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光缆接头盒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3:42:11
  • YD/T814-1996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814-1996

  • 标准名称:

    光缆接头盒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6-02-12
  • 实施日期:

    1996-07-01
  • 作废日期:

    2005-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41.21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42通信线路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2-10724
  • 页数:

    17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8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邮电工业杭州公司
  • 相关标签:

    光缆 接头盒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有2个附录 YD/T 814-1996 光缆接头盒 YD/T814-199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814—1996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光缆接头盒是光缆通信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它对光缆光纤连接的保护和光缆线路的通信传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光缆接头盒作了一些建议和规定,而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制订光缆接头盒的通信行业标准是我国通信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需要。本标准参照了ITU-TL.13:1992《在外线设备中光缆护套的接头和光纤安放》和IEC1073-1:1994《光纤光缆接头第1部分:总规范-构件和附件》中的部分内容及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同时参考了国家光缆通信一级干线工程(京汉广架空、京济宁直埋光缆工程技术规范书;京沈哈直埋、京汉广直埋、京太西直埋光缆工程标书;国家一级干线工程接头盒选型测试报告,国产接头盒产品质量检验演示目的和要求等)技术规范书、工程标书、选型测试报告、产品质量检验演示目的和要求等资料中关于光缆接头盒的标准和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光缆接头盒产品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本标准的制订将对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邮电工业杭州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镇东、陈永诗、刘泽恒。60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光缆接
YD/T 814—1996
本标准规定了光缆接头盒的产品分类、型号、结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光缆线路中架空、管道(隧道)、直埋等敷设方式安装使用的光缆接头盒。除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外,以上场合使用的光缆接头盒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海底、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和应急光缆接头盒。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0--84不锈钢棒
GB 2423.10—81目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 2423. 24-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试验GB 2424.14--81
太阳辐射试验导则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 3281—82
GB 3873—83
.GB 5577—85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厚钢板技术条件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合成橡胶牌号规定
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 7425.1—87
GB 7425. 2-87
GB 8405. 2—87
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方法拉伸
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方法温度循环YD/T 590.1—92
YD/T 590.2—92
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二部分热缩套管YD/T 629.1—93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传输功率监测法YD/T 638.2—93
光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
IEC 1073-1:1994
光纤光缆接头第1部分:总规范-构件和附件3术语和相关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光纤接头
将两根光纤永久地或可分离开地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3.2光缆接头
两根或多根光缆之间的保护性连接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2-12批准1996-07-01实施
4般规范
4.1分类
YD/T 814--1996
4.1.1按光缆使用场合分类,可分为架空、管道(隧道)、直埋。4.1.2按光缆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直通接续、分歧接续。4.1.3按密封方式分类,可分为机械密封、热收缩密封。分类代号如表1规定。
表1分类代号
使用场合
光缆连接方式
密封方式
4.2规格
管道(隧道)
机械密封
热收缩密封
用光缆中光纤的实际数目的阿拉伯数字表示。4.3型号及标记
4.3.1光缆接头盒的型号按YD/T638.2中的方法命名,型号应反映出产品的专业代号、主称代号、使用场合代号、光缆连接方式代号、密封方式代号和规格,产品型号由以下各部分构成:G
-规格
使用场合代号
光缆连接方式代号
密封方式代号
-隔离符号
产品标准化序号
光附属配套设备
光通信设备
4.3.2产品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标准号、型号构成。示例:用机械密封方式密封的24芯架空光缆的分歧光缆接头盒的标记表示为:光缆接头盒YD/T814-1996GP××-JFK24。4.4一般要求
4.4.1具有恢复光缆护套的完整性和光缆加强构件的机械连续性的性能。608
YD/T 814--1996
4.4.2提供光缆中金属构件的电气连通、接地或断开的功能,4.4.3具有使光缆接头免受环境影响的性能。4.4.4提供光纤接头的安放和余留光纤存储的功能。5技术要求
5.1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A类:—25℃~+55℃;B类:-40℃~+5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5.2使用寿命:20年。
5.3结构
光缆接头盒应由外壳、内部构件、密封元件和光纤接头保护件四部分组成。5.3.1外壳
当需要时外壳上可安装接地引出装置,用以将光缆接头盒内及光缆中的金属构件引出接地。用于直埋光缆的光缆接头盒外壳还应具有光缆线路监测尾缆引出的功能。外壳上应能安装气门嘴,当需要时用以光缆接头盒内密封检查时充气及测量气压。5.3.2内部构件
光缆接头盒内部构件应包括以下部分:a)支撑架:是内部构件的主体,用以内部结构的支撑;b)光纤安放装置:用于有顺序地存放光纤接头(及其保护件)和余留光纤,余留光纤的长度不小于1.6m,余留光纤盘放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7.5mm。并有为重新接续提供容易识别纤号的标记和方便操作的空间,装置的结构可采用横向滑动式、绕活页转动式、提起式或展开式等;c)光缆固定装置:用于光缆护套固定和光缆加强构件固定;d)电气连接装置:当需要时,用以将光缆中金属构件连通、接地或断开。5.3.3密封元件
密封元件用于光缆接头盒本身及光缆接头盒与光缆护套之间的密封。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方式可以采用热收缩密封和机械密封,或者是两者的结合:a)热收缩密封:用内壁涂有热熔胶的管状或片状的聚乙烯热收缩材料加热后密封;b)机械密封:使用胶粘剂、硫化橡胶部件、非硫化自粘橡胶、糊胶封装混合物等通过机械方式密封。5.3.4光纤接头保护件
光纤接头的保护可以采用热收缩保护管、护夹、V型槽胶注封固。5.4材料
光缆接头盒所有零件采用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相容,并与光缆护套材料相容。为了防止腐蚀或其他电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外线设备中所常用的其他材料相容。5.4.1光缆接头盒采用的工程塑料,其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提示的附录)的规定。5.4.2外壳外部的金属构件及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其性能应符合GB3281和GB1220的规定。5.4.3密封元件中硫化橡胶材料的性能应符合GB5577的规定。5.4.4密封元件中非硫化(自粘)橡胶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规定。5.4.5热收缩密封材料的性能应符合YD/T590.1和YD/T590.2的规定,5.4.6光纤接头增强保护件采用的材料及填充物的热熔温度应不小于120℃,热软化温度应不小F90℃,应能在一40℃~+60℃温度下长期使用。5.4.7全部材料应无毒,无腐蚀,对人体健康和外线其他设备无副作用。5.5外观
YD/T814—1996
光缆接头盒应形状完整,无毛刺、无气泡、无龟裂和空洞、无翘曲、无杂质等缺陷。全部底色应均匀连5.6光纤接头保护
光纤接头应加以保护,经保护后的光纤接头应能免遭潮气的侵蚀,不应增加保护前的光纤接头衰减,其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应符合IEC1073-1中的规定。5.7光学性能
光缆接头盒内的余留光纤盘绕在光纤安放装置内,在光缆接头盒安装使用的操作中,光纤接头应无衰减变化。
5.8密封性能
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完毕后,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kPa土5kPa,浸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5.9再封装性能
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重复三次封装后进行试验。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kPa土5kPa,浸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
5.10机械性能
经下列各项试验后,光缆接头盒盒体及盒内各部分应无变化,必要时作通光检查或打开盒体检查。下列各试验均应在光缆接头盒内充入60kPa士5kPa气压,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壳体及其构件应无裂痕,无损坏和明显变形。
5.10.1拉伸
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不小于1000N的轴向拉伸力。5.10.2压扁
架空、管道(隧道)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600N/10cm的压力、直埋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2000N/10cm的压力,时间1min。
5.10.3冲击
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冲击能量为16N·m,冲击次数为三次的冲击。5.10.4弯曲
光缆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应能承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土45°的10个循环的弯曲。5.10.5扭转
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扭矩不小于50Nm,扭转角度士90°,共10次循环的扭转。5.10.6轴向压缩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应能承受100N轴向压力。5.11环境性能
5.11.1温度循环
光缆接头盒温度循环试验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应符合表2规定,循环次数应不少于10次。表 2 温度循环
使用环境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架空、管道(隧道)
A类:—25
B类:—40
YD/T814-1996
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60kPa士5kPa,试验后检查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5kPa,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5.11.2持续高温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应能经受持续高温的试验。试验温度为60℃士2℃,保持时间为100h。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60kPa士5kPa,试验后检查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3kPa,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
5.11.3振动
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振动频率为10Hz、振幅为士3mm、振动次数为105次的振动。光缆接头盒的充气压力为60kPa士5kPa,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
5.11.4水汽渗透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应能经受水汽渗透的试验。光缆接头盒在水温为60℃士2℃的水中浸泡24h后,测得水汽渗透率应小于0.1mg/h。5.11.5太阳辐射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应能经受太阳辐射的试验。经辐射强度为1.12kW/m°,辐射总量为8.96kW·h/m2的太阳辐射后,对它进行冲击能量为16N·m,冲击次数为三次的冲击。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60kPa士5kPa,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壳体及其构件应无裂痕、无摄坏和明显变形。5.11.6化学腐蚀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应能经受化学腐蚀的试验。在5%HCI、NaOH、NaCI溶液中分别浸泡24h。光缆接头盒充气压力为60kPa士5kPa,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同时应无失重、无溶胀、无腐蚀现象。5.12电气性能
5.12.1绝缘电阻
将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沉人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内光缆中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M2。5.12.2耐电压强度
将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内光缆中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作用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方法。
6.2光学性能试验
按照YD/T629.1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仪器设备及方法,采用监测法监测光缆接头盒按规程进行安装操作前后衰减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符合5.7的规定。6.3密封性能试验
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气门嘴和气压表的安装如图1所示。向光缆接头盒内充入100kPa土5kPa气压的干燥空气或氮气,待气压稳定后浸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观察15min,应无气泡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611
6.4机械性能试验
6.4.1试样制备
YD/T814—1996
光缆接头盒
气门嘴
图1气门嘴和气压表安装示意图
根据技术要求制备适合于检查气压变化的试样。试样气门嘴和气压表应按6.3的规定安装。6.4.2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符合GB7425.1的规定。6.4.3拉伸试验
光缆接头盒拉伸试验可按GB7425.2的规定在光缆拉力机上进行。汽源
对于光缆从两端进出的光缆接头盒,先将光缆接头盒放在拉力机的中央部位,再将两根光缆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绕过滑轮夹持在两边卡盘上;对于光缆从·一端进出的光缆接头盒,应先用挤塑钢丝绳将光缆接头盒套在拉力机有三个滑轮一方的中间滑轮上,再将两根光缆向一个方向从两边绕过滑轮分别夹持在两边的卡盘上,如图2所示,卡盘的夹持点应距光缆接头盒与光缆连接处500mm以上,拉伸速度为10mm/min,最大拉力为1000N,维持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5.10.1的规定。612
6.4.4压扁试验
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
YD/T814—1996
图2拉伸试验示意图
用一块宽为100mm的平压板,放在被试光缆接头盒中心部位上施加压力1min,如图3所示,试验结果应符合5.10.2的规定。
6.4.5冲击试验
YD/T 814---1996
加压1min
图3压扁试验示意图
光缆接头盒在常温下,置于水平光滑平坦的冲击工作台面上,被冲击的部位对准导向管下出口,将限位抽板插入导向管上部冲击能量为16N·m处的槽口,冲击用圆球平放在抽板上,抽出抽板,圆球沿导向管内孔自由落体,冲击光缆接头盒壳体,不同部位冲击三次,如图4所示,试验结果应符合5.10.3的规定。
冲击钢球
试验架支臂
试验架立柱
6.4.6弯曲试验
试验架冲
限位抽板
击球导向管
光缆接头盒
图4冲击试验示意图
将光缆接头盒固定在一个光滑、平坦的水平面上,在距光缆接头盒端部150mm长度处的光缆上施614
YD/T 814—1996
加一个5.10.4规定的力使光缆偏转45°,在偏转位置保持1min后,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向相反方向进行同样的操作,保持1min,完成一个弯曲循环,共10个循环。如图5所示。对安装在光缆接头盒上的每根光缆都应进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0.4中的规定。加力150N
一加力点
热缩端帽
光缆接头盘
6.4.7扭转试验
固定光缆接
头盒夹具
图5弯曲试验示意图
将光缆接头盒用夹具夹牢,用旋转夹头将距离光缆接头盒出缆口500mm处的一根光缆夹持牢固,做好光继扭转起始位置标记后,按5.10.5中的规定对光缆进行扭转,先扭转90°,在该位置保持1min然后回到原始位置,在相反方向重复同样的操作,完成一个循环,共扭转10个循环,施加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5oN·m。如图6所示。
对安装在光缆接头盒上的每根光缆都应进行扭转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0.5的规定。500mm
光缆接头盒
固定光缆接头盆夹具
图6扭转试验示意图
6.4.8轴向压缩试验
轴向压缩试验按IEC1073-1:1994的4.5.7规定的方法进行。旋转夹头
试验时,将光缆接头盒竖置,把光缆接头盒下端光缆靠近连接处的部位夹紧,在光缆接头盒上方施加100N的轴向压力,并保持1min,如图7所示,试验结果应符合5.10.6的规定。615
6.5环境性能试验
6.5.1温度循环试验
加压1min
光缆接头盒
YD/T814—1996
夹持宽度相当于
三倍光缆直径
相当于光缆直径
图?轴向压缩试验示意图
光缆接头盒温度循环试验按GB8405.2规定进行。试样制备应符合6.4.1规定,温控箱的容积至少应大于被测试样的3倍,调温范围应与试验要求范围相适应,在调定温度下,在试样放置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应在士3℃以内。
试样在高温下恒温2h,在室温下放置2h,在低温下恒温2h,再在室温下放置2h,构成-个循环,共做10次循环,试验结果应符合5.11.1的规定。6.5.2持续高温试验
试样制备及试验条件应分别满足6.4.1和GB8405.2的规定。试样放入设定温度为十60℃的高温箱中恒温100h,然后将箱中温度降至室温,试样在室温中恢复2h后,检测光缆接头盒的气压变化,试验结果应符合5.11.2的规定。6.5.3振动试验
按照GB2423.10进行振动试验。光缆接头盒水平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两端距光缆接头盒出缆口处100×Dmm(D为光缆直径,单位为mm)的光缆固定于不振动支架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1.3的规定。
6.5.4水汽渗透试验
本试验按IEC1073-1:1994的4.5.2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装置如图8所示,在试验中的光缆接头盒的两端,都用金属毛细管替代光缆进行密封连接,测出1,然后把样品放在温度为60士2℃的水中漫泡24h,用潮气含量小于5×10-6的干燥空气或氮气以20mL/min至50mL./min之间的速率通过样品,直到在微量水份测试仪上获得稳定的读数2。然后,把输人(,)和输出(Y2)的氮气含潮量之差换成水汽渗透率,以mg/h表示。试验结果应符合5.11.4的规定。616
干燥空气
或氮气
6.5.5太阳辐射试验
YD/T 814--1996
毛细背连接气路
光缆接头盒
水温+612°0
图8水汽渗透试验示意图
金属插孔
微量水份
测试仪
按GB2423.24和GB2424.14中的方法A进行试验,其辐射强度为1.12kW/m。24h为--周期,8h照射,16h不照射,每一周期的辐射总量为8.96kW-h/m。试验箱内照射期间的温度为55℃,试验持续时间为三个周期(即72h),采用的光源为光谱分布与太阳光比较接近的、且加装红外滤光玻璃的氙弧灯,辐照结束后再按5.10.3规定方法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11.5的规定。6.5.6化学腐蚀试验
每个试样分别进行一种试液的浸泡。将光缆接头盒平放于.个玻璃容器内,然后倒入试液。光缆接头盒在试验期间应全部浸泡在试液中,浸泡24h后,取出擦干,观察外观,检查气压变化情况。试验结巢应符合5.11.6的规定。
6.6电气性能测试
6.6.1绝缘电阻测试
按图9所示连接光缆和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光缆护套中金属构件分别与光缆接头盒中的金属件相连。将封装的光缆接头盒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将盒外光缆截断,使金属构件腾空绝缘,用高阻计测量两端光缆金属构件之间和金属构件对地的绝缘电阻。测试结果应符合5.12.1的规定。
光继接头盆
6.6.2耐电压强度测试
图9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测试示意图光缆
光缆接头盘
试样处理和试验方法按6.6.1的规定进行。用电压测试仪测试光缆接头盒内金属构件之间和金属构件对地之间的耐电压强度。测试结果应符合5.12.2的规定。6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