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7735-1995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16:56:09
- GB/T7735-1995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7735-1995
标准名称: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5-10-10 -
实施日期:
1996-03-01 -
作废日期:
2004-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88.74 KB
标准ICS号:
冶金>>金属材料试验>>77.040.20金属材料无损检测中标分类号:
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6金属无损检验方法
替代情况:
GB 7735-1987;被GB/T 7735-2004代替采标情况:
ISO 9304-1989 MOD

部分标准内容:
GB/T7735—1995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304:1989《用于压力目的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钢管除外)涡流探伤检查》。
依据ISO9304:1989对GB7735-—87进行修订时,还保留了GB7735—87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情况又不妨碍国际通用的那些内容。因此将ISO9304:1989转化为本国标准时,增加了第3章探伤原理”和第6章“探伤设备”,并将ISO9304:1989的各章编排作了变更,但内容不变或稍有改变。本标准从1996年3月1日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773587《钢管祸流探伤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福良、赵风兰、郭斌、陈苓、练科。本标准1987年5月首次发布。
GB/T7735---1995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各国标准机构(ISO成员体)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的。对技术委员会感兴趣的各成员国,均有权参加此委员会,与ISO 有联系的各种国际组织(政府性的或非政府性的)也参加此项工作。ISO 在所有电气技术标准化事务方面,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紧密合作。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初稿,在取得ISO理事会批准作为正式国际标准前,将分发至各成员体取得各成员体投票表决同意后,国际标准初稿才能通过。国际标准ISO9304是由ISO/TC17钢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仅是一个技术资料。218
GB/T7735—1995
本国际标准涉及到对用于压力目的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孤焊钢管除外)进行探伤的涡流检查。
规定了二种验收等级(见表1和表2)。这二种验收等级的选择是ISO技术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工作,ISO技术委员会负责发展有关的质量标准。21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Steel tubes--The inspection
method on eddy current test
GB/T 7735--1995
eqyISo9304.1989
代替GB7735—87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除埋弧焊钢管外)自动涡流探伤检验的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及步骤和探伤检验结果的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 4 mm的钢管进行涡流检测。本标准验收等级分为A级和B级(见表1和表2)。验收等级A可作为钢管水压密实性检测的一种替代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B4083—92钢管自动涡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定方法3探伤原理
3.1涡流探伤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当钢管经过通以交流电的线圈时,钢管表面或近表面有缺陷部位的涡流将发生变化,导致线圈的阻抗或感应电压产生变化,从而得到关于缺陷的信号,从信号的幅值及相位等,可以对缺陷进行判断。3.2本标推对探伤结果的判定,系借助于对比试样人工缺陷与自然缺陷显示信号的幅值对比,即为当量比较法。对比试样被用来对钢管涡流探伤设备进行设定和校准。4探伤捡验方法
4.1为使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能在整个圆周面上都能进行探伤检查,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或者使用旋转钢管-扇平线圈式祸流探伤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注:在钢管两端的短距离长度内,不一定能进行祸流探伤检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0-10批准220
1996-03-01实施
次级线图1
GB/T7735—1995
初级线
次级线图2
注:图1是一种多线圈方案的简图,多线圖可以是分列式或初线圖、双差动线圈等。图 1 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简图扇平线圈旋转
固定的扇平线圈
扇平线圈
(a)旋转的扁平线圆式技术
(钢管相对于旋转的扁
平线图组件直线移动)
钢管旋楼
(b)旋转的钢管式技术
(扁平线图沿着钢
管长度直线移动)
注:图 2(a)和(b)中的扁平线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单线圈,多线圈等多种配置,取决于使用的设备和其他因素。
图2旋转的钢管-扁平线圈涡流探伤技术简图(螺旋式扫描)4.1.1当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技术对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进行探伤检查时,被检钢管的最大外径限制到180mm。
注,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在靠近检查线围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查灵敏度为最高,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其检查灵敏度将逐渐减低,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4.1.2当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画式涡流技术对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进行探伤时,被检钢管和检查线圈应彼此相对移动,其目的是使整个钢管表面都能扫描到,使用这种探伤技术时,被检钢管的外径是没有限制的。
注: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仅外表面上的裂键能被检查出来,此点务请注意。4.2焊接钢管焊缝的探伤检查,可采用扇形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如图3所示。检查线圈应与焊缝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其目的是使整个焊缝都能被扫描到。221
GB/T7735—1995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在靠近检查线圈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测灵敏度为高。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其检测灵敏度将逐渐减低(见附录 A)。2在钢管两端的短距离长度上,不一定能进行探伤检查。初级线圈
次级线图1
次级线图2
注:图3中扇形线圈可以制成多种形式,取决于使用设备和被检验钢管。图3扇形线圈焊缝涡流探伤方法简图5对比试样
5.1材料
5.1.1用于制备对比试样的钢管应与被检钢管的公称尺寸相同,化学成分、表面状态、热处理状态相似,即应有相似的电磁特性。
5.1.2对比试样应平直,表面应不沾有外物,无影响校准的缺陷。5.1.3对比试样用来对非破坏性检测的涡流探伤设备进行设定和校准。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的尺寸不应解释为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缺陷的最小尺寸。5.2长度
对比试样钢管的长度应满足自动涡流探伤设备的要求,当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时,应满足YB4083的规定。
5.3人工缺陷
5.3.1形状
使用不同涡流探伤技术的人工缺陷形状,应符合如下规定:a)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通孔,b)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技术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钻孔或槽口;c)使用扇形线圈式检测焊缝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通孔。5.3.2位置
5.3.2.1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时;对比试样的通孔应为5个,其中三个处于对比试样中间部位,沿圆周分布,大体上互为120°,彼此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200mm。焊接钢管应有1个孔钻透焊缝。另一种办法是对比试样中间部位只钻打1个孔。在设定和校准期间,对比试样的孔的位置分别在0℃、90℃、180℃和270℃时通过检查设备。另外在距对比试样两端不大于200mm处应各加工一个相同的孔,以检查端部效应。孔应穿透对比试样的整个壁厚。5.3.2.2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技术时,对比试样可钻一个孔,沿径向钻打,穿透整个壁厚,焊222
GB/T7735—1995
接钢管应在焊缝上钻孔;或者,在对比试样的外表面上加工一个纵向切槽。5.3.2.3使用扇形线圈式检测焊接钢管焊缝时,在对比试样焊缝上钻打-个孔,沿径向穿透整个壁厚。5.3.3尺寸
5.3.3.1钻孔
当采用钻孔对比试样时,钻孔尺寸分为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其钻孔直径尺寸如表1所示。验收等级A可作为水压密实性检验的替代方法。验收等级B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订货合同上注明。不锈钢焊管检测缺陷或作为水压密实性检测的一种替代方法,其钻孔直径为1.20mm(但当外径不小于51mm时,钻孔直径为1.60mm);当钢管壁厚大于3mm,其钻孔直径为1.60mm但当外径不小于51mm时,钻孔直径为2.0mm)。表1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的钻头直径验收等级A
钢管外径,D
D≤27
2748641141405.3.3.2槽
钻孔直径
双方协议
验收等级B
钢管外径,D
61925324260<≤76
76114≤D≤152
152≤D≤180
钻孔直径
双方协议
当采用槽为对比试样时,此槽为纵向切槽,其形状如图4所示。此槽应平行于钢管的主轴线,槽的两边应相互平行,槽底应与槽边垂直。其尺寸分为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如表2所示。验收等级A可作为水压密实性检验的一种替代方法。验收等级B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6一宽度病一深度
图4“N”型槽
GB/T7735—1995
表2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的槽的尺寸验收等级A
槽的深度,h 以指
定壁厚的%计
12.5%,最小深度
为0.50mm,最大深
度为1.50mm
槽的长度
不小于50mm
或不小于二倍的
检测线图的宽度
5.3.4对比试样的制作
5.3.4.1钻孔
槽的宽度,b
不大于槽
的深度
验收等级B
槽的深度,h以指
定壁厚的%计
5%,最小深度为
0.30 mm,最大深度
为1.30mm
槽的长度
不小于 50 mm
或不小于二倍的
检测线围的宽度
槽的宽度,6
不大于槽
的深度
钻孔时要保持钻头稳定,要防止局部过热和表面产生毛刺。当钻头直径小于1.10mm时,其钻孔直径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10mm。当钻头直径不小于1.10mm时,其钻孔直径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20mm。
5.3.4.2槽
槽采用机械、电火花或其他方法加工,槽的底部或槽底角亦可以加工成圆形。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槽深的士15%,或者是士0.05mm,取其大者。5.3.4.3验证
对比试样的钻孔直径或槽的尺寸和形状,应用适当的技术进行验证。,6探伤设备
探伤设备一般由探伤器、送管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或记录装置构成。6.1探伤器
探伤器由振荡器、线圈、处理电信号装置、缺陷信号的表示装置等组成,应具有良好的探伤性能。6.2送管装置、磁饱和装置和记录装置使用这些装置时,在探伤检测和判定结果上,应具有良好的性能。7探伤条件及步骤
7.1探伤条件
7.1.1钢管涡流探伤检验通常是在钢管的所有生产加工过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7.1.2钢管涡流探伤检验应由有关部门认可的取得涡流探伤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并由供方指定的有技术资格等级级及其以上证书的人员进行监督。当由第三方来进行检验时,须经供需双方同意。bZxz.net
7.1.3被检钢管应有足够的平直,以保证检查的正确性。同时被检钢管表面应不沾有外物,否则会干扰检验的正确性。
7.2探伤步骤
7.2.1探伤设备通电后,必须进行不小于10min的系统预运转。7.2.2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当对比试样通过检测设备时,探伤设备应调整到能稳定地产生清楚的区别信号。这种信号用来设定检查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在对比试样上钻多个孔的情况下,钻孔所得到的最小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在对比试样上钻一个孔的情况下,对比试样的孔的位置分别在0°、90°、180°和270°时依次通过检测设备,钻孔所得到的最小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224
GB/T7735--1995
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对比试样采用钻孔或槽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7.2.3在设定期间,对比试样和检测线圈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应与被检钢管探伤检测时的相对移动速度相同。并采用相同的设备设定值,例如:频率、灵敏度、相位鉴别、滤波率、磁饱和等。为提高检测能力可对设定的灵敏度作相应的提高若干分贝。7.2.4在相同直径、相同壁厚和相同牌号的钢管进行探伤检验期间,应定期地检查和核对设备的设定值,其方式是用对比试样通过探伤检验设备。检查和核对设备设定值的频率是至少每4h核对一次,并且在设备操作人员交换或在探伤检验开始和结束时各核对一次。在任一系统进行调整以后或被检钢管的外径、壁厚、牌号改变时,均应对探伤检验设备重新进行设定和核对。
7.2.5在连续探伤检验期间,在任何时间对设备功能发生怀疑时,都要对设定值加以核对。如果设备灵敏度降低,允许提高3dB,此时,若仍然不能使对比试样上每个人工缺陷均报警,则按下列规定进行。a)重新校准设备,然后把在上次核对后检查过的所有钢管,全部复探,b)即使在上一次设定之后测量灵敏度下降了3dB,但只要对每根钢管的检查记录清楚可识别,并能精确地区别是合格钢管或可疑钢管,就可不必对钢管重新进行检测。然后重新对设备进行设定,继续检测。
7.2.6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其综合性能的测试方法应符合YB4083的规定。8探伤结果的评定
8.1合格钢管
任一钢管,通过涡流探伤设备时,其产生的信号低于触发-报警电平,应判定为该钢管经涡流探伤检验合格。
8.2可疑钢管
任一钢管通过涡流探伤设备时,其产生的信号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此钢管认定为可疑钢管。此时可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当可疑钢管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时,其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经祸流探伤检验合格。
8.3可疑钢管的处置
对于可疑钢管,取决于产品标准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种或几种措施处置:a)可疑钢管的怀疑部位探索到后,可加以修磨,检查修磨后钢管的壁厚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然后将该钢管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若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合格。
若怀疑部位用其他非破坏性的技术或其他方法重新进行探伤检验,应采用由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b)可疑钢管的怀疑部位被切除,然后重新进行祸流探伤检验,若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合格。c)可疑钢管判定为未通过涡流探伤检测的不合格钢管。9探伤检测报告
根据需方要求,供方应提供有关部门认定的涡流探伤1级及其以上技术资格等级证书人员签发的探伤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被检钢管的牌号、炉批号、规格、重量(或支数)及产品标准号;b)本标准号、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形状及其验收等级;223
c)端部不可探区的长度,
d)结果判定;
GB/T7735—1995
e)操作者和签证者及其技术资格的等级,f)探伤日期,
g)探伤检测单位名称。
GB/T7735—1995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涡流探伤检验方法局限性的说明钢管在进行涡流探伤检测时,在靠近检测线圈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测灵敏度为最高;随着与检测线圈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其检测灵敏度将逐渐减小,因此对同样大小的缺陷,在外表面下面或内表面上的缺陷所反映回来的信号将小于在外表面上的信号。检测设备检测外表面下面或内表面上缺陷的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但最主要的是由被检钢管的壁厚和涡流激励频率所决定的。施加到检测线圈的激励频率,决定了所成立的涡流强度能穿透钢管壁厚的深度。激励频率越高,穿透度越低;反之,激励频率越低,则穿透度越高。对被检钢管的物理参数,例如导电率,导磁率等,应作特别考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304:1989《用于压力目的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钢管除外)涡流探伤检查》。
依据ISO9304:1989对GB7735-—87进行修订时,还保留了GB7735—87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情况又不妨碍国际通用的那些内容。因此将ISO9304:1989转化为本国标准时,增加了第3章探伤原理”和第6章“探伤设备”,并将ISO9304:1989的各章编排作了变更,但内容不变或稍有改变。本标准从1996年3月1日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773587《钢管祸流探伤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福良、赵风兰、郭斌、陈苓、练科。本标准1987年5月首次发布。
GB/T7735---1995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各国标准机构(ISO成员体)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的。对技术委员会感兴趣的各成员国,均有权参加此委员会,与ISO 有联系的各种国际组织(政府性的或非政府性的)也参加此项工作。ISO 在所有电气技术标准化事务方面,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紧密合作。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初稿,在取得ISO理事会批准作为正式国际标准前,将分发至各成员体取得各成员体投票表决同意后,国际标准初稿才能通过。国际标准ISO9304是由ISO/TC17钢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仅是一个技术资料。218
GB/T7735—1995
本国际标准涉及到对用于压力目的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埋孤焊钢管除外)进行探伤的涡流检查。
规定了二种验收等级(见表1和表2)。这二种验收等级的选择是ISO技术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工作,ISO技术委员会负责发展有关的质量标准。21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Steel tubes--The inspection
method on eddy current test
GB/T 7735--1995
eqyISo9304.1989
代替GB7735—87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除埋弧焊钢管外)自动涡流探伤检验的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及步骤和探伤检验结果的判定。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 4 mm的钢管进行涡流检测。本标准验收等级分为A级和B级(见表1和表2)。验收等级A可作为钢管水压密实性检测的一种替代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B4083—92钢管自动涡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定方法3探伤原理
3.1涡流探伤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当钢管经过通以交流电的线圈时,钢管表面或近表面有缺陷部位的涡流将发生变化,导致线圈的阻抗或感应电压产生变化,从而得到关于缺陷的信号,从信号的幅值及相位等,可以对缺陷进行判断。3.2本标推对探伤结果的判定,系借助于对比试样人工缺陷与自然缺陷显示信号的幅值对比,即为当量比较法。对比试样被用来对钢管涡流探伤设备进行设定和校准。4探伤捡验方法
4.1为使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能在整个圆周面上都能进行探伤检查,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或者使用旋转钢管-扇平线圈式祸流探伤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注:在钢管两端的短距离长度内,不一定能进行祸流探伤检查。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0-10批准220
1996-03-01实施
次级线图1
GB/T7735—1995
初级线
次级线图2
注:图1是一种多线圈方案的简图,多线圖可以是分列式或初线圖、双差动线圈等。图 1 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简图扇平线圈旋转
固定的扇平线圈
扇平线圈
(a)旋转的扁平线圆式技术
(钢管相对于旋转的扁
平线图组件直线移动)
钢管旋楼
(b)旋转的钢管式技术
(扁平线图沿着钢
管长度直线移动)
注:图 2(a)和(b)中的扁平线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单线圈,多线圈等多种配置,取决于使用的设备和其他因素。
图2旋转的钢管-扁平线圈涡流探伤技术简图(螺旋式扫描)4.1.1当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技术对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进行探伤检查时,被检钢管的最大外径限制到180mm。
注,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在靠近检查线围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查灵敏度为最高,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其检查灵敏度将逐渐减低,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4.1.2当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画式涡流技术对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进行探伤时,被检钢管和检查线圈应彼此相对移动,其目的是使整个钢管表面都能扫描到,使用这种探伤技术时,被检钢管的外径是没有限制的。
注: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仅外表面上的裂键能被检查出来,此点务请注意。4.2焊接钢管焊缝的探伤检查,可采用扇形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如图3所示。检查线圈应与焊缝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其目的是使整个焊缝都能被扫描到。221
GB/T7735—1995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这种探伤技术,在靠近检查线圈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测灵敏度为高。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其检测灵敏度将逐渐减低(见附录 A)。2在钢管两端的短距离长度上,不一定能进行探伤检查。初级线圈
次级线图1
次级线图2
注:图3中扇形线圈可以制成多种形式,取决于使用设备和被检验钢管。图3扇形线圈焊缝涡流探伤方法简图5对比试样
5.1材料
5.1.1用于制备对比试样的钢管应与被检钢管的公称尺寸相同,化学成分、表面状态、热处理状态相似,即应有相似的电磁特性。
5.1.2对比试样应平直,表面应不沾有外物,无影响校准的缺陷。5.1.3对比试样用来对非破坏性检测的涡流探伤设备进行设定和校准。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的尺寸不应解释为检测设备可以检测到缺陷的最小尺寸。5.2长度
对比试样钢管的长度应满足自动涡流探伤设备的要求,当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时,应满足YB4083的规定。
5.3人工缺陷
5.3.1形状
使用不同涡流探伤技术的人工缺陷形状,应符合如下规定:a)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通孔,b)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技术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钻孔或槽口;c)使用扇形线圈式检测焊缝时,人工缺陷形状为通孔。5.3.2位置
5.3.2.1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时;对比试样的通孔应为5个,其中三个处于对比试样中间部位,沿圆周分布,大体上互为120°,彼此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200mm。焊接钢管应有1个孔钻透焊缝。另一种办法是对比试样中间部位只钻打1个孔。在设定和校准期间,对比试样的孔的位置分别在0℃、90℃、180℃和270℃时通过检查设备。另外在距对比试样两端不大于200mm处应各加工一个相同的孔,以检查端部效应。孔应穿透对比试样的整个壁厚。5.3.2.2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技术时,对比试样可钻一个孔,沿径向钻打,穿透整个壁厚,焊222
GB/T7735—1995
接钢管应在焊缝上钻孔;或者,在对比试样的外表面上加工一个纵向切槽。5.3.2.3使用扇形线圈式检测焊接钢管焊缝时,在对比试样焊缝上钻打-个孔,沿径向穿透整个壁厚。5.3.3尺寸
5.3.3.1钻孔
当采用钻孔对比试样时,钻孔尺寸分为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其钻孔直径尺寸如表1所示。验收等级A可作为水压密实性检验的替代方法。验收等级B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订货合同上注明。不锈钢焊管检测缺陷或作为水压密实性检测的一种替代方法,其钻孔直径为1.20mm(但当外径不小于51mm时,钻孔直径为1.60mm);当钢管壁厚大于3mm,其钻孔直径为1.60mm但当外径不小于51mm时,钻孔直径为2.0mm)。表1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的钻头直径验收等级A
钢管外径,D
D≤27
27
钻孔直径
双方协议
验收等级B
钢管外径,D
6
76
152≤D≤180
钻孔直径
双方协议
当采用槽为对比试样时,此槽为纵向切槽,其形状如图4所示。此槽应平行于钢管的主轴线,槽的两边应相互平行,槽底应与槽边垂直。其尺寸分为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如表2所示。验收等级A可作为水压密实性检验的一种替代方法。验收等级B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6一宽度病一深度
图4“N”型槽
GB/T7735—1995
表2验收等级A和验收等级B的槽的尺寸验收等级A
槽的深度,h 以指
定壁厚的%计
12.5%,最小深度
为0.50mm,最大深
度为1.50mm
槽的长度
不小于50mm
或不小于二倍的
检测线图的宽度
5.3.4对比试样的制作
5.3.4.1钻孔
槽的宽度,b
不大于槽
的深度
验收等级B
槽的深度,h以指
定壁厚的%计
5%,最小深度为
0.30 mm,最大深度
为1.30mm
槽的长度
不小于 50 mm
或不小于二倍的
检测线围的宽度
槽的宽度,6
不大于槽
的深度
钻孔时要保持钻头稳定,要防止局部过热和表面产生毛刺。当钻头直径小于1.10mm时,其钻孔直径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10mm。当钻头直径不小于1.10mm时,其钻孔直径不得大于规定值的0.20mm。
5.3.4.2槽
槽采用机械、电火花或其他方法加工,槽的底部或槽底角亦可以加工成圆形。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槽深的士15%,或者是士0.05mm,取其大者。5.3.4.3验证
对比试样的钻孔直径或槽的尺寸和形状,应用适当的技术进行验证。,6探伤设备
探伤设备一般由探伤器、送管装置、自动报警装置或记录装置构成。6.1探伤器
探伤器由振荡器、线圈、处理电信号装置、缺陷信号的表示装置等组成,应具有良好的探伤性能。6.2送管装置、磁饱和装置和记录装置使用这些装置时,在探伤检测和判定结果上,应具有良好的性能。7探伤条件及步骤
7.1探伤条件
7.1.1钢管涡流探伤检验通常是在钢管的所有生产加工过程全部完成之后进行。7.1.2钢管涡流探伤检验应由有关部门认可的取得涡流探伤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并由供方指定的有技术资格等级级及其以上证书的人员进行监督。当由第三方来进行检验时,须经供需双方同意。bZxz.net
7.1.3被检钢管应有足够的平直,以保证检查的正确性。同时被检钢管表面应不沾有外物,否则会干扰检验的正确性。
7.2探伤步骤
7.2.1探伤设备通电后,必须进行不小于10min的系统预运转。7.2.2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当对比试样通过检测设备时,探伤设备应调整到能稳定地产生清楚的区别信号。这种信号用来设定检查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在对比试样上钻多个孔的情况下,钻孔所得到的最小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在对比试样上钻一个孔的情况下,对比试样的孔的位置分别在0°、90°、180°和270°时依次通过检测设备,钻孔所得到的最小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224
GB/T7735--1995
使用旋转钢管-扁平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对比试样采用钻孔或槽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信号的幅值用来设定检测设备的触发-报警电平。7.2.3在设定期间,对比试样和检测线圈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应与被检钢管探伤检测时的相对移动速度相同。并采用相同的设备设定值,例如:频率、灵敏度、相位鉴别、滤波率、磁饱和等。为提高检测能力可对设定的灵敏度作相应的提高若干分贝。7.2.4在相同直径、相同壁厚和相同牌号的钢管进行探伤检验期间,应定期地检查和核对设备的设定值,其方式是用对比试样通过探伤检验设备。检查和核对设备设定值的频率是至少每4h核对一次,并且在设备操作人员交换或在探伤检验开始和结束时各核对一次。在任一系统进行调整以后或被检钢管的外径、壁厚、牌号改变时,均应对探伤检验设备重新进行设定和核对。
7.2.5在连续探伤检验期间,在任何时间对设备功能发生怀疑时,都要对设定值加以核对。如果设备灵敏度降低,允许提高3dB,此时,若仍然不能使对比试样上每个人工缺陷均报警,则按下列规定进行。a)重新校准设备,然后把在上次核对后检查过的所有钢管,全部复探,b)即使在上一次设定之后测量灵敏度下降了3dB,但只要对每根钢管的检查记录清楚可识别,并能精确地区别是合格钢管或可疑钢管,就可不必对钢管重新进行检测。然后重新对设备进行设定,继续检测。
7.2.6使用穿过线圈式涡流探伤技术,其综合性能的测试方法应符合YB4083的规定。8探伤结果的评定
8.1合格钢管
任一钢管,通过涡流探伤设备时,其产生的信号低于触发-报警电平,应判定为该钢管经涡流探伤检验合格。
8.2可疑钢管
任一钢管通过涡流探伤设备时,其产生的信号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此钢管认定为可疑钢管。此时可按本标准所规定的方法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当可疑钢管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时,其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经祸流探伤检验合格。
8.3可疑钢管的处置
对于可疑钢管,取决于产品标准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种或几种措施处置:a)可疑钢管的怀疑部位探索到后,可加以修磨,检查修磨后钢管的壁厚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然后将该钢管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重新进行涡流探伤检验。若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合格。
若怀疑部位用其他非破坏性的技术或其他方法重新进行探伤检验,应采用由供需双方商定的方法和验收标准。
b)可疑钢管的怀疑部位被切除,然后重新进行祸流探伤检验,若产生的信号不再等于或高于触发报警电平,则该钢管应判定为合格。c)可疑钢管判定为未通过涡流探伤检测的不合格钢管。9探伤检测报告
根据需方要求,供方应提供有关部门认定的涡流探伤1级及其以上技术资格等级证书人员签发的探伤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被检钢管的牌号、炉批号、规格、重量(或支数)及产品标准号;b)本标准号、对比试样人工缺陷形状及其验收等级;223
c)端部不可探区的长度,
d)结果判定;
GB/T7735—1995
e)操作者和签证者及其技术资格的等级,f)探伤日期,
g)探伤检测单位名称。
GB/T7735—1995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涡流探伤检验方法局限性的说明钢管在进行涡流探伤检测时,在靠近检测线圈的钢管表面上其检测灵敏度为最高;随着与检测线圈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其检测灵敏度将逐渐减小,因此对同样大小的缺陷,在外表面下面或内表面上的缺陷所反映回来的信号将小于在外表面上的信号。检测设备检测外表面下面或内表面上缺陷的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但最主要的是由被检钢管的壁厚和涡流激励频率所决定的。施加到检测线圈的激励频率,决定了所成立的涡流强度能穿透钢管壁厚的深度。激励频率越高,穿透度越低;反之,激励频率越低,则穿透度越高。对被检钢管的物理参数,例如导电率,导磁率等,应作特别考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