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2 16:22:21
  • GA/T122-199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A/T 122-1995

  • 标准名称:

    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标准状态:

    现行
  • 实施日期:

    1992-07-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27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2犯罪鉴定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7页
  • 标准价格:

    2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A/T 122-1995 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GA/T122-199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22-1995
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Technical terms of toxicological analysis1995-1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1996-05-01实施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有关毒物与中毒的术语
与毒物有关的药物术语
5有关毒物分析的术语
6有关化学计量的术语
附录A中文索引(补充件)
附录B英文索引(补充件).
(1)
(1)
(3)
(4)
(1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毒物分析名词术语
Technical termsof toxicologicalanalysi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A/T122--1995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毒物分析专业通用名词术语及定义。其目的在于统一对有关术语的理解,以利国内外技术交流。
本标准适用于制订、修订毒物分析专业标准及编写有关毒物分析专业技术文件以及适用于毒物分析科研、教学及承办案件等有关领域。2引用标准
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1.6标准化工作导则术语标准编写规定GB10112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3有关毒物与中毒的术语
3.1毒物poisons,toxicants
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3.1.1挥发性毒物volatilepoisons指在常温、常压下,一些蒸气压较高,能利用其较易挥发的特性,从检材中分离出来的毒物。大部分为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的醇、醛、卤代烃、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化合物,也包括黄磷、氢氰酸与氰化物等无机毒物。
3.1.2不挥发性有机毒物nonvolatileorganicpoisons指在常温、常压下,不挥发或不易挥发,需用有机溶剂将它们从检材中提取出来的有机毒物。其中大部份为人工合成的催眠、安定药,兴奋剂,麻醉性镇痛药及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天然药物。在毒物分析中常根据其酸碱性分成酸性有机毒物、碱性有机毒物、中性有机毒物和两性有机毒物四类。
金属毒物metalticpoisons
具有毒性的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3.1.4
水溶性(水浸出)毒物watersoluble(watersoaked)poisons指溶于水,且宜用水浸取分离的毒物。它们主要是一些强酸强碱及含毒性阴离子的水溶性盐。3.1.5气体毒物gaseouspoisons
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毒物。酸性有机毒物(也称酸性药物)acidicorganicpoisons(acidicdrugs)3.1.6
含有酸性基团,能与碱成盐,且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有机溶剂萃取的不挥发性有机毒物。3.1.7
碱性有机毒物(也称碱性药物)basicorganicpoisons(basicdrugs)含有碱性基团,能与酸成盐,且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有机溶剂萃取的不挥发性有机毒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95-11-15批准1996-05-01实施
GA/T122-1995
3.1.8中性有机毒物(也称中性药物)neutralorganicpoisons(neutraldrugs)不含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在酸性、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均可被有机溶剂萃取的不挥发性有机毒物。
3.1.9两性有机毒物(也称两性药物)amphiproticorganicpoisons(amphiproticdrugs)同时具有酸性及碱性基团,与酸或碱均可成盐,需在一定pH条件下被有机溶剂萃取的不挥发性有机毒物。
3.1.10毒物(药物)原体poison(drug)parents毒物(药物)在生物体内或在贮存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原化学结构的部分。毒物(药物)代谢物poison(drug)metabotites3.1.11
毒物(药物)在生物体内经代谢使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产物。3.1.12
毒物(药物)分解物poison(drug)decompositedproducts毒物(药物)在贮存或分析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的产物。3.2毒品illicitdrugs
系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国际麻醉品管制局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3毒素toxins
动物、植物及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体内所产生的毒性物质。3.4
毒剂(军用毒剂)toxicagents(formilitary)为军事目的,而研制的杀伤或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毒物制剂。3.5毒性toxicity
毒物损害生物机体的能力。为便于说明毒性的大小,一般根据对动物的致死量或对人的可能致死量,将毒物的毒性分成五级。
毒性分级
剧毒extremelytoxic
高毒verytoxic
中等毒moderatelytoxic
低毒lowtoxic
微毒slightlytoxic
3.6中毒poisoning
大白鼠次经口
LD50mg/kg
51~500
501~5000
>5 000
生物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疾病状态。3.6.1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
般指在24h内,生物机体一次或多次接触毒物产生的中毒。3.6-2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相当于人的可能致死量
g/60kg
>1 000
一般指少量多次接触或摄入毒物在三个月以上而发生的中毒慢性中毒短期症状不明显,有时可以形成急性发作。
3.6.3亚急性中毒subacutepoisoning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中毒。
3.7中毒量toxicdose
使机体发生中毒的毒物最小剂量。如无说明,一般系指成年人口服中毒的最小剂量。用克(g)、毫2
GA/T122-1995
克(mg)或毫克/公斤体重(mg/kg)表示。3.8致死量lethaldose
使机体中毒致死的毒物最小剂量。如无说明,一般系指成年人口服急性中毒的最小剂量。用克(g)毫克(mg)或毫克/公斤体重(mg/kg)表示。3.8.1半数致死量mediunlethaldose实验动物群体染毒后,可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用LDsomg/kg表示。3.8.2绝对致死量absolutelethaldose实验动物群体染毒后,可引起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用LD1oomg/kg表示。3.9中毒血浓度toxicbloodconcentration毒物或药物对机体产生中毒时,血内毒物或药物的浓度。用μg/mL或mg/dL表示。如无说明,般系指血浆或血清内的浓度。如系全血内的浓度应注明“全血”两字。3.10致死血浓度lethalbloodconcentration引起中毒死亡的血内毒物或药物的浓度。用mg/dL或μg/mL表示。如无说明,一般系指血浆或血清内的浓度。如系全血内的浓度应注明“全血”两字。3.11.治疗血浓度therapeuticbloodconcentration药物达到一定疗效时,血内药物的浓度。用μg/mL或mg/dL表示。如无说明,一般系指血浆或血清内的浓度。
3.12致死组织浓度lethaltissueconcentration引起中毒死亡的机体组织内毒物或药物的浓度。用μg/g或mg%(mg/100g)表示。4与毒物有关的药物术语
4.1药物drugspharmarcons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4.1.1药物滥用drugabuse
指违背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反复、大量地自行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药物的行为。
4.1.2药物依赖性drugdependence俗称药物成瘾(addiction)。指使用某些药物后,有强烈渴求继续使用该药的欲望,一旦停药后还会产生一系列轻重不等的戒断症状的病态心理和行为。4.2麻醇(药)品narcoticdrugs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它们包括阿片(鸦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4.3精神药品psychotropicdrugs也称精神药物。系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国际上分为四类:第一类有四氢大麻酚和麦角酰二乙胺(LSD)、苯环已哌啶(PCP)等。规定不能用于医疗只能用于科研。第二类有安眠酮、司可巴比妥、苯丙胺类、甲苯吗啡等。第三类有导眠能、镇痛新、中效巴比妥等。第四类有眠尔通、长效巴比妥、苯二氮卓类等。4.4毒性药品toxicdrugs
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中药有础石、水银、生川鸟、生草鸟、生马钱子、斑蟹蟾酥等;毒性西药有三氧化二砷、升汞、士的宁、阿托品等。4.5抗精神病药(强安定药)antipsychoticdrugs,psycholeptics(majortranquilizer)3
GA/T122-1995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消除病人幻觉、妄想,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的药物。有吩噻嗪类、硫杂葱类和丁酰苯类等。
4.6抗焦虑药(弱安定药)antianxietydrugs,anxiolytics(minortranquilizer)具有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改善睡眠等作用,主要用于镇静、抗焦虑的药物。有苯二氮革类、氨丙二酯类等。
4.7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
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三环类、单胺氧化酶等。4.8镇静催眠药sedatives-hypnotics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有巴比妥类和苯二氮草类。4.9兴奋剂stimulants
又称精神兴奋剂或精神运动兴奋剂。兴奋中枢神经,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的药物。有苯丙胺类、咖啡因等。广义的兴奋剂包括国际奥委会规定禁止运动员服用的一些其他药物,如促蛋白合成留类和多肽激素类等。
4.10致幻剂hallucinogens,psychodelics又称拟精神病药(psychotomimetics)。是一类能引起幻觉和思维、行为改变的药物。有麦角酰二乙胺、大麻等。
4.11生物碱alkaloids
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含氮的碱性天然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明显的药理学活性,其中有的毒性很大,是常见毒物。如乌头生物碱、钩吻生物碱、士的宁、吗啡、阿托品、烟碱等。4.12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
一类由鱼族苷元与糖组成的具有强心作用的苷,存在于许多植物中,有较大的毒性。常见的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黄夹苷等。4.13农药pesticides
防治农牧业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植物生长的药剂,包括杀虫(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剂等。
5有关毒物分析的术语
5.1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主要运用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环境和侵入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1.1法庭毒物分析analysisofforensictoxicology也称法医毒物分析,主要运用分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贩毒、吸毒、制毒案件中的毒品及中毒案件中的毒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查明事实真相、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5.2检材casesamples
中毒或毒品案件中,供检测毒物、毒品用的各种疑含毒物、毒品的材料。如饮食物、体液、生物组织等及其他有关材料。
5.2.1生物检材biologicalsamples供检测毒物用的人体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体液、排泄物、呕吐物等检材。5.2.2空白(对照)检材blanksample不含被检毒(药)物的相应的检材。5.2.3添加检材spikedcontrolsamples也称已知对照检材,即空白检材中添加已知毒物样品或毒物标准品的检材。4
5.2.4检样testsample
GA/T122-1995
也称试样。指经用各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可直接供检测的液体、固体或气体。检液testsolution
泛指可直接供检测用的液体。
5.2.6对照样品controlsample
指供对照分析用的毒物、毒品、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等样品。5.2.7标准(样)品standard
指纯度在99%以上或已知准确含量的毒物、毒品、药物、农药等样品。5.2.7.1内标(物)internal standard内标法中用于和被测组分同步分离、净化及检测的标准品。5.3分离separation,isolation将检材中的毒物与检材基质分开的过程或共存的毒物之间、毒物与代谢物之间一分开的过程。5.3.1提取extraction
也称萃取,泛指用溶剂将毒物或待测组分从检材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或方法。5.3.1.1浸取immersion
也称浸渍(impregnation)。用溶剂漫泡固体检材,使毒物或待测组分溶于其中,从而与检材基质分离的过程或方法。
5.3.1.2液-液萃取(LLE)liquid-liquidextraction也称液一液提取。利用毒物或待测组分在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中有一定的分配系数,将毒物或被测组分从液体检材或另一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或方法。固相萃取(SPE)solidphaseextraction5.3.1.3
也称液一固提取(liquid-solidextraction)。利用某些色谱固相材料对毒物或待测组分有良好的吸附或离子交换等保留性能,将它们从液体检材或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或方法。5.3.1.4反提(取)stripping
也称反萃取。有机相中的毒物或待测组分转移至水相的过程。5.3.2蒸馏distillation
经加热使挥发性毒物或挥发性组分汽化,再冷凝变为液体或固体从而与检材中不挥发性基质分离的过程或方法。
5.3.2.1水蒸汽蒸馏steamdistillation往检材中通入水蒸汽进行蒸馏的方法;也可在检材中加适量水后直接加热蒸馏。5.3.3抽吸法aspirationmethod
利用抽气减压原理,使挥发性毒物或挥发性组分与检材中不挥发性基质分离的方法。5.3.4扩散法diffusionmethod
在密闭器Ⅲ中利用化学试剂吸收检材中挥发性毒物或待测组分,使之与检材基质分离的方法。5.3.5透析dialysis
用半透膜将溶于水的毒物或待测组分与检材中大分子基质分离的过程或方法。5.3.6有机质破坏destructionoforganicsubstance也称破坏有机质。用氧化剂一起加热或灼烧等手段分解除去检材中的有机质,以便于分离检测金属毒物的过程或方法。
5.3.6.1灰化ashing
也称干法有机质破坏。通过高温灼烧破坏有机质的方法。5.3.6.2消化digestion
也称湿法破坏有机质。通过氧化性酸或其他强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有机质分解的方法。5
GA/T122—1995
5.3.7净化clean-up,purification进一步除去毒物或待测组分中少量杂质的过程和方法。5.3.8洗涤wash
用溶剂将提取液或固相提取柱中的杂质除去的过程。5.3.9富集enrichment,gathering从大量检材中聚集微量、痕量毒物或待测组分的过程,以提高毒物或待测组分在检样中的相对含量。
5.3.10浓缩
concentration
通过蒸发挥去检液中溶剂的过程,以提高毒物或待测组分在检液中的相对含量。斯一奥氏法Stas-otto'smethod
提取不挥发性有机毒物的传统方法。检材捣碎后用酸性乙醇浸取,浸取物经无水乙醇反复处理以除去杂质。所得酸性水溶液,经调节pH后,用有机溶剂分别提取分离酸性、中性、碱性和两性有机毒物。
直接提取法directextractionmethod5.3.12
液体检材和捣碎或匀浆的固体检材,经调节pH后,直接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毒物的方法。5.3.13沉淀蛋白法protinprecipitationmethod用化学试剂使检材中的蛋白质成为沉淀而被除去的方法。5.3.14酸水解法acidhydrolysismethod用一定浓度的非氧化酸如盐酸与检材共热,使检材中结合的毒物或代谢物游离出来。5.3.15酶消化法enzymicdigestionmethod又称酶解法(enzymolysismethod),用消化蛋白的酶与检材中的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降解而释放出与其结合的毒物。
5.4试验和测定testanddetermination试验指用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或过程,测定是指定定量分析的方法或过程。5.4.1空白(对照)试验blank(control)test也称空白对照分析。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不含被检毒物的同类空白检材进行分析,以考查试剂和同类空白检材是否呈现假阳性。5.4.2(已知)对照试验(known)controltest也称已知对照分析。用已知毒物样品(标准品),或添加毒物样品(标准品)的检材进行分析,考查试剂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灵敏度。5.4.3预试验preliminarytest
用简便易行、不消耗或少消耗检材的方法对供试检材进行观察分析,以获得初步信息,缩小检验范围的试验。
5.4.4筛选试验
screeningtest
简称筛选(screening)。用简易灵敏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未知毒物逐一进行分析,以排除或预计可能有某类或某种物质(毒物)的存在。5.4.5确证试验confirmatorytest即证实试验,简称确证(confirmation)。用准确可靠的方法证实确有某类或某种物质(毒物)的存在。
5.4.6动物试验
animaltest
利用动物对毒物的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症状而判断是否有毒及毒性大小或有何种毒物的试验。
5.4.7回收测定Www.bzxZ.net
recoverydetermination
GA/T122-1995
也称回收试验。在一定量同类空白检材中,添加已知量的毒物,充分混合室温放置4h后,用选定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测定,以考查该方法的分离效率及测定的可靠性。5.4.8显微结晶试验microcrystaltest通过显微镜观察被测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升华、与试剂作用或溶剂重结晶)所形成的特殊结晶形态而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5.4.9点滴试验droptest
在点滴板、滤纸或玻片上,滴加试样和化学试剂,通过观察所生成的颜色、沉淀或气泡等现象而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5.4.10斑点试验spottest
在滤纸或薄层板上,通过观察化学反应所生成色斑的定性分析方法。5.4.111
雷因希试验Reinschtest
砷、汞等金属毒物的预试验。饮食物、胃内容、尿等检材中的砷、汞等金属毒物可不经有机质破坏,直接在2%~8%的盐酸中,用铜片或铜丝与其作用,根据铜片或铜丝变色的情况,初步判5.4.12
断有无砷、汞等金属毒物。
2古蔡试验Gutzeittest
检测碑的一种方法。在金属锌和盐酸的作用下,砷化合物或元素砷被还原为气态的砷化氢(A,Hs),此气体遇溴化汞或氯化汞试纸,生成黄-褐色砷斑。根据砷斑的颜色及其深浅可进行砷的定性和定量。
5.4.13平行操作paralletoperation供试检材、对照检材及空白检材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同样的方法、步骤,同步进行检测的操作,以消除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5.4.14标准曲线法standardcurvemethod也称校正曲线法(calibration curve method)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绘制仪器响应值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准曲线(校正曲线)。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所测检样的响应值,直接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浓度而求得组分含量的方法。5标准加入法standardadditionmethod5.4.15
在标准曲线通过零点,并呈良好线性的前提下,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数份待测检样中,然后再进行测定。通过此标准曲线外推至浓度轴所得的检样浓度而求得组分含量的方法。5.4.16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method用与待测组份同质的纯品作标准品配制标准溶液;根据标准溶液和仪器响应值之间的线性对应关系,求得组分含量的方法。5.4.17内标法internalstandardmethod在标准溶液和检样中,分别加入一定量内标物作为随行参比;根据标准品及检样与内标物响应值的比值和标准品及检样中待测组分含量之间的线性对应关系,求得组分含量的方法。5.5分析方法analyticalmethod
对试样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化学分析chemicalanalysis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5.5.2仪器分析instrumentalanalysis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色法colorimetry
利用目视或比色计比较溶液额色深浅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5.5.4分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
GA/T122-—1995
又称光谱法(spectrometry)。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用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光源和对光的吸收或发射作用的不同,分为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
5.5.4.1可见分光光度法(VIS)visiblespectrophotometry通过用可见光源测定有色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而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5.5.4.2紫外分光光度法(UV)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y又称紫外光谱法(ultravioletspectrometry)。通过用紫外光源测定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作用而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5.5.4.3红外分光光度法(IR)infraredspectrophotometry又称红外光谐法(infraredspectrometry)。通过用红外光源测定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作用而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5.5.4.4
简称荧光法(fluoremetry)。利用物质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所发生的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5.5.4.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atomicabsorptionspectrophotometry又称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是基于元素原子对特定谱线(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而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5.5.4.6(原子)发射光谱法(AES)(atomic)emissionspectrometry根据原子的发射光谱,分析物质元素组成的方法。5.5.4.7吸光度absorbance
透射辐射(光)通量Φ和入射辐射(光)通量Φ。之比(即透光度)的倒数的对数。。
A=log量
5.5.4.8吸光系数absorptivity
又称吸收系数。待测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厚度时的待征吸光度。厚度以厘米表示,浓度为1%(W/V)的吸收系数称比吸光系数(specificabsorptivity)。厚度以厘米表示,浓度以摩尔/升表示的吸收系数称摩尔吸光系数(molarabsorptivity)。等吸收点isoabsorptivepoint
在某波长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吸收系数相等或同浓度下吸光度相等,称它们具有等吸收点。
吸收光谱absorptionspectrum
一般指分子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absorptioncurve)。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吸光度或透射率比为纵坐标,根据波长或波数与其对应的吸光度或透射度作图所得的曲线图。特征吸收光谱characteristicabsorptionspectrum5.5.4.11
具有特征吸收峰的吸收光谱。
特征吸收峰characteristicabsorptionpeak吸收光谱中,可用于鉴定分子结构中存在某种官能团的吸收峰。5.5.4.13最大吸收波长入mxwavelengthofabsorptionmaximum吸收曲线的峰所对应的波长,用入mx表示,单位为nm(纳米)。5.5.4.14最小吸收波长入miwavelengthofabsorptionminimum吸收曲线的谷所对应的波长,用入min表示,单位为nm(纳米)。5.5.4.15紫外光谱ultravioletspectrum8
GA/T122—1995
在紫外光区所形成的吸收光谱。以吸光度对波长作图。5.5.4.16红外光谱infraredspectrum在红外光区所形成的吸收光谱。多以透射率对波数作图。5.5.4.17至
荧光光谱fluorescencespectrum一般指分子荧光光谱,以分子荧光强度对相应的荧光波长作图,实为荧光物质的荧光发射光谱。
5.5.4.18激发光谱excitationspectrum一般指分子荧光光谱,以分子发光强度对激发光波长作图,实为荧光物质的分子吸收光谱。5.5.4.19导数光谱derivativespectrum将吸光度或透光度对波长求导数,表示导数与波长对应关系的曲线,它比普通吸收光谱有更精细的吸收峰,便于准确地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吸收线absorptionline
物质基态原子对辐射吸收所形成的谱线。5.5.4.21
共振线resonanceline
原子光谱分析中,由第一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或由基态吸收辐射能量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也称层析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吸收或其他亲和性能的差异,在流动相通过固定相的过程中,各组分在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而得到分离并进行鉴别的一种分析方法。
5.5.5.1气相色谱法(GC)gaschromatography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其中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为涂在情性担体或毛细管壁上的液体的,称为气液色谱法;色谱柱为普通填充柱的,称填充柱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毛细管的,称毛细管气相色谱法。5.5.5.2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headspacegaschromatography曾称液上气相色谱分析。利用液体或固体中的挥发性组分在密闭恒温系统中达到平衡后,气相和液相或固相中的挥发性组分比值恒定的原理,对平衡后的蒸气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
5.5.5.3液相色谐法(LC)liquidchromatography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按固定相使用形式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三类。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及亲和色谱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performanceliguidchromatography5.5.5.4
在经典液相色谱基础上引用气相色谱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法。采用细小颗粒(5~10μm)填充致密的高效色谱柱和高压(4050MPa)输液系统;进样和检测均实现仪器化。5.5.5.5正相色谐法normalphasechromatography用活性较强或极性较大的固定相和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流动相构成色谱系统的液相色谱法。5.5.5.6反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chromatography用弱极性的固定相和极性的流动相构成色谱系统的液相色谱法。5.5.5.7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eversedionpairchromatography将离子对试剂加入极性流动相中,用疏水性、弱极性固定相进行反相色谱的方法。5.5.5.8薄层色谱法(TLC)thinlayerchromatography将固定相材料均匀地铺在玻璃板或其他情性材料的底板上,使成一薄层(0.20.3mm),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