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钙镁磷肥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6 06:32:11
  • GB20412-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20412-2006

  • 标准名称:

    钙镁磷肥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3-14
  • 实施日期:

    2006-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48.26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080肥料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化肥、农药>>G21化肥、化学土壤调理剂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12/字数:19千字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6-12-01
  • 计划单号:

    20022143-Q-606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3-14
  • 起草单位: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 归口单位:

    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钙镁磷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与含镁、硅的矿石,在高炉或电炉中经高温熔融、水淬、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钙镁磷肥,包括含有其他添加物的钙镁磷肥产品,其用途为农业上作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 GB20412-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0412—2006
钙镁磷肥
Calciummagnesiumphosphate
2006-03-14发布
中华入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再防伤
2006-12-01实施
GB20412—2006
本标准第3章(除碱分、可溶性硅和有效镁的指标外)、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中7.1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在HG2557—1994《钙镁磷肥》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与HG2557一1994的主要差异是:对有效磷有效镁含量以及可溶性硅含量测定的试样溶液制备由准确加人提取溶液经提取完毕后直接过滤,改为加人提取溶液经提取完毕后,用水稀释至刻度再过滤。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HG2557—1994废止。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5)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学胜、杨晓霞、金志强。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钙镁磷肥
本标准规定了钙镁磷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GB20412—2006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与含镁、硅的矿石,在高炉或电炉中经高温熔融、水淬、干燥和磨细所制得的钙镁磷肥;包括含有其他添加物的钙镁磷肥产品,其用途为农业上作肥料和土壤调理剂。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vISO3310-1:1990)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8569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neqISO7409:1984)HG/T2843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1999年4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4号《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方法》3要求
外观呈灰色粉末,无机械杂质。钙镁磷肥应符合表1要求,同时应符合标明值。3.2
有效五氧化二磷(P,O)的质量分数/%水分(H,O)的质量分数/%
碱分(以CaO计)的质量分数/%
可溶性硅(SiO)的质量分数/%
有效镁(MgO)的质量分数/%
细度(通过0.25mm试验筛)/%
优等品
注:优等品中碱分、可溶性硅和有效镁含量如用户没有要求,生产厂可不作检验。试验方法
一等品
合格品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水和溶液的配制,在未标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均应按HG/T2843的规定。4.1外观
目视法测定。
GB20412—2006
4.2试样溶液的制备
4.2.1试剂和材料
4.2.1.1柠檬酸溶液:20g/L,pH值约为2.1。此溶液中加人0.5g水杨酸防腐剂易于保存。4.2.1.2盐酸溶液:c(HC1)=0.5mol/L。4.2.2仪器
4.2.2.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2.2.2恒温水浴振荡器:能控制温度在(28~30)℃的往复式振荡器或回旋式振荡器。4.2.2.3电热板:功率为(1.8~2.4)kW。4.2.3磷、镁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滤纸包裹试料,塞入干燥的250mL量瓶中,加人150mL预先加热至(28~30)℃的柠檬酸溶液,塞紧瓶塞,摇动量瓶使滤纸破碎,试料分散于溶液中,保持溶液温度在(28~30)℃之间,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h(振荡频率以量瓶内试料能自由翻动即可),然后取出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后,保留滤液供测定磷、镁含量用。4.2.4碱分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100mL盐酸溶液,搅拌使试料不致凝结,盖上表面血,在电热板上煮沸5min使其溶解,冷却后移人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后,保留滤液供测定碱分用。4.2.5硅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量瓶中,加入150mL预先加热至(28~30)℃的盐酸溶液,塞紧瓶塞,摇动量瓶使试料分散于溶液中,保持洛液温度在(28~30)℃之间,置于振荡器上振菌30min(振荡频率以量瓶内试料能自由翻动即可),然后取出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勾,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后,保留滤液供测定硅含量用。4.2.6空白溶液的制备
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步骤同试样溶液的制备。4.3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仲裁法)4.3.1原理
含磷溶液中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所得沉淀。
4.3.2试剂和材料
4.3.2.1硝酸溶液:1+1。
:4.3.2.2喹钼柠酮试剂。
4.3.3仪器
4.3.3.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3.3.2玻璃埚式滤器:4号,容积30mL。4.3.3.3恒温干燥箱:能控制温度(180土2)℃。4.3.4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含有10mg~20mg五氧化二磷)的试样溶液(4.2.3)于5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取下,加入35mL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血,在电热板上微沸1min,或置于近沸水浴中保温至沉淀分层,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转动烧杯(3~4)次。
用预先在(180士2)℃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量的玻璃堵埚式过滤器过滤,先将上层清滤液滤完,然后用倾泻法洗涤沉淀(1~2)次,每次约用25mL水,将沉淀移人过滤器中,再用水洗涤,所用水共(125~150)mL,将沉淀连同过滤器置于(180士2)℃于燥箱中,待温度达到180℃后,干燥45min,取出移入干2
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4.3.5分析结果的表述
有效五氧化二磷(P,O,)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ml-mz)X0.03207
mo×250
(m-mz)×801.75
式中:
测定时所得磷钼酸喹啉沉淀质量,单位为克(g);空白试验时,所得磷钼酸喹琳沉淀质量,单位为克(g);磷钼酸喹啉质量换算为五氧化二磷质量的系数;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3.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4.4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容量法4.4.1原理
GB20412—2006
含磷溶液中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和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琳沉淀,洗去所吸附酸液后,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溶解沉淀,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4.4.2试剂和材料
4.4.2.1硝酸溶液:1+1。
4.4.2.2喹钼柠酮试剂。
4.4.2.3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5mol/L。4.4.2.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25mol/L。4.4.2.5百里香酚兰-酚酰混合指示液。4.4.2.6不含二氧化碳的水。
4.4.3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4.4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含有10mg~20mg五氧化二磷)的试样溶液(4.2.3)于500mL烧杯中,加人10mL硝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取下,加35mL唑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Ⅲ,在电热板上微沸1min,或置于近沸水浴中保温至沉淀分层,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转动烧杯(3~4)次。
用中速滤纸或脱脂棉先将上层清液滤完,然后以倾泻法洗涤沉淀(3~4)次,每次约用25mL水,将沉淀移到滤器中,继续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洗涤至滤液无酸性[取约20mL滤液,加1滴混合指示剂和(2~3)滴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所呈颜色与处理同体积的蒸馏水所呈的颜色相近为止]。将沉淀连同滤纸或脱脂棉转移到原烧杯中,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洗涤漏斗,将洗涤液全部转移至烧杯中,用滴定管或单标线吸管加人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充分搅拌至沉淀全部溶解,然后再过量约10mL,加100mL3
GB20412—2006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搅匀,加5滴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经灰兰色变为微黄色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4.4.5分析结果的表述
有效五氧化二磷(P.O,)含量u2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ci(Vi -- V,) - c2(V, - V)1x 2. 730 X100
1000×mo×250
[c(V,-V,)- ca(V,-V)]× 68. 25meVo2
式中: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2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52五氧化二磷(PzO,)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4.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4.5水分的测定重量法
4.5.1原理
在一定温度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试样在规定时间内干燥,失去的质量表示为水分。4.5.2仪器
4.5.2.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5.2.2恒温干燥箱:能控制温度(130士2)℃。4.5.2.3带磨口塞称量瓶:直径50mm,高30mm。4.5.3分析步骤
(2)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预先在(130土2)℃干燥至恒量的称量瓶中,将称量瓶盖子稍微打开。称量瓶置于干燥箱中应接近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水平位置,待温度达到(130士2)℃时于燥20min取出,将称量瓶盖盖上,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4.5.4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分(H,O)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3)计算:mo2-m3×100
式中:
干燥前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干燥后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
4.5.5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3%。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6%。4.6碱分含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4.6.1原理
GB20412—2006
在pH值为10左右溶液中,加人三乙醇胺掩蔽铝,氰化钾掩蔽铁、锰等金属离子,抗坏血酸用于防止指示剂被铁-氰化物氧化,以铬黑T为指示液,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可同时定量钙与镁,两者的总量以碱分表示(以CaO计)。对硅、磷等可加入柠檬酸排除干扰。4.6.2试剂和材料
4.6.2.1抗坏血酸。
4.6.2.2柠檬酸溶液:20g/L。
4.6.2.3氨水溶液:1+4。
4.6.2.4三乙醇胺溶液:1+3。
4.6.2.5氰化钾溶液:100g/L,贮于塑料瓶中。替告:氰化钾有剧毒,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采用次氯酸钠可对氰化物解毒。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4.6.2.6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按HG/T2843-1997中9.5.1条配制。4.6.2.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4.6.2.8甲基红指示液:1g/L。
4.6.2.9铬黑T指示液:5g/L。
4.6.3仪器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6.4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CaO+MgO总量为25mg~35mg)的试样溶液(4.2.4)于250mL三角瓶中,用水稀释至100mL,加人5mL柠檬酸溶液,1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氨水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pH值~6)。加0.1g抗坏血酸,10mL三乙醇胺溶液和5mL氧化钾溶液(仲裁时必须使用5mL氰化钾溶液),再用滴定管预加滴定所需体积90%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5滴铬黑T指示液,继续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完全变为纯蓝色时为终点。含氰化钾废液的处理:氰化钾为剧毒品,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应将氰化物分解后再排放。分解时,在废液中加人氢氧化钠溶液,待pH值达到10左右,对1L废液加约30g的漂粉精(含有效氯在60%以上)或约100mL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在(10~13)%]放置1h后,和大量水一起排出。4.6.5分析结果的表述
碱分(CaO+MgO总量,以CaO计)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4)计算:c,VX56.08
-×100
1000×mos×250
caV.×1402
mo3Ves
式中:
c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56.08—氧化钙(CaO)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4)
GB20412—2006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oa——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50—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6.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5%。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4.7可溶性硅含量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4.7.1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可溶性硅与氟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沉淀在沸水中水解释放出氟化氢,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生成的正硅酸离解度很小,不以酸的形式参与滴定。4.7.2试剂和材料
4.7.2.1氯化钾。
4.7.2.2硝酸。
过氧化氢。
体积分数为95%乙醇。
氟化钾溶液:58g/L。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漠百里香酚兰-苯酚红混合指示液。4.7.3仪器
4.7.3.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聚乙烯烧杯:250mL。bzxZ.net
4.7.3.3聚乙烯漏斗。
4.7.3.4聚乙烯搅拌棒。
4.7.3.5快速滤纸。
4.7.4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含有30mg~50mg二氧化硅)的试样溶液(4.2.5)于250mL聚乙烯烧杯中,加水至40mL,加2g氯化钾,10mL硝酸,用聚乙烯棒搅拌至大部分氟化钾溶解,加2mL过氧化氢,搅拌至氧化钾全部溶解。边搅拌边加人8mL氟化钾溶液,在15℃以下放置10min。用快速滤纸在聚乙烯漏斗上过滤,用化钾乙醇溶液洗涤烧杯和滤纸各三次,每次约5mL。将沉淀连同滤纸移入原烧杯中,加8mL95%乙醇”淋洗杯壁,再加1mL混合指示液,一边用聚乙烯棒将滤纸捣碎,一边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黄色褪去呈稳定的蓝紫色为止(需反复用捣碎的滤纸擦洗烧杯壁),不记读数。在烧杯中放入150mL沸水,放人沸水浴中水解,并立即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再滴定至黄色褪去呈浅紫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4.7.5分析结果的表述
可溶性二氧化硅(SiO.)含量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e.(V。-V,)×15. 02×100
1000×mo×250
G(V。-V,)× 375. 5
·(5)
式中: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
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4二氧化硅(SiO)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50—--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7.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5%。4.8有效镁含量的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4.8.1原理
GB20412—2006
在含有柠檬酸的溶液中,用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配位钙离子,在pH>12的强碱性溶液中,用三乙醇胺掩蔽铁、铝和锰,并使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沉淀溶解后,在pH~10的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液,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定量镁。4.8.2试剂和材料
4.8.2.1抗坏血酸。
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溶液:70g/L。4.8.2.2
三乙醇胺溶液:1+3。
氢氧化钠溶液:200g/L和20g/L。盐酸溶液:1十9。
氨水溶液:1十4。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按HG/T2843—1997中9.5.1条配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4.8.2.9
甲基红指示液:1g/L。
孔雀绿指示液:1g/L。
铬黑T指示液:5g/L。
4.8.3仪器
4.8.3.1通常实验室用仪器,
4.8.3.2快速滤纸。
4.8.4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含有15mg~25mg氧化镁)的试样溶液(4.2.3)于300mL烧杯中,加5mLEGTA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加30mL三乙醇胺溶液,搅拌混勾,加人2滴孔雀绿指示液,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为无色,再过量3mL。加热至80℃左右,此时沉淀凝聚成块,趁热以快速滤纸过滤,用20g/L氢氧化钠热溶液洗涤烧杯和沉淀各3次,然后用约20mL热的盐酸溶液分数次将沉淀溶解于原烧杯中,再用热水洗涤滤纸(6~8)次,并稀释至150mL。于烧杯中加1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氨水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pH~6),加0.1g抗坏血酸和5mL三乙醇胺溶液,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5滴铬黑T指示液,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完全变为纯蓝色时为终点。4.8.5分析结果的表述
有效镁(MgO)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6)计算:1
GB204122006
式中:
cVsX40.31
1000×moi×
cV.×1007.75
moi Vos
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Cs
V——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40.31一氧化镁(MgO)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y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Vos——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50-
试样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4.8.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5%。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4.9细度的测定筛分法
4.9.1原理
用筛分的方法计算试样通过规定筛孔的质量分数。4.9.2仪器
(6)
4.9.2.1试验筛:孔径0.25mm,应符合GB/T6003.1一1997中R40/3系列的要求、另附筛盖和底盘4.9.2.2天平:感量0.5g。
4.9.2.3电动振筛机。
4.9.3分析步骤
将孔径0.25mm的试验筛放在底盘上,称取约100g试样(精确至0.5g),置于筛中,盖好筛盖,置于振筛机上夹紧(仲裁时必须用振筛机),振荡10min,然后将筛上残留物用毛刷刷扫在表面血上,称量。
4.9.4分析结果的表述
通过0.25mm试验筛的细度w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7)计算:m×100
武中: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筛上残留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5检验规则
5.1本标准中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7)
5.2产品应由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生产企业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一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等级、产品净含量、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生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及本标准号。5.3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核验其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5.4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二倍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结果中,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8
5.5产品按批检验,以一天或两天的产量为一批,最大批量为300t。GB20412-—2006
5.6袋装产品按表2取样,超过512袋时,按式(8)计算结果采样,计算结果如遇小数时,则进为整数。n=3×N
式中:
采样袋数;
N每批产品总袋数。
按表2或式(8)计算结果,随机抽取一定袋数,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人至袋的3/4处取出不少于100g样品,每批采取总样品量不少于2kg。表2采样袋数
总袋数
82~101
102~125
126~151
152~181
最少采样袋数
全部袋数
散装产品,按GB/T6679规定进行采样。5.7
总袋数
182~216
217~254
255~296
297~343
344~394
395450
451512
最少采样袋数
5.8样品缩分:将采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0.5kg。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250mL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采样人姓名。一瓶作产品质量分析,另一瓶保存二个月,以备查用。5.9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按《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6标识
包装容器标识应执行GB18382。
7包装、运输和贮存
7.1产品用复合袋(塑料编织布/膜/牛皮纸三合一袋或塑料编织布/牛皮纸二合一袋)或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或内涂膜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应按GB8569规定进行。每袋净含量(50士1.0)kg、(40土0.8)kg、(25±0.5)kg,每批平均每袋净含量不得低于50.0kg、40.0kg、25.0kg。7.2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包装件堆置高度应不大于7m。在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晒、防破裂。
GB20412-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钙镁磷肥
GB20412-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9千字2006年12月第一版
2006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