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1119-1997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电子行业标准(SJ)】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15:15:32
- SJ/T11119-1997
- 现行
标准号:
SJ/T 11119-1997
标准名称: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9-03 -
实施日期:
1998-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12.65mm(0.5in)磁带的广播用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机的记录及重放。本标准规定两种记录工作方式。工作方式I采用氧化物磁带,工作方式Ⅱ采用金属磁带和允许记录调频(FM)音频信号。本标准确定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以保证所录盒式磁带的互换性,所给的要求与525行-60场或625行-50场制式有关。 SJ/T 11119-1997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SJ/T11119-1997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60.99
备案号:689-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119-1997
idtIEC961:1993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
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Helical-scan video tape cassette systemusing 12.65mm(0.5 in) magnetic tape on type L1997-09-03发布
199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YYKAONKAca
IEC前言
1范围
引用标准
3环境及测试条件
基准带
校准带
4术语
扫描器
上磁鼓
下磁鼓
磁鼓有效直径
螺旋角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磁迹角
中心张力
缠绕角
前端信号重叠
5扫描器磁头极尖
磁头极尖突出度
5.2亮度记录磁头极尖
色度记录磁头极尖
消磁头极尖
5.5通道识别
6螺旋角
7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
7.1上磁鼓实际直径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录像带和录像带盒
盒式磁带录像机
rYKAOMrKAa
下磁鼓实际直径
上磁鼓
7.4中心张力
8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
8.1测试环境
8.3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8.4视频记录磁迹的曲率
8.5记录磁迹的相关位置
8.6缝隙方位角
9亮度和色度记录系统
记录特性
视频记录
11.1亮度通道
色度通道
解码和彩色场识别
12纵向音频信号记录(声道1和2)12.1
参考磁平
频率响应
磁迹应用
第四篇
FM音频信号记录(声道3和4).
信号处理
参考电平
频率调制
记录电流
磁迹应用
14时间码和控制码记录
时间码和控制码磁迹的确定
记录方法
15跟踪控制信号记录
跟踪控制信号
跟踪控制信号和视频定时
记录方法
记录特性
第五篇L型录像带及录像带盒
16录像带盒的机械参数
16.1带盒外形尺寸
YYKAONrKAcas
基准面
窗口和标签区
制造商识别孔
防消片和防消盖
16.6带盘
17录像磁带
磁带类型
磁带宽度
磁带厚度和长度
矫顽力
透光度
屈服强度
剩余伸长
磁取向
头引带及尾引带
机械参数
头引带和尾引带的尺寸
屈服强度
粘接拉断强度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横向磁带磁迹测量技术
基准带
YYKAONrKAca
(45)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961一1993(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以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及使用的需要。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广播器材厂、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龙根、晃淑芳、张维祥。YKAoNrKAas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除开展其它活动外,IEC还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制定工作。与IEC建立联系的任何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也可参与此项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个组织之间协商确定的条件密切合作。2)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推荐在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出。国际标准IEC961是由IEC的60(录制)技术委员会60B(录像)分委会制定的。本版本(第二版)取代1989年发布的第一版本。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件:
60B(CO)152
表决报告
60B(CO)168
对本标准表决的详细资料可以在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中查到。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文件。
YKAONrKAcas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12.65mm(0.5in)L型
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Helical-scanvideotape cassettesystemusing12.65mm(o.5in)magnetictapeontypeL第一篇概述
SJ/T11119-1997
idtIEC961:1993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12.65mm(0.5in)磁带的广播用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机的记录及重放。
本标准规定两种记录工作方式。工作方式I采用氧化物磁带,工作方式Ⅱ采用金属磁带和允许记录调频(FM)音频信号。本标准确定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以保证所录盒式磁带的互换性,所给的要求与525行60场或625行一50场制式有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001-—1992
GB9373—1988
GB/T17311—1998
CCIR624—4号报告
3环境及测试条件
3.1环境
磁带录像用时间码和控制码
12.65mm磁带BETA方式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标准音量表
电视系统的特性
为检验本标准提出的要求,对系统的试验和测量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鼓径测试):20℃±0.5℃;温度(其它测试):20℃±1℃;相对湿度:48%~52%:
大气压:86kPa~106kPa
测试前放置时间:24h。
3.2基准带
型号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7-09-03批准YKAONrKAcas
1998-01-01实施
SJ/T11119-1997
a)IECL格式工作方式I基准带;b)IECL格式工作方式Ⅱ基准带。电磁兼容性参数及其要求由附录B(提示的附录)给出。3.3校准带
满足下列要求的校准带,可以从与本格式规范一致的录像机和放像机制造厂买到。3.3.1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用来校准录像机或放像机机械精度的校准带,按照本格式规范,其容差通常采用表7所示容差数值的50%。如果需要,某些校准带可以特意改变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以消除校准误差或进行附加校准。
3.3.2校准信号
校准带上应记录两类信号:
a)模拟分量录像机常用的一系列测试信号:视频
一彩条(75%或100%)
多波群
蝴蝶结(50%)
一脉冲和条
FM音频
400Hz,25kHz频偏
400Hz,75kHz频偏
纵向音频
-1kHzOVU
15kHz或10kHz0VU
—10kHz
2-20VU
-15kHz
b)每个厂家为调整自已的产品而研制的一些特殊测试信号,这些信号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厂家的产品。因而不作规定。第二篇录像带和录像带盒
本录像系统规定了采用GB9373中第二篇和第四篇所述的BETA型录像带和录像带盒,还规定了采用本标准第五篇所述的L型录像带和录像带盒,这是个新规定,对工作方式Ⅱ记录的以及通常用作长时间重放的录像带和录像带盒提供一个全面的规范。第三篇盒式磁带录像机
4术语
给出如下术语定义以帮助正确理解本标准。4.1扫描器scanner
包含磁鼓、旋转磁头极尖和导带元件的机械组件。用于录像磁带的记录和重放。4.2磁鼓drum
为使录像系统的磁头和磁带接触,录像带至少局部缠绕其上的圆柱体。4.3上磁鼓upperdrum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不接触磁带基准边的磁鼓部分。4.4下磁鼓lowerdrum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接触磁带基准边的磁鼓部分,通常包括导带装置。-2
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4.5磁鼓有效直径effectivedrumdiameter用于理论计算时的磁鼓直径的值,相当于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实际视频记录的磁鼓直径值,该有效值大于或等于磁鼓的实际直径。4.6螺旋角helixangle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扫描器上的旋转磁头极尖的轨迹与导带系统中磁带基准边之间的夹角。
4.7磁迹角trackangle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已录视频磁迹和磁带基准边的夹角。4.8中心张力centrespantension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磁带在扫描器入口和出口之间中心点的磁带张力的计算值。4.9缠绕角wrapangle
磁鼓和磁带基准边接触的弧线对旋转磁鼓中心的夹角。4.10前端信号重叠leadsignaloverlap需提供重登记录的那部分螺旋扫描记录。5扫描器磁头极尖
图1(俯视图)示出四个圆周分布的磁头极尖的位置。5.1磁头极尖突出度
从上鼓的外表面至极尖顶端,每个极尖径向突出度为0.04*8.29mm。5.2亮度记录磁头极尖
两个圆周上相间180°±0.003°的磁头极尖,用于亮度信号的记录。5.3色度记录磁头极尖
每个亮度记录磁头极尖都有一个与之组合的磁头极尖,用于记录时分复用的色度信号,需用时,可记录FM音频信号。
色度记录磁头极尖位于与之组合的亮度磁头极尖的反转方向,弦距为4.396mm±0.010mm,如图2所示,且与组合的亮度磁头极尖在轴向距离为0.0745mm土0.003mm,位于远离磁带基准边方向上。
5.4消磁头极尖
如果使用消磁头极尖,则每个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都有一个相配的消磁头极尖,与亮度记录磁头极尖成任意角度,在图1所示的旋转方向上。5.5通道识别
应提供适当的方法作通道识别,例如脉冲发生器,磁鼓每转一圈产生一个脉冲来识别记录第一场信号的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把该磁头极尖对标记为通道1,另一磁头极尖对标记为通道2。
6螺旋角
螺旋角为4.600°±0.003°。
7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
Y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磁鼓有效直径、磁带张力、螺旋角以及磁带速度完全确定了视频记录的磁迹角。为了互换性,不同的设计方法及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的微小变化应能产生等同的记录。本条规定的数值及工作条件将产生磁迹角的基准值。7.1上磁鼓实际直径
上磁鼓的实际直径为74.487*g008mm(2.933*0.0032in)。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录像机扫描传动机构的某些尺寸显著减小,而所录制的磁带能够兼容和互换。利用较小的扫描磁鼓组件可使录像机实现小型轻量化,做成便携式。这一成就已被ENG(电子新闻采访)应用。7.2下磁鼓实际直径
下磁鼓的实际直径为74.487-0.008mm(2.933-8.0032in)。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录像机扫描传动机构的某些尺寸显著减小,而所录制的磁带能够兼容和互换。利用较小的磁鼓扫描组件.可使录像机实现小型轻量化,做成便携式。这一成就已被ENG应用。7.3上磁鼓
上磁鼓随视频磁头极尖同步旋转。7.4中心张力
中心张力为0.46N±0.05N。
8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
本条规定了视频、音频和控制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8.1测试环境
8.1.1除第3章一般测试环境要求外,下列附加条件也应符合第8章的要求。磁带张力:0.46N±0.05N。
8.1.2记录和测试前的条件
环境:在测试条件下保持稳定。磁带张力:以0.56N0.20N张力卷绕到带盘上。8.1.3用作本标准尺寸基准的磁带基准边为图3、图4a和图4b所示的磁带下边沿。所有图中磁带的磁层都面向观察者。
8.2带速
8.2.1525行--60场制的持速为118.582mm/s±0.2mm/s。8.2.2625行-50场制的带速为101.510mm/s±0.2mm/s。8.3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8.3.1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应符合图3、图4a、图4b及表7的规定。8.3.2图中所示的P、R、W以及6的尺寸仅供参考。这些尺寸的实际值由传输、带速及其误差等参数确定。直接测量这些尺寸及尺寸Q的实际值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些尺寸的测量应通过8.4规定的间接测量方法进行。8.4视频记录磁迹的曲率
视频记录磁迹的边缘应夹在相距为0.010mm的两条平行线间。8.5记录磁迹的相关位置
8.5.1视频亮度、色度、跟踪控制、音频以及作为时间一致性信息的时间码信号记录磁迹的位置,应如图4a和图4b所示。
8.5.2如图4a和图4b所示:偶数场有不同的亮度相位和色度相位。这是由于电视顿中奇数4
rYKAOMrKAcas
行的影响。
8.6缝隙方位角
SJ/T11119-1997
8.6.1用于记录纵向磁迹的音频,跟踪控制和时间码磁头的缝,应垂直于磁头与磁带相对运动的方向。
8.6.2用于亮度信号记录的视频磁头缝隙的方位角为-15°15;用于色度信号记录的视频磁头缝隙的方位角为+15°15(均相对于磁头运动方向的垂线)。9亮度和色度记录系统
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每转过磁带一次,应记录一个电视场加一个重选区的信号。记录特性
盒式录像机的记录特性应符合第四篇规定的要求。第四篇记录特性
11视频记录
视频记录系统应为亮度和色度分量提供分开的有差别的信号通道。这些分量信号应记录在两条分开的磁迹上,记录亮度信号的磁迹称为Y磁迹,记录色度信号的磁迹称为C磁迹。在C磁迹上记录有压缩的时分多路复用的R一Y和B一Y两个色差信号,需用时,还有FM音频信号,黑白信号应记录在Y磁迹上,而C磁迹上仅记录消隐电平信号和行定时脉冲。下列磁带的类型可定义两种工作方式:氧化物磁带:工作方式I
金属磁带:工作方式Ⅱ
由第五篇所述的带盒上的识别孔能自动检测出磁带的类型。11.1亮度通道
11.1.1信号处理
本条规定的信号处理系统,按信号流序,包含如下内容:11.1.1.1对亮度信号的同步进行修改。11.1.1.2录制由CCIR624—4号报告规定的复合信号源解码得出的信号时,在工作方式ⅡI要插入场消隐副载波。对SECAM制,场消隐副载波(VISC)不被记录,而在工作方式I则可要可不要。
11.1.1.3亮度细节增强处理。
11.1.1.4亮度预加重网络。
11.1.1.5预加重后亮度信号的切割。11.1.1.6相对于调制频率有固定频偏的线性频率调制器。11.1.1.7对Y通道记录磁头提供交流驱动的调频波放大器。11.1.2同步信号的修改
修改行同步脉冲宽度和幅度的方法如图5a和图5b所示。11.1.3亮度细节的增强
亮度信号应按表1进行细节增强。-5-
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表1细节增强输出
1充度信号输入电平,含同步顶为1.0V-po2重放频响应对记录频响进行补偿。3
边带通道信号的相位2应等于混合前输入信号在3.5MHz处的相位1,见下图。输入
11.1.4亮度预加重
滤波器
限幅器
滤波器
当由零阻抗源馈入,负载阻抗为无限大时,预加重由图6所示网络的频率和相位特性确定。
11.1.5幅度切割
对同步顶为0%和白蜂为100%的输入信号,任何超过表2规定限额值的正或负的幅度都应被切割。
表2幅度切割(亮度)
525行—60场
正幅度
变化限额值
负幅度
变化限额值
标称值
最大值
标称值
最大值
记录载波频率
方式Ⅱ
修改后亮度信号的基准电平所对应的载波频率由表3规定。6
625行—50场
方式I
rYKAOMrKAa
方式Ⅱ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689-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119-1997
idtIEC961:1993
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
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Helical-scan video tape cassette systemusing 12.65mm(0.5 in) magnetic tape on type L1997-09-03发布
199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YYKAONKAca
IEC前言
1范围
引用标准
3环境及测试条件
基准带
校准带
4术语
扫描器
上磁鼓
下磁鼓
磁鼓有效直径
螺旋角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磁迹角
中心张力
缠绕角
前端信号重叠
5扫描器磁头极尖
磁头极尖突出度
5.2亮度记录磁头极尖
色度记录磁头极尖
消磁头极尖
5.5通道识别
6螺旋角
7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
7.1上磁鼓实际直径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录像带和录像带盒
盒式磁带录像机
rYKAOMrKAa
下磁鼓实际直径
上磁鼓
7.4中心张力
8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
8.1测试环境
8.3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8.4视频记录磁迹的曲率
8.5记录磁迹的相关位置
8.6缝隙方位角
9亮度和色度记录系统
记录特性
视频记录
11.1亮度通道
色度通道
解码和彩色场识别
12纵向音频信号记录(声道1和2)12.1
参考磁平
频率响应
磁迹应用
第四篇
FM音频信号记录(声道3和4).
信号处理
参考电平
频率调制
记录电流
磁迹应用
14时间码和控制码记录
时间码和控制码磁迹的确定
记录方法
15跟踪控制信号记录
跟踪控制信号
跟踪控制信号和视频定时
记录方法
记录特性
第五篇L型录像带及录像带盒
16录像带盒的机械参数
16.1带盒外形尺寸
YYKAONrKAcas
基准面
窗口和标签区
制造商识别孔
防消片和防消盖
16.6带盘
17录像磁带
磁带类型
磁带宽度
磁带厚度和长度
矫顽力
透光度
屈服强度
剩余伸长
磁取向
头引带及尾引带
机械参数
头引带和尾引带的尺寸
屈服强度
粘接拉断强度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横向磁带磁迹测量技术
基准带
YYKAONrKAca
(45)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961一1993(12.65mm(0.5in)L型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以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及使用的需要。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广播器材厂、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龙根、晃淑芳、张维祥。YKAoNrKAas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除开展其它活动外,IEC还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制定工作。与IEC建立联系的任何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也可参与此项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个组织之间协商确定的条件密切合作。2)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推荐在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出。国际标准IEC961是由IEC的60(录制)技术委员会60B(录像)分委会制定的。本版本(第二版)取代1989年发布的第一版本。本标准的文本基于下列文件:
60B(CO)152
表决报告
60B(CO)168
对本标准表决的详细资料可以在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中查到。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文件。
YKAONrKAcas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12.65mm(0.5in)L型
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
Helical-scanvideotape cassettesystemusing12.65mm(o.5in)magnetictapeontypeL第一篇概述
SJ/T11119-1997
idtIEC961:1993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12.65mm(0.5in)磁带的广播用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机的记录及重放。
本标准规定两种记录工作方式。工作方式I采用氧化物磁带,工作方式Ⅱ采用金属磁带和允许记录调频(FM)音频信号。本标准确定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以保证所录盒式磁带的互换性,所给的要求与525行60场或625行一50场制式有关。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001-—1992
GB9373—1988
GB/T17311—1998
CCIR624—4号报告
3环境及测试条件
3.1环境
磁带录像用时间码和控制码
12.65mm磁带BETA方式螺旋扫描盒式磁带录像系统标准音量表
电视系统的特性
为检验本标准提出的要求,对系统的试验和测量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鼓径测试):20℃±0.5℃;温度(其它测试):20℃±1℃;相对湿度:48%~52%:
大气压:86kPa~106kPa
测试前放置时间:24h。
3.2基准带
型号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7-09-03批准YKAONrKAcas
1998-01-01实施
SJ/T11119-1997
a)IECL格式工作方式I基准带;b)IECL格式工作方式Ⅱ基准带。电磁兼容性参数及其要求由附录B(提示的附录)给出。3.3校准带
满足下列要求的校准带,可以从与本格式规范一致的录像机和放像机制造厂买到。3.3.1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用来校准录像机或放像机机械精度的校准带,按照本格式规范,其容差通常采用表7所示容差数值的50%。如果需要,某些校准带可以特意改变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以消除校准误差或进行附加校准。
3.3.2校准信号
校准带上应记录两类信号:
a)模拟分量录像机常用的一系列测试信号:视频
一彩条(75%或100%)
多波群
蝴蝶结(50%)
一脉冲和条
FM音频
400Hz,25kHz频偏
400Hz,75kHz频偏
纵向音频
-1kHzOVU
15kHz或10kHz0VU
—10kHz
2-20VU
-15kHz
b)每个厂家为调整自已的产品而研制的一些特殊测试信号,这些信号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厂家的产品。因而不作规定。第二篇录像带和录像带盒
本录像系统规定了采用GB9373中第二篇和第四篇所述的BETA型录像带和录像带盒,还规定了采用本标准第五篇所述的L型录像带和录像带盒,这是个新规定,对工作方式Ⅱ记录的以及通常用作长时间重放的录像带和录像带盒提供一个全面的规范。第三篇盒式磁带录像机
4术语
给出如下术语定义以帮助正确理解本标准。4.1扫描器scanner
包含磁鼓、旋转磁头极尖和导带元件的机械组件。用于录像磁带的记录和重放。4.2磁鼓drum
为使录像系统的磁头和磁带接触,录像带至少局部缠绕其上的圆柱体。4.3上磁鼓upperdrum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不接触磁带基准边的磁鼓部分。4.4下磁鼓lowerdrum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接触磁带基准边的磁鼓部分,通常包括导带装置。-2
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4.5磁鼓有效直径effectivedrumdiameter用于理论计算时的磁鼓直径的值,相当于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实际视频记录的磁鼓直径值,该有效值大于或等于磁鼓的实际直径。4.6螺旋角helixangle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扫描器上的旋转磁头极尖的轨迹与导带系统中磁带基准边之间的夹角。
4.7磁迹角trackangle
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已录视频磁迹和磁带基准边的夹角。4.8中心张力centrespantension螺旋扫描录像系统中,磁带在扫描器入口和出口之间中心点的磁带张力的计算值。4.9缠绕角wrapangle
磁鼓和磁带基准边接触的弧线对旋转磁鼓中心的夹角。4.10前端信号重叠leadsignaloverlap需提供重登记录的那部分螺旋扫描记录。5扫描器磁头极尖
图1(俯视图)示出四个圆周分布的磁头极尖的位置。5.1磁头极尖突出度
从上鼓的外表面至极尖顶端,每个极尖径向突出度为0.04*8.29mm。5.2亮度记录磁头极尖
两个圆周上相间180°±0.003°的磁头极尖,用于亮度信号的记录。5.3色度记录磁头极尖
每个亮度记录磁头极尖都有一个与之组合的磁头极尖,用于记录时分复用的色度信号,需用时,可记录FM音频信号。
色度记录磁头极尖位于与之组合的亮度磁头极尖的反转方向,弦距为4.396mm±0.010mm,如图2所示,且与组合的亮度磁头极尖在轴向距离为0.0745mm土0.003mm,位于远离磁带基准边方向上。
5.4消磁头极尖
如果使用消磁头极尖,则每个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都有一个相配的消磁头极尖,与亮度记录磁头极尖成任意角度,在图1所示的旋转方向上。5.5通道识别
应提供适当的方法作通道识别,例如脉冲发生器,磁鼓每转一圈产生一个脉冲来识别记录第一场信号的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把该磁头极尖对标记为通道1,另一磁头极尖对标记为通道2。
6螺旋角
螺旋角为4.600°±0.003°。
7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
Y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磁鼓有效直径、磁带张力、螺旋角以及磁带速度完全确定了视频记录的磁迹角。为了互换性,不同的设计方法及磁鼓直径和磁带张力的微小变化应能产生等同的记录。本条规定的数值及工作条件将产生磁迹角的基准值。7.1上磁鼓实际直径
上磁鼓的实际直径为74.487*g008mm(2.933*0.0032in)。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录像机扫描传动机构的某些尺寸显著减小,而所录制的磁带能够兼容和互换。利用较小的扫描磁鼓组件可使录像机实现小型轻量化,做成便携式。这一成就已被ENG(电子新闻采访)应用。7.2下磁鼓实际直径
下磁鼓的实际直径为74.487-0.008mm(2.933-8.0032in)。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录像机扫描传动机构的某些尺寸显著减小,而所录制的磁带能够兼容和互换。利用较小的磁鼓扫描组件.可使录像机实现小型轻量化,做成便携式。这一成就已被ENG应用。7.3上磁鼓
上磁鼓随视频磁头极尖同步旋转。7.4中心张力
中心张力为0.46N±0.05N。
8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
本条规定了视频、音频和控制记录磁迹的尺寸和形位。8.1测试环境
8.1.1除第3章一般测试环境要求外,下列附加条件也应符合第8章的要求。磁带张力:0.46N±0.05N。
8.1.2记录和测试前的条件
环境:在测试条件下保持稳定。磁带张力:以0.56N0.20N张力卷绕到带盘上。8.1.3用作本标准尺寸基准的磁带基准边为图3、图4a和图4b所示的磁带下边沿。所有图中磁带的磁层都面向观察者。
8.2带速
8.2.1525行--60场制的持速为118.582mm/s±0.2mm/s。8.2.2625行-50场制的带速为101.510mm/s±0.2mm/s。8.3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
8.3.1记录磁迹的形位和尺寸应符合图3、图4a、图4b及表7的规定。8.3.2图中所示的P、R、W以及6的尺寸仅供参考。这些尺寸的实际值由传输、带速及其误差等参数确定。直接测量这些尺寸及尺寸Q的实际值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些尺寸的测量应通过8.4规定的间接测量方法进行。8.4视频记录磁迹的曲率
视频记录磁迹的边缘应夹在相距为0.010mm的两条平行线间。8.5记录磁迹的相关位置
8.5.1视频亮度、色度、跟踪控制、音频以及作为时间一致性信息的时间码信号记录磁迹的位置,应如图4a和图4b所示。
8.5.2如图4a和图4b所示:偶数场有不同的亮度相位和色度相位。这是由于电视顿中奇数4
rYKAOMrKAcas
行的影响。
8.6缝隙方位角
SJ/T11119-1997
8.6.1用于记录纵向磁迹的音频,跟踪控制和时间码磁头的缝,应垂直于磁头与磁带相对运动的方向。
8.6.2用于亮度信号记录的视频磁头缝隙的方位角为-15°15;用于色度信号记录的视频磁头缝隙的方位角为+15°15(均相对于磁头运动方向的垂线)。9亮度和色度记录系统
亮度和色度记录磁头极尖对每转过磁带一次,应记录一个电视场加一个重选区的信号。记录特性
盒式录像机的记录特性应符合第四篇规定的要求。第四篇记录特性
11视频记录
视频记录系统应为亮度和色度分量提供分开的有差别的信号通道。这些分量信号应记录在两条分开的磁迹上,记录亮度信号的磁迹称为Y磁迹,记录色度信号的磁迹称为C磁迹。在C磁迹上记录有压缩的时分多路复用的R一Y和B一Y两个色差信号,需用时,还有FM音频信号,黑白信号应记录在Y磁迹上,而C磁迹上仅记录消隐电平信号和行定时脉冲。下列磁带的类型可定义两种工作方式:氧化物磁带:工作方式I
金属磁带:工作方式Ⅱ
由第五篇所述的带盒上的识别孔能自动检测出磁带的类型。11.1亮度通道
11.1.1信号处理
本条规定的信号处理系统,按信号流序,包含如下内容:11.1.1.1对亮度信号的同步进行修改。11.1.1.2录制由CCIR624—4号报告规定的复合信号源解码得出的信号时,在工作方式ⅡI要插入场消隐副载波。对SECAM制,场消隐副载波(VISC)不被记录,而在工作方式I则可要可不要。
11.1.1.3亮度细节增强处理。
11.1.1.4亮度预加重网络。
11.1.1.5预加重后亮度信号的切割。11.1.1.6相对于调制频率有固定频偏的线性频率调制器。11.1.1.7对Y通道记录磁头提供交流驱动的调频波放大器。11.1.2同步信号的修改
修改行同步脉冲宽度和幅度的方法如图5a和图5b所示。11.1.3亮度细节的增强
亮度信号应按表1进行细节增强。-5-
YKAONrKAcas
SJ/T11119-1997
表1细节增强输出
1充度信号输入电平,含同步顶为1.0V-po2重放频响应对记录频响进行补偿。3
边带通道信号的相位2应等于混合前输入信号在3.5MHz处的相位1,见下图。输入
11.1.4亮度预加重
滤波器
限幅器
滤波器
当由零阻抗源馈入,负载阻抗为无限大时,预加重由图6所示网络的频率和相位特性确定。
11.1.5幅度切割
对同步顶为0%和白蜂为100%的输入信号,任何超过表2规定限额值的正或负的幅度都应被切割。
表2幅度切割(亮度)
525行—60场
正幅度
变化限额值
负幅度
变化限额值
标称值
最大值
标称值
最大值
记录载波频率
方式Ⅱ
修改后亮度信号的基准电平所对应的载波频率由表3规定。6
625行—50场
方式I
rYKAOMrKAa
方式Ⅱ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