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815-1996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通信行业标准(YD)】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3:41:13
- YD/T815-1996
- 现行
标准号:
YD/T 815-1996
标准名称: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6-02-12 -
实施日期:
1996-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15.61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产品型号、结构及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监测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及监测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用于上述目的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YD/T 815-1996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YD/T815-1996

部分标准内容:
YD/T8151996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电阻是根据光缆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项重要指桥。光缆线路监测尾缆主要用丁监测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还可监测光缆通信线路中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所以它是光缆通信线路中的重要组件之。目前,我国该产品尚无通信行业标准和规定,国际标准中对该产品也无具休的规范,要求和建议。制订该产品的通信行业标准是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指导该产品性能检测的需要。本标准参照了国内部分已建光缆干线工程验收资料、测试情况、施工规范和要求,以及外线设备中对光缆接头盒国内外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统一技术依据。本标准的制定对提高光缆通信线路施工和维护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邮电工业杭州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镇东。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YD/T815---1996
本标准规了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产品型号、结构及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丁监测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及监测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用于上述月的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873--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5577~-85合成橡胶牌号规定
GB5676-85-般工程用铸造碳钢
GB/T13849.1一93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第一部分:-般规楚GB/T13849.3一93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第三部分:铜芯、实心或泡涞(带皮泡沭)聚烯烃绝缘、填充式、挡潮层聚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D/T590.1-92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YD/T590.292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二部分:热缩套管YD/T638.2-93光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3型号
3.1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型号按YD/T638.2中的方法命名,型号应反映出产品的专业代号、主称代号、标准化序号和长度。
产品型号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隔离符号
产品标准化序号
沁附属配套设备
光通结设备
3.2产品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标准号、型号构成。标准示例:尾缆长度为5m的GP11型光缆线路监测尾缆表示为光缆线路监测尾缆YD/T8151996 GP 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2-12批准1996-07-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40℃~+5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4.2使用寿命:20年。
4.3结构
YD/T 815-1996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由绝缘密封头、监测尾缆、密封元件、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和监测标配货件五部分组成。
4.3.1绝缘密封头
绝缘密封头是本产品的主体,应能在壳体内的绝缘端了板上至少提供6个测试端了,且有明鼎的临测尾缆芯线色谱位号标记。
4.3.2监测尾缆是绝缘密封头与被测光缆之间的连接导体。是用双PE护套且加有金属屏蔽层护套间及芯线间填充石油膏,铜芯线外径不小于0.7mm,芯线数不少于6根的专用电缆。4.3.3密封元件
密封儿件用于绝缘密封头内部及其与腔测尾缆之问的密封。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密封方式可以采用热收缩密封和机械密封,或者是两督的结合:a)热收缩密封:用内壁涂有热熔胶的管状或片状的聚乙烯热收缩材料加热后密封;h)机械密封:使用胶粘剂、硫化橡胶部件、非硫化自粘橡胶、糊胶封装混合物等通过机械方式密封。
4.3.4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
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与监测尾缆的芯线相连后牢固地固定在光缆接头盒壳体底部4.3.5监测标石配套件由标石内构件和盖帽组成,且应具有以下功能:a)标石内构件与标石浇灌为体后应不能产生上下、左右及旋转位移;b)应能固定和保护绝缘密封头免遭机械损伤;c)标石内构件与盖帽之间采取左旋螺纹连接,使用专用工具才能开启:4.4材料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所采用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机容,为广防止腐蚀或其它电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外线设备中常用的其它材料相容4.4.1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所采用的工程塑料,其热变形温度不小于85C(试验方法按(GB1634进行),吸水性小于0.1%(试验方法按GB1034进行),透潮率小于0.1mg/h(试验方法按(Gl31037进行),体积电阻率大于1×101°2·cm(试验方法按GB1044进行);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应采取叫靠有效的防腐蚀处理。
4.4.2密封元件中硫化橡胶材料的性能应符合GB5577中的规定。4.4.3密封元件中的热收缩密封材料应符合YID/T590.1和YI)/T590.2的规定4.4.4监测尾缆的电气性能、渗水性能等应符合GB/T13849.1及GB/T13819.3件的规定4.4.5监测标石配套件,推荐用铸钢制做,其化学成份含量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5676的规案:铁件的表葡应有必要的防腐措施和涂覆层。4.5外观要求
4.5.1绝缘密封头的壳体及其它各零部件应形状完整,无毛刺、无气泡、无龟裂和空洞、元翘曲、无杂质等缺陷。全部底色应为均勾致。4.5.2绝缘密封头内应清洁,无灰尘及污物。固化的密封填充物应无开裂现象,周化均,密时槽和接线端子上无灌封物滴落。
YD/T815--1996
4.5.3监测尾缆的塑料护套表面无可见伤痕。4.6电气性能
4.6.1绝缘电附
绝缘密封头内各接线端「之间及各接线端子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M24.6.2耐电压强度
绝缘密封头内各接线端于之间及各接线端子与地之间应能承受耐电压强度为1kV真流电压,监测尾缆护套对地间应能承受15kV真流电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4.7漫水绝缘性能
将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全部漫没水中漫泡72h后测试。绝缘电阻应仍能满足4.6.1的规定,4.8环境性能
4.8.1温度循环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温度循环试验温度范围为-40C~+55C.各温度点保持间为2h,循环次数不少广次。试验后试样应无变形,光损坏,复测电气性能和浸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1.6和4.7的规定。
4.8.2持续高温
必要时,试验温度为55C,保持时间为100h。试验后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应无变形,无损坏,复测电气性能和没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4.6和1.7的规定。4.8.3化学腐蚀
必要时,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应能承受5%HCl、NaOH、NaCI溶液的浸泡,漫泡时间分别为24h,应无失重、无溶胀、无腐蚀现象,复测电气性能和浸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4.6和4.7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外观检查
采用旧测方法。
5.2电气性能测试
5.2.1绝缘电阳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开剥监测尾缆端头并将端部芯线全部腾空.利用监测尾缆端头芯线测试各芯线间(接线端问)的绝缘电阻,借助电解质(水)测试各芯线(接线端子)对地绝缘电阻,测试电压500V相对湿度不大于85%,测试结果应符合4.6.1的规定。5.2.2耐电压强度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利用监测尾缆端部腾空的芯线测试各芯线间(接线端子问)的耐电压强度。借助电解质(水)测试各芯线(接线端子)对地及监测尾缆护套对地的耐电压强度,测试结果应符合4.6.2的规定。
5.2.3漫水绝缘性能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盘成圆环状绑扎后浸没在水池中,漫泡72h后将监测昆缆端头芯线露山水面,利用露出水面的芯线按5.2.1的测试方法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仍能满足4.6.1的规楚。
5.3环境性能试验
5.3.1温度循环试验
将绝缘密封头盖帽盖严,温控箱调温范围应与一40C~+55C温度范围相适应.在调定温度下,在试样放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应在+3℃以内,试样在高温下恒温2h,在室温下放置2h.在低温下慎温2h.在室温下放2h,构成·-次循环,至少做三次循环后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1的规定5.3.2特续高温试验
YD/T 815-1996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放入温控箱内,在调定温度下,在试样放置范用内的温度变化应在上3(以内。试样在+55C高温中恒温100h,然后将箱中温度降至室温保持2h后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2的规定。
5.3.3化学腐蚀试验
个试样只能进行种试液的浸泡。将盖严绝缘密封头盖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平放于容器内,然后倒入试液。试样在试验期间应全部漫泡在试液中,浸泡24h后,取出擦干,检查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3的规定。
检验规则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1型式检验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6.1.1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首次生产由其它厂转来的产品;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材料、工艺如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连续停产三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
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样品,不管检验是否合格,均不得出厂6.1.2
型式检验的抽样,最少为3套。
型式检验的项目列于表1。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月和抽样比例列于表1。表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检验项日和类别
检验项目
电气性能
绝缘电阻
耐电压强度
漫水绝缘性能
温度循环
环境性能
持续高温\
化学腐蚀!
1)为必要时才检验。
6.3判定规则
技术要求
(见条文号)
出广检验
型式检验
每次抽样最少3套
6.3.1型式检验的项目中,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应抽取加倍的样品检验,仍不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应停产进行质量分析,制订改进措施,直至型式检验合格6.3.2出广检验的项目均应100%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予以报废,不得出厂。6.4合格品出厂应由制造厂家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认可,并签发产品合格证,随机出厂27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YD/T815—1996
产品壳体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产品的名称、型号、制造单位和生产编号7.2包装
7.2.1产品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询标志应符合GB3873的规定。7.2.2-套光缆线路监测尾缆(除监测标石配套件)装入·个基本包装,基本包装为塑料袋.若干个基本包装装入一个大包装箱内。
7.2.3大包装箱内除产品本身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备附件及专用I.具等;
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
d)装箱清单。
7.2.4监测标石配套件包装
监测标石配套件应采用木箱或木条箱包装。7.3运输
产品的包装应适合任何运输工具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暴晒。7.4贮存
7.4.1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十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7.4.2贮存温度:40℃~+55℃。27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电阻是根据光缆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项重要指桥。光缆线路监测尾缆主要用丁监测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还可监测光缆通信线路中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所以它是光缆通信线路中的重要组件之。目前,我国该产品尚无通信行业标准和规定,国际标准中对该产品也无具休的规范,要求和建议。制订该产品的通信行业标准是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指导该产品性能检测的需要。本标准参照了国内部分已建光缆干线工程验收资料、测试情况、施工规范和要求,以及外线设备中对光缆接头盒国内外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统一技术依据。本标准的制定对提高光缆通信线路施工和维护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邮电工业杭州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镇东。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
YD/T815---1996
本标准规了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产品型号、结构及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丁监测光缆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及监测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用于上述月的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873--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5577~-85合成橡胶牌号规定
GB5676-85-般工程用铸造碳钢
GB/T13849.1一93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第一部分:-般规楚GB/T13849.3一93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第三部分:铜芯、实心或泡涞(带皮泡沭)聚烯烃绝缘、填充式、挡潮层聚乙烯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D/T590.1-92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部分;通用技术条件YD/T590.292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二部分:热缩套管YD/T638.2-93光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3型号
3.1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型号按YD/T638.2中的方法命名,型号应反映出产品的专业代号、主称代号、标准化序号和长度。
产品型号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隔离符号
产品标准化序号
沁附属配套设备
光通结设备
3.2产品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标准号、型号构成。标准示例:尾缆长度为5m的GP11型光缆线路监测尾缆表示为光缆线路监测尾缆YD/T8151996 GP 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2-12批准1996-07-01实施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40℃~+5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4.2使用寿命:20年。
4.3结构
YD/T 815-1996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由绝缘密封头、监测尾缆、密封元件、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和监测标配货件五部分组成。
4.3.1绝缘密封头
绝缘密封头是本产品的主体,应能在壳体内的绝缘端了板上至少提供6个测试端了,且有明鼎的临测尾缆芯线色谱位号标记。
4.3.2监测尾缆是绝缘密封头与被测光缆之间的连接导体。是用双PE护套且加有金属屏蔽层护套间及芯线间填充石油膏,铜芯线外径不小于0.7mm,芯线数不少于6根的专用电缆。4.3.3密封元件
密封儿件用于绝缘密封头内部及其与腔测尾缆之问的密封。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密封方式可以采用热收缩密封和机械密封,或者是两督的结合:a)热收缩密封:用内壁涂有热熔胶的管状或片状的聚乙烯热收缩材料加热后密封;h)机械密封:使用胶粘剂、硫化橡胶部件、非硫化自粘橡胶、糊胶封装混合物等通过机械方式密封。
4.3.4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
光缆接头盒进水监测模块与监测尾缆的芯线相连后牢固地固定在光缆接头盒壳体底部4.3.5监测标石配套件由标石内构件和盖帽组成,且应具有以下功能:a)标石内构件与标石浇灌为体后应不能产生上下、左右及旋转位移;b)应能固定和保护绝缘密封头免遭机械损伤;c)标石内构件与盖帽之间采取左旋螺纹连接,使用专用工具才能开启:4.4材料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所采用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机容,为广防止腐蚀或其它电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外线设备中常用的其它材料相容4.4.1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所采用的工程塑料,其热变形温度不小于85C(试验方法按(GB1634进行),吸水性小于0.1%(试验方法按GB1034进行),透潮率小于0.1mg/h(试验方法按(Gl31037进行),体积电阻率大于1×101°2·cm(试验方法按GB1044进行);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应采取叫靠有效的防腐蚀处理。
4.4.2密封元件中硫化橡胶材料的性能应符合GB5577中的规定。4.4.3密封元件中的热收缩密封材料应符合YID/T590.1和YI)/T590.2的规定4.4.4监测尾缆的电气性能、渗水性能等应符合GB/T13849.1及GB/T13819.3件的规定4.4.5监测标石配套件,推荐用铸钢制做,其化学成份含量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5676的规案:铁件的表葡应有必要的防腐措施和涂覆层。4.5外观要求
4.5.1绝缘密封头的壳体及其它各零部件应形状完整,无毛刺、无气泡、无龟裂和空洞、元翘曲、无杂质等缺陷。全部底色应为均勾致。4.5.2绝缘密封头内应清洁,无灰尘及污物。固化的密封填充物应无开裂现象,周化均,密时槽和接线端子上无灌封物滴落。
YD/T815--1996
4.5.3监测尾缆的塑料护套表面无可见伤痕。4.6电气性能
4.6.1绝缘电附
绝缘密封头内各接线端「之间及各接线端子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M24.6.2耐电压强度
绝缘密封头内各接线端于之间及各接线端子与地之间应能承受耐电压强度为1kV真流电压,监测尾缆护套对地间应能承受15kV真流电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4.7漫水绝缘性能
将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全部漫没水中漫泡72h后测试。绝缘电阻应仍能满足4.6.1的规定,4.8环境性能
4.8.1温度循环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温度循环试验温度范围为-40C~+55C.各温度点保持间为2h,循环次数不少广次。试验后试样应无变形,光损坏,复测电气性能和浸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1.6和4.7的规定。
4.8.2持续高温
必要时,试验温度为55C,保持时间为100h。试验后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应无变形,无损坏,复测电气性能和没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4.6和1.7的规定。4.8.3化学腐蚀
必要时,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应能承受5%HCl、NaOH、NaCI溶液的浸泡,漫泡时间分别为24h,应无失重、无溶胀、无腐蚀现象,复测电气性能和浸水绝缘性能应仍能满足本标准4.6和4.7的规定。5试验方法
5.1外观检查
采用旧测方法。
5.2电气性能测试
5.2.1绝缘电阳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开剥监测尾缆端头并将端部芯线全部腾空.利用监测尾缆端头芯线测试各芯线间(接线端问)的绝缘电阻,借助电解质(水)测试各芯线(接线端子)对地绝缘电阻,测试电压500V相对湿度不大于85%,测试结果应符合4.6.1的规定。5.2.2耐电压强度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利用监测尾缆端部腾空的芯线测试各芯线间(接线端子问)的耐电压强度。借助电解质(水)测试各芯线(接线端子)对地及监测尾缆护套对地的耐电压强度,测试结果应符合4.6.2的规定。
5.2.3漫水绝缘性能测试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盘成圆环状绑扎后浸没在水池中,漫泡72h后将监测昆缆端头芯线露山水面,利用露出水面的芯线按5.2.1的测试方法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仍能满足4.6.1的规楚。
5.3环境性能试验
5.3.1温度循环试验
将绝缘密封头盖帽盖严,温控箱调温范围应与一40C~+55C温度范围相适应.在调定温度下,在试样放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应在+3℃以内,试样在高温下恒温2h,在室温下放置2h.在低温下慎温2h.在室温下放2h,构成·-次循环,至少做三次循环后测试,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1的规定5.3.2特续高温试验
YD/T 815-1996
将绝缘密封头盖盖严,放入温控箱内,在调定温度下,在试样放置范用内的温度变化应在上3(以内。试样在+55C高温中恒温100h,然后将箱中温度降至室温保持2h后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2的规定。
5.3.3化学腐蚀试验
个试样只能进行种试液的浸泡。将盖严绝缘密封头盖的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平放于容器内,然后倒入试液。试样在试验期间应全部漫泡在试液中,浸泡24h后,取出擦干,检查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3的规定。
检验规则
光缆线路监测尾缆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1型式检验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6.1.1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首次生产由其它厂转来的产品;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材料、工艺如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连续停产三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
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型式检验的样品,不管检验是否合格,均不得出厂6.1.2
型式检验的抽样,最少为3套。
型式检验的项目列于表1。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月和抽样比例列于表1。表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检验项日和类别
检验项目
电气性能
绝缘电阻
耐电压强度
漫水绝缘性能
温度循环
环境性能
持续高温\
化学腐蚀!
1)为必要时才检验。
6.3判定规则
技术要求
(见条文号)
出广检验
型式检验
每次抽样最少3套
6.3.1型式检验的项目中,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应抽取加倍的样品检验,仍不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应停产进行质量分析,制订改进措施,直至型式检验合格6.3.2出广检验的项目均应100%检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予以报废,不得出厂。6.4合格品出厂应由制造厂家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认可,并签发产品合格证,随机出厂27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YD/T815—1996
产品壳体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产品的名称、型号、制造单位和生产编号7.2包装
7.2.1产品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询标志应符合GB3873的规定。7.2.2-套光缆线路监测尾缆(除监测标石配套件)装入·个基本包装,基本包装为塑料袋.若干个基本包装装入一个大包装箱内。
7.2.3大包装箱内除产品本身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备附件及专用I.具等;
使用说明书;
合格证;
d)装箱清单。
7.2.4监测标石配套件包装
监测标石配套件应采用木箱或木条箱包装。7.3运输
产品的包装应适合任何运输工具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暴晒。7.4贮存
7.4.1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十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7.4.2贮存温度:40℃~+55℃。27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