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15:33:38
  • GB/T12391-1990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2391-1990

  • 标准名称: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0-03-19
  • 作废日期:

    2004-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75.17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食品技术>>67.040食品综合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3食品卫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所
  • 归口单位:

    卫生部
  • 发布部门:

    卫生部
  • 主管部门:

    卫生部
  • 相关标签:

    食物 核黄素 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2391-1990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GB/T12391-199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12391—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免费标准bzxz.net
Methodfordetermination of riboflavin infoodsGB/T12391—19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微生物法和荧光法测定食物中核黄素含量。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物中核黄的测定。第一篇微生物法
2原理
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必需某些维生素。例如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casei,简称L.C.)的生长需要核黄素;培养基中若缺乏这种维生素该细菌;便不能生长。在一定条件下,该细菌生长情况。以及它的代谢物乳酸的浓度与培养基中该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酸度及混浊度的测定法来测定样品中核黄素的含量。3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需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3.1冰乙酸。
3.2甲苯。
3.3无水乙酸钠。
乙酸铅。
氢氧化铵。
3.6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ATcc 7489)。盐酸:0.1mo1/L。
3.8氢氧化钠:1mo1/L和0.1mo1/L。3.9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使用前应进行灭菌处理。3.10核黄素标准储备液(25ug/mL):将标准品核黄素粉状结晶置于真空干燥器或盛有硫酸的干燥器中。经过24h后。准确称取50mg,置于2L容量瓶中,加入2.4mL冰乙酸和1.5L水。将容量瓶置于温水中摇动,待其溶解,冷至室温,稀释至2L,移至棕色瓶内,加少许甲苯盖于溶液表面,于冰箱中保存。3.11核黄素标准中间液(10ug/mL),准确吸取20mL核黄素标准储备液,加水稀释至50mL。
3.12核黄素标准中间液(0.1ug/mL),准确吸取1.0mL中间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次分析要配制新标准使用液。3.13碱处理蛋白陈:分别称取40g蛋白陈和20g氢氧化钠于250mL水中。混合后,放于37土0.5℃恒温箱内,24~48h后取出,用冰乙酸调节pH至6.8,加14g无水乙酸钠(或23.28含有3分子结晶水的乙酸钠),稀释至800mL,加少许甲苯盛于溶液表面,于冰箱中保存。3.140.1%胱氨酸溶液:称取1gL一胱氨酸于小烧杯中。加20mL水,缓慢加入经约5~10mL盐酸,直至其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至1L,加少许甲苯盖于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12391—1990
液表面。
3.15酵母补充液:称取100g酵母提取物干粉于500mL水中、称取150g乙酸铅于500mL水中。将两溶液混合,以氢氧化铵调节pH至酚量红色(取少许溶液检验)。离心或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用冰乙酸调节pH至5.5。通入硫化氢直至不生沉淀。过滤,通空气于滤液中,以排除多余的硫化氢。加少许甲苯盖于溶液表面,于冰箱中保存。
3.16甲盐溶液:称取25g磷酸氢二钾和25g磷酸二氢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加放少许甲苯以保存之。3.17乙盐溶液:称取10g硫酸镁(MgS04·7H2),0.5g硫酸亚铁(FeS04·7H20)和0.5g硫酸锰(MnS04·4H,0),加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加少许甲苯以保存之。
3.18基本培养储备液:将下列试剂混合于500mL烧杯中,加水至450mL,用1mo1/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用水稀释至500mL。碱处理蛋白陈
0.1%胱氨酸溶液
酵母补充液
甲盐溶液
乙盐溶液
无水葡萄糖
3.19琼脂培养基:将下列试剂混合于250mL三角瓶中,加水至100mL,于水浴上煮至琼脂完全溶化,用1mo1/L盐酸趁热调节pH至6.8。尽快倒入试管中,每管35mL,塞上棉塞,于高压锅内在5.9×10*Pa(101b/in)压力下灭菌15min,取出后直立试管,冷至室温,于冰箱中保存。无水葡萄糖
乙酸钠(NaAc·3H,0)
蛋白陈
酵母提取物干粉
甲盐溶液
乙盐溶液
3.200.04%漠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g漠甲酚绿于小研钵中,加1.4mL0.1mo1/L氢氧化钠溶液研磨,加少许水,继续研钵磨。用水稀释至250mL。3.210.04%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称取0.1g溴麝香草酚蓝于小研钵中,加1.6mL和0.1mo1/L氢氧化钠溶液研磨。加少许水,继续研磨,直至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250mL。
4仪器与设备
4。1实验室常用设备。
4:2电热恒温培养箱。
4.3离心沉淀机。
4.4液体快速混合器。
4。5离压消毒锅。
5菌种的制备与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12391-1990
5.1储备菌种的制备:以L·C·纯菌种接入2个或多个琼脂培养基管中。在37士0.5℃恒温培养箱中保温16~24h。贮于冰箱内,至多不超过2周,最好每周移种一次。保存数周以上的储备菌种,不能立即用于制备接种液,一定要在使用前每天移种一次,连续2~3d方可使用,否则生长不好。5.2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取5mL核黄素标准使用液和5mL基本培养储备液于15mL离心管混匀,塞上棉塞,于高压锅内在6.9X10°Pa(101b/in)压力下灭菌15min。每次可制备2~4管。
6操作步骤
因核黄素易被日光和紫外线破坏,故一切操作要在暗室内进行。6。1接种液的制备:使用前一天,将菌种由储备菌种管中移入已消毒的种子培养液中,同时制作二管。在37士0.5℃保温16~24h。取出后离心10min(3000rpm),以无菌操作方法倾去上部液体,用已消毒的生理盐水淋洗二次,再加10mL消毒生理盐水,在液体快速混合器上振摇试管,使菌种成混悬体。将此液倾入已消毒的注射器内,立即使用。
6.2样品的制备
6.2.1将样品用磨粉机、研钵磨成粉末或用打碎机打成匀浆。6.2.2称取约含5~10ug的核黄素样品(谷类约10g,干豆类约4g,肉类约5g),加入50mL0.1mo1/L盐酸溶液,混勺匀。置于高压锅内,在10.3×10Pa(151b/in)压力下水解30min。6.2.3冷至室温,用1mo1/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4.6(取少许水解液,用溴甲酚绿检验,溶液皇草绿色即可)。6.2.4加入淀粉酶或木瓜蛋白酶,每克样品加入20mg酶。在40℃恒温箱中过夜,大约16h。
6.2.5冷至室温,加水稀释到100mL:过滤。对于脂肪量高的食物,可用乙醚提取,以除去脂肪。
6。3标准管的制备
两组试管中管各加核黄素标准使用液0.1、0.5、1.0、1.5、2.0、2.5、3.0mL,每管加水至5mL,再每管加5mL基本培养储备液混匀。6。4样品的制备
6.4.1吸取样品溶液5~10mL,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用0.1mo1/L氢氧化钠调节pH至6.8(取少许溶液,用溴麝香草酚蓝检验),加水稀释至刻度。6.4.2取两组试管,各加(6.4.1)样品稀释液1、2、3、4mL,每管加水至5mL,每管再加5mL基本培养储备液混匀。6.5灭菌:将以上样品管和标准管全部塞上棉塞,置于高压锅内,在6.9×10Pa(101b/in)压力下灭菌15min。6.6接种和培养
6.6.1待试管冷至室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每管加一滴接种液(6.1),接种时注射器针头不要碰试客壁,要使接种液直接滴在培养液内。6.6.2置于37土0.5℃恒温箱中培养约72h,培养时每管必须在同一温度。培养时间可延长18h或减少12h。必要时可在冰箱内保存一夜再滴定。若用混浊度测定法:以培养18~24h为宜。6.7滴定
将试管中培养液倒入50mL三角瓶中,加0.00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5m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12391—1990
分二次淋洗试管,洗液倒至该三角瓶中,以0.1mo1/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终点呈绿色。以第一瓶的滴定终点作为变色参照瓶。约30min后再换一参照瓶,因溶液放置过久颜色变浅。
6.8用标准核黄素溶液的不同浓度为横坐标及在滴定时所需0.1mo1/L氢氧化钠的毫升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6.9计算
X=x×F×100
式中:Xi
样品中核黄素含量,mg/100g;
以曲线查得每毫升试样中核黄素含量,ug/mL;样品水解液定容总体积,mL;
试样液的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g;
样品含量由ug/g换算成mg/100g的系数。7结果的允许误差
同一实验室平行测定或重复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绝对值≤10%。第二篇荧光法
8原理
:(1)
核黄素在440~500nm波长光照射下发生黄绿色荧光。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的浓度成正比。在波长525nm下测定其荧光强度。试液再加入低亚硫酸钠(Na2S204),将核黄素还原为无荧光的物质,然后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杂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食品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9试剂
试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为分析纯。9.1硅镁吸附剂:60100目。
9.22.5mo1/L无水乙酸钠溶液。
10%木瓜蛋白酶:用2.5mo1/L乙酸钠溶液配制。使用时现配制。9.4
10%淀粉酶;用2.5mo1/L乙酸钠溶液配制。使用时现配制。0.1mo1/L盐酸:同3.7。
9.61mo1/L盐酸:同3.8。
9.70.1mo1/L氢氧化钠:同3.8。9.8
20%低亚硫酸钠溶液:此液用时现配。保存在冰水浴中,4h内有效。洗脱液:丙酮:冰乙酸:水(5:2:9)。9.9
0.04%溴甲酚绿指示剂:同3.20。3%高锰酸钾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9.13核黄素标准液的配制(纯度98%)。9.13.1核黄素标准储备液(25ug/mL):同3.10。9.13.2核黄素标准使用液:吸取2.00mL核黄素标准储备液,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避光,贮于4℃冰箱,可保存一周。此溶液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12391—1990
毫升相当于1.00ug核黄素。
10仪器与设备
10.1实验室常用设备。
10.2高压消毒锅。
10.3电热恒温培养箱。
10.4核黄素吸附柱:见图。
10.5荧光分光光度计
11操作步骤
整个操作过程需避光进行。
11.1样品提取
11.1.1 水分
核黄素吸附柱
称取2~10g样品(约含10~200ug核黄素)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0.1mo1/L盐酸,搅拌直到颗粒分散均匀。用40mL瓷为盖扣住瓶口,置于高压锅内高压水解,10.3×10*Pa(151b/in)30min。水解液冷却后,滴加1mo1/L氢氧化钠,取少许水解液,用0.04%溴甲酚绿检验呈草绿色,pH为4.5。11.1.2酶解
11.1.2.1含有淀粉的水解液:加入3mL10%淀粉酶溶液,于37~40℃保温约16h。
11.1.2.2含高蛋白的水解液:加3mL10%木瓜蛋白酶溶液,于37~40℃保温约16h。
11.1.3过滤
上述酶解液定容至100.0mL,用干滤纸过滤。此提取液在4℃冰箱中可保存一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12391—1990
11.2氧化去杂质
11.2.1视样品中黄素的含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提取液及核黄素标准使用液(约含1~10ug核黄素)分别于20mL的带盖刻度试管中,加水至15mL。各管加0.5mL冰乙酸,混匀。加3%高锰酸钾溶液0.5mL,混匀,放置2min,使氧化去杂质。滴加3%双氧水溶液数滴,直至高锰酸钾的颜色褪掉。剧烈振摇此管,使多余的氧化逸出。
11.3核黄素的吸附和洗脱
11.3.1核黄素吸附柱:硅镁吸附剂约1g用湿法装入柱,占柱长1/2~2。3(约5cm)为宜(吸附柱下端用一小团脱脂棉垫上),勿使柱内产生气泡,调节流速约为60滴/min。
11.3.2过柱与洗脱:将全部氧化后的样液及标准液通过吸附柱后,用约20mL热水洗去样液中的杂质。然后用5.00mL洗脱液(9.9)将样品中核横素洗脱并收集于一带盖10mL刻度试管中,再用水洗吸附柱,收集洗出之液体并定容至10mL,混匀后待测荧光。
11.4测定
11.4.1于激发光波长440nm,发射光波长525nm,测量样品管及标准管的荧光值。
11.4.2待样品及标准的荧光值测量后,在各管的剩余液(约5~7mL)中加0.1mL20%低亚硫酸钠溶液,立即混匀,在20s内测出各管的荧光值,作为各自的空白值。
11.5计算
(A-B)xS×f×+
(c-D)×m
-样品中含核黄不比的量,mg/100g;式中:X2
样品管荧光值;
附加说明:
样品管空白荧光值:
标准管荧光值;
标准管空白荧光值;
稀释倍数;
样品的质量,g;
标准管中核黄素量由ug;
将样品中核黄素量由ug/g折算成ug/100g的折算系数。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审查通过。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亚、曲宁、李晶。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19批准1990—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