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 1557-19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30 07:35:56
- TB1557-1984
- 现行
标准号:
TB 1557-1984
标准名称: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4-12-27 -
实施日期:
1985-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是驼峰调车场头部咽喉区溜放进路、推送进路和调车进路的进路控制设备研究、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它适用于简易、非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等各种驼峰调车场。 TB 1557-19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TB1557-198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
TB1557—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1984-12-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98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TB1557-84
本标准是驼峰调车场头部咽喉区溜放进路、推送进路和调车进路的进路控制设备研究、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它适用于简易、非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等各种驼峰调车场。1总则
1.1新建和改建驼峰调车场时,应对运输能力、驼峰类型、线路平纵断面布置等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进路控制设备,以满足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运营要求,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1.2驼峰调车场应在峰顶设置驼峰色灯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达场纵列布置时,到达场到发线上应设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若显示距离不能满足推峰作业要求时,再装设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发场横列布置时,牵出线上设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1.3各驼峰调车场道岔区根据作业需要设置调车信号机;在调车线线束头部设线束调车信号机。2技术要求
2.1驼峰调车场内各种进路的控制应集中在驼峰信号楼内进行。对仅设驼峰色灯信号机的简易驼峰调车场,驼峰色灯信号机由调车长在峰顶操纵。2.2驼峰调车场内集中控制的道岔应与有关信号机联锁,挤岔时应自动关闭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被挤道岔未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解散车辆时,驼峰色灯信号机不校验分路道岔状态。2.3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内设置必要的监测和报警设备。2.4驼峰溜放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2.4.1应有进路命令存贮装置,其命令输人方式可采用人工输人或自动输人方式。能对已存人的进路命令进行检查变更。一个最小的存贮装置容量应满足在解体前能一次将全部钩车进路命令贮人的车列占日解体车列的80%以上。对钩数较多的车列,不能一次贮人的钩车命令能不停止解体作业,边溜放边贮存,存贮装置应具有循环贮存的功能。2.4.2道岔应具有机车车辆是否占用表示,开通位置表示,转换及挤岔表示。2.4.3溜放进路上的分路道岔控制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2.4.3.1应采用快动型转辙设备,其转换时间不大于0.8S。2.4.3.2道岔应设区段锁闭。但当车辆在转设备启动后进入道岔轨道区段,道岔应能继续转换到底,尖轨尖端密贴基本轨。车辆未进入道岔轨道区段,转换中的道岔经操纵应能中途改变转换方向。2.4.3.3程序控制的道岔按进路命令转换时,如因故岔尖被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转回原位。
在满足2.4.3.2项条件时,程序控制的道岔应随时可经人工扳动至需要位置。2.4.4溜放进路上设置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2.4.4.1每组道岔应装设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可用轨道电路、计轴器或其他监督手段实施。2.4.4.2位于道岔尖轨前方的保护区段的长度,应保证车辆在该岔以规定的最高速度运行时,已开始转换的道岔能在钩车第一轴驶上道岔尖轨前转换完毕。2.4.4.3道岔区的轨道区段以一个道岔划分为一个区段并尽可能缩短轨道区段长度。同时应保证当允许溜放车辆跨在本轨道区段上时,不能出现“无车”的错误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84-12-27发布1985-06-01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TB1557-84
2.4.4.4采用轨道电路为车辆占用监督设备时,其分流灵敏度应不低于0.52,此时轨道继电器释放时间应不大于0.2S。
2.4.5当前后车组在进路上发生追钩而不能保证道岔按贮存进路命令转换时,应能取消追钩车组进路命令。
溜放进路程序控制设备应有车组顺序和进路去向以及各种操纵状态的显示。2.4.6
处于程序控制下的道岔,应有受控状态的表示。2.5驼峰推送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2.5.1驼峰推送进路指牵出线、到达场到发线、推送线各至峰顶并以驼峰色灯信号机的各种显示指示机车车辆进行推送作业的进路。驼峰色灯信号机的显示应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2.5.2驼峰色灯信号机与其敌对的信号机、推送线上的道岔和峰下交叉渡线上的背向道岔以及与其所防护进路有关的道岔均应有联锁。解散车辆时,与分路道岔不联锁。2.5.3驼峰色灯信号机采用集中或双重控制方式。在双重控制时,同时只允许一处操纵,其操纵权的授受,必须在信号机关闭,双方控制设备定位时才能进行。调车组有关人员根据作业情况有权关闭驼峰色灯信号机。对设有车辆减速器的限界检查器的驼峰调车场,当超限车辆通过时,应自动关闭驼峰色灯信号机。驼峰色灯信号机关闭后,未经办理,不得重复开放。当驼峰色灯信号机由开放转为关闭时,应以音响为辅助信号,通知峰顶调车人员。2.5.4推送进路上与禁溜线、迁回线连接的道岔,在驼峰色灯信号机开放时或与预推作业有关时实行锁闭,其他道岔实行进路锁闭。2.5.5到达场向驼峰调车场办理推送进路,必须得到驼峰信号楼同意。在驼峰调车场办理“允许推送”作业时,到达场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完全复示驼峰信号机的显示。在办理“预先推送”作业时,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显示一个稳定黄色灯光。车列推至峰顶前预定的制动点或完全推出到达场后,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自动关闭。到达场推送进路应实行进路锁闭,车列完全推出到达场,推送进路自动解锁。2.5.6当推送进路建立,开放驼峰色灯信号机时,推送进路上有关同方向的调车信号机应随之开放。2.6驼峰调车进路应满足下列要求。2.6.1驼峰调车场道岔区所设调车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间的联锁关系均应满足电气集中联锁的现行标准。该进路上的道岔均施行单独操纵。2.6.2分路道岔区调车线线束头部设置的线束调车信号机的控制采用人工开放和人工关闭方式。对调车线内所设调车线路表示器,应根据道岔位置复示上峰方向该线束调车信号机的显示。2.6.3线束调车信号机与其敌对信号有联锁。信号开放时仅检查进路上道岔位置,不检查轨道区段是否空闲,信号开放后道岔被锁闭。2.7驼峰进路控制设备应根据需要采取防雷措施。2.8应考虑电气牵引对进路控制设备的干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9故障-安全。
2.9.1当电源停电或故障恢复后,能使电路恢复正常状态,并处于对作业安全状态,规定为:已锁闭的进路,不因恢复供电产生错误解锁;a.
已开放的信号机,因停电或故障关闭后,未经再次办理,不应重复开放。2.9.2驼峰信号电路、调车信号电路、电气集中联锁控制的道岔电路、轨道电路应采取安全措施,当故障发生后能导向安全。
2.9.3监测和报警设备本身发生故障,应不影响驼峰进路控制设备的正常动作。2.10对驼峰进路控制设备和器材的要求。2.10.1选用的器材和元器件,须符合国家或铁道部的标准,并应合理运用。2.10.2驼峰调车场的驼峰色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驼峰色灯复示信2
TB1557—84
号机也应采用高柱信号机。各种调车信号机根据需要采用高柱或矮型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一般应采用高柱,当采用调车线路表示器时可采用矮型信号机。2.10.3分路道岔采用的转辙设备必须能适应道岔动作频繁的特点。2.11对供电的要求。
2.11.1驼峰调车场进路控制设备用电属于一级负荷,需有不少于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并具有自动切换和手动切换功能。
2.11.2在进行溜放作业时,为保证分路道岔不因电源故障停在四开位置,需设置消除电源切换瞬间的过渡设备。
2.11.3供给室内与室外用直流电源,应分设整流设备。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处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秀芳、洪昌为。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TB1557—84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1984-12-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98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
驼峰进路控制技术条件
TB1557-84
本标准是驼峰调车场头部咽喉区溜放进路、推送进路和调车进路的进路控制设备研究、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它适用于简易、非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等各种驼峰调车场。1总则
1.1新建和改建驼峰调车场时,应对运输能力、驼峰类型、线路平纵断面布置等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进路控制设备,以满足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运营要求,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1.2驼峰调车场应在峰顶设置驼峰色灯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达场纵列布置时,到达场到发线上应设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若显示距离不能满足推峰作业要求时,再装设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当调车场与到发场横列布置时,牵出线上设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1.3各驼峰调车场道岔区根据作业需要设置调车信号机;在调车线线束头部设线束调车信号机。2技术要求
2.1驼峰调车场内各种进路的控制应集中在驼峰信号楼内进行。对仅设驼峰色灯信号机的简易驼峰调车场,驼峰色灯信号机由调车长在峰顶操纵。2.2驼峰调车场内集中控制的道岔应与有关信号机联锁,挤岔时应自动关闭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被挤道岔未恢复前,有关信号机不能开放。解散车辆时,驼峰色灯信号机不校验分路道岔状态。2.3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内设置必要的监测和报警设备。2.4驼峰溜放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2.4.1应有进路命令存贮装置,其命令输人方式可采用人工输人或自动输人方式。能对已存人的进路命令进行检查变更。一个最小的存贮装置容量应满足在解体前能一次将全部钩车进路命令贮人的车列占日解体车列的80%以上。对钩数较多的车列,不能一次贮人的钩车命令能不停止解体作业,边溜放边贮存,存贮装置应具有循环贮存的功能。2.4.2道岔应具有机车车辆是否占用表示,开通位置表示,转换及挤岔表示。2.4.3溜放进路上的分路道岔控制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2.4.3.1应采用快动型转辙设备,其转换时间不大于0.8S。2.4.3.2道岔应设区段锁闭。但当车辆在转设备启动后进入道岔轨道区段,道岔应能继续转换到底,尖轨尖端密贴基本轨。车辆未进入道岔轨道区段,转换中的道岔经操纵应能中途改变转换方向。2.4.3.3程序控制的道岔按进路命令转换时,如因故岔尖被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应在规定时间内自动转回原位。
在满足2.4.3.2项条件时,程序控制的道岔应随时可经人工扳动至需要位置。2.4.4溜放进路上设置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2.4.4.1每组道岔应装设的车辆占用监督设备可用轨道电路、计轴器或其他监督手段实施。2.4.4.2位于道岔尖轨前方的保护区段的长度,应保证车辆在该岔以规定的最高速度运行时,已开始转换的道岔能在钩车第一轴驶上道岔尖轨前转换完毕。2.4.4.3道岔区的轨道区段以一个道岔划分为一个区段并尽可能缩短轨道区段长度。同时应保证当允许溜放车辆跨在本轨道区段上时,不能出现“无车”的错误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84-12-27发布1985-06-01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TB1557-84
2.4.4.4采用轨道电路为车辆占用监督设备时,其分流灵敏度应不低于0.52,此时轨道继电器释放时间应不大于0.2S。
2.4.5当前后车组在进路上发生追钩而不能保证道岔按贮存进路命令转换时,应能取消追钩车组进路命令。
溜放进路程序控制设备应有车组顺序和进路去向以及各种操纵状态的显示。2.4.6
处于程序控制下的道岔,应有受控状态的表示。2.5驼峰推送进路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2.5.1驼峰推送进路指牵出线、到达场到发线、推送线各至峰顶并以驼峰色灯信号机的各种显示指示机车车辆进行推送作业的进路。驼峰色灯信号机的显示应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2.5.2驼峰色灯信号机与其敌对的信号机、推送线上的道岔和峰下交叉渡线上的背向道岔以及与其所防护进路有关的道岔均应有联锁。解散车辆时,与分路道岔不联锁。2.5.3驼峰色灯信号机采用集中或双重控制方式。在双重控制时,同时只允许一处操纵,其操纵权的授受,必须在信号机关闭,双方控制设备定位时才能进行。调车组有关人员根据作业情况有权关闭驼峰色灯信号机。对设有车辆减速器的限界检查器的驼峰调车场,当超限车辆通过时,应自动关闭驼峰色灯信号机。驼峰色灯信号机关闭后,未经办理,不得重复开放。当驼峰色灯信号机由开放转为关闭时,应以音响为辅助信号,通知峰顶调车人员。2.5.4推送进路上与禁溜线、迁回线连接的道岔,在驼峰色灯信号机开放时或与预推作业有关时实行锁闭,其他道岔实行进路锁闭。2.5.5到达场向驼峰调车场办理推送进路,必须得到驼峰信号楼同意。在驼峰调车场办理“允许推送”作业时,到达场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完全复示驼峰信号机的显示。在办理“预先推送”作业时,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显示一个稳定黄色灯光。车列推至峰顶前预定的制动点或完全推出到达场后,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应自动关闭。到达场推送进路应实行进路锁闭,车列完全推出到达场,推送进路自动解锁。2.5.6当推送进路建立,开放驼峰色灯信号机时,推送进路上有关同方向的调车信号机应随之开放。2.6驼峰调车进路应满足下列要求。2.6.1驼峰调车场道岔区所设调车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间的联锁关系均应满足电气集中联锁的现行标准。该进路上的道岔均施行单独操纵。2.6.2分路道岔区调车线线束头部设置的线束调车信号机的控制采用人工开放和人工关闭方式。对调车线内所设调车线路表示器,应根据道岔位置复示上峰方向该线束调车信号机的显示。2.6.3线束调车信号机与其敌对信号有联锁。信号开放时仅检查进路上道岔位置,不检查轨道区段是否空闲,信号开放后道岔被锁闭。2.7驼峰进路控制设备应根据需要采取防雷措施。2.8应考虑电气牵引对进路控制设备的干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9故障-安全。
2.9.1当电源停电或故障恢复后,能使电路恢复正常状态,并处于对作业安全状态,规定为:已锁闭的进路,不因恢复供电产生错误解锁;a.
已开放的信号机,因停电或故障关闭后,未经再次办理,不应重复开放。2.9.2驼峰信号电路、调车信号电路、电气集中联锁控制的道岔电路、轨道电路应采取安全措施,当故障发生后能导向安全。
2.9.3监测和报警设备本身发生故障,应不影响驼峰进路控制设备的正常动作。2.10对驼峰进路控制设备和器材的要求。2.10.1选用的器材和元器件,须符合国家或铁道部的标准,并应合理运用。2.10.2驼峰调车场的驼峰色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驼峰色灯复示信2
TB1557—84
号机也应采用高柱信号机。各种调车信号机根据需要采用高柱或矮型信号机,线束调车信号机一般应采用高柱,当采用调车线路表示器时可采用矮型信号机。2.10.3分路道岔采用的转辙设备必须能适应道岔动作频繁的特点。2.11对供电的要求。
2.11.1驼峰调车场进路控制设备用电属于一级负荷,需有不少于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并具有自动切换和手动切换功能。
2.11.2在进行溜放作业时,为保证分路道岔不因电源故障停在四开位置,需设置消除电源切换瞬间的过渡设备。
2.11.3供给室内与室外用直流电源,应分设整流设备。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处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秀芳、洪昌为。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456-2016 动车组用截断塞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