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151-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6 16:29:19
- DL/T5151-2001
- 现行
标准号:
DL/T 5151-2001
标准名称: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12-26 -
实施日期:
2002-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71 MB
替代情况:
SD 105-1982部分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规定了砂、石(碎石或卵石)骨料质量检验方法,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的选用和检验。 DL/T 5151-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5151-200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士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Test code for aggregates of hydraulic.concrete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〇〇一年第31号Vy
T0013297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北京
室内借阁
不准借出
DL/T5151—2001
1范围
引用标准
3细骨料
砂料颗粒级配试验
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砂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及表面含水率试验·砂料表面含水率试验
砂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砂料黏土、淤泥及细屑含量试验砂料泥块含量试验
砂料有机质含量试验
砂料云母含量试验·
砂石料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3.12
砂料轻物质含量试验
砂料坚固性试验
粗骨料
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试验
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卵石或碎石表面含水率试验
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4.4
卵石或碎石含泥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试验
卵石有机质含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卵石或碎石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卵石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
岩石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试验
卵石或碎石坚固性试验
4.14卵石或碎石抗磨损试验·
骨料碱活性
骨料碱活性检验(岩相法)
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长度法)5.4
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5.5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快速法)5.6
骨料碱活性检验(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5.7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
条文说明
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是水利水电施工标准体系中的基本规程之一,属推荐性标准。规程有关内容原属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了适应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要求([1996]40号文),对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第二次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分编成《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新修订的上述三项规程代替原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其中,DL/T5151一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代替原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第三章“骨料”。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包括了34项试验方法,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对砂石骨料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对骨料耐久性的要求。在碱骨料活性检验方法方面作了较多的补充。
本规程的修订工作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提出,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科学院。
主要起草人:蔡跃波、李金玉、王昌义、黄绪通、杨华全。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范围
1.0.1本规程规定了砂、石(碎石或卵石)骨料质量检验方法,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的选用和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3.1.1
3细骨料
3.1砂料颗粒级配试验
目的及适用范围
测定砂料颗粒级配,用以评定砂料品质和施工质量控制。3.1.2
仪器设备
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
筛:砂料标准筛一套,包括孔径为10mm、5mm、2.5mm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3mm、0.315mm、0.16mm的方孔筛,以及底盘和盖:摇筛机;
烘箱:控制温度(105±5)℃;
塘瓷盘、毛刷等。
试验步骤bzxZ.net
用于颗粒级配试验的砂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取样前,应先将砂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取在潮湿状态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砂样两份,在(105土5)℃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试验。
注:恒量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以下同)。2称取砂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号筛(即5mm筛)上,加盖,将整套筛安装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瓷盘上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砂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砂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3当砂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超过200g时,应将该筛余砂3
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1砂样如为特细砂时,每份砂样量可取250g,筛分时在0.16mm筛以下增加0.08mm的方孔筛-一只,并记录和计算0.08mm筛的筛余量和分计筛余百分率。
2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手筛时,将装有砂样的整套筛放在试验台上,右手按着项盖,左手扶住侧面,将套筛一侧拾起(倾斜度约30°~35°),使筛底与台面成点接触,并按顺时针方向做滚动筛析3min,然后再逐个过筛至达到要求为止。4筛完后,将各筛上剩余的砂粒用毛刷轻轻刷净,称出每号筛上的筛余量。
3.1.4试验结果处理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一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准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一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3细度模数按式(3.1.4-1)计算(准至0.01):(A2+A3+A4+A5+A6)-5A1
(3.1.4-1)
式中:
F·M砂料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5.0mm、2.5mm、1.25mm0.63mm.0.315mm、0.16mm各筛
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各筛筛余量和底盘中粉砂质量的总和与原试样质量相差超过试样量的1%时;或两次测试的细度模数相差超过0.2时,应重做试验。5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测定值绘制筛分曲线。注:对细砂或特细砂,根据筛分结果也可按式(3.1.4-2)计算砂料的平均粒径。
V11a6+1.3a5+0.17a4+0.02a3+0.0024a2(3.1.4-2)
式中:
dm砂料颗粒的平均粒径,mm;
a2、a3、a4、a5、a6
一分别为2.5mm、1.25mm
0.63mm、0.315mm0.16mm
孔径筛上的筛余量,g;
GZa=a2+a3+a4+as+a6,g
3.2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目的及适用范围
测定砂料表观密度,饱和面干表观密度及吸水率,供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和评定砂料质量。
仪器设备
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0.5g;容量瓶:1000mL;
烘箱:控制温度(105土5)℃;
手提吹风机;
饱和面干试模:金属制,上口直径38mm,:口直径89mm,高73mm,另附铁制捣棒,直径25mm,质量340g,如图3.2.2;
温度计、糖瓷盘、毛刷、吸水纸等。试验步骤
砂样制备。将砂料通过5mm筛,用四分法取样,并置于1
(105±5)℃烘箱中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备用。注:本节中所指的“砂样”,均系按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砂料,另有规定者除外。
2干砂表观密度的检验。
1)称取砂样600g(G1)两份,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2)将砂样装人盛半满水的容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5
1捣棒;2一试模;
3-玻璃板
图3.2.2饱和面干
试模与捣棒(单位:mm)
使砂样充分搅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量出瓶内水温,然后用移液管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于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2)。
3)将瓶内的水和砂样全部倒
出,洗净容量瓶,再向瓶
内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
擦于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G3)。
3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的检
1)称取砂样约1500g,装人塘瓷盘中,注人清水,使水面高出砂样2cm左右,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排出气泡。静置24h后将水倒出,摊开砂样,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人暖风,并不断翻拌砂样,使砂样表面的水分均匀蒸发。2)将砂样分两层装人饱和面于试模中,第一层装人试模高度的一半,一手按住试模不得错动,一手用捣棒自砂样表面高约1cm处自由落下,均匀插捣13次(注2),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刮平模口后,垂直将试模轻轻提起。如砂样呈图3.2.3(a)的形状,说明砂样表面水多,应继续吹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砂样开始落呈图3.2.3(b)的形状,即为(a)
(a)尚有表面水;(b)饱和面干状态;(c)过分干燥砂样的落情况
饱和面干状态。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3.2.3(c)的形状,说明砂样已过分干燥;此时应喷水5mL~10mL,将砂样充分拌匀,加盖后静置30min,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1如第一次提起试模,已出现图3.2.3(b)状态,则砂样有可能已稍偏干,此时应洒水,加盖,静置片刻,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2特细砂及人工砂石粉含量大于15%时,分两层各插捣5次,多棱角的山砂、风化砂及石粉含量小于15%的人工砂,分两层各插捣10次。
3)迅速称取饱和面干砂样600g(Go)两份,分别装人两个盛半满水的容量瓶内,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排除气泡:后,静置30min,测瓶内水温,然后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质量(G4)。4)倒出瓶内的水和砂样,将瓶洗净,再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擦干瓶外水分,塞紧瓶盖,称出质量(G3)。注:砂料表观密度检验,允许在室温(20土5)℃下进行,在检验操作过程中,两次加人容量瓶中的水,其温差不得超过2℃。4,砂工艺料饱和面干吸水率的测定。称取饱和面干砂样500g(Go)两份,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质量(G)。3.2.4·试验结果处理
1干砂表观密度按式(3.2.4-1)计算(准至10kg/m3):G1
β = G1 + G- G, × 1000
式中:p
于砂表观密度,kg/m3
Gi——烘干砂样质量,g;
G2—烘干砂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G3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3.2.4-1)
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按式(3.2.4-2)计算(准至10kg/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士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Test code for aggregates of hydraulic.concrete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〇〇一年第31号Vy
T0013297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北京
室内借阁
不准借出
DL/T5151—2001
1范围
引用标准
3细骨料
砂料颗粒级配试验
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砂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及表面含水率试验·砂料表面含水率试验
砂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砂料黏土、淤泥及细屑含量试验砂料泥块含量试验
砂料有机质含量试验
砂料云母含量试验·
砂石料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3.12
砂料轻物质含量试验
砂料坚固性试验
粗骨料
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试验
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卵石或碎石表面含水率试验
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4.4
卵石或碎石含泥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试验
卵石有机质含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卵石或碎石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卵石软弱颗粒含量试验
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试验
岩石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试验
卵石或碎石坚固性试验
4.14卵石或碎石抗磨损试验·
骨料碱活性
骨料碱活性检验(岩相法)
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
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长度法)5.4
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5.5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快速法)5.6
骨料碱活性检验(混凝土棱柱体试验法)5.7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
条文说明
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是水利水电施工标准体系中的基本规程之一,属推荐性标准。规程有关内容原属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了适应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要求([1996]40号文),对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第二次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分编成《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新修订的上述三项规程代替原SD105一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其中,DL/T5151一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代替原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第三章“骨料”。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包括了34项试验方法,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对砂石骨料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对骨料耐久性的要求。在碱骨料活性检验方法方面作了较多的补充。
本规程的修订工作由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提出,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江科学院。
主要起草人:蔡跃波、李金玉、王昌义、黄绪通、杨华全。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范围
1.0.1本规程规定了砂、石(碎石或卵石)骨料质量检验方法,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的选用和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3.1.1
3细骨料
3.1砂料颗粒级配试验
目的及适用范围
测定砂料颗粒级配,用以评定砂料品质和施工质量控制。3.1.2
仪器设备
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
筛:砂料标准筛一套,包括孔径为10mm、5mm、2.5mm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3mm、0.315mm、0.16mm的方孔筛,以及底盘和盖:摇筛机;
烘箱:控制温度(105±5)℃;
塘瓷盘、毛刷等。
试验步骤bzxZ.net
用于颗粒级配试验的砂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取样前,应先将砂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取在潮湿状态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砂样两份,在(105土5)℃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试验。
注:恒量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以下同)。2称取砂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号筛(即5mm筛)上,加盖,将整套筛安装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瓷盘上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砂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砂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3当砂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超过200g时,应将该筛余砂3
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1砂样如为特细砂时,每份砂样量可取250g,筛分时在0.16mm筛以下增加0.08mm的方孔筛-一只,并记录和计算0.08mm筛的筛余量和分计筛余百分率。
2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手筛时,将装有砂样的整套筛放在试验台上,右手按着项盖,左手扶住侧面,将套筛一侧拾起(倾斜度约30°~35°),使筛底与台面成点接触,并按顺时针方向做滚动筛析3min,然后再逐个过筛至达到要求为止。4筛完后,将各筛上剩余的砂粒用毛刷轻轻刷净,称出每号筛上的筛余量。
3.1.4试验结果处理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一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准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一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3细度模数按式(3.1.4-1)计算(准至0.01):(A2+A3+A4+A5+A6)-5A1
(3.1.4-1)
式中:
F·M砂料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5.0mm、2.5mm、1.25mm0.63mm.0.315mm、0.16mm各筛
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各筛筛余量和底盘中粉砂质量的总和与原试样质量相差超过试样量的1%时;或两次测试的细度模数相差超过0.2时,应重做试验。5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测定值绘制筛分曲线。注:对细砂或特细砂,根据筛分结果也可按式(3.1.4-2)计算砂料的平均粒径。
V11a6+1.3a5+0.17a4+0.02a3+0.0024a2(3.1.4-2)
式中:
dm砂料颗粒的平均粒径,mm;
a2、a3、a4、a5、a6
一分别为2.5mm、1.25mm
0.63mm、0.315mm0.16mm
孔径筛上的筛余量,g;
GZa=a2+a3+a4+as+a6,g
3.2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目的及适用范围
测定砂料表观密度,饱和面干表观密度及吸水率,供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和评定砂料质量。
仪器设备
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0.5g;容量瓶:1000mL;
烘箱:控制温度(105土5)℃;
手提吹风机;
饱和面干试模:金属制,上口直径38mm,:口直径89mm,高73mm,另附铁制捣棒,直径25mm,质量340g,如图3.2.2;
温度计、糖瓷盘、毛刷、吸水纸等。试验步骤
砂样制备。将砂料通过5mm筛,用四分法取样,并置于1
(105±5)℃烘箱中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备用。注:本节中所指的“砂样”,均系按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砂料,另有规定者除外。
2干砂表观密度的检验。
1)称取砂样600g(G1)两份,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2)将砂样装人盛半满水的容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5
1捣棒;2一试模;
3-玻璃板
图3.2.2饱和面干
试模与捣棒(单位:mm)
使砂样充分搅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量出瓶内水温,然后用移液管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于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2)。
3)将瓶内的水和砂样全部倒
出,洗净容量瓶,再向瓶
内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
擦于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G3)。
3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的检
1)称取砂样约1500g,装人塘瓷盘中,注人清水,使水面高出砂样2cm左右,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排出气泡。静置24h后将水倒出,摊开砂样,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人暖风,并不断翻拌砂样,使砂样表面的水分均匀蒸发。2)将砂样分两层装人饱和面于试模中,第一层装人试模高度的一半,一手按住试模不得错动,一手用捣棒自砂样表面高约1cm处自由落下,均匀插捣13次(注2),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刮平模口后,垂直将试模轻轻提起。如砂样呈图3.2.3(a)的形状,说明砂样表面水多,应继续吹干,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砂样开始落呈图3.2.3(b)的形状,即为(a)
(a)尚有表面水;(b)饱和面干状态;(c)过分干燥砂样的落情况
饱和面干状态。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3.2.3(c)的形状,说明砂样已过分干燥;此时应喷水5mL~10mL,将砂样充分拌匀,加盖后静置30min,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1如第一次提起试模,已出现图3.2.3(b)状态,则砂样有可能已稍偏干,此时应洒水,加盖,静置片刻,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2特细砂及人工砂石粉含量大于15%时,分两层各插捣5次,多棱角的山砂、风化砂及石粉含量小于15%的人工砂,分两层各插捣10次。
3)迅速称取饱和面干砂样600g(Go)两份,分别装人两个盛半满水的容量瓶内,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排除气泡:后,静置30min,测瓶内水温,然后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质量(G4)。4)倒出瓶内的水和砂样,将瓶洗净,再注水至瓶颈刻度线处,擦干瓶外水分,塞紧瓶盖,称出质量(G3)。注:砂料表观密度检验,允许在室温(20土5)℃下进行,在检验操作过程中,两次加人容量瓶中的水,其温差不得超过2℃。4,砂工艺料饱和面干吸水率的测定。称取饱和面干砂样500g(Go)两份,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质量(G)。3.2.4·试验结果处理
1干砂表观密度按式(3.2.4-1)计算(准至10kg/m3):G1
β = G1 + G- G, × 1000
式中:p
于砂表观密度,kg/m3
Gi——烘干砂样质量,g;
G2—烘干砂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G3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3.2.4-1)
饱和面干砂表观密度按式(3.2.4-2)计算(准至10kg/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5442-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 DL/T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