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白砂糖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15:37:18
  • GB317-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317-2006

  • 标准名称:

    白砂糖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3-31
  • 实施日期:

    2006-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46.81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食品技术>>糖、糖制品、淀粉>>67.180.10糖和糖制品
  • 中标分类号:

    食品>>制糖与糖制品>>X31制糖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27886
  • 页数:

    14页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6-08-01
  • 计划单号:

    20021627-Q-60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64-06-24
  • 起草人:

    梁达奉、郭剑雄、冯小华、杨万善、李锦生、杨家驹、耿怀建等
  • 起草单位: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白砂糖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直接或间接原料生产的白砂糖。 GB 317-2006 白砂糖 GB317-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7.1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7—2006
代替GB317—1998
白砂糖
Whitegranulated sugar
(CodexStan212-1999,NEQ)
2006-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活确线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白砂糖
GB317—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字数26千字
2006年8月第一版 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的第3章、6.1和6.2是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GB317-2006
本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Stan212一1999《国际糖品法典标准》(Codexstandardfor sugar)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317—1998《白砂糖》。本标准与GB317—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卫生要求中基本按GB13104一2005《食糖卫生标准》增减项目和修订指标:增加酵母菌和幕荫项目,删除铜项目;除二氧化硫(SO)外,卫生要求所有项目直接引用GB13104一2005相应项目指标,二氧化硫(SO,)则按级别分别制定等同或严于GB13104一2005的指标。在理化要求中,对以下项目作了修订:精制白砂糖的电导灰分、干燥失重、混浊度和不溶于水杂质;优级白砂糖的还原糖分、电导灰分、色值、混浊度和不溶于水杂质;一级白砂糖的色值、混浊度、不溶于水杂质;二级白砂糖的还原糖分、电导灰分、干燥失重、色值、混浊度和不溶于水杂质。
改变了混浊度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其单位由“度”改为“毫衰减单位”(MAU)。在标签中增加了“推荐标注保质期”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甘燕糖业研究所、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凤糖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瑞丽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永德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箭牌糖类(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福建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商品交易所、全国甘燕糖业标准化中心、国家轻工业甘燕糖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达奉、郭剑雄、冯小华、杨万善、李锦生、杨家驹、耿怀建、李世平、潘之泓、杨爱华、邱忠成、王乃贵、谭公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17—1998;
-GB317.1—1991,GB/T317.2—1991;GB317—1984。
1范围
白砂糖
GB317—2006
本标准规定了白砂糖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直接或间接原料生产的白砂糖。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所有部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5009.55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13104食糖卫生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3技术要求
3.1级别
白砂糖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共四个级别。3.2感官要求
3.2.1晶粒均匀,粒度在下列某一范围内应不少于80%:粗粒:0.80mm~2.50mm;bzxZ.net
大粒:0.63mm~1.60mm;
中粒:0.45mm~1.25mm,
小粒:0.28mm~0.80mm,
细粒:0.14mm~0.45mm。
3.2.2晶粒或其水溶液味甜、无异味。3.2.3于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3.3理化要求
白砂糖的各项理化指标见表1。
白砂糖的各项理化指标
燕糖分/(%)
还原糖分/(%)
电导灰分/(%)
GB317—2006
干燥失重/(%)
色值/IU
混浊度/MAU
不洛于水杂质/(rng/kg)
3.4卫生要求
二氧化硫
白砂糖的二氧化硫指标见表2。
二氧化硫(以SOz计)/(mg/kg)3.4.2其他指标
表1(续)
白砂糖的二氧化硫指标
白砂糖的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酵母菌、霉菌、螨等项目的指标应符合GB13104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卫生要求中的二氧化硫、砷、铅按GB/T5009.55的方法进行测定;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酵母菌和霉菌按GB/T4789的方法进行测定,其余各项目按本章相应方法进行测定。除另有说明外,在分析中仅使用蒸馅水或去离子水或纯度相当的水;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码、定量玻璃仪器及测定仪器等均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正。4.2粒度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用一套试验筛将糖样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筛选,将各个筛中截留的糖样品称量,求得留在筛网上糖样品的百分数对筛孔的关系。4.2.2仪器、设备
4.2.2.1试验筛:筛孔0.14mm~2.50mm一套,直径200mm。4.2.2.2震筛机:振动频率:3000次/min,6000次/min振幅选择:0mm~3mm连续调节,振动方式:连续振动
4.2.2.3天平:感量0.1g。
4.2.3步骤
4.2.3.1取样
样品按四分法进行二次分离,使二次分出的样品数量能满足筛分检验之用。4.2.3.2筛分
称取白砂糖样品100.0g,将经过选择并称量的筛子,按筛孔尺寸由小至大自下而上叠装好,然后,将样品放人最上层的筛中,用盖盖好,将套筛装于震筛机上,振动10min,其振动频率和振幅以不磨损2
GB317—2006
糖晶体为准。待振动完全停止后,将筛取下,称出每一个筛子及截留样品质量,准确到0.1g。4.2.3.3计算及结果表示
计算出粒度上下限相对应孔径的两层筛之间所截留样品的质量分数,结果以孔径上下限及其质量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整数。
4.3熊糖分的测定
4.3.1术语
国际糖度标尺international sugarscale规定量纯煎糖溶液[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在空气中用黄铜码称取纯蔗糖26.0000g(在真空中为26.0160g),在20.00℃时溶成体积为100.000mL7,用入=546.2271nm波长的光(真空198Hg的绿色偏振光),在温度为20.00℃时,用200.00mm观测管,所测得的光学旋光度,规定为糖度标尺的100度点。
100度点被指定为100°Z(国际糖度),并且标尺在0°Z和100°Z之间进行线性分度。与100°Z相当的旋光值为:
40.777 ±0. 001
实际旋光测定,也允许在波长540nm~633nm的范围内,以固定100度点。在黄色钠光波长下,100°z相当的旋光值为:
34. 626±0.001
在氢/氯(He/Ne)激光波长下,100°Z相当的旋光值为:om=29.71±0.001
4.3.2方法提要
在规定条件下采用以国际糖度标尺刻制读数为100°Z的检糖计,测定规定量糖样品的水溶液的旋光度。
4.3.3仪器、设备
4.3.3.1检糖计
检糖计应是根据国际糖度标尺,按糖度(°Z)刻度的,测量范围能够从一30°Z~+120°Z,并用标准石英管加以校准,可选三种形式:装有可调整分析器即检偏器的检糖计(圆盘式旋光计),采用单色光源(波长在540nm~a)
590nm之间),通常采用绿色的汞光或黄色的钠光。石英楔检糖计:
1)配有单色光源的(波长在540nm~590nm之间);2)配有白炽灯作为光源的,而用适当的滤色器分离出有效波长为587nm的光。c)装有法拉第线图作为补偿器的检糖计,采用单色光源(波长在540nm~590nm之间)。注:旧糖度\S刻度的检糖计仍然可以使用,但读数\S须乘上一个系数0.99971转换为Z。4.3.3.2容量瓶
容量:(100.00士0.02)mL,应分别用(20.0土0.1)℃的水称加以校正。容量瓶的容量在(100.00士0.01)mL范围内,不必更正便可使用;超出此范围应采用与100.00mL相应的校正数加以更正,方可使用。
4.3.3.3旋光观测管
长度:(200.00土0.02)mm,须由法定的计量机构出具合格证明,或者用具有该项证明的观测管来进行比较检验。
4.3.3.4分析天平
感量0.1mg。
4.3.4试剂
蒸馏水:不含旋光物质。
GB317—2006
4.3.5检糖计的校准
检糖计要用经法定的计量机构检定合格的标准石英管校准。4.3.5.1石英管旋光度的温度校正使用检糖计(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读取石英管读数时的温度应测定,并记录到0.2℃,测定旋光度时环境及糖液的温度尽可能接近20℃,应在15℃~25℃的范围内。如果这个温度与20℃相差大于0.2℃,则采用式(1)进行标准石英管旋光度的温度校正。a,=a2o[1+1.44×10-(t-20)]
式中:
α,——℃时,标准石英管的旋光值,单位为国际精度(Z);—20℃时,标准石英管的旋光值,单位为国际糖度(Z);Qzo
一读数时石英管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1)
4.3.5.2不同波长下石英管读数(°Z)的换算系数石英管的糖度读数在不同波长下以绿色汞光(波长546nm)为基准,除以表3中相应系数进行换算。
白炽光经滤光
黄色钠光
氨/氛激光
表3不同波长下石英管糖度读数换算系数表波长/nm
换算系数
4.3.6溶液的配制
称取样品26.000g于千洁的小烧杯中,加蒸馏水40mL~50mL.,使其完全溶解。移人100mL的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及玻璃棒不少于3次,每次倒人洗水后,摇匀瓶内溶液,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附近。至少放置10min使达到室温,然后加蒸馏水至容量瓶标线下约1mm处。有气泡时,可用乙醚或乙醇消除。加蒸馅水至标线,充分摇勾。如发现溶液混浊,用滤纸过滤,漏斗上须加盖表面血,将圾初10mL滤液弃去,收集以后的滤液50mL~60mL。
4.3.7旋光度的测定
用待测的溶液将旋光观测管至少冲洗2次,装满观测管,注意观测管内不能夹带空气泡。将旋光观测管置于检糖计中,目测检糖计测定5次,读数至0.05°Z;如用自动检糖计,在测定前,应有足够的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
测定旋光读数后,立即测定观测管内溶液的温度,并记录至0.1℃。4.3.8计算及结果表示
测定旋光度时环境及糖液的温度尽可能接近20℃,应在15℃~25℃的范围内。如果旋光度不是在20.0℃士0.2℃时测定的,则应校正到20.0℃。白砂糖样品的煎糖分P按式(2)或式(3)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到一位小数。采用石英楔补偿器的检糖计:
没有石英楔补偿器的检计:
式中:
蓝糖分,%:
P=P.[1+0.00032(t-20)
P-P,[1+0.00019(t-20)
(2)
P,—观测旋光度读数,单位为国际糖度(Z);t观测P,时糖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4.3.9允许误差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0.05%。4.4还原糖分的测定
4.4.1方法提要
GB317—2006
本方法是基于碱性铜盐溶液中金属盐类的还原作用,用碘量法测定奥氏试剂与糖液作用生成的氧化亚铜,从而确定样品中的还原糖分。本方法各项试验条件(包括试液量、奥氏试剂量、煮沸时问、碘液耗用量及碘的反应时间等)都应严格按标准规定执行。
4.4.2仪器、设备
4.4.2.1锥形烧瓶:容量300mL。4.4.2.2滴定管:50mL,刻度刻至0.1mL。4.4.3试剂
4.4.3.1奥氏试剂:分别称取硫酸铜(CuSO,·5H.O)5.0g,酒石酸钾钠(C.H,OKNa·4HO)300g及无水碳酸钠(NazCO)10.0g,磷酸氢二钠(NaHPO,·12HzO)50.0g(或无水磷酸氢二钠19.8g),溶于900mL蒸馏水中,如有必要可将其微微加热。待完全溶解后,放人沸水浴中,加热杀菌2h,然后冷却至室温,稀释至1000mL,用细孔砂芯玻璃漏斗或硅藻土或活性炭过滤,贮于棕色试剂瓶中。4.4.3.2硫代硫酸钠贮备溶液:取硫代硫酸钠(Na2S.O,·5H.O)20g及无水碳酸钠(Na.CO,)0.1g(或1t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用经煮沸灭菌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置8d~14d后过滤备用。
4.4.3.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zO,)=0.0323mol/L]:吸取硫代硫酸钠贮备溶液100mL,移入容量瓶中并用经煮沸灭菌的蒸馏水稀释至500mL,该试剂用基准重铬酸钾(K,CrCO,)标定,并校正其浓度。
4.4.3.4碘溶液Ec(亏1)=0.0323mol/1L]:称取碘化钾(无碘)约10g,先溶解于数毫升水中,另称取纯碘2.050g,溶于碘化钾溶液,将溶液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标定,贮存于具有玻璃塞密封的棕色瓶内。
4.4.3.5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1.0g,加10mL水,搅拌下注人200mL沸水中,再微沸2min,冷却,溶液于使用前制备。
4.4.3.6冰乙酸。
4.4.3.7盐酸溶液[c(HCI)=1mol/L]。4.4.4步骤
4.4.4.1测定
称取白砂糖样品10.00g,用50mL蒸馏水溶解于300mL锥形烧瓶(4.4.2.1)中,糖液含转化糖不超过20mg,然后加入50mL奥氏试剂(4.4.3.1),充分混合,用小烧杯盖上,在电炉上加热,使在4min~5min内沸腾,并继续准确地煮沸5min(煮沸开始的时间,不是从瓶底发生气泡时算起,而是从液面上冒出大量的气泡时算起)。取出,置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不要摇动)。取出,加人冰乙酸(4.4.3.6)1mL,在不断摇动下,加入准确计量的碘溶液(4.4.3.4),视还原的铜量而加人5mL~30mL,其数量以确保过量为准,用量杯沿锥形瓶壁加人1mol/L的盐酸溶液(4.4.3.7)15mL,立即盖上小烧杯,放置约2min,不时地摇动溶液,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4.4.3.3)滴定过量的碘,滴定至溶液呈黄绿色时,加人淀粉指示剂2mL~3mL,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尽为止。5
GB317—2006
4.4.4.2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还原糖分R按式(4)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到两位小数。0.001
R=(A-B-I)×
式中:
R-还原糖分,%;
A-—加人碘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一滴定耗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B
10g蔗糖还原作用的校正值(见表4)。I
表4以碘液实耗用量(即A-B)求毫克转化糖的校正值碘液/mL
校正值
碘液/mL
校正值
4.4.4.3允许误差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15%。4.5电导灰分的测定
4.5.1方法提要
电导率反映离子化水溶性盐类的浓度。测定已知糖液的电导率,然后应用转换系数可算出电导灰分。
本方法所用糖液的浓度为31.3g/100mL。4.5.2仪器、设备
电导率仪:应符合以下规格。
频率:低周,约140Hz。
测量范围:0μS/cm~300μS/cm
测量误差:不应大于满量程的0.5%,刻度单位:pS/cm。4.5.3试剂
4.5.3.1蒸馅水或去离子水:精制白砂糖必须用电导率低于2μS/cm的重蒸馅水(蒸馏过两次)或去离子水。对于其他级别白砂糖允许用电导率低于15μS/cm的蒸馏水。4.5.3.20.01mo1/L氯化钾溶液:取分析纯等级的氯化钾,加热至500℃,脱水30min,冷却,称取0.7455g,溶解于100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标线。4.5.3.30.0025mol/L氯化钾溶液:吸取0.01mol/L氯化钾溶液50mL于200mL容量瓶内,加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在20℃时的电导率为328μS/cm。4.5.4步骤
4.5.4.1测定
称取白砂糖31.3g士0.1g于干洁烧杯中,加蒸馅水溶解并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烧杯及玻璃择,洗水一并移人容瓶中,加蒸馏水至标线,摇勾,先用样液冲洗测定电导率用的电导电极及干洁小烧杯2次一3次,然后倒入样液,用电导率仪测定样液电导率,记录读数及读数时的样液温度。
电导池常数应用0.0025mol/L氛化钾溶液校核计量。4.5.4.2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电导灰分C按式(5)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到两位小数。6
式中:
电导灰分,%;
C=6×10→(C-0.35C2)
C——31.3g/100mL糖液在20.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Cz——溶糖用蒸馏水在20.0℃时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4.5.4.3温度校正
GB317—2006
(5)
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为20.0℃,若不在20.0℃则按式(6)校正,但测量温度一般不要超过20.0℃士5.0℃。至于溶糖用蒸馏水电导率的温度校正,因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C
C2o.0=1+0. 026(t-20)
式中:
在t℃时糖液的电导率,单位为微西每厘米(μS/cm);测定糖液电导率时糖液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4.5.4.4允许误差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10%。4.6°干燥失重的测定
测定方法分为a、b两种方法:a法为仲裁法,b法为常规法。4.6.1方法提要
采用常压烘箱干燥技术,烘干后,在同一条件下冷却。4.6.2仪器、设备
·(6)
4.6.2.1干燥箱:测定过程中,离称量瓶上面(2.5士0.5)cm处的温度要保持在(105士1)℃[或(130±1)℃J。
4.6.2.2带温度计干燥器。
4.6.2.3扁型称量瓶:直径为6cm~10cm,深度为2cm3cm。4.6.3步骤
4.6.3.1测定
将干燥箱预热至105℃(a法)或130℃(b法)。将已打开盖的于洁空称量瓶及其盖子--同放人干燥箱中,干燥30min,然后将称量瓶盖上盖子,从干燥箱中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将称量瓶称量并尽快称取样品20g~30g(a法)或9.5g~10.5g(b法)(准确至土0.1mg),样品在称量瓶中要摊平,然后将盛有样品已开盖的称量瓶及其盖子一同放人预热至105℃(a法)或130℃(b法)的于燥箱中,准确地干燥3h(a法)或18min(b法),将称量瓶盖上盖子,从干燥箱中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士0.1mg)。
不必干燥到恒重。但必须确保在测定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有砂糖的有形损失,盛血均须用干洁的埚夹夹拿。
4.6.3.2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干燥失重D按式(7)计算,数值以%表示,计算结果取到两位小数。D
式中:
干燥失重,%;
m2-ma×100
称量瓶及干燥前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称量瓶及干燥后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7)
GB 317—2006
4.6.3.3允许误差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15%。4.7色值的测定
4.7.1方法提要
以pH(7.00士0.02)缓冲溶液溶解白砂糖样品,经滤膜过滤后,在420nm波长条件下测量溶液的吸光系数,将吸光系数的数值乘以1000,即为国际糖品统一分析委员会(ICUMSA)色值,结果定为ICUMSA单位(IU)。
4.7.2仪器、设备
4.7.2.1分光光度计应符合下列规格。测量范围:透过率0%~100%。波长误差:在420nm处波长误差不大于士1nm。
4.7.2.2比色血:厚度应选择使仪器透光度读数在20%~80%之间,配套使用的同一光径比色血间的透光度之差不大于0.2%(在440nm波长下,用含铬量30μg/m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检定)。4.7.2.3阿贝折射仪:折射率测量范围1.300~1.700。折射率最小分度值:0.0005。蔗糖质量分数锤度(Bx)0~95,最小分度值:0.2。4.7.2.4pH(酸度)计:分度值或最小显示值0.02。4.7.2.5滤膜过滤器:滤膜应当厚薄均勾,膜面上分布着对称、均匀、穿透性强的微孔,孔径为0.45μm,孔隙度达80%,孔道呈线性状而互不干扰,滤膜与直径150mm的糖品过滤器配套使用。4.7.3试剂
4.7.3.10.1mol/L盐酸溶液:用吸量管吸取浓盐酸(比重为1.19)8.4mL于预先放有适量蒸馏水的1000mL容量瓶中,然后稀释至刻度。4.7.3.2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称取三乙醇胺L(HOCH,CH.)NJ14.92g,用蒸馅水溶解并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然后移人2000mL烧杯内,加入0.1mol/L盐酸溶液约800mL,搅拌均勾并继续用0.1mo1/L盐酸调到pH(7.00±0.02)[用酸度计(4.7.2.4)的电极浸于此溶液中测量pH值]。贴于棕色玻璃瓶中。
4.7.4步骤
4.7.4.1测定
称取白砂糖样品100.0g于200mL烧杯中,加人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4.7.3.2)135mL,搅拌至完全溶解。倒人已预先铺好0.45μm孔径微孔膜的过滤器(4.7.2.5)中,在真空下抽滤,弃去最初50mL左右的滤液,收集滤液应不少于50mL,用折射仪(4.7.2.3)测定滤液的折光锤度,然后用比色Ⅲ(4.7.2.2)装盛糖液,在分光光度计(4.7.2.1)上用420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并用经过过滤的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调零。
4.7.4.2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色值C按式(8)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c
式中:
C色值,单位为国际糖色值单位(IU)A——在420nm波长测得样液的吸光度:6—比色血厚度,单位为厘米(cm);A
.(8)
样液浓度(由改正到20℃的折光锤度乘上一系数0.9862,然后查表5求得),单位为克每毫升(g/ mL)。
折光锤度
浓度!
(g/mL)
4.7.4.3充许误差
蔗糖溶液折光锤度与每毫升含蔗糖克数(在空气中)对照表折光锤度/
浓度/
(g/mL)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其平均值的4%。4.8混浊度的测定
4.8.1方法提要
折光锤度/
浓度/
(g/mL)
折光链度/
GB317—2006
浓度/
(g/mL)
当单色光透过含有悬浮粒子(混浊)的溶液时,由于悬浮粒子引起光的散射,单色光强度产生衰减,以光的衰减程度减去颜色的影响表示溶液的混浊度。4.8.2仪器、设备
同4.7.2。
4.8.3步骤
4.8.3.1测定
取待测色值的未过滤糖液,在与测定色值相同条件下(420nm波长),测其吸光度,并按式(9)计算其衰减指数 D。
式中:
一衰减指数,单位为毫衰减单位(MAU);一在420nm波长测得未过滤的样液吸光度;A-
b—一比色皿厚度,单位为厘米(cm);.(9)
样液浓度(由改正到20℃的折光锤度乘上一系数0.9862,然后查表5求得),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4.8.3.2计算及结果表示
白砂糖样品的混浊度按式(10)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M-D-C
式中:
M一混浊度,单位为毫衰减单位(MAU);(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