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交通行业标准(JT)】 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23:58:27
  • JT5017-1986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 5017-1986

  • 标准名称:

    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实施日期:

    1987-01-15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69.61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公路、水路运输>>港口装卸>>R46港口装卸机械及属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1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T 5017-1986 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 JT5017-198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
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用的吊钩、抓斗两用门座起重机及其派生机型。1总则
JT 501786
1.1门座起重机应按GB3811—83《起重机设计规范》的A7~A3类进行设计,并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要求。1.2门座起重机工作环境,温度为-20℃~十45℃;最大相对湿度95%(有凝露)。超出上述工作环境供需双方协商,特殊订货。
1.3门座起重机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制造和安装,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技术要求
2.1主要性能参数的允许偏差
主要性能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门座起重机性能参数允许偏差性能参数
起升范圈
起升高度 H(轨面以上),m
下降深度h(轨面以下),m
最大幅度 Lmax,m
最小幅度 Lnan ,m
起升速度(满载)vu,m/min
变幅速度(满载平均速度)ue,m/min旋转速度(满载旋转稳定速度)a,r/min运行速度(空载)v,m/min
2.2对主要构件和零件的材料要求允许偏差
+0.015Lmax
—0.015Lmin
2.2.1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均应有供应厂家的合格证书,否则应抽样进行化验和试验,合格者才可使用。2.2.2金属结构件的主要构件及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主要零件。在不同条件下,其材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
钢号A3F、A3、C3应符合GB700-79《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规定,16Mn应符合GB1591—79《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的规定。焊接构件用的焊条、焊丝与焊剂,应与被焊接的材料相适应,并符合GB981一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及GB1300一77《焊接用钢丝》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6-06-16批准1987-01-15实施
工作环境温度
冲击值 α,N·㎡/cm
JT 5017--86
不低于20℃
≥70(常温时)
2.2.3焊接卷简,其材料应不低于GB700--79中的A3钢。2.2.4滑轮的材料:
-20℃
≥30—20℃时)
焊接:应不低于GB700—79中的A3钢;铸铁:应不低于GB976—67《灰铁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中的HT20—40铸铁,GB1348--78《球墨铸铁件》中的QT40--17球墨铸铁;铸钢:应不低于GB979一67《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中的ZG25Ⅱ钢。2.2.5车轮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中的45号钢或GB 979--67中的ZG 551钢。
2.2.6齿轮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中的45钢或GB979--67中的ZG451钢。2.2.7主要受力轴及联轴器的材料应不低于GB699—65中的35号钢。2.2.8吊钩材料应采用GB699--65中的20号钢。采用其它优质钢材时,其常温冲击值和断面收缩率应不低于20号钢规定的值。
2.3对焊缝的要求
2.3.1焊缝必须符合GB985--80《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和GB986-80《埋孤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的规定。2.3.2所有焊缝均不得有漏焊、烧穿、裂纹、未焊透、严重咬边、夹渣、熔瘤等影响性能和外观质量的缺陷。
2.3.3钢结构的焊缝质量检验分为三级。各级检验项目、数量和方法见表3。表3
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
超声波检查或X射线检查(指对接焊缝)外观检查
超声波检查或×射线检查(指对接焊缝)外观检查
检验数量
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
当超声波检查后还需X射线检查时,则抽检焊缝长度的2%,至少应有一张底片
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
检查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
重要焊缝的探伤检验必须达到GB3323-82《钢焊缝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法》和CB827-80《船体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Ⅱ级。2.3.4未注焊缝高度的角焊缝,其焊缝高度应不低于被焊接件中较薄的连接件的板厚的80%。2.3.5凡是在现场安装时施焊的重要焊缝,应在实物上用钢印或涂漆的方法作出标记,指明“安装重要焊缝”,并必须进行检验。
2.3.6所有重要焊缝的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并打上焊接者的代号印记。2.4对结构件的要求
2.4.1结构件制造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592
检查项目
构件的直线度
a.垂直方向
b.水平方向
梁的上拱度偏差
箱形粱(工字梁)两端
的扭曲度
箱形梁(工字梁)腹板
的垂直度
a.工字梁翼缘板的
平面度
b.箱形梁(工字粱)
上翼缘板的水平倾斜
JT 5017—86
表4基本焊接结构件制造允许偏差简图
允许偏差
a.J≤roooz
AF=+0.30F
F为图纸规定的拱度
梁的长度
≤5000
>5 000~10 000
>10 000~20 000
>20 000 ~30 000
>30 000~50 000
(此值在筋板或节点处测量)
(f值在筋板处测量)
(厂值在筋板处测量)
检查项目
相配梁高度差
a.筋板(隔板)相对
位量偏差
b。筋板(隔板)对箱
形梁(工字梁)腹板或
翼缘板的垂直度
超询加工
简体圆度偏差
圆筒对接
翘曲变形量
箱形梁(工字梁)腹板
的波浪度
JT 5017--86
表4(续)
允许偏差
但不大于 10
(AH 在筋板处测量)
8<6,D>1 500,D1-D,≤
8<6,D<1 500:Di-D,≤
6,D-D2
D为名义直径,8为圆商壁厚
の为圆简壁厚
≤2000
>2 000~5 000
>5 000~15 000
≤i000L+2
1000+4
用 1 m 平尺检查
a。在受压区1/3H
的区域内:
于≤0.7,但在相
邻筋板间凹凸不超
过一处
b.其余区域内:
检查项目
箱形梁(工字梁)真缘
板的波浪度
a。操纵室圈壁波浪度
b。机器房围壁波浪度
c.棚顶波浪度
d.平台波浪度
贺通筋板错位量
a。桁架复杆轴线对理
论轴线的偏差
b,复杆的直线度
c.桁架节距偏差
a.支座耳板垂直度
b,支座开挡尺寸偏差
法兰面角变形偏差
JT 5017--86
表4(完)
全长L
允许偏差
用1m平尺检查f≤3
全长f
用1㎡平尺检查
a. f≤5, c.f≤10+
b. f≤6, d. f≤8
fi≤5;
. 4L,S
2.4.2凡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和产品性能的切割面,不得低于CB*3123--82《轧制钢材气割面质量标准》中规定的2级。
JT 5017--86
2.4.3门架跨度S 的误差要求不大于士,oo,门架四支点对角线误差不大于士S
2.4.4起重臂直线度要求:
“、重直副重内的下稳度不大干起重酶总长的,无上续。b.水平纵剖面内的旁弯度不大于起重臂总长的1000
2.4.5高强度螺栓联接:
,见图1。
2.4.5.1用于联接金属结构件的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应符合GB1228~1231--8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的规定。2.4.5.2高强度螺栓的联接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2.5对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2.5.1,吊钩:
2.5.1.1组装在门座起重机上的吊钩组,应保证起重机在装卸作业时不发生钩挂舱口的现象。2.5.1.2锻造吊钩表面应光滑、无皱折沟痕和裂纹等表面缺陷。2.5.1.325t以下吊钩必须以两倍额定负荷值(32t吊钩试吊60t、40t吊钩试吊70t)进行10min吊重试验,卸载后吊钩开口处残余变形不得大于2.51000°
2.5.2滑轮:
2.5.2.1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起升、变幅滑轮(包括卷简)大于30倍;其它为20~25倍。2.5.2.2滑轮槽底直径允许偏差见表5。表5
滑轮槽底直径D
200~400
>400~600
>600~800
2.5.2.3滑轮槽底部半径允许偏差见表6。2.5.2.4滑轮外径允许偏差见表7。允许偏差AD
0~+2. 5
0~+4. 0
2.5.2.5滑轮槽内侧跳动量见表8,指示器测量位置应距滑轮最外缘10mm处。2.5.3钢丝绳及接头:
2.5.3.1钢丝绳的钢丝韧性号使用GB1102-74《圆股钢丝绳》中的特号或1号。2.5.3.2钢丝绳禁止接长使用。
2.5.3.3各种形式钢丝绳接头都应进行拉力试验或模拟拉力试验。596
槽底部半径R
滑轮外径 D
250~500
501~~1000
滑轮外径D
>250~500
>500~1000
JT 5017--86
槽内侧跳动量公差
允许偏差AR
允许偏差AD
0~—1.0
0~—1. 6
焊接接头处跳动量公差
2.5.3.3.1用绳卡连接时,绳卡数目与夹持方法见表9与图2。绳卡夹紧程度以U”型螺栓将钢丝绳直径压缩1/3为妥。连接处承载能力应不低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表9
钢丝绳直径:mm
>19~32
>32~38
>38~44
>44~56
绳卡最少数量
2.5.3.3.2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得小于300mm。连接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2.5.3.3.3、用楔块、楔套连接时,楔套应用钢材制造,连接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75%。
d一钢丝绳直径
2.5.3.3.4用锥形套浇注法连接时,连接处承载能力应达到钢丝绳的破断拉力。2.5.3.3.5用铝合金套压制法连接时,应以可靠的工艺方法使铝合金套与钢丝绳紧密牢固地贴合。连597
接处承载能力应达到钢丝绳的破断拉力。JT 5017—86
2.5.3.4钢丝绳旋转接头:
2.5.3.4.1旋转接头不得有裂纹存在。2.5.3.4.2旋转接头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手感无滞留的感觉存在。2.5.3.5钢丝绳用压板固定在卷简上时,其数量不得少于3块;固定在卷簡侧壁上时若用一块板固定时,单块压板长度不少于6倍绳径。采用楔块固定时,钢丝绳必须贴紧楔块的圆弧段并将其确实楔紧。2.5.3.6钢丝绳在卷简上,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均应保证在吊钩降到最低位置时,卷简上仍保留有两圈半以上的钢丝绳(压绳部分除外)。2.5.4制动轮与制动器:
2.5.4.1钢制制动轮的制动面应热处理,其表面硬度应为HRC45~55,深2mm处的硬度不低于HRC40。
2.5.4.2制动轮上不得有裂纹,成品制动轮的制动面上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也不得焊补。2.5.4.3直接安装在轴上的制动轮,安装后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分别不低于GB1182~1184-80《形状和位置公差》中的9级和10级(端面圆跳动在和联轴器的结合面上测量)。2.5.4.4制动器各铰点应转动灵活。2.5.4.5制动瓦与制动带带紧密贴合。粘接的制动带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确保粘合质量,铆接制动带的铆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的一半以上。2.5.4.6装配后的制动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70%。2.5.5减速器:
2.5.5.1减速器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应符合JB179—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8--8--7级。2.5.5.2齿部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也不得焊补。2.5.5.3齿部粗糙度,当法向模数m。<8mm时不低于;当m.>8mm时不低于。2.5.5.4一对相啮合的齿面热处理硬度:小齿轮不低于HB241:大齿轮锻件不低于HB190,铸件不低于HB179;两者的硬度差应为HB25~90(硬齿面齿轮副例外)。
2.5.5.5装配好的减速器应转动灵活,无渗漏现象。2.5.5.6·减速器以不低于工作转速作无负荷运转时,在无其它外音干扰的情况下,在壳体剖分面等高线上,距减速器前后左右1m处测量噪声不得大于85dB(A)。2.5.5.7减速器在正常润滑条件下,以工作转速无负荷正反向各运转2h后,轴承处温升不超过45℃2.5.6开式齿轮副(包括齿轮齿条副)精度等级应不低于JB179--83中的9--8-8级。2.5.7车轮:
2.5.7.1车轮踏面直径的精度不低于GB18011802—79公差与配合》中的h9级。2.5.7.2车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应热处理,要求硬度HB300~380,淬硬层深度不小于15mm。2.5.7.3成品车轮上不得有裂纹,其踏面和轮缘内侧面上,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也不得焊补。
2.5.8对液压系统及其元件的要求:2.5.8.1液压系统应符合GB3766一83《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液压系统装配前,接头、管路及通道(包括铸造型芯孔、钻孔)必须清洗干净,不允许有任何污物(如铁屑、毛刺纤维状杂质等)存在。2.5.8.2对主要液压元件(油缸、油泵、阀类等),在总装前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格性试验。2.5.9外购机电配套产品、零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及相应的技术文件。2.6对主要部件的安装要求bZxz.net
2.6.1齿轮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端面圆跳动和相对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2mm;测量A1、A2.A3A.四个点(见图3和图4)。598
JT 5017—86
2.6.2行走台车同一台车上的两个车轮相对车架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1mm,见图5。uuts
2.6.3柱式回转支承装配要求:
2.6.3.1转柱式回转支承下支承中心与上支承环水平轮轨道中心偏差不大于支承高度h,的:1500见
图6。
2.6.3.2定柱式回转支承中,上支承中心与下支承水平轮轨道中心偏差不大于支承高度h的1500
见图7。
下支承座中心
上支承环轨道中心
JT 5017--86
上支承座中心
2.6.4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应符合JB2300--84《回转支承》的标准。二
下支承轨道中心
2.6.5各种回转支承与驱动齿轮运转时应平稳无敲击噪声,齿轮副齿面接触率沿齿高不少于30%,沿齿长不少于40%。
2.6.6滑轮系统的安装:
2.6.6.1滑轮端面对支座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土2mm。2.6.6.2钢丝绳与滑轮槽偏角不得大于4°。2.6.6.3钢丝绳与卷筒轴垂直的平面的偏角不得大于4(指单层缠绕卷筒)。2.6.7电缆卷简的安装:
2.6.7.1电缆卷简的安装精度,应符合表10的要求,测量方法见图8。表10
检查项目
卷简与轨道的平行度
测量方法
用铅锤和钢卷尺测量A~H各点至轨道的距离IH
允许偏差,mm
JT 5017—86
2.6.7.2电缆卷简应装设有效的导缆设备,必须保证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卡住电缆的现象。2.6.8司机室应保证视线良好,并符合JT502086《港口装卸机械司机室》的标准。2.7电气设备
2.7.1一般要求
2.7.1.1港口门座起重机用电气设备。所选电器元件应符合GB1497一79《低压电器基本标准》中有关规定。
2.7.1.2起重机电气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GB3811--83的有关规定。2.7.1.3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及验收的一般原则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2.7.1.4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冷态时不低于1MQ,热态时不低于0.5MQ;控制柜、操纵台等成套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次回路不低于1MQ,二次回路不低于0.5M2,单独的电器元件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5Ma。2.7.1.5设置于室外的接线箱、分线盒等必须为水密型。所有填料函均要用防水填料密封。2.7.1.6设置于室外的电动机、电磁阀组件、限位开关、按钮等均宜选用防水型。凡非防水型的必须有防水措施。
2.7.1.7所有连接导线两端要有与原理图及配线表相一致的明显的编号(标明线号、线束号、去向等)。2.7.1.8靠近电阻箱、发热元件、照明灯头等部位的连接导线加套石棉套管或乙烯涂层玻璃丝套管。2.7.1.9港口门座起重机的内部电压损失:额定起重量为10t及10t以下的,其允许内部电压损失为2.5%,额定起重量在10t以上的,允许内部电压损失为3%。电缆卷筒电缆的电压损失不属于起重机内部电压损失。
2.7.2电线电缆
2.7.2.1电线和电缆应采用铜芯多股线。除电气设备内部采用塑料绝缘导线外,外部连线均宜采用橡胶绝缘导线。
2.7.2.2电线或电缆的最小允许截面:a.动力回路不小于2.5mm2。
b.控制及照明回路不小于1.5mm。c.检查回路及电话线不小于1mm。d电子装置、弱电回路、信号回路等特殊场合不作规定。但在装有电子设备的控制柜内,最小导线截面不得小于0.2mm。
2.7.2.3动力、控制和信号回路、照明回路应尽量分别布线,接线端子宜分开。2.7.2.4各机构电动机必须独立配线,不得用公共回路。2.7.2.5导线的连接和分支点应设接线箱或分线盒。2.7.2.6固定敷设的电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倍电缆直径,移动敷设的电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8倍电缆直径。在有机械损伤或油污侵蚀、化学腐蚀的场合,电线或电缆必须有防护措施或穿管保护。穿线钢管加保护电缆的护口。每根管子的90°弯头不得超过两处。管子弯曲半径应大于10倍管子直径。2.7.2.7电缆卷简的电缆进出口应有良好的密封措施。滑环箱必须有良好的防水性能。2.7.2.8电缆放缆终点开关动作可靠,当开关动作切断行走电动机电源后,卷简上至少保留两圈电缆。2.7.2.9电缆导向轮半径,不得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2.7.3中心集电器
2.7.3.1滑环表面粗糙度不低于。2.7.3.2滑环表面不得有密集形蜂窝状气孔,整个滑环表面的砂眼(直径小于1mm,深度小于0.5mm)不多于5个,并且分布在每一炭刷长度内不多于两个。2.7.3.3每块炭刷与滑环的接触面积不小于炭刷面积的80%。2.7.3.4炭刷对滑环的接触压力应达到0.018~~0.025MPa。601
2.7.4电动机、变压器
JT 5017—-86
2.7.4.1选型:除辅助机构外,港口门座起重机应选用起重冶金专用系列电动机或符合起重机要求的其它类型电动机。
2.7.4.2电动机容量的选择必须保证在额定负载时,能安全、可靠地实现起动、加速和运转。2.7.4.3外壳防护包括防止人体触及内部带电机体或旋转部件,防止外部固体异物或液体进入电动机内部。外壳防护等级:
a.起重冶金交流电动机:全封闭外扇型,防护等级IP44。b.室内用交直流电动机:防滴式,防护等级IP23。c。室外用直流电动机:全封闭式,防护等级IP54。2.7.4.4起重机用控制变压器和照明变压器一般选用单相、干式、自冷、室内型。2.7.5电阻器
2.7.5.1起动加速用电阻器一般按重复短期工作制选择,电阻器各级电阻的接电持续率,可按不同接:入情况选用不同值。同一电阻元件在不同接电持续率时有不同允许电流值,选用元件的允许电流值应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
2.7.5.2常串级电阻(包括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电阻)按长期工作制选择。2.7.5.3各级起动电阻选用值与计算值允差土5%。2.7.5.4·电阻器全部采用微开自然冷却型。如安装在易于触磁的场合应有防护措施。2.7.5.5四箱及四箱以下电阻器允许直接叠装。四箱以上需用安装支架,箱间距离为80mm。2.7.6控制柜、操纵台
2.7.6.1控制柜、操纵台均宜采用整体防护式结构。控制柜面板带门,背板带盖。凡采用上下对流冷却方式,通风散热口要加防尘措施。2.7.6.2安装于室外的控制柜应采用防喷型结构,否则必须有防雨水措施。2.7.6.3控制柜内宜设照明装置和防潮空间加热器。2.7.6.4如需设置专用仪表箱,仪表盘面应鲜明、色度差大、并装于便于司机及维修人员观察的位置。2.7.6.5柜体内有明显的接地标志螺钉,接地螺钉必须是镀锌件或钢质件。柜体必须用螺栓与底座紧固,不得用焊接方式与底座联接。2.7.6.6柜内导线不允许中间接头,板前配线要求整齐、美观,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2.7.6.7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2.7.6.8500V及以下的交直流母线及其分支线,其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表11的要求。2.7.6.9操纵台为左右两臂操作型,操作手柄布置一一般为左操作台控制旋转、变幅;右操作台控制起升、行走。操作挡位手感清楚、零位明显。操作方便、轻松,带有零位自锁环节。表11
控制柜
照明箱
2.7.7照明
2.7.7.1起重机各区域的照度要求如下:a。司机室、机器房50lx;
b.主要扶梯及通道出入口20Ix。电气间隙,mm
电距离,mm
2.7.7.2固定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超过220V。严禁用机体或接地线作照明回路零线。6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交通行业标准(JT)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