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煤炭行业标准(MT)】 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 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22:33:16
  • MT318.1-199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MT 318.1-1997

  • 标准名称:

    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 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7-11-10
  • 实施日期:

    1998-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8.4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材料储运设备>>连续搬运设备>>53.040.20输送机零部件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81输送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 页数:

    10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1998-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戴建立、支一贯、华英芬
  • 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 归口单位:

    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委员会
  • 提出单位:

    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的技术要求;还规定了接头强度的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纤维编织芯输送带的机械接头,包括可拆式和不可拆式各种型式的机械接头,本标准不适用于输送带的硫化、塑化和粘结接头。 MT 318.1-1997 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 技术条件 MT318.1-199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MT/T318.1—1997
本标准是综合输送带机械接头现行的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英、德国家标准制订而成。本标准力求完善我国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以求达到与国际相一致本标准中,静态拉力试验章引用了GB/T12736一91《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静态试验方法》;动态耐久性试验一章采纳了英国标准BS4890-1973《输送带机械接头试验方法》的第3章和德国工业标准DIN22110一1993的第3部分《输送带接头动态试验方法:确定接头的强度-寿命特性》。本标准中的一些技术指标采用了ZBD93008一90《煤矿井下用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和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41/SC3的文件N690、N725中的有关数据。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MT318一92《煤矿用阻燃输送带接头检验规范》中机械接头部分。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建立、支一贯、华英芬。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解释。347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技术条件
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主
Mechanical joints in conveyor beltingfor coal mining--Technical conditionMT/T 318.1—1997
代替MT318—92部分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输送带机械接头的技术要求;还规定了接头强度的静态和动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推适用于煤矿用纤维编织芯输送带的机械接头,包括可拆式和不可拆式各种型式的机械接头。本标准不适用于输送带的硫化、塑化和粘结接头。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2736--91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静态试验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输送带接头jointsinconveyorbelting将两输送带端头联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结合部。3.2输送带机械接头mechanical joints in conveyorbelting用机械方式结合的输送带接头。3.3可拆式机械接头mechanical joints that can be disconnected不用破坏任何联接元件,即可随意拆开的输送带机械接头。3.4不可拆式机械接头mechanical joints that cannot be disconnected必须破坏其联接元件才可拆开的输送带机械接头。4技术要求
4.1机械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联接元件一般均预钉在输送带的联结端头,其结构与关系尺寸必须保证其在结合中具备很好的结对成套性和互换性,不允许对号或选择配对。4.2接头联接元件在钉上输送带联结端头的全过程中,以其装钉的件数计,一次装订成功率不得小于99%。
4.3结合成的接头,应保持相对的密封性,确保运行中被运物料不致严重泄漏。4.4结合成的接头无论其在制作和运行过程中,均不得对输送带和滚筒表面造成损伤。4.5可拆式接头在确保使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拆装必须快捷、方便。4.6接头的静态抗拉强度(kN/m)应达到输送带本体纵向额定拉伸强度(以下简称输送带带强)的百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1-10批准348
1998-04-01实施
分比列于表1。
输送带带强
MT/T 318.1—1997
接头静态抗拉强度达到带体强度的百分比%
4.7接头动态耐久性强度应符合下列二种试验方法规定中的种。a)接头动态耐久性强度常规试验方法,试样动态试验的平均寿命N和统计估算寿命L(1o>均应符合表2规定的循环周转次数。
输送带带强
试样循环周转次数
≥2.5×105
b)接头动态耐久性强度强化试验方法,试样动态试验平均寿命N不得小于104张力脉动循环次数。
5试验方法
5.1接头次装订成功率和对接互换性验证5.1.1取三段待用的输送带每段长不少于2m,共有六个端头。5.1.2按接头产品要求的制作方法,将接头的联接元件分别装订到三段输送带的六个端头上,并记录其未能一次装订到位的次数i,一次装订成功率(%)应为:nt
式中:n-
接头联接元件装订的总件数。
× 100
5.1.3将六个端头装订好接头联接元件的半接头,编号后组合对接(可进行15次不重复的组合),以验证其互换性。
5.2静态拉伸强度试验
按GB/T12736的规定进行试验。
5.3动态耐久性强度试验
5.3.1动态耐久性强度常规试验
5.3.1.1试验装置
a)试验装置为一专用试验台,由A、B、C、D四个等直径滚简构成,其中滚简A为传动滚筒,滚简B、C为改向滚筒,滚筒D为张紧滚筒,可沿水平方向作张紧位移。b)试验台的构成与布置示于图1。滚简直径、滚简间的位置尺寸、环形带周长和运行带速均列于表3。
输送带带强
滚简直径
MT/T 318.1—1997
滚簡间的位置尺寸
环形带周长
运行带速
试验台应能有效地控制试样在试验全过程中的张力,包括张力的调节、显示、记录、保持和限定等功能,张力值误差不大于士1%。d)当试样出现张力严重降落或接头断开等异常情况时,试验台即应自动报警,并制动停车,达成安全闭锁。
e)试验台应能显示和记录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周转次数,其计数误差应小于士0.2%。5.3.1.2试样
试样必须从成品五天以上的被检输送带样品上截取。a)
一次试验的全部试样必须取材于同一被检的输送带样品。b)
c)每一次试验用环形带由四段等长度的试样组成,每段试样两端均装订上接头联接元件,共构成八个端头半接头。
d),试样为矩形全厚度带体,其长度方向应沿被检输送带样品的纵向,试样的宽度为300mm,长350
度列于表4。
MT/T 318.1—1997
e)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可准备段备用试样,除其长度为1000mm外,其余均按5.3.1.2.d.规定制作。
f)试样端头的半接头宽度等于或略大于250mm。且对称于带状试样的纵向中心线,当结对构成接头后,两被联接的试样的纵向中心线应保持在一直线上。g)每一被检输送带样品仅一次性试验一组试样。表4
输送带带强
试样长度
5.3.1.3试验程序
a)将四段一组的试样联接成一环形带,按图1缠绕到试验台的四只滚筒上,并对环形带上四对接头分别作上标记编号。
b)按试样纵向额定拉力(输送带带强与试样宽度的乘积)的10%~12.5%,认定为试样的试验张力,特殊情况下允许达到15%~20%。c)先将试样张力调节到1/2试验张力,起动试验台,试样周转计数装置同步计数,起动完毕后,即自动均衡地增至预定的试验张力。d)在保持稳定的试验张力情况下,使试样连续不间断地在试验台上运行,直至第一对接头断开,详细记录此接头的破坏情况和周转次数。e)从断开接头两边的试样端头各截去60mm,再按5.3.1.2.f.的规定,重新更换一对新的接头,重复以上程序,继续进行试验。f)持续试验至环形带上的每对接头都分别经历过连续两次断开的记录为止。(两次以上断开的情况不必记录)
g)若环形带经多次更换接头,影响其周长时,则可在经历过两次断开的接头处,插入5.3.1.2.e,规定的备用试样,此间的接头不作记录。5.3.1.4试验结果表示
a)接头动态试验的平均寿命N取试验中测得八对接头的断开周转次数的算术平均数N=
(Ni+N2+..+Ng)
式中:N—接头的平均动态试验寿命,Ni、N2、..、N。八对接头断开时的实测周转次数。b)接头动态试验的统计估算寿命 L(10))·(2)
根据大量接头动态试验寿命的统计资料,得出了一个按对数函数计算的接头统计估算寿命,此值表示了90%的同类接头均可达到的动态试验寿命。L(10) = antilg(X — 1. 28S)
式中:
+(X+X,+ ... +X.)
Xi -- IgN+,X, = IgN2,....,X。 IgN.S = [Xi + + .. + ) -
(X+ + X2 + ..... +X.)]
·(3)
(4)
+(5)
MT/T 318.1—1997
c)若环形带上四对接头的周转次数均已达到表2的规定,即可判定该接头的动态耐久性强度已达到标准规定,并将试验情况记录存案。5.3.2动态耐久性强度强化试验
5.3.2.1试验装置
a)试验装置为一专用试验台,由A、B两只等直径滚简组成,其中滚筒A为传动滚筒、滚筒B为张紧滚简,可沿水平方向作张紧位移。b)试验台的构成与布置示于图2,两滚筒间的中心距a为5500mm;张紧距h为1000mm。滚简直径、环形带总长度和运行带速均列于表5。图2
输送带带强
6301250
≥1250~2000
≥2000~3500
滚简直径
环形带周长
运行带速
滚简转速
c)试验台可有效地控制试样的张力在试验全过程中按图3所示锯齿状程序脉动变化,张力脉动次的周期为Ts=50士5s,其中号T为张力递增区,一T,为张力衰减区。脉动中的最大张力F。和最小张力Fu均可根据试验需要任意设置,并能显示和记录试样在试验中张力脉动的波形、张力波幅的大小、脉动周期和累计脉动次数等试验数据。Ft
时间T
d)环形带在试验台上周转一次的周期T,与张力脉动周期T 的比率为:TF
=18士1。为保证此比
值,应能自动调整滚筒转速,并可显示和记录试样的周转周期与张力脉动周期的比值、累计周转次数和运行带速等试验数据。bzxz.net
MT/T 318.1-1997
e)当试样出现张力严重降落或接头断开等异常情况时,试验台应自动报警,并制动停车,达成安全闭锁。
f)试样的起动加速度限止在0.2m/s2以下。5.3.2.2试样
试样除了长度外,其余均按5.3.1.2的规定截取,每段试样的长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输送带带强
试样长度
5.3.2.3试验程序
630~1250
≥1 250~2 000
≥2 000~3 500
a)将四段一组的试样联接成
一整体环形带,按图2绕到试验台的滚简上,并对环形带上四对接头分别作上标记编号。
b)按试样纵向额定拉力Fs(输送带带强与试样宽度的乘积),确定试验的最大脉动张力F。和最小脉动张力Fu。
F。=(
并将F。和Fu的值输入张力脉动控制系统的数据库。c)校核环形带的循环周转周期Tp,确认试验台上的张力脉动周期T与之的比率已达成。Tp
d)起动试验台,起动加速度不得超过0.2m/s2,所有显示、记录,监控装置同步开始工作。e)在保持设定张力的脉动条件下,使试样周转周期和张力脉动周期按规定比率连续不间断地运行,直至第一对接头断开,详细记录此接头的破坏情况和周转次数。1)按5.3.1.3更换接头后,继续进行试验。g)持续试验至环形带上每对接头均有一次断开的记录为止。h)若环形带经多次更换接头影响其周长时,则可在曾断开过的接头处,插入5.3.1.2.e)规定的备用试样,此间接头在试验中不作记录。5.3.2.4试验结果表示
a)接头的动态试验平均寿命 N,取测得的四对接头断开时的张力脉动循环次数的算术平均数。N= +(N,+N,+ N + N)
式中:N一一接头的动态试验平均寿命;N.N2.N3.N.
-四对接头断开时的实测张力脉动循环次数。...(6)
b)若试验中环形带上四对接头均经受了张力脉动循环104次而未断开,即可判定该接头的动态耐久性强度已达到标雅规定,并将试验情况记录存案。5.3.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接头联接元件的牌号,规格和制造厂;b)输送带样品的种类、规格、牌号、额定纵向拉伸强度,制造厂和生产批号;c)试验方法的依据和简述;
d)接头试样的记述;
MT/T 318.1---1997
接头破坏状态的描述或图示、图解;试验结果;
样品送检单位和日期;
试验室环境条件,试验人员和日期。h)
6检验规则
6.1检验应包括型式检验和常规检验两类。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广生产而需作定型鉴定时;a)
b)产品投入正常生产后,如对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作较大改变时;制造厂在产品正常生产中的年度质量考核;c)
产品停产1年以上而需恢复生产时;d)
因产品质量引发纠纷而需仲裁时;e)
f)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提出质疑要求时。凡用户成批制作输送带接头,在投入使用前,必须先通过常规试验。6.2检验项目
输送带接头的常规检验和型式检验,应进行的检验项目列于表7。表7
检验项目
对接互换性
一次装订成功率
静态拉伸强度试验
动态耐久性
强度试验
常规检验
型式检验
(任选一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