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618-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图形参数

【国家标准(GB)】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图形参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5:33:21
- GB/T18618-2002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618-2002
标准名称: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图形参数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01-10 -
实施日期:
2002-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00.8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方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本标准还对相应的典型算法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 GB/T 18618-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图形参数 GB/T18618-2002

部分标准内容:
GB/T18618--2002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12085:1996《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图形参数》制定的。该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SO12085:1996等效,编写规则上与之等同。该标准的制订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还对相应的典型算法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它有一系列(7个)参数,是一个体系。它用7个图形参数和上包络线对表面性能进行评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本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法确定表面结构的定义、理论准确算法、测量条件等内容。适用于宏观和微观几何特性参数的评定。该标准是GB/T35052000所定义参数的补充。本标准是一项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体系的通用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方法评定表面特性,克服了传统的用中线制评定表面特性时带来的误差,与目前通用的中线制对各参数的评定有较大的差别。为了用现有的仪器获得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增加了附录A《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和附录B《图形参数与表面功能的关系》。这对正确理解和贯彻使用该标准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标准与ISO12085:1996的区别:标准中只规定了附录A和附录B两个附录;对标准中的个别文字稍有差异,但并不影响标准的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高思田、赵有祥、王忠滨、陈捷。31
GB/T18618—2002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级标准化组织(ISO成员)的联合会,国际标推的制定工作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组织,对某一主题的技术委员会感兴趣,就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工作,其他与ISO协作的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工作。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所有有关电工技术标准化的内容上进行密切合作。由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散发给各成员组织,由各成员组织投票表决,至少需要75%的赞成票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公布。ISO12085国际标准是由ISO/TC57/SC1《粗糙度和波纹度的测量仪器和装置》,ISO/TC3《极限和配合》ISO/TC10/SC5《尺寸和公差的表示法》技术委员会共同制订的。附录A是这一国际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52
iiiKAoNiKAcabZxz.net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图形参数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urface textureProfile method---Motif parameters本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方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本标准还对相应的典型算法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2引用标准
18618-2002
eqv ISO 12085:1996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eqvISO1302:1992)GB/T6062一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席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neqISO 3274:1976)
GB/T3505--200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eqv ISO 4287:1997)
GB/T10610-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廉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eqv ISO 4288:1997)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一般定义
3.1.1表面轮廓
surface profile
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见GB/T3505中3.1.4)3.1.2原始轮廓primaryprofile
在应用短波长滤波器入之后的总的轮廊。(GB/T3505中3.1.5)3.1.3轮廓的单峰local peak of profile两相邻轮廊最低点之间的轮廓部分(见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1-10批准2002-07-01实施
GB/T 18618—2002
图1轮廓的单峰
3.1.4轮廓的单谷local valley of profile两相邻轮廊最高点之间的轮廓部分(见图2)。的用
3.1.5 图形 motif
轮廓的单谷
不一定相邻的两个单峰的最高点之间的原始轮廊部分。用以下参量来描述一个图形的特征(见图3和图5):
长度AR:或AW在平行于轮廊的总方向上测得;两个深度H,和Hj+1或HW,和HWi+1,在垂直于原始轮廓的总方向上测得;T型特征,两个深度中的最小深度。AR
T=min[Hj.Hi+]
T=Hj+1
图3粗糙度图形
3.1.6 粗糙度图形 roughness motif通过采用具有界限值A的理想算法而得出的模式。注:依照此定义,一个粗髓度图形的长度AR,应小于或等于 A(见图3)。 upper envelope line of the primary profile(waviness3.1.7原始轮廊(波纹度轮廊)的上包络线profile)
经过对轮廊峰的常规鉴别后,连接原始轮廊各个峰的最高点的折线(见图4)。54
iiiKAoNiKAca
3.1.8波纹度图形 waviness motifGB/T18618—2002
包络线
图4上包络线
通过采用带界限值B的标准算法而得出的图形(见图5)。上包络线
min[HWi,HWi+,]
T=HWi+I
图5波纹度图形
3.2参数定义
3.2.1粗糙度图形的平均间距AR
ean spacing of roughness motifs,ART6
在评定长度内,粗糙度图形中各个长度AR,的算术平均值(见图6)。AR=
式中n为粗糙度图形的数量(与AR,的数量相等)1
图6粗糙度参数
3.2.2粗糙度图形的平均深度 Rmean depth of roughness motifs,R在评定长度内,粗糙度图形的各个深度H,的算术平均值(见图6)。R
式中m为H,值的数量。
注:H,值的数量是 AR,值数量的两倍(m=2n)。3.2.3轮廓微观不平度的最大深度Rmaximum depth of profile iregularity,R在评定长度内,H,的最大值,例如图6:R,H:3.2.4波纹度图形的乎均间距AWmean spacing of waviness motifs,AW5
GB/T18618—2002
在评定长度内,波纹度图形中各个长度 AW,的算术平均值(见图7)。即1AW
式中n为波纹度图形的数量(与AW,的数量相等)。3.2.5波纹度图形的平均深度wmean depth of waviness motifs,W在评定长度内,波纹度图形各个深度HW,的算术平均值(见图7)。即W
式中m为HW,值的数量。
注:HW,值的数量为AW,值数量的两倍(m=2n)AW
图7波纹度参数
3.2.6波纹度的最大深度Wmaximumdepthof waviness,Wx在评定长度内,深度H,的最大值(见图7)。3.2.7波纹度的总深度 We total depth of waviness,Wte上包络线
在与原始轮廓总的走向垂直的方向上测得的,位于原始轮廊上包络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见图7)。
4图形法的理论准确算法
4.1概论
本节描述图形的识别条件(长度和深度鉴别)并给出计算粗糙度和波纹度参数的程序。4.2图形的常用界限值
图8中描述的被推荐的界限值A和B参见第5章内容。0同距A
a)粗度图形
4.3深度鉴别
图8图形的常用界限值
深度鉴别适合于用来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原始轮廊。56
HiiKAoi KAca-
A<间距≤ B
b)波纹度图形
4.3.1基于最小深度的鉴别
GB/T18618--2002
原始轮廊分成宽度为A/2的单元,并计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高度。凡是比这些长方形平均高度的5%更大的单峰都被计入(见图9)。MW
保留的单峰
4.3.2基于最大深度的鉴别
放弃的单峰
图9基于最小深度鉴别
矩形的高度
对于深度为是H的粗糙度图形,计算H(H的平均值)和aH(标准偏差),任何深度数大于H=H,+1.65aH,的单峰或单谷,则使其深度等于H(见图10)。注:假如H;圣高斯分布,满足这个条件的峰和谷的数量约为5%。这种鉴别避免了孤立的高单蜂对包络线的干扰。图10基于最大深度的鉴定
4.4通过图形的组合来识别粗糙度和波纹度(以下4个条件与图11有关)在图11中,R指粗糙度,W指波纹度。I包络条件第一个条件,保留比相邻的蜂更高的蜂。I长度条件第二个条件将图形长度限在A值(粗糙度和波纹度之间的常用界限值)或B值(波纹度和形状偏差之间的常用界限值)见4.2和5.3中的定义。Ⅱ扩展条件第三个条件通过寻找尽可能大的图形来翻去最小的峰。在将两个图形合并为一个图形时,如果其T值比两个原来的图形要小,则不能进行这种合并。(这个条件去了插人大的峰之间的小峰)
N类似深度条件第四个条件限制具有类似深度图形的组合,尤其是针对周期性表面。(这个条件避免删去其深度与相邻峰深度相近的蜂)。香
无合并
P,>Pg 和 P:
(AR;+AR;+1)>A(对R)
(AW: + AWi+)>B(对W)
THj+I和 Hi+2>60% T(对R)
HWi+{和HW i+2>60% T(对W)
测试是否还有另一个图形
检测图形1+1和 :+2
GB/T 18618-2002
检查图形和i+
条件!
在一个峰≤任意
一个相邻峰
条件1
图形长度
(AR:+ ARi+I)≤A(对R)
(AW; +AWi+I)≤B(对W)
两个翻形的
T特性的扩展
条件IV
任一裸度≤所检查
图形的 T特性的60%
结束合并过程
图11图形的合并
HiiKAoNi KAca-
可能的合并
P,≤P,或 P:
(AR;+ARi+I)≤A(对R)
(AW, + AWi+1)≤B(对W)
T≥T,和T2
Hi+或Hi+2≤60% T(对R)
HWj+I或HWi+2≤60% T(对W)
合并两个图形
检测图形+2和【+3
4.5参数计算的步骤
GB/T 18618-2002
原始轮廊
副除小单峰
图12a)
寻找定义单个粗糖度图形的所有蜂和谷图126)
为到尽可能大的、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图形,在整个轮席上将单个粗髓度图形两个两个的组合图12c)
计算 R
修正其深度大于H=H,+1.65H,的单个的峰和谷。这些深度修平到与H相同。
计算R和 AR1).3)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图12d)
在此线上,寻找定义单个波纹度图形,的所有峰和谷。
为我到尽可能大的、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图形,将单个波纹度图形两个两个的组合图12e)
计算W、AW2)、W.和W.3)
1)计算R和AR参数至少要有三个图形。2)计算W和AW参数至少要有三个图形3)若图形少于三个,则用R,或W,计算,2μm
00 μr
)原始轮靡
原始轮廉
粗髓度峰
粗糖度图形
糖度谷
b)迭加在原始轮廊上的粗髓度图形图12参数计算步骤图解
图形的合并
5参数的测量条件
GB/T 18618--2002
c)粗髓度图形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d)迭加在原始轮廓上的波纹度轮廓AW
波纹度图形
波纹度峰
H,和AR,的计算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波纹度谷
e)迭加在波纹度轮廓上的波纹度图形图12(完)
5.1关于在原始轮廓上横向移动的约定为计算波纹度参数,应以导向基准为基面测得原始轮廊。5.2推荐的测量条件
被推荐的测量条件参见表1。
行程长度
评定长度
1)如果没有其他特殊要求,缺省值将分别为A=0.5mm和B=2.5mm5.3轮廓量化步距
本标准涉及的参数仅在原始轮廊包含至少150个垂直量化步距的情况下才有效。5.4评定的规则
GB/T10610中给出的16%的规则对图形法各参数适用。5.5图样上的注法
图形法各参数在图样上的注法应符合GB/T131中的规定。60
HiKAoNi KAca-
最大触针半径
GB/T18618--2002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
为了用现有的仪器获得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在软件中要使用A1到A3中给出的计算方法(见图A1)。
A1轮廓成段分解
粗糙度:段长小于或等于“A”;波纹度:段长小于或等于“B”(“A”和B”的值见5.2)寻找满足如下条件的两个峰P:、P;1:两峰间的水平距离最大;
一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A或B(见表1);没有比两个峰中任一个峰更高的峰;包含在两峰间的轮廓部分称为段。A2段内图形合并
在每段中,顺序判别每一对图形是否满足4.4中的三个条件1、Ⅱ、V。只有在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时才能合并两个单独的图形。
对于条件V,Hi+1、Hj+2中的最小值图形(H,+1、Hi+2)是与段的垂直参考值T(T=段的两个高度h1、h中的最小值)的60%、而不是与可能被合并的图形的T进行比较的。当顺序判别了段内所有单独的图形后,合并操作要再次从段的起始点开始进行,直到段内没有合并发生,
其他段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试。A3在整个轮廓范围内的合并
对于由前面的步骤得到的所有图形,在整个轮廓范围内进行两两合并。对于每一对图形顺序进行条件I、Ⅱ、Ⅱ、N的判别。只有在完全满足这四个条件时,才可以合并所判别的两个图形。对于条件V,垂直特征T是所判别的可能被合并的图形的两个高度的最小值。当顺序判别了轮廓上段内所有的图形后,合并操作要再次从轮廊起始点开始进行,直到没有合并发生。
A4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概述
1)将轮廊分解为段(粗糙度:宽度≤A;波纹度:宽度≤B)2)段内图形合并,判别条件:1、Ⅲ、IV3)整个轮廓的图形合并,判别条件:、IⅡ、、Mi
按段轮廊频率
段内图形合并
轮廊上的合并
度游用
被消除
GB/T18618—2002
被消除峰
保留的峰
(条件IV)
变消除
保留的峰
(条件I、I)
X消除峰(条件I、、【、N完全满足)Q保留峰
图A1图形合并
iikAoiKAca-
结束可能的合并
结束测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12085:1996《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图形参数》制定的。该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SO12085:1996等效,编写规则上与之等同。该标准的制订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还对相应的典型算法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它有一系列(7个)参数,是一个体系。它用7个图形参数和上包络线对表面性能进行评价,有一定的优越性。
本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法确定表面结构的定义、理论准确算法、测量条件等内容。适用于宏观和微观几何特性参数的评定。该标准是GB/T35052000所定义参数的补充。本标准是一项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体系的通用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方法评定表面特性,克服了传统的用中线制评定表面特性时带来的误差,与目前通用的中线制对各参数的评定有较大的差别。为了用现有的仪器获得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增加了附录A《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和附录B《图形参数与表面功能的关系》。这对正确理解和贯彻使用该标准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标准与ISO12085:1996的区别:标准中只规定了附录A和附录B两个附录;对标准中的个别文字稍有差异,但并不影响标准的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代集团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高思田、赵有祥、王忠滨、陈捷。31
GB/T18618—2002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级标准化组织(ISO成员)的联合会,国际标推的制定工作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组织,对某一主题的技术委员会感兴趣,就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工作,其他与ISO协作的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工作。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所有有关电工技术标准化的内容上进行密切合作。由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散发给各成员组织,由各成员组织投票表决,至少需要75%的赞成票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公布。ISO12085国际标准是由ISO/TC57/SC1《粗糙度和波纹度的测量仪器和装置》,ISO/TC3《极限和配合》ISO/TC10/SC5《尺寸和公差的表示法》技术委员会共同制订的。附录A是这一国际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52
iiiKAoNiKAcabZxz.net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轮廓法
图形参数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urface textureProfile method---Motif parameters本标准规定了用图形方法确定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和参数。本标准还对相应的典型算法和测量条件作了说明。2引用标准
18618-2002
eqv ISO 12085:1996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1--1993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eqvISO1302:1992)GB/T6062一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席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neqISO 3274:1976)
GB/T3505--200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eqv ISO 4287:1997)
GB/T10610-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廉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eqv ISO 4288:1997)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一般定义
3.1.1表面轮廓
surface profile
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见GB/T3505中3.1.4)3.1.2原始轮廓primaryprofile
在应用短波长滤波器入之后的总的轮廊。(GB/T3505中3.1.5)3.1.3轮廓的单峰local peak of profile两相邻轮廊最低点之间的轮廓部分(见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1-10批准2002-07-01实施
GB/T 18618—2002
图1轮廓的单峰
3.1.4轮廓的单谷local valley of profile两相邻轮廊最高点之间的轮廓部分(见图2)。的用
3.1.5 图形 motif
轮廓的单谷
不一定相邻的两个单峰的最高点之间的原始轮廊部分。用以下参量来描述一个图形的特征(见图3和图5):
长度AR:或AW在平行于轮廊的总方向上测得;两个深度H,和Hj+1或HW,和HWi+1,在垂直于原始轮廓的总方向上测得;T型特征,两个深度中的最小深度。AR
T=min[Hj.Hi+]
T=Hj+1
图3粗糙度图形
3.1.6 粗糙度图形 roughness motif通过采用具有界限值A的理想算法而得出的模式。注:依照此定义,一个粗髓度图形的长度AR,应小于或等于 A(见图3)。 upper envelope line of the primary profile(waviness3.1.7原始轮廊(波纹度轮廊)的上包络线profile)
经过对轮廊峰的常规鉴别后,连接原始轮廊各个峰的最高点的折线(见图4)。54
iiiKAoNiKAca
3.1.8波纹度图形 waviness motifGB/T18618—2002
包络线
图4上包络线
通过采用带界限值B的标准算法而得出的图形(见图5)。上包络线
min[HWi,HWi+,]
T=HWi+I
图5波纹度图形
3.2参数定义
3.2.1粗糙度图形的平均间距AR
ean spacing of roughness motifs,ART6
在评定长度内,粗糙度图形中各个长度AR,的算术平均值(见图6)。AR=
式中n为粗糙度图形的数量(与AR,的数量相等)1
图6粗糙度参数
3.2.2粗糙度图形的平均深度 Rmean depth of roughness motifs,R在评定长度内,粗糙度图形的各个深度H,的算术平均值(见图6)。R
式中m为H,值的数量。
注:H,值的数量是 AR,值数量的两倍(m=2n)。3.2.3轮廓微观不平度的最大深度Rmaximum depth of profile iregularity,R在评定长度内,H,的最大值,例如图6:R,H:3.2.4波纹度图形的乎均间距AWmean spacing of waviness motifs,AW5
GB/T18618—2002
在评定长度内,波纹度图形中各个长度 AW,的算术平均值(见图7)。即1AW
式中n为波纹度图形的数量(与AW,的数量相等)。3.2.5波纹度图形的平均深度wmean depth of waviness motifs,W在评定长度内,波纹度图形各个深度HW,的算术平均值(见图7)。即W
式中m为HW,值的数量。
注:HW,值的数量为AW,值数量的两倍(m=2n)AW
图7波纹度参数
3.2.6波纹度的最大深度Wmaximumdepthof waviness,Wx在评定长度内,深度H,的最大值(见图7)。3.2.7波纹度的总深度 We total depth of waviness,Wte上包络线
在与原始轮廓总的走向垂直的方向上测得的,位于原始轮廊上包络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见图7)。
4图形法的理论准确算法
4.1概论
本节描述图形的识别条件(长度和深度鉴别)并给出计算粗糙度和波纹度参数的程序。4.2图形的常用界限值
图8中描述的被推荐的界限值A和B参见第5章内容。0同距A
a)粗度图形
4.3深度鉴别
图8图形的常用界限值
深度鉴别适合于用来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原始轮廊。56
HiiKAoi KAca-
A<间距≤ B
b)波纹度图形
4.3.1基于最小深度的鉴别
GB/T18618--2002
原始轮廊分成宽度为A/2的单元,并计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高度。凡是比这些长方形平均高度的5%更大的单峰都被计入(见图9)。MW
保留的单峰
4.3.2基于最大深度的鉴别
放弃的单峰
图9基于最小深度鉴别
矩形的高度
对于深度为是H的粗糙度图形,计算H(H的平均值)和aH(标准偏差),任何深度数大于H=H,+1.65aH,的单峰或单谷,则使其深度等于H(见图10)。注:假如H;圣高斯分布,满足这个条件的峰和谷的数量约为5%。这种鉴别避免了孤立的高单蜂对包络线的干扰。图10基于最大深度的鉴定
4.4通过图形的组合来识别粗糙度和波纹度(以下4个条件与图11有关)在图11中,R指粗糙度,W指波纹度。I包络条件第一个条件,保留比相邻的蜂更高的蜂。I长度条件第二个条件将图形长度限在A值(粗糙度和波纹度之间的常用界限值)或B值(波纹度和形状偏差之间的常用界限值)见4.2和5.3中的定义。Ⅱ扩展条件第三个条件通过寻找尽可能大的图形来翻去最小的峰。在将两个图形合并为一个图形时,如果其T值比两个原来的图形要小,则不能进行这种合并。(这个条件去了插人大的峰之间的小峰)
N类似深度条件第四个条件限制具有类似深度图形的组合,尤其是针对周期性表面。(这个条件避免删去其深度与相邻峰深度相近的蜂)。香
无合并
P,>Pg 和 P:
(AR;+AR;+1)>A(对R)
(AW: + AWi+)>B(对W)
T
HWi+{和HW i+2>60% T(对W)
测试是否还有另一个图形
检测图形1+1和 :+2
GB/T 18618-2002
检查图形和i+
条件!
在一个峰≤任意
一个相邻峰
条件1
图形长度
(AR:+ ARi+I)≤A(对R)
(AW; +AWi+I)≤B(对W)
两个翻形的
T特性的扩展
条件IV
任一裸度≤所检查
图形的 T特性的60%
结束合并过程
图11图形的合并
HiiKAoNi KAca-
可能的合并
P,≤P,或 P:
(AR;+ARi+I)≤A(对R)
(AW, + AWi+1)≤B(对W)
T≥T,和T2
Hi+或Hi+2≤60% T(对R)
HWj+I或HWi+2≤60% T(对W)
合并两个图形
检测图形+2和【+3
4.5参数计算的步骤
GB/T 18618-2002
原始轮廊
副除小单峰
图12a)
寻找定义单个粗糖度图形的所有蜂和谷图126)
为到尽可能大的、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图形,在整个轮席上将单个粗髓度图形两个两个的组合图12c)
计算 R
修正其深度大于H=H,+1.65H,的单个的峰和谷。这些深度修平到与H相同。
计算R和 AR1).3)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图12d)
在此线上,寻找定义单个波纹度图形,的所有峰和谷。
为我到尽可能大的、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图形,将单个波纹度图形两个两个的组合图12e)
计算W、AW2)、W.和W.3)
1)计算R和AR参数至少要有三个图形。2)计算W和AW参数至少要有三个图形3)若图形少于三个,则用R,或W,计算,2μm
00 μr
)原始轮靡
原始轮廉
粗髓度峰
粗糖度图形
糖度谷
b)迭加在原始轮廊上的粗髓度图形图12参数计算步骤图解
图形的合并
5参数的测量条件
GB/T 18618--2002
c)粗髓度图形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d)迭加在原始轮廓上的波纹度轮廓AW
波纹度图形
波纹度峰
H,和AR,的计算
修正后的上包络线
波纹度谷
e)迭加在波纹度轮廓上的波纹度图形图12(完)
5.1关于在原始轮廓上横向移动的约定为计算波纹度参数,应以导向基准为基面测得原始轮廊。5.2推荐的测量条件
被推荐的测量条件参见表1。
行程长度
评定长度
1)如果没有其他特殊要求,缺省值将分别为A=0.5mm和B=2.5mm5.3轮廓量化步距
本标准涉及的参数仅在原始轮廊包含至少150个垂直量化步距的情况下才有效。5.4评定的规则
GB/T10610中给出的16%的规则对图形法各参数适用。5.5图样上的注法
图形法各参数在图样上的注法应符合GB/T131中的规定。60
HiKAoNi KAca-
最大触针半径
GB/T18618--2002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
为了用现有的仪器获得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在软件中要使用A1到A3中给出的计算方法(见图A1)。
A1轮廓成段分解
粗糙度:段长小于或等于“A”;波纹度:段长小于或等于“B”(“A”和B”的值见5.2)寻找满足如下条件的两个峰P:、P;1:两峰间的水平距离最大;
一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A或B(见表1);没有比两个峰中任一个峰更高的峰;包含在两峰间的轮廓部分称为段。A2段内图形合并
在每段中,顺序判别每一对图形是否满足4.4中的三个条件1、Ⅱ、V。只有在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时才能合并两个单独的图形。
对于条件V,Hi+1、Hj+2中的最小值图形(H,+1、Hi+2)是与段的垂直参考值T(T=段的两个高度h1、h中的最小值)的60%、而不是与可能被合并的图形的T进行比较的。当顺序判别了段内所有单独的图形后,合并操作要再次从段的起始点开始进行,直到段内没有合并发生,
其他段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试。A3在整个轮廓范围内的合并
对于由前面的步骤得到的所有图形,在整个轮廓范围内进行两两合并。对于每一对图形顺序进行条件I、Ⅱ、Ⅱ、N的判别。只有在完全满足这四个条件时,才可以合并所判别的两个图形。对于条件V,垂直特征T是所判别的可能被合并的图形的两个高度的最小值。当顺序判别了轮廓上段内所有的图形后,合并操作要再次从轮廊起始点开始进行,直到没有合并发生。
A4图形合并的计算方法概述
1)将轮廊分解为段(粗糙度:宽度≤A;波纹度:宽度≤B)2)段内图形合并,判别条件:1、Ⅲ、IV3)整个轮廓的图形合并,判别条件:、IⅡ、、Mi
按段轮廊频率
段内图形合并
轮廊上的合并
度游用
被消除
GB/T18618—2002
被消除峰
保留的峰
(条件IV)
变消除
保留的峰
(条件I、I)
X消除峰(条件I、、【、N完全满足)Q保留峰
图A1图形合并
iikAoiKAca-
结束可能的合并
结束测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