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标准(GB)】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6:27:46
- GB/T18521-2001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521-2001
标准名称: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1-01 -
实施日期:
200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6.9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类别的划分规则与地名类别代码的编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地名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18521-2001

部分标准内容:
ICS35.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namesand coderepresentation
2001-11-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4-01实施
GB/T18521—20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原则
分类方法
编码方法
图1地名类别代码结构示意图
图2地名空间位置类别结构示意图表1大洲和国际公有领域代码
表2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KAoiKAca=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归口。前言
GB/T18521-2001
本标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浦善新、王英杰、刘连安、蓝建秀、陈小钢、袁世超、余卓渊。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GB/T185212001
地名信息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是地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地名信息共享的前提。世界各国在地名信息系统中使用了多种地名信息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方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多次呼吁制定这方面的国际标准,此项工作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地名信息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之一,我国在建设地名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导致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交换等方面面临很多困难,急需加以统一。使用统一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有利于空间信息的共享,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ANiKAca=
1范围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类别的划分规则与地名类别代码的编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地名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8521—200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693.1—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GB/T17693.1—1999,定义2.1]
地名信息informationofgeographicalnames反映地名及其属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的总称。3.3
标准地名standardgeographicalnames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3.4
地名简称shortened forms ofgeographical names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3.5
地名别名aliasofgeographicalnames某一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3.6
现今地名underusinggeographical names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
历史地名formergeographical names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GB/T18521--2001
4分类原则
4.1选择地名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分类依据,保证分类体系的稳定性。4.2以地名学、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分类体系的科学性、继承性、兼容性。4.3在体现科学性的前提下,按地名及相关行业对地名分类的习,以及不同类别地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在具体分类时作适当调整,提高分类体系的实用性、通俗性。4.4在同一层面使用统一的分类方法,保证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5分类方法
5.1地名类别的划分综合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在总体上采用面分类法将地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类,各个“面”内采用面分类法或线分类法进一步细分。5.2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地名的使用时间、地名的表示方式4项指标作为地名类别划分的标准。5.3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将地名分为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国家(地区)2层。5.4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结构见表2。
5.4.1门类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基本属性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类。5.4.2大类根据门类的科学构成和实际管理的需要来划分。其中自然地理实体门类分为海域,水系,陆地地形;人文地理实体门类分为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电信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和名胜古迹,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5.4.3中类根据大类的科学构成要素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的需要来划分。5.4.4小类原则上隶属于中类,为构成中类的基本类别。对于不可细分或者个体数量较少的中类不设小类。
5.4.5大类、中类、小类中分别设“其他”作为收容类目。5.5按照地名的使用时间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2类。5.6按照地名的表示方式分为标准地名、地名简称和其他地名(如地名别名)3类。6编码方法
6.1地名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分为4段,用10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1)。第一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第二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第三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使用时间,第四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表示方式。XXxXxxx
表示方式
使用时间
地理属性
空间位置
图1地名类别代码结构示意图
TnKAoNiKAca
6.2空间位置类别代码分为2层,分别用1位、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2)。国家(地区)
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
图2地名空间位置类别结构示意图GB/T18521-2001
6.2.1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一层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洲、跨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其代码见表1。表1大洲和国际公有领域代码
地名所在位置
大洋洲
6.2.2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二层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家(地区)。6.2.2.1国家(地区)的代码按GB/T2659规定的数字代码。6.2.2.2大洲本身用000表示,如欧洲的代码为2000地名所在位置
北美洲
南美洲
跨大洲
国际公有领域
6.2.2.3一个洲内的跨国地理实体用999表示,如亚洲跨国地名的代码为1999。6.2.2.4跨洲地理实体用所跨大洲的代码表示。如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132。跨两个洲的第四位用0补齐,如跨亚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120。但同一国家(地区)内的跨洲地理实体仍使用所在国家(地区)的代码。
6.2.2.5国际公有领域中,南极洲的代码为100,公海海域的代码为200,天体的代码为300。6.3地理属性类别代码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分别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的末位用“0”补齐。大类、中类、小类3层中的“其他”类别用9表示。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见表2。
6.4使用时间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现今地名的代码为1,历史地名的代码为2。6.5表示方式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地名的代码为1,地名简称的代码为2,其他地名的代码为3。
表2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自然地理实体
海底地理实体
海底平原
海底高原
海底山地
包括洋、海
包括海底峡谷、海渊、海槽等
包括注地
包括海底扇
包括海隆、海底平台
包括海山、海岭、海丘
GB/T18521—2001
门类大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大陆架
海洋岛屿
海岸带
海蚀地理实体
三角溉
陆地岛屿
洲、河岛
冰川谷
YYKAONIKAca-
包括大陆坡
包括港湾
包括暗沙
包括暗滩
包括暗礁
包括屿
包括列岛
包括泻湖
包括沙嘴
包括海滩、海涂
包括江、河、川、溪、沟、水等包括峡谷
包括边滩
包括沙洲、江心洲等
包括冰盖和大陆性冰川
中类小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陆地地形
丘陵山地
山口,关隘
重要陆地景观
天生桥
人文地理实体
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
一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一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一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一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一级行政区域
GB/T18521——200T
包括低地、洼地
包括口
包括谷地
包括山麓、山崖
包括山顶、山梁
包括火山
包括山系、山脉
包括湿地
包括丛标
包括沙地
包括黄土塬
包括典型自然遗存
例如我国的省
例如我国的直辖市
例如我国的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GB/T18521-2001
门类大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二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二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二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二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二级行政区域
三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三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三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三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三级行政区域
四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四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四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四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四级行政区域
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辖区
农村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
城市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
非行政区域
农、林、牧、渔区
工业区、开发区
边贸区、口岸
军事区
居民点
城镇居民点
KAONrKAca
包括国外的二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地区
例如我国的地级市
例如我国的自治州
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盟
包括国外的三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县
例如我国的县级市、市辖区
例如我国的自治县
例如我国的旗、林区、工农区、特区等
包括国外四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乡
例如我国的镇
例如我国的民族乡
例如我国的苏木等
例如我国的街道办事处辖区
例如我国的村民委员会辖区、居民委员会辖区等
例如我国的村民委员会辖区
例如我国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包括油田、煤田等
指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片,包括居民小区
表2(续)
类别名称
一级行政区域首府
二级行政区域首府
三级行政区域首府
四级行政区域首府
农村居民点
工矿点
农、林、牧场等
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
水上运输
船闸、升船机站
公路运输
长途汽车站
收费站
铁路运输
火车站
航空与管道运输
航空港
城镇交通运输
道路、街巷
有轨交通线路
GB/T18521—2001
包括自然村、片村、庄、屯、集、堡等指工矿区中的居民点
指农、林、牧场中的居民点
包括泊地
包括里程标志处
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各类有轨交通线路
GB/T18521--2001
表2(续)
类别名称
公共交通车站
停车场
交通运输附属设施
检查站
环岛、路口
加油站
灯塔、导航台
索道、扶梯
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
蕃水区
蓄洪区
泻洪区
排灌设施
灌溉渠
排水沟
KAoNKAca
包括电车、汽车、地铁等各类公共交通车站
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也包括城镇内部的立交桥、过街桥等各类桥梁
包括交通用涵洞,也包括城镇内部的地下通道等
包括边境检查站
包括公路出人口
包括人工湖www.bzxz.net
包括排水管道、排污管道
包括排灌站、扬水工程等
指输水用涵洞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for classification of geographicalnamesand coderepresentation
2001-11-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4-01实施
GB/T18521—20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原则
分类方法
编码方法
图1地名类别代码结构示意图
图2地名空间位置类别结构示意图表1大洲和国际公有领域代码
表2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KAoiKAca=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归口。前言
GB/T18521-2001
本标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浦善新、王英杰、刘连安、蓝建秀、陈小钢、袁世超、余卓渊。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GB/T185212001
地名信息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是地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地名信息共享的前提。世界各国在地名信息系统中使用了多种地名信息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方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多次呼吁制定这方面的国际标准,此项工作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地名信息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要素之一,我国在建设地名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导致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交换等方面面临很多困难,急需加以统一。使用统一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有利于空间信息的共享,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ANiKAca=
1范围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类别的划分规则与地名类别代码的编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地名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8521—200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693.1—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GB/T17693.1—1999,定义2.1]
地名信息informationofgeographicalnames反映地名及其属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的总称。3.3
标准地名standardgeographicalnames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3.4
地名简称shortened forms ofgeographical names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3.5
地名别名aliasofgeographicalnames某一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3.6
现今地名underusinggeographical names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
历史地名formergeographical names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GB/T18521--2001
4分类原则
4.1选择地名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分类依据,保证分类体系的稳定性。4.2以地名学、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分类体系的科学性、继承性、兼容性。4.3在体现科学性的前提下,按地名及相关行业对地名分类的习,以及不同类别地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在具体分类时作适当调整,提高分类体系的实用性、通俗性。4.4在同一层面使用统一的分类方法,保证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5分类方法
5.1地名类别的划分综合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在总体上采用面分类法将地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类,各个“面”内采用面分类法或线分类法进一步细分。5.2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地名的使用时间、地名的表示方式4项指标作为地名类别划分的标准。5.3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将地名分为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国家(地区)2层。5.4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结构见表2。
5.4.1门类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基本属性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类。5.4.2大类根据门类的科学构成和实际管理的需要来划分。其中自然地理实体门类分为海域,水系,陆地地形;人文地理实体门类分为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电信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和名胜古迹,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5.4.3中类根据大类的科学构成要素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的需要来划分。5.4.4小类原则上隶属于中类,为构成中类的基本类别。对于不可细分或者个体数量较少的中类不设小类。
5.4.5大类、中类、小类中分别设“其他”作为收容类目。5.5按照地名的使用时间分为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2类。5.6按照地名的表示方式分为标准地名、地名简称和其他地名(如地名别名)3类。6编码方法
6.1地名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分为4段,用10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1)。第一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第二段4位数字表示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第三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使用时间,第四段1位数字表示地名的表示方式。XXxXxxx
表示方式
使用时间
地理属性
空间位置
图1地名类别代码结构示意图
TnKAoNiKAca
6.2空间位置类别代码分为2层,分别用1位、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见图2)。国家(地区)
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
图2地名空间位置类别结构示意图GB/T18521-2001
6.2.1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一层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洲、跨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其代码见表1。表1大洲和国际公有领域代码
地名所在位置
大洋洲
6.2.2空间位置类别代码第二层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家(地区)。6.2.2.1国家(地区)的代码按GB/T2659规定的数字代码。6.2.2.2大洲本身用000表示,如欧洲的代码为2000地名所在位置
北美洲
南美洲
跨大洲
国际公有领域
6.2.2.3一个洲内的跨国地理实体用999表示,如亚洲跨国地名的代码为1999。6.2.2.4跨洲地理实体用所跨大洲的代码表示。如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132。跨两个洲的第四位用0补齐,如跨亚洲和欧洲的地名的代码为120。但同一国家(地区)内的跨洲地理实体仍使用所在国家(地区)的代码。
6.2.2.5国际公有领域中,南极洲的代码为100,公海海域的代码为200,天体的代码为300。6.3地理属性类别代码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分别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果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的末位用“0”补齐。大类、中类、小类3层中的“其他”类别用9表示。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见表2。
6.4使用时间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现今地名的代码为1,历史地名的代码为2。6.5表示方式类别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地名的代码为1,地名简称的代码为2,其他地名的代码为3。
表2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自然地理实体
海底地理实体
海底平原
海底高原
海底山地
包括洋、海
包括海底峡谷、海渊、海槽等
包括注地
包括海底扇
包括海隆、海底平台
包括海山、海岭、海丘
GB/T18521—2001
门类大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大陆架
海洋岛屿
海岸带
海蚀地理实体
三角溉
陆地岛屿
洲、河岛
冰川谷
YYKAONIKAca-
包括大陆坡
包括港湾
包括暗沙
包括暗滩
包括暗礁
包括屿
包括列岛
包括泻湖
包括沙嘴
包括海滩、海涂
包括江、河、川、溪、沟、水等包括峡谷
包括边滩
包括沙洲、江心洲等
包括冰盖和大陆性冰川
中类小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陆地地形
丘陵山地
山口,关隘
重要陆地景观
天生桥
人文地理实体
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
一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一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一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一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一级行政区域
GB/T18521——200T
包括低地、洼地
包括口
包括谷地
包括山麓、山崖
包括山顶、山梁
包括火山
包括山系、山脉
包括湿地
包括丛标
包括沙地
包括黄土塬
包括典型自然遗存
例如我国的省
例如我国的直辖市
例如我国的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GB/T18521-2001
门类大类」
表2(续)
类别名称
二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二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二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二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二级行政区域
三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三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三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三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三级行政区域
四级行政区域
普通型四级行政区域
城市型四级行政区域
自治型四级行政区域
特殊型四级行政区域
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辖区
农村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
城市区域性群众自治组织
非行政区域
农、林、牧、渔区
工业区、开发区
边贸区、口岸
军事区
居民点
城镇居民点
KAONrKAca
包括国外的二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地区
例如我国的地级市
例如我国的自治州
例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盟
包括国外的三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县
例如我国的县级市、市辖区
例如我国的自治县
例如我国的旗、林区、工农区、特区等
包括国外四级行政区域
例如我国的乡
例如我国的镇
例如我国的民族乡
例如我国的苏木等
例如我国的街道办事处辖区
例如我国的村民委员会辖区、居民委员会辖区等
例如我国的村民委员会辖区
例如我国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包括油田、煤田等
指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片,包括居民小区
表2(续)
类别名称
一级行政区域首府
二级行政区域首府
三级行政区域首府
四级行政区域首府
农村居民点
工矿点
农、林、牧场等
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
水上运输
船闸、升船机站
公路运输
长途汽车站
收费站
铁路运输
火车站
航空与管道运输
航空港
城镇交通运输
道路、街巷
有轨交通线路
GB/T18521—2001
包括自然村、片村、庄、屯、集、堡等指工矿区中的居民点
指农、林、牧场中的居民点
包括泊地
包括里程标志处
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各类有轨交通线路
GB/T18521--2001
表2(续)
类别名称
公共交通车站
停车场
交通运输附属设施
检查站
环岛、路口
加油站
灯塔、导航台
索道、扶梯
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
蕃水区
蓄洪区
泻洪区
排灌设施
灌溉渠
排水沟
KAoNKAca
包括电车、汽车、地铁等各类公共交通车站
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也包括城镇内部的立交桥、过街桥等各类桥梁
包括交通用涵洞,也包括城镇内部的地下通道等
包括边境检查站
包括公路出人口
包括人工湖www.bzxz.net
包括排水管道、排污管道
包括排灌站、扬水工程等
指输水用涵洞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31879—2015 道路车辆牵引座通用技术条件
- GB/T14643.5-199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MPN法
- GB/T14702-2002 饲料中维生素B6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GB/T14719-1993 信息交换用汉字256×256点阵宋体字模集及数据集
- GB/T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FZ/T01057.9-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 GB/T3184-2008 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
- GB/T42193.4-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4部分:外部测试设备
- GB/T14637.1-199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锌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 行业新闻
- 从 Sui+DePIN 看 3DOS 空投价值:机会与风险并存
- xx是什么意思:Phantom Wallet 多链支持意味着什么?深入说明技术演进
- SPL Token Extensions 标准升级推动企业级应用
- 比特币机构压力加剧——Coinbase溢价揭示美国巨鲸囤币
- COINBASE开喷Solana发射平台: Pump.fun、LetsBonk全是机器人,迷因币第一秒就收割
- FLOKI价格预测:下降通道结束后的突破信号预示50%飙升
- 彼得·勃兰特发布史诗级比特币价格预测,虚假看跌形态显现
-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6大加密货币预售项目:下一个DOGE和PEPE币般的爆发机会
- 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即将迎来突破,约翰·布林格位列其中 | 美国加密货币新闻
- IOSG:消费者应用赛道的洞察与思考
- spl币是什么意思?SPL-20 和 SOLS 代币指代解析
- 标普500指数上涨使其更接近卖出信号:美国银行
- IOS 更新事故:Phantom Wallet iOS 更新失败导致用户资产锁定分析
- 尽管出现“加密货币撤离潮”,Robinhood支持的Bitstamp仍获得新加坡运营牌照
- spl币是什么?全面解析背景资料与用途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