用CCITTQ.701第8章定义的原语与高层(SCCP)进行通信。定义的原语如下:
MTP中断指示;
MTP恢复指示;
MTP状态指示;
MTP传递请求;
MTP传递指示。
7.4.1概述
本条所述SCCP功能为CCITT规定的SCCP功能的子集,此功能子集完成A接口中的MS参考管理,并提供寻址能力,仅适用于A接口的需要,应用于PLMN中的BSS和MSC间信令的传递。凡是本条未提到的均以CCITTQ.712,Q.713,Q.714中内容为准。为了简化程序,BSS仅和它的归属MSC交换信令,MSC不需要将A接口上14比特信令点编码的MTP和SCCP与网络侧中国No.7信令的24比特信令点编码的MTP和SCCP进行相互转换。A接[1上的DPC和子系统号码可使本地SCCP和MTP直接选择路由。以下功能在MSC/BSS接口的SCCP是不用的:错误检测,接收确认,流量控制。如果消息总长度超过MTP所能承载的最大长度,则需使用分段/重装功能。7.4.2SCCP原语(Q.711)
-Q.711/表1
表1/Q.711中的以下三个原语不使用:- N-EXPEDITED DATA;
-N-DATA ACKNOWLEDGE;
-N-RESET。
-Q.711/表2
N-CONNECT原语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549
响应地址:
接收确认选择
加速数据选择。
-Q.711/表3
N-DATA原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确认请求。
Q.711/表 6
YD/T 855.3--1996
N-DISCONNECT原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响应地址。
Q. 711 2. 1. 2
永久信令连接:不适用。
Q.711/表9
原语 N-NOTICE不使用。
-Q.711/表 10
N-UNITDATA的以下参数不使用:—返回选择。
Q.711 4.1.2
永久信令连接的功能:不适用。7.4.3 SCCP消息(Q.712)
Q.712 1. 4
数据证实消息(AK)不使用。
-Q.7121.6
数据格式2(DT2)不使用。
Q.712 1.7
加速数据(ED)消息不使用。
-Q. 712 1. 8
加速数据证实(EA)消息不使用。Q. 712 1. 10
协议数据单元错误(ERR)消息不使用:与SCCP协议有矛盾的消息应被废弃。Q.7121.13
复位确认(RSC)消息不使用。
Q.7121.14
复位请求(RSR)消息不使用。
Q. 712 1.16
子系统业务中断允许(SOG)消息不使用。Q.712 1. 17
子系统业务中断请求(SOR)消息不使用。Q. 712 1. 21
单位数据业务(UDTS)消息不使用。Q.7122.4
“信用量(credit)”参数字段在2类协议中不使用。但在IT消息中仍包含此参数。Q. 712 2. 7
“错误原因”参数字段不使用。55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的GSM建议08.01(3.0.1版),08.02(3.3.1版),08.04(3.0.3版),08.06(3.5.2版)和08.08(3.10.1版)编写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建议等效,编写规则.1与之等同。
GSM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投入商用。这样,通过采用该版本,可直接使用国际上已经成熟的技术,以便保证不同的厂家的设备能很好地互连。本标准虽依据GSM建议第一阶段版本,但结合了中国数字移动网的具体要求作了修改、删除和补充。原版本中的强制项本标准完全采用;对于选择项则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注释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然。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
子系统间接口技术规范
YD/T 855.3--1996
本标准规定了9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TDMA技术的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CCITTG.821:1988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部分的国家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CCITTQ.701:1988信令系统(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说明3信令数据链路
CCITT Q. 702:1988
CCITTQ.703:1988信令链路
CCITT Q.704:1988信令网功能和消息CCITTQ.707:1988测试和维护
CCITTQ.711:1988七号信令系统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功能说明CCITTQ.712: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消息的定义和功能CCITTQ.713: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格式和代码CCITTQ.714:1988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的各种过程ETSIGSM04.08(3.13.0版):1992无线接口第三层技术规范3符号和缩略语
A接口
BSSMAP
BSSOMAP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随路控制信道
广播控制信道
基站控制器
基站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基站子系统管理应用部分
基站子系统操作维护应用部分
基站收发信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6-05批准540
1996-06-05实施
Um接口
4A接口概述
YD/T 855.3-1996
公共控制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
直接传输应用部分
非连续发送
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
快速随路控制信道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移动台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消息传递部分
操作和维护
操作维护中心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无线资源
慢速随路控制信道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收发信机
业务信道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A接口是BSS和MSC间的接口,A接口支持向GSM用户提供所有业务,同时允许在PLMN内分配无线资源及对这些资源的操作和维护。接口特性包括:
a)物理和电气参数;
b)信道结构;
c)网络操作程序;
d)对操作和维护信息的支持。
A接口分层定义:
第3层:大部分基于无线接口,加上无线资源的控制程序和使用SCCP时处理的识别。第2层:基于No.7信令系统SSNo.7的MTP。第1层:采用数字传输,速率为2048kbit/s,其性能应符合GB7611-87。信号协议参考模型见图1。
至BSS内的其
他处理过程
YD/T855.3—1996
A接口
其他应用部分
至PLMN
分配功能
物理层
注:也可用x,25专用链路来传递0&M信息。DTAF
分配功能
图1A接口倍令协议参考模型
5A接口原则
接口原则是详细的接口标准应遵循的总原则。OMC的O
&M信息
室其他
SCCP和
MTP用
户部分
此接口使用1个或多个2048kbit/s数字传输系统,每个2048kbit/s接口提供31条64kbit/s信道,根据需要可用于业务信道或信令信道。A接口信令是分层定义的。
5.1MSC和BSS间的功能分配
MSC和BSC间的功能分配见表1。
表1MSC和BSS间的功能分配
条国/任务
地面信道管理
信道分配
阻塞指示
无线信道管理
无线信道配置管理
TCH管理
信道分配(选择)
链路监视
信道释放
跳频管理
空闲信道监测
功率控制
BCCH/CCCH管理
消息的安排
DCCH管理
链路监视
信道释放
MSC/VLR/HLR
X(由MSC调用)
X(由MSC调用)
功率控制
条目/任务
DCCH分配
无线资源指示
空闲信道状态报告
信道编解码
码型转换/速率适配
互通功能(数据呼叫)
从MS来的报告
上行链路
内部(小区内)
内部(小区内)
外部,无线原因
外部,业务原因
移动性管理
位置更新
DRX寻呼(安排)
呼叫控制
用户数据保密
用户识别保密
信令单元保密
注:打\×”的栏有对应功能。5.1.1地面信道管理
YD/T855.3--1996
表1(完)
MSC/VIR/HLR
由MSC定义呼叫类型
由MSC定义
通知MSC
通知MSC
MSC提供密钥
MSC提供密钥
a)信道分配:因为有的信道不能支持所有的业务类型(如数据呼叫和半速率话音呼叫),MSC必须选择合适的信道。这些信息包含在数据里。b)信道阻塞指示:远端BSS可以将某条地面信道阻塞,不再使用,并通知MSC,此信息包含在A接513
YD/T855.3—1996
「T传递的信令里,当MSC端的地面信道阻塞时,无需通过接口传递相关信息5.1.2无线信道管理
a)信道配置管理
此业务在BSS和OMC内进行,MSC不掌握无线时隙分配的直接数据。b)无线TCH管理
一无线业务信道分配:BSS将根据MSC提供的信道数据(信道类型信道编码等)选择台适的无线信道(多小区时还要选择合适的小区)。此无线信道将被连接到地面信道上。BBS还监督专用无线资源,茗丢失了与MS的通信,BSS可要求释放此呼叫(由MSC执行)。跳频管理:由BSS执行,BSS将存贮并发射跳频参数。空闲无线信道监测:由BSS进行并将此信息传到MSC。一业务信道功率控制:在BSS与MS间实时进行。A接口不传实时功率控制信息。业务信道释放:专用信道释放基本由MSC控制,但因无线传播的原因,BSS可以要求MSC释放某呼叫。
c)控制信道BCCH和CCCH的管理
所有的BCCH数据都在BSS中。
CCCH随机接入由BSS控制,寻呼信息从MSC通过A接口传过来。所有BCCH和CCCH消息的安排都是由BSS进行的。d)DCCH管理
DCCH链路监视由BSS进行,若丢失了和MS的通信,BSS可要求MSC释放此次呼叫。MSC执行DCCH的释放,一般 DCCH的释放是由MSC控制的。DCCH的功率控制也在MS和BSS间实时进行。当MS通过CCCH随机接入后,BSS马上选择使用DCCH,此DCCH后来可能和地面信道连接起来,必要的信息将从MSC来的指配信息中得到。5.1.3无线资源指示
无线资源监督由BSS进行,并将结果报告给MSC。5.1.4信道编解码
信道编码、解码和交织由BSS完成,其类型从MSC传来的指配信息中获得。5.1.5码型转换/速率适配器
码型转换或者速率适配由BSS完成,选择TRX的相应功能由从MSC收到的信息决定。5.1.6互通功能(数据呼叫)
当-个数据呼叫是呼叫其他网络(除PLMN)时,对此呼叫的处理由MSC完成。5.1.7测量信息
a)MS报告的信息:MS报告的专用无线资源的信息由BSS接收。b)上行测量信息:由BSS产生在A接口传输的上行测量信息。c)业务信息:MSC不传给BSS那些与BSS无关的业务信息。5.1.8切换
小区内内部切换:由BSS在其内部完成。切换完成后通知MSC。小区间内部切换:这里指一个BSS服务多个小区的情况,由BSS完成。切换完成后通知MSC。外部切换:这里指BSC间的切换。BSS发给MSC请求切换的指示。MSC由从BSS收到的信息决定此切换选择哪个目的小区,并决定何时执行切换,MSC也可启动由于业务原因的BSS间切换。5.1.9移动性管理
所有的移动性管理都是透明地在MS和MSC/VI.R/HIL.R间发生,使用DTAP程序,唯一例外的是寻呼,它由BSS执行。
5.1.10呼叫控制
YD/T 855.3-1996
所有的呼叫控制都是由MSC/VLR/HLR进行的。5.1.11保密特性
BSS/MSC支持加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交换。用户数据保密:用户数据的加密和解密都发生在MS和BSS,如解密设备必须有相关的密钥,这由MSC提供。
用户识别保密:在无线路径上用TMSI而不是IMSI。两者之间的翻译在MS和MSC间进行,A接口透明传输这些信息。
信令信息保密和用户数据保密的方式相同。用户鉴权:在MS和MSC/HLR间进行,A接口传递必要的信息。5.2公用和专用控制信道的多路复用无线路径上ACCH,DCCH和CCCH用来控制同呼叫,这些控制信道将被合成到路公共信令信道中。此合成功能在BSS内完成。每种信令的寻址方法,即每种信令是发送到ACCH还是CCCH见第7章和第8章。
所有无线信息的安排都由基站控制,因此BSS到MS间需有流量控制以免传输缓冲器过载。5.3信令信息分类
BSS和MSC间的信令有3种消息标题:a) DTAP 消息-------
b)BSS 管理----BSSMAP 消息---Jc)BSSO&M消息
--BSSAP消息
DTAP和BSSMAP之间的鉴别见第7章。5.4对除话音外的业务和功能的支持为了保证对数据业务的支持,系统必须能执行下面7种功能:a)MS内去活话音编码器;
b)MS内激活速率适配功能;
c)在MS内激活合适的信道编码器;d)在BSS内激活合适的信道编码器;e)BSS内激活速率适配功能;
f)MSC的回波控制旁路或去活;g)激活适当的网络互通功能。
A接口支持完成以上功能所必需的信令。所有有关补充业务的信令用DTAP在A接口上透明传输。5.5操作和维护
A接口对操作和维护信令的支持不在本标准中规定。6'A接口第一层技术规范
A接口物理层采用数字传输,速率是2048kbit/s,其性能应符合GB7611-87。空闲时隙编码应置为01010100。BSS的同步应从MSC发来的信号中提取。注:可将个64kbit/s的时隙预定为专供信令使用。7A接口第二层技术规范
7.1概述
此规范分为两部分,一是MTP;二是SCCP。MTP为信令消息提供可靠的传输。MSC和BSS之间使用的MTP是CCITT建议规定的MTP的545
子集。
YD/T 855.3—1996
SCCP提供了一个识别某种处理,比如某个特定呼叫的参考机制。MSC和BSS间使用的SCCP是全SCCP的子集。SCCP同时可用来加强O&M信息的路由选择能力。7.2 MTP
MTP的功能在CCITTQ.702,Q.703,Q.704及Q.707中描述。但数PLMN的MSC之间的信令对CCITT的建议有-一些例外和修改。凡本条中未提到的,均按CCITT的建议执行。A接口上的MTP采用64kbit/s数字传输。7.2.1第层(Q.702)
Q.702图2
此图应仅被视为参考信息。标准的GSM应用接口点C。Q.702 1.4
不采用模拟信令数据链路。
仅采用64kbit/s的信令速率。
按照CCITT G.821执行。
标准的用法应是从2048kbit/s的数字通路中获得信令链路。Q.702 6
仅使用数字信令数据链路。
7.2.2第2层(Q.703)
—Q.7031.4
仅要求基本纠错协议。
BSS仅用紧急验证周期和状态指示。Q:7036
不适用,仅要求基本纠错协议。Q.7037
在Q703的初期定位程序中,BSS仅用紧急验证。因此在初始定位程序的状态02和03中,BSS不发送状态指示\N”。为了整个程序的完成,BSS有可能收到状态指示\N”,BSS应能识别状态指示\N”Q.7038
BSS应能识别处理器中断指示,并支持Q.703第8章中定义的程序。Q.703 10
仅要求紧急定位程序。
7.2.3第3层(Q.704)
Q.7041.1.2
因为BSS是信令链路端点,即不支持STP功能,所以无需考虑信令转接点网络管理功能。Q.704 1.3
本规范要求信令链路的管理、负荷分担和同一链路组内不同链路之间的倒换/倒回。-Q.7042
A接口没有STP功能,MTP的鉴别和路由功能可极大地简化。此接口是点对点应用,将MTP的路由功能预先置为选择所属的MSC的信号点编码。-Q.7042.2路由标记
YD/T 855.3-1996
通过使用信令链路选择字段(SLS),BSS可在一条以上的信令链路中实行负荷分担-Q.7042.3消息路由功能
没有链路组之间的负荷分担,在MSC与BSS之间只有一个链路组。-Q.704 2.3.5
采用国际网使用的受控传递程序。Q.7042.4消息识别
BSS只接受经分析后其DPC正确的消息。其他消息不与理踩。建议收到DPC不正确的消息后,产生一个错误报告。
在MSC(有STP功能)一端,将从BSS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分析,若其DPC与MSC的SP相同,将消息送到正常MTP消息处理功能,否则忽略此消息,并产生一个差错报告。Q.7043.1.3c)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3.2.6b)&3.2.7b)
不要求由管理系统发起的闭塞/解闭功能。但处理器故障条件的收到/取消有可能导致信令链路的闭塞/解闭。
Q.7043.3.1.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 704 3. 3. 2. 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 3. 3. 3. 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 3.3.4.3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
Q.7043.3.5.2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及由管理系统发起的信令链路解闭。Q.704 3.3.6.2wwW.bzxz.Net
不需要信令路由管理,及由管理必须发起的信令链路解闭。Q.704 3. 4. 1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中,当相应链路组出故障时,信令路由即变为不可用。Q. 704 3. 4. 2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相应链路组恢复后,信令路由即变为可用。Q. 704 3. 4. 3
不适用。
Q. 704 3. 5. 1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信令路由不可用时程序应是在Q.70410.2.1中规定的信令链路不可用的程序。
Q.704 3.5.2
在点对点互通方式时,信令路由可用的程序应是在Q.70410.2.2中规定的信令路由组可用的程序。
Q. 704 3. 5. 3
不适用。
Q.704 3.6.2
使用国际网使用的受控传递程序。5-17
Q.704 3.6.5.2
不需要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程序。Q.704 4. 1.2
信令路由不适用。
-Q.704 4.2
YD/T 855.3—1996
在MSC与BSS之间,正常的路由情形应是有一或多条信令链路可用,它们构成信令链路组并支持各信令链路之间负载分担,倒回及倒换程序。Q. 704 4. 3. 3
没有可替换的链路组。
Q. 704 4. 4. 3
不适用。
不适用。
-Q.704 4. 6
不适用。
Q.704 4.7
不适用。
Q.7045倒换
不需要链路组之间的倒换。
Q.7046倒回
不需要链路组之间的倒回。
不使用强制路由重选,在MSC与BSS之间只有一条路由。-Q.704 8
不适用。在MSC 与BSS间只有一条路由。Q.70410
在点对点工作方式时,信令路由组仅包含个直联信令路由。Q.70411信令链路管理
仅使用基本链路管理程序。
Q.70411.2.4链路组激活
在11.2.4.1中定义的一般链路组激活方式不适用,BSS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链路组紧急重新启动。
-Q.70412.2禁止传递
禁止传递功能不适用。BSS收到TFP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3允许传递
允许传递功能不适用。当BSS收到TFA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4信令路由组测试
信令路由组测试程序不适用。
Q.70412.5受限传递
受限传递功能不适用。BSS收到TFR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6,12.7,12.8受控传递
受控传递不适用。BSS收到,TFC 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2.9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
YD/T 855.3--1996
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功能不适用。BSS收到信令路由组拥塞测试消息后,不做任何反应。Q.70413.2.1
所有的消息都使用SCCP传递,因此业务指示语为:比特DCBA
Q. 704 13. 2. 2
子业务项按下面方法设置,指出是本地网络。比特PC
-Q.704 13.3
SCCP的相关信息在Q.713中定义。-Q.704 14
仅使用所需要消息的格式和编码。7.2.4测试与维护(Q.707)
BSS不产生信令链路测试消息(SLTM),但无论任何时间当BSS收到SLTM消息,应能按Q.7072.2节中规定的方式应答。
7.3MTP与高层的通信
MTP通过使用CCITTQ.701第8章定义的原语与高层(SCCP)进行通信。定义的原语如下:
MTP中断指示;
MTP恢复指示;
MTP状态指示;
MTP传递请求;
MTP传递指示。
7.4.1概述
本条所述SCCP功能为CCITT规定的SCCP功能的子集,此功能子集完成A接口中的MS参考管理,并提供寻址能力,仅适用于A接口的需要,应用于PLMN中的BSS和MSC间信令的传递。凡是本条未提到的均以CCITTQ.712,Q.713,Q.714中内容为准。为了简化程序,BSS仅和它的归属MSC交换信令,MSC不需要将A接口上14比特信令点编码的MTP和SCCP与网络侧中国No.7信令的24比特信令点编码的MTP和SCCP进行相互转换。A接[1上的DPC和子系统号码可使本地SCCP和MTP直接选择路由。以下功能在MSC/BSS接口的SCCP是不用的:错误检测,接收确认,流量控制。如果消息总长度超过MTP所能承载的最大长度,则需使用分段/重装功能。7.4.2SCCP原语(Q.711)
-Q.711/表1
表1/Q.711中的以下三个原语不使用:- N-EXPEDITED DATA;
-N-DATA ACKNOWLEDGE;
-N-RESET。
-Q.711/表2
N-CONNECT原语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549
响应地址:
接收确认选择
加速数据选择。
-Q.711/表3
N-DATA原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确认请求。
Q.711/表 6
YD/T 855.3--1996
N-DISCONNECT原语的以下参数不使用:响应地址。
Q. 711 2. 1. 2
永久信令连接:不适用。
Q.711/表9
原语 N-NOTICE不使用。
-Q.711/表 10
N-UNITDATA的以下参数不使用:—返回选择。
Q.711 4.1.2
永久信令连接的功能:不适用。7.4.3 SCCP消息(Q.712)
Q.712 1. 4
数据证实消息(AK)不使用。
-Q.7121.6
数据格式2(DT2)不使用。
Q.712 1.7
加速数据(ED)消息不使用。
-Q. 712 1. 8
加速数据证实(EA)消息不使用。Q. 712 1. 10
协议数据单元错误(ERR)消息不使用:与SCCP协议有矛盾的消息应被废弃。Q.7121.13
复位确认(RSC)消息不使用。
Q.7121.14
复位请求(RSR)消息不使用。
Q. 712 1.16
子系统业务中断允许(SOG)消息不使用。Q.712 1. 17
子系统业务中断请求(SOR)消息不使用。Q. 712 1. 21
单位数据业务(UDTS)消息不使用。Q.7122.4
“信用量(credit)”参数字段在2类协议中不使用。但在IT消息中仍包含此参数。Q. 712 2. 7
“错误原因”参数字段不使用。55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 YD/T1181.2-2008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 第2部分:芳纶纱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