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958-1998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

【通信行业标准(YD)】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1:03:14
- YD/T958-1998
- 现行
标准号:
YD/T 958-1998
标准名称: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8-07 -
实施日期:
199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4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上建立、维护、清除祯方式(帧中继或顿交换)连接的消息和程序。这些消息和程序应用于基本速率和一次群速率接口。它们通常与YDN 034.3-1997所定义的消息和程序一起使用。 YD/T 958-1998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 YD/T958-1998

部分标准内容:
YD/T958—1998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Q.933(03/1993)《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规范》制定的。技术内容与该国际建议等效。本标准从1998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 C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慧玲、张国宏、高兰。50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
顿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1(DSS1)signalling specification for frame mode basic call control1范围
YD/T 958--1998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上建立、维护、清除赖方式(赖中继或顿交换)连接的消息和程序。这些消息和程序应用于基本速率和一次群速率接口。它们通常与YDN034.3-一1997所定义的消息和程序一起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034.3—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第3部分:第三层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ITU-T建议Q.922(1992),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数据链路层用于懒方式承载业务的ISDN数据链路层规范
ITU-T建议Q.951(1992)
使用DSS1的号码识别补充业务第三级描述控制ISDN补充业务的ISDN通用程序ITU-T建议Q.932(1992)
ISDN懒方式承载业务
ITU-T建议I.233(1992)
ITU-T建议I.334(1992)
ITU-T建议I.370(1992)
ITU-T 建议 T.71(1992)
ITU-T 建议 X.75(1992)
ISDN号码/子地址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地址的关系原则ISDN慎方式业务拥塞管理
用于半双工物理层设施的扩展平衡型接入协议(LAPB)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公共网络的分组交换信令系统用于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TU-T建议X.200(1992)
ITU-T建议X.210(1992)OSI业务定义约定ITU-T建议X.213(1992)OSI网络业务定义信息处理系统一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内部组织ISO/IEC 8648(1992)
3缩略语
(HDLC的)异步平衡模式
(HDLC的)异步响应模式
承载能力
指示的B或H通路
任何B或H通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8-07批准1998-09-01实施
YD/T 958—1998
已建立的B或H通路
命令/响应
主叫线识别提供
被接线识别提供
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累积转接时延
D通路
丢弃指示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交换机终接
顿校验序列
恢处理器
方式信息字段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信息单元
综合业务数字网
国际标准化组织
局域网
链路接入平衡协议
低层兼容性
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
网络连接
网络层
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接入点
(HDLC的)正常响应方式
第二类网络终端
开放系统互连
永久虚电路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服务质量
远端恢处理器
量扩展的异步平衡模式(顿)
业务接人点标识符
同步和协调功能
与子网有关的会聚协议
终端适配器
第一类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标识符
无编号确认()
交换标识(恢)
4顿方式连接控制综述
YD/T958--1998
在本标中,使用术语“呼人”和“呼出”来描述在接口的用户侧所观察到的懒方式呼叫。本标准包括了在S/T参考点上的下列程序:1)通过建立与懒方式连接相关的承载通路(B或H),电路交换接入远端处理器(方式A)。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带内信令来提供懒方式网络处理器,如图1所示。NT2
远处理器
交换机整接
第1步
使用YDN 034.3—1997程序在TE1/NT2和RFH之间建立电路方式承载连接。第公步
使用本标准规定的带内程序建立赖方式承载连接1如果在TE1/NT2和RFH之间存在半永久连接,则不需要第1步。2RFH可以驻留在ISDN外面。
图1方式A:两步懒方式呼叫建立2)通过建立慎方式的连接接人本地ISDN的慎方式虚电路业务(方式B)。这种连接可以由用户也可由ISDN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承载通路和D通路,如图2所示。NT2
FH懒处理器
单步(在D通路上)使用本标准程序建立顿方式承载连接注
承载裁通路或D通路都可使用。
本地交换机
2FH 功能的位量可以放在远攀,但为了支持在D通路上的顿方式承载业务,某些FH功能需要放在本地交换机中。
图2方式B:综合接入
注:S/T指S和T,或S;或T参考点。511
YD/T 958—1998
本章定义了每个呼叫所具有的慎方式呼叫控制状态。这些定义并不适用于接口本身、任何附属设备、D通路或传送D通路信令的逻辑链路的状态,因为在一个用户一网络接口上可能同时存在若干个顿方式呼叫,而每个呼叫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接口本身的状态就不能明确规定了。顿方式呼叫控制程序的详细描述在第7章给出,包括:a)通过用户一网络接口传递的消息序列,这些消息在第5章中定义;b)发生在用户侧和网络侧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动作。当顿中继和慎交换承载业务存在不同时,将明确指出这些不同点。在本标准中,以B通路为参考。对于使用H通路的业务,B通路的参考应指相应的H通路。4.1懒方式呼叫
这一小节定义了懒方式呼叫的呼叫控制状态。第7章讲述了呼叫控制程序。术语“呼叫”在本小节中指“懒方式呼叫”。
4.1.1在接口用户侧的呼叫状态
本小节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用户侧可能存在的状态。4.1.1.1零状态(U0)
无呼叫。
4.1.1.2呼叫起始(U1)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用户请求网络建立呼叫。4.1.1.3呼出进程(U3)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收到确认信息,表示网络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信息。
4.1.1.4呼叫递交(U4)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主叫用户已收到远端用户开始提醒的指示。4.1.1.5呼叫呈现(U6)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收到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响应。4.1.1.6呼叫接收(U7)
本状态在呼入时存在,这时用户已经开始提醒,但尚未应答。4.1.1.7连接请求(U8)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应答了呼叫并正在等待得到呼叫。4.1.1.8呼入进程(U9)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发送确认信息,表示用户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1.9运行(U10)
呼人时,本状态表示用户已收到网络有关用户得到呼叫的确认信息。呼出时,本状态表示用户已收到远端用户应答呼叫的指示。
4.1.1.10拆线请求(U11)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请求网络清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并正在等待响应。4.1.1.11拆线指示(U12)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收到一个拆线请求,因为网络已拆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4.1.1.12释放请求(U19)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请求网络释放,并正在等待响应。4.1.2在接口网络侧的呼叫状态
本小节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网络侧可能存在的状态。4.1.2.1零状态(NO)
无呼叫。
4.1.2.2起始呼叫(N1)
YD/T958—1998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接收到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响应。4.1.2.3呼出进程(N3)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发生一个确认信息,表示网络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2.4呼叫递交(N4)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指示远端用户已经开始提醒。4.1.2.5呼叫呈现N6)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发出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收到满意的响应。4.1.2.6呼叫接收(N7)
本状态在呼入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用户正在提醒的指示,但尚未收到应答。4.1.2.7连接请求(N8)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应答,但尚未给出呼叫。4.1.2.8呼人进程(N9)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确认信息,表示用户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2.9运行(N10)
呼人时,本状态表示网络已把呼叫给予被叫用户。呼出时,本状态表示网络已指示远端用户已应答用户。
4.1.2.10拆线请求(N11)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从用户收到一个清除端到端连接(如果有的话)的请求。4.1.2.11拆线指示(N12)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拆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并已发送一个拆除用户一网络连接的请求。4.1.2.12释放请求(N19)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请求用户释放,并正在等待响应。4.1.2.13呼叫早释(N22)
本状态在点到多点配置的呼入时存在,这时呼叫正在被清除,但任一用户都尚未得到呼叫。5消息功能定义和内容
本章综述了消息的结构,着重说明了每条消息的功能定义和信息内容(即语义学)。各定义包括:1)简述消息方向和用途,包括该消息是否与下述情况有关:a)局部有效,即仅与始发或终接接人有关;b)接人有效,即与始发和终接接人有关,但与网络无关,c)双重有效,即与始发或终接接人有关,也与网络有关;d)全局有效,即与始发和终接接人及网络都有关。2)按照在消息中出现的次序(对所有消息类型,其相对次序是相同的)列出码组0信息单元表。对每个信息单元,该表要表明:
a)本标准中描述该信息单元的章节;b)发送该信息单元的方向,即用户到网络(U-N),网络到用户(N-U)或双向,注:本章中的“用户一网络术语指的是TE-ET、TE-NT2和NiT2-ET接口结构。c)根据解释信息单元具体使用情况的注解来决定信息单元是必选的(M)还是任选的(O);d)用八比特组表示信息单元的长度(或容许的长度范围),其中“*表示未做规定的最大长度,它513
由网络或业务决定。
YD/T 958-1998
注:所有的消息可能包括来自码组5、6和7的信息单元及相应的锁定信息单元,它们符合本标准第6.5.2至第6.5.3中所规定的编码规则。然而这些信息单元没有一个在本章中的任何一个表中列出。表1用于慎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
用于呼叫建立的消息
提醒(ALERTNG)
呼叫进程(CALLPROCEEDING)
连接(CONNECT)
连接证实(CONNECTACKNOWLEDGE)进展(PROGRESS)
建立(SETUP)
用于呼叫清除的消息:
拆线(DISCONNECT)
释放(RELEASE)
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
其他消息:
状态(STATUS)
状态询问(STATUS ENQUIRY)
注:表示参考本标准的相应章节。5.1用于顿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
参考(注)
表1归纳了顿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这些消息是YDN034.3—1997中规定的消息的子集。本建议中使用的消息的范围和有效性在YDN034.3一1997中定义;在不相同的地方和/或出现新的信息单元时,将明确指出并作完整的说明。5. 1.1提醒(ALERTING)
该消息由被叫用户送给网络,并由网络送给主叫用户,以表示被叫用户已开始提醒,见表2。表 2提醒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提醒
有效范国: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6)
在方式B中,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长度(八比特组)
2~34
(注5)
(注7)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当在点-点数据链路上提供来呼叫并且被叫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用户信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含该信息单元。如果被叫用户在ALERTING消息中包含了用户信息,则在网络到用户的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YD/T958--1998
5.1.2呼叫进程(CALL PROCEEDING)该消息由被叫用户发送给网络,或由网络发送给主叫用户,表示所请求的呼叫已经开始建立,并且表示将不再接受呼叫建立信息。呼叫进程消息的内容见表3。表3呼叫进程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呼叫进程
有效范:局部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网络→用户
如果本消息是响应 SETUP的第→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总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购是必选信患单元。2
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4
5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3连接(CONNECT)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长度(八比特组)
(注5)
本消息由被叫用户发送给网络,并由网络发送给主叫用户,表示呼叫已被被叫用户接受(见表4)。表4连接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连接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端到端转接时延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链路层核心参数
链路层协议参数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X.213优先权
低层兼容性
用户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6)
任选(注7)
任选(注8)
任选(注9)
任选(注10)
任选(注10)
任选(注11)
任选(注12)
任选(注13)
在方式B中,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消息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5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长度(八比特组)
(注5)
2~27
2~24
(注14)
YD/T 958—1998
表4(完)
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端到端转接时延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分组层二进制参数信息单元时,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
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测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中继方式下,如果响应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链路层协议参数,则包括该信息单元。它由网络透明传送。9
在顿交换的方式下,当网络要向主叫用户指示经协商同意的链路层协议参数时,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要向网络指示经协商同意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这种方式下,这些参数只具有局部有效的意义。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被连接用户,10
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X.213优先权信息单元时,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确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应客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低层兼容性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用户所得到的呼叫在CONNECT消息中含有低层兼容性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与主叫用户的低层兼容性协商可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见YDN 034.3—1997的附录J)。当购应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用户信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用户所得到的呼叫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用户一用户信息单元,购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无。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4连接证实(CONNECT ACKNOWLEDGE)本消息由网络发送给被叫用户表示用户已得到了呼叫,它也可以由主叫用户向网络发送以允许使用对称的呼叫控制程序。连接证实消息的内容见表5。表 5连接证实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连接证实
有效范围:局部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网络→用户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2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5拆线(DISCONNECT)
任选(注 1)
长度(八比特组)
(注2)
本消息由用户发送,以请求网络拆除顿方式连接,或由网络发送,表示恢方式连接已被拆除。拆线消息的内容见表6。
表6拆线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拆线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3)
长度(八比特组)
(注2)
2~24
信息单元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YD/T 958
3—1998
表6(完)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类
任选(注3)
任选(注4)
长度(八比特组)
(注5)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2
按照OSI网络业务请求,可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指示被连接的用户。3
当用户启动呼叫清除并且在呼叫清除时向远用户传送用户信息时,则包含括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
5.1.6进展(PROGRESS)
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以表示在互通事件中的呼叫进展情况。进展消息的内容见表7。表?进展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进展
有效范围:全局免费标准bzxz.net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进展表示语
网络→用户
1由用户或网络提供关于互通的附加信息时,则包含该信息单元。2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包含该信息单元。3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7释放(RELEASE)
任选(注1)
任选(注2)
长度(八比特组)
2~32
(注3)
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表示发送该消息的设备已经清除了顿方式连接,并准备释放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如果存在)和呼叫参考。而且接收设备将释放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并准备在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之后释放呼叫参考。释放消息的内容见表8。在方式B中,当释放最后的赖方式连接后释放承载通路。表8释放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释放
有效范围:局部(注1)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5)
任选(注5)
任选(注6)
长度(八比特组)
(注 4)
(注7)
YD/T958—1998
表8(完)
1本消息具有局部的有效范围,但当用作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时可以带有全局有效范围的信息。2在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中是必选信息单元,当因差错处理发送RELEASE消息时也是必选信息单元。3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如果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则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响应用户。
当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并且用户启动呼叫清除且在呼叫清除期间要向远端用户传送信息时,则包括该信息单元。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8释放完成(RELEASECOMPLETE)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以表示发送该消息的设备已经释放了通路(如果有的话)和呼叫参考,该通路可重新使用,并且接收设备将释放呼叫参考。释放完成消息的内容见表9。表9释放完成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释放完成
有效范围:局部(注1)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5)
任选(注5)
任选(注6)
长度(八比特组)
(注4)
2~23
(注 7)
1本消息具有局部的有效范围,但当用作第一个呼叫湾除消息时可以带有全局有效范围的信息。2在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中是必选信息单元,当因差错处理发送RELEASE消息时也是必选信息单元。3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4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
如果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则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响应用户。
当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并且用户启动呼叫清除且在呼叫清除期间要向远端用户传送信息时,6
则包括该信息单元。
7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9建立(SETUP)
本消息由主叫用户向网络发送并由网络向被叫用户发送来启动呼叫的建立。建立消息的内容见\表10。
消息类型:建立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承载能力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网络特有设施
端到端转接时延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链路层核心参数
链路层协议参数
X.213优先权
主叫用户号码
主叫用户子地址
被叫用户号码
被叫用户子地址
转接网络选择
重复表示语
低层兼容性
高层兼容性
用户一用户
YD/T 958
建立消息的内容
网络→用户
用户网络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5)
任选(注7)
任选(注 8)
任选(注9)
任选(注10)
任选(注11)
任选(注12)
任选(注13)
任选(注14)
任选(注15)
任选(注16)
任选(注17))
任选(注18)
任选(注19)
任选(注20)
长度(八比特组)
(注6)
2~24
2~23
(注21)
在网络到用户方向是必选信息单元。当用户要指示一个通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不包括这一信息单元,则解释为“可接受任何通路”。在方式A中允许无通路协商。2
在网络到用户方向是必选信息单元。当用户要指示用于顿方式呼叫的DLCI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
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含该信息单元。由主叫用户或网络包括该信息单元以表示网络特有设施信息。(见YDN034.3一1997的附录E)。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如果主叫用户接受这个服务质量参数缺省值,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可以省略该信息单元。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总是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被叫用户表示累积端到端转接时延。当主叫用户要提供OSI网络业务请求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主叫用户在SETUP消息中包含一个分组层二进制参数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含该信息单元。当主叫用户要向网络指示推荐的链路层核心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总是包含该信息单元以向被叫用户表示推荐的链路层核心参数值。如果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不显示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则假定一个缺省值,并且网络将根据主叫用户缺省值同被叫用户协商链路层核心参数。
在中继方式下,如果主叫用户要向被叫用户指示链路层协议参数,则包括该信息单元。它由网络透明传送
在顿交换的方式下,当主叫用户要向网络指示推荐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网络要向被叫用户指示推荐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这种方式下,这些参数具有局部的含义。当主叫用户要提供OSI网络业务请求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主叫用户在SETUP消11
息中包括X.213优先权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5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Q.933(03/1993)《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帧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规范》制定的。技术内容与该国际建议等效。本标准从1998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 C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慧玲、张国宏、高兰。508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
顿方式基本呼叫控制信令技术规范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ling system No. 1(DSS1)signalling specification for frame mode basic call control1范围
YD/T 958--1998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上建立、维护、清除赖方式(赖中继或顿交换)连接的消息和程序。这些消息和程序应用于基本速率和一次群速率接口。它们通常与YDN034.3-一1997所定义的消息和程序一起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034.3—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第3部分:第三层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ITU-T建议Q.922(1992),1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数据链路层用于懒方式承载业务的ISDN数据链路层规范
ITU-T建议Q.951(1992)
使用DSS1的号码识别补充业务第三级描述控制ISDN补充业务的ISDN通用程序ITU-T建议Q.932(1992)
ISDN懒方式承载业务
ITU-T建议I.233(1992)
ITU-T建议I.334(1992)
ITU-T建议I.370(1992)
ITU-T 建议 T.71(1992)
ITU-T 建议 X.75(1992)
ISDN号码/子地址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地址的关系原则ISDN慎方式业务拥塞管理
用于半双工物理层设施的扩展平衡型接入协议(LAPB)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公共网络的分组交换信令系统用于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TU-T建议X.200(1992)
ITU-T建议X.210(1992)OSI业务定义约定ITU-T建议X.213(1992)OSI网络业务定义信息处理系统一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内部组织ISO/IEC 8648(1992)
3缩略语
(HDLC的)异步平衡模式
(HDLC的)异步响应模式
承载能力
指示的B或H通路
任何B或H通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8-07批准1998-09-01实施
YD/T 958—1998
已建立的B或H通路
命令/响应
主叫线识别提供
被接线识别提供
连接方式网络服务
累积转接时延
D通路
丢弃指示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交换机终接
顿校验序列
恢处理器
方式信息字段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信息单元
综合业务数字网
国际标准化组织
局域网
链路接入平衡协议
低层兼容性
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
网络连接
网络层
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接入点
(HDLC的)正常响应方式
第二类网络终端
开放系统互连
永久虚电路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服务质量
远端恢处理器
量扩展的异步平衡模式(顿)
业务接人点标识符
同步和协调功能
与子网有关的会聚协议
终端适配器
第一类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标识符
无编号确认()
交换标识(恢)
4顿方式连接控制综述
YD/T958--1998
在本标中,使用术语“呼人”和“呼出”来描述在接口的用户侧所观察到的懒方式呼叫。本标准包括了在S/T参考点上的下列程序:1)通过建立与懒方式连接相关的承载通路(B或H),电路交换接入远端处理器(方式A)。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带内信令来提供懒方式网络处理器,如图1所示。NT2
远处理器
交换机整接
第1步
使用YDN 034.3—1997程序在TE1/NT2和RFH之间建立电路方式承载连接。第公步
使用本标准规定的带内程序建立赖方式承载连接1如果在TE1/NT2和RFH之间存在半永久连接,则不需要第1步。2RFH可以驻留在ISDN外面。
图1方式A:两步懒方式呼叫建立2)通过建立慎方式的连接接人本地ISDN的慎方式虚电路业务(方式B)。这种连接可以由用户也可由ISDN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承载通路和D通路,如图2所示。NT2
FH懒处理器
单步(在D通路上)使用本标准程序建立顿方式承载连接注
承载裁通路或D通路都可使用。
本地交换机
2FH 功能的位量可以放在远攀,但为了支持在D通路上的顿方式承载业务,某些FH功能需要放在本地交换机中。
图2方式B:综合接入
注:S/T指S和T,或S;或T参考点。511
YD/T 958—1998
本章定义了每个呼叫所具有的慎方式呼叫控制状态。这些定义并不适用于接口本身、任何附属设备、D通路或传送D通路信令的逻辑链路的状态,因为在一个用户一网络接口上可能同时存在若干个顿方式呼叫,而每个呼叫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接口本身的状态就不能明确规定了。顿方式呼叫控制程序的详细描述在第7章给出,包括:a)通过用户一网络接口传递的消息序列,这些消息在第5章中定义;b)发生在用户侧和网络侧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动作。当顿中继和慎交换承载业务存在不同时,将明确指出这些不同点。在本标准中,以B通路为参考。对于使用H通路的业务,B通路的参考应指相应的H通路。4.1懒方式呼叫
这一小节定义了懒方式呼叫的呼叫控制状态。第7章讲述了呼叫控制程序。术语“呼叫”在本小节中指“懒方式呼叫”。
4.1.1在接口用户侧的呼叫状态
本小节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用户侧可能存在的状态。4.1.1.1零状态(U0)
无呼叫。
4.1.1.2呼叫起始(U1)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用户请求网络建立呼叫。4.1.1.3呼出进程(U3)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收到确认信息,表示网络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信息。
4.1.1.4呼叫递交(U4)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主叫用户已收到远端用户开始提醒的指示。4.1.1.5呼叫呈现(U6)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收到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响应。4.1.1.6呼叫接收(U7)
本状态在呼入时存在,这时用户已经开始提醒,但尚未应答。4.1.1.7连接请求(U8)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应答了呼叫并正在等待得到呼叫。4.1.1.8呼入进程(U9)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用户已发送确认信息,表示用户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1.9运行(U10)
呼人时,本状态表示用户已收到网络有关用户得到呼叫的确认信息。呼出时,本状态表示用户已收到远端用户应答呼叫的指示。
4.1.1.10拆线请求(U11)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请求网络清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并正在等待响应。4.1.1.11拆线指示(U12)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收到一个拆线请求,因为网络已拆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4.1.1.12释放请求(U19)
本状态表明用户已请求网络释放,并正在等待响应。4.1.2在接口网络侧的呼叫状态
本小节规定了在用户一网络接口网络侧可能存在的状态。4.1.2.1零状态(NO)
无呼叫。
4.1.2.2起始呼叫(N1)
YD/T958—1998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接收到一个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响应。4.1.2.3呼出进程(N3)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发生一个确认信息,表示网络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2.4呼叫递交(N4)
本状态在呼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指示远端用户已经开始提醒。4.1.2.5呼叫呈现N6)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发出呼叫建立请求,但尚未收到满意的响应。4.1.2.6呼叫接收(N7)
本状态在呼入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用户正在提醒的指示,但尚未收到应答。4.1.2.7连接请求(N8)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应答,但尚未给出呼叫。4.1.2.8呼人进程(N9)
本状态在呼人时存在,这时网络已收到确认信息,表示用户已收到实现呼叫建立所必需的所有呼叫信息。
4.1.2.9运行(N10)
呼人时,本状态表示网络已把呼叫给予被叫用户。呼出时,本状态表示网络已指示远端用户已应答用户。
4.1.2.10拆线请求(N11)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从用户收到一个清除端到端连接(如果有的话)的请求。4.1.2.11拆线指示(N12)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拆除端到端的连接(如果有的话),并已发送一个拆除用户一网络连接的请求。4.1.2.12释放请求(N19)
本状态表明网络已请求用户释放,并正在等待响应。4.1.2.13呼叫早释(N22)
本状态在点到多点配置的呼入时存在,这时呼叫正在被清除,但任一用户都尚未得到呼叫。5消息功能定义和内容
本章综述了消息的结构,着重说明了每条消息的功能定义和信息内容(即语义学)。各定义包括:1)简述消息方向和用途,包括该消息是否与下述情况有关:a)局部有效,即仅与始发或终接接人有关;b)接人有效,即与始发和终接接人有关,但与网络无关,c)双重有效,即与始发或终接接人有关,也与网络有关;d)全局有效,即与始发和终接接人及网络都有关。2)按照在消息中出现的次序(对所有消息类型,其相对次序是相同的)列出码组0信息单元表。对每个信息单元,该表要表明:
a)本标准中描述该信息单元的章节;b)发送该信息单元的方向,即用户到网络(U-N),网络到用户(N-U)或双向,注:本章中的“用户一网络术语指的是TE-ET、TE-NT2和NiT2-ET接口结构。c)根据解释信息单元具体使用情况的注解来决定信息单元是必选的(M)还是任选的(O);d)用八比特组表示信息单元的长度(或容许的长度范围),其中“*表示未做规定的最大长度,它513
由网络或业务决定。
YD/T 958-1998
注:所有的消息可能包括来自码组5、6和7的信息单元及相应的锁定信息单元,它们符合本标准第6.5.2至第6.5.3中所规定的编码规则。然而这些信息单元没有一个在本章中的任何一个表中列出。表1用于慎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
用于呼叫建立的消息
提醒(ALERTNG)
呼叫进程(CALLPROCEEDING)
连接(CONNECT)
连接证实(CONNECTACKNOWLEDGE)进展(PROGRESS)
建立(SETUP)
用于呼叫清除的消息:
拆线(DISCONNECT)
释放(RELEASE)
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
其他消息:
状态(STATUS)
状态询问(STATUS ENQUIRY)
注:表示参考本标准的相应章节。5.1用于顿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
参考(注)
表1归纳了顿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这些消息是YDN034.3—1997中规定的消息的子集。本建议中使用的消息的范围和有效性在YDN034.3一1997中定义;在不相同的地方和/或出现新的信息单元时,将明确指出并作完整的说明。5. 1.1提醒(ALERTING)
该消息由被叫用户送给网络,并由网络送给主叫用户,以表示被叫用户已开始提醒,见表2。表 2提醒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提醒
有效范国: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6)
在方式B中,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长度(八比特组)
2~34
(注5)
(注7)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当在点-点数据链路上提供来呼叫并且被叫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用户信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含该信息单元。如果被叫用户在ALERTING消息中包含了用户信息,则在网络到用户的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YD/T958--1998
5.1.2呼叫进程(CALL PROCEEDING)该消息由被叫用户发送给网络,或由网络发送给主叫用户,表示所请求的呼叫已经开始建立,并且表示将不再接受呼叫建立信息。呼叫进程消息的内容见表3。表3呼叫进程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呼叫进程
有效范:局部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网络→用户
如果本消息是响应 SETUP的第→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总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购是必选信患单元。2
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4
5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3连接(CONNECT)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长度(八比特组)
(注5)
本消息由被叫用户发送给网络,并由网络发送给主叫用户,表示呼叫已被被叫用户接受(见表4)。表4连接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连接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端到端转接时延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链路层核心参数
链路层协议参数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X.213优先权
低层兼容性
用户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6)
任选(注7)
任选(注8)
任选(注9)
任选(注10)
任选(注10)
任选(注11)
任选(注12)
任选(注13)
在方式B中,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如果本消息是响应SETUP消息的第一个消息,则是必选信息单元。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5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长度(八比特组)
(注5)
2~27
2~24
(注14)
YD/T 958—1998
表4(完)
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端到端转接时延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分组层二进制参数信息单元时,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
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响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测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中继方式下,如果响应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链路层协议参数,则包括该信息单元。它由网络透明传送。9
在顿交换的方式下,当网络要向主叫用户指示经协商同意的链路层协议参数时,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响应用户要向网络指示经协商同意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这种方式下,这些参数只具有局部有效的意义。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被连接用户,10
当响应用户在SETUP消息中接收到X.213优先权信息单元时,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确应用户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该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应客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低层兼容性信息单元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用户所得到的呼叫在CONNECT消息中含有低层兼容性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与主叫用户的低层兼容性协商可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见YDN 034.3—1997的附录J)。当购应用户要向主叫用户返回用户信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用户所得到的呼叫在CONNECT消息中包含用户一用户信息单元,购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无。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4连接证实(CONNECT ACKNOWLEDGE)本消息由网络发送给被叫用户表示用户已得到了呼叫,它也可以由主叫用户向网络发送以允许使用对称的呼叫控制程序。连接证实消息的内容见表5。表 5连接证实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连接证实
有效范围:局部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网络→用户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2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5拆线(DISCONNECT)
任选(注 1)
长度(八比特组)
(注2)
本消息由用户发送,以请求网络拆除顿方式连接,或由网络发送,表示恢方式连接已被拆除。拆线消息的内容见表6。
表6拆线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拆线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网络→用户
任选(注1))
任选(注3)
长度(八比特组)
(注2)
2~24
信息单元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YD/T 958
3—1998
表6(完)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类
任选(注3)
任选(注4)
长度(八比特组)
(注5)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2
按照OSI网络业务请求,可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指示被连接的用户。3
当用户启动呼叫清除并且在呼叫清除时向远用户传送用户信息时,则包含括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
5.1.6进展(PROGRESS)
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以表示在互通事件中的呼叫进展情况。进展消息的内容见表7。表?进展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进展
有效范围:全局免费标准bzxz.net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进展表示语
网络→用户
1由用户或网络提供关于互通的附加信息时,则包含该信息单元。2如果网络提供可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包含该信息单元。3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1.7释放(RELEASE)
任选(注1)
任选(注2)
长度(八比特组)
2~32
(注3)
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表示发送该消息的设备已经清除了顿方式连接,并准备释放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如果存在)和呼叫参考。而且接收设备将释放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并准备在发送RELEASECOMPLETE消息之后释放呼叫参考。释放消息的内容见表8。在方式B中,当释放最后的赖方式连接后释放承载通路。表8释放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释放
有效范围:局部(注1)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5)
任选(注5)
任选(注6)
长度(八比特组)
(注 4)
(注7)
YD/T958—1998
表8(完)
1本消息具有局部的有效范围,但当用作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时可以带有全局有效范围的信息。2在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中是必选信息单元,当因差错处理发送RELEASE消息时也是必选信息单元。3
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如果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则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响应用户。
当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并且用户启动呼叫清除且在呼叫清除期间要向远端用户传送信息时,则包括该信息单元。
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8释放完成(RELEASECOMPLETE)本消息由用户或网络发送,以表示发送该消息的设备已经释放了通路(如果有的话)和呼叫参考,该通路可重新使用,并且接收设备将释放呼叫参考。释放完成消息的内容见表9。表9释放完成消息的内容
消息类型:释放完成
有效范围:局部(注1)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被接线号码
被接线子地址
用户一用户
网络→用户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5)
任选(注5)
任选(注6)
长度(八比特组)
(注4)
2~23
(注 7)
1本消息具有局部的有效范围,但当用作第一个呼叫湾除消息时可以带有全局有效范围的信息。2在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中是必选信息单元,当因差错处理发送RELEASE消息时也是必选信息单元。3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4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5
如果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则根据OSI网络业务请求,由用户作为任选项目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主叫用户表示响应用户。
当RELEASE是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并且用户启动呼叫清除且在呼叫清除期间要向远端用户传送信息时,6
则包括该信息单元。
7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标准的缺省最大长度为131个八比特组。5.1.9建立(SETUP)
本消息由主叫用户向网络发送并由网络向被叫用户发送来启动呼叫的建立。建立消息的内容见\表10。
消息类型:建立
有效范围全局
方向:双向
信息单元
协议鉴别语
呼叫参考
消息类型
承载能力
通路识别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进展表示语
网络特有设施
端到端转接时延
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链路层核心参数
链路层协议参数
X.213优先权
主叫用户号码
主叫用户子地址
被叫用户号码
被叫用户子地址
转接网络选择
重复表示语
低层兼容性
高层兼容性
用户一用户
YD/T 958
建立消息的内容
网络→用户
用户网络
任选(注1)
任选(注2)
任选(注3)
任选(注4)
任选(注5)
任选(注7)
任选(注 8)
任选(注9)
任选(注10)
任选(注11)
任选(注12)
任选(注13)
任选(注14)
任选(注15)
任选(注16)
任选(注17))
任选(注18)
任选(注19)
任选(注20)
长度(八比特组)
(注6)
2~24
2~23
(注21)
在网络到用户方向是必选信息单元。当用户要指示一个通路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不包括这一信息单元,则解释为“可接受任何通路”。在方式A中允许无通路协商。2
在网络到用户方向是必选信息单元。当用户要指示用于顿方式呼叫的DLCI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
在专用网的互通事件中包含该信息单元。由主叫用户或网络包括该信息单元以表示网络特有设施信息。(见YDN034.3一1997的附录E)。如果网络提供可以向用户显示的信息,则包括该信息单元。最小长度为2个八比特组,最大长度为82个八比特组。如果主叫用户接受这个服务质量参数缺省值,则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可以省略该信息单元。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总是包括该信息单元以向被叫用户表示累积端到端转接时延。当主叫用户要提供OSI网络业务请求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主叫用户在SETUP消息中包含一个分组层二进制参数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含该信息单元。当主叫用户要向网络指示推荐的链路层核心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总是包含该信息单元以向被叫用户表示推荐的链路层核心参数值。如果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不显示链路层核心参数信息单元,则假定一个缺省值,并且网络将根据主叫用户缺省值同被叫用户协商链路层核心参数。
在中继方式下,如果主叫用户要向被叫用户指示链路层协议参数,则包括该信息单元。它由网络透明传送
在顿交换的方式下,当主叫用户要向网络指示推荐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当网络要向被叫用户指示推荐的链路层协议参数值时,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在这种方式下,这些参数具有局部的含义。当主叫用户要提供OSI网络业务请求时,在用户到网络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如果主叫用户在SETUP消11
息中包括X.213优先权信息单元,则在网络到用户方向上包括该信息单元。5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