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657-1995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电子行业标准(SJ)】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3:44:33
- SJ/T10657-1995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657-1995
标准名称: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08-18 -
实施日期:
1996-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88.7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以下简称前端)的主要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 SJ/T 10657-1995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SJ/T10657-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0657-1995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Cabled distribution systemsfortelevisionandsignals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head end equipments1995-08-18发布
199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前言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下列标准IEC728-1-19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览分配系统》。EN50083-5-1991《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第5部分:前端),该标准是由欧州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编制的。美国NCTA推荐的电缆分配系统实用测量方法。本标准与国内有关现行标准和法规是协调一致的。本标准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电视设备厂。本标准起草人:黄治、张奇源。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Cabled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television and sound signal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head equipmentsSJ/T10657--1995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以下简称前端)的主要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659-83
GB3660-83
GB6510-86
GB11318.2-89Www.bzxZ.net
GB11318.3-89
GB/T14948.1-94
3定义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
测量视频连续随机杂波用的统一加权网络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性能参数要求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测量方法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频道处理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它定义应符合GB6510和GB11318系列标准中的有关规定3.1后置放大器postamplifier
为补偿无源混合器的损耗而用于前端的高性能、低增益放大器。3.2载波频率准确度carrierfrequencyaccuracy载波频率准确度,是指前端各个频道的图像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3.3载噪比carriertonoiseratio(C/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95-08-18批准
1996-01-01实施
SJ/T10657—1995
载噪比是指前端输出口上一个电视频道内的图像载波功率与随机噪声功率之比,以分贝表示。本方法假设随机噪声在颊道内是均匀的。3.4寄生输出信号parasitic signaloutput前端有源设备工作时,其内部产生的无用信号输出。3.5频道选择性channelselectirity处理器或调制器图像通道的增益或衰减随频率不同而变化的特性。3.6高度非线性nonlineartyof luminancesignal高度非线性是当调制器输入视频信号从消隐电平到白电平分为若干等幅阶梯时,输出信号最高幅度台阶与最低幅度台阶间的幅值差除以最高幅度台阶值的商,以百分数表示。3.7K系数kellfactor
波形失真是指由于前端设备而引起的2T正弦平方脉冲和条脉冲的波形形状的变化。K系数是计入主观评价的瞬态波形失真的标准额定值。K系数包括三个系数:2T正弦脉冲的K系数(Kp),2T脉冲和条比值的K系数(Kpb)和条信号平顶的K系数(Kb),取三个系数中最大的一个为K系数值。亮度信号幅度标称
S/N(加权)=20lg加权随机架波幅度的有效值3.8加权视频信噪比weightedvideosignal-to-noiseratio(S/N加权)*..+(3)
加权视频信噪比是指亮度信号幅度标称值与通过GB3659规定的带宽限制网络和GB3660规定的统一加权网络后而得的杂波有效值之比,以分贝表示。4测量要求
4.1除特别指明外,各项测量均在所有频道混合后的总输出口进行。前端含后置放大器时,测量应在后置放大器输出口进行。所有频道正常工作,输入电平为标称电平,输出电平为设计电平。
4.2组装完的前端,测试前应加电老化24h。4.3在规定的频带上,测试装置应良好匹配5测盈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是基本的测量方法,任何能确保相同精度的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性能。
5.1信号电平
按GB6510中3.1进行。
1测量输出电平时,调制器的视频输入为彩条信号。2平坦输出时,推荐邻频前端各道电平差<2dB,相邻额道电平差<0.5dB。5.2载波频率准确度
5.2.1调制器频道的测量
按GB11318中5.7进行测量。
5.2.2频道处理器的测量
按GB/T14948.1中5.2.4进行,测量在常温下进行。-2-
5.3载噪比(C/N)
5.3.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1。
发生器
SJ/T10657-—1995
放大器
1.频道处理器
囊减器
滋波器
2.调制器
载噪比测量的设备连接
5.3.2准备
按GB6510中3.3.3.1、3.3.3.2、3.3.3.4和3.3.3.5的规定进行。5.3.3测量
电压表
所有频道均工作,各处理器输入标称电平的图像载波,调整制器不输入视频信号。:5.3.3.1调谐选择电压表到被测频道图像载波频率。调可变衰减器,使选频电压表有一便于读的数R,记录衰减值为a1。a,值应比被测载噪比估计值大一些。5.3.3.2调谐选择电压表到只受随机噪声影响的频道内的某一点上。减小衰减器的衰减值,以得到同样的电压表读数R,记下这时的衰减值α2。5.3.3.3载噪比可由下式得到:
C/N=a1-a2-Cm-cb
式中:a1-—测量载波时衰减器值,dB;a2
一测量噪声时衰减器值,dB;
Cm—电平修正系数(见GB6510中3.3.3.4a),dB;Cp-—带宽修正系数(见GB6510中3.3.3.4b),dB。5.3.3.4:在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5.4寄生信号输出
5.4.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2。
前系统
处理器
调制器
图2寄生信号输出测量的设备连接5.4.2准备
5.4.2.1调制器频道
频谱分析仪
·(1)
SJ/T10657—1995
每个调制器都不输入视频和声音信号,以获得不调制图像和伴音载波。调节各调制器的A/V比到-17dB。
5.4.2.2频道处理器
每个频道处理器都处于工作状态,而且输入不调制的载波信号。图像载波:70dBμV:
彩色副载波:53dBμV;
伴音载波:60dBμV;
调节输出:A/V比为-17dB。
对非测试频道也可以利用空中信号作信号源。5.4.3测量
5.4.3.1先将频谱分析仪输入衰减器放在一个较大的值,减小扫描宽度,分辨带宽和视频带宽,使其在图像载波电平为参考时动态范围达到70dB。注:大多数的频谱分析仪在测试多频道信号时,都没有这样大的动态范围。为了消除频谱仪本身的失真,在频谱仪的输入端接一个可调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带宽8MHz5.4.3.2检查前端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频谱,记下异常的无用输出。5.4.3.3图像载波电平与最大的无用输出之比,以分贝表示即为寄生信号输出抑制。5.5频道内载波互调比
按GB11318.2中5.2.3、5.2.4有关规定进行。5.6信号交流声比(HM)
按GB6510中3.6的有关规定进行。5.7频道选择性
5.7.1频道处理器
测试在各处理器输出口上进行。按GB/T14948.1中5.2.11和5.2.12有关规定进行。5.7.2调制器频道(边带特性)
5.7.2.1设备
所用设备及其连接如图3。
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边带分析仪
示波器
用边带分析仪测量
调制器
视频信号
发生器
0~10MHz
5.7.2.2测量
SJ/T10657—1995
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调制器
b.用频谱仪、选频表测量
图3调制器边带特性测量的设备连接测量在各调制器输出口上进行。频谱仪
或选频表
5.7.2.2.1测试信号为平场叠加正弦波(如图4)亮度电平U=0.35V,叠加的正弦波为0~10MHz,S=0.2V的扫频信号或单频信号8=0.2V
[图4边带特性测试信号
5.7.2.2.2用边带分析仪、频谱仪或选频电压表上有关的衰减器读出各频率点相对于fv+1.5MHz处的响应变化的分贝数,即:以「v+1.5MHz为参考(0dB),读出其它频率点响应增加或减少的分贝数。(对于使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设备,通带内只测最大波动,不定参考点)。5.7.2.2.3如有必要,可在其它不同的亮度电平上测量。但要注意最大叠加正弦信号幅度不得超过白电平。
注:在叠加正弦的振幅S很小时,图像载额附近颖率点上的测量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误差的大小将与测量设备的选择性有关。
5.7.2.3结果处理
将5.7.3.2.2中得到的数据列成表画成曲线。其结果应在容差以内,测量频率点可取fv-4.43;fv-2;fy-1.5;fy-+1.25;fv-0.75;fy-0.5;fv+0.5;fy+1.5:fv+4.5:fv+5.5:fy+6;fv+6.5;fv+8及所观察到的最差点。这里fv是图像载。测试信号的U及S应注明。典型容差图如图5所示。6
SJ/T10657—1995
+5.56.6MEZ
77777777777
图5容差图
5.7.2.4在所有调制器频道上按5.7.3.1~5.7.3.3进行测量。5.8高度非线性
5.8.1设备
设备及连接见图6。
视频输入
视频测试
信号发生器
视颊测试
信号发生器
测试发射机
5.8.2测量
前端系统
调制器
射频输入
衰减器
混合射频输出
解调器
调制器频道测量连接
!前端系统
处理器
混合射频输出
解调器
监示器
处理器频道测量连接
视频参数测试设备连接
监示器
5.8.2.1调制器输入阶梯波(五阶梯)信号,如图7;不叠加副载波信号,调制度为87.5%。6
SJ/T10657—1995
图7调制输入阶梯波信号
5.8.2.2解调器采用同步检波方式.接入声音陷波器(如果解调器没有声音陷波器,则关掉调制器的伴音载波)。
5.8.2.3将波形监示器的响应控制置微分方式,调节垂直灵敏度,使微分后的最高尖峰有一便于读数的幅度,见图8。
图8相应于五阶梯波的尖脉冲
5.8.2.4读出最高尖峰幅度A.和最低尖峰幅度Amin。按下式计算亮度非线性:D
Amm100%
5.8.3在所有的调制器频道上进行测量。5.9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应(DP)按GB6510中3.8有关规定的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5.10色/亮度时延差(4T)和色/亮度增益差(4G)按GB6510中3.9有关规定进行。
5.11K系数
5.11.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6。
700+my
图92T正弦平方脉冲和条
2测量
SJ/T106571995
5.11.2.1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脉冲和条测试信号如图9。5.11.2.2用波形监示器的K系数刻度板读出Kp、Kpb和Kb,取三者中最大值为K系数。3在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
5.12加权视频信噪比(S/N加权)5.12.1设备及测量
按GB11318.3中6.5有关规定进行。视频噪声表置加权档。在所有调制器频道上进行测量。3前端输出口反射损耗
按GB11318.3中6.7有关规定进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T10657-1995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Cabled distribution systemsfortelevisionandsignals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head end equipments1995-08-18发布
199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前言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下列标准IEC728-1-19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览分配系统》。EN50083-5-1991《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第5部分:前端),该标准是由欧州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编制的。美国NCTA推荐的电缆分配系统实用测量方法。本标准与国内有关现行标准和法规是协调一致的。本标准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电视设备厂。本标准起草人:黄治、张奇源。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测量方法
Cabled distribution systems fortelevision and sound signal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n head equipmentsSJ/T10657--1995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以下简称前端)的主要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电缆分配系统前端设备正向电视信号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659-83
GB3660-83
GB6510-86
GB11318.2-89Www.bzxZ.net
GB11318.3-89
GB/T14948.1-94
3定义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
测量视频连续随机杂波用的统一加权网络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性能参数要求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测量方法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频道处理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它定义应符合GB6510和GB11318系列标准中的有关规定3.1后置放大器postamplifier
为补偿无源混合器的损耗而用于前端的高性能、低增益放大器。3.2载波频率准确度carrierfrequencyaccuracy载波频率准确度,是指前端各个频道的图像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3.3载噪比carriertonoiseratio(C/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995-08-18批准
1996-01-01实施
SJ/T10657—1995
载噪比是指前端输出口上一个电视频道内的图像载波功率与随机噪声功率之比,以分贝表示。本方法假设随机噪声在颊道内是均匀的。3.4寄生输出信号parasitic signaloutput前端有源设备工作时,其内部产生的无用信号输出。3.5频道选择性channelselectirity处理器或调制器图像通道的增益或衰减随频率不同而变化的特性。3.6高度非线性nonlineartyof luminancesignal高度非线性是当调制器输入视频信号从消隐电平到白电平分为若干等幅阶梯时,输出信号最高幅度台阶与最低幅度台阶间的幅值差除以最高幅度台阶值的商,以百分数表示。3.7K系数kellfactor
波形失真是指由于前端设备而引起的2T正弦平方脉冲和条脉冲的波形形状的变化。K系数是计入主观评价的瞬态波形失真的标准额定值。K系数包括三个系数:2T正弦脉冲的K系数(Kp),2T脉冲和条比值的K系数(Kpb)和条信号平顶的K系数(Kb),取三个系数中最大的一个为K系数值。亮度信号幅度标称
S/N(加权)=20lg加权随机架波幅度的有效值3.8加权视频信噪比weightedvideosignal-to-noiseratio(S/N加权)*..+(3)
加权视频信噪比是指亮度信号幅度标称值与通过GB3659规定的带宽限制网络和GB3660规定的统一加权网络后而得的杂波有效值之比,以分贝表示。4测量要求
4.1除特别指明外,各项测量均在所有频道混合后的总输出口进行。前端含后置放大器时,测量应在后置放大器输出口进行。所有频道正常工作,输入电平为标称电平,输出电平为设计电平。
4.2组装完的前端,测试前应加电老化24h。4.3在规定的频带上,测试装置应良好匹配5测盈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是基本的测量方法,任何能确保相同精度的等效测量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性能。
5.1信号电平
按GB6510中3.1进行。
1测量输出电平时,调制器的视频输入为彩条信号。2平坦输出时,推荐邻频前端各道电平差<2dB,相邻额道电平差<0.5dB。5.2载波频率准确度
5.2.1调制器频道的测量
按GB11318中5.7进行测量。
5.2.2频道处理器的测量
按GB/T14948.1中5.2.4进行,测量在常温下进行。-2-
5.3载噪比(C/N)
5.3.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1。
发生器
SJ/T10657-—1995
放大器
1.频道处理器
囊减器
滋波器
2.调制器
载噪比测量的设备连接
5.3.2准备
按GB6510中3.3.3.1、3.3.3.2、3.3.3.4和3.3.3.5的规定进行。5.3.3测量
电压表
所有频道均工作,各处理器输入标称电平的图像载波,调整制器不输入视频信号。:5.3.3.1调谐选择电压表到被测频道图像载波频率。调可变衰减器,使选频电压表有一便于读的数R,记录衰减值为a1。a,值应比被测载噪比估计值大一些。5.3.3.2调谐选择电压表到只受随机噪声影响的频道内的某一点上。减小衰减器的衰减值,以得到同样的电压表读数R,记下这时的衰减值α2。5.3.3.3载噪比可由下式得到:
C/N=a1-a2-Cm-cb
式中:a1-—测量载波时衰减器值,dB;a2
一测量噪声时衰减器值,dB;
Cm—电平修正系数(见GB6510中3.3.3.4a),dB;Cp-—带宽修正系数(见GB6510中3.3.3.4b),dB。5.3.3.4:在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5.4寄生信号输出
5.4.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2。
前系统
处理器
调制器
图2寄生信号输出测量的设备连接5.4.2准备
5.4.2.1调制器频道
频谱分析仪
·(1)
SJ/T10657—1995
每个调制器都不输入视频和声音信号,以获得不调制图像和伴音载波。调节各调制器的A/V比到-17dB。
5.4.2.2频道处理器
每个频道处理器都处于工作状态,而且输入不调制的载波信号。图像载波:70dBμV:
彩色副载波:53dBμV;
伴音载波:60dBμV;
调节输出:A/V比为-17dB。
对非测试频道也可以利用空中信号作信号源。5.4.3测量
5.4.3.1先将频谱分析仪输入衰减器放在一个较大的值,减小扫描宽度,分辨带宽和视频带宽,使其在图像载波电平为参考时动态范围达到70dB。注:大多数的频谱分析仪在测试多频道信号时,都没有这样大的动态范围。为了消除频谱仪本身的失真,在频谱仪的输入端接一个可调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带宽8MHz5.4.3.2检查前端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频谱,记下异常的无用输出。5.4.3.3图像载波电平与最大的无用输出之比,以分贝表示即为寄生信号输出抑制。5.5频道内载波互调比
按GB11318.2中5.2.3、5.2.4有关规定进行。5.6信号交流声比(HM)
按GB6510中3.6的有关规定进行。5.7频道选择性
5.7.1频道处理器
测试在各处理器输出口上进行。按GB/T14948.1中5.2.11和5.2.12有关规定进行。5.7.2调制器频道(边带特性)
5.7.2.1设备
所用设备及其连接如图3。
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边带分析仪
示波器
用边带分析仪测量
调制器
视频信号
发生器
0~10MHz
5.7.2.2测量
SJ/T10657—1995
电视测试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调制器
b.用频谱仪、选频表测量
图3调制器边带特性测量的设备连接测量在各调制器输出口上进行。频谱仪
或选频表
5.7.2.2.1测试信号为平场叠加正弦波(如图4)亮度电平U=0.35V,叠加的正弦波为0~10MHz,S=0.2V的扫频信号或单频信号8=0.2V
[图4边带特性测试信号
5.7.2.2.2用边带分析仪、频谱仪或选频电压表上有关的衰减器读出各频率点相对于fv+1.5MHz处的响应变化的分贝数,即:以「v+1.5MHz为参考(0dB),读出其它频率点响应增加或减少的分贝数。(对于使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设备,通带内只测最大波动,不定参考点)。5.7.2.2.3如有必要,可在其它不同的亮度电平上测量。但要注意最大叠加正弦信号幅度不得超过白电平。
注:在叠加正弦的振幅S很小时,图像载额附近颖率点上的测量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误差的大小将与测量设备的选择性有关。
5.7.2.3结果处理
将5.7.3.2.2中得到的数据列成表画成曲线。其结果应在容差以内,测量频率点可取fv-4.43;fv-2;fy-1.5;fy-+1.25;fv-0.75;fy-0.5;fv+0.5;fy+1.5:fv+4.5:fv+5.5:fy+6;fv+6.5;fv+8及所观察到的最差点。这里fv是图像载。测试信号的U及S应注明。典型容差图如图5所示。6
SJ/T10657—1995
+5.56.6MEZ
77777777777
图5容差图
5.7.2.4在所有调制器频道上按5.7.3.1~5.7.3.3进行测量。5.8高度非线性
5.8.1设备
设备及连接见图6。
视频输入
视频测试
信号发生器
视颊测试
信号发生器
测试发射机
5.8.2测量
前端系统
调制器
射频输入
衰减器
混合射频输出
解调器
调制器频道测量连接
!前端系统
处理器
混合射频输出
解调器
监示器
处理器频道测量连接
视频参数测试设备连接
监示器
5.8.2.1调制器输入阶梯波(五阶梯)信号,如图7;不叠加副载波信号,调制度为87.5%。6
SJ/T10657—1995
图7调制输入阶梯波信号
5.8.2.2解调器采用同步检波方式.接入声音陷波器(如果解调器没有声音陷波器,则关掉调制器的伴音载波)。
5.8.2.3将波形监示器的响应控制置微分方式,调节垂直灵敏度,使微分后的最高尖峰有一便于读数的幅度,见图8。
图8相应于五阶梯波的尖脉冲
5.8.2.4读出最高尖峰幅度A.和最低尖峰幅度Amin。按下式计算亮度非线性:D
Amm100%
5.8.3在所有的调制器频道上进行测量。5.9微分增益(DG)和微分相应(DP)按GB6510中3.8有关规定的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5.10色/亮度时延差(4T)和色/亮度增益差(4G)按GB6510中3.9有关规定进行。
5.11K系数
5.11.1设备
所用设备及连接见图6。
700+my
图92T正弦平方脉冲和条
2测量
SJ/T106571995
5.11.2.1测试信号发生器输出脉冲和条测试信号如图9。5.11.2.2用波形监示器的K系数刻度板读出Kp、Kpb和Kb,取三者中最大值为K系数。3在所有频道上进行测量。
5.12加权视频信噪比(S/N加权)5.12.1设备及测量
按GB11318.3中6.5有关规定进行。视频噪声表置加权档。在所有调制器频道上进行测量。3前端输出口反射损耗
按GB11318.3中6.7有关规定进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