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农业行业标准(NY)】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12:48:52
  • NY/T1024-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Y/T 1024-2006

  • 标准名称: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1-26
  • 实施日期:

    2006-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0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060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农、林机械与设备>>B93农副产品与饲料加工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 出版日期:

    2006-03-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白阳、金英慧、吴义龙、金飞云等
  • 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上海申港机械厂
  • 归口单位:

    全国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机化分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混合机(以下简称混合机)的产品质量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混合机(包括批次混合式混合机和连续混合式混合机)产品的质量评价。 NY/T 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1024-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024—2006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ppraising of feed mixer2006-01-26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机化分会技术委员会归口。NY/T1024—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上海申港机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阳、林银雷、金英慧、吴义龙、李淑清、李文英、金飞云。工
1范围
饲料混合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1024—2006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混合机(以下简称混合机)的产品质量评价指标,检测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混合机(包括批次混合式混合机和连续混合式混合机)产品的质量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童(不包括期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1-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5918—1997配合饲料混合均勾度测定GB/T6971—1986饲料粉碎机试验方法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总厕
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GB/T13306-1991标牌
JB/T5673--1991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9796—1999
固定式农业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定饲料混合机试验方法
JB/T9820.3—1999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JB/T9832.2
压切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混合周期
批次式混合机的上料时间、混合时间、卸料时间之和。3.2
示踪剂
试验中用以跟踪显示物料位置(踪迹)的物理或化学分析试剂。4
质量评价指标
作业性能
混合机混合作业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表1
作业性能指标
生产率,kg/h
吨料电耗,kw·h/t
不低于设计要求
NY/T1024—2006
物料自然残留率,%
密封性
轴承温升,
混合均勾度,%
噪声,dB(A)
粉尘浓度,mg/m
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预混合饲料。4.2使用可靠性
有效度:≥95%
4.3安全要求
表1 (续)
≤1(0.8)
无漏粉
>90(95)
4.3.1外露的皮带轮、链轮、传动带、链条等运动件均应安装可靠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符合GB10395.1规定。
4.3.2在可能影响人身安全的部位应有符合GB10396规定的安全标志。4.4涂层质量
涂层质量应按JB/T5673—1991中TQ-2-2的规定。项目见表2表2涂层质量指标
4.5焊接质量
表面质量
涂层附着力
色泽均匀、平整光滑,无露底、起泡、起皱检查3处,全部达到Ⅱ级或Ⅱ级以上各焊接件焊接表面应清渣,焊缝应均匀,不应有脱焊、漏焊、烧穿、夹渣、气孔等缺陷。4.6装配质量
4.6.1各紧固件,连接件应牢固可靠,不松动。4.6.2各运动件应运转灵活、平稳,不应有异常震动和声响,无卡滞现象。4.7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内容应符合GB9969.1的规定。4.8标牌
在明显的位置应有永久性产品标牌,标牌规格应遵照GB/T13306一1991的规定。内容包括产品型号、名称、编号、配套动力、批次混合量、转速、制造单位、制造年月等项目,填写应完整、正确。5检测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物料
试验物料采用玉米粉,其颗粒几何平均直径不大于1.0mm(即,能通过Φ1.0标准圆孔验粉筛),含水率不大于20%。
5.1.2示踪剂
批次式混合机示踪剂采用甲基紫(生物染色剂),甲基紫的制备按GB/T5918—1997的规定进行。2
NY/T1024—2006
连续式混合机示踪剂采用氯化钠,氯化钠应是全部通过40目标准筛的化学分析试剂。5.1.3甲基紫的添加应在加人试验物料后,在添加剂加人口一次加人,批次加人量为批次式混合机批次混合物料质量的十万分之一。氧化钠的加入量为连续式混合机实际生产率的2%,首先采用定时取样,称重的方法测定连续式混合机生产率和氧化钠喂人机构的喂人量经适当调整使复化钠的喂人量接近连续式混合机实际生产率的2%,并保证玉米粉和氯化钠分别连续均匀地加人混合机。5.1.4可等效采用其他种类的试验物料和示踪剂进行试验。5.1.5试验用仪器、仪表见附录A,并均应检定、校验合格,在有效期内。5.1.6试验动力一律采用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电动机。试验电压应符合电动机额定电压,偏差不大于5%。
5.2作业性能试验
按照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佳混合时间和额定批次混合质量等要求进行混合作业性能测试。5.2.1生产率
5.2.1.1批次式混合机连续测定3个混合周期,记录每周期的时间。按公式(1)计算生产率平均值。E,=60nG
式中:
E—批次式混合机生产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G一混合机额定批次混合质量,单位为千克(kg);T一一第个混合周期时间,单位为分钟(min):一测定次数,几=3。
5.2.1.2连续式混合机运转正常后,每间隔10min在出料口取样1次,共取3次,每次5min按公式(2)计算生产率平均值。Ei=(gi+g2+g3)x4-
式中:
E连续式混合机生产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g1——第一次取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g2—第二次取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gs——第三次取样质量,单位为于克(kg)。5.2.2吨料电耗
5.2.2.1批次式混合机连续测定3个混合周期.分别记录每周期内的耗电量。按公式(3)计算吨料电耗平均值。
式中:
Q——批次式混合机吨料电耗,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吨(kW-h/t);N,——第i个混合周期内的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n
—测定次数,n=3。
5.2.2.2连续式混合机运转正常后,同时累计试验时间和耗电量,试验时间不应低于30min。按公式(4)计算吨料电耗平均值。
NY/T1024—2006
式中:
Q——连续式混合机吨料电耗,单位为千瓦小时每吨(kW-h/t):N——耗电量,单位为千瓦小时(kwh):T—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5.2.3物料自然残留率
批次式混合机每次自然排完物料后,对混合室内进行御底清理,记录残留物料质量。按公式(5)计算物料自然残留率。
式中:
物料自然残留率,单位为百分率(%);X100%
AG,—第次排料后,混合室内物料残留量,单位为千克(kg);一测定次数,n=3。
5.2.4密封性
检查混合机作业过程中是否有漏粉现象。5.2.5轴承温升
试验开始前测量主轴左右轴承温度,作为开始温度。批次式混合机满负荷连续混合3个混合周期后:连续式混合机满负荷工作30min后,测量主轴左右轴承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计算温升。以温升最高的轴承温升作为混合机的轴承温升。5.2.6混合均匀度
5.2.6.1取样
在混合机排料口处以等时间间隔抽取样本,每批试验物料抽取样本数量不少于10个,每个样本质量为100g~150g
5.2.6.2测试次数
在相同工况下测试3次。
5.2.6.3在化验室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测量,见附录B。5.2.6.4混合均匀度计算
5.2.6.4.1样本标准差,按公式(6)计算。C(X-x)2
式中:
S样本标准差:
样本数量;
X,——样本吸光度值(或氧化钠含量):一样本吸光度值(或氯化钠含量)平均值。X
5.2.6.4.2混合均勾度,按公式(7)计算。M
式中:
M——混合均勾度,单位为百分率(%)。53噪声
NY/T1024—2006
噪声的测定按JB/T9796一1999规定进行。在混合机混合作业时,测量其前、后、左、右四点噪声值。测点距机器表面1m,距地面高1.5m,每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5.4粉尘浓度
混合机正常工作情况下,在操作者工作区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GB/T6971一1986规定进行,每台样机测定一次。
5.5安全要求
按4.3的要求进行检查。
5.6表面质量
按4.4的要求进行检查。
5.7涂层附着力
按JB/T9832.2规定方法进行检查。5.8焊接质量
按4.5进行检验。
5.9装配质量
按4.6进行检验。
5.10使用说明书
按4.7的要求进行检查。
5.11标牌www.bzxz.net
按4.8的要求进行检查。
5.12生产试验
5.12.1生产试验目的
考核机器的使用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安全性、调整保养方便性和使用经济性、主要件和易损件的耐用性。
5.12.2试验要求
5.12.2.1生产试验样机不少于2台,按使用说明书要求选择配套动力。5.12.2.2生产试验的时间和方法按JB/T9820.3—1999申6.1和6.2进行。6检验规则
6.1抽样方法
在制造单位近6个月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基数不少于10台,抽取样品2台。在用户或销售部门抽样时,可不受此限。6.2不合格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分为A,B、C三类。不合格项目分类见表3。表3不合格项目分类表
混合均勾度
安全要求
有效度
生产率
吨料电耗
装配质量
焊接质量
轴承温升
NY/T1024—2006
粉尘浓度
表3 (续)
使用说明书
密封性
物料自然残留率
注:连续式混合机不必检测物料自然残留率指标。6.3评定原则
表面质量
涂层附着力
按抽样判定表(见表4)进行质量判定。Ac为合格判定数,Re为不合格判定数表4抽样判定表
不合格分类
项目数
样本数
注:括号内的项目数适用于连续式混合机。0
电功表
分析天平
点温计
声级计
粉尘取样仪
分光光度计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用仪器设备
0~200g
02000g
0-100c
0~130dB(A)
5L/min-35L/min
0100kg
0~999nm
NY/T1024—2006
雅确度
±0.0001g
±0.5dB(A)
NY/T1024—2006
B.1甲基紫法
B.1.1仪器与试剂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混合均匀度样本测试方法
按GB5918一1997的规定,测试波长590nm,比色皿0.5cmB.1.2样本处理
将抽取的每个样本用四分法分取分析样品。B.1.2.1将抽取的样本倒在光滑的桌面或玻璃板上,两手各执一块分样板,从相对方铲起样本倒落,重复4次~5次:把样本物料最后形成的圆锥形,用分样板从中心等分,取出两个相对顶三角锥形部分,余下的样本再依上法重复缩分,直至两个对项三角形样本的重量略多于所需分析样品为止。B.1.2.2由每个样本中称取10g(准确至0.0002g)分析样品。B.1.3检验程序
B.1.3.1空白试剂
取50.0g无示踪剂的同批玉米粉,置于500mL三角瓶中,再加人150mL无水乙醇摇动后静止放置,每隔10min左右播动1次,重复2~3次,约30min后经滤纸(定性,中速)滤出,作空白试剂。B.1.3.2测定步骤
将分析样品置于100mL的三角瓶中,加人30mL无水乙醇,不时地加以搅动,约30min后用滤纸(定性、中速)过滤,以空白试剂调零点,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分析样品滤液的吸光度值。B.2氟化钠法
可采用其他经证明并等效的测试方法测试分析样品。B.2.1仪器与试剂
1)分析天平
振动器
茶色滴定管.250mL容量瓶、200mL容量瓶、250mL三角瓶、125mL三角瓶、2mL移液管、玻3
璃漏斗等。
硝酸银(AgNO)试剂
铬酸钾(kzCrO4)试剂
蒸馏水
B.2.2样品处理
将抽取的每个样本用四分法分取分析样品。B.2.2.1同A1.2.1
B.2.2.2由每个样本中称取15g(准确至0.0002g)分析样品。B.2.3检验步骤
B.2.3.1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0.1mol/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按GB/T5009.1-1996中附录B的规定。准确称取约4.3g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爆至恒量的硝酸银(优级纯)加蒸馏水使之溶解,移至250mL容量瓶中,并稀8
释至刻度,混勾,避光保存。
式中:
C=Wx0.1699
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772
一硝酸银质量,单位为克(g);V配制成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B.2.3.20.01mol/L铬酸银指示剂的配制NY/T1024—2006
准确称取0.5g分析纯铬酸钾,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人少量蒸馏水振荡,溶解后稀释至刻度。B.2.3.3分析步骤
B.2.3.3.1将分析样品置于250mL三角瓶中,先加人100mL蒸馏水,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静置30min,用定性滤纸(中速)过滤,用200mL容量瓶接吸,用蒸馅水多次冲洗样品,接吸至刻度。B.2.3.3.2用移液管吸该溶液2mL,置于125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20mL稀释。B.2.3.3.3加1mL铬酸钾指示剂于待测溶液中,避光滴定硝酸银标准溶液并不停振荡,直至溶液的颜色由乳白变为橘红色且1min不退色为止。记录硝酸银用量。B.2.3.3.4氯化钠含量计算
式中:
X=yxcx0.05844×100
15X2/200
样品中氯化钠含量,单位为百分率(%):X
滴定样品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分析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样品溶液稀释到200mL,取2mL滴定数。B.3其他方法
可采用其他经证明与上述方法等效的测试方法测试分析样品。(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